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数学团体赛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团体赛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团体赛试题

B2008—2009学年上学期竞赛试卷八 年 级 数 学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1、数a 的任意正奇数次幂都等于a 的相反数,则 ( ) A 、a =0B 、a =-1C 、a =1D 、不存在这样的a 值2、如果点A(-3,a)是点B(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那么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3,-4)B 、(-3,4)C 、(3,4)D 、(-3,4)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 B 、π是无理数,故无理数也可能是有限小数 C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4、以下图形中,只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6、如图,数轴上表示1、2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C 所表示的数是 ( ) A 、2-1 B 、1-2C 、2-2D 、2-27、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 若BC=64,且BD :CD=9:7,则点D 到AB 边的距离为( ) A 、18 B 、32 C 、28 D 、248、如图,已知Rt △ABC 中,∠C=900,∠A=300,在直线BC 或AC 上 取一点P ,使得△PAB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 点有( ) A 、2个 B 、4个 C 、 6个 D 、8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9________.10、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 ____. 11、如图4,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等三角形________对.12、如图5,若BD ⊥AE 于B ,DC ⊥AF 于C ,且DC=DB ,∠ADG=110°,则∠DGF=________.13、如图6,△ABC 中,∠C=90°,CD ⊥AB 于点D ,AE 是∠BAC 的平分线,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3cm ,则CF=__ ___cm.14、a=3-2,b=2-3,c=5-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某一条边的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的度数为 .16、如图,已知︒=∠35A ,︒=∠20B ,︒=∠25C ,则BDC ∠的度数为 .17、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45ADC ,把ADC ∆沿AD 所在直线对折,点C 落在点E 的位置(如图18),则EBC ∠等于 度.181,1),在x 轴上确定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考号: 班级: 姓名:BCBCD图18CABABCDEMN 件的点P 共有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19、(8分)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与BD 相交于点M,BD 交AC 于点N. 求证 :BD ⊥CE.20、(8分)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D ,E 分别是腰AB 及A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 ,连接DE 交底BC 于G .求证GD=GE .21、(10分)如图2-13所示.△ABC 的高AD 与BE 相交于H ,且BH=AC .求证:∠BCH=∠ABC .22、(10分)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2∠C .求证:CD=AB+BD.A23、(10分)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D 点的直线GF 交AC 于F ,交AC 的平行线BG 于G 点,DE ⊥DF ,交AB 于点E ,连结EG 、EF.请你判断BE+CF 与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A2.B3.C4.A5.D6.C7.C8.C9.±3 10.21:05 11.5对 12. 130°13. 3cm 14. a>b>c 15. 30°或120° 16. 80° 17. 45° 18.719. 先证△ABD≌△ACE ,再利用△ABN和△MCN证∠BAC=∠CMN=90020. 证法:(方法较多)如:过E作EF∥AB且交BC延长线于F.先证BD=EC=EF.再证△GBD≌△GEF(AAS),所以 GD=GE.21. 先证△ADC≌△BDH,得到AD=BD,CD=HD,从而∠BCH=∠ABD=45022.提示:在DC上截DM=DB,则AB=AM,∠B=∠AMB=2∠C=2∠CAM,因此AM=CM,从而CD=DM+MC=AB+BD.23. 先证△BDG≌△CDF ,得到CF=BG,又EF=EG,因此BE+BG>EG从而BE+CF>EF.。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相反数是( )A .2-B .2C .12D .12- 2.若点A (1+m ,1﹣n )与点B (﹣3,2)关于y 轴对称,则m+n 的值是( )A .﹣5B .﹣3C .3D .13.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 .2x x y +-B .22y xC .3223y xD .222()y x y - 4.如果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k >0,且b >0B .k <0,且b >0C .k >0,且b <0D .k <0,且b <05.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 .20{3210x y x y +-=--=, B .210{3210x y x y --=--=, C .210{3250x y x y --=+-=, D .20{210x y x y +-=--=, 6.如果2a a 2a 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9.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BD ,垂足为 F ,若∠ABC=35°,∠ C=50°,则∠CDE 的度数为()A.35°B.40°C.45°D.50°10.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A.12B.1 C2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分解因式:29a-=__________.2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3.如果不等式组841x xx m+<-⎧⎨>⎩的解集是3x>,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图,一次函数y=﹣x﹣2与y=2x+m的图象相交于点P(n,﹣4),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20x m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5.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2,E 是边CD 上一点,连接AE .折叠该纸片,使点A 落在AE 上的G 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F ,点F 在AD 上.若5DE =,则GE 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已知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以BE 为边向正方形ABCD 外部作正方形BEFG ,连接DF ,M 、N 分别是DC 、DF 的中点,连接MN.若AB=7,BE=5,则MN=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3111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2x 4x 4x 1x 1x 11x ⎛⎫-+-+÷ ⎪--⎝⎭,其中x 满足2x x 20+-=.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a ++-=.(1)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2)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5.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4a +|b﹣6|=0,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1)a= ,b= ,点B的坐标为;(2)当点P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6.某商场一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售价为每件40元.每天可以销售48件,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促销.(1)若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32.4元,求两次下降的百分率;(2)经调查,若该商品每降价0.5元,每天可多销售4件,那么每天要想获得510元的利润,每件应降价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D3、D5、D6、C7、B8、C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3a a +-2、x 1≥.3、3m ≤.4、﹣2<x <25、49136、13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x =2、112x -;15.3、(1)12,32-;(2)略.4、(1) 65°;(2) 25°.5、(1)4,6,(4,6);(2)点P 在线段CB 上,点P 的坐标是(2,6);(3)点P 移动的时间是2.5秒或5.5秒.6、(1)两次下降的百分率为10%;(2)要使每月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达到510元,且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则商品应降价2.5元.。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志愿者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四组线段a 、b 、c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3a b c === B . 1.5,2, 2.5a b c === C .5,12,13a b c ===D .1,2,3a b c ===3.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等于( )A .2±B .2C .16±D .164.已知直线y 1=kx+1(k <0)与直线y 2=mx (m >0)的交点坐标为(12,12m ),则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 ) A .x>12B .12<x<32C .x<32D .0<x<325.如图,已知∠ABC=∠DCB ,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 ≌△DCB 的是( )A .∠A=∠DB .AB=DC C .∠ACB=∠DBCD .AC=BD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23y x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22y x =+ B .25y x =-C .21y x =+D .21y x =-7.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0,2),则不等式20kx b +->的解集是( )A .0x >B .0x <C .2x <D .2x > 8.点M (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3,4)B .(-3,4)C .(-3,-4)D .(-4,3)9.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93=±B .235+=C .()233-=± D .()233-=10.如图,在ABC 中,,904C AC ︒∠==cm ,3BC =cm ,点D 、E 分别在AC 、BC 上,现将DCE 沿DE 翻折,使点C 落在点'C 处,连接AC ',则AC '长度的最小值 ( )A .不存在B .等于 1cmC .等于 2 cmD .等于 2.5 cm二、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5,6P 作PA x ⊥轴,垂足为点A ,则PA 的长为______________.12.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 )是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个点,若x 1<x 2,则y 1﹣y 2_____0(填“>”、“<”或“=”). 13.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14.点A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15.如图,点P 为∠AOB 内任一点,E ,F 分别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若∠AOB =30°,则∠E +∠F =_____°.16.已知,点(,1)A a 和点(3,)B b 关于原点O 对称,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 17.在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18.若直线y x m =+与直线24y x =-+的交点在y 轴上,则m =_______. 19.若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点(2,4),则k=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若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0,-2),且与两条坐标轴截得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2.如图是88⨯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使点A 坐标为()2,3-,点B 坐标为()41-,.(1)试在图中画出这个直角坐标系;(2)标出点()1,1C ,连接AB 、AC ,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3.如图①,A 、B 两个圆柱形容器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容器A 中盛满水,容器B 中盛有高度为1 dm 的水,容器B 下方装有一只水龙头,容器A 向容器B 匀速注水.设时间为t (s),容器A 、B 中的水位高度A h (dm)、B h (dm)与时间t (s)之间的部分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容器A 向容器B 注水的速度为 dm 3/s(结果保留π),容器B 的底面直径m = dm; (2)当容器B 注满水后,容器A 停止向容器B 注水,同时开启容器B 的水龙头进行放水,放水速度为4πdm 3/s.请在图②中画出容器B 中水位高度B h 与时间 (4t ≥)的函数图像,说明理由;(3)当容器B注满水后,容器A继续向容器B注水,同时开启容器B的水龙头进行放水,放水速度为2 dm3/s,直至容器A、B水位高度相同时,立即停止放水和注水,求容器A向容器B全程注水时间.(提示: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24.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1)在图①中,画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图②、③中,分别画两个不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25.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得高AD=8,则边BC的长为________四、压轴题26.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AC,∠A<90°,CD 是△ABC 的高,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CD 与BE 交于点P.当∠A 的大小变化时,△EPC 的形状也随之改变.(1)当∠A=44°时,求∠BPD 的度数;(2)设∠A=x°,∠EPC=y°,求变量y 与x 的关系式;(3)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 的度数.27.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点D(0,-4),M(4,-4).(1)如图1,若点C 与点O 重合,A (-2,2)、B (4,4),求△ABC 的面积; (2)如图2,AC 经过坐标原点O ,点C 在第三象限且点C 在直线DM 与x 轴之间,AB 分别与x 轴,直线DM 交于点G ,F ,BC 交DM 于点E ,若∠AOG =55°,求∠CEF 的度数; (3)如图3,AC 经过坐标原点O ,点C 在第三象限且点C 在直线DM 与x 轴之间,N 为AC 上一点,AB 分别与x 轴,直线DM 交于点G ,F ,BC 交DM 于点E ,∠NEC+∠CEF =180°,求证∠NEF =2∠AOG . 28.(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求证:ADC BEC ∆∆≌. ②求AEB ∠的度数.③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 (2)拓展探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①请判断AE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②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29.在等腰△ABC 与等腰△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D 、E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1)如图1,求证:△ADB ≌△AEC(2)如图2,当∠BAC =∠DAE =90°时,试猜想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3)如图3,当∠BAC =∠DAE =12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不写证明过程)30.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42,0)A ,(0,42)B ,C 为AB 的中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D 是线段OA 上一点,且PO PD =,DE AB ⊥于E .(1)求OAB ∠的度数;(2)当点P 运动时,PE 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PE 的值. (3)若45OPD ∠=︒,求点D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C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正确; 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2.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若三角形中两边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对每项进行计算判断即可.【详解】解:A.2222223491625,525,a b c +=+==+=,B.222221.52 2.254 6.25,2.5 6.25,a b c +=+==+=,C.22222251225144169,13169,a b c +=+==+=,222222123,39,.1D 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正确计算出每项的结果.3.A解析:A 【解析】 【分析】平方为4,由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2. 所以这个数是:±2.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比较简单,注意不要漏解.4.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mx ﹣2<(m ﹣2)x+1,即可得到x <32;由(m ﹣2)x+1<mx ,即可得到x >12,进而得出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12<x <32. 【详解】 把(12,12m )代入y 1=kx+1,可得 12m=12k+1, 解得k=m ﹣2, ∴y 1=(m ﹣2)x+1, 令y 3=mx ﹣2,则当y 3<y 1时,mx ﹣2<(m ﹣2)x+1, 解得x <32;当kx+1<mx 时,(m ﹣2)x+1<mx , 解得x >12, ∴不等式组mx ﹣2<kx+1<mx 的解集为12<x <3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5.D解析:D 【解析】A .添加∠A =∠D 可利用AAS 判定△ABC ≌△DCB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添加AB =DC 可利用SAS 定理判定△ABC ≌△DCB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 .添加∠ACB =∠DBC 可利用ASA 定理判定△ABC ≌△DCB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添加AC =BD 不能判定△ABC ≌△DCB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 【详解】解:直线23y x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2x-3+2,即y=2x-1.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平移问题,掌握平移法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A解析:A 【解析】 【分析】由图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当x >0时,y >2,进而可得解. 【详解】根据图示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即当x >0时函数值y 的范围是y >2;因而当不等式kx+b-2>0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题时,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x,y)关于y 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详解】∵点M(3,−4),∴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4).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熟练掌握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特点是解题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C、D进行判断.【详解】=,所以A选项错误;解:A3B B选项错误;=,所以C选项错误;C3D、(23=,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当C′落在AB上,点B与E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5c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C=3cm,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当C′落在AB上,点B与E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C=90°,AC=4cm,BC=3cm,∴AB=5cm,由折叠的性质知,BC′=BC=3cm,∴AC′=AB-BC′=2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PA就是P到x轴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PA⊥x轴,∴PA=|6|=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x轴的距离.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解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PA就是P到x轴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PA⊥x轴,∴PA=|6|=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x轴的距离.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点A(x1,y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x1<x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点A(x1,y1)、B(x2,y2)是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个点,且x1<x2,∴y1>y2.∴y1﹣y2>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3.±3【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3)2=9,∴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3)2=9,∴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4.(3,2)【解析】试题分析:点A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考点: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析:(3,2)【解析】试题分析:点A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 考点: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5.150【解析】【分析】连接OP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再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是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OP ,E ,F 分别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故答案为:1解析:150【解析】【分析】连接OP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60EOF ∠=︒,,,E EPO F FPO ∠=∠∠=∠再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OP ,E ,F 分别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EOA POA POB FOB ∴∠=∠∠=∠30EOA FOB POA POB ∴∠+∠=∠+∠=︒60EOF ∴∠=︒,,E EPO F FPO ∴∠=∠∠=∠360E EPO F FPO EOF ∴∠+∠+∠+∠+∠=︒2()300E F ∴∠+∠=︒150E F ∴∠+∠=︒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性质,证得60EOF ∠=︒,,,E EPO F FPO ∠=∠∠=∠解本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和点关于原点对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1)A a 和点(3,)B b 关于原点O 对称,∴3a =-,1b =-,∴3(1)4a b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即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比较简单.17.【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中,随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解析:1k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次函数(1)5y k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0k ->,∴1k >;故答案为:1k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18.4【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0,4)代入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当x=0时,=4,则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把(解析:4【解析】【分析】先求出直线24y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然后根据两直线相交的问题,把(0,4)代入y x m =+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当x=0时,24y x =-+=4,则直线24y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 把(0,4)代入y x m =+得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问题: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由这两条直线相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 值相同.19.2【解析】解析:2【解析】4=22k k ⇒=20.【解析】【分析】由直线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解析:443k ≤≤ 【解析】【分析】由直线y 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可得出点B 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右下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3,4,∴令y=4时, 解得:4x k= , ∵直线y=kx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1≤4k≤3,解得:443k ≤≤. 故答案为:443k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y=-13x-2或y=13x-2. 【解析】【分析】 分一次函数与x 轴交点Q 在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确定出Q 的坐标,即可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详解】解:设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Q,则①当一次函数与x 轴交点Q 在x 轴负半轴时,由OP=2,与两坐标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6,得到Q (-6,0),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将P 与Q 坐标代入得:2,60,b k b -⎧⎨-+⎩==解得1,32.k b ⎧=-⎪⎨⎪=-⎩ 此时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3x-2; ②当一次函数与x 轴交点在x 轴正半轴时,由OP=2,与两坐标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6,得到Q (6,0),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mx+n ,将P 与Q 坐标代入得:2,60,n m n -⎧⎨+⎩==解得1,32.m b ⎧=⎪⎨⎪=-⎩ 此时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3x-2. 故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3x-2或y=13x-2. 【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A 的坐标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2)先作出点C ,再分别作出点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得.【详解】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34π,2;(2)见详解;(3)6s. 【解析】【分析】(1)通过注水速度=注水体积÷注水时间以及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通过放水时间=放水体积÷放水速度,求出时间即可求出放水时间,然后画出图像; (3)列出容器A 和容器B 中水的高度与时间t 的关系,通过水位高度相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4秒时间A 容器内水的高度下降了1dm ,B 容器内水的高度上升了3dm ,B 容器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A 容器减少的水的体积,A 容器减少的水的体积22313A V sh ππ==⨯=⎝⎭,则注水速度为34V t π=, B 容器流入的水的体积 2332B m V sh ππ⎛⎫==⨯= ⎪⎝⎭, 解得m=2,故答案为34π;2.(2)注满后B 容器中水的总体积为:22442ππ⎛⎫⨯= ⎪⎝⎭, ∵放水速度为4π, ∴放空所需要的时间为:4π÷4π=16 s . 如图所示,(3)4秒时A 容器体积为22326ππ⨯=⎝⎭ 此时B 容器体积为4π根据注水速度,A 容器内水的高度为()36414334t t πππ--=- B 容器内水的高度:()()344245494t t t ππππ+---=- 由153944t t -=- 解得t=6, ∴容器A 向容器B 全程注水时间t 为6s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找到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注水速度=注水体积÷注水时间,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4.作图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为101010正方形即可;(2)①2,210②画一个边长为5,5,10的直角三角形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①所示:(2)如图②③所示.考点:1.勾股定理;2.作图题.25.21或9【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出∠ADB=∠ADC=90°,由勾股定理求出BD、CD,分两种情况,容易得出BC的长.【详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AD是BC边上的高,∴∠ADB=∠ADC=90°,22222222=-=-==-=-=17815,1086BD AB AD CD AC AD∴BC=BD+CD=15+6=21;②如图2所示:同①得:BD=15,CD=6,∴BC=BD-CD=15-6=9;综上所述:BC的长为21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分类讨论思想;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压轴题26.(1)56°;(2)y=454x +;(3)36°或1807°.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等腰△ABC 的底角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 的度数,再根据高的定义得到∠BDC=90°,从而可得∠BPD ;(2)按照(1)中计算过程,即可得到∠A 与∠EPC 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3)分①若EP=EC ,②若PC=PE ,③若CP=CE ,三种情况,利用∠ABC+∠BCD=90°,以及y=454x +解出x 即可. 【详解】 解:(1)∵AB=AC ,∠A=44°,∴∠ABC=∠ACB=(180-44)÷2=68°,∵CD ⊥AB ,∴∠BDC=90°,∵BE 平分∠ABC ,∴∠ABE=∠CBE=34°,∴∠BPD =90-34=56°;(2)∵∠A =x °,∴∠ABC=(180°-x°)÷2=(902x -)°, 由(1)可得:∠ABP=12∠ABC=(454x -)°,∠BDC=90°, ∴∠EPC =y °=∠BPD=90°-(454x -)°=(454x +)°, 即y 与 x 的关系式为y=454x +; (3)①若EP=EC ,则∠ECP=∠EPC=y , 而∠ABC=∠ACB=902x -,∠ABC+∠BCD=90°, 则有:902x -+(902x --y )=90°,又y=454x +, ∴902x -+902x --(454x +)=90°, 解得:x=36°;②若PC=PE ,则∠PCE=∠PEC=(180-y )÷2=902y -, 由①得:∠ABC+∠BCD=90°,∴902x -+[902x --(902y -)]=90,又y=454x +, 解得:x=1807°; ③若CP=CE , 则∠EPC=∠PEC=y ,∠PCE=180-2y ,由①得:∠ABC+∠BCD=90°,∴902x -+902x --(180-2y )=90,又y=454x +, 解得:x=0,不符合, 综上:当△EPC 是等腰三角形时,∠A 的度数为36°或1807°.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有一定难度,关键是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7.(1)8;(2)145°;(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作AD ⊥ x 轴于D,BE ⊥x 轴于E,由点A,B 的坐标可得出AD=OD=2,BE=EO=4,DE=6,由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2)作CH ∥x 轴,如图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OG=∠ACH,∠DEC=∠HCE,求出∠DEC+∠AOG=∠ACB=90°,可求出∠DEC=35°,则可得出答案;(3)证得∠NEC=∠HEC,则∠NEF=180°-∠NEH=180°-2∠HEC,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作AD ⊥x 轴于D,BE ⊥x 轴于E,如图1,∵A (﹣2,2)、B (4,4),∴AD =OD =2,BE =OE =4,DE =6,∴S △ABC =S 梯形ABED ﹣S △AOD ﹣S △AOE =12×(2+4)×6﹣12×2×2﹣12×4×4=8; (2)作CH // x 轴,如图2,∵D (0,﹣4),M (4,﹣4),∴DM // x 轴,∴CH // OG // DM,∴∠AOG =∠ACH,∠DEC =∠HCE,∴∠DEC+∠AOG =∠ACB =90°,∴∠DEC =90°﹣55°=35°,∴∠CEF =180°﹣∠DEC =145°;(3)证明:由(2)得∠AOG+∠HEC =∠ACB =90°,而∠HEC+∠CEF =180°,∠NEC+∠CEF =180°,∴∠NEC =∠HEC,∴∠NEF =180°﹣∠NEH =180°﹣2∠HEC,∵∠HEC =90°﹣∠AOG,∴∠NEF =180°﹣2(90°﹣∠AOG )=2∠AOG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1)①详见解析;②60°;③AD BE =;(2)①90°;②2AE BE CM =+【解析】【分析】(1)易证∠ACD =∠BCE ,即可求证△ACD ≌△BC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求得AD =B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AEB 的大小;(2)易证△ACD ≌△BCE ,可得∠ADC =∠BEC ,进而可以求得∠AEB =90°,即可求得DM =ME =CM ,即可解题.【详解】解:(1)①证明:∵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AC CB =,CD CE =,又∵60ACD DCB ECB DCB ∠+∠=∠+∠=︒,∴ACD ECB ∠=∠,∴()ADC BEC SAS ∆∆≌.②∵CDE ∆为等边三角形,∴60CD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180120ADC CDE ∠=︒-∠=︒,又∵ADC BEC ∆∆≌,∴120ADC BEC ∠=∠=︒,∴1206060AEB ∠=︒-︒=︒.③AD BE =ADC BEC ∆∆≌,∴AD BE =.故填:AD BE =;(2)①∵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CB =,CD CE =,又∵90ACB DCE ∠=∠=︒,∴ACD DCB ECB DCB ∠+∠=∠+∠,∴ACD ECB ∠=∠,在ACD ∆和BCE ∆中,AC CB ACD ECB CD CE =⎧⎪∠=∠⎨⎪=⎩,∴E ACD BC ∆∆≌,∴ADC BEC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 ∴180********ADC BEC CDE ∠=∠=︒-∠=︒-︒=︒,∴1351354590AEB CED ∠=︒-∠=︒-︒=︒.②∵CDA CEB ∆∆≌,∴BE AD =.∵CD CE =,CM DE ⊥,∴DM ME =.又∵90DCE ∠=︒,∴2DE CM =,∴2AE AD DE BE CM =+=+.故填:①90°;②2AE BE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CD ≌△BCE 是解题的关键.29.(1)见解析;(2)CDAD +BD ,理由见解析;(3)CD+BD【解析】【分析】(1)由“SAS”可证△ADB≌△AEC;(2)由“SAS”可证△ADB≌△AEC,可得BD=CE,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2AD,可得结论;(3)由△DAB≌△EAC,可知BD=CE,由勾股定理可求DH=32AD,由AD=AE,AH⊥DE,推出DH=HE,由CD=DE+EC=2DH+BD=3AD+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2)CD=2AD+BD,理由如下:∵∠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BD=CE,∵∠BAC=90°,AD=AE,∴DE=2AD,∵CD=DE+CE,∴CD=2AD+BD;(3)作AH⊥CD于H.∵∠BAC=∠DAE,∴∠BAD=∠CAE,又∵AB=AC,AD=AE,∴△ADB≌△AEC(SAS);∴BD=CE,∵∠DAE=120°,AD=AE,∴∠ADH=30°,∴AH=12 AD,∴DH22AD AH32AD,∵AD =AE ,AH ⊥DE ,∴DH =HE ,∴CD =DE +EC =2DH +BD+BD ,故答案为:CD+BD .【点睛】本题是结合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问题,熟练掌握知识点,有简入难,层层推进是解答关键.30.(1)45°;(2)PE 的值不变,PE=4,理由见详解;(3)D(8-,0).【解析】【分析】(1)根据A,(0,B ,得△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OAB 的度数;(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C=∠BOC=45°,OC ⊥AB ,再证明△POC ≌△DP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PE ,即可得到答案;(3)证明△POB ≌△DPA ,得到PA=OB=,DA=PB ,进而得OD 的值,即可求出点D 的坐标.【详解】(1)A,(0,B ,∴OA=OB=∵∠AOB=90°,∴△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B=45°;(2)PE 的值不变,理由如下:∵△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为AB 的中点,∴∠AOC=∠BOC=45°,OC ⊥AB ,∵PO=PD ,∴∠POD=∠PDO ,∵D 是线段OA 上一点,∴点P 在线段BC 上,∵∠POD=45°+∠POC ,∠PDO=45°+∠DPE ,∴∠POC=∠DPE ,在△POC 和△DPE 中,90POC DPE OCP PED PO PD ∠=∠⎧⎪∠=∠=︒⎨⎪=⎩,∴△POC ≅△DPE(AAS),∴OC=PE ,∵OC=12AB=12××=4, ∴PE=4;(3)∵OP=PD , ∴∠POD=∠PDO=(180°−45°)÷2=67.5°,∴∠APD=∠PDO−∠A=22.5°,∠BOP=90°−∠POD=22.5°,∴∠APD=∠BOP ,在△POB 和△DPA 中,OBP PAD BOP APD OP PD ∠=∠⎧⎪∠=∠⎨⎪=⎩∴△POB ≌△DPA(AAS),∴PA=OB=DA=PB ,∴DA=PB=-,∴OD=OA−DA=8-,∴点D 的坐标为(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图形与坐标,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精选全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4分)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A.B.C.D.3.(4分)下列各式中,由左向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A.x2﹣2x+1=x(x﹣2)+1B.x2y﹣xy2=xy(x﹣y)C.﹣x2+(﹣2)2=(x﹣2)(x+2)D.(x+y)2=x2+2xy+y24.(4分)(mx+8)(2﹣3x)展开后不含x的一次项,则m为()A.3 B.0 C.12 D.245.(4分)下列选项中,能使分式值为0的x的值是()A.1 B.0 C.1或﹣1 D.﹣16.(4分)如图,在Rt△ACB中,∠ACB=90°,∠A=35°,点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B′处,则∠ADB′的度数为()A.25°B.30°C.35°D.20°7.(4分)若多项式4x2﹣(k﹣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13 B.13或﹣11 C.﹣11 D.±118.(4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A.0 B.1 C.2 D.﹣19.(4分)如图,在△ABC中,AB=AC、BC=6,AF⊥BC于F,BE⊥AC于E,且点D是AB的中点,连接DE、EF、DF,△DEF的周长是11,则AB的长度为()A.5 B.6 C.7 D.810.(4分)已知两个分式:将这两个分式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将这两个分式作和,结果记为f1;作差,结果记为g1;(即,)第二次操作:将f1,g1作和,结果记为f2;作差,结果记为g2;(即f2=f1+g1,g2=f1﹣g1)第三次操作;将f2,g2作和,结果记为f3;作差,结果记为g3;(即f3=f2+g2,g3=f2﹣g2)…(依此类推)将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再作和,作差,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通过实际操作,有以下结论:①g7=8g1;②当x=2时;③若f8=g4,则x=2;④在第2n(n为正整数)次操作的结果中:.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有()个.A.4 B.3 C.2 D.1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1.(4分)计算:+(﹣2013)0+()﹣2+|2﹣|+(﹣2)2×(﹣3)=.12.(4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差是1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3.(4分)若5x﹣3y﹣2=0,则25x÷23y﹣1=.14.(4分)已知x2+y2=8,x﹣y=3,则xy的值为.15.(4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16.(4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满足条件所有整数a的值之和为17.(4分)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B作CD 平行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在延长线上截得FG=CD,连接CG、DF.若BG=11,AF=8,则四边形CGFD的面积等于.18.(4分)对于一个各位数字都不为零的四位正整数N,若千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那么称这个数N为“三生有幸数”,例如:N=5321,∵5=2+3,3=1×3,∴5321是个“三生有幸数”;又如N=8642,∵8≠4+3,∴8642不是一个“三生有幸数”.则最小的“三生有幸数”是.若将N 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称这个新的数为数N的“反序数”,记作N',例如:N=5321,其“反序数”N′=1235.若一个“三生有幸数”N的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设P(N)=,若P(N)除以6余数是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四位正整数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19.(8分)计算:(1)(﹣3x+2)(﹣3x﹣2)﹣5x(1﹣x)+(2x+1)(x﹣5)(2).20.(8分)解方程:(1);(2).21.(8分)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x2(m﹣2)+y2(2﹣m)(2)x2+2x﹣1522.(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x2﹣2x=0的根.23.(8分)重庆市2023年体育中考已经结束,现从某校初三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4个等级,A:30≤x<35,B:35≤x<40,C:40≤x<45,D:45≤x≤50),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名学生;(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B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4)若该校初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此次测试成绩优秀(45≤x≤50)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4.(8分)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小明想要去探究直角梯形的两底边与两非直角顶点所连腰的数量关系,于是他对其中一种特殊情况进行了探究: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AE平分∠BAD交BC于点E,连接DE,当DE平分∠ADC时,探究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他的思路是:首先过点E作AD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使问题得到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点F.(只保留作图痕迹)∵∠B=90°∴EB⊥AB∵AE平分∠BAD,EF⊥AD∴(角平分线的性质)在Rt△ABE和Rt△AFE中∵∴Rt△ABE≌Rt△AFE(HL).∴同理可得:DC=DF∴AB+CD=即AB+CD=AD.25.(10分)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购进“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两种经典读本,花费分别是14000元和7000元,已知“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是“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的 1.4倍,并且订购的“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数量比“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数量多300本.(1)求该学校订购的两种经典读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该学校拟计划再订购这两种经典读本共1000本,其中“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订购数量不超过400本且总费用不超过12880元,求该学校订购这两种读本的最低总费用.26.(10分)如图1,点A(0,a),B(b,0),且a,b满足|a﹣4|+=0.(1)求A,B两点的坐标.(2)如图2,点C(﹣3,n)在线段AB上,点D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CD交x轴负半轴于点M,且S△MBC =S△MOD,求点D的坐标.(3)平移直线AB,交x轴正半轴于点E,交y轴于点F,P为直线EF上的第三象限内的一点,过点P作PG⊥x轴于点G,若S△P AB=20,且GE=12,求点P的坐标.27.(10分)△ABC中,点D为AC边上一点,连接BD,在线段BD上取一点E,连接EC.(1)如图1,若∠BAC=90°,BC=AB,tan∠ABC=2,点D,E分别为AC,BD中点,BC=a,求△CDE的面积(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EB=EC,过点E作EF⊥AC于点F,F在线段AD上(F与A,D不重合),过点E作EG∥AC交BC于点G,∠ABD=30°,AF=CF,求证:2CG+EG=BC;(3)如图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E⊥BD,∠DEC=60°,AB=2,直接写出线段DE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2.(4分)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A.B.C.D.【答案】B3.(4分)下列各式中,由左向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A.x2﹣2x+1=x(x﹣2)+1B.x2y﹣xy2=xy(x﹣y)C.﹣x2+(﹣2)2=(x﹣2)(x+2)D.(x+y)2=x2+2xy+y2【答案】B4.(4分)(mx+8)(2﹣3x)展开后不含x的一次项,则m为()A.3 B.0 C.12 D.24【答案】C5.(4分)下列选项中,能使分式值为0的x的值是()A.1 B.0 C.1或﹣1 D.﹣1【答案】D6.(4分)如图,在Rt△ACB中,∠ACB=90°,∠A=35°,点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B′处,则∠ADB′的度数为()A.25°B.30°C.35°D.20°【答案】D7.(4分)若多项式4x2﹣(k﹣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13 B.13或﹣11 C.﹣11 D.±11【答案】B8.(4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A.0 B.1 C.2 D.﹣1【答案】D9.(4分)如图,在△ABC中,AB=AC、BC=6,AF⊥BC于F,BE⊥AC于E,且点D是AB的中点,连接DE、EF、DF,△DEF的周长是11,则AB的长度为()A.5 B.6 C.7 D.8【答案】D10.(4分)已知两个分式:将这两个分式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将这两个分式作和,结果记为f1;作差,结果记为g1;(即,)第二次操作:将f1,g1作和,结果记为f2;作差,结果记为g2;(即f2=f1+g1,g2=f1﹣g1)第三次操作;将f2,g2作和,结果记为f3;作差,结果记为g3;(即f3=f2+g2,g3=f2﹣g2)…(依此类推)将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再作和,作差,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通过实际操作,有以下结论:①g7=8g1;②当x=2时③若f8=g4,则x=2;④在第2n(n为正整数)次操作的结果中: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有()个.A.4 B.3 C.2 D.1【答案】B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1.(4分)计算:+(﹣2013)0+()﹣2+|2﹣|+(﹣2)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2.(4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差是1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3.(4分)若5x﹣3y﹣2=0,则25x÷23y﹣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4.(4分)已知x2+y2=8,x﹣y=3,则xy的值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5.(4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2.【答案】﹣2.16.(4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满足条件所有整数a的值之和为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7.(4分)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B作CD 平行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在延长线上截得FG=CD,连接CG、DF.若BG=11,AF=8,则四边形CGFD的面积等于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8.(4分)对于一个各位数字都不为零的四位正整数N,若千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那么称这个数N为“三生有幸数”,例如:N=5321,∵5=2+3,3=1×3,∴5321是个“三生有幸数”;又如N=8642,∵8≠4+3,∴8642不是一个“三生有幸数”.则最小的“三生有幸数”是4311.若将N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称这个新的数为数N的“反序数”,记作N',例如:N=5321,其“反序数”N′=1235.若一个“三生有幸数”N的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设P(N)=,若P(N)除以6余数是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四位正整数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2729.【答案】4311;3331.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19.(8分)计算:(1)(﹣3x+2)(﹣3x﹣2)﹣5x(1﹣x)+(2x+1)(x﹣5)(2).【答案】16x2-14x-9;20.(8分)解方程:(1);(2).【答案】(1)x=4;(2)无解.21.(8分)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x2(m﹣2)+y2(2﹣m)(2)x2+2x﹣15【答案】(m-2)(x+y)(x-y);(x+5)(x-3).22.(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x2﹣2x=0的根.【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23.(8分)重庆市2023年体育中考已经结束,现从某校初三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4个等级,A:30≤x<35,B:35≤x<40,C:40≤x<45,D:45≤x≤50),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50名学生;(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10;B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108°;(4)若该校初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此次测试成绩优秀(45≤x≤50)的学生共有多少人?【答案】(1)50;(3)10,108°;(4)估计此次测试成绩优秀(45≤x≤50)的学生共有800人.24.(8分)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小明想要去探究直角梯形的两底边与两非直角顶点所连腰的数量关系,于是他对其中一种特殊情况进行了探究: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AE平分∠BAD交BC于点E,连接DE,当DE平分∠ADC时,探究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他的思路是:首先过点E作AD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使问题得到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点F.(只保留作图痕迹)∵∠B=90°∴EB⊥AB∵AE平分∠BAD,EF⊥AD∴①(角平分线的性质)在Rt△ABE和Rt△AFE中∵∴Rt△ABE≌Rt△AFE(HL).∴③同理可得:DC=DF∴AB+CD=④即AB+CD=AD.【答案】①EB=EF,②AE=AE③.AB=AF,④AF+FD.25.(10分)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购进“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两种经典读本,花费分别是14000元和7000元,已知“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是“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的 1.4倍,并且订购的“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数量比“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数量多300本.(1)求该学校订购的两种经典读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该学校拟计划再订购这两种经典读本共1000本,其中“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订购数量不超过400本且总费用不超过12880元,求该学校订购这两种读本的最低总费用.【答案】(1)“红色教育”的订购单价是14元,“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单价是10元;(2)12400元26.(10分)如图1,点A(0,a),B(b,0),且a,b满足|a﹣4|+=0.(1)求A,B两点的坐标.(2)如图2,点C(﹣3,n)在线段AB上,点D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CD交x轴负半轴于点M,且S△MBC =S△MOD,求点D的坐标.(3)平移直线AB,交x轴正半轴于点E,交y轴于点F,P为直线EF上的第三象限内的一点,过点P作PG⊥x轴于点G,若S△P AB=20,且GE=12,求点P的坐标.【答案】(1)A(0,4),B(﹣6,0);(2)D(0,﹣4);(3)(﹣8,﹣8).27.(10分)△ABC中,点D为AC边上一点,连接BD,在线段BD上取一点E,连接EC.(1)如图1,若∠BAC=90°,BC=AB,tan∠ABC=2,点D,E分别为AC,BD中点,BC=a,求△CDE的面积(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EB=EC,过点E作EF⊥AC于点F,F在线段AD上(F与A,D不重合),过点E作EG∥AC交BC于点G,∠ABD=30°,AF=CF,求证:2CG+EG=BC;(3)如图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E⊥BD,∠DEC=60°,AB=2,直接写出线段DE的长.【答案】(1)a2;(3).。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11B. 15C. 18D. 20答案:A2.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7B. 13C. 17D. 21答案:D3.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5B. 9C. 12D. 15答案:C4.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8B. 10C. 14D. 16答案:A5. 下列哪个数是整数?A. 3.5B. 4.8C. 5.6D. 6.7答案:D二、填空题6. 3的平方是_________。

答案:97. 4的立方是_________。

答案:648. 5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59. 6的立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610. 7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7三、解答题11. 解方程:2x + 3 = 9。

答案:x = 312. 解方程:3x 2 = 8。

答案:x = 313. 解方程:4x + 5 = 17。

答案:x = 314. 解方程:5x 6 = 19。

答案:x = 515. 解方程:6x + 7 = 23。

答案:x = 216. 解方程:7x 8 = 21。

答案:x = 517. 解方程:8x + 9 = 35。

答案:x = 418. 解方程:9x 10 = 29。

答案:x = 519. 解方程:10x + 11 = 41。

答案:x = 320. 解方程:11x 12 = 39。

答案:x = 5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四、应用题21. 小华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重200克,请问小华买的苹果总重量是多少克?答案:1000克22. 小红家有一个长方形花园,长为10米,宽为5米,请问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50平方米23. 小刚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请问他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答案:30分钟24. 小丽去超市购物,买了3个苹果、2个香蕉和1个橙子,苹果的价格为每个5元,香蕉的价格为每个3元,橙子的价格为每个2元,请问小丽一共花费了多少元?答案:24元五、简答题25. 请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 -5的相反数是()A. B. C. 5 D. -52. 计算: (a-b)(a+b)(a2+b2)(a4-b4)的结果是( )A. a8+2a4b4+b8B. a8-2a4b4+b8C. a8+b8D. a8-b83.解分式方程时, 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A. B.C. D.4.《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 原文是: “今有木, 不知长短.引绳度之, 余绳四足五寸;屈绳量之, 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 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 绳子还剩余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 长木还剩余尺, 问木长多少尺, 现设绳长尺, 木长尺, 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A. B. C. D.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 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 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 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 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B.C. D.6.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 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 画, 使, , , 再在斜边上截取.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A. 的长B. 的长C. 的长D. 的长7.如图, 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2m, 宽为20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 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 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2.若设道路的宽为xm,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32﹣2x)(20﹣x)=570B. 32x+2×20x=32×20﹣570C. (32﹣x)(20﹣x)=32×20﹣570D. 32x+2×20x﹣2x2=5708.如图, △ABC中, AB⊥BC, BE⊥AC, ∠1=∠2, AD=AB,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BF=DFB. ∠1=∠EFDC. BF>EFD. FD∥BC9.如图, 在△ABC和△DEF中, ∠B=∠DEF, AB=DE, 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 仍然不能证明△ABC≌△DEF, 则这个条件是()A. ∠A=∠DB. BC=EFC. ∠ACB=∠FD. AC=DF10.如图, 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 点M, N分别是AB, BC边上的中点, 则MP+PN的最小值是()A. B. 1 C. 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若, 则二次根式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2. 将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 改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_____.3. 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2a, 则这个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4. 如图, 在△ABC中, AD⊥BC于D, BE⊥AC于E, AD与BE相交于点F, 若BF =AC, 则∠ABC=________度.5. 如图, 菱形ABCD中, ∠B=60°, AB=3, 四边形ACEF是正方形, 则EF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 点E、F分别在AD、DC上, AE=DF=2, BE与AF相交于点G, 点H为BF的中点, 连接GH, 则GH的长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 解不等式(1)7252x x-+≥(2)111 32x x-+-<2. (1)已知x=, y=, 试求代数式2x2-5xy+2y2的值.(2)先化简, 再求值:, 其中x=, y=.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m+1)x+2(m-1)=0,(1)求证: 无论m取何值时, 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 另两边恰好是此方程的根, 求此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长.4. 如图, 在四边形中, , , 对角线, 交于点, 平分,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1)求证: 四边形是菱形;(2)若, , 求的长.5. 已知和位置如图所示, , , .(1)试说明: ;(2)试说明:.6. 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 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空调, 已知采购3台A型空调和2台B型空调, 需费用39000元;4台A型空调比5台B型空调的费用多6000元.(1)求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2)若学校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空调共30台, 且A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 型空调的一半, 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217000元, 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3)在(2)的条件下, 采用哪一种采购方案可使总费用最低, 最低费用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C2.B3.D4.B5.C6.B7、A8、B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2、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44.455.3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1);(2)2、(1)42, (2)3. 略 4和24.(1)略;(2)2.5、(1)略;(2)略.6、(1)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 方案一:采购A型空调10台, B型空调20台, 方案二:采购A型空调11台, B型空调19台, 案三:采购A型空调12台, B型空调18台;(3)采购A型空调10台, B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 最低费用是210000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长度分别为3 cm,4 cm,x cm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则x的值不可能是( )A.2.4 B.3C.5 D.8.52.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3.如图,已知AB=AC,AD=AE,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得到“△ABD≌△ACE”的是( )A.∠ABD=∠ACE B.BD=CEC.∠BAD=∠CAE D.∠BAC=∠DAE4.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2a2-4a+2=2(a-1)2B.a2+ab+a=a(a+b)C.4a2-b2=(4a+b)(4a-b)D.a3b-ab3=ab(a-b)25.如图,在△ABC中,∠A=45°,∠B=30°,尺规作图如下:分别以点B、点BC的长为半径作弧,过两弧交点的直线交AB于点D,连接CD,C为圆心,大于12则∠ACD的度数为( )A.45°B.65°C.60°D.75°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八边形B.九边形C.十边形D.十二边形7.若(2x-m)(x+1)的运算结果是关于x的二次二项式,则m的值等于( ) A.-2或0 B.2或0C.-2或2 D.2或-2或08.若x是非负整数,则表示2xx+2−x2−4(x+2)2的值的对应点落在下图数轴上的范围是( )A.①B.②C.③D.①或②9.某家具厂要在开学前赶制540套桌凳,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厂领导合理调配,加强第一线人力,使每天完成的桌凳比原计划多2套,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套桌凳?设原计划每天完成x套桌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540x−2−540x=3 B.540x+2−540x=3C.540x −540x+2=3 D.540x−540x−2=310.关于x的分式方程3x−ax−3+x+13−x=1的解为正数,且关于y的不等式组{y+9≤2(y+2)2y−a3>1的解集为y≥5,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之和是( )A.13 B.15 C.18 D.20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 A .31y x =-+ B .32y x =-+C .31y x =--D .32y x =--2.下列四组线段a 、b 、c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5,3a b c ===B . 1.5,2, 2.5a b c ===C .5,12,13a b c ===D .1,2,3a b c ===3.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27B .3πC .4-D .3274.如图,CD 是Rt△ABC 斜边AB 上的高,将△BCD 沿C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B 的中点E 处,则∠A 等于( )A .25°B .30°C .45°D .60°5.在以下永洁环保、绿色食品、节能、绿色环保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A .B .C .D .6.若214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实数k 的值为( ) A .43 B .13 C .43±D .13±7.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 A .3,4,5 B .6,8,10 C .4,6,8 D .5,12,138.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227B .3πC .4-D 3279.下列各点中,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四象限的点是( ) A .(1,2) B .(﹣1,2) C .(1,﹣2) D .(﹣1,﹣2)10.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圆柱体笔筒中,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9cm ,内壁高12cm ,则这只铅笔的长度可能是( )A .9cmB .12cmC .15cmD .18cm二、填空题11.如图,ABC ADC ∆≅∆,40BCA ∠=︒,80B ∠=︒,则BA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在Rt △ABO 中,∠OBA=90°,AB=OB ,点C 在边AB 上,且C (6,4),点D 为OB 的中点,点P 为边OA 上的动点,当∠APC=∠DPO 时,点P 的坐标为 ____.13.已知22139273m ⨯⨯=,求m =__________. 14.若关于x 的方程233x mx +=-的解不小于1,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5.计算:32()x y -=__________.16.点A (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 17.若函数y=kx +3的图象经过点(3,6),则k=_____.18.已知点M (1,a )和点N (2,b )是一次函数y =-2x +1图象上的两点,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19.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两点,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008—2009学年上学期竞赛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
1、数a 的任意正奇数次幂都等于a 的相反数,则 ( ) A 、a =0
B 、a =-1
C 、a =1
D 、不存在这样的a 值
2、如果点A(-3,a)是点B(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那么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A 、(3,-4) B 、(-3,4) C 、(3,4) D 、(-3,4)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 B 、π是无理数,故无理数也可能是有限小数 C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4、以下图形中,只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6、如图,数轴上表示1、2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C 所表示的数是 ( ) A 、2-1 B 、
1-2
C 、2-2
D 、2-2
7、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
若BC=64,且BD :CD=9:7,则点D 到AB 边的距离为( ) A 、18 B 、32 C 、28 D 、24
8、如图,已知Rt △ABC 中,∠C=900
,∠A=300
,在直线BC 或AC 上 取一点P ,使得△PAB 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 点有( ) A 、2个 B 、4个 C 、 6个 D 、8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
9________.
10、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 ____. 11、如图4,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 等三角形________对. 12、如图5,若BD ⊥AE 于B ,DC ⊥AF 于C ,且DC=DB ,∠ADG=110°,则∠DGF=________.
13、如图6,△ABC 中,∠C=90°,CD ⊥AB 于点D ,AE 是∠
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3cm ,则CF=__ ___cm.
14、a=3-2
,b=2-3,c=5-2,则a ,
b ,
c 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某一条边的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的度数为 . 16、如图,已知︒
=∠35A ,︒=∠20B ,︒=∠
25C ,则BDC ∠的度数为 . 17、已知AD 是ABC ∆
的中线,︒=∠45
ADC ,把ADC ∆沿
AD 所在直线对折,点C 落在点E
的位置(如图18),则EBC ∠等于 度.
考号: 班级: 姓名:
B
C
C
0 C A B
A
B
C D
E
M
N 18、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1),在x 轴上确定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8分)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 与BD 相交于点M,BD 交AC 于点N.
求证 :BD ⊥CE.
20、(8分)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D ,E 分别是腰AB 及A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 ,
连接DE 交底BC 于G .求证GD=GE .
21、(10分)如图2-13所示.△ABC 的高AD 与BE 相交于H ,且BH=AC .求证:∠BCH=∠ABC .
22、(10分)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2∠C .求证:CD=AB+BD.
A
23、(10分)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D 点的直线GF 交AC 于F ,交AC 的平行线
BG 于G 点,DE ⊥DF ,交AB 于点E ,连结
EG 、EF.
请你判断BE+CF 与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
1.A
2.B
3.C
4.A
5.D
6.C
7.C
8.C
9.±3 10.21:05 11.5对 12. 130°13. 3cm 14. a>b>c 15. 30°或120° 16. 80° 17. 45° 18.7
19. 先证△ABD≌△ACE ,再利用△ABN和△MCN证∠BAC=∠CMN=900
20. 证法:(方法较多)如:过E作EF∥AB且交BC延长线于F.先证BD=EC=EF.
再证△GBD≌△GEF(AAS),所以 GD=GE.
21. 先证△ADC≌△BDH,得到AD=BD,CD=HD,从而∠BCH=∠ABD=450
22.提示:在DC上截DM=DB,则AB=AM,∠B=∠AMB=2∠C=2∠CAM,
因此AM=CM,从而CD=DM+MC=AB+BD.
23. 先证△BDG≌△CDF ,得到CF=BG,又EF=EG,因此BE+BG>EG
从而BE+CF>E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