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合集下载

聚乙二醇和高温热处理复合改性对杨木吸水性的影响

聚乙二醇和高温热处理复合改性对杨木吸水性的影响

聚乙二醇和高温热处理复合改性对杨木吸水性的影响徐炜玥,朱愿,欧阳靓,曹金珍*(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木材易吸水、尺寸稳定性差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通过聚乙二醇浸渍、热处理改性可以改善这些不足。

通过采用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1000、PEG2000、PEG4000)对杨木进行预处理,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20℃、140℃、160℃、180℃、200℃)进行热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复合处理对杨木试材吸水性的影响。

试验表明,热处理可以改善试件初期的吸水性能,PEG 浸渍处理则能抑制试件长期吸水,通过复合改性处理可以达到同时控制试件短期和长期水分吸收的目的。

关键词:热处理;聚乙二醇;吸水性能中图分类号:S 78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953(2012)02-0023-04The Effec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nd Compound Modification through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on Water Absorption of PoplarXU Wei-yue,ZHU Yuan,OUYANG Liang,CAO Jin-zhen*(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hig h w a te r a bs o rptio n a nd poo r dim e ns ion s ta bility o f wo o d lim it its a pplica tio n s tro ngly.Im pre g na te d with po lye thyle ne glyco l a nd m o difie d by he a t trea tm e nt,s uch ins ufficie ncie s ca n be im pro ve d.P o pla r is pre trea te d with po lye thyle ne g lyco l with three diffe re nt m o le cula r w e ig hts (P EG1000,P EG 2000,P EG 4000),follow e d by the he a t tre a tm e nt a tfive temperatures (120℃,140℃,160℃,180℃,200℃),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co nditions o n the w a ter a bs o rptio n o f po pla r te s t pie ce s .The experim e nt s ho ws tha t hea t tre atm ent ca n im pro ve the w a te ra bs o rptio n ability o f po pla r tes t pie ce s a t the initial s ta ge ,a nd tha t P EG im pre g na tio n ca n inhibit the lo ng -te rm w a te r a bs o rptio n o f popla r tes t pie ce s .Thro ug h the com po und m odifica tio n tre atm ent,the purpos e o f co ntro lling s ho rt-te rm a nd lo ng -termwa te r a bs o rptio n a t thes a m etim eca n beachieve d.Key words :he a t tre atm ent;po lyethyle neglyco l (P EG );wa te r a bs orptio n木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强重比高、色泽天然和易加工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BI YE SHE JI(二零届)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纺织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摘要:该课题所研究的是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整理的织物与未经过整理的原织物相比,织物的蒸发速率、滴水扩散时间明显增快,透湿量、芯吸高度明显增大,刚性、机械性能明显增强。

而含PVP5%的织物与PVP10%的织物相比较,含PVP10%的织物的蒸发速率、滴水扩散时间更快,透湿量、芯吸高度更大,刚性、机械性能明显更强。

因为纤维、纱线之间以及织物中都会有空隙存在,且这些孔隙存在于水(雨水)和水蒸气之间。

根据孔隙自然扩散机理,织物具有转移水蒸气的能力。

因此,经过整理的织物更容易让水分流通,由于PVP的整理,刚柔性增强,机械性能也随之增强。

因此,经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整理的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更加强。

关键词:聚乙烯吡咯烷酮,吸湿速干,锦/丙交织面料Study on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 Drying Properties of Nylon/Propylene Interwoven Fabric Modified byPoly(N-vinylpyrrolidone)Abstract: The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 drying properties of Nylon/Propylene interwoven fabric modified by poly(N-vinylpyrrolidone) (PVP) were investigated in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vaporation rate, dripping diffusion time, moisture penetration, core suck height, stiff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bric after modification with PVP increased obvious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riginal fabric. Moreover the evaporation rate, dripping diffusion time, moisture penetration, core suck height, stiff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bric after modification with 10% PVP solution was higher than modification with 10% PVP solution. This because that there are interspaces in fiber, yarn and fabrics. Moreover these interspaces are existed in the water and vapor. Fabrics present the ability for transporting vapor according to the pore diffusion mechanism. As a result, fabrics after modification can transport vapor more easily than original fabrics. The stiff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brics increased after modification with PVP.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 drying properties of fabric were improved after modification with PVP.Keywords: Poly(N-vinylpyrrolidone) (PVP);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 Drying; Nylon/Polypropylene Interwoven Fabrics目录1绪论 (1)1.1概述 (1)1.2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 (1)1.2.1 历史背景 (1)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2.3 发展趋势 (2)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实验 (3)2.1材料部分 (3)2.1.1 聚乙烯吡咯烷酮 (3)2.1.2 水性PU (4)2.1.3 锦/丙交织面料 (4)2.1.3.1 锦纶相关介绍 (4)2.1.3.2 丙纶相关介绍 (5)2.2实验部分 (5)2.2.1 织物前处理 (5)2.2.1.1 样品准备 (5)2.2.1.2 工艺流程 (5)2.2.2 蒸发速率 (6)2.2.2.1 蒸发速率和蒸发时间 (6)2.2.2.2 蒸发速率原理 (6)2.2.2.3 蒸发速率的测试方法及步骤 (6)2.2.2.4 实验结果表示 (6)2.2.3 滴水扩散时间 (7)2.2.3.1 滴水扩散时间定义 (7)2.2.4 透湿量 (7)2.2.4.1 透湿量实验仪器及步骤 (7)2.2.5 芯吸高度 (8)2.2.6 刚柔性 (8)2.2.6.1 织物刚柔性原理 (8)2.2.6.2 织物刚柔性的测试原理及步骤 (9)2.2.6.3 实验设备、仪器与试样 (9)2.2.6.4 实验结果 (9)2.2.7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 (9)2.2.7.1 织物的拉伸撕裂强力原理 (9)2.2.7.2 实验设备、仪器与试样 (10)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3.1纤维形态结构 (11)3.1.1 未整理织物纤维的纵、横截面图 (11)3.1.2 整理后织物纤维的纵、横截面 (13)3.1.3 组织结构图 (17)3.2蒸发速率 (17)3.2.1 未经过整理的织物的蒸发速率的分析结果 (17)3.2.2 经过不同含量的PVP整理后的织物蒸发速率的分析结果 (18)3.2.3 蒸发速率结果分析 (19)3.3滴水扩散时间 (20)3.3.1 织物滴水扩散实验结果 (20)3.3.3 滴水扩散实验结果分析 (20)3.4透湿量 (21)3.4.2 织物透湿量实验结果 (21)3.4.3 透湿量实验结果分析 (21)3.5芯吸高度 (22)3.5.3 芯吸高度实验结果分析 (22)3.6刚柔性 (23)3.6.1 织物刚柔性实验结果 (23)3.6.2 刚柔性实验结果分析 (23)3.7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 (23)3.7.1织物机械性能实验结果 (23)3.7.3 机械性能实验结果 (27)4. 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1绪论1.1 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用纤维材料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遮体、实用、耐穿,还要求款式新颖、美观得体,具有穿着舒适、卫生和便于运动等全面功能。

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抗凝血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抗凝血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抗凝血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改性聚酯纤维织物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人造心脏瓣膜、血管支架等。

然而,由于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导致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凝血反应,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研究改性聚酯纤维织物表面抗凝血性能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旨在利用化学改性的手段,对聚酯纤维织物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具有抗凝血性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酰胺酯单体;(2)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酰胺酯涂层;(3)研究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以及表面能等特性;(4)评价改性聚酯纤维织物表面的抗凝血性能,并探讨其影响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酰胺酯单体:选用聚酸和聚醇作为原料,采用插入反应的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酰胺酯单体。

(2)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酰胺酯涂层:将合成的聚酰胺酯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聚酰胺酯涂层,利用离子交换反应将其固定在聚酯纤维表面。

(3)表征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以及表面能等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接触角测量仪等对改性聚酯纤维织物进行表征。

(4)评价改性聚酯纤维织物表面的抗凝血性能:采用血小板沉降实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等方法,评价改性聚酯纤维织物表面的抗凝血性能,并探讨其影响机制。

四、预期成果及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化学改性的手段,成功提高了聚酯纤维织物表面的抗凝血性能,为制备表面具有多功能性的改性聚酯纤维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医疗领域中,可以用于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优异的人造心脏瓣膜、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聚乙烯醇基高吸水海绵材料工艺改良的研究

聚乙烯醇基高吸水海绵材料工艺改良的研究

Studies on PV A-based Water-absorptive Sponge Material,Process Improvement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Guoming ZhongSupervisor:Assoc. Prof. Zhi-Qi Cai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China摘要聚乙烯醇(PVA)基吸水海绵材料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日用品、水产品加工、水处理与临床医学等领域。

PVA缩甲醛交联体系目前多采用低黏度的PVA与醛类固化,发泡主要采用化学发泡剂碳酸氢钠,容易造成泡孔联结、孔径过大等问题。

本文首先尝试用不同种类的PVA与甲醛交联,用物理发泡剂代替化学发泡剂制备PVA吸水海绵,以改善这些问题。

另外,针对甲醛毒性对人体伤害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本论文还尝试用聚氨酯预聚体取代甲醛,制备新型吸水海绵。

对于PVA缩甲醛吸水海绵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 g PVA溶液(PVA颗粒与水质量比为1:7)和5.0mL甲醛反应作为交联体系,同时加入1.5mL戊烷、5.0mL硫酸和6.0g淀粉辅助发泡,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后,放入40℃烘箱反应1h,所得吸水海绵吸水性能最佳。

SEM 测试结果表明,此时泡孔相互连通,大小适中;密度、保水率等测试表明,海绵具有优良的表观特征、亲水性、锁水性。

在PVA缩甲醛吸水海绵体系基础上,本文还以PVA和聚氨酯(PU)为主要原料,并分别加入不同的辅料,通过筛选聚氨酯的型号、调控催化体系、探究各组分配比和各工艺参数,通过一步发泡工艺生产环境友好聚乙烯醇-聚氨酯新型材料产品。

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和适宜的工艺技术路线和优化工艺技术参数生产环保聚乙烯醇-聚氨酯高吸水海绵。

环保聚乙烯醇-聚氨酯高吸水海绵利用聚乙烯醇与聚氨酯预聚体交联固化,把两者的优良性能有机地合在一起,吸水倍率从传统的聚乙烯醇缩醛类海绵的6~8g/g倍提高到20~25g/g,吸水速率从单位质量海绵2-3g/min提高到8-10g/min,保水率显著提高,在水产品加工、食品、水处理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吸湿性能研究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吸湿性能研究

乙二醇和催 化剂直接熔融 聚合 ; 2种方 法是在 自制 一定 分子 第 量的聚乳酸中加 入聚 乙二 醇和催 化剂直接 熔融 聚合 ; 3种方 第
法是用 L¥ 酸 、 E - L P G直接熔融 固相 聚合成 . E P G。在 此基 础上 L 进一步应用凝胶渗透 色谱 ( C)红外 光谱 ( T R)熔 点测试 、 GP 、 F I , 吸湿率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系统表征 。
( E 具 有 良好 的 生 物 相 容 性 和 亲 水 性 , P A 分 子 链 中 引 入 P G) 在 L
将 自制 聚乳 酸在真空烘箱 中以一定 的压 强、 温度 除水烘 干。 其余步骤与 1 2 1 同 , .. 相 聚合时间为 4 , ~8h 最后 得到乳 白色固
体P E 。 L G2
化剂 。
通过 F I T R对样品结构 表征 , C测量 聚合物 的分 子量及 GP
其分布 , 不同 P E L G样品熔点 的测定 用 X 4型数字 显示 显微熔 -
点测定仪进行测试 。 吸湿率的测定 : P E 将 L G样品在高速粉碎机上粉碎 , 室温 在 下取其细份称量 , 真空烘箱烘至恒 重 。在室 温条件下放 置直 用 到恒 重 , 测量其 的吸湿率 。
为疏水性物质 。为改善
酸的吸 湿性 亲水性 , 一种 有效 的方
P 条件下保 温 , a 得到乳 白色 固体 P E 。 L G1
12 2 自制 聚 乳 酸 与 聚 乙二 醇 熔 融 保 温聚 合 ..

法是在 聚乳 酸 主 链 中 引入 亲水 性 的基 团或 链 段 。聚 乙 二 醇
将烘 干的聚乳酸冷却至室 温后加 入到 圆底烧 瓶 中 , 再将 一定 比 例 的聚 乙二醇 20 0 0放入 圆底瓶 中 , 加入 自制催 化剂 , 浴 中缓 油

聚乙二醇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文献综述】

聚乙二醇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纺织工程聚乙二醇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一、前言随着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不断提高, 改善合成纤维及面料的功能性和服用性, 已成为纺织界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

纯棉制品以其优良的吸湿透气性带给人们良好的舒适感,但因其抗皱保形性和导湿性差,干燥慢,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2]。

传统化纤则相反,有良好的保形性但吸湿透气性普遍较差。

两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虽可以相互弥补,但效果有限。

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会产生湿气,此外,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会导致人体产生的大量汗水。

服装要具有较强的吸湿与排湿的能力,才能保证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才能保证服装与人体肌肤间微环境的干爽与卫生,才能改善人体环境的健康与舒适性。

于是消费者对纤维和面料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的要求。

二、锦纶和丙纶纤维及其交织织物简介1、锦纶锦纶是最早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品种,属于脂肪族聚酰胺纤维。

锦纶的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

锦纶性能好、产量高,用途广,是仅次于涤纶的主要合成纤维品种。

锦纶以长丝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锦纶短纤维。

锦纶长丝主要用于制造强力丝,供生产袜子、内衣、运动衫等。

锦纶短纤维主要是与粘纤、棉、毛及其他合纤混纺,用作服装布料。

锦纶还可在工业上用作轮胎帘子线、降落伞、渔网、绳索、传送带等。

锦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1)形态: 锦纶的纵面平直光滑,截面呈圆形。

锦纶耐碱不耐酸,在无机酸中,锦纶大分子上的酰胺键会断裂。

(2)强伸性和耐磨性: 锦纶的强度高、伸长较大、弹性优良。

其断裂强度约42~56cN/tex,断裂伸长率达25%~65%。

所以,锦纶的耐磨性特别优良,在常见纺织纤维中居首位。

它是制作耐磨擦制品的理想材料。

但锦纶的初始模量小,易变形,其织物不挺括。

(3)吸湿性和染色性: 锦纶的吸湿性是常见合成纤维中较好的,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达4.5%左右。

另外,锦纶的染色性也较好,可用酸性染料、分散性染料及其他染料染色。

吸湿排汗型锦丙交织面料的组织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吸湿排汗型锦丙交织面料的组织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纺织工程吸湿排汗型锦/丙交织面料的组织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一、前言部分未来衣着用织物将朝舒适、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展现经济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特色,吸湿排汗织物即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目前在国内尚在发展中,预期未来将会有很大的成长,并逐渐普及到日常衣物中。

使用吸湿排汗面料可以改善贴身衣物的舒适性,原因是可调节贴身衣物与皮肤表面间的水分及湿度之间的关系(衣服内气候)、衣物和皮肤接触时的压力或接触感等,可称为“可呼吸面料”,面料既具有棉制品的触感,又具清爽感。

在吸湿排汗纤维的运用中,最突出之处是在与运动有关的领域,因此在运动服、竞赛服等已经被大量使用。

运动服领域对该类面料的需求非常的大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用纤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限于遮体防寒、实用耐穿,还要求舒适、卫生、美观等各种功能。

纤维材料的吸湿排汗性能就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和卫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

吸湿排汗纤维是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2]。

吸湿排汗型锦/丙交织面料是针对合成纤维织物不易吸湿排汗的缺点 ,国内外纤维及纺织厂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开发出吸湿排汗型织物。

吸湿排汗面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特殊功能性纺织品不断被开发出来,由于其功能优异且价格具竞争力,未来吸湿排汗织物除了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衣等衣着用途之外,将朝多用途发展,如鞋材、家具、卫生医疗、防护及农业等领域,市场不断扩张。

二、主题部分1. 吸湿排汗型锦/丙交织面料的组织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的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吸湿排汗面料行业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并随着我国加入WTO。

近年来,吸湿排汗面料行业的出口也形势喜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吸湿排汗面料行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国内需求下降,出口减少等,吸湿排汗面料行业普遍出现了经营不景气和利润下降的局面。

高聚物共混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聚物共混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聚物共混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聚丙烯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透气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建材等领域。

但是,由于聚丙烯纤维本身不易染色,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添加染料或采用更改纤维表面性质的方法来改善其染色性能。

而高聚物共混是一种常用的改性方法,通过将聚丙烯与适合的高聚物共混,可以改善其染色性能,提高染色效果和染色剂的利用率,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种类、不同比例高聚物共混对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吸水性、染色效果、色牢度等指标,并分析其原因。

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合成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高聚物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

2. 将高聚物材料与聚丙烯纤维进行共混,采用纺织行业常见的水溶性染料进行染色,测试染色效果及色牢度。

3. 对染色效果、色牢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究高聚物共混改性对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机理。

技术路线:1. 物料准备:聚丙烯纤维、高聚物材料、染色剂及辅助剂。

2. 合成高聚物材料:采用化学反应制备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高聚物材料,并进行其结构和性能表征。

3. 处理聚丙烯纤维:将高聚物材料与聚丙烯纤维进行共混,通过热处理、物理方法等改变纤维表面形态和化学性质。

4. 染色:采用纺织行业常见的水溶性染料进行染色,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进行染色,评估染色效果。

5. 测试和分析:测试染色效果及色牢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1. 确定最佳高聚物配方: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比例高聚物共混染色的研究,确定最佳的高聚物配方,提高聚丙烯纤维染色效果和色牢度。

2. 探究高聚物共混改性机理:通过对染色效果、色牢度等指标的测试和分析,探究高聚物共混改性对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机理。

3. 实现对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提升:通过本研究,实现对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提升,为其在纺织行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 YE SHE JI(二零届)聚乙二醇改性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速干性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纺织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摘要:该课题以锦/丙交织面料为基布,以聚乙二醇为改性材料,研究织物经过改性之后的各个方面的性能,以此来了解聚乙二醇(PEG)改性对锦/丙交织面料吸湿排汗性能,以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分析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经聚乙二醇(PEG)改性后的锦/丙交织面料具有更好的吸湿排汗性能,与原基布相比,改性面料吸湿性、透湿性显著提高,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但刚柔性下降,手感硬挺。

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改性的锦/丙交织面料性能不同,浓度越高,面料的吸湿性、透湿性更为显著,面料手感更硬挺。

关键词:聚乙二醇(PEG),锦/丙交织面料,吸湿性,透湿性Research on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Properties of Nylon/PP Interwoven Fabrics Modified with PEGAbstract:This topic to Nylon/PP Interwoven Fabrics for the base fabric,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s modifying material, study after by modification of the fabric of all aspects of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olyethylene glycol(PEG)modification on the f Nylon/PP Interwoven Fabrics wicking performance, an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fabric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odified Nylon/PP Interwoven Fabrics has better moisture wick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fabric,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Modified fabric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of Modified fabric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reaking strength, elongation at break increase, but decreased Rigid, stiff feel.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odified Nylon/PP Interwoven Fabrics different performanc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fabric moisture absorption,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even more significant, more fabrics feel stiff.Keywords:polyethylene glycol (peg); Nylon/PP Interwoven Fabrics;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Moisture permeability目录1 绪论 (1)1.1概述 (1)1.2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1.2.1 历史背景 (1)1.2.2 发展现状 (1)1.2.3 发展展望 (2)1.3锦/丙交织面料 (3)1.3.1 锦纶——聚酰胺纤维 (3)1.3.2 丙纶——聚丙烯纤维 (3)1.4聚乙二醇 (4)1.5锦/丙交织面料的吸湿排汗原理 (4)2 实验 (6)2.1样品准备 (6)2.2工艺流程 (6)2.2.1 工艺配方 (6)6 (6)2.3.1 滴水扩散时间定义 (6) (6)62.4.1 蒸发速率定义6 (6)72.5.1 透湿量定义72.5.2 实验仪器 (7) (7)72.6.1 芯吸高度定义72.6.2 实验仪器 (8) (8)82.7.1 刚柔性定义82.7.2 实验仪器 (8) (8)82.8.1 实验仪器82.8.2 测试方法及步骤 (8)3 (9)9 (9)93.2.1 实验数据9 (10)103.3.1 实验数据10 (10)103.4.1 实验数据10 (11)113.5.1 实验数据11 (12)123.6.1 实验数据12 (13)133.7.1 实验数据133.7.2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13)4 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绪论1.1 概述近年来,人们对服用纤维材料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遮体、实用、耐穿,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更加重视,增加在户外运动、锻炼的时间。

大量的运动时会出现汗流浃背情况,就需要服装能够吸湿并快速干燥,以免服装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1]。

吸湿排汗面料就是同时兼具吸湿性和排汗性的面料。

吸湿排汗功能即是通过织物结构设计或纤维改性等方式,改变织物对水分之吸湿、移动、排汗等性质,同时能够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

吸湿排汗纤维是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过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使其能够快速挥发,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感。

同时,在湿润状态时也不会像棉纤维那样倒伏,始终能够保持织物与皮肤间舒适的微气候状态,达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1.2 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1.2.1 历史背景众所周知:天然纤维以棉为例,其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其运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同时,水分发散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合成纤维以涤纶为例,其吸水性小,透湿性能差,由于其静电积累而容易引起穿着时产生纠缠的麻烦,尤其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闷热感[2]。

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衣着方面,合成纤维早就担负起了重要角色,人们从未间断进行纤维改性研究。

当然,提高纤维吸湿性和透湿性是各国纺织生产和科研部门最关心的研究方向。

吸湿排汗纤维织成的面料因具备质轻、导湿,快干、凉爽,舒适,易清洗,免熨烫等优良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运动服,户外、旅游休闲服,内衣等领域,深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上,从机织到针织,从纤维到纱线,从面料到服装,家纺,随处可见吸湿排汗纤维产品的身影,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吸湿排汗纤维产业链[3]。

近几年的国内纺织品市场上,对吸湿排汗纺织品需求呼声逐渐高涨,已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1.2.2 发展现状为提高服用的舒适性,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著名纤维公司相继研究并推出具有吸湿排汗性能的新型纤维。

此类产品都是通过纤维截面异形化来增加毛细管效应,使织物由于纤维上或纤维间的毛细通道,产生芯吸作用而具有吸湿导湿性能[4]。

Coolmax纤维[5]:杜邦公司独家研究开发的功能性纤维,不仅截面形状独特——四管状,又是中空纤维,而且纤维的管壁还透气。

正是由于这种纤维的独特物理结构,导致了它的吸湿、排汗、透气特性,也就是面料有很好的毛细效应。

可随时将皮肤上的汗湿抽离皮肤,传输到面料表面从而迅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和舒适。

通过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与其它面料干燥率的比较,发现无论在短时间或较长时间内,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的干燥速率都明显好于其它面料,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的干燥率差不多是棉的2倍。

将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应用于牛仔织物上,其强大的透气性和良好的吸湿控制,将使穿着者的皮肤保持干燥,减少体能消耗,使出汗不再成为一个扰人的问题。

吸湿排汗纤维CoolTech:台湾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

它采用了特殊的十字断面沟槽设计,提供了快速传导水分的管道,使纤维同时具有良好吸湿、导湿及快干功能,再加上纤维与皮肤接触点因断面设计而减少,保证流汗后的肌肤依然保持优越的干爽感。

主要应用:1、工作服:衬衫、外套、夹克背心。

2、休闲类:时装、套装、内衣、胸罩、帽子。

3、运动类:手套、袜子、护膝、毛巾、运动衣裤。

Coolnice吸湿导汗凉爽纤维:顺德金纺集团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异形截面涤纶。

Coolnice 每根单纤周围存在四条微管道,使纤维间产生较大的空隙而具有良好的毛细效应,水分的扩散明显加快,润湿蒸发面积显著增大,水分的扩散和干燥速度大大增强,从而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湿和透湿功能,同时由于汗水的大量蒸发带走人体部分热量,使得体表温度有所下降,从而使人有凉爽的感觉,故被称为吸湿导汗凉爽纤维。

它特别适合生产运动及休闲场合穿着的服装面料,如户外休闲装、衬衫及凉爽牛仔布等。

Coolbs纤维: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采用了全新的纤维截面形状设计,将毛细管原理成功地运用到纺织品表面结构,使其能够快速吸水、输水、扩散和挥发,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

同时,由于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湿屈服模量,在湿润状态时也不会像海绵纤维那样倒伏,所以始终能够保持织物与皮肤间的微气候状态,达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产品用途:运动服、运动裤、衬衫、夹克、高尔夫装、内衣、袜子等。

Coolplus纤维[6]是新一代模仿自然生态、并赋予纤维表面对称沟槽的新型高科技功能舒适性改性聚酯纤维,使得纤维的吸湿排汗速度比棉快,使皮肤表面保持干燥,使人有凉爽、清新又无寒冷的感觉,微孔效应使其更具温暖、柔软、活泼的手感。

与Tencel纤维、棉纤维以适当配比,批量纺制成混纺纱,设计和开发出针织内衣、T恤衫、衬衫面料产品,制成品既体现Coolplus 纤维的吸湿快干、挺括,又融入了Tencel纤维的光泽优雅、软滑悬垂及棉纤维的自然风格,并注重了生产全过程的生态性加工。

产品具有高吸湿排汗的舒适性,防起球,抗皱的功能,并符合生态纺织品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产品开发的目标和着眼点,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2.3 发展展望吸湿排汗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纤维,由此制作的功能性面料市场份额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