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金版学案高中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9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9

选修:认识环境管理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分析讨论问题,并能积极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梳理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噶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过程中强调图标运用。

五、教学过程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2.直面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
4.循环经济。

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5.1-认识环境管理

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5.1-认识环境管理

5.1 认识环境管理 学案(人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的②____________。

2.解决共识⎩⎪⎨⎪⎧ 全人类的一切③ 应该得到满足发展经济不能超出④ 耐受的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就是⑤3.环境管理(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⑥____________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⑦____________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⑧________________。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1)个人:主要是个人的⑨____________和⑩________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⑪________排放。

(3)政府:具有⑫________身份。

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1)执行主体:⑬______________。

(2)具体工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⑭____________方针大计,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⑮____________,制定环境⑯____________和⑰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来推动全国⑱____________工作有序地进行。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1.管理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⑲____________,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其他手段:⑳____________、技术手段、○21________________等。

2.公民要求(1)应当具备一定的○22________知识。

(2)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23____________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3)利用○24____________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资源环境管理包括( )A .城市环境管理B .交通环境管理C .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永续利用D .工业生产环境管理2.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B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C .禁止对生态环境的利用D.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查点2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3.能有效遏止环境的恶化,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环境管理手段有()A.经济手段、技术手段B.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4.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个人和团体B.国家和政府C.环发大会D.企业和事业单位方法技巧练框图记忆中国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3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教学设计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2、了解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3、了解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1、结合案例,理解环境管理的重要性2、结合课本图表知识和阅读材料,明确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3、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实例,了解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环境管理的意识,加强环境管理2、强化国家和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3、强化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教学重点1.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2.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手段教学难点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长期以来,在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大家很容易想到通过发展技术这一途径,却往往忽略了环境管理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怎样实行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又有哪些内容。

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部分内容。

展示多媒体图片,看图,提问,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一、实行环境管理必要性【板书】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哈丁的文章中了解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板书】2.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1,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多媒体显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进行点拨,【板书】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板书】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多媒体显示】通过多媒体投影教材表5.1,回答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哪些?【学生回答】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习题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习题1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1.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 A。

制定法规B.环境管理C.公众参与D。

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解析: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属于环境管理的目的。

答案: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靠技术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B.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C。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D。

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明显错误。

答案:A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据此完成3~4题。

3.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 )①个人②企业③政府④地区A.①B.①②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4。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国家和政府 B。

个人和企业C.地区和行业 D。

部门和单位解析:第3题,环境管理的对象是指被管理者,个人、企业应属于环境管理的对象,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第4题,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的方针,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答案:3、C 4、A5.在环境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的是( )A.企业 B。

个人C.政府D.非政府环保组织答案:C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

下图表示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预测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2013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课件
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
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 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 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 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 集,水质变差。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1)禁止超市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
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费量等。
课堂练习
06
材料一:塑料袋的制作过程一般为:从石油烯烃中制造塑料
颗粒,进入加料斗并通过螺杆挤塑机的狭长缝隙挤出,为了防止
变形应立即进入冷却液(一般是水)中冷却成形,制成“塑料纸”。
材料二:全球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五千亿至一万亿个,这意味着
我们每人每年使用 150 个塑料袋,或是每分钟有一百
万个塑料袋被使用。2008 年 6 月 1 日开始,我国禁止超市免费
为顾客提供购物塑料袋。
材料中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哪些手段?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课堂练习
06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 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
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一)教材第74页案例案例分析:案例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弃物,这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此外,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说明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以上两点共同说明了环境管理对环境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材第77页思考思考提示:1.可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方面来回答。

2.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存在着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侧重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相关的资源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草原法》《煤炭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农业法》《渔业法》。

(三)教材第79页思考思考提示:有两个原因经常造成犯罪人“无意识犯罪”或者存在侥幸心理。

(1)由于环境是公共物品,产权所有不明确,管理主体不直观,容易造成人们任意使用的倾向,使人们产生攫取自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物似乎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经常是没有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于“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6

5.1认识环境管理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学习目标:1、知道: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2、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对象、执行主体、主要手段)3、应用: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和主要手段。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3张国际性环境保护组织的图标——学生认图,引出环境管理。

过渡:师:本节课主要从学习目标、基础自主梳理、重难点突破、课堂小结与练习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了解一下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一、学习目标: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围绕课标要求定下本节课学习目标:1、知道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2、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对象、执行主体、主要手段);3、应用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和主要手段。

过渡:师:首先来看同学们的基础自主学习情况。

在课前,老师发了学案,内容包括环境管理概念、以及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管理对象和执行主体、主要手段。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展示答案(师同时展示ppt)一、环境管理1.概念:指对人类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__________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_________和____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1)个人:主要是个人的_________和____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_______排放。

(3)政府:具有_____身份。

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_____________。

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1)主要手段:____手段和_____手段。

(2)其他手段:_____手段、_____手段和__________手段等。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3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3
2.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的迁移应用能力能力
3.在课堂中对于部分同学的关注度不高,有待改进。
1.提出问题:
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请阅读可本相关内容列举。
2游戏:
小组讨论,根据对不同环境管理手段的理解将图片与文字逐一匹配。
3.提出问题:
众多的环境管理手段中最有效力的是什么手段,为什么?
4.请有课前准备的学生,讲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小结。
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智力资源共享,形成学习氛围
尝试运用资料回答遇到的问题。
加深学生对环境管理必要性的深层次理解。
尝试运用资料回答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对环境的环保工作形成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环境管理手段的认识。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加强学生对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课题名称
认识环境管理
人教版必修6第五章第一节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更系统学、更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的迁移应用能力能力。
加强对本节课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流程图
教学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一)教材第74页案例案例分析:案例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弃物,这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此外,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说明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以上两点共同说明了环境管理对环境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材第77页思考思考提示:1.可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方面来回答。

2.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存在着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侧重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相关的资源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草原法》《煤炭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农业法》《渔业法》。

(三)教材第79页思考思考提示:有两个原因经常造成犯罪人“无意识犯罪”或者存在侥幸心理。

(1)由于环境是公共物品,产权所有不明确,管理主体不直观,容易造成人们任意使用的倾向,使人们产生攫取自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物似乎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经常是没有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于“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2019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7年11月12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

28个督查组对照任务清单的470个具体任务点位进行了现场核实,发现其中的77个点位存在环境问题。

存在问题的点位中,施工工地扬尘管理的18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工业企业未落实无组织整治要求的各12个,未安装治污设施的11个,非工业污染问题的9个,加油站专项整治的8个,工业企业其他涉大气污染问题的3个,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2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超标排污或未执行超低排放标准的各1个。

思考探究:材料中反映出环保部进行督查通报主要是针对哪种大气污染问题?体现了国家利用哪些手段治理环境问题?提示:雾霾问题.行政手段。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2.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3.环境管理的概念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三个层次.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1.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2.对公民的要求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2、3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环境问题的出现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

3重点难点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2.行政和立法手段是实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环境问题引入
以学生熟知的环境问题导入教学。

据2014年中国环境质量公告显示,中国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大气质量、河流和湖泊等水体质量、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呈恶化趋势。

2【导入】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完成各知识点相应填空。

重点突破:微视频播放《环境问题解决中的技术局限》。

问题探究:《公产的悲剧》。

学生按小组完成相应问题。

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 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
3【活动】核心知识突破
为什么要实施环境管理? [提示] 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标题知识 关键要点方法技巧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列表法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图示法 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管理的手段列表法►课前演练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2.解决共识 ⎩⎪⎨⎪⎧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就是环境管理。

3.环境管理(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技术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课堂探究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续上表)2.环境管理的对象。

►对点演练1.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加强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B.环境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悖C.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D.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解析: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

►课前演练1.环境管理的对象。

(1)个人:主要是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政府: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1)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2)具体工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_1

《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三、教学媒体:板书、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导入:环境管理十分必要,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在生活中对环境管理的手段了解的还不够,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违反了法律的情况下,应该承担的后果。

一知识复习(5分钟)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3、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中国的环境管理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二小组活动汇报:(25分钟)“模拟法庭”活动要求:1.请各小组完成活动,选一小组进行展示。

2.活动中请正确反映庭审顺序,恰当使用法庭规范用语。

3.辩论中要细读法律条文,找出可能的法律辩论焦点。

《模拟法庭》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在活动中角色扮演的过程,庭审的过程,法律案例解读过程以及场下观众的观察,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法庭的氛围,了解到法律的知识,并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尊法,守法,用法的意义,既培养学生尊法守纪的意识又能提高学生对环境管理的认知,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一)教材第74页案例案例分析:案例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弃物,这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此外,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说明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以上两点共同说明了环境管理对环境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材第77页思考思考提示:1.可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方面来回答。

2.总体来讲,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存在着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法难、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侧重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相关的资源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草原法》《煤炭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农业法》《渔业法》。

(三)教材第79页思考思考提示:有两个原因经常造成犯罪人“无意识犯罪”或者存在侥幸心理。

(1)由于环境是公共物品,产权所有不明确,管理主体不直观,容易造成人们任意使用的倾向,使人们产生攫取自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物似乎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经常是没有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于“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业达标在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必须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

据此,回答1~2题。

1.要实行环境管理的原因是()A.技术手段的局限性B.环境管理能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C.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化D.环境管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2.为了推动全国环保工作有序地进行,国家和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B.颁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C.制定环境管理条例与国家行动计划D.举办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教育解析:第1题,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因缺乏正确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造成的。

因此,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措施来解决。

第2题,举办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教育属于公众的参与行为。

答案:1.A 2.D3.下列关于环境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和政府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故政府不是环境管理的对象B.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C.中国政府没有制定完整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制度和行动方案D.环境管理对个人的要求是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解析: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次;中国政府有一整套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和国家行动方案,为环境管理提供保证;环境管理对个人的要求是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答案:B4.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解析:此环境管理发生在工程建设项目前,是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的评价,因此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答案:A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

据此,完成5~6题。

5.“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B.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C.环境管理制度D.国家行动方案6.我国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属于环境保护途径的是()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解析:第5题,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第6题,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环境保护途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环境保护的原则;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目的。

答案:5.A 6.C7.能有效遏止环境的恶化,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环境管理手段有() A.经济手段、技术手段B.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解析: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在环境管理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C8.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均已正式通水,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契机推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南水北调工程环境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也就是说,做好南水北调工程环境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协调落实好“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的要求,以节水、治污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保证南水北调规划目标的实现。

(1)南水北调工程要求在目的地应明确的环境保护策略有哪些?(2)中线调水最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可以通过________手段对水源地的环保实施决策和管理,通过________手段强制企业不得乱排乱放,通过________手段进行奖惩,通过________手段减少污水的产生和排放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以及南水北调过程中污染的防治与监督。

答案:(1)必须坚持“治污优先”的原则,确保沿线治污任务顺利完成;必须贯彻节水优先的战略,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沿线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3)行政法律经济技术能力提升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据此,完成9~10题。

9.“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最有利()A.造纸B.钢铁C.有色冶金D.微电子10.“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A.法律B.教育C.经济D.行政解析:第9题,微电子企业污染小,排放污染物少,因此“排污交易”对其最有利。

第10题,排污权能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因此属于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

答案:9.D10.C11.有关环境管理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A.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B.对企业具体的管理内容是严格限制企业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C.政府具有双重身份D.环境管理的对象只包括个人和企业解析: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政府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执行主体。

在环境管理中对个人行为的要求是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对企业的管理内容是让企业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同时需要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

答案:C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2005年5月,山东省沿东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

据此完成12~13题。

12.环保部门依法“封杀”自备井的做法,属环境管理范围的哪类管理()A.区域环境管理B.资源环境管理C.部门环境管理D.环境技术管理13.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环境教育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组以南水北调为背景,考查对环境管理的分类和手段的理解。

第12题,自备井能够比较随意地抽取地下水,“封杀”自备井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水资源,所以属于资源环境管理。

第13题,环保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对环境的管理,其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答案:12.B13.A14.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第(2)题,春季“黑风暴”的产生主要与春季多大风、气候干燥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有关。

第(3)题,“泰勒放牧法”的制定可以保护草场资源,缓解土地荒漠化;“水土保持法”的制定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垦等;第(4)题,美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外,还可以采取政府干预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

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二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一点)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