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96
河南种业优秀企业品牌展示

河南种业优秀企业品牌展示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小麦品种:金博士1号、郑农16、郑麦9023玉米品种:金博士牌郑单958、金博士658、GD13、鑫丰1号、鑫丰9号大豆品种:金豆一号棉花品种:开棉一号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金丹玉1号:超高产稳定物无空颗、茎杆粗壮强抗倒、高抗病害、适应性广、活杆成熟、结实性好。
金丹玉3号:高产、稳产、抗倒伏能力强、果穗均匀、结实性好、抗虫抗病品质优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浚单26、敦玉2号、洛玉4号、鲁单981、丰聊008、鲁单8009、郑单958、豫玉23公司承诺:因种子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公司负责;经营公司主导品种销不完,公司包退。
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张玉9号: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四省区审定;抗倒、抗病、穗大、轴细粒深;滑玉11:早熟、抗性强、出籽率高、高产稳定。
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漯单八号:个个匀、个个壮、个子中等抗性强漯单九号:长得壮、抗病抗倒抗逆强、无秃尖结实好、细细粒深高产量金囤种业——您身边的种子专家!河南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同舟棉2号:超高产、高抗虫、强耐病、防早衰同舟棉抗杂6号:大棵大桃、高产抗病、抗虫不早衰同舟201: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河南梨园春种业有限公司先行5号:早熟抗倒、大穗高产、抗病、抗逆性突出、品质优、广适先行3号:抗倒性好、早熟抗病、密植高产愿与新老客户真诚合作,共创辉煌!河南滑丰种业有限公司滑丰9号:轴细、籽深、抗病、高产河南省豫鑫种业有限股份有限公司豫单2002:大穗、高产、抗病抗倒。
起源3号:高产、优质、抗旱、抗病、抗倒。
豫单2001:高产、优质、抗病、抗倒。
豫玉20:超高产、高抗病、更抗倒。
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中科11号:农业部重点推广品种,2007年国家玉米高产竞赛第一名,最新国审竖叶中大穗型超高产玉米新品种,国家试验以郑单958作对照以来第一个比郑单958增产5%以上的品种,国家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连续三次第一名,轴细粒深,高产高淀粉,抗倒伏抗青枯中科4号:稀植大穗早熟抗黑粉抗锈病抗旱节肥玉米品种联创5号:2008年最新国审玉米新品种,早熟高产优质密植玉米新品种联创3号:高产、密植、优质玉米新品种,轴细粒深,抗倒伏抗青枯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振杰1号,最新黄淮国审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米:浚单18、榆玉4号、济单7号、浚单20经济作物:丰杂棉2号F1、皖棉22、航芝一号瓜菜:丰乐春满园、华萃早抗丽佳、丰抗8号、丰乐金蜜、丰乐红妃、丰椒二号、金星南瓜河南双丰种业有限公司郑单034:低杆、大穗、长马齿、不突尖偃田9433:矮杆、早熟、大穗、抗病虫害、抗倒伏、高产、优质、抗冻玉米:冀玉、冀单、郑单、济单、中科、鲁单、洛玉等系列小麦:淮麦、徐州25、豫麦、矮抗58、周麦、开麦、豫麦49-198等系列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丰黎98: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丰黎9号:早熟、高产、多抗、耐密;丰黎58:大穗、高产、稳产、抗病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规抗虫棉:中棉所41、44、49;抗虫杂交棉:中棉所47、48、52、59、63、66;矮季抗虫棉:中棉所50、58、64;高品质杂交棉:中棉所46;小麦:中育12(04中70)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农圣棉1号、山农圣杂3号、徐豆14:粒型大,商品性好,分枝多,能大面积平衡增产,黄淮流域最具潜力品种、中黄13:高产、抗病、结荚密、增长潜力强。
转基因抗虫棉的特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植 。随着转基 因抗虫棉 的大面积 推广种植 , 正确认 识
一
些 抗性 较好 的优 质高 产 品种 ,黄河流 域棉 区可 选
抗 虫棉 的抗 虫 特性 ,进行 合理 有效 的种植 管理 和 病 用 中棉 所 4 、 棉 研 1 1鲁 6等 品种 , 麦套 棉 田或 盐碱 地 虫 害防治管理 . 已成为棉花 生产上 的一个重要 任务 。 可种植 中棉所 4 4等 品种 。
株各个部 位 , 当棉 铃虫 、 红铃 虫等鳞 翅 目类 害虫 在抗 21 播种前 的准备 . 虫 棉株上 取食 后 ,其 消化 系统 会受 到破 坏进 而不 能 取食 , 直至死亡 。 1 转基 因抗虫棉 的抗虫 范围 . 2 选取 纯度高 、 抗性 好 的品种 。实践证 明包 衣种子 或 药 剂 拌 种 可 有 效 预 防 苗 期 病 害 和 地 下 害 虫 的 发
铃虫 兼抗 红铃虫 的棉 花 品种 和 杂交组 合 ,这些 品 种 绿 ,叶片 裂 片缺刻 较浅 ,茎枝 纤细 ,茎 间 、节间 较 和组合 都称 为抗虫 棉 。转基 因抗 虫棉 在棉 花 的生 长 密等形 态特征
过程 中能不 断产生 杀虫 蛋 白 ,这种 杀 虫蛋 白遍 布植 2 转基 因抗 虫棉 的病 虫 害 防治
曾出现棉铃虫 大暴发 年份 ,在 1 9 9 2年一 9 3年 由于 出一定 的变化 , 般 为 前期 抗 性 强 , 19 一 后期 抗 性减 弱 , 棉铃 虫大暴 发 引起 的棉 田减产严 重 ,直接 经济 损 失 故在 棉 花 生长 前 期一 般 不 需 对棉 铃 虫进 行 防 治 , 但 达几 十亿元 。在加 强化学 防治 的同时 , 国科 研人 员 到 3 4代 棉铃 虫发 生时 期 , 我 ~ 由于 品种抗性 的 下降 . 需 加强 对棉花 品种 的突 破性选 育 , 最终 于 19 9 4年 选 育 要加 强 田间虫 情监 测 , 时 防治 。另外 , 虫 棉 的不 适 抗 出 了我 国拥 有 自主知 识产权 的对 棉铃 虫具有 一定 抗 同组 织器 官在 同一 生育 阶段对 棉铃 虫 的抗 性有 一定 性 的棉 花 品种 . 不 断取 得 新 的成 就 , 1 9 并 在 9 6年 育 差 异 , 表现 为繁殖器 官 的抗性 低 于营养器官 。不 同的
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96014

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96014
陈伟;王红梅;赵云雷;桑晓慧;赵佩;龚海燕
【期刊名称】《中国棉花》
【年(卷),期】2024(51)3
【摘要】中棉所96014是转抗虫基因常规棉花品种,于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在湖北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32.6个,铃重5.49 g,整个生育期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表现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品种推广潜力大。
通过总结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为品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陈伟;王红梅;赵云雷;桑晓慧;赵佩;龚海燕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国审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国欣棉9号
2.常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110选育
3.中熟转基因抗虫棉——中棉9131选育
4.常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95602
5.中熟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9708选育及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及生态风险

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及生态风险摘要综述了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应用现状,转Bt基因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种植转Bt基因棉的生态风险及对策,包括对非目标昆虫及天敌的影响,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治理对策,从而为今后正确评价转Bt基因棉在该区种植中的生态安全性,充分发挥其在害虫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转Bt基因棉;害虫综合治理;生态风险;对策1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其对敏感害虫毒力高,对人畜、捕食性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
我国自1986年将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以来,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90年范云六等首先分离克隆出Bt基因,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谢道昕等于1991年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首次成功地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aigawai7-29和KurstakiHD-1杀虫基因分别导入中棉所12等4个棉花品种(系),并在转育棉株中得到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途径,把Bt基因导入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棉所系列品种中,育成了中棉所29、中棉所30、中棉所38、中棉所39、中棉所40等抗虫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究员通过自己构建的Bt基因育成了国抗一号、GK19、GK22和具有Bt+CPTⅠ基因的双价抗虫棉SGK321等品种(系);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张天真育成了南抗3号;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育成了晋棉26号。
2转Bt基因抗虫棉在综合防治(IPM)中的作用常规棉田,化学防治是主要防治措施,但大量用药也直接改变了棉田其他害虫的种群动态;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在棉铃虫重发棉区都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抗虫能力均在8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0%~80%,有效地减轻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天敌的种群数量,加强了对部分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促进了棉田乃至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转基因抗虫棉高产配套技术 张祥

(2) 因种栽培问题 由于抗虫基因的导入以及导入对象的遗传基础不同,形成
的棉花抗虫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些
特性的改变要求棉花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才能有利 于品种丰产性的充分表达,实现丰产丰收。在因种栽培上,特
别是棉花本身的个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能力,对营养
的需求特点,株型与个体产量、群体产量的关系等方面是棉花 在生产上需要重点关心问题,因为这些内容与棉花本身产量和 品质的形成直接相关。
四、 转基因抗虫棉生育类型
两旺型:
在营养生长方面表现为株高日增量、LAI增长量都较
大,株高较高,最大LAI也较大;而在生殖生长方面 又表现为现蕾和成铃强度大,营养器官和生殖干重都 较高,最终表现为产量高。 我们研究认为: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29、鲁棉研15、
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双价抗虫棉中棉所41、苏杂
(2) 生育障碍治疗阶段 针对转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上出现的问题,使得广大科技工作 者认识到Bt基因的导入,使棉花的生育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转基因抗虫棉在Bt基因导入后,在 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不同的品种(系)间呈现不同的变 化,这些变化与品种(系)本身的遗传基础及导入的抗虫基因的 构建有关。由于各个品种(系)的遗传基础及导入基因构建上的 不同,生长发育特性也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栽培技术应用不当, 就会使生长发育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最终造成生育障碍,表现营 养生长过旺、蕾铃脱落严重、早衰等特征。因此,此阶段转基因 抗虫棉栽培主要是针对其在生产上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解 决的办法,保证其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1)优化密度的确定
根据叶龄模式原理和群体质量理论,确 定密度的方式如下。合理密度x(株 /666.6 m2)=适宜的总果节量y/单株有效 果节数n,即x=y/n 群 体 适 宜 总 果 节 量 y ( 万 个 /666.6 m2 ),通过多年试验总结测出,各品种 在当地往往为一个常数,根据现有品种 的 株 型 , 南 方 棉 区 每 666.6 m2 变 动 在 20~22万左右,北方棉区变动在22~24万。
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109

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109郭立平;邢朝柱;吴建勇;戚廷香;王海林;唐会妮;乔秀琴;张学贤【摘要】简要介绍了中棉所109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品种优缺点等, 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期刊名称】《中国棉花》【年(卷),期】2019(046)004【总页数】2页(P31,40)【关键词】棉花;中棉所109;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作者】郭立平;邢朝柱;吴建勇;戚廷香;王海林;唐会妮;乔秀琴;张学贤【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 455000【正文语种】中文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中棉所109(区试参试代号CRIZ1401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早熟、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
父本为高抗棉铃虫的优良品系GKz 中杂A49-668,选育经过:2007年收集优良种质材料,配制组合中棉所17[1]×GK1 并南繁加代,在杂交后代各世代群体中选择大量单株并对各项农艺性状进行鉴定,通过优中选优的评比筛选培育而成。
母本为丰产、抗病品系L28A,选育经过:通过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早熟丰产抗病品种中16 选系作为轮回亲本,与抗病新材料进行回交转育,经过多代南繁北育及严格鉴定筛选培育而成。
2012年以L28A 为母本,GKz 中杂A49-668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CRIZ140103,F1种子当年到海南加代;2013年以F1种子进行本所品系比较试验,当年在海南南繁加代,对F2种子进行后代性状遗传分析;2014—2015年以该组合进行本所品系比较试验和不同生态区的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其生态适应性;2015年取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证书[农基安证字(2014)第123号],准许在长江流域进行生产应用。
江苏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虫棉“南抗3号”

江苏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虫棉“南抗3号”由江苏省高淳县红太阳集团公司培育的国家863重大科技成果--转基因抗虫棉"南抗3号",在江苏射阳引种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种业开始进入基因时代。
以生产高科技农药饮誉国内外的红太阳集团公司,1998年初涉足生物工程领域,他们和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联手,聚集一批国家级基因工程、育种、农艺学专家和教授,重点开发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有利于提高植物自身抗逆性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及抗盐、抗旱和抗寒基因,同时根据我国自然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掘特异性和适应性强的种质资源,运用基因和杂交育种等先进技术,对国内外棉花、水稻、油菜、蔬菜优质良种基因进行克隆、重组、转基因育种,并导入丰产、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基因。
今年该公司首批2500公斤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16个示范区种植了6000亩,一举获得成功。
示范区皮棉亩产高达100公斤以上,比国外基因棉种增产20%以上,棉农亩均增收300元。
在射阳县盘湾镇华新四组的转基因抗虫棉"南抗3号"示范区里,"南抗3号"普遍比"苏棉9号"等品种长得高大,单株结铃多,"南抗3号"不仅产量高,而且省工、节本。
由于属抗虫棉品种,基本上不需要喷药,而其他品种的棉花则要喷药4次以上,仅此-项,每亩就可节约成本50元以上。
此外,因为不喷药,和"南抗3号"间作套种的其他农作物没有污染,也不存在环保问题,因此推广种植"南抗3号",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可估量。
据悉,"南抗3号"的试种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当农民挥动镰刀收割金色的稻谷,翻舞双手采摘雪白的棉花时,你可曾想到,这些给农民带来喜悦,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保证的粮棉果实,在生长期要抵抗多少灾难才能喜获丰收。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66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66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高进1,蔡立旺1,刘建功2,施庆华1,王为1,周关印2*(1.农业部沿海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2.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摘要:中棉所66 是中国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它具有结铃性强、通风透光性好,株型清秀,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
依据本地区试验及示范结果,总结了中棉所66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中棉所66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以常规陆地棉品系“中9018”为母本,中棉所45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
2007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7)第150号),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20)。
该品种具有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等特点。
2013-2014年试验及示范结果:每公顷籽棉产量为6000kg左右,霜前花率80%以上,每公顷总铃数105万个左右,中期铃重5.5~6.0g,衣分40%~42%。
其通风透光性好,株型清秀,丰产稳产性好,尤为适合沿海棉区多熟间作套种种植模式。
1 间作套种模式特点棉花生产中,采取麦棉套种模式,可以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延长棉花生育季节,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
棉花与大麦或小麦间作套种存在一定的共生期,对彼此都有一定的影响。
中棉所66整个生育期内生长势都非常强, 尤其在苗期生长旺盛, 可以缓解弱苗晚发的现象。
对于套种大麦或小麦而言,棉花熟期不宜太迟,中棉所66属于中熟品种,不会影响大麦或小麦适时播种,麦棉两熟双丰收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沿海棉区棉花与大麦套种模式较为普遍。
套种田调查结果:中棉所66移栽密度2.1万株·hm-2,株高120cm左右,果枝20~22台,单株结铃55个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R I 9 6 , a T r a n s g e n i c I n s e c t -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t t o n Hy b r i d wi t h Hi Yi e l d a n d F i n e F i b e r Q u a l i t y
Ch e n T i n g t i n g , Wa n g Ya n l i n g
摘要 : 简 要介 绍 中棉 所 9 6的选 育过 程 、 特 征特 性 以及 高 效栽 培 技 术 要 点。 关键词 : 中棉 所 9 6 ; 高产优质; 抗虫棉 ; 特征特 性 中图分类号 : ¥ 5 6 2 . 0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6 3 2 X( 2 0 1 7 ) 0 2 — 0 0 2 8 , 0 2
高产稳 产 , 纤维 品质 优 良 , 抗病 虫 。2 0 1 1年获 得 农 业部 颁发 的农 业转 基 因生物安 全证 书 ( 生产 应 用 )
1 2 . 9 %,在 参试 品 种 中均居 第 1位 ; 2 0 1 4年 区域 试
验 5个试 点籽 棉 产 量 均 比对 照 增产 . 4个试 点 皮棉
DoI : 1 0 . 1 1 9 6 3 / i s s n . 1 0 0 0 — 6 3 2 X. 2 0 1 7 0 2 0 0 8
1 选 育 过 程
中棉 所 9 6 ( 原代 号 MB 7 9 0 4 ) 是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棉 花 研 究 所 2 0 0 4年 以 s G K 中1 5 6 t ] 为母 本 、 2 4 3
中 国棉 花 ・优 质 高 产转 基 因抗 虫 棉 杂 交 种 中棉 所 9 6・ 2 0 1 7 , 4 4 ( 2 ) : 2 8 —2 9
优质 高产转基 因抗 虫棉 杂 交种 中棉 所 9 6
袁 有禄 , 李俊文, 石 玉真 , 龚举 武 , 刘爱 英 , 商海 红 , 巩 万奎 。 王涛 , 葛群 , 陈婷 婷 , 王 艳玲
Y u a n Yo u l u , L i J u n we n , S h i Y u z h e n , G o n g J u w u , L i u A i y i n g , S h a n g H a i h o n g , Go n g Wa n k u i , Wa n g T a o , Ge Q u n ,
平 均 籽 棉 和 皮棉 产量 分别 为 4 4 6 4 . 0和 1 8 7 3 . 5 k g ・ h m_ 。 ,分 别 比对 照 品 种 中棉 所 4 1增 产 l 0 . 0 %和
2 0 1 4年 参 加 了陕 西 省 杂 交棉 品种 区 域 试 验 , 2 0 1 4 年参加 陕 西省 杂 交棉 生产 试验 , 该 品 种 综合表 现 为
2 . 2产 量 表 现
2 0 1 3 —2 O 1 4年 陕 西 省 区域 试 验 中 ,其 2年 平
均籽 棉 和皮 棉 产量 分 别 为 4 3 1 8 ຫໍສະໝຸດ 5和 1 8 0 7 . 5 ・
h m~. 分 别 比 对 照 品 种 中棉 所 4 1 [ 2 ] 增产 l 1 . 2 %和
系为 父本 配制 的 杂 交种 。2 0 0 6 —2 0 1 2年 参 加 了河
南省 、河 北省 、 山 东省和 陕 西省 多点试验 . 2 0 1 3 —
1 4 . 9 %, 在 参试 品种 中均居 第 1 位 。其 中: 2 0 1 3年 5
个试 点籽 棉 和 皮棉 均 比对 照 品 种 中棉 所 4 1增 产 ,
2特 征 特 性
2 . 1生物 学特 性
该 品种 子叶较 小、 肾形 , 叶 色略 浅 , 苗 期 生 长 整
品种 中均 列 第 1位 。
2 0 1 4年 陕 西省 生 产 试验 4个试 点籽棉 和 皮棉
产 量均 比对照 品种 中棉 所 4 1 增 产 ,平 均籽 棉 和 皮
棉 产 量 分别 为 3 9 1 8和 1 6 7 2 . 5 k g ・ h m~.分 别 比 对 照品种 中棉 所 4 1 增产 1 1 . 5 %和 1 4 . O %。
2 _ 3纤 维 品质 表 现
齐, 生 长势较 强 , 蕾铃 期 生长 势稳 健 。植 株塔 形 , 茎 秆 粗壮 、 茸 毛量 中等 , 果枝 较 长 、 平展 , 果 节较 短 。 叶 片 中等 偏 小、 掌状 、 缺刻 中等 , 叶 色偏 浅 , 花冠白色, 花 药黄 色 , 苞叶 大 小 中等 , 花萼 波 状 , 结铃 性 强 , 铃 卵 圆形 、 铃 尖 略 突起 , 吐 絮 畅 而集 中 , 棉 絮 洁 白、 易 采摘 。 生育期 1 2 8 . 2 d , 株高9 5 . 7 c m, 铃重6 . 0 g , 衣 分4 0 . 7 %, 籽指 1 0 . 9 g , 霜前 花 率 9 7 . 7 %。
[ 农 基安 证 字 ( 2 0 1 1 ) 第0 0 7号] 。 2 0 1 5年 经 陕西省 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委 员会 审定 通 过( 审定编号 : 陕审 棉
2 0 1 5 0 0 l号) 。
产 量 比对 照 增 产 ( 泾 阳点 减 产 1 . 6 %) , 平 均 籽 棉 和 皮棉 产 量 分别 为 4 1 7 3 . 0和 1 7 4 1 . 5 k g ・ h m~. 分 别 比 对 照 品 种 中棉 所 4 l增 产 1 2 . 5 %和 1 7 . 2 % ,在 参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