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二)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理智与情感》观后感在寒假的时候,趁着闲暇的时间,我看完了《理智与情感》这一部电影。
也有了些自己的思考。
说起《理智与情感》,想必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李安,《理智与情感》把作为导演的李安送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部影片帮李安赢得了在美国电影界的一定席位。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部影片多方面都十分优秀,当年就获得了很多大奖。
该影片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
1996年该片在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8项提名奖。
在当年奥斯卡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述一个英国庄园主去世后,由于遗产法规定家产只传男不传女,他的女儿们都面临着扫地出门的命运,嫁一个好丈夫便成了她们的燃眉之急。
大女儿为了全家的幸福她深深藏起自己的儿女私情;小女儿为了追求爱情甘愿付出。
虽然大女儿和二女儿有着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但是最终“理智”和“情感”都得到了真爱。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慢电影,不适合那些太过心急,追求剧情快发展的人看。
如果慢慢品尝,静静地思考,就会发现电影里很多小细节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同时也有相通之处。
很多人觉得让李安执导,让这部电影在东方传统的帮助下,更完美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绅士和小姐的细腻情感。
看完整部影片,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女儿对爱情的“隐忍”。
在《理智与情感》剧情最后,当EMMA面对意中人知道他并没有结婚而喜极而泣的泪流满面,凝噎失声。
这样一个场景,我甚至觉得李安是最懂得奥斯汀的小说的人,他懂得小说作者写下这样的故事时,她的内心是如何的研磨了那个时代的绅士和小姐的细腻情感。
奥斯丁的笔下主人公们对爱的来临,总是在那样的时代而束缚,在爱面前,隐忍的爱是一场多么艰难的个人战争。
在今天看来那其实是因为一张薄纸般的矜持而隐忍而可能会失去一个人,并可怕的输掉自己的人生。
奥斯丁的小说的魅力之处,就是它表达了人的感性曾经是那么一种难以救药的病症,代表了希望爱的纯美同时也难以逃脱时代特征给予的波折,酣畅淋漓的爱得来需要一个并不简单的过程,让这样一个过程牵动人心的是隐忍其中的压抑和伤悲。
《理智与情感》:理智与情感的电影表现探析
《理智与情感》:理智与情感的电影表现探析作者:吴艳霞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1期【摘要】在简·奥斯汀的众多所有作品里,对广大读者而言,恐怕存在感最淡漠的就是《理智与情感》了。
但在看过电影后,片中的情节可能会像被烙铁烙过一样的印在观众的脑子里。
因为在影片中,理智与情感相互交织,而最终走向平衡。
笔者通过对《理智与情感》影片中的情感与理智表现进行探求分析,希望能对《理智与情感》小说及电影的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理智情感《理智与情感》对广大观众来说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作品,因为它的编导有三位:原作者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改编者是当代英国女演员埃玛·汤普森,导演是中国台湾的电影导演李安。
制作者是美国的米拉奇影片公司,发行者是美国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公司,这种组合必然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其中必然融入中国文化。
正是在这种文化融合中,影片将理智与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简·奥斯汀的艺术世界里,她的人物形象高于她们所处的社会。
她又高于她的人物,她可以自信地评论乃至取笑那些形象,从而显示出女性的智慧和自信。
当埃玛·汤普森改编时,她可以理所当然地继承这份遗产,保留锋芒毕露的女性话语,而当导演李安取代她们时,如果仍然冷嘲热讽,就显得对女性不够宽厚,有失绅士风度。
他必须平和宽容,与人为善,从而改变原作的风格。
李安不仅是讽刺幽默大师,而且是调和矛盾冲突的大师。
因此,在影片《理智与情感》中的理智与情感的表达,也从理智走向感情,并最终走向平衡的。
一、婚姻重手爱情的理智这部影片延续了奥斯汀小说的主旨,在处理理性、感情、婚姻的关系时,基本漠视性因素的存在,避免直接描绘;把婚姻的重要性放在高于感情之上。
奥斯汀强调的是,女性需要的不是一個男性,而是一桩明媒正娶的婚姻,以此获得社会的承认和生活的保障。
她关注的主题是,如何让出身高贵而又没有嫁妆的女性不失尊严地出嫁,她潜在的忧虑是:不要遇上只谈情说爱而不谈婚姻的公子哥。
理智与情感的电影表现──《理智与情感》赏析
理智与情感的电影表现──《理智与情感》赏析
胡克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1997()1
【摘要】理智与情感的电影表现《理智与情感》赏析胡克①②③④⑤①艾德蒙·威尔逊《漫谈简·奥斯丁》,《奥斯丁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9月第1版。
②伊安·瓦特《评〈理智与感伤〉》,《奥斯丁研究》。
③D.W.哈丁《有节制的憎恶———奥斯丁作品一面观》,《...
【总页数】5页(P101-105)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简·奥斯丁;好莱坞影片;好莱坞电影;女性视角;婚姻;观众;李安;汤普森;爱德华
【作者】胡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9
【相关文献】
1.理智与情感:杨德昌的情感困惑与作者立场——杨德昌及其电影研究 [J], 万传法;田硕
2.情感与理智的碰撞——传记文学《美丽心灵》中的集体无意识创作艺术赏析 [J], 刘黎
3.从文化融合角度探讨电影《理智与情感》的情感世界 [J], 龚云娟
4.情感攻势与理智攻势的成功运用——《不求锦上添花只为雪中送炭》广告词赏析 [J], 石玉秋
5.从文化融合角度探讨电影《理智与情感》的情感世界 [J], 龚云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理智与情感》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比较
论《理智与情感》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比较【摘要】《理智与情感》电影和原著在角色设定、情节设置、背景设定、台词对白和主题表达方面存在差异。
电影中可能对角色进行了删减或改动,情节可能有所缩减或添加新元素,背景设定可能调整为更符合当下观众的背景。
台词对白可能被改动以适应电影视听效果,主题表达也可能有所变化。
尽管电影和原著会存在差异,但比较两者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和角色的内涵。
电影和原著各有千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和精彩。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优秀的改编作品,同时也可以从比较中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电影、原著、差异比较、角色、情节、背景、台词、主题、评价、展望、比较、对比、改动、重要性、结论、差异、引言、设定、表达1. 引言1.1 介绍《理智与情感》电影和原著《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一部著名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界享有盛誉,也多次被搬上银幕。
其中最为知名的版本是1995年的同名电影,由凯特·温斯莱特和艾玛·汤普森主演。
这部电影改编自奥斯汀的原著小说,讲述了两位姐妹在不同的婚姻观念和生活态度中所面对的困惑和挑战。
《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以其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性格塑造而著称,而电影则在呈现方式和故事情节上做出了一些改动。
电影将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了简化和搬演,以适应电影时长和观众口味。
虽然电影在视觉上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故事情节,但不可否认原著小说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情感传达。
通过比较《理智与情感》电影和原著小说的差异,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魅力所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通过角色设定的差异、情节设置的变化、背景设定的不同、台词对白的改动以及主题表达的差异等方面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1.2 对比电影和原著的重要性对比《理智与情感》电影和原著的重要性在于帮助观众和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主题和情感。
关于电影理智与情感的观后感
电影理智与情感的观后感关于电影理智与情感的观后感这部影片作为《傲慢与偏见》的姐妹篇,和它有相同的时代背景,有相似的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这部影片有两条主线,分别通过两姐妹艾琳娜和玛丽安的爱情展开。
可以说这两姐妹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
她们两姐妹截然相反的爱情观同样遭遇了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最终也各自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玛丽安作为妹妹对于生活,爱情有无限好的憧憬。
通过一段她与母亲的对话就可以看出。
她对于姐姐爱慕的人爱德华的评价是“太严肃了”,她对于姐姐的爱情说“如此相敬如宾就能满足吗?”她说“爱一定要热情如火,就像是茱莉亚,亚瑟皇后一样。
为爱而死,有什么比这更荣耀。
”当她的姐姐对于自己和爱德华之间的爱情犹豫不决,因为自己和他的地位差距苦恼时。
她问她姐姐“你爱他吗?”我认为她的爱情观是正确的,然而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爱情又有多少呢?不可否认,玛丽安确实是太不理智。
她期待的是像白马王子那样完美的人,所以当她遇到年纪稍大的布莱登时,她毅然的因为年龄问题而拒绝了他。
而当她遇到了和她一样热情的卫乐比时,她感觉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
然而她不知道现实中的白马王子并不完美,他也不只有一个公主,迫于现实而要娶一个并不是自己所爱的人。
玛丽安也终于被迫接受了现实,并开始明白现实与爱情的冲突,学着姐姐变得理智。
最终也发现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布莱登的爱,最终获得自己幸福。
虽然在一开始玛丽安十分不理智,但是从之前别人故意撮合她和布莱登时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并不喜欢被别人左右,她有自己的思想,也很独立,这一点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很像,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而相对的她的姐姐艾琳娜则是太理智了,虽说在那个时代保持理智是十分明智的选择,然而太过理智未免让她显得有一些被动,不善于争取。
当她的妹妹问她和爱德华的事时。
她回答“不否认他很好”,“非常尊敬他,喜欢他”。
她的回答都很中立,但从她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对于爱德华的感情不仅仅于此。
解构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二元对立
解构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二元对立【摘要】电影《理智与情感》通过探讨理智与情感、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自我与他人等二元对立关系,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困境。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构这些对立关系,分析影片中人物角色在其中的冲突和选择。
最终,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二元对立的启示,并从中反思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
电影《理智与情感》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片,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人性剖析,对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电影《理智与情感》的背景, 电影《理智与情感》的主题,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理性与感性的较量, 现实与理想的对立,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二元对立的启示, 电影《理智与情感》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电影《理智与情感》对观众的思考和反思.1. 引言1.1 电影《理智与情感》的背景《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由安格·李执导,凯特·温斯莱特和艾玛·汤普森等知名演员主演。
该电影于1995年上映,讲述了两姐妹玛丽安和艾莲娜在爱情和事业中的抉择,以及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冲突。
故事背景发生在19世纪的英格兰乡村,那个时代正是英国社会贵族文化盛行的时候。
电影通过描绘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姐妹,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玛丽安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感情的女孩,她追求真爱,并相信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带来幸福。
相反,艾莲娜则是一个理性和冷静的女孩,她更倾向于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认为感情的追求会影响到她的未来和事业。
两姐妹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使得电影更加丰富多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
通过对《理智与情感》这部经典电影的解构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理智与情感之间的二元对立,以及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抉择。
1.2 电影《理智与情感》的主题电影《理智与情感》的主题是关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对立和融合。
论《理智与情感》的电影与小说优秀作文
论《理智与情感》的电影与小说优秀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理智与情感》的电影与小说优秀作文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论《理智与情感》的电影与小说作文内容,我将课余时间分享优秀作文素材,作文轻松拿高分。
《理智与情感》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比较---毕业论文
《理智与情感》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比较---毕业论文【标题】《理智与情感》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比较【作者】杨钦【关键词】《理智与情感》小说与电影比较【指导老师】周仁成【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引言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也是进入19世纪后英国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作家,其作品语言精炼,结构完整,善于运用反讽艺术,塑造了许多经典丰满的人物形象。
先后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这六部小说,[1]它们都是讲述当时英国乡绅阶层女性婚姻故事的爱情小说。
简?奥斯丁用敏锐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描写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
语言机智风趣,格调轻松诙谐,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理智与情感》是其最早公开出版的小说,由她的书信体小说《埃丽诺与玛丽安》改写而成。
作品以婚姻作为题材,通过叙述埃丽诺与玛丽安如何在理智与情感的不断挣扎,最终找到自己的幸福,来揭示当时女性的婚姻幸福受到了社会阶级观念的制约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反映出了作者女性意识的觉醒。
这部著作以其理性的写实主义笔触和风趣的语言打破了当时英国感伤派小说沉闷的局面,被认为是文学口味翻新的开拓之作。
1995 年,由米拉奇影片公司制作,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发行,中国著名导演李安执导,英国女演员艾玛 ?汤普森根据小说《理智与情感》改编并主演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荣获第68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和第53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剧本奖,并挣得1.4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同时由于其出色的剧本创作和拍摄,该片被认为是忠实再现原著精神和风貌的佳作,可以说是成功树立起了制作同类电影的标杆。
本文试着比较小说和电影改编,来探讨改编的成就,通过比较小说与电影的之间的差异,分析改编电影作品在剧本创作中如何取长补短,忠实于原著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影视媒介的独有优势获取更大成功。
一、情结的改变和加工情节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智与情感电影影评
理智与情感电影影评导语:理智与情感电影影评(一)李安的《理智与情感》一如他一贯的电影风格,突出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
姐姐爱琳娜是理性的代表,她对于所有的一切都处理得很识大体,而妹妹玛丽安则是感性的代表,她坚信爱情是热情如火的。
爱德华的到来打开了爱琳娜从未开启过的心门,可是理性的她始终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理性的交谈,理性的微笑,于是,爱德华以为她对他只是友情,加之已有婚约在身,两人被迫分开,没有任何承诺。
在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布莱登上校的出现并没有打动玛丽安的芳心,她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威勒比,体验着她所向往的热情如火的爱情。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就在威勒比准备求婚的那天,发生了一点意外,他面对身无分文的窘境,终于向现实妥协,弃玛丽安于不顾,迎娶了身价不菲的富家女。
“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
”曾经的山盟海誓犹在眼前,而斯人不再。
玛丽安终于不支病倒。
而布莱登上校却自始至终都不曾离开,因为曾经失去,所以懂得珍惜。
而玛丽安清醒后的一句“谢谢”,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感性的她终于明白,只有平淡的感情才能够细水长流。
而爱琳娜呢,自从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与爱德华的重逢,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尤其是露茜的出现。
如果说刚开始她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当露茜拿着那块绣着“ELF”的手帕在那抹眼泪的时候,她完全处在崩溃的边缘。
她的心里有着无限的痛苦,却不能言说,还得大度地帮助爱德华和露茜开始新生活。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露茜爱上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于是,爱德华恢复了自由之身,当他告诉爱琳娜他没有结婚的消息时,爱琳娜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失态地大哭,她压抑得太久了,都已经麻木了,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幸福面前展现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故事的结尾是皆大欢喜的,理性的爱琳娜和感性的玛丽安都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只留下威勒比一个人在那里权衡到底是爱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但无论是什么结果,他都已经做出了选择,既然做了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电影改编中作者性的建构与解构——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74电影文学Film Literature电影《理智与情感》由同名小说改编,脱胎于简·奥斯汀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书信体小说《爱琳娜和玛丽安》。
从著作时间上看,《理智与情感》显然要早于简·奥斯汀最为著名的《傲慢与偏见》。
影片中的爱琳娜与玛丽安才是真正主角,而电影显然是一部以女性为核心的作品。
由影视艺术表达的作品完全遵循了原著精髓,由正向建构的理智向逆向解构的情感进行了基于女性爱情观、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方位规训。
一、 原著改编中的作者性表达(一)关于简·奥斯汀的成就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女性现实主义作家,亦是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先锋派作家。
伦敦文学界核心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赞誉的“女性之中最完美的艺术家”,英国评论家利维斯则赞誉简·奥斯汀的作品,在表现生活、规训人生、指斥道德等诸多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造诣。
深刻理解《理智与情感》的最重要基础,就是必须知晓其作者性,尤其是在改编这部作品时对其作者性有着透彻的领悟,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栩栩如生。
简·奥斯汀是在优渥的童年环境中长大的,她所受到的学院式科班式教育甚少,绝大部分教育来自于其姐姐与父兄的身教式影响和悉心栽培。
(二)简·奥斯汀现实中的爱情现实生活中,简·奥斯汀的爱情亦恰如其笔下的【作者简介】曹 鹏,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性项目:基于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编号:2017-ZZJH-383);南阳师范学院研究课题: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有效途径研究(编号: SZ2017026)成果。
电影改编中作者性的建构与解构——以《理智与情感》为例曹 鹏电影《理智与情感》剧照2017年第21期爱情一样曲折。
1796年,年仅20岁但却对爱情有着深刻的先入为主式理解的简·奥斯汀,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从面子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语用学现象
从面子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语用学现象作者:崔诗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6期摘要:面子是指人们的公共形象,面子需求是双方互需的。
本篇论文运用电影《理智与情感》的例子分析语用学中的面子理论以及礼貌策略,旨在描述实际应用中的语言学现象以及深入了解面子理论。
关键词:语用学;面子理论;礼貌策略;理智与情感作者简介:崔诗文(1993.3-),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现就读于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一. 面子的提出面子(face)这一名词第一次由Erving Goffman所提出的,他提出,面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
如果你想在谈话时获得正面,积极,被人尊重的面子,那么你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尊重对方的面子,这也是礼貌的问题。
之后,Brown和Levinson进一步对面子一词进行了具体化的定义,指出面子是人们在公众心中的个人形象。
面子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正面负面并不分好坏,而是两者的特点和功能不同。
正面面子是指一种被他人接受喜欢的需求,是被对待为团队中一员的需求,也可以与其他人共享的需求。
而负面面子是一种独立的需求,一种可以自由言谈行动而不被他人强迫打扰的需求。
二. 面子威胁论与面子拯救论Brown和Levinson指出,语言本身存在着威胁他人面子或是个人形象的行为,包括他们的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这种行为经常被叫做面子威胁。
面子威胁的存在促使面子拯救的产生。
根据Brown和Levinson描述,可以有5种策略拯救面子,本篇主要分析正面和负面礼貌策略。
正面礼貌策略主要是维持和维护正面面子,向你所想交流的人靠近,被称为靠近性策略。
它包括主要3点,拥有共同爱好,传递出合作的信息以及满足对方需求。
1.拥有共同爱好,可以关注对方的兴趣,需求和愿望;夸张对对方的兴趣,一致和同情;通过方言,行话,俚语或一个团体中的语言向对方阐述双方处在一个团体中等。
从文化融合角度探讨电影《理智与情感》的情感世界
从文化融合角度探讨电影《理智与情感》的情感世界
龚云娟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7(000)019
【摘要】《理智与情感》这部影片,改编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
1995年,好莱坞将其搬上了大荧幕。
该部影片的导演是著
名的华裔导演李安,他以独特的东方文化视角,通过脱妥帖工整、严密映照的艺术手
段对原著进行了处理。
对奥斯汀原著中过于理智的倾向进行了延伸和补充,促使两
位主人公的性格在情节的发展中呈现相互补充的势态,将原著中互不相容的理智和
情感相对立的含义进行了融合。
影片主要通过两姐妹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及经历上娓娓展开,这也使得这部影片在原著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多独特的审美价值。
【总页数】2页(P166-167)
【作者】龚云娟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处理--以电影《孔子》为例[J], 向恩白
2.从文化融合角度探讨电影《理智与情感》的情感世界 [J], 龚云娟
3.从身体分析的角度探讨武侠电影中的女扮男装——以电影《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为例 [J], 梁婷帼
4.从\"角色—观众\"的推理角度探讨喜剧电影中幽默言语的语用推理 [J], 周晓露
5.从广告学角度探讨中小型投资商业电影的中国道路——以电影《一点就到家》为例 [J], 陈泽奇;施一梁;温王菲;陈逸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影理智与情感英语影评
电影理智与情感英语影评"Sense and Sensibility" is a film adaptation of Jane Austen's classic novel of the same name. Directed by Ang Lee and released in 1995, the film is a period drama that skillfully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Austen's narrative, blending romance, social commentary,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relationships.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the Dashwood sisters—Elinor and Marianne—who, after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find themselves in a precarious financial situation. The film explores their journey to find love and happiness amidst the rigid societal norms of early 19th-century England.The casting is impeccable, with Emma Thompson playing the reserved and sensible Elinor, and Kate Winslet portraying the passionate and impulsive Marianne. Thompson also adapted the screenplay, for which she won an Academy Award. The supporting cast, including Alan Rickman, Hugh Grant, and Gemma Jones, deliver strong performances that enrich the story.Visually, the film is a treat, with its lush landscapes and period-accurate costumes. It transports the viewer to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evoking a sense of time and place that is both enchanting and authentic."Sense and Sensibility" is not just a love story; it is acommentary on the societal expectations placed on women of the time.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one's emotions with reason, a theme that is as relevant today as it was in Austen's era.The film's pacing is deliberate, allowing the audience to fully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characters' lives and the intricacie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The dialogue is sharp and witty, true to Austen's style, and the cinematography is both beautiful and evocative.In conclusion, "Sense and Sensibility" is a timeless piece of cinema that does justice to Austen's work. It is a film that resonates with viewers for its portrayal of strong, complex female characters and its exploration of love, family, and societal constraints. It is a must-watch for fans of period dramas and Austen's literary legacy.。
《理智与情感》的电影改编浅析
《 理 智与情感》 ( 1 8 1 1 )是简 ・ 奥 斯丁 的处 女座 ,也 是她极 具 幽 默极 具讽刺的作品之一 。故事讲述一个 败落的英国庄 园主去世后 ,由 于当时的遗产法规定家产 只传男 不传女 ,他的三个女儿都 面l 临着被 扫 地出门的命运 ,如何嫁一个好 丈夫便成 了她们的燃眉之 急。大女儿 埃 莉诺 沉着稳重 ,为 了全家 的幸福她 深深藏起 自己的儿女 私情 ;二女 儿 玛丽安率真 任 性 ,为 了追 求 爱情 甘 愿 付 出。当 然 最 终 “ 理 智 ” 与 “ 情 感”都得 到了真爱 。
2 0 1 4 年 ・ 1 0 月 ・ 下 期
学 术・ 理 论 现 代衾 窨
《 理 智 与情 感》 的 电影 改 编 浅 析
薛 韬 ( 宝鸡 文理学院外语 系 陕西 宝鸡 7 2 1 0 1 3)
摘 要 :电影作为独特 的艺术形 式以它直观 、便捷 、通俗、 易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 大观众的欢迎 ,其 中有很 多优 秀的 电影 都源 自著名 文 学作 品 ,这就涉及到 电影改编 。这篇文章就 简 ・ 奥斯丁 《 理 智与情感》 这部作 品的改编做 浅显的分析。
二 、原 作 魅 力
奥斯丁 的小说具备完美 的小说 艺术 :高超的叙述方 式 ,完美 的情 节结构 ,栩栩如生 的人物 ,活泼流畅的对话 ,精妙技巧的讽刺 。 奥斯丁小说恰好 吻合 了电影艺术家夏衍先生提 出的文学作 品改编 为电影所必备 的三个 条件 :“ 要有 好 的思 想 内容 ,作 品对广 大观众 有 教育意义 ;要有 比较完整 紧凑 的情 节 ,要有一 个 比较 完整 的故 事 ,即 有矛盾 、有斗争 、有结局 ; 要有几个 (至少一个 )性 格鲜明 、有个性 特征的人物 。 ” 在当今全球社 会婚姻 观念 面临危机 之时 ,以婚姻 为主 题的小说及 由它们改 编的影 片 自然备受关注 。 《 理智与 情感》 中的婚 姻家庭观所推崇 的道德 与理智 ,对于今天重建家庭伦理依 然具有 现实 意义 。 三 、剧 本 改编 及 导演 心 血 《 理智与情感》 于 1 9 9 5年搬上银幕 ,由英 国女 演员埃 玛 ・ 汤普森 改编并担任 主演 , 由中国 台湾 导演李 安 执导 。影片 的经 典改 编成 为 “ 简小说今后制作影片 的衡量基点 ” 。这部 电影囊括 了电影界几大最孚 声望 的奖项 :奥 斯 卡最 佳 改编 剧本 奖 ,柏林 电 影节 大奖—— “ 金 熊 奖” ,“ 金球奖 ”最佳 剧本 和最佳故 事片 奖。制作者 是美 国一家 小公 司, 米 拉奇影片公 司, 发行者 是美 国好 莱坞 的一家 大公 司 , 哥伦 比亚 公司 ,这种组合必然造成不 同文化 的碰撞 , 其 中必然融 人了中国文化 ,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从 古代到现代 ;从女作者到 男导演 ;从 西方到 东方 。在一部影 片中这些 文化矛盾如何 冲突和融合 的?其 中的关 键是 李安的作用 ,李安像是一位 指挥家 ,临时应邀指挥一支训 练有素 的乐 队 ,并且对于作 品的演奏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意 。好莱 坞制片方 主动找 到李安作导演 ,主要 是其 有少年时期在台湾生活造就 的中 国文化 底蕴 和青年时期在美 国留学生 活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事实证 明导演李 安果 然不负众望 ,《 理智与情感》 首次被 搬上 电影 银幕 获得 巨大成功 并成 为简 ・ 奥斯丁作 品的改编 典范。 文学给 电影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 ,电影则赋予文学 以新 的生命。喜 欢小说的读者大都抱 着看 到改编电影完整再现原著风 貌的愿 望 ,但电 影毕竟是一种与小说不 同的且 自成体系的艺术媒介 ,所 以 《 理智 与情 感》 的编剧对小说做 了电影化 的处理 ,她依照 电影重视视觉 的创 作规 律 ,把奥斯丁书 中随处可 见的 大段大 段争辩 性对 白加 以精 减和控 制 , 这样使起其原文 中机智讽 刺减弱 ,而我们从奥斯丁那里 获得 的乐趣 很
观看理智与情感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
观看理智与情感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观看理智与情感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1理智,一块人们区别于其他生命的广告牌情感,这则广告牌上唯一不掺假的信息自从人成为了人,就毫不羞涩地给自己脸上贴了一张“思想”的标签,以示高级,孰不知思想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活动。
进化的艰难让人类原始情感的火苗忽而掩天蔽日,忽而奄奄一息;生存的无奈则使众多源于人性劣根的顾虑,思量与心机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理智。
理智与情感,千万年来,交锋在千万颗新的舞台上演绎出种种阴请圆缺的悲喜剧,至今不曾谢幕。
理智与情感的交锋不仅是在沙翁笔下人物的心中进行,同时也在创作者之间展开。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斗,它不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健全,同时也给污浊的工业文明时代留下了无数靓丽的花边。
情感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它就像是人举刀的左手和持剑的右手,它们的交锋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悲哀,这就叫无奈,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扼杀。
就像这本书中所写到的,情感与理智均有摸棱两可的内容。
情感包含爱,恨,亲,恶等,发呼于心的所有东西;理智则有法理,公理,机智,诡诈等不同类别。
不亲涉其中是难以体会的。
我们无法回到那个女士用快速扇扇子表示独身,张开扇子表示爱的维多利亚时代。
爱,就要说出口——虽然我做不到这一点。
主人公埃莉塔的理性和玛丽安娜的感性都是被挤压变形的东西,似乎代表着保守与开放。
如今的人们谁还肯揪住诺言这种东西不放?守诺,也被别人守诺是一种心底的舒适。
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你实践了你的承诺,这比什么都重要,情感早已不是“喜欢与不喜欢”这样简单。
就像现在的我喜欢听乐队一样,与现在年轻的摇滚乐队相比,他们歌可能不够劲。
但他们的音乐依然动听,最重要的是他们勾起了我曾经珍藏到快遗忘的一份美好回忆……世界上的爱有两种,一种使我们笑,一种使我们疼。
两者都能撕裂我们的心。
爱是生活中惟一美好的东西,但却往往因为我们对它提出过分要求而被破坏。
若人们要求对方做什么来证明他们之间的爱就表示不信任对方,没有信任的爱就靠不住。
电影理智与情感文案短句
电影理智与情感文案短句
1. 当理智与情感的纠结交错,故事才变得真实感人。
2. 一场电影,探寻理智与情感的无法预料之爱。
3. 情感的火花和理智的内斗,在电影中交织而成。
4. 理智告诉他们放手,但情感让他们坚持到底。
5. 当理智与情感共鸣,电影才能触动人心。
6. 爱情的冲动与理智的抉择,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7. 在这部电影中,他们用理智和情感探索着真爱的本质。
8. 在爱情的世界里,理智与情感如何平衡取舍?
9. 一个关于理智和情感互相勾引的电影故事。
10. 当人们被理智绑架,情感将他们解救。
11. 这是一部电影,讲述着理智和情感的激烈战斗。
12. 在理智的禁锢下,情感却似乎有着无尽的力量。
13. 电影中的角色,为了理智还是情感,纠结不已。
14. 当理智遇见情感,电影的火花将点燃银幕。
15. 爱情是理智与情感的和谐舞蹈,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6. 电影告诉我们,理智和情感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
17. 纵使理智与情感背道而驰,但电影却能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18. 当理智与情感交织,电影会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19. 理智和情感是电影中细腻的线索,引发观众的共鸣。
20. 纷繁的情感与冷静的理智,在电影中共同创造了动人的故事。
21.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与挚友之间理智与情感纠葛的电影。
22. 真正的爱情需要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电影诠释了这一点。
23. 在电影中,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斗争成为故事的核心。
24. 当我们被理智束缚时,电影让我们重新找回了情感的力量。
小说和电影的反讽效果分析--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小说和电影的反讽效果分析--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石楠;王静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16(0)2
【摘要】《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幽默风趣且具有反讽意义的小说,其中透露着作者相当熟练的写作技巧以及巧妙的构思。
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以丰富的画面以及直观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小说中所隐含的反讽效果在银幕上得到了形象化的展示,而透过电影中的人物在行动、语言以及作风方面的表现又可以看到小说中对反讽效果的塑造。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石楠;王静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邢台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影改编中作者性的建构与解构——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J], 曹鹏
2.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反讽探析 [J], 解慧琴
3.《理智与情感》:小说与电影 [J], 何跃敏
4.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巴洛克反讽——以“游戏小说”派为例 [J], 赵佳
5.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浅析电影对文学作品的转译——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J], 袁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BS改编版《理智与情感》中电影风景的如画风格
PBS改编版《理智与情感》中电影风景的如画风格
王童康
【期刊名称】《大学英语》
【年(卷),期】2016(000)B09
【摘要】"风景如画"的文学传统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由来已久,《理智与情感》一书的文字处处渗透出风景如画的特点。
PBS改编版的迷你剧也通过独特的电影风景成功地还原原著"风景如画"的文学特点,让观众和达史伍德姐妹一起经历她们的悲欢离合。
【总页数】3页(P177-179)
【作者】王童康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74
【相关文献】
1.重塑经典——电影改编视阈下的《理智与情感》 [J], 沈渭菊
2.浅析1995版《理智与情感》改编的童话原型 [J], 范华菁;沈佳
3.电影改编中作者性的建构与解构——以《理智与情感》为例 [J], 曹鹏
4.浅析1995版《理智与情感》改编的童话原型 [J], 范华菁;沈佳
5.本土化重构、风格化视听与阶层意识
——国产版《误杀》电影改编策略分析 [J], 李阳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智与情感》情感与理智的较量观后感
《理智与情感》情感与理智的较量观后感前段时间,我看了《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感触颇深呐!影片中,姐姐埃莉诺代表着理智,妹妹玛丽安则象征着情感。
她们在面对爱情和生活的种种挑战时,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选择。
先来说说姐姐埃莉诺,她真的是把理智发挥到了极致。
哪怕心里喜欢着爱德华,也能做到不表露分毫,总是用理性去压抑自己的情感。
记得有个场景,爱德华突然来访,埃莉诺表面上风平浪静,跟平常没啥两样,照样礼貌地接待着他。
可我从她那微微颤抖的手,还有那偶尔闪躲的眼神里,看出了她内心的波澜。
她明明心里激动得要命,却还是能保持着那份端庄和冷静,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就在想,如果换做是我,估计早就激动得语无伦次,把心里的喜欢一股脑儿全倒出来了。
而妹妹玛丽安可就完全不一样啦!她那情感就像脱缰的野马,根本收不住。
她爱上了威洛比,那爱得叫一个轰轰烈烈。
每次看到威洛比,她那眼睛里都放光,整个人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完全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
有一回,他们一起在山坡上散步,玛丽安就像只欢快的小鸟,围着威洛比蹦蹦跳跳,笑声传遍了整个山谷。
她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就是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情感。
可后来威洛比变心了,玛丽安的心都碎成了渣渣。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得天昏地暗,那哭声真让人心疼。
看着这姐妹俩的经历,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一些事儿。
就拿我之前找工作来说吧,当时有两份工作摆在我面前。
一份工作呢,工资高,但是压力特别大,而且工作内容我并不是特别喜欢。
另一份工作,工资一般,但是氛围轻松,工作内容也是我感兴趣的。
我当时那个纠结啊,心里头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个说:“选工资高的,理智点,生活哪能没有钱!”另一个说:“选喜欢的,开心最重要,别委屈了自己的情感!”我这纠结来纠结去,觉都睡不好。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那份喜欢的工作。
刚入职的时候,也有过困难,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
但每次觉得累的时候,我心里那份对工作的喜欢就会冒出来,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真庆幸自己当时跟着情感走了。
从《理智与情感》看文学与电影的对读
从《理智与情感》看文学与电影的对读陈蓓【摘要】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降低,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式也受到挑战.英文电影作为现代教学手段被引入到文学课堂教学中,以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为例探索文学与电影的对读,通过对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文学;电影;《理智与情感》;对读【作者】陈蓓【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然后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超过60%的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程爱民等),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大众娱乐的冲击使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日益暴露出弱点,教师如果不使用或很少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单纯地阅读、讲解文学作品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早在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对近3 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了书籍“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不幸”跻身榜单前10名。
其主要原因是碎片化生活使得人们再难静下心来读书,随着手机使用率越来越高,人们对手机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最多的是犹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罗斯,每人55本,美国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
而中国13多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阅读不到1本。
东南大学中文系乔光辉教授表示,经典其实并不难读,而是少了一种“导读”,才使得绝大多数人对经典“难以下咽”,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还应从经典读起。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作为“导读”,希望通过影视作品调动学生兴趣,并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