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范本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5882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e.png)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煤矿事故的防范与处理工作,保障煤矿生产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煤矿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煤矿事故: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2. 煤矿事故报告:指煤矿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行为。
3. 煤矿事故调查:指对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的活动。
4. 煤矿事故处理:指对煤矿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或采取相应的处罚、救护和赔偿等行为。
第二章煤矿事故报告第四条事故报告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煤矿事故后,应立即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
第五条事故报告内容煤矿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基本情况。
2. 事故的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情况。
3. 事故发生前的安全生产措施是否到位,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
4. 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5. 其他与事故相关的情况。
第六条事故报告程序1. 发现事故后,立即报告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2.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3. 上级主管部门收到通知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派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第三章煤矿事故调查第七条调查组成煤矿事故调查应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技术专家和相关行业协会代表等。
第八条调查程序1. 成立调查组后,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采集证据、记录笔录等工作。
2. 调查组应与相关当事人进行了解和询问,充分了解事故的发生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3. 调查组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其他行业标准,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评估。
第九条调查报告内容煤矿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煤矿事故报告工作制度范文(3篇)
![煤矿事故报告工作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373d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1.png)
煤矿事故报告工作制度范文一、事故汇报总体要求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重大事故隐患或____,矿调度室应立即弄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影响范围和人员情况,在____抢救处理的同时,由当日矿值班领导按照事故回报的规定和程序,如实向矿领导汇报。
事故一时难以弄清准确情况的,也必须先汇报事故概况,然后再做多次补充汇报,不得迟报、瞒报事故。
人身事故、冒顶事故或其它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要传报事故现场示意图。
事故汇报规定1、发生整个矿井停工超过____分钟或整个采区停工超过____小时的事故,____分钟内如实上报。
2、发生下列重大非伤亡事故或事故隐患,立即上报,超过____分钟视为迟报。
a全矿井停电;b主扇出现故障;c地面火灾、井下火灾或井下出现高温点火;d瓦斯、煤尘燃烧,爆炸;e煤与瓦斯突出或动力现象;f井筒或地面灌水、井下突水;g 排水房泵发现有隐患或进水、掩泵‘h主提升设备断绳、坠罐、卡罐、过卷、大型物件坠入并筒;i运输机车碰头、追尾、车辆____造成翻车和斜井跑车;j主运输皮带、采区运输皮带拉断;k采面冒顶堵塞风流、掘进工作面冒顶堵人;l瓦斯超限;m瓦斯抽放设备应出现故障停运;n发电设备出现故障或停电;o 变配电设备误停[送]电;p输电主干线路停电;q自营铁路运输中断;r压力容器爆炸;s矿井出现单回路供电;t其他认为严重的事故。
其中。
一级重大事故,如透水、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大面积冒顶,全矿井停风、停电等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的事故,棋煤炭局要立即报棋局调度室。
3、发生人身伤亡事故,____分钟内如实上报棋煤炭局;重、特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上报。
4、应工农关系纠纷、劳资纠纷或其他原因发生的影响矿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____,____分钟如实上报棋煤炭局。
5、各种事故汇报记录必须书写清楚,装订清楚,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
6、对因迟报、瞒报事故的单位除罚款和责成补补报外,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相应的行政处分。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范文(4篇)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31327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3.png)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规定事故调查的程序和范围,确保事故的及时报告和准确调查。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调查人员,提供必要的调查费用和设备,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信息保存制度,涉及事故的材料、证据等必须保存完好,不得私自销毁或泄露。
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公开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结果。
第二章事故报告第七条发生在煤矿企业内或与煤矿有关的任何事故,都必须及时向所在地的煤炭主管部门报告。
第八条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二)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情况;(三)事故的处理情况:包括事故的救援、处理进展等情况。
第九条事故报告的程序:(一)煤矿企业应当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和救援;(二)煤矿企业在救援工作同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煤炭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三)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提交事故报告材料和调查报告材料;(四)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将事故报告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的记录制度,每起事故都应当有详细的报告记录,保留备查。
第三章事故调查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对事故要进行彻底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范围包括事故发生前的预警信息、事故发生时的工况、事故现场的状况、事故责任人的行为等。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真实客观:调查人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得随意歪曲或篡改事故的真相;(二)公正公平:调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私心私欲,公正对待各方当事人;(三)高效严谨:调查人员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可靠。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a1dd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7.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一、报告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确保相关责任人及时、准确地上报和处理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人员财产的伤害。
二、报告范围适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三、报告内容1. 事故基本情况描述:描述事故的时间、地点、发生过程、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情况等。
2. 事故原因分析:2.1 直接原因分析:细致分析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明确责任主体。
2.2 深层原因分析:根据直接原因,深入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设备状况、操作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3. 事故责任认定:依据事故原因分析,明确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单位。
4.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分析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
5. 事故防范建议:针对事故发生中暴露出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事故防范建议,以期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报告流程1. 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人或现场负责人立即上报事故相关情况给上级部门。
2. 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责成事故调查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工作。
3. 调查小组在24小时内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分析事故原因。
4. 调查小组完成调查后,将调查报告提交给事故责任人所在部门的上级部门。
5. 上级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调查报告进行评审和讨论,并形成评审结论。
6. 上级部门及时向下级部门传达评审结论,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责任认定。
7. 下级部门根据评审结论制定整改措施,提交上级部门审核并落实。
8. 上级部门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整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五、报告要求1. 报告应客观、准确,不得隐瞒、篡改或掩盖真相。
2. 报告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得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述。
3. 报告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和事故防范建议。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版本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706db390c69ec3d4bb7581.png)
文件编号:RHD-QB-K717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版本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工伤事故的分类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3、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较大事故事故:指造成3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的上报1、发生工伤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工段长(作业队长)、厂(坑、采区、队)长或车间主任等有关领导,有关领导必须立即转报至矿(公司)生产安全部门和主管矿长(经理)。
2、发生伤亡事故的矿山企业应立即按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3、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各类特大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在6小时以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局调度中心;一次死亡39人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在1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局电镀中心;一次死亡1-2人各类非煤矿山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三、事故的调查1、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师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分清事故责任,提出队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情况和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2、发生伤亡事故的单位,首先要组织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的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或有详细记录。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e5d2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b.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适用于我国煤矿行业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告和调查处理。
第四条负责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主要机构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第五条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应做到及时、准确、公正、科学。
第二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第六条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第七条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核实。
第八条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材料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点、时间、事故原因等;(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三)事故现场的处理情况;(四)事故的影响和教训;(五)其他与事故相关的信息。
第九条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将事故报告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第十条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核实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
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第十一条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进行。
第十二条调查处理工作应遵循公正、科学、依法的原则。
第十三条调查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程序:(一)确定调查处理组及组长,确保调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制定调查处理方案,明确调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三)开展调查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和资料;(四)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询问;(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六)根据事故处理方案,落实相关责任,保障矿工权益;(七)对事故处理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八)总结调查处理工作的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第十四条调查处理组应与当地公安部门、检察院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合作,确保调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2篇)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3e62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9.png)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事故频发。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采取及时有效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是必要的。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掌握事故情况,找出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提高煤矿安全水平。
二、煤矿事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1. 事故基本情况:包括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事故类型等。
2. 事故伤亡情况:统计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包括死亡、受伤等。
3. 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4. 事故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5. 应急救援情况:描述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
6. 整改措施: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7. 监管部门及相关方的意见:包括监管部门对事故处理的评价和建议,以及相关方对事故处理的意见。
三、煤矿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和要求1. 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保护事故现场,防止证据毁灭和事故扩大。
2. 事故责任追究:依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责任人包括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人等。
3. 事故调查组建立:由相关部门组建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工作,包括现场勘察、取证、询问等。
4. 事故调查报告编制:事故调查组根据调查结果,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报告应客观真实,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
5. 事故调查报告的审查:事故调查报告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确保其科学合理。
6. 事故调查报告的公开:事故调查报告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 及时掌握事故情况:通过事故报告制度,能够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信息透明。
2. 找出事故原因:通过调查处理制度,能够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3. 对责任人追责:通过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能够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维护煤矿安全秩序。
矿山事故调查制度范本
![矿山事故调查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6f070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0.png)
矿山事故调查制度范本一、概述矿山是特殊的工作环境,其事故风险较高。
为确保矿山事故及时调查、分析和处理,以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制定本调查制度。
二、调查组组成1. 领导小组: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领导组成,负责矿山事故调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调查组成员:由矿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会代表等组成,负责具体的事故调查工作。
三、调查程序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由矿山负责人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并成立调查组。
2. 调查组组织成员分工明确,制定调查计划。
3. 调查组到事故现场实地勘察,采集证据材料,进行事故现场示意图绘制。
4. 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初步调查报告。
5. 初步调查报告提交领导小组审阅,根据情况可以补充调查工作。
6. 出具正式调查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四、调查方法1. 访谈法:调查组成员与现场相关人员逐一进行访谈,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
2. 阅读资料法:对事故现场的记录、相关证件、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仔细阅读,获取必要的信息。
3. 实地勘察法:调查组成员到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记录和收集现场数据。
4. 录像回放法:对现场摄像设备的录像进行回放观察,获取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5. 资料分析法:对调查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五、调查报告内容1. 事故概述:简要介绍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等。
2. 调查过程:详细描述调查组进行调查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所采集的证据材料。
3. 事故原因分析: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责任追究:对事故发生中的责任人员进行追究,包括矿山管理人员、监督部门等。
5. 教训总结:总结事故调查中的教训和经验,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六、调查结果应用1. 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调查报告的结论,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2. 矿山管理人员应严格贯彻落实调查报告中的改进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3篇)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6a12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6.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煤矿生产事故频发,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制定和完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本制度的研究目的是系统梳理和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推动煤矿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第一节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对于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全面、客观、真实地进行报告,不得隐瞒、敷衍或虚假报告。
(二)及时性原则: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不得拖延时间。
(三)责任追究原则:对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涉及的责任人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四)保密原则:对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第二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一)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处理,并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详细的报告材料。
(三)上级主管部门及时组织调查小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调查问责。
(四)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三章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一节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应客观、公正、真实,不得偏袒和歪曲事实。
(二)追责原则:对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的责任人员应依法追究责任,从重从快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三)教育与改进原则:通过事故调查处理,总结和归纳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
第二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程序(一)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相关的证据材料。
(二)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完善调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矿山事故调查制度模版
![矿山事故调查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38db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9.png)
矿山事故调查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矿山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及时查明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矿山事故调查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矿山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事故,包括矿井、厂矿、采掘区等。
第三条事故调查依法进行,调查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素质和专业知识,严守国家秘密和商业机密,按照事实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进行调查。
第四条矿山事故调查应坚持“事故发生就是责任发生”的原则,查明事故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条矿山事故调查不影响相关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检查、封堵、治理等工作的进行。
第二章调查机构与工作程序第六条矿山事故调查机构是由矿山企业或有关主管部门设立并负责执行的机构。
第七条矿山事故调查机构的职责包括:(一)组织、指导和监督矿山事故调查工作;(二)起草、审核和发布矿山事故调查报告;(三)提出事故调查处理的建议意见;(四)组织、开展事故调查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五)协助有关主管部门对事故责任人的追责。
第八条矿山事故调查工作程序包括:(一)接到事故报告并确认致人伤亡的事故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二)组织调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收集事故现场所必需的材料和证据;(三)调查人员应主动向事故现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故发生过程,听取相关人员陈述,发现相关线索并收集有关证据;(四)对于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的物证,应及时送交专业机构鉴定;(五)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并进行内部审查;(六)向矿山企业或有关主管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七)矿山企业或有关主管部门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审核,形成终审报告;(八)根据事故调查报告,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理。
第三章调查范围与调查内容第九条矿山事故调查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一)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和范围;(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和过程;(三)事故直接原因以及间接原因;(四)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五)事故发生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六)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情况;(七)事故后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3篇)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aaad8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f.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一、事故报告(一)井上、下一旦发生各类事故,现场盯班干部(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和安全检查工以及其他人员,要迅速向矿、区队汇报,并通知灾害直接波及区域工作的人员。
汇报必须及时、准确,事故一时不清楚的必须先汇报概况,然后再做补充汇报。
汇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原因、伤及部位、伤情、姓名、年龄、伤者的当前状况等。
矿调度室接到现场事故汇报后,要立即通知矿、公司值班领导、分管领导及医院,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救和勘察现场。
(二)发生伤及头部、腰部、颈椎、腰椎、胸椎以及大出血、神志不清、血压异常、脉搏异常、较严重的骨折等伤势较重的事故,调度室必须立即通知矿、公司值班领导。
(三)发生较大非人身事故,如冒顶堵人、局部垮面、性质严重的冒顶、井上下跑车、矿井停电等重特大机电运输事故,水量超过____立方/小时的突水事故、老空透水、井下明火、瓦斯超限、火灾等,矿调度室必须立即通知矿、公司值班领导及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保护好现场,因抢救需变动事故现场时,应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示意图,有条件的应拍照、录像。
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不得隐瞒不报、谎报和故意迟延报1 告,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五)凡在本矿范围原煤生产系统内发生____人以上的死亡或非伤亡重大事故,必须立即逐级汇报,并积极组织抢救;对死亡事故或一次重伤____人以上的事故及重大灾害事故应及时向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地方煤矿监管部门报告。
(六)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二、现场自救与互救(一)发生工伤后,现场盯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安全检查工及现场的其他人员都要积极做好抢救和自救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进行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ec9fe5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f.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报告是根据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和处理的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本次事故的调查目的是确保煤矿企业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及时响应和合理处理,以及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本次事故发生于XXX年XX月XX日,地点位于XXX煤矿,事故性质为XXX,造成X人死亡,X人受伤。
二、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前,XXX煤矿正常进行煤矿生产作业。
事故发生时,XXX 部门正在进行XXX作业。
具体事故过程如下:(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三、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事故原因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经检查分析,发现在事故发生前,涉及到的关键设备存在严重故障。
这些故障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和替换,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失灵,最终引发了事故的发生。
2. 人员操作不规范事故发生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并加大了事故的后果。
3. 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事故发生后,对煤矿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了审查,发现管理体系在事故防范和应急响应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
管理层对于设备维护和人员操作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和后果的扩大。
四、事故责任及处罚根据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和具体责任。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具体列举责任人和处罚措施)。
五、事故处理和改进措施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对事故的处理和改进措施如下:1. 设备维护和检修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故障检修记录,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并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维护和检修。
2. 操作规程和培训制定和完善相关操作规程,明确每个岗位的操作指导,确保人员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3. 管理体系完善对煤矿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查和改善,强化对设备维护和人员操作的监督管理。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73eda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f.png)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并促进事故的及时排查和处理。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及相关部门,涉及煤矿事故的报告和调查流程。
二、报告程序1. 煤矿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2. 事故发生后,煤矿负责人应立即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报告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
3. 各级管理部门应及时接收报告,并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 相关人员应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提供所需的相关材料和信息。
三、调查处理程序1. 事故调查组由煤矿相关部门组织,并包括技术专家、安全管理人员和法律顾问等成员。
2.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并收集相关的证据和材料。
3. 事故调查组应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和意见,并进行逐一记录。
4. 事故调查组应结合勘查和证据,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5. 调查组应编写事故报告,包括事故概述、事故原因分析、相关责任人的追责建议等内容。
四、责任追究和处理1.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煤矿负责人应及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做出相应的追责决定。
2. 煤矿负责人应对事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进行彻底整改,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3.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 对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人,应及时移交给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五、报告和调查结果的公开1. 事故调查报告应及时向煤矿员工和相关部门进行公开,保护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 煤矿应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结果的公示制度,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3.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事故报告和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参考。
六、制度执行监督1. 各级煤矿安监部门应定期检查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
2. 煤矿应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75ed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c.png)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煤矿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客观、科学和法律程序等原则。
第四条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重视事故的风险评估、责任追究和事故防范等工作。
第五条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并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事故报告第六条煤矿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应当立即进行事故报告。
第七条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原因、伤亡情况等内容,并应当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送。
第八条事故报告应当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另外,对特别重大事故需要进行及时发布的通知。
第九条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并应当及时更新。
第十条有关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事故的紧急程度和工作需要,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章事故调查处理第十一条事故调查是对煤矿事故的责任和原因进行调查的工作。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工作应当由专业的事故调查小组完成,小组应当由煤矿企业、相关专业机构和工会代表等组成。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工作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和科学方法进行,并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有私心和偏见。
第十五条事故调查工作应当重视事故的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责任追究等工作,并应当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意见。
第十六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及时提交给相关主管部门,并应当公开发布。
第十七条当事人对事故调查报告有异议的,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并有权要求重新调查。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八条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应当坚持依法、从严原则。
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对于煤矿事故有应尽的安全管理责任,对于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和事故结果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有关主管部门对于煤矿事故的责任追究应当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并应当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8b93a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2.png)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报告编写一、报告概述1.事故基本信息(1)事故名称: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2)事故发生时间:(3)事故发生地点:(4)事故涉及煤矿名称:(5)事故类型:(6)事故原因:二、事故情况描述1.事故概述2.事故发生过程3.事故现场状况4.事故伤亡情况(1)人员伤亡情况统计(2)财产损失估算三、事故责任与处理1.事故责任认定2.事故处理及补救措施3.矿方处罚措施4.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四、事故教训与总结1.事故原因分析2.事故教训总结3.改进措施和建议第二部分: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1.目的:建立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规范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全面、准确的调查处理。
2.依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事故调查组(1)成立事故调查组,并明确调查组成员、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
(2)事故调查组有对事故调查、收集证据、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理建议等权利和责任。
2.上级主管部门(1)对事故调查组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调查工作的独立和公正。
(2)依法依规对煤矿进行处罚,推动事故责任的追究。
3.煤矿管理者(1)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2)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和补救。
四、调查程序1.组成事故调查组(1)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调查组组长,并根据事故情况确定调查组成员。
(2)调查组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事故调查组成员应披露与调查对象利益冲突的情况,确保调查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2.设定调查范围和目标(1)明确事故调查的范围,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2)制定调查目标和重点,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3.收集证据(1)调查组根据事故调查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手段,如现场勘查、询问证人、获取相关文件等。
矿山事故事件报告制度范本
![矿山事故事件报告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d4435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6.png)
矿山事故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及时准确地掌握矿山事故事件信息,提高事故预防控制和应急响应能力,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范围矿山事故事件报告范围包括:1. 矿山生产安全事故;2. 矿山重大险情;3. 矿山安全生产违法行为;4. 矿山其他重要事故事件。
三、报告程序1. 发生矿山事故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理,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和上级企业报告。
2.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
3. 上级企业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企业总部报告,并协助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四、报告内容矿山事故事件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以下要素:1. 事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性质、等级;2. 事故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3. 事故事件的原因、责任认定和防范措施;4. 事故事件救援和处理进展情况;5. 事故事件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五、报告时限1. 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并在2小时内报告上级企业。
2. 发生矿山重大险情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并在4小时内报告上级企业。
3. 发生矿山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应当在发现违法行为后2小时内报告上级矿山安全监管机构。
4. 发生矿山其他重要事故事件的,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和影响,及时报告相应的人民政府、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和企业总部。
六、报告方式矿山事故事件报告方式可以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现场报告等形式。
必要时,可以采用书面报告。
七、责任追究1. 矿山事故事件报告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责令事故发生单位改正,并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453ac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煤矿事故的报告程序和调查处理流程,确保事故报告及调查工作的及时、准确、公正和有效性,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及其所属矿井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三、责任主体1.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内部管理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矿长负责对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实施及结果的评价与追踪,并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追责。
3. 基层员工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依法及时报告事故,并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四、事故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应立即组织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伤者的医疗救治,并立即启动事故报告程序。
2. 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应迅速组织现场工作人员尽快了解事故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初步评估。
3. 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煤矿企业应立即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并提交相关证据和资料。
4.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收到煤矿企业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5. 煤矿企业应配合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设备。
6.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调查人员编写调查报告,并提交给矿长审核。
7. 矿长对调查报告进行评审后,应立即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送,同时将报告的主要内容公示和告知事故发生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五、调查处理流程1. 调查人员在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先进行事故现场的勘察和录像,并注意收集相关物证、证据。
2. 调查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和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并在现场勘察结束后,根据勘察结果做出初步判断和结论。
3. 调查人员应逐一询问目击者、事故参与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并记录他们的陈述和口供。
4. 调查人员应将收集的信息、证据和口供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调查报告。
5. 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的分析和归因、事故责任的认定、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矿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
![矿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d0a08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f.png)
矿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本1. 引言本制度范本旨在规范矿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以确保矿业企业能有效应对安全事件,并采取正确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本范本适用于所有矿业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报告程序2.1 事故报告责任任何发生在矿业企业内部的安全事故都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
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的性质、发生时间、地点、相关人员和损失情况等必要信息。
2.2 报告流程- 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立即向矿业企业管理部门报告;- 矿业企业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
2.3 报告内容- 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 列举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上现场照片、视频等相关证据;- 提供事故现场保护措施和事故调查所需的配合。
3. 调查处理程序3.1 调查团队组建- 由矿业企业管理部门组建调查团队;- 调查团队应包括矿业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和外部的安全专家。
3.2 调查过程- 调查团队应尽快赶到现场,并稳定现场,保护证据的完整性;- 调查团队应采集、保存和分析与事故相关的证据;- 调查团队应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和证词;- 调查团队应编写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
3.3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和改进措施建议;- 调查报告应在完成调查后的合理时间内提交给矿业企业管理部门;- 调查报告应被保密并妥善保存,仅用于内部改进和事故追责。
4. 纠正和预防措施基于调查报告结果,矿业企业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更新安全设备和工艺;- 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安全监管和检查。
5. 附则矿业企业应定期检查和修订本制度范本,确保其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该制度范本旨在提供一个基本框架,矿业企业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本范本仅供参考,不可复制粘贴。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模板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03a996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8.png)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规定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时准确有效地报告、调查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本规定订立。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方法》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
第二章报告规定第四条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刻组织抢险救援,并依照下列规定报告:1.重点事故:应立刻进行事故报告,并在24小时内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一般事故:应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条事故的报告内容应包含以下要素:1.事故发生时间、地方和范围。
2.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失踪和资产损失情况。
4.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5.后续工作的布置和措施。
第六条事故的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并抄送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煤矿工会。
第七条对于发生的重点事故,在进行现场抢险救援同时,应立刻启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第三章调查处理规定第八条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工作由公司安全部门牵头负责,成立事故调查组。
第九条事故调查组应当依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订立调查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完成下列调查工作:1.事故现场勘查,收集相关物证和证据。
2.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
3.审查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并提出改进看法和建议。
第十条事故调查组应确保调查工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严禁隐瞒、掩盖或歪曲事故真相。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的分析。
2.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
3.事故现场的环境、设备和技术情形。
4.事故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管理欠妥问题。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调查进展情况,并在完成调查后的30天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1945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工伤事故的分类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3、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较大事故事故:指造成3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的上报1、发生工伤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工段长(作业队长)、厂(坑、采区、队)长或车间主任等有关领导,有关领导必须立即转报至矿(公司)生产安全部门和主管矿长(经理)。
2、发生伤亡事故的矿山企业应立即按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3、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各类特大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在6小时以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局调度中心;一次死亡39人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在1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局电镀中心;一次死亡1-2人各类非煤矿山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三、事故的调查1、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师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分清事故责任,提出队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情况和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2、发生伤亡事故的单位,首先要组织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的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或有详细记录。
队事故现场的处理,必须经过当地劳动、公安、工会等部门同意,方可进行。
3、按照事故类型分级进行处理(1)轻伤事故,由车间主任指定生产、安全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分报矿长或矿级有关领导。
(2)重伤事故,由企业主要领导组织企业生产、技术、安全的部门和工会组织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发生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按照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处理。
4、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的调查处理中要认真落实事故的四部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和责任,调查分析不清不放过;队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没有严格审查、处理部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指定有效防范措施和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5、在事故调查中,要分清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破坏性事故:(1)责任事故:系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系指由于自然的因素而造成的不可抗拒的事故,或在未知领域的技术而引起的事故;(3)破坏性事故:系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6、事故调查的程序: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与分工;调查事故现场、调查事故前生产情况及事故经过;进行必要的技术鉴定和试验;事故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责任分析;提出事故责任人处理意见;填写调查报告书;结案存档。
7、通过事故调查,查明下列事项:(1)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班次、时、分)和具体地点;(2)受伤的人数、受伤部位、性质和程度;(3)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如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物质、材料、货物、环境、气象等),与被伤害人直接接触造成伤害的危险物记忆事故类别;(4)事故的后果和事故的经济损失;(5)事故发生时,受伤害人的作业名称及其工作内容、共同作业人员的任务及其分工、相互间联系和联络、作业时工艺条件、操作方法、设备工作参数(如压力)、设备有无缺陷、操作是否正常、事故前有无异常反映和征兆、发现异常现象的判断和处理;(6)受伤害人和与事故直接有关人员(坑长、区长、队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安全员、有关业务人员)的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级别、工龄、本工种工龄、受过何种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等;(7)安全管理方面:有无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活动情况;有无防止事故的安全措施护管理办法等;(8)施工、检修有无安全注意事项、工程项目安排是否合乎安全要求、施工设计方案中有无安全措施、措施是否有针对性、检修是否有计划安排、有无技术交底等。
(9)事故现场的图纸和照片。
8、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必须做到:(1)尽一切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制止事故发展和扩大;(2)重伤及以上是否要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不得认为破坏和随意清理,在未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许可前,不得恢复现场。
四、分析事故原因发生工伤事故后首先要分析发生事故的。
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面很广,总的来说是由于人为的、技术的、物质的及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2、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不懂操作技术知识和缺乏识别事故隐患征兆的能力;3、身体上、精神上的缺陷或处于过度疲劳、思想不集中的状态下工作;4、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如边坡不稳、未处理浮石,撬帮问顶不够、巷道缺乏有效支护、通风不良等);5、作业方法不安全、劳动组织不合理;6、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制度不健全;7、防护、保险、信号等安全装置缺乏或失灵;8、设备及其附件陈旧、破损、处于不安全状态运转;9、个体防卫用品缺乏和使用不当;10、安全检查制度不严,对不安全因素和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力;11、其它原因。
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监测手段所限,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突然灾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五、事故责任分析:在查清工伤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找出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责任分析。
对事故发生的责任者在以教育为主的同时要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指对事故的发生有必然因果关系的)、主要责任(指对事故的发生居主要地位和作用的)、一定责任和领导责任。
根据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处分意见确定后,向上一级部门呈报,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1、确定事故责任的原因:(1)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设计者负责;(2)因施工、制造、安装和检修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施工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施工、制造、安装、检修、检验者负责;(3)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施工或形成严重后果的,由工艺条件和技术操作的确定者负责;(4)因施工、检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措施不健全或无针对性、可靠性而发生的施工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施工组织者负责;(5)因官僚主义错误决定、瞎指挥而造成的事故的,由指挥者负责;(6)已发生事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由有关领导负责;(7)因缺少安全规章制度而发生的事故,由主管此项工作的人员和生产组织者负责;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负责;但未经学习,不懂操作安全致使而发生的事故,由指派者负责;(8)指派无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而造成的事故,由指派者负责;(9)因缺少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的事故,由生产组织者和设备部门负责;因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的事故,有拆除者或决定拆除者负责,缺少安全防护设施而发生的事故有生产组织者负责;(10)对已发生的重大事故隐患,车间(坑区、采区)能够解决但未及时解决而造成的事故,由车间(坑区、采区)主管领导负责;车间(坑区、采区)无力解决但已呈报有关部门,仍未能解决而造成的事故,由贻误部门领导负责。
2、凡是发生下述工伤事故的应首先追究有关领导责任:(1)工人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和及时培训就上岗操作,因而发生工伤事故的;(2)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造成工伤事故的;(3)安全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不全、不齐、不洁造成工伤事故的;(4)设备严重失修、严重超负荷,造成工伤事故的;(5)在施工、检修项目安排上,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就下令造成工伤及事故的;(6)对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造成重复发生同类伤亡事故的;(7)违章指挥,强令或亲自冒险操作,造成工伤事故的;(8)由于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而造成工伤事故的;3、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1)由于违章指挥或违章、冒险作业,造成工伤事故的;(2)由于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造成工伤事故的;(3)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或不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能避免事故或减轻工伤事故的;(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擅自启动机器设备造成工伤事故的;(5)超越各种警示标志造成工伤事故的;不执行操作证、操作牌、操作票造成工伤事故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1)在发生工伤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象、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与他人的;(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的;(4)发生事故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5)违反已制定制度规定的程序,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6)事故发生后,故意破坏现场或改动现场物品位置的。
六、事故的建档与统计1、事故发生后,有关避免已将事故调查清楚,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了处理,发生事故地位制定并落实了改进措施,经过批准后这起事故可以结案。
2、结案后应将事故资料全部归入安全部门档案,并填写目录以备查考。
档案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4)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详细材料;(5)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6)物证、人证调查材料;(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8)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10)受处分人员的检查资料;(11)事故调查分析会议记录;(12)有关本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