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抗虫杂交棉中棉所83高效制种技术
棉花三系杂交种中棉所83在新疆的试种示范表现

2 4 0 ~2 8 0 k g・ h m
酸钾 1 0 0 k g・h m- 。 。平 整 土地 , 清 除残膜 等杂 物 ,
达 到“ 齐、 平、 墒、 碎、 净、 松” 六 字标 准 。
快成 铃率 高 、 吐絮 畅且集 中等优 点 。
1 田 间 性 状
3 . 3 适 时早 播 。 春 季 要 提 早 整 地 ,适 时 抢 早 播 种 。
场 等 地 开 始示 范 种 植 , 两 年平 均 实 收 子 棉 产 量 、 皮
棉产 量 分别 为 8 2 3 0 k g・ h m_ 。 、 3 5 3 8 . 9 k g・ h m- 。 ; 部 分 高 产 田 块 子 棉 产 量 、皮 棉 产 量 可 高 达 8 9 6 5 k g・ h m_ 。 、 3 9 3 6 k g・h m一 , 表 现 出较 强 的生 态适 应 性 和 丰产 性 能 。通 过 室 内考 种 和 农 业 部 棉 花 品质 监督 检验 测试 中心 纤维 品质 检测 , 中棉所 8 3 纤 维 长度 2 9 . 8 mm, 比强 度 3 0 . 2 c N ・t e x - , 麦克 隆
中 国棉 花 ・ 棉 花 三 系杂 交 种 中棉 所 8 3在 新 疆 的试 种 示 范 表 7
棉 花 三 系杂 交 种 中棉 所 8 3在 新 疆 的 试 种 示 范表 现
郭立 平 。 邢 朝柱 , 吴建 勇 。 戚 廷香 , 王海 林 , 唐 会妮 , 乔 秀琴 。 张学 贤
尖 和群尖 的过 快生 长 , 改 善群 体冠 层结 构 , 把 棉株 高控 制在 8 0 c Y n左右 , 有效 地 提高 光能 利用 率 。
3 . 5 水 肥 管理 。 在 施足 基肥 的基 础 上 ,根据 各 生育
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98-1的高效制种技术

RE im n N A — i ,MA We— n HA G Y — a ,HAN Qu c e g i u ,Z N uj n j u i—h n ,WAN h a gg i G S u n —u ( n a c d m fA r utrlS in e ,Ha d n 0 6 0 ,C ia Ha d nA a e yo gi l a cec s c u n a 5 0 hn ) 1
任 爱 民 ,马 维 军 , 张 玉娟 ,韩秋 成 ,王 双 贵 ( 邯郸市 农业科学院, 北 邯郸 060) 河 5 1 0
摘要 :根据抗病虫三 系杂 交棉邯杂 9 — 的制种特点 ,总结出一套较为 完整的邯 杂 9 — 的高效杂交制种技 术。 81 81 关键词 :三 系杂交棉 ;邯杂 9 — ;杂交制种 ;授粉 81
Ab t a t Ac o dn o te c aa trsiso et ee ln y rdc t n Ha z 8 1wh c a ih r ssa c od sa e sr c : c r i gt h h rce t ft h r —i eh b ot n a9 — ih h d hg eitn et ie s i c h i o a d i sc ,a sto ih e ce c e h oo y o h e d po u to fHa z 8 1wa u n n e t e fhg f in y tc n lg fte s e r d cin o n a9 — ss mma z d i i r e. Ke r : Th r — n y rd c t n; Ha z 8 1; Hy rd se rd cin; P liain y wo ds e e l e h b i ot i o n a9 — b e dpo u t i o ol t n o
三系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3产量优势分析

人工 去雄制 种杂 交种 中棉所 5 2为对 照 , 与胞质 不 育三 系杂交棉 新 品种 中棉所 8 3的各项 经 济性状进 行 了比 较 分析 。结 果表 明 : 中棉 所 8 3在 三系 杂交种 中具 有显著 的产 量优 势 ,增 产潜 力 大 ,纤 维 品质优 良, 开发 前
景 广 阔 。 但 该 杂 交 种 较 易 出 现 烂 铃 , 栽 培 管 理 上 应 采 0 8年 至 2 1 20 0 0年 完 成 山 西 省 区 试 程 序 ;
调查 , 每小 区随 机选 取 连 续 2 0株 为 一个 样本 , 调查
21 O 1 5月通 过 山西省 品种 审定 委员会 审定 ( F 审定 编 : 审 棉 2 10 3 。根 据 2 1 0 10 ) 0 0年 、 O 1年 2 2】 年 的本 所小 区 品系 比较 试验 数 据 , 该杂 交种 的各 对
1 2试 验 方 法 .
22 1 . . 三系组 合经 济 性状 比较分 析 。从 表 3 以看 可 出, 中棉 所 8 3的衣 分 在 三 系组 合 中居 中等 偏 上 水 平, 铃重 不具备 优 势 ; 具有 较 强 的单 株结 铃 性 , 一 第
试验分 别于 2 1 00年 、0 1年在河南 安 阳中棉所 21 东场 试验 地进 行 , 4月 2 0日左 右 播种 。按 照 N I CI 遗
21 0 0年 以 中棉 所 8 3和 1 1个 人工 制 种 杂交 组
合 进 行 晶 系 比 较 , 审 品 种 中 棉 所 5 ( 工 杂 交 制 囤 2人
种 ) 对 . ; 0 为 1 21 { c { 1年 以 2个 陆 地 棉 胞 质 恢 复 系 H4 、 0为父 木 , 6 H8 6个 陆 地棉 胞 质 不 育 系 (其 代
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

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2005年8月23日,农业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成果鉴定。
该项成果属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主持了鉴定会,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安道昌副主任、科技部农社司王震处长、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以及院科技管理局和生物技术所的领导等参加了鉴定会。
由李振声院士、戴景瑞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郭三堆研究员的课题综合研究报告,仔细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和证明材料,通过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将基因工程技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攻克了三系杂交棉恢复系狭窄、抗虫性缺乏、可育性不稳、以及杂种优势不明显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创新:1、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单价、双价抗虫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融合抗虫基因及其高效表达载体,有效地解决了转基因棉花中两个抗虫基因难以同步高效表达的问题。
2、通过农杆菌介导和花粉管通道技术途径将抗虫基因导入优良棉花品种,获得了抗虫性达90%以上的新种质材料和新品种(系)40多个,为三系杂交棉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抗虫保持系材料。
3、以大量抗虫保持系和陆地棉常规不育系26A(104-7A的衍生系)为基础材料,通过回交转育和分子鉴定,育成了27个(单价7个、双价20个)抗虫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抗虫不育系。
4、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回交转育方法,将抗虫基因导入产量、品质优异的常规恢复系18R、19R、20R 中,育成了7个(3个单价、3个双价、1个融合)恢复率达100%的抗虫强恢复系。
5、用3个常规优异恢复系和7个转抗虫基因的强恢复系与抗虫不育系组配,选育出一批比对照常规抗虫棉增产显著或品质优良、抗虫性强的新组合。
其中,sGKz8在2003-2004年全国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41的121.1%、126.4%、129.2%,均居第一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第一个转双价抗虫基因的三系杂交棉新品种;另有GKz28、sGKz6、sGKz34共3个组合正在参加全国区试。
棉花知识:抗虫杂交棉花的整枝技术

整枝技术的实施步骤
适时整枝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整枝是关键。一般来说,在棉花生长期 内,需要进行多次整枝,包括去叶、去蕾、去顶等操作。
去叶
在棉花生长初期,将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去掉,以增加通风透光, 减少病害发生。
去蕾
在棉花现蕾后,去掉植株上部的无效蕾,以集中养分供应有效蕾的生 长。
去顶
在棉花盛花期后,去掉植株顶部的生长点,以促进棉铃发育和成熟。
纤维品质和长度。
局限性分析
技术要求高
整枝技术需要掌握适当的 时机和操作方法,如果操 作不当,可能影响棉花的 正常生长。
人力成本高
整枝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增加了生产成本。
对环境的要求高
整枝技术需要适宜的气候 和土壤条件,否则可能影 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展望
研发新型整枝技术
01
通过科技手段研发新型的整枝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整枝
02
整枝技术在抗虫杂交棉花中的 应用
整枝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整枝技术定义
整枝技术是通过对棉花植株进行修剪、整理,调整其生长状态,以提高产量和质 量的一种农业管理措施。
整枝技术的重要性
在抗虫杂交棉花的种植过程中,整枝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整枝,可以 控制棉花的生长速度,促进棉铃发育,提高单铃重和纤维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提 高棉花的抗虫性和抗病性,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去除弱小果枝
在盛蕾期,去除主茎上的弱小果枝, 保留主茎上的强壮果枝。这样可以提 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注意整枝后的管理
施肥
在整枝后,及时施肥,补充养分,促进棉花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
在整枝后,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防止病虫害对棉花的影响。
抗虫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髭 .》
=日
j
篷
高峰 期 ,为棉 花生 产 的关键 时期 。 l0毫 升或 缩节胺 1.5~2.5克 ,对水
此 期管理 的主攻 目标 是保持 棉 花稳 l5~25千 克 ,盛花期亩用助壮素 8~
健 生 长 ,减 少脱 落 ,提 高成 铃 率 , l2毫升 或缩节 胺2~3克 ,对水40千
年来一 直积 极实施 棉 花高产 创 建工 完全排除。
作 ,在 示 范方 内种植 抗虫 杂交棉 ,
4.肥 料投 入 。配方 施 肥 ,重 施
取得 了不错 成绩 。现将该 县 多年来 花 铃肥 。在 间作 套种棉 田一 般不 能
在高 产创 建 中实施 的抗虫 棉超 高产 底施 肥料 ,重在追施花铃肥 ,每667
要求 三桃 齐全 ,伏 前 桃打 基础 ,伏 个果 枝 时 1厘 米 ,七八 个 果枝 时2厘
桃 作 主体 ,秋 桃为 补 充 ,三桃 比例 米 ,开花 前2~2.5厘 米 ,开 花时株 l:7:2。平 均铃 重折算 后6.5克 , 高55~60厘 米 ,果枝 10个上 下。
衣分40%以上 ,霜前花率85%以上 。
般 在播 前20天 左右选 晴天将棉
5.肥 水运筹 。前茬 作物 收
种
透 粒
籽
种
苗 月
移栽 。播 种时 ,健 康 籽全 部 单粒 播 的化 控是 一项 非常 重要 的管 理措
种 ,破籽双粒播种 。
施 ,是高 产攻 关成 败 的 关键措 施 。
5.苗床 管理 。营养 钵 育苗要 搞 根据 土壤 湿度 、天气状 况 和棉 花 长
2.整 枝 、摘 早 蕾 。当第一 果枝
2.生育进 程 。4月 初育 苗 ,4月 明显 生 出后 ,及 时打掉 果 枝 以下的
三系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3在金华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摘 要 阐述 中棉 所 8 3在金 华 市 示 范种植 的 生育期 、 植 株性 状 、 经 济性 状 、 纤维 品质 和产 量表 现 . 并 结合 高产 示范 经验提 出栽 培技 术 . 以期 为该 品种 的推 广种植 提供 参考 。 关 键词 三 系抗 虫杂 交棉 ; 中棉 所 8 3 ; 示范表 现 ; 栽 培技 术 ; 浙 江金 华 中图分 类 号 ¥ 5 6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 0 0 7 — 5 7 3 9 ( 2 0 1 6 ) 2 3 — 0 0 3 3 — 0 2
发棵快 , 空 闲 田栽后 早 发 快长 , 油 菜 茬棉 花 较迟 发 。 棉 花苗
期 病 虫害 发 生 较轻 。 总体上 2 0 1 3年 棉 花 前期 生 长 正 常 。 但 棉花 进 入花 铃期 后 , 生 长 受到高 温干 旱 天气 的严 重影 响 。 自 7月 1日出梅 , 金华 市经 历长 达 5 0 d的高 温 干旱 天气 . 棉花 水 分养分供 应 不上 , 植株 生长受 到严重 影响 , 丰产架 子小 , 总 果节量 严重不足 。 干旱后棉株 生长受限 , 顶 端及上部 果枝不能 伸展 , 形 成 自然封 顶 , 上 部花 蕾 少 。 至 8月 2 l目台 风降 雨 , 旱 情缓解 , 增结 部分秋 桃 , 但 也不能 挽 回总体减 产 的局面 。
2 示 范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生 育 期 和 植 株 性 状
中棉所 8 3试 种示 范在 婺城 区 罗埠 、 洋埠 等 主要 产 棉 乡 镇 进行 。 示 范调 查考 查 点设在 罗 埠镇 车 门里 村 , 集 中连 片 示 范 面积 1 h m , 其 中 田块 I面积 0 . 1 3 3 h m 2 、 田块 Ⅱ面 积 0 . 1 1 3
三系抗虫杂交棉中棉所83高效制种技术

三系抗虫杂交棉中棉所83高效制种技术摘要介绍三系抗虫杂交棉中棉所83的制种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杂交前的准备与管理、杂交期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等方面内容,以促进中棉所83制种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棉所83;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中棉所8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新审定的强优势胞质不育的三系杂交棉,其集产量高、适应性广和简化制种等多项优点于一身,开创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三系杂交棉的首例。
为了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制种效率,2010—2011年分别在海南三亚(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三亚崖城种植园)和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报试验田)对三系棉中棉所83制种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研究发现,在只考虑制种环节时,三系杂交制种在海南的成本是28.8~34.6元/kg,在安阳的成本是14.2~17.0元/kg,而人工杂交制种的成本是49.5~55.0元/kg。
因此,三系杂交制种比人工杂交制种效益提高了3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解决了当前棉花常规杂交制种的用工难的困境。
同时,由于中棉所83制种省去了人工去雄程序,通过直用恢复系授粉即可获得杂交种,减少对柱头的损伤,减少了蕾铃的脱落,提高了制种产量,且制种程序简化,制种效率高,杂交种纯度高,不存在自交成铃的问题,适合大面积制种,是一种简便高产的杂交制种方法,为杂交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好的天气晒种1~2 d,以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发芽。
2 精细播种,确保全苗,培育壮苗安阳在4月22日左右播种,海南在10月5日左右播种,机械开沟,人工撒播,行距80 cm,株距30 cm;父本与母本比例为1∶6~8,母本不育系集中种植,父本恢复系种在母本一侧,最好靠近地边或路边,方便取粉;棉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苗(留壮苗去弱苗)和补苗,以确保苗壮苗全。
3 田间管理根据中棉所83 2个亲本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母本不育系9708A是通过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抗虫棉9708B作为保持系与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回交转育,经过多代南繁北育最后获得的稳定的胞质不育系,其不育性100%,株型清秀,叶色较浅,结铃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系抗虫杂交棉中棉所83高效制种技术摘要介绍三系抗虫杂交棉中棉所83的制种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杂交前的准备与管理、杂交期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等方面内容,以促进中棉所83制种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棉所83;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42-01
中棉所8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新审定的强优势胞质不育的三系杂交棉,其集产量高、适应性广和简化制种等多项优点于一身,开创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三系杂交棉的首例。
为了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制种效率,2010—2011年分别在海南三亚(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三亚崖城种植园)和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报试验田)对三系棉中棉所83制种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研究发现,在只考虑制种环节时,三系杂交制种在海南的成本是28.8~34.6元/kg,在安阳的成本是14.2~17.0元/kg,而人工杂交制种的成本是
49.5~55.0元/kg。
因此,三系杂交制种比人工杂交制种效益提高了3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解决了当前棉花常规杂交制种的用工难的困境。
同时,由于中棉所83制种省去了人工去雄程序,通过直用恢复系授粉即可获得杂交种,减少对柱头的损伤,减少了蕾铃的脱落,提高了制种产量,且制种程序简化,制种效率高,杂交种纯度高,不存在自交成铃的问题,适合大面积制种,是一种
简便高产的杂交制种方法,为杂交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好的天气晒种1~2 d,以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发芽。
2 精细播种,确保全苗,培育壮苗
安阳在4月22日左右播种,海南在10月5日左右播种,机械开沟,人工撒播,行距80 cm,株距30 cm;父本与母本比例为1∶6~8,母本不育系集中种植,父本恢复系种在母本一侧,最好靠近地边或路边,方便取粉;棉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苗(留壮苗去弱苗)和补苗,以确保苗壮苗全。
3 田间管理
根据中棉所83 2个亲本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母本不育系9708a 是通过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抗虫棉 9708b作为保持系与
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回交转育,经过多代南繁北育最后获得的稳定的胞质不育系,其不育性100%,株型清秀,叶色较浅,结铃性强。
因此,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在蕾花期增施尿素70~80 kg/hm2、复合肥30~40 kg/hm2;后期喷施叶面肥[1]。
父本恢复系h80具有加强恢复基因,育性好,配合力高,花粉量大,恢复能力强;其前期出苗快,中期长势好,后期结铃性好且后期要重施花铃肥,施尿素30~50 kg/hm2,防早衰。
其他中耕除草、浇水、病虫害等管理同
所内试验田。
4 杂交前的准备和管理
4.1 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一般配备15~18人/hm2进行杂交授粉;每2 hm2配备1个监控人员,对授粉质量及漏花进行检查。
在杂交前2 d开始培训,特别是对用自制授粉器授粉手法进行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授粉技术,提高授粉质量和速度。
4.2 授粉器的制作
根据花粉量选择5~20 ml的一次注射器,将针管顶部封死,在针管上部靠近顶端处钻一个3~4 mm的小圆孔,圆周打磨光滑,并在注射器小孔外套一弹性较好的、长度为2~3 cm的乳胶圈(用刀片切开一切口长1.4~1.8 cm对称的“米”字型,中心点与小孔重叠),使柱头能顺畅通过,而花粉不易散落,提高花粉利用率且减少对柱头的伤害,可以通过对注射器的推拉来控制其内花粉的均匀分布。
4.3 授粉手法
左手把花冠撑开,露出柱头,左手拇指固定柱头,右手拿注射器上的小孔对准柱头,使柱头轻轻插入小孔1/4,柱头四周均匀蘸上花粉。
授粉均匀且粉量足,受精效果好,提高了成铃率[2-3]。
一朵花的粉量能授10~15朵花,平均授粉400~450朵/h,而常规人工授粉是一朵花能授 5~6朵花,平均能授花150~250朵/h。
花粉
利用率是常规用花粉授粉的2~3倍;授粉速度也提高了1倍。
5 杂交期间的管理
5.1 及时去早蕾、打顶和去边心
在开始杂交以前,把第1~2个果枝上的小蕾抹去,减少下部的蕾铃,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脱落和烂铃,促进母本中上部的发育。
开始杂交15 d左右,及时打顶,当下部果枝上有2~3个铃时,边授粉边打边心,以提高成铃率,防止脱铃、烂铃。
5.2 适时授粉
根据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灵活调整制种时间,提高种子的成熟度。
在安阳地区杂交在一般7月5日至8月15日进行,历时40 d左右,其高峰期在7月20日至8月5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授粉,提高成铃率;在海南三亚杂交时间为11
月25日至翌年1月10日,历时45 d左右,因为这段时间是海南温度最低的时间段,后期温度提高,可以适当延长时间杂交时间,适当推迟收获,可以大大提高制种产量[4]。
5.3 花粉的收集和筛选
每天8:30以前,将父本花朵按需要取出,在田间空旷有地方,把花冠的3/4和柱头摘去,露出雌蕊晾晒,促进散粉;待散粉开始时,用剪刀从雌蕊基部剪掉,集中于40~60目的样品筛中,筛出花粉装入授粉器中备用。
5.4 强化制种人员的授粉质量意识
根据天气和湿度情况,适当安排授粉时间:河南安阳此段时间正是高温高湿的伏天,授粉时间一般为8:30—12:00,有风的晴天可适当提前,有雾和阴天应适当推迟,但最好不要超过13:00;海南三亚因授粉的时间段温度较低,开化散粉稍晚,授粉时间一般为9:30—14:00,有时会延迟到10:00才散粉,有几天最晚时12:00后才散粉,因此要灵活掌握授粉时间,强化制种人员的授粉质量意识,才能确保授粉后成铃,提高制种质量。
5.5 制种后管理
制种结束后,马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枝,抹去多余的花和蕾,剪去多余的果枝,增加制种田的通风的透光,有效保证营养用于铃的生长;15 d后再进行1次抹花蕾和赘芽,促进棉铃发育和早熟;使吐絮集中且能增加铃重,提高制种的产量。
6 及时收获与晾晒
棉花吐絮后,选择晴好的天气,在无露水后分期收获,单独晾晒,及时归仓。
7 参考文献
[1] 蒋梅巧,郑寨生,孔向军.三系杂交棉制种实践及其关键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3(1):96-97.
[2] 刘承运.抗虫杂交棉制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棉花,2002(4):33.
[3] 柴莉英.抗虫杂交棉制种全程质量控制技术[j].中国种业,
2008(5):54-56.
[4] 刘和吉,刘印祖,张海燕,等.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j].种子科技,2004(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