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责任分解
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2〕7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老龄政策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出台了《河北省老年人优待办法》,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养老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达到了37个,参保人数达8403万人。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机制,并将低保范围向贫困老年人倾斜。
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步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应率达到60%。
统一建立和完善了百岁老人保健津贴制度,部分设区市、县(市、区)探索建立了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46%。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省新建县建县管民政事业服务中心580所,床位达到157万张,集中供养能力达到6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倍;民办养老机构迅猛发展,床位总数达到了325万张。
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构筑民生幸福之城
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构筑民生幸福之城作者:全永平黄建华来源:《闽南风》2011年第02期“十二五”期间,厦门要力争实现“五个翻番”、打造“五个厦门”。
“五个厦门”,是要大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
不仅老百姓把“幸福感”挂在嘴边,厦门城市的决策者,未来五年也将努力使得这座城市“更幸福”。
近日,《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简称《建议》)正式公开,一万八千余字的《建议》中多处提及“幸福”字眼。
正如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所强调,“把发展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
“十二五”期间,也将是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的关键五年。
日前,于伟国书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生动地解读了未来五年厦门岛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厦门人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的美好蓝图,揭开蕴含其中的“幸福密码”。
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将惠及所有市民2010年2月25日上午11时,是一个开创性的时刻,必将载入厦门开发建设的史册。
厦门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动员大会暨集美新城奠基仪式,在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在建工地举行。
集美新城、环东海域同安滨海新城、翔安新城、海沧新城……规划中的厦门岛外一座座新城,如同大鹏的羽翼、将奋力展翅高飞。
出席仪式的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为媒体记者和现场观众指点着新城规划平面示意图,饱含深情地说:“新城建设要让所有市民受益。
”于伟国对记者表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是民心所向,是岛内外的民众的迫切愿望。
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近几年来连接岛内外的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交通通道相继建成,随着福厦高铁的通车,厦深、龙厦铁路也将相继通车,厦门进入了“高铁时代”。
因此,现阶段把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及时由岛内向岛外转移,一体化推进岛内外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做强做大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国家发展规划。
本文将介绍十二五计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计划的发布背景是中国继续实施开放改革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一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提高民生福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政策,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调整产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等。
在经济增长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举措。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有效推动。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政策。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十二五计划还着重推动创新发展。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计划还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提高民生福祉方面,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中国政府通过增加教育和医疗服务资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
可以说,十二五计划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也要看到,十二五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依然需要加强。
此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十二五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12.16
•【字号】厦府〔2022〕395号
•【施行日期】2022.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厦门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
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厦门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6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黔府发[2012]12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黔府发〔2012〕1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贵州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五月四日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我省老龄事业,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现状(一)“十一五”期间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六个老有”的目标,积极主动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省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老龄事业呈现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职工达到6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27个县(市、区),有50多万农村老年人领取到养老金;建立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老年人达到502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享受城乡低保的老年人达到173万人,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70%的城市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向农村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赣府发[2011]29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赣府发[2011]2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我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赣发〔2001〕28号),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老龄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老龄事业稳步推进、快速发展的五年。
一是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连续5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五年翻了1.2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十五”期末的31%缩小到14.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推广,近四分之一的农村人口纳入了社会养老保障范围,有近94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领取了中央财政支付的55元基础养老金。
城镇大集体职工、返城未安置知青、困难企业军转人员,通过财政补助和其他方式再缴费解决养老保障问题。
农村老党支部书记、老村委会主任和建国前老党员、计划生育纯女户人员的养老问题在制度上有了保障。
二是老年人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将90多万老年人纳入了社会救助范围,救济上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3万多人。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的通知-中老字[1983]2号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的通知正文:----------------------------------------------------------------------------------------------------------------------------------------------------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的通知(中老字(1983)2号1983年4月28日)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关于我国老龄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请示》已经国务院批准转发。
现将我委《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特此通知。
附关于老龄工作情况与今后活动计划要点(1982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四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九个月。
在这段时期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制定了老龄问题活动计划要点;初步开展了关于老龄问题的宣传报导和联系协调工作;接待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访华;组织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等等。
关于参加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问题,十月七日已向国务院写了报告。
国务院于十月二十日作了批示:“报告中所提四个建议,你们都可以先办起来,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写专题报告,提出具体方案报国务院批示。
关于委员会的名称,你们可以改。
”上述给国务院的报告和国务院的批示已印发各有关部委和单位。
这次世界大会,对我们来说,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世界各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严重。
据联合国统计和预测,世界老年人数,1950年为2.1亿人,1975年为3.5亿人,2000年将为5.9亿人,2025年将增长到11.2亿人。
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厦民规〔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厦民规〔2024〕1号各区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将《厦门市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3日厦门市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全市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根据民政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民发〔2023〕58号)、《福建省民政厅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闽民养老〔2024〕8号)、《福建省民政厅等五部门关于长者食堂建设运营的指导意见》(闽民规〔2022〕5号)等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老年人就餐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按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原则,持续推动长者食堂建设,发展方便可及、经济实惠、营养健康、安全可靠的老年助餐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基本原则1.兜牢底线、分类服务。
结合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突出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用餐刚需的兜底保障,为高龄老年人用餐提供适度优惠,为所有老年人用餐提供便利服务。
在此基础上,向其他社区居民开放餐饮服务,实现资源统筹利用。
2.政府主导、多元参与。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全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免费下载】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会保障制度,培育壮大老龄产业,加大对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老龄工作体 制,推动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逐步形成与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广 大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老龄事业发展新格局。到 2015 年,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 人相结合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 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的老龄产业 发展体系;逐步建立起基层组织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合法权益 有效保障的老年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 能明确、协调高效的老龄工作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个老有”工作目标。
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政主 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完善老年社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3•【字号】辽政发[2011]42号•【施行日期】2011.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辽政发〔2011〕4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大力推进我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28号)和《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辽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省各级涉老部门的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老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省老龄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老龄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一)党委、政府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三个纳入、三个同步”。
形成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合力推动老龄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老龄机构建设、经费保障有突破。
市级老龄办编制问题全部解决。
老年专项经费省本级按老年人均0.5元、市级按老年人均1至2元的标准基本落实。
(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全省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障体系。
城乡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老年人被优先纳入了保障范围。
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5年提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在8个城市稳步推进。
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有了较大提高,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4000元和2400元。
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原标题 [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办于5月22日(周三)上午10:00在浙江省新闻发布厅(之江饭店会议中心3楼)举行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省民政厅厅长、省老龄委副主任尚清,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蔡国春,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敬,省民政厅副厅长、省老龄办主任苏长聪出席发布会发布有关信息并答记者问。
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2013年5月)一、我省人口老龄化形势我省进入老年型社会20多年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不断发展,已成为我省的一个重大基本省情。
按户籍人口统计,2006年以来,全省老年人口净增183.43万人,年均增长4.09%。
到2012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万人,占总人口的17.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2.69万人,占总人口的11.9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30.3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20%。
百岁老人共1625人,其中,男性476人、女性1149人,城镇464人、农村1161人。
全省最年长者是温州市苍南县112岁的张香梅(女)老人。
老龄化系数居全省前3位的市依次为嘉兴市、舟山市和湖州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是21.27%、20.36%和20.25%。
老龄化程度最低的为温州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4.81%。
当前,我省老年人口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征:(一)低龄老年人口迅速增加。
2012年新增老年人口34.46万。
截至2012年底,全省60~69岁的老年人口477.11万,占老年人口的55.63%。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陆续进入老年期。
预测到2015年,只有一个孩子的老年人将达到154万人左右,到2030年将达到677万人左右,其中60~69岁组老年人为440万人左右。
(二)高龄老年人口持续增长。
2012年,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6万人,增长2.97%。
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主要精神2011年10月21日,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任务。
现将有关会议精神传达如下:一、回良玉副总理讲话主要精神回良玉副总理强调: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和要事。
要在全社会树立积极的人口老龄观,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我国老龄事业迈上新台阶。
回良玉副总理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就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有力推动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养老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老龄服务体系扎实推进,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在实践中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和经验: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保障老年人权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战略谋划相统一。
这些启示和经验弥足珍贵,应当在今后的老龄工作中坚持和完善。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在充分肯定我国老龄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和老龄工作的紧迫性。
我国已是世界是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增速加快乐,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区域不平衡、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等问题突出。
对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高度重视。
要树立积极的人口老龄观,全社会要积极接纳老年人,形成良好氛围;各方面要积极做好老龄工作,促进老年人的“保障、健康、参与、发展”。
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
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构建健全的养老体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我国制定了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旨在构建健全的养老体系,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福祉。
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首先,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其次,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享受服务。
此外,还将加强家庭养老服务的支持,提供家庭护理、居家养老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应。
二、促进老年人就业和创业在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重点关注老年人就业和创业问题。
通过鼓励企业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促进老年人就业。
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老年人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还将鼓励老年人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政策优惠,匡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独立。
三、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还将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首先,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其次,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同时,推动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加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还将加强老年人社会参预和志愿服务,让老年人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五、加强老龄事业管理和人材培养在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强老龄事业的管理和人材培养。
首先,建立健全老龄事业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加强老龄事业人材培养,提高老龄事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此外,还将加强老龄事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老龄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制定本规划;一、背景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城市深入开展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广大老年群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亿增加到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抚养比较低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老龄工作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础;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老龄战略规划体系、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龄服务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和老年群众工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主要发展目标;——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全国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全面推行城乡建设涉老工程技术标准规范、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新建小区老龄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标准;——增加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办学规模;——加强老年社会管理工作;各地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80%以上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对象,基层老龄协会覆盖面达到80%以上,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0%以上;三基本原则;1.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确立老龄事业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紧密联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法规制度建设,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4.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5.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资源配置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和群众的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开展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6.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广泛开展孝亲敬老道德教育,加强老龄法制工作,为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三、主要任务一老年社会保障;1.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随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机制;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减轻老年人等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和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3.加大老年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贫困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因灾因病等支出性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4.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研究制定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群购买服务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放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二老年医疗卫生保健;1.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和队伍建设;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各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强老年病医院、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应当设立老年病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护理、卫生保健、健康监测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开展老年人卫生服务的能力;2.开展老年疾病预防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老年人定期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开展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好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3.发展老年保健事业;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提供疾病预防、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为老年人家庭成员提供专项培训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精神关爱和心理支持作用;老年性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达到40%;三老年家庭建设;1.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为老年人随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健全家庭养老保障和照料服务扶持政策,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政策,建立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3.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强化尊老敬老道德建设,提倡亲情互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努力建设老年温馨家庭,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四老龄服务;1.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城市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老龄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服务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并将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作为重点发展任务;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2.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把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星光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本着就近、就便和实用的原则,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3.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力度,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与完善,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十二五”期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342万张;4.优先发展护理康复服务;在规划、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加强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政府重点投资兴建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根据护理院基本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地市级以上城市至少要有一所专业性养老护理机构;研究探索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5.切实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机构准入、退出与监管制度,做好养老机构登记注册和日常检查、监督管理工作;寄宿制养老机构等关系老年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场所,要列入消防安全和卫生许可制度重点管理范围;五老年人生活环境;1.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缓解老年生活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人运动健身场所;2.完善涉老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和实施监督制度;按照适应老龄化的要求,对现行老龄设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审定、修订和完善,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形成有效规范的约束机制;3.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突出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推行无障碍进社区、进家庭;加快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道路、建筑物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无障碍改造步伐,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研究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继续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工作;4.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创新老年型社会新思维,树立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和家庭发展的新理念;研究编制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指南,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六老龄产业;1.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2.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重视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的研究开发;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3.加强老年旅游服务工作;积极开发符合老年需求、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道路的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旅游的导游讲解、线路安排等特色服务;规范老年人旅游服务市场秩序;4.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制定老年产品用品质量标准,加强老龄产业市场监督管理;发挥老龄产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信息服务和行业自律;疏通老龄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1.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的财政投入,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自治组织和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好新形势下老年思想教育工作;2.加强老年文化工作;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鼓励创作老年题材的文艺作品,增加老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积极开设专栏,加大老年文化传播和老龄工作宣传力度;支持老年群众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3.加强老年体育健身工作;在城乡建设、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中,要安排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加强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老年人达到50%以上;举办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4.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9号,健全政策措施,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重视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老有所为”的新形式,积极做好“银龄行动”组织工作,广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0%以上;八老年社会管理;1.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各地要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城乡社区村、居要健全老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成立老年协会的城镇社区达到95%以上,农村社区行政村达到80%以上;2.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面向全体老年人开展服务,切实把为离退休老年人服务工作纳入社区服务范围;推进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十二五”期末,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九老年人权益保障;1.加强老龄法制建设;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进程,做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工作,开展执法检查和普法教育,提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水平;2.健全老年维权机制;弘扬孝亲敬老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加强弱势老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把高龄、孤独、空巢、失能和行为能力不健全的老年人列为社会维权服务重点对象;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维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尊严,杜绝歧视、虐待老年人现象;3.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拓展老年人维权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重点在涉及老年人医疗、保险、救助、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的处理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青少年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增加孝亲敬老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十老龄科研;1.抓好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制定国家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开展区域性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工作,为制定老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加强老龄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按照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领域,统筹部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好人力资源支撑,服务老龄事业发展;3.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十一老龄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双边、多边国际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老龄领域的重要影响,深化国际合作;密切跟踪联合国大会老龄问题工作组对建构老年人权利国际保护机制的动向,积极发挥作用,引导相关进程朝有利方向发展;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理念和经验,做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老龄项目;完成国际老龄行动计划在中国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加强老龄工作;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解决老龄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委协调、部门尽责、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格局;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工作思路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围绕涉老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老龄事业投入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老龄服务市场准入与日常监管、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老龄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三建立多元长效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老龄工作实际,多渠道筹资,不断加大老龄事业投入;进一步完善实施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政策引导与体制创新并重,调动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事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老龄慈善事业;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老龄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养老护理员、老龄产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在相关专业开设老年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等课程;大力发展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五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机制;本规划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督促、检查有关部门执行,2015年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离休老干部社会优待服务工作的意见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离休老干部社会优待服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8.06.21•【字号】厦府[1988]综261号•【施行日期】1988.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离休老干部社会优待服务工作的意见(厦府[1988]综261号1988年6月21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共市委一九八八年元月二十一日会议纪要精神,进一步做好离休老干部的社会优待服务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一、卫生医疗部门:各医院、门诊部、医疗所要在适当场所设置离休干部挂号、看病、取药、住院优先的明显标志。
要落实老干部保健编制,组织医护人员主动地为离休干部看病服务,努力在各方面提供方便和照顾。
市公费门诊部要每周定组织医务人员到干休所进行门诊,并对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离休干部做好定期巡诊工作;其他医疗部门要主动与老干部(组织或人事)部门配合,建立相应巡诊或家庭病床制度。
各级医院承担老干部体检任务时要做到组织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和设备,给予优先安排,提供方便,优质服务。
各医院对收住离休干部住院,要在床位方面提供照顾;凡设干部专用病房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离休干部因病情所需的紧缺药物,医疗部门要主动与医疗单位联系,努力做到按处方供药。
二、医药部门各级医药部门要积极主动与负责老干部保健的医疗单位、老干部主管部门联系,定期征求有关部门对老干部用药供应的意见,不断改进对老干部药品的供应工作,老干部常用保健药品,各级医药经营部门要保持一定的储备。
老干部需要的中、西药品要千方百计组织货源,以保证急用。
有条件的药店要建立夜间值班窗口和时季药品专柜。
凡是老干部急需药品,保证日夜供应。
制药厂或有条件的药店要积极组织研制生产一些老年人可经常服用的滋补、保健药品,为老干部健康长寿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完整)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规划范围第三节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劳动就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基本社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人口和计划生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九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政策第十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基本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三章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第一节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第二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三节健全财力保障机制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第一节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第二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第三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第二节加强监督问责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08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08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4.11•【字号】厦思政办函〔2024〕72号•【施行日期】2024.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08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市民政局:《厦门解决社区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难题的若干建议》(第20244082号)收悉。
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一、办理工作背景思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此,区民政局积极采取措施为就餐难的老人开展爱心助餐助老服务。
二、措施与成效(一)强化党政主导,建立基本助餐保障方面一是思想高度重视。
将建设社区食堂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2022年将建设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食堂、筼筜街道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食堂、鹭江街道社区食堂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2023年将建设开元街道深田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食堂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将助餐服务纳入区对街绩效考核。
二是加强财政投入。
我区鼓励依托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餐饮机构等建设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
新建三星级以上的街道级照料,可根据市级相关政策文件向市民政局申请养老服务工程包建设补助150万元,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街道给予不超过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
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为辖区内的60周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提供免费的午、晚餐,2023年累计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提供助餐服务6.51万人次,支出金额112.81万元。
三是提供场所支持。
近年来,我区加大力度支持居家社区养老用地,鼓励整合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存量商品房、农村集体用地等用于开展养老助餐等服务。
如鹭江街道将位于菜妈街16号的场所、中华街道将镇邦路49号公房建设社区食堂,与有资质的餐饮机构合作运营,为辖内老年人及居民提供助餐服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八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 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 体人民。
28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3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广泛 开展国际合作。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 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 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各类资源保障程度。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 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保护和合理开发。
30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 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 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 福利和慈善事业。
31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 争能力。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推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 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 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 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 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 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 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8
序号
主要任务 络,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为符 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切实做好对老年人优待服务工作。继续为符合条件 的老年人,免费办理《福建省老年人优待证》、《厦门
牵头单位
协办单位
市离退休职工联合会 市老龄办
29
市退休职工公园风景点门票优惠证》。随着我市经济和 社会发展,逐步扩大对老年人优待服务的范围,争取省 外、港澳台地区长期在厦门生活的老年人同样享受居民 敬老优惠待遇。 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继续 参与经济社会活动,营造“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 广 市老龄办 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到“十二五”期末,争取使 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 10%。支持发展老年人 才市场,建立老年人才资源信息库。积极搭建老年人才 服务平台,拓宽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渠道。 进一步健全市、区、街(镇) 、社区(村)四级退休 管理体制,确保退休人员活动经费及时足额下拨。加强 市人力资源 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 化管理中心 市公务员局 各涉老组织
15
16
市建设局
17
市老龄办
序号
主要任务 继续扶持和推进城区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工作,简化 审批手续,出台财政补贴政策细则,方便老年人出行。 大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文体活动,对各类 专业性老年群众文体组织给予支持和引导,有计划地组 织老年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活动。推广广场舞、秧歌、 腰鼓等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 生活。 加强对市老年艺术协会及各老年文艺社团的建设与 指导,定期举办老年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好每三年一届
牵头单位
协办单位
市老龄办
市委老干部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老年大学
22
市文化广电 新闻出版局
市老龄办 市委老干部局
23
栏目;文学、影视、戏剧界要积极创作老年人喜闻乐见 的优秀作品;新闻出版部门要重视出版面向老年人的图 书、音像、电子出版物。 继续办好《鹭江银潮》、有关老龄工作的简报等刊 物。
24
市委老干部 局
厦门市“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责任分解
序号 主要任务 完善全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参保缴费的激励 机制,逐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全民参 保。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生 活保障水平。 建立全市统一的高龄老人养老补贴制度。 完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采取多种举措实现基 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建立和完善福利院、养老院等托养机构的医疗服务 4 工作,落实托老机构的老年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服 务。 5 继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分类施 保。制定和完善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 残疾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政策。 市民政局 牵头单位 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 局 市老龄办 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 局 市卫生局 协办单位 市财政局 市地税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财政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财政局 市地税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局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市老龄办 市残联
牵头单位 市老龄办 市老龄办
协办单位 市规划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4
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老 龄产业;培育老年消费市场;开展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各 种服务项目。 全市拟新增福利养老床位 5020 张, 使千名老年人床 市民政局 市规划局 市老龄办 各区人民政府 市民政局 市老龄办 市残联 市规划局 市建设局 位拥有率达到 35 张以上, 基本满足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 求。继续做好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厦门市爱心护理院的试 点和推广工作。 深入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公共场所为老年 人创造无障碍条件。新建城市道路和养老场所无障碍率 达到 100%,已建居住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场 所的无障碍率达到 70% 。 启动市老年活动中心二期项目建设
12
市成为“老年友好型城市”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组织 指导社区积极参与“老年宜居社区” 、 “老年温馨家庭”
序号 13
主要任务 的创建活动,营造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人居环境。 全市建设 1-2 座反映尊老敬老主题的城市雕塑。 认真研究制定老龄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将其纳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积极研究制定扶持
25
26
年人权益保障法》列入“六五”普法规划,在干部、职 工和在校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和敬老道德教育,形成法 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机制。 各级司法部门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做到 及时受理、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比较突出 的涉老案件要及时回访。各级公安部门特别是基层派出 所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 予以制止,妥善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惩处。典型案 例必要时可公布于众,扩大教育面。 全市、区、镇和街道老年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建立 健全村、社区老年维权岗,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网 市老龄办 市司法局 市法律援助中心 市老龄办 市司法局 市公安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 各区人民法院
32
会、市温馨夕阳服务中心等老年群众组织联系老年人的 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对基层老年协会的指导和规范化 建设,争取 95%以上的社区(村)成立老年协会。
市老龄办 市公务员局
序号
主要任务 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厦门市十佳敬老模范家庭”评 选表彰活动,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做好我市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若干意见的修订前期准备工作。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
牵头单位 市老龄办 市文明办 市老龄办
协办单位 市关工委 市委宣传部 市司法局 市法制局
30
31
序号
主要任务 社会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社会化管 理服务工作,到“十二五”末期,保持 99%以上的企业 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 充分发挥各级市老年基金会、老年福利协会、老年 学学会、老年体育协会、老年艺术协会、老年书画研究
牵头单位 和社会保障 局
协办单位
市老龄办
市民间组织管理局 各区人民政府
牵头单位 市老龄办
协办单位 市公务员局 市民政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局
10
市老龄办
各区人民政府 市信息化局
11
为老服务网络试点,逐步形成市、区、街(镇)三级联 网的基本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实用的 养老社会化服务。继续支持办好“温馨夕阳”服务热线, 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参与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 创建活动,力争使我 市老龄办 市文明办 各区人民政府
市体育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序号
主要任务 办好“万名老年人新春健步行” 、 “重阳节万名老年人登 山” 等大型活动。 市、区老年大学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指导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扩大 对外对台交流;街道(镇)要建有一所规范的老年学校; 社区(村)要逐步建立老年学校,争取“十二五”期末 建校率达 60%。大力发展远程老年教育,解决社区(村) 老年学校缺师资、缺教材的困难,让老年人享受远程网 络的教育。到“十二五”期末,争取全社会老年人入学 率达到 20%以上。 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办好老年文化专题节目和老年
牵头单位 市建设局 市老龄办
协办单位 市财政局 市财政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市体育局
18
19
市老龄办
市委老干部局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市体育局 市总工会 各区人民政府
Hale Waihona Puke 20的第四届、第五届厦门市老年文化艺术节。
市、区要普遍设立老年体育指导站(点) , 加强对 21 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街道 (镇) 、 社区 (村) 要因地制宜地开辟老年人健身场所;逐步建立老年人体 质监测站,开展老年人体质监测指导工作。每年组织举
牵头单位 市老龄办
协办单位 市财政局 市民政局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各区人民政府 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
市老龄办
市老龄办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各区人民政府
序号
主要任务 着力打造专职服务人员与志愿为老服务队伍。积极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和为老服务队伍的培训工 作,贯彻落实专业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和实 施为老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到“十二五”期末, 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培训和持证上岗率力争达到 85%以上。 加快为老社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争取实现养老服 务需求与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之间快速、及时、准确地对 接。鼓励有条件的区建立老年人基本状况、求助热线和
1
2
3
序号 6
7
8
9
主要任务 加强对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研究探索支出型贫 困的救助办法。探索研究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补贴政策和 建立家庭成员为主照顾老年父母的奖励扶助制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做 好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保证困难老年人的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 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覆盖。 充分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城镇社区 普遍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有条件的村建有 集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和日间生活照料于一体的支持家 庭养老的服务站(点)。重视以助餐、助洁、助急、助 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对居家养老的补充作用,组织开展对纯老年人家庭 的结对关爱活动,扩大结对关爱覆盖面。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介组织运作”的工 作机制;建立居家养老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并实行 “区分对象、分类施补”的政府补贴制度;建立并实施 科学的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