第四章 审美与设计
《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试题答案
审美经验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弗洛伊德D.费希纳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A.个人性与情绪性B.非理性与偶然性C.社会性与理性D.历史性与时代性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情感特征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里普斯D.阿恩海姆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A.类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A.象征B.直觉C.联想D.感知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A.好奇、探索、理解B.感知、联想、想象C.呈现、构成、评价D.想象、体验、回味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1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A.自然主义美学B.语义学美学C.分析美学D.直观主义美学E.解释学美学25.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是()A.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B.想象是情感的原动力C.情感对想象有支配作用D.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E.情感对想象有调节作用21.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一派的有()A.荷加兹B.哈奇生C.休谟D.康德E.谢林21.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是()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1.审美经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有()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E.传达21.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审美直观P21127.审美距离P26428.对比联想P23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2132.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P246?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设计与审美
浅谈设计与审美摘要视觉艺术家们普遍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是以人的直观感受为尺度,它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是人类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确证,它的实质是以审美为中心的一种精神生产。
本文从设计史展开,向我们阐述了审美变化与设计的关系。
从而展望未来设计,指出设计师应从良性上引导大众审美,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平衡生态,才能使设计起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改善人类生活的作用。
[关键词] 设计,审美,迎合,引导,未来设计设计,这一大概念几乎囊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体现了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到改善周围环境,从满足基本需要到精神层次的更高需求以及寻求更优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
设计由多种要素积淀而成,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材料资源,加工工艺,审美观念等等,而我们今天将焦点放在人的要素上,因为设计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动力是设计史上的无论哪个阶段都无法否认的。
只是各个阶段的以人为本是否存在真正的为大众的目的罢了。
以人为本本身就是个广义概念,设计中的以人为本需要考虑人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而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大众审美问题主要属于人的社会特征领域即职业,职务,文化教育水平,阶层,民族,宗教信仰等。
可以这么说,设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设计对象所接受,也就是与大众的审美观念产生共鸣。
那么设计与审美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而我们的未来设计究竟是靠着迎合设计对象的审美还是引导设计对象的审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的范围很广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
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设计美学》是一本关于审美范畴的教材,其中第四章讨论了审美的根源和技术美的意义。
以下是课后题的简答题参考答案:1.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实践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
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使形式感更加丰富和精细。
2.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
美在和谐,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3.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并不是矛盾的。
审美和功能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设计师可以在追求功能的同时,将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4.要体现生态美,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设计师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如植物、水和光线等。
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加健康、舒适和美丽的生态环境。
三、美学研究的矛盾二重性问题是指美感既有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也有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
这说明审美活动是在人类历史长期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反应方式。
虽然感官是个体的,但经过文化教养后也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感官。
四、产品的实用和审美表现功能应该相互融合,不会产生干扰。
同时,装饰要结合技术质量和对人的生理适应性,让人感受到舒适感。
这样的装饰不仅美观,还具有实用价值。
五、生活环境的洁净和卫生状况、宜人的环境、畅通的道路和发达的交通系统,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此外,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以及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也能给人带来舒适感。
因此,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该具备以上各方面的条件。
第四章审美主体
第四章审美主体第一节审美主体概说一、什么是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即处于审美活动中的人,是审美活动的发起者和承担者。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关键。
二、审美主体的特点1、审美主体具有鲜明的感性特点。
从审美活动的对象看,它是感性与意义的统一体,它以线条、色彩、形状、音响、韵律等感性的方式存在着,同时这感性形式又蕴含着意义。
从审美活动的主体看,主体要成功地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有一种感性能力,即透过感性现象看到意义(“直击”事物自身的能力)。
2、审美主体是情感活动的主体。
审美主体是具有丰富的感情的人。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情感起着决定性作用,他引导和推动这审美主体去感知、体验审美对象,从而使得审美活动顺利发生,并最终实现审美理想。
中外美学家对此多有论述——康德认为:我们判断某一事物美还是不美,并不是对某个对象做出逻辑判断,而是借助想象力做出情感上的判断,看他是否引起主题的快感或不快感。
《乐记·乐本》曰:“凡音者,生人心音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指出音乐的目的是正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音乐可以察知世事人心)。
3、审美主体具有能动自由性。
审美主体是自由的主体。
与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相比,由于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特征,使得审美主体具有最大程度的自由。
审美主体的自由性,不仅表现在主客体的融合,还表现在主体可以凭借审美想象力,突破时空和现实的限制,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事物和形象。
席勒: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
庄子认为人要得道,就必须忘掉自己已学到的知识和各种欲望,做到“心斋”、“坐忘”,才能达成审美的自由境界。
三、主体审美结构的层次性审美主体包含着群体的审美主体和个体的审美主体两个层面,这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
群体的审美主体为个体的审美主体提供了先天的审美可能性,我们将其称之为人类学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简称主体的审美结构,它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美学概论第四章审美论西方审美形态丑
(3)生活丑转为艺术美:
艺术透过丑的形象展示揭露生活的真 相,发人深思。(罗丹《欧米哀尔》)
罗丹: 《欧米哀尔》 (《老妓》) (1885)
毕加索 (1881-1973): 《哭泣的女人》 (1937)
3、丑在历史上的演变。
(1)原始时代:神秘怪诞的原始艺
术与原始人的宗教意识紧密相连, 美丑不分的时期。(旧石器时代的 石雕裸女;图腾面具;商代青铜器 的饕餮纹。)
马 远(宋): 《孔子像》
无盐
姓钟离,名春,钟离春。相传为齐国无盐邑 (今 山东东平)人,世称无盐女。 无盐是个长相至陋不 堪的孤女,生得臼头深目,长指大节,昂鼻结喉, 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如漆。令人望而却步, 年过四十,不但流离失所,甚至无容身之处。曾 自诣齐宣王,当面指责其奢淫腐败,宣王为之感 动,乃“罢女乐,退谄谀”,并卜择吉日,立无 盐为后。
秘鲁小美人鱼塞隆
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像(1913年)
华沙第一个美人鱼铜 像建于1855年,位于华沙 古城市场中心。目前耸立 在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 铜像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 卢德维卡 • 尼特斯霍娃 于1934年以波兰女英雄 什塔海尔斯卡为模特 创作,1937年建成。
美人鱼是波兰首都华沙的象征,是华沙的 守护神。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齐格蒙 特的国王在全国到处巡游,想为王国寻找一个理 想的京都。一天,国王来到维斯瓦河畔一座风景 秀丽的孤家村落。这里只住着一户渔民,国王四 处查看时,一条人身鱼尾的美人鱼从河里跳出水 面,为国王唱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歌。国王立即爱 上了这个地方,遂决定在这里建都。国王问正在 河边嘻戏的两个渔家孩子:“这个地方叫什么名 字?”,孩子回答:“没有名字”。国王又问孩 子叫什么名字,哥哥答,叫“瓦尔斯(Wars)”, 妹妹答,叫“沙娃(Sawa)”。于是国王决定把他 俩的名字连在一起,作为这个地方的名称,这就 是“瓦尔沙娃”(中文译为“华沙”)。
第四章 审美的心理要素
第四章审美的心理要素我们说,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审美过程不可避免地总要遵循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这里,我们对审美中比较突出的诸如感知、想象、情感、领悟等心理要素做一番探讨。
一、感知人们的审美活动,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对象。
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官去接触对象、感知对象,即用眼睛去观赏它的形状和色彩,用耳朵去倾听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感知,去获得关于这个对象的比较完整的第一印象。
如果把人对美的整个欣赏过程,看作是一次长途旅行的话,那么,感觉和知觉(通称感知)就是这次旅行中所达到的第一个站点。
第一个站点固然不能看作旅行的全过程,但它却是全程的一个开端,对以后的行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样,人的审美感知尽管对于美的感受还具有某些直觉的性质,在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也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阶段上,但是,它对后面即将产生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领悟活动等,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可见,研究审美感知的特点,对于我们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乃至于从事艺术美的创造,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点呢?审美感知首先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一)感知的选择性按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也是瞬息万变的。
我们每一个人,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瞬间去把握所有的对象。
当许多事物朝你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把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自己的感知对象,而其余部分则统统作为对象的背景而弃置一旁。
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在感知客观事物时,必须遵循一条“图形---背景关系”的原则。
“图形”就是主体所感知的对象,“背景”就是与“图形”同时存在的其它事物。
人要感知某一对象就必须把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才行。
因此,所谓感知的选择性,就是对象从背景中突出。
在审美活动中也是如此,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于“烟花三月”的季节,在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去扬州。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
解释美术作品的风格和流派:写实、抽象、浪漫、印象派等。
1.2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
教育学生如何理解和解读美术作品的含义和表达。
1.3 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介绍常用的美术材料和工具:画纸、画笔、颜料、铅笔等。
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绘画技巧与创作2.1 素描基础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光影、比例、构图等。
练习绘制简单的静物、人物和风景素描。
2.2 色彩理论与运用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学习色彩的调配和运用,练习绘制彩色绘画作品。
2.3 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指导学生构图、配色和表现技巧,完成个人绘画作品。
第三章:雕塑与立体创作3.1 雕塑基础介绍雕塑的定义和分类:泥塑、木雕、石雕等。
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塑造、刻画、打磨等。
3.2 立体创作的技巧与方法讲解立体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构图、空间感、透视等。
练习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如纸雕、泥塑等。
3.3 创作自己的立体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立体创作。
指导学生构图、材料选择和制作技巧,完成个人立体作品。
第四章:设计与工艺4.1 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
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美观、实用、创新等。
4.2 工艺的基本概念与技巧介绍工艺的定义和分类:剪纸、布艺、陶艺等。
学习工艺的基本技巧:剪切、缝制、塑造等。
4.3 创作自己的设计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指导学生构图、材料选择和制作技巧,完成个人设计作品。
第五章:美术欣赏与批评5.1 美术欣赏的方法与技巧介绍美术欣赏的方法:观察、体验、解读等。
教育学生如何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第四章 审美主体
二、主体审美标准的分类
1.对形式的审美标准──形式美法则
人们公认的对形式的审美标准被称为形式美法则。它是指人类在长期 的审美活动中提炼、概括出来的能引起人的审美愉快的形式的共同特 征,主要有整齐、对称、均衡、比例、节奏、调和、对比、和谐等等。 形式美的法则几乎在一切人类中通用,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其根源 在于这类审美标准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和作为自然生命体的活动规 律为基础的,是对象的形式与人的生命体的自由、和谐活动的契合。 2.对形象意蕴的审美标准──审美理想 审美标准一般与审美理想相合。因而,这一类审美标准就有着历 史的具体性。 它取决于审美主体生存的时代,取决于审美主体所处的地域, 取决于审美主体所属的阶层。总之,它取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因此, 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也主要表现在审美标准的时效性、地域性和阶 层性三个方面。 这一类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特点,说明审美标准与人的社会性 的密切联系。这类审美标准是以人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和作为社会生 命体的活动规律为基础的,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林黛玉长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 似蹙非蹙笼烟眉,”。这里黛玉道底是喜 是蹙说不清,其美正在于这说不清之中。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其中“山河在”与“草木深”是在 场,而隐蔽在背后的“无余物”和“无人”
的凄凉景象是不在场。
第二节主体的审美标准
一.关于审美标准 主体的审美标准是主体用以评价对象的一种内在“尺 度”之一。有了这种标准,世界上的事物才有了“美”、 “丑”之分。 审美标准作为主体的内在尺度是人类历史的产物, 因而具有客观的生理、心理基础与客观规律性的特征。 但它只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内在标准。 这种内在的理想模式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千万次对对象 的形式、形象及意蕴进行感知、把握,在人的大脑中概 括、抽象、积淀与综合成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观念或 模式,在意识中固定为人的一种“内在尺度”的。 审美标准一般是指人类群体的标准,是一种社会的 审美标准。
《美学》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2、优美:优美是美的一种范畴,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常常以小巧、光滑、柔和等特征令人愉悦。优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实践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小桥流水、风和日丽等。
总之,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笑。
7、论述:丑的美学意义(或丑的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丑时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悲剧的内涵: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京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4、悲剧性的效果
(1)悲剧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从身心贯通的角度去看待净化心灵;
(2)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主要指精神是情*的提升,亚里士多德、卡塔西斯;
(4)生命悲剧: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悲剧。托尔斯泰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床弟间的悲剧。
(5)荒谬悲剧。
悲剧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山羊之歌”,本是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的形式来进行的。
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例,鲁迅: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 首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 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 实践相统一的。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 性质。艺术创作的内容、题材、结构模式等来源于 生活,艺术家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 。 例如:刘 心武的秦学,从现实生活中找秦可卿的原型。
•
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 和生成性。
• (2)人本主义
• 西方现代的人本主义美学可以划分为 直观主义和解释学这两大传统。 • 直观主义的特点是将审美经验归结为 非理性的直观或者直觉活动。属于这一传 统的思想家包括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 克罗齐。 • 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是胡塞尔、英伽登、 杜夫海纳。
•
5、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 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 6、总而言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 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家所谈论的一 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 容。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基本章节
•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 •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审美经验是研究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 主体的体验、感受,审美经验的问题是审美 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美学研 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层面。 1、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有关审美经 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古希腊哲 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古希腊美学的核心 也是美的本质问题。柏拉图用“迷狂说”来 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 (单选)。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 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单选)。
• (1)科学主义: • ①乔治· 桑塔耶那:“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 ②托马斯•门罗 “拒绝超经验的价值和原因”, 主张以现代的心理学为基础,“尝试科学地描述 和解释艺术现象和所有与审美有关的东西。” • ③杜威认为艺术是自然经验的延续与完善化,审 美经验就来自于日常经验,美的形式唯有凭借经 验才能理解并得到享受。“艺术即经验”
设计与审美
设计与审美审美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的过程。
它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对事物的看法。
审美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体现,是人类的情感反映,它是人通过对形式的关照而获得的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人生价值的体验。
审美的特征○1主观性审美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每个人心中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审美具有主观性特征。
○2无限性审美活动发生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审美对象无处不在,审美活动和审美权利没有限制,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事审美活动,因此审美具有无限性。
○3客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活动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反映,从审美活动中可以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宗教、伦理、社会风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其反映着民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趣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人类的审美活动或者过程包括了客体和主体两方面,美首先来源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或人工造物,但它又与主体审美需要、主体的审美心境相联系,是两者结合统一的产物,在价值意义上,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心境之间的一种关系。
审美的过程1.感知审美是人对客观世界最低的感知,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看法,主要是生理层面的。
2.感悟审美建立在感知审美基础之上,是从知觉审美向心里反应审美转化的过渡,其感悟的深度取决。
于人本身的修养。
3.心理体验审美即“神会”,是在各种感觉因素、记忆因素、灵感以及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对事物认识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一种高层审美。
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一种与大机器工业和高科技性能相适应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标准,它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设计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过程、设计方法;从设计作品的使用、消费到多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的获得;从设计计划、构想到设计的技术、制造;从设计作品的实用功能到设计的文化品位、艺术形式、风格;从其形式到内在思想;从作品本身到设计风格史、设计美术史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
审美与设计
○ 例图产品包装盒采用相同 形象左右对称的设计方法,体现 了均衡美的效果。
2.设计审美中的色彩:
这是一款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 内衣广告,画面主色调是大红 色,与维多利亚的秘密性感美艳的定义相吻合。画面中模特的长发自然微卷, 面容自然媚态,红绯绯的脸庞和雾茫茫的双眸象刚刚接吻过的嘴唇与模特身上 的内衣产品颜色以及黑色背景相互协调,展现出强烈的色彩美感。
3.设计审美中的材质:
磨砂质 感的海军蓝 甲彩。原本 有点豪气的 海军蓝其实 是近年美甲 的稀客。不 过在磨砂质 感下却拥有 了天鹅绒般 的高贵及充 满女人味。
例图这款口香糖的包装采用了薄铝材质,表面光滑,给人一种实在的质感美。 例图这款口香糖的包装采用了薄铝材质,表面光滑,给人一种实在的质感美。
○欧米茄海马海洋宇宙 Liquidmetal®限量版腕表 将陶瓷与Liquidmetal®合 金结合的腕表,呈现出极具重量感的黑色调,给人一种沉稳、镇静的男性气息, 也迎合了男士对产品沉稳简洁的个性需求。
○佳能IXUS 115 HS有粉色、橙色、蓝色、银色、灰色5种机身颜色 可供选择,5种色彩的冷暖循环排列,构成色彩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华硕S6(竹子版 华硕S6(竹子版)在设计中采用镁铝合金和竹子作为笔记本电脑外观材 竹子版) 质,以竹纹材质单元为主,镁铝合金为辅控制画面,量比的合理调和使 得整个画面的材质自然和谐。
1.设计审美中的形态:
○ 花茶产品包装比例尺寸协调,线条以直线形态为主,线 性风格统一,系列型风格 产品经过设计师别 有心裁的设计后加 工的表现形态具有 独特的美感。同时 ,基于简单的个体 形态,构成多样的 群化形态,有效地 突出主题,强化了 产品形态的韵律效 果。
审美与设计
美学概论 第四章 审美的起源
三、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
审美起源问题还包括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因问题。
02
审美的原型
一、审美的生理基础——生物习性
一个大家都通行裸体的地方,裸体是不足为奇的, 因为我们每天看见的东西,就不会有特殊的印象。 但当男女们一用光亮的流苏加在上面时,不论是 一对斑驳的羽毛、一串小珠、一簇叶子或一个发 亮的贝壳,就不能逃避同伴的注意。这小小的衣 饰,实际上作了很强烈的可以设法引起注意的性 感的刺激物。
力比多(libido)即性力。 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 称为:“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 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 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 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 象发生的驱动力。
2.巫术说(泰勒、弗雷泽等)
从原始文化的角度来说审美的起源。
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 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 弗雷泽认为原始巫术可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相似律"为基础的"顺势巫术"或"模仿巫术",在这种巫术中,巫师 仅仅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 另一种是以"接触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施行这一巫术也就是通过曾为某 人接触过的物体而对其本人施加影响。 弗雷泽把上述两种巫术统称为"交感巫术",因为它们都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 础上,即认为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就可以使物体不受时空限制而相互作用 。
古希腊神话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主神: 宙斯(Zeus)——奥林匹斯主神之首,众神 之主,天空、雷电、乌云之神 赫拉(Hera)——天后、妇女的保护神、掌 管婚姻和生育(克洛诺斯和瑞亚的第三个 女儿,宙斯的姐姐和妻子)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与设计审美心理ppt课件
Design Psychology
1
第四章 审美与设计
第一节 设计的审美心理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中美的体现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 第四节 设计师的审美与设计
go go go
go
返回 2
第一节 设计的审美心理
美的本质和特征
美的含义:
形境之美 、行动之后的美 、满意之美 、实现之美、憧憬之美
美的本质: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 美的特征:形象性、感染性、相对性、绝对性、社会性
设计审美
设计的审美活动:
是指人观察、发现、感受、体验及审视等特有的审美的心理活动。
设计的审美关系: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客观世界产生的美与创造美的关系 。 设计的审美对象:是指主体认识、欣赏、体验、评价与改造的具有审美
22
阿迪达斯的运动版广告,为了突显男性运动魅力,运用了浓重的黑色 墨迹,富有重量感、厚重感。
23
如图杂志的封面设计是红色和白色的循环重复,产生韵律美并且突出 主题,引人目光的驻留。
24
例如 墨尔本城市形象设计就反复利用多色的调和,使整体富有韵律感 。
25
图中sun-ripe果汁广告创意就运用了材质的秩序美,在同一空间中, 运用水果构成的文字形成强弱变化和聚散,用这种相对应的材质来表 现产品的特点。
28
产品的体验之美
通过人与产品的交互,可以使 人得到深层次的美的体验,满足 情感的需要。
产品的和谐之美
产品设计追求的和谐之美是一种 平衡之美,也是一种状态之美, 更是一种标准和原则。
设计的和谐包括设计产品与人之 间的和谐,设计自身的和谐,设 计与环境的和谐。
29
这款惠普仿形系列的广告,透出甜甜的家园气息,清新的生活感觉迎面 扑来。
设计与审美知识点
设计与审美知识点设计与审美是一门涉及艺术和美学的学科,通过对物体、环境和图形等的创造、组织和表达,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美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设计与审美相关的知识点。
一、色彩搭配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在设计中,我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以及色彩的搭配原则。
例如,色彩的明度可以决定画面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可以影响色彩的鲜艳程度,冷暖色调的运用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氛围等。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我们可以运用色彩的对比、互补、类似等原则,来达到和谐统一或者突出重点的效果。
二、布局与比例布局和比例是设计中决定整体结构和展示效果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布局能够使设计元素有序、清晰地传达信息,比例的选择可以使整个设计更加协调和美观。
在进行布局时,我们需要考虑元素之间的间距、对齐和分布的方式,以及信息的重要性和呈现的顺序等。
同时,在选择比例时,我们可以运用黄金比例、对称比例或者其他相关原则,来打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和谐。
三、字体与排版字体和排版的选择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不同的字体可以传达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而合理的排版可以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在选择字体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字体,注意字形的清晰度和艺术性。
在排版时,我们可以运用对齐、行间距、字距等方式来控制视觉层次和整体美感。
四、图形与符号图形和符号在设计中常被用来传达信息和表达观念。
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形和符号,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内容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
在设计图形和符号时,我们需要注重形状、色彩、线条等的运用,以及图形的整体结构和视觉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符号的易识别性和与文化的关联,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五、空间与深度空间和深度是设计中给予作品立体感和层次感的重要因素。
通过运用透视、阴影、明暗等技巧,我们可以营造出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空间和深度时,我们需要考虑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关系,同时运用透视准则和投射变换等工具,来展示出空间的立体感和景深。
设计审美与审美设计
将苹果切成月牙形 , 并挖掉 中间的果核 , 非常 的实用。然而 , 它 的外表却是很简单 。红 色的 a B s塑料 将 中间的不锈钢 切刀包 围, 左右有着方便人手着力的把手 , 方便使用者下 压苹果 。简单 的造型得不到华丽人士的认可 , 但 它的功能却得 到了大多数人 的认 同。这就是它的外 表美受制 于了实用功能 。换个 角度 , 难 道查 尔姆苹果刀就只能适用于分解苹 果吗?其 实 , 它也 同样也 可被用来将洋葱切成楔形等形状 。如此而来 , 我们不 可以被它 的主要作用蒙骗 , 我们也可能是设计者 , 我们也应该具有设计思 维, 纵使是在设计者所设计 的成品上的创新 。 2 关于“ 大众对设计作品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审美” 调查 针对不同人群对设计作 品的观赏性与实用性 的审美 , 我做 了一下调查 , 调查结果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
一
3 艺 术 设 计 需 要 应变 和 创 新
表1
实用性 普通家庭
设 计 人 员
外观 眭 3 5
4 0
合计 5 0
5 0
l 5
4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计
5 5
表2
4 5
外观性 2 0
2 5
l 0 0
合计 5 O
5 0
实用性 男生
女 生
3 0
2 5
合计
5 5
4 5
◎美学技术 ◎
设 计 审 美 与 审 美 设 计
卫 娜
( 南京艺术学 院 设计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0 )
摘 要: 设计是 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 研 究内容和服务对 象不 同于传统的艺术。设计 美学也有 别于传统的 审美观 念 , 不能 完 全照搬传统 的 美学理 论 , 要 适 应社 会 的 需求 , 作 品要 “ 里 应外
(完整版)《设计美学》第四章重点
《设计美学》第四章纲要一、名词解释:1、内容P124内容:是指事物的全体组成部分,即其特性、内部过程、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统一。
2、审美形式P125审美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3、形式美P126形式美:事物的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4、色彩P127色彩:是人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觉。
5、节奏P129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6、均衡P131均衡: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
7、对比P132对比: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机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8、技术美P159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9、功能美P159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10、艺术美P159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11、生态美P159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它把审视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
参考: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审美判断:是人们对于对象作出的审美评价,是以情感为中介,以生活逻辑和个体审美经验为依据,不含有概念的抽象和逻辑的推理。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同质媒介:是指构成艺术品的媒介对艺术传达方式能够产生作用的特性生态美: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
范畴:是人们对事物认识一种概括,它反映着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和关系。
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P125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从该诗不难看出它记录了诗人“美妙的 瞬间”的感受。
•
俄国著名诗人在回忆爱情的诗中写到:
•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眼前出现了 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
的精灵。
•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定一个现实情境,
• 1、净化空气; 2、美化环境; 3、可养活松鼠; 4、松枝、松针等可烧火; 5、松材可做房子、家俱; 6、松脂可作化工原料; 7、可供人观赏。
•
松子是红松树的果实,又称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
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
寿。明朝李时珍对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
• 这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所 谓先验的想象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在根本上乃是一切想象活动 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而这种条件是任何人的想象力都必然具备的。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 三、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 (三)评价阶段
•
1、定义: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
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这种“美妙的瞬间”。
•
我们此刻的听讲是现实的存在状态,
但下面的变化却改变了我们此刻的存在状
态。
• 情感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并且贯穿着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始终。情 感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在于它广泛 地浸透在其他心理要素当中,成为触发其 他心理因素的诱因,而且充当它们的中介 和动力。
•
2、审美经验的定义:
•
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
第四章山岳景观审美
第四章山岳景观审美第4章山岳景观审美4.1山岳景观类型山岳景观按其地质地貌成因,可分为花岗岩地貌景观、变质岩地貌景观、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和岩溶山地景观等几种主要类型。
4.1.1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由于节理风化、崩塌等外力作用,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许多名山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其中有些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黄山的莲花峰、炼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都是这种地貌景观的典型,并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4.1.2变质岩地貌景观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由于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理化条件的变化,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我国由变质岩构成的名山很多,大江南北分布广泛,如泰山、嵩山、庐山、五台山、苍山、武当山、梵净山、孔望山、花果山、南明山等等。
4.1.3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层岩性、高角度裂隙的发育、特殊构造地位、新构造运动的抬升等一系列因素造就了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
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源风景区是我国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共有4000多处砂岩石峰,形成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集神、奇、秀、野等特色于一体,峭壁万仞,千姿百态,世所罕见。
4.1.4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整体感强、线条明快质朴,体态浑厚稳重、丹山碧水、引人入胜,具有奇、险、秀、美的丹崖赤壁及千姿百态的造型,因而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较著名的有广东仁化丹霞山,桂北湘南资江、八角寨,福建武夷山,浙江方岩,江西圭峰、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甘肃麦积山、崆峒山,贵州梵净山,四川江油窦山、都江堰市青城山等等。
4.1.5岩溶洞穴景观岩溶洞穴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岩溶峰林神奇秀美,洞景迷人。
我国岩溶景观以广西桂林、阳溯一带为代表,峰林形态多呈圆形或锥形;在翼部多呈单斜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3、美的缘起与发展
(1) 石器工具的制造与改进
LOGO
洞窟壁画的产生
LOGO
LOGO
装饰品的出现 相关美学学科的出现
LOGO 同样,《狮子王》海报,狮子王的成功也是工作人员在非洲草原上写生 几年,仔细观察记录环境从而才能体现事物的美与真。
LOGO
LOGO
• 二、审美表象与审美经验
LOGO
审美表象是审美中事物外部整体特征直接作用于感官形成的一 个完整的印象,审美经验则是强调审美主体在感受、体验、创造 美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1、审美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审美表象是指审美 中事物外部整体新特征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 来的完整映像。
第动是审美主体的多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对审美活动的考察,就不能离开审美心理的分 析。本节将从审美心理要素、审美心理过程、审美愉快和 审美超越四个方面,对审美心理进行考察。 一、审美心理要素 审美心理因素主要涵盖了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审美表象、 审美想象、审美意象、审美意志、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方 面的要素。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心理是复杂的、 多层次的,一般都是从审美活动的纵横联系中体现出审美主 体所表现的心理因素的有机组成。
2、美的特征
LOGO
美的特征是指美的特性和品格。通过社会 实践所达到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体现出美的内容的客观性与社会性,而美的 内容表现形式则是感性的,因而又是具体形 象性的。
LOGO
•美的特征主要有: •①可感性 可感性即美具有一种能以其具体的感性形象为人们的感 官所感知的特性,即有其生动的、具体的外在形式。如事物 的形状、姿态、线条、色彩、声响等。 •②感染性 感染性即美有一种感染人、愉悦人、令人喜爱的特性。 也就是美是有其吸引力、调控力和着迷力的。它的感染作用 表现在能陶冶人的情操,鼓励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思想,引 起人的爱慕和追求,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陶醉其中。
•
LOGO
•
记亿表象是对象虽不在眼前却在以往直接知觉过并留存 于记亿中的表象,或间接表象贮存于记亿中的表象,如记 忆中的关于梅花的表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表象、形象。
•
想象表象是对记忆表象加以改造和组合而形成的现实 的或非现实的表象、形象。
LOGO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包括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一般来说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处于 一体状态,因而通常把感觉和知觉放在一起称为审美感知。 审美是从审美感觉开始的,审美感觉是主体接触审美对象开始审美心 理活动的始点和基础。 审美感觉与一般感觉,在基本性质上并无重要区别。不同的特点,在 于审美感觉对于那些体现着美的线条、形体、色彩、声音、气味等要素, 更加敏感,更加细腻,有较强的分辨和摄取力。
LOGO
•
审美经验的作用是加深审美的感受、体验、想象、 理解等心理活动的敏锐程度和深广程度,直接影响着 审美创造。普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识,经验越 丰富,思维能力越强,对事物及其联系的认识越清晰、 全面、深刻,记忆就越巩固,储存的信息就更处于活 跃、游动状态,而回忆也就是更加敏捷、准确,更能 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也就更能激活联想与 想象。
LOGO
马戏艺术学院创意宣传就利用这种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受众首先注意到 的是醒目的红色(苹果、衣服),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LOGO
LOGO
• ③ 审美知觉的恒定性、理解性、感情性 审美知觉的恒定性,是指由于受审美经验和日常知识 的作用,在知觉条件有了变化时,知觉的内容并不随之改 变,人对于事物的状态和属性,保持着知觉的相对稳定。 这是以事物具有本身相对固定特征和人的感知接受这种信 息不断反复形成的习惯为主客观条件的。 审美知觉具有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与选择性如果没 有对事物的某种理解是难于做到的。在一般情况下对客体 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思维加以领会。审 美知觉则是根据已有的审美经验进行形象思维,并在感性 中贯穿着理性的审美客体形象,把握它的内容和意义。
LOGO
LOGO
2、审美知觉
要认识对象,必须把握对象各个局部、各种属性的联系, 构建成一个整体形象、一个整体事物。这个任务,是由审美 知觉来完成的。
LOGO
审美知觉的特征
• ①审美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在感觉材料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 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LOGO
•③社会性 社会性也叫有用性,即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的属 性。 •④延展性 延展性即美不是即时的东西,从美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到, 许多美学家执着于美得研究,因此美得发展有历史沿袭、并 且将会继续下去。 •⑤美的相对性 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紧密相连的,互为作用、发展的, 其关系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着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
家乐福的打折促销广告,该招贴最吸引的地方便是条形码向下滴的墨汁, 是因为消费者对条形码形态已经有了一个理解,对向下滴的动感已经有 了一个知觉上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条形码代表商业行为,向 下滴的液体代表减价的意思。
LOGO
例如图中治疗手腕的广告,创意和表现均来源于“手”,但 却通过字母的疏密组合关系达到审美知觉的整体性。
LOGO
LOGO
• ②审美知觉的选择性 审美知觉的选择性,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至为重要。 设计师不应该消极被动地去感知模拟和再现一切,而应该 善于观察、捕捉和表现具有鲜明动人的感性特征而又体现 着某种共同本质的对象。只有这样的艺术形象才能感人。 在审美知觉中不善于选择的艺术家,其作品将不会有独到 的新意。
LOGO
LOGO
• 2、审美表象的分类
• 审美表象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LOGO
• (1)按表象的构成来源可分为直接表象、间接表象和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
直接表象是由对象的形、声、色及其组合结构直接刺激而通过感 觉、知觉发展所构成的表象,如欣赏花草、音乐时由对象形态直 接刺激感官而在大脑中形成的表象。
LOGO
• ④审美知觉还具有情感性 主体在知觉审美客体过程中,把自己的情绪、 兴趣和意志的指向性,自然而然地渗透、输入进 去。
LOGO
图中广告语为“不可思议的力量”的sunlife奶粉广告,活泼的小男孩既 可爱又活泼,母亲会产生感情,从而会产生购买欲望。
LOGO
设计心理学
Psychology Of Design
LOGO
第四章
设计与审美
由NordriDesign提供
第一节 审美心理学概述
LOGO
1、美的内涵 美的内涵无疑涉及到情感、需要、动机、兴趣、情绪、 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时代背景及文化相关。 可以说,美是研究“理性直觉”和“价值感觉”的学说。 “价值”的意义和条件便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自从 笛卡尔的时代以来,这是一个经历过多少代人探讨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一切可见事态都是用以前的已见事态来帮助理解 的,一件设计作品的美丑,也毫无例外地要依靠人们先前的 审美经验来加以判断,这种以经验为参照的审美形式,从一 个侧面证明了审美的非理性特征,由此可以说,审美是一种 非生理原因的心理意识活动。
LOGO
•⑥美的绝对性 美的事物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律性,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 一个事物是否具有美的属性,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美的规律。 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和统一: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概念。两者是对立的。美的相对 性和绝对性又是互相渗透的。美的相对性隐含于绝对性之中, 美的绝对性必须通过美的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美的总 和,构成了事物的绝对美。即一定的量变转化为质变。 •⑦美的新颖性 在社会实践中,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的不断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也就不断被对象化,不断地创造 出新的东西来表现审美者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所以美具有新 颖性。
LOGO
• 3、审美经验 • 审美经验是指审美主体在感受、体验、创造美的 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 审美经验在生理机制上是人在头脑中对审美的实 践、习惯、知识与方法的记忆与积累,包括审美实践 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及通过学习、借鉴、训练 获得间接经验,构成了系统的审美经验。
LOGO
三、审美想象
• 审美想象包括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通感三个部分, 这三者与联想、想象、通感有一定的关联,但建立在审美 的基础上。
LOGO
•
审美经验的心理基础是审美主体通过思维,将审 美对象的美与审美感受加以概括与内化的结果。其中, 不乏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审美经验有两种: 一种是感官直接接触审美对象,获得的未经加工的经 验,是感性的审美经验;另一种是在实践中积累的, 经验性概括或习惯的理性的审美经验。
例如博伊森(Boysen)涂料宣传广告——鲜艳如花,就 LOGO 充分体现,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知。包括平时的触觉感知、 视觉感知中得到的经验,运用花朵的盛怒绽放来表达该涂料 产品色彩。
LOGO
LOGO
• (2)按照表象的知觉根源,在形式上可分为视觉表象、听 觉表象以及味觉、嗅觉、触觉、运动觉的表象等等,而在审 美中则主要是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形 成触觉表象。 • 视觉表象是审美对象的线条、形状色彩及其组合刺激视 觉感受器而在大脑视觉区所形成的综合表象。如自然界、社 会生活和艺术中的平面的、空间立体的、静态的、动态的审 美表象,这是审美中获得数量最多的表象。听觉表象是事物 各种声音刺激人的听觉感受器而在大脑听觉区所形成的综合 映象,如听演说、音乐、曲艺等组合成的时间流动的审美表 象。触觉表象是通过抚摸对象外在特征所形成的想象中的综 台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