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中外“非营利组织(NPOs)”的组织形态对比与借鉴
N0. 5
0co e 0o tb r2 9
中外“ 营利组织 ( P s” 非 N O ) 的组织形态对 比与借鉴
余 翔 李 娜2 ,
(. 1 北京 师范大学 社会发 展 与公 共政策学 院 , 北京 10 8 ; 0 06
2 .中国 石油大 学 人 文社科 学院 ,山东 东营 2 76 ) 50 1
业 ) 也有别 于私营部 门的全新组 织 。从 全球范 围 、 来看 , 非营利组 织 的组 织形 式 及 管理模 式 存 在着 较 大的差异 。我 国非 营利 组织正处 于蓬勃发 展 阶 段, 加强这方 面的研究很 有意义 。
第 5期 20 0 9年 l 0月
华北 电力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l
J un l f o t C i l t cP we n es y S c l c n e ) o ra o r h a E cr o r i ri ( o i i c s N h n e i U v t aS e
o a ii g me o si i e n o nre g rn zn t d n d f r tc u t s.I ia,t e r o lc t i d fNP ,a d te a ed f r n h e i n Ch n h r ae c mp iae k n s o Os n h y h v i e t e d fe n me d o a iig fr d ma a e n d s. h xsig s se l o a oa l rt e d v lp n f a sa r n zn o msa n g me tmo e r e e it ytms ae n tfv rbe f e eo me to n g n n o h NP n Chn Osi i a.T e fr ,o e alpa nn s e c n u td frt eNP ,a dt ea a tbe ma a e n d s hr o e e v rl ln igmu tb o d ce o h 0s n d pa l n g me tmo e h t h Os s o l e d su s d. ot e NP h ud b ic se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一、引言非盈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目的是为了社会公益而存在,而不是为了盈利。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处理和规范在不同国家有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差异和共同点,并为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规范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概况中国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规范主要由《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制定和管理。
根据这些准则,非盈利组织按照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对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进行分类,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还需要进行财务审计,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其财务信息。
与中国相比,外国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规范和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一些国家的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由政府制定和管理,而一些国家的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则由专门的行业组织或机构制定和管理。
在一些发达国家,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更为完善和细致,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公开披露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1. 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在会计处理方式上,中国和外国非盈利组织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主要按照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进行分类。
在一些发达国家,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处理更为细致和规范,会计科目更为多样化,同时对相关捐赠和项目支出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美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要求对捐赠和捐款进行特别处理,以确保捐赠款项的使用透明和合法性。
2. 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开披露的要求比较在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开披露方面,中国和外国非盈利组织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并进行财务审计,然后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其财务信息。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公开披露要求更为严格,不仅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还需要编制财务报表附注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报告,以更为全面和透明地向社会公众展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民间非营利组织无形资产核算的中美比较研究
《财务会计准女It|142号一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的规定,无论
万 方数据
是单独收购的无形资产,还是与一组其他资产(除了在企业合 并中收购的无形资产外)一并收购的无形资产,都应当以其公
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可见,美国对无形资产的
不断变化以及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必然使无形资产为其 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不利的影响,其减值现象的出现便 成为必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2l号——长期资产的减值、处 置的会计处理》规定,当事项环境的变化表明资产的账面价值 可能无法收回时,企业(包括非营利组织)应将其持有和使用 长期资产和特定可辨认无形资产审核为减值。美国《财务会计 准则142号——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规定,非政府设立的非 营利组织要对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只进行减值 测试,不摊销。并且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其原因是每 个会计期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则会因为实务操作中可能 存在的随意性,而难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考虑到民间非营利组织 无形资产在一般情况下发生减值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其减值 损失的计量也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该制度在要求民间非营利 组织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外,原则上不要求计提减值准备,但 是如果无形资产发生了重大减值,则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
二、无形资产确认与分类的比较
186
其性质、表现形式、发挥作用方式进行归类研究无形资产的确 认、计量和报告等相关问题,“当今社会财富和经济的增长主 要受无形资产的驱动”的论断虽以获得普遍认可,但在非营利 组织会计制度中体现的并不充分,诸如品牌、服务商标、数据 库、智力资产、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并未在会计规范中得到反 映。无形资产创造价值、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作用 在不断增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不应将其排除在外,应 将这些无形且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项目纳入会计规范 中,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非盈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非盈利组织都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促进人类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非盈利组织规模及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管理与运营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其中之一的会计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将围绕着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异同点,并为其提出改进建议。
一、会计制度方面的比较研究(一)法律法规在国内,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规范。
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了非盈利组织的核算单位、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监督等内容。
而在国际上,不同国家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各有不同,但都普遍遵守《国际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 IPSAS)。
这一准则是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础上进行了特殊的修订和完善,适用于国际上的非盈利组织。
(二)会计核算在会计核算方面,国内外非盈利组织在一些具体的操作上有较大差异。
国内的非盈利组织主要以资金核算为主,主要关注的是非营利事业的财务状况,强调捐赠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而国际上的非盈利组织则更加注重绩效核算,会将项目和活动的成本、效益等纳入考核范围,更加关注组织对外界的社会效益。
(三)财务报告在财务报告方面,国内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国内非盈利组织主要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并将报告交给税务机关和财政部门,而国际上的非盈利组织则注重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披露。
他们将在财务报告中详细陈述其社会效益已产生的具体案例,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具体量化,从而也可以更好地向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展示其对社会的贡献。
二、会计处理核心问题的比较研究(一)捐赠收入的处理在捐赠收入的处理方面,国内外非盈利组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非盈利组织主要以“收入-捐赠收入”方式进行核算,并将其与企业收入核算相类似。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非盈利组织对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包括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等。
而这些非盈利组织同样需要进行财务报告和会计工作,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经济和财务状况。
因此,本文将就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
一、中外非盈利组织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报告》,其中明确了非盈利组织的定义是“以自愿性为基础,公共利益为宗旨的、不分配利润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财产组织。
”中国非盈利组织通常是按照注册有关法律法规在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团体组织登记注册,并获得了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
在国外,非营利组织通常包括慈善会、基金会、学校、博物馆、图书馆、宗教组织等。
非营利组织通常是由志愿者组成,没有资本,不能营利,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并且在做慈善事业时,通常是依靠资助、捐赠、赞助等方式获得经费,以支持自己的经营。
1、非盈利组织的目标不同中外非盈利组织的目标不同,导致了会计工作方面的异同。
例如,对于外国非盈利组织来说,常常是通过捐赠和免税等手段获得资金来支持自己的工作,需要对这些资金的来源和利用情况进行透明度的披露,以及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
而对于中国的非盈利组织来说,通常是通过拥有原始资产,如物业、房地产、车辆等,进行某项事业性质的经营,需要通过经营收入与支出进行财务报告。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非盈利组织在税务政策上差别明显。
例如,中国政府针对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等,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即对于符合条件的非盈利组织,可以免除一部分的税收。
而在欧美等国,非盈利组织可以申请免税地位,从而不需要缴纳税收。
这些税务政策的差异会导致会计处理方式上的区别。
中国和外国非盈利组织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差别也比较明显。
当外国非盈利组织接受捐赠时,需要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资金的支出项目,反映其透明度。
而中国非盈利组织需要向主管部门、会员或其他资金利益相关方披露会计信息。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社会福祉等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随着非盈利组织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其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的规范化与完善成为了亟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也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对非盈利组织的管理政策逐渐完善,会计制度和标准也越来越趋向规范化。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非盈利组织会计领域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
对中国与国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准则、实践、监管与发展趋势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发掘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中国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践的创新与改进,提高其治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比较研究,探讨其制度差异、实践经验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不同会计体系的优缺点,为我国非盈利组织会计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比较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准则、实践、监管和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其异同之处,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探讨这些差异对于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践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比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非盈利组织会计的质量和效益,为非盈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非盈利组织会计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推动行业的发展与完善。
通过本研究,旨在深化了解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领域的发展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全球非盈利组织会计领域的共同进步。
1.3 研究意义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之间的异同,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践情况,有助于我国非盈利组织会计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在我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
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
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基于这一观点来比较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笔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关系的不同。
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官民二重性”,一方面,其作为“公民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为广大民众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政府管理方面。
中国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而西方国家对本国社团的管理一般实行注册制、登记制管理,只要符合政府规定的关于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发展规模等一系列标准,就可以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注册,经审查即获得合法地位,此后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由本组织自行负责,出现问题则视情况提交司法部门解决。
西方国家中社团的成立指标一般包括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及构成、固定办公机构、明确的组织章程、具体的行为法人等。
以德国为例,德国没有专门从事民间组织的行政管理机关。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一样,成立注册到警署办理程序性手续。
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比较简单,基本的条件是:人数7人以上、不违反宪法、有章程、明确解散后财产的归属,达到这些条件,即可获得法律登记。
与之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在标准上除了上述几项标准外,还包括必须找到一个政府部门作为本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彼此之间是业务指导、负责的关系,被一些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戏称为“找婆家”。
在民政部于1998年10月25日颁布并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民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双重领导:一方面,民政部负责社团的登记工作;另一方面,业务主管单位,即政府部门负责对社团日常活动的指导、监督。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非营利组织以其特殊的组织形式、宗旨和活动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西方非营利组织在概念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的探讨,进一步研究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现状,以期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1. 组织形式中西方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非营利组织通常以基金会、慈善机构、NGO等形式存在,其管理结构相对独立,运作灵活,注重民主决策。
而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非营利组织往往与政府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组织形式多样,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其管理结构和运作方式受政府监管较多,民主决策程度相对较低。
2. 宗旨和活动领域中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和活动领域也存在一定差异。
西方非营利组织在宗旨上更加注重社会慈善、环境保护、人权保障等领域,活动多样化,独立性强。
而中国非营利组织大多以公益慈善、教育、医疗卫生等为宗旨,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活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
3. 资金来源中西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也存在一定差异。
西方非营利组织通常依靠捐赠、基金会、政府补助等方式获取资金,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
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多依赖政府拨款、企业捐赠等途径,其独立性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现状1. 财务透明度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相对较低。
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公开程度不高,财务管理情况不够透明,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这不利于社会公众了解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使用情况,也不利于吸引更多的捐赠和支持。
2. 资金管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自主筹款能力不足,部分非营利组织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一定的滥用和浪费现象。
由于财务管理人才短缺,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对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方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与准则的颁布实施是对我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预算、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改革和创新,是财政部全面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非营利组织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建立现代财政体制,发挥了积极促进和系统规范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涉及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活动以及商业活动,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与控制与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和使用等。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关系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主管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组织内各职能部门和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一、中西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社会结构理论将现代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三类。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包括各种非营利组织和政治组织。
美国会计协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解释表明,营利组织没有激励机制,资产或所有权以及组织的权利不得任意出售或交换,资助捐赠者或赞助往往不直接或按比例在经济上受益。
(一)西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西方国家及其组织主要从法律和学术两个层面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定义。
1.法律层面的定义。
西方国家及其组织在法律层面上主要从是否免税、是否为公众利益服务、是否营利、资金来源等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
如,联合国根据资金来源,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如果组织一半以下收入来自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务,则该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日本的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必须将各种收入用于公益事业,收入不能分给成员的组织”;英国定义为“为公众利益服务,组织雇用的人员不计报酬,其资金来自不同的组织,管理者不计报酬,盈余不分给会员的组织”;美国以是否通过满足免税条件来认定非营利组织。
2.学术层面的定义。
列维特(levitt )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私营公司之间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更多地表现出社会责任,可以开发新的社会服务方法,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具有持续更新社会价值观以及信仰和规范的活力,洞察社会的道德取向和预测社会的趋势,并且完成公共使命。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非盈利组织是服务于公众的组织,其目的是不以盈利为主,而是致力于为公共福利、慈善、教育、文化、科研及其他非商业利益服务。
这种组织包括慈善组织、慈善基金会、宗教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福利机构等。
在国际上,非盈利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发展状况,探讨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在国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学在19世纪末期发源于美国,随后蔓延到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欧洲国家。
美国是最早开展非盈利组织会计学研究和实践的国家。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对慈善组织的关注度很高,政府也开始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发展慈善事业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报表报告和审计等方面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非营利组织会计学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
在国内,非盈利组织会计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非营利组织的逐步发展壮大和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非盈利组织会计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国内的非盈利组织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践应用相对较少。
1、核算对象的复杂性与营利性企业不同,非盈利组织的核算对象较为复杂。
非盈利组织常常运营多个项目,如何将各个项目的财务状况准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难度较大。
同时,不同的项目可能涉及不同的资金来源和支出渠道,如何进行区分和管理也是一个难点。
2、财务报表的复杂性和难度较大由于非盈利组织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为公众福利服务,因此其财务报表也相对复杂。
与营利性企业相比,非盈利组织需要关注更多的质量和效益指标,如慈善组织的募捐总额、公益项目的完成情况、社会效益的评估等,这些指标难度较大,需要跟踪和监测的数据也比较多。
3、非盈利组织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由于非盈利组织的性质,其内部控制体系往往比较薄弱。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及建议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及建议摘要: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财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
一、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差异1.会计准则差异:国内非营利组织通常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而国外非营利组织则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
这导致了财务报表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2.公允价值计量差异: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在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方面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国外非营利组织通常更加重视公允价值计量,而国内非营利组织在此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3.资金来源差异:国内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而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基金会捐助、企业赞助等。
这导致了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面存在差异。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财务报表透明度问题:由于国内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透明度较低,很难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和全面的财务信息,这限制了组织的发展和合规程度。
2.财务报表准备成本较高:相比于国外非营利组织,国内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准备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所导致。
3.财务分析能力不足:国内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分析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和技术,这使得对组织财务状况的评估和预测不够准确和可靠。
三、改进和建议1.完善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国内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推动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国际化水平。
2.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建设:非营利组织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预测技术水平,更好地支持组织的决策和管理。
3.增强财务报表透明度:非营利组织应主动公开财务报表,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和捐赠者的监督和审计,提高组织的合规性和可信度。
中外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差异
中外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差异1、中外政治体制不同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表现为单向控制,高度依赖行政权力管理社会事务。
在经济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权力型社会的不足日益明显。
构建和谐社会,在政治体制层面,就是要推进权力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
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管理的网络化、扁平型结构。
管好该管的事情,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从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和生存的环境看,中外政治体制的差异对此类组织的规模、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所以,中外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实质上都源于中外政治体制的差异。
2、社会结构差异我国正处在从国家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政府部门统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社会结构单一化,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中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
而反观西方社会,越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其社会结构搭建越合理。
3、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中外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外政府的关注焦点不同,在中国,虽然有连续二十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政府的执政重点还是优先发展经济,所谓发展是硬道理。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面,发展是排在政府日程第一项重要的事务。
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必然会对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产生影响,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民众权益和福利的矛盾等,上述领域作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传统领地,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了。
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跨越了经济粗放发展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形态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4、社会阶段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劳动和资源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使他们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分享了全球化带来的绝大部分成果。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张志兵[摘 要]本文从会计概念、编制会计报告的目的、会计报表的种类、资产负债表要素、资本保全等5个方面对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中外 一般可以认为,按照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所有社会组织可分成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含政府组织)两大类。
企业业务运行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非盈利组织业务运行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企业的投资者期望在经济上获得投资利益,而非盈利组织的资财提供者并不期望在经济上获得出资利益;企业存在着明确的所有者权益,而非盈利组织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利益或者个人的权益份额。
一、会计概念比较美国会计学会在《非盈利组织会计实务委员会报告》中指出,非盈利组织的特征是:“通常区分盈利与非盈利的基础,乃是有无盈利的动机。
非盈利组织就其行为上的意义是:①无盈利的动机;②无个人拥有组织的股权或所有权;③组织的权益不得任意出售或交换;④通常都不可被要求直接地或按比例地给予资金捐助者或赞助人以财务上的利益”。
我国对事业单位的定义是: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及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包括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公益单位、社会福利救济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等。
我国的事业单位与国外的非盈利组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尽管国内事业单位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但目前相当多的单位实行有偿服务,甚至以收抵支,对营业收入依赖性较强,不像境外非盈利组织那样“绝大多数财务资源,从出售货品或提供劳务以外的其他渠道获取”。
②国内事业单位包括的范围较大,一般认为包括两类单位,一是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如科研、教育、文艺团体、广播电视、信息传递、医疗卫生、体育单位等;二是公益事业单位,如气象、水利、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单位等。
这些单位中相当一部分从事着部分行政管理工作,不像境外非盈利组织那样比较明显地指与行政管理无关、无盈利要求的组织。
③国内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兴办,境外非盈利组织则由社会各方兴办。
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非营利
国外 存在背景 组织性质 资金来源 产权基础 运作模式 经营管理 监督机制 政府角色 有限政府—市场经 济—公民社会的三元 社会结构 非政府、非营利、独 立性、志愿性 多种渠道筹资 公益产权 基于宗旨
中国 有限政府的转型与市场经济的 二元社会结构 政府管理的“单位”中的一种 多种渠道筹资 公益产权 基于市场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并非始自今日, 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过程。中国的 文化中历来就有慈善、助人和互助的传统, 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 如先秦的“社邑”、“朋党”,隋唐的“同 年会”、“怡老院”、“行会”,北宋的 “合会”、“文社”,明末的“善堂”,清 末的“会党”、“公所”,近代的“学会”、 “商会”等。这些早期的民间组织虽不能称 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但却是我国非 营利组织的雏形。
FDA是在对全国红十字会机构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 之后指出,红十字会无法很好地保证血液的质量(如 将血液在受控存储器外放置超过30分钟),积压约18 万个捐献者管理病例以及记录保存不足。管理者声称, 该组织允许没有医疗培训和认证或缺乏经验的员工担 任医学指导并负责检查捐献者的并发症,以及允许员 工“执行他们不了解的任务”。在某些情况下,员工 未能分辨出以前通过不同的名字献血、被认为应永远 延缓献血的人。 红十字会在网站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遗憾FDA认 为有必要向这么长时间之前的一项检查罚款,关键是 我们已经采取了正确步骤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行为 已有改善。”但是FDA并没有说这些违规行为威胁了 消费者健康。“全国血液供应安全是FDA的首要任务, 我们注意到的违规现象很严重,”
(一)美国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一、美国 1).美国51%的医院,46%的高校,86%的博 物馆,超过90%的音乐、舞蹈和艺术团体, 以及58%的社会服务是非营利组织提供。 2).分为2大类:一类是提供会员服务的会员性 组织(如专业组织、社交联谊组织、互组 合作组织等);另一类是提供公共服务的 公益类组织(如宗教组织、基金会等)。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非盈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会计制度也备受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非盈利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而西方国家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历史更为悠久,其会计制度更加成熟。
对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和制度对非盈利组织在会计实践中的影响,可以为我国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对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异同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异同1. 会计准则的差异中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主要由财政部制定,其中包括《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等,而美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其中包括《财务报告准则》等。
相比之下,美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更加完善和成熟,覆盖面更广,对于一些特殊的会计处理问题有着更为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而中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中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少,而美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和细致。
美国的非盈利组织需要向社会公开更多的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捐赠情况、成员和工作人员的薪酬情况等,以便社会公众监督和了解其活动情况。
而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在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导致其财务信息披露不够透明,难以得到社会的监督和信任。
在会计处理方面,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往往受到政府的更多干预和指导,其会计处理往往更加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而美国的非盈利组织在会计处理上更加注重自主性和专业性,其会计处理更加符合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美国的非盈利组织在会计处理上更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其会计处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趋势日益明显。
各国的会计准则在逐渐接近和统一,这也包括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并推广了《国际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各国的非盈利组织在会计制度上也趋向于接受和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会计制度交流和合作,为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
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与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营利组织在中西方国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财务管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文化环境中,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方式和财务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一些独特之处。
本文将围绕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的差异以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展开研究,并探讨中西方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异同之处,以期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西方非营利组织概念差异1. 定义中西方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国家通常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组织,其目的是为了社会或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个人或利润”。
而在中国,非营利组织通常被称为“社会组织”,其定义包括“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宗旨,自愿组织,非营利性质,独立法人地位,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发展”。
2. 组织结构在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通常采取民主化的组织结构,由成员或捐助者共同参与组织的决策和管理。
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力度较大,很多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对较为集中,组织成员和员工的参与度较低。
3. 目的和使命中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目的和使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通常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而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更多地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宗旨,服务对象主要以弱势群体为主。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1. 政策法规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监督机构较多,包括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
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上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境外接受捐赠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和透明。
2. 财务透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日益趋于透明,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开始自愿接受审计,并在其网站上公布财务报告,以增强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和支持。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摘要:非盈利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会计在非盈利组织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比较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特点,分析两者在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和会计管理方面的差异。
研究表明,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文化背景和组织特点不同所致。
文章还讨论了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会计制度、财务报告、会计管理一、引言1. 会计制度比较在会计制度方面,中外非盈利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主要由《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而在西方国家,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主要由《非盈利组织会计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从会计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透明度和公正性。
2. 财务报告比较中外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而在西方国家,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报告还包括捐赠收入和支出、资金运用情况等额外的内容。
从财务报告的角度来看,中外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对于非盈利组织的监管要求不同所致。
三、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在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对于特定项目的会计处理规范不明确、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外非盈利组织可以加强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提高对特定项目的会计处理规范的明确性和权威性。
四、结论。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比较研究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包括社区建设、地方自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等区域性公共事务,还包括积极参与国际决策,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
可见,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特征关于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国际、国内学术界对此所下定义不尽相同,甚至国际上有不同的称谓或术语,如“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
但是这些不同的概念基本上包含了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一开始主要指美国社会中那些根据联邦税法获得减免税待遇的特殊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渐渐成为学术界较为通行的一个一般性概念。
美国学者沃夫(Wolf)依据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界定,他指出非营利组织有五个方面的特征: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符合这五个特征的组织一般被认为是非营利组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名博士认为:非营利组织(NO-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邓国胜博士指出: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为任何人牟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免税资格和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我们可以将非营利组织理解为: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
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
ACCOUNTING LEARNING135中外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章沐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研修班摘要:当前可以依照社会组织是否在经营的过程中实现盈利可以将社会机构分为盈利组织以及非盈利组织。
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盈利,非盈利组织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往往不会以盈利为目的。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中外;会计比较由于中外非盈利组织会有着较大区别,所以在对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初衷、会计核算的目的以及会计核算资产负债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就中外非盈利组织的这些内容进行一一对比分析,以期对中外当前非盈利组织会计比较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一、中外非盈利组织的编制会计报告目的比较美国所发布的关于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中指明了财务报表主要是为了管理层进行经济决策进行参考。
所以分析了需要财务报表的人员,这些人员所期望看到的信息以及会计信息所呈现的形式等内容。
政府单位以及非盈利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是实现资源管理。
由于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承担社会责任,减少该区域的贫困现象等等,这些行为难以真正的通过货币进行核算,所以会计计算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性质的判定,并非进行货币的量化。
美国关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应该提供给到潜在为非盈利组织提供财务资助的人员或者是其他人员,以期在对非盈利组织进行财务分配的时候起到相应的参考借鉴。
确保这些人员能够充分评估该非盈利组织提供服务的能力或者是非盈利组织的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对非盈利组织的日常经营进行评估,确保能够充分掌握非盈利组织的日常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充分掌握资产变动的情况。
编制的财务报告内容,应该包括该非盈利组织在某一时间内的业绩报告,从而能够分析其在资金的变动情况,从而能够分析在劳务支出以及业绩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
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该非盈利组织获取现金流的方式。
美国提出财务报告应当包括了对公众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部门在某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政府部门能够提供的服务以及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进行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在我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
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
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基于这一观点来比较中外民间非营利组织,笔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关系的不同。
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官民二重性”,一方面,其作为“公民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为广大民众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政府管理方面。
中国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体制”,而西方国家对本国社团的管理一般实行注册制、登记制管理,只要符合政府规定的关于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发展规模等一系列标准,就可以到相应的政府部门注册,经审查即获得合法地位,此后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由本组织自行负责,出现问题则视情况提交司法部门解决。
西方国家中社团的成立指标一般包括组织资产、会员数量及构成、固定办公机构、明确的组织章程、具体的行为法人等。
以德国为例,德国没有专门从事民间组织的行政管理机关。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一样,成立注册到警署办理程序性手续。
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比较简单,基本的条件是:人数7人以上、不违反宪法、有章程、明确解散后财产的归属,达到这些条件,即可获得法律登记。
与之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在标准上除了上述几项标准外,还包括必须找到一个政府部门作为本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彼此之间是业务指导、负责的关系,被一些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戏称为“找婆家”。
在民政部于1998年10月25日颁布并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民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双重领导:一方面,民政部负责社团的登记工作;另一方面,业务主管单位,即政府部门负责对社团日常活动的指导、监督。
以我市的慈善总会为例,其就是作为市民政局下属的一家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存在。
二、经费来源方面。
我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拨款依赖性强,致使其收入结构不合理,社会融资能力有待增强。
我国非营利组织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该项来源几乎占了所有来源的一半,同时,由于政府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活动有所限制,这使其营业性收入比例太低,以1998年度为例,仅占总收入的6%左右,另外,政府在鼓励个人和企业捐赠方面的措施也极为有限,种种因素导致其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而在发达国家,营业性收入比例往往较高。
如美国1993年慈善性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中,服务收入的比重占71.3%,政府捐赠仅占8.2%,私人捐赠占9.9%。
1993年加拿大注册慈善机构的经费来源情况是:57%来源于政府,10%来源于个人捐款,1%来源于其他组织捐助,32%来源于会员会费、投资收入、销售收入等。
这表明NGO组织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NGO组织具有更强的生存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人员力量方面。
相对于国外而言,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人员力量方面有两大弱势。
1、人力资源不足。
由于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还不是很发达,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数量十分有限,专职人员较少,志愿者就更为缺乏。
以北京为例,1999年北京民间非营利组织中8.7%没有专职人员,34.6%的组织中专职人员规模在1~4人之间,55.8%的组织中没有志愿人员(注1)。
而反观国外一些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较快的国家,如加拿大有130万人在慈善机构就业,为大量的志愿者提供了工作机会。
2、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内部工作人员的构成及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人事管理倾向。
与国外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由民间志愿者自发组成相比,中国现有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很多是从原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甚至被人称为“第二政府”或“准政府”。
目前,我国有近三分之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人员直接来源于业务主管部门的派遣和任命,绝大多数受到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或者由组织负责人提名并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其中有许多是从第一线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以我市慈善总会秘书处为例,9人中有6人是离退休干部,其余3人也是从其他政府机构转岗而来。
民间非营利组织成为了吸收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的“养老院”,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这也制约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很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则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这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家长制等问题。
这样做的结果是非营利组织丧失了对本组织人事的任免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内部管理方面。
以德国非营利组织为例,很多都有较为完备的章程,涉及目
的与任务、公共福利、会员资格、会员义务、组织机构、全体大会、董事会、董事会的任务、解散等内容,为保持组织的长久活力提供了保障。
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还有较多的有待完善之处,尤其是在经费的管理上,这也导致了一些非营利组织在经费的使用上出现了问题,比如慈善捐款、扶贫款等被贪污挪用等等,制度的不健全也在客观上助长了不法行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