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青海历史文物展板块分类及优势特点

青海历史文物展板块分类及优势特点

探索研究作者简介:龚锐(1989—),女,藏族,陕西汉中人,大学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展览策划与实施。

[摘 要]以“千水之源、万山之宗,多元共生、人文河湟、大美青海”为办展理念,以打造黄河文明、河湟文化为核心开展历史文物展,展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打造定位准确的展览体系,确保全方位、多角度地将青海历史文化用可知可感的形式传递给观众,从而在展览中展现出青海的中华文明进程,证明其拥有重要的地位,利用这条时空隧道带领人们走入不朽的青海历史文化中。

[关键词]青海省博物馆;青海历史文物展;创新理念[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32-0067-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龚锐.青海历史文物展板块分类及优势特点分析[J].天工,2022(32):67-69.龚 锐 青海省博物馆对于文物本身而言,其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展现出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价值。

文物具有传承历史的意义,能够更好地见证历史发展。

青海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自古以来,各民族聚居于此,作为连接中原农耕文化与西北游牧文化的文化纽带,青海文化尤为重要。

在不断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族人民跟随历史发展脚步,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在青海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印记。

结合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青海本地留下了众多历史发展的遗迹,创造了繁多的历史遗物,这都归功于古代青海的先民们。

青海先祖通过长时间的辛勤劳作,利用智慧开创了众多文明产物。

青海文物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文物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延续了祖宗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不仅记录了历史发展进程,更延续了中华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

青海省博物馆建馆以来,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创建了自己的文化发展任务,坚持为民服务,以民生作为建馆理念,通过搭建公共文化平台,更好地传承青海省优秀文化,并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也能够推动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文化强省的主要建设动力。

都兰古墓

都兰古墓

都兰古墓:吐蕃耶?吐谷浑耶?——评鲍义志两篇论文及其他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有渊源,典籍宝藏、历史文化十分丰富。

而一次次的考古发现,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从1982年开始,青海省考古工作者在青海都兰陆续发现了多个古墓葬群,发掘了其中的八十多座,包括闻名中外的热水血渭一号大墓。

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墓葬均属于吐蕃。

近年来,青海省一些民间文史爱好者行文报刊,就古墓葬的年代、墓主人和族属等问题提出异议,认为都兰县乃至海西州的全部古墓都属于吐谷浑。

双方观点相左,真有隔夜巨变之感。

鲍义志先生是持“吐谷浑说”者。

最近,笔者看到他两篇文章,对文中所作定论很是费解,甚至有如鲠在喉之感,不得不吐。

现择其文中要点,不揣浅薄,阐明观点,愿与作者和有意于这个命题者继续研讨。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鲍义志文章的全貌,先把他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录于此。

第一篇题目为《寻踪吐谷浑》,刊登在2011年《中国土族》杂志夏季号。

文中选了八首诗,每首之后均有注释。

其中第七首标题是“血渭一号大墓”,诗曰:“大墓雄踞天地间,凤护龙守叹大观。

木迭石砌九楼高,当年建来颇费难。

从来可恨盗墓贼,考古无果人茫然。

龙脉已断谁人续,恨睹疮痍血渭滩。

”注释是:“血渭一号大墓是确凿无疑的吐谷浑大墓。

考古发掘时挖断了龙脉,而20多年过去,至今不提交考古报告,真是不可思议。

实际上,以考古为名造成的破坏是最让人遗憾的。

”第八首的标题是“观央视10套《树轮定年法》有感,诗曰:“谁家陵墓谁家坟,专家考证有定论。

惊世骇俗棺板画,印迹总留大漠中。

人身攻击实可哀,只恐意欲水搅混。

树轮测年驱阴霾,大墓铁定吐谷浑。

”注释说:“2011年3月24日《青海日报》报道了我调研吐谷浑文化的情况,这次调研活动是‘青海省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的一个组织部分。

几天后,有人在网上对我进行大肆攻击,说我是搞文化侵略云云,实际是煽动莫名其妙的民族情绪。

都兰血渭一号大墓开挖以来,有一些争议、学术观点,均属正常。

青海考古文献

青海考古文献

青海考古文献一发掘简报综述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湖环湖考古调查》,《考古》1984年3期卢耀光:《1980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考古调查》,《考古》1985年7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4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互助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0年9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循化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1年4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民和县古文化遗存调查》,《考古》1993年3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大通县文物普查简报》,《考古》1994年4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龙羊峡达玉台遗址的打制石器》,《考古》1984年7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贵德县考古调查》,《考古学集刊》第12集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1期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循化苏呼撒墓地》,《考古学报》1994年4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葬》,《考古》2002年12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乌兰县大南湾遗址试掘简报》,《考古》2002年12期旧石器时代李恒年等:《青海大通县东峡、宝库地区发现卡约文化遗址》,《考古》1964年9期新石器时代陈国显:《青海互助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59年4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乐都县脑庄发现马家窑类型墓》,《考古》1981年6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4年1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县阳山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5期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齐家文化祭坛和干栏式建筑》,《考古》2004年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青海民和喇家史前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7期叶茂林等:《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玉器》,《考古》2002年1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1期夏商周顾文华:《青海布哈河畔青铜器墓葬》,《考古》1978年1期赵生琛:《青海西宁发现卡约文化铜鬲》,《考古》1985年7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等:《青海湟源县境内的卡约文化遗迹》,《考古》1986年10期高东陆等:《青海湟源县莫布拉卡约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11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3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8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县上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第二次发掘》,《考古》1998年1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湟中下西河潘家梁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集刊》第8集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等:《青海贵德山坪台卡约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7年2期秦汉赵生琛等:《青海乐都东郊古墓的清理》,《考古》1958年3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宁市南滩汉墓》,《考古》1964年5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东垣村发现东汉墓葬》,《考古》1986年9期魏晋南北朝黄盛璋等:《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发现记》,《考古》1962年3期卢耀光:《青海西宁市发现一座北朝墓》,《考古》1989年6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互助县高寨魏晋墓的清理》,《考古》2002年12期隋唐五代赵生琛:《青海西宁发现萨珊朝银币》,《考古》1958年1期王丕考:《青海西宁波斯萨珊朝银币出土情况》,《考古》1962年9期二考古学总论安志敏:《青海的古代文化》,《考古》1959年7期许新国:《青海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考古》2002年12期三考古学分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考古》1977年6期陈洪梅等:《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5期李锦山:《论宗日火葬墓及其相关问题》,《考古》2002年11期夏商周秦汉陈公柔等:《青海大通马良墓出土汉简的整理与研究》,《考古学集刊》第5集李零:《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简性质小议》,《考古》1983年6期何克洲等:《青海民和县胡李家发现汉墓》,《考古》2004年3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及以后韩兆民等:《关于西夏八号陵墓主人问题的商榷》,《考古学集刊》第5集李志清:《西夏墓封土形制、施色及置位探讨》,《考古学集刊》第5集夏鼐:《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58年1期四科技考古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3期韩康信:《青海循化阿哈特拉山古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3期。

关于青海喇家遗址几个相关问题的探析

关于青海喇家遗址几个相关问题的探析

化 、辛店文化等不同文化内涵的聚落遗址 ,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 惟 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 ,保 留了4 o o o g前大地震 、黄河大洪水等多重 灾难遗迹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 内涵 ,对进一步探讨史前人 地关系 ,尤其是发生灾变的极端关系 ,提供着重要的考古实例。现就 喇家遗址 的几个相关问题做以下探析 :
1 关于遗 址环境 据环境考古 资料显示 : 4 a 0 o 年前 左右喇家遗址 为密林式情景 ,树 木高大繁密 ,与现在林木稀疏多为平整农 田的情景大不相 同。遗址的 古 生态环境优 良,属半森林 、半草原状态 ,适合人类生存 ,既可狩猎 采集 ,也可种植养殖 。可 以想象 ,那时人们生存无忧 ,物资富足 ,为 了发展生产 ,人们学会 了制造各种工具 ,工具的生产和使用促进 了生 产力的提高 ,由此带动社会各个方面相继发展 ,这就是文 明的起源 。 黄河流 域历来 被认为 是我 国文明 的发 源地 ,最 根本 的原因就在 于它 得天独厚的 自然生态环境。但这种状况所展示的另一面则是 :人类如 果仅依赖 自 然环境生存 ,就必将受到其负面不利 因素 的影响 , 自 然灾 害将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 ,喇家灾难遗址最充分 的说 明 了人与 自 然 的这种依存关系 。从遗址分布 的整体环境来看 ,遗址 的 级台地在古环境 中属河滩地 ,史前人类居住和生活 的遗迹分布在黄 河二级 台地上 ,从二级 台地开始到一级 台地呈下坡慢滩地势 ,遗址一 直延伸到 了河滩地 。目前分 阶较 明显 的台地则是后来形成 ,人们从 台 地前沿取土填充河滩一级 台地平整 出田地 ,用来种植农作物形成 了人 为高低错落的坎 ,坎 因水势引导 自 然形成扇形 ,左为 吕家沟 ,右为 岗 沟 ,前沿为两条季节河流 的汇合处 。据 图纸分析结果显示 ,现在 的岗 沟很有可能在4 0 0 0  ̄前就 已经存在 ,它既是一条季节河 ,也是一条古 河流 ,岗沟与 吕家沟 的河水汇聚后一直流 向前方汇入黄河 ,汇流处也 形成扇面 , 但这个扇面处 于一级台地并不适合人们居住 。

宗日遗址

宗日遗址

文物遗存
滩地东为巴沟河流入黄河口处,属黄河第一台地。团结村紧靠台地边缘。遗址面积约300×200米,北部被压 在村庄之下。因雨水冲刷台地边缘而形成的数条洪沟将遗址分割为东西两区。东区为居住区,并有部分墓葬,西 区未见居住遗迹,主要是葬地,又名宗日墓地。遗址地面散布有较细碎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及齐 家文化陶器残片。断岩处暴露有灰尘层。
宗日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的最远点,因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命名为宗日 文化。 宗日文化对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 的意义,它的发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同德县在内的高原腹地在远古时代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
1986年7月,被列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9月,青海宗日遗址考古发现远古灶址。
历史沿革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同德县团结村的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的人、动物的尸骨和一些彩 陶,当时,他们将这一情况上报了相关部门,但当时未引起重视。此后村民们将尸骨和彩陶碎片大量遗弃于田角 和河中。
1986年7月,兔儿滩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文物考古工作者扩大了对兔儿滩原遗址的勘探发掘,涉及团结村、班多村和卡力岗村地区。当地群 众称此地为宗日,即人群聚集的地方。为尊重当地群众的习惯,考古学者将兔儿滩遗址定名为宗日遗址,其古遗 址文化被称之为宗日文化。
1994年考古学者选择了团结村西的一条大沙沟方向的第一台地作为发掘点,从6月底进驻至10月初撤出,共 清理墓葬80座,出土文物包括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等共计2571件。
遗址保护

探寻柴达木盆地考古文化

探寻柴达木盆地考古文化

探寻柴达木盆地考古文化作者:刘璐来源:《青海党的生活》 2018年第8期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小柴达木湖是咸水湖,该地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但是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察,由于气候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多次咸水与淡水的交替,当气候转暖、湖水淡化时,古人类就有可能由他处迁入此地。

一、诺木洪文化诺木洪文化产生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的诺木洪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古文化遗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1959年对诺木洪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并将这一文化命名为诺木洪文化。

诺木洪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3000余年历史,遗址和出土文物证明古诺木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彻底否定了柴达木自古无人烟的说法。

目前已调查发现40处遗址,主要分布在青海西部柴达木盆地一带,较典型的遗址有巴隆的搭里他里哈和香日德的下柴克等。

在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中发现土坯围墙建筑9处,房屋有方形和圆形,均为木结构建筑,土坯砌成的窖可能用于贮物,饲养家畜用的围栏内发现羊、牛、马、驼等的粪便堆积。

遗址文化堆积层厚达八九米,且出土了骨耙和石刀还有骨石制的箭头笛哨等。

另外,还发现有炼铜用具的残片和铜渣,铜器有斧、械、刀、链等,纺织品有布、带、绳,另有牛皮鞋等。

诺木洪文化的早期与卡约文化联系紧密,年代上也接近。

据碳十四年代测定,诺木洪文化早期距今2905±140年,属西周时期,下限较晚,可以到汉代以后。

二、吐谷浑城址公元3世纪末,慕容鲜卑的吐谷浑部西迁,公元4世纪就居住在青海。

有学者认为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卜加古城是吐谷浑于公元6世纪修建的都城——伏俟城。

该城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布哈河,东距青海湖7公里,外郭城呈长方形,郭城内偏东有南北内墙一道,西部有长约200米的方形夯筑内城。

2002年,在都兰县香日德镇以东3公里处的牧草村发掘了4座吐谷浑墓葬,系土坑竖穴形制,带土坯券顶。

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一枚拜占廷狄奥多西斯二世(公元408-540年)时期的金币,这说明吐谷浑统治时期,经柴达木盆地赴西域的青海丝绸之路在当时中西交通线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历史上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址。

在这片方圆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发现上千座至少有1500年历史的古墓。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都兰古墓群的发掘、研究,解读了许多历史悬疑,认为这些墓葬是研究我国西北民族史、中西交通史及柴达木盆地环境演变史的宝藏。

“东方金字塔”吐谷浑历史的见证吐谷浑人是辽东鲜卑族的一支,公元四世纪迁移到青海南部草原。

公元329年,吐谷浑人以青海为中心创建了自己的王国,并将都兰作为都城。

公元663年,吐谷浑政权为吐蕃所灭,成为吐蕃王国的一个邦国。

青海省从1982年开始就对都兰古墓群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出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和350多件珍贵的丝绸物品证明了这个地区曾经的繁荣。

国家文物局曾经把“青海都兰吐蕃墓葬的发掘”列为“中国1996年度十大考古发现”,都兰吐蕃墓葬群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都兰吐蕃古墓的发掘中,血渭一号大墓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最惊人的发现,它也是所有古墓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

墓葬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属唐代早期吐蕃墓葬。

这座坐北向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的大墓,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大墓背后的两条山脉分别从东、西绵延过来,如同两条巨龙,大墓则像两条山脉之间的一颗宝珠,构成“二龙戏珠”之势。

墓堆下有用泥石混合夯成的围墙,上面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粗细一般的柏木,整座墓葬共有9层,当地农牧民群众也因此称它为“九层妖楼”。

目前,考古人员仅发掘了墓葬一、二层,出土了大量陪葬物品和马、牛、羊等动物遗骸700余具。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史专家王小甫认为,吐谷浑王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它的存在不过短短300多年,但其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起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它与中原唐王朝并足鼎立。

柳湾遗址与青海古代文明探索

柳湾遗址与青海古代文明探索


■ 麓 嵩 原 论 坛 丁柏峰: 柳湾遗址与青海古代文 明探索

地 研 究
葬品的多寡、 葬式异 同等方面考察 , 当时氏族成员之间、 两性之间不存在主从 、 贵贱、 贫富之分 , 他们都是 平等的 , 其时应该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 的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马厂类型 阶段 的墓葬 , 不论墓 制、规模还是随葬品数量都明显地存在着差别。这一时期墓葬形制普遍采用比较规整的长方形竖穴土 坑, 还 有 为数不 多 的“ 凸” 字形 墓 , 墓 道 与墓室 之 间往往 成排 的木 棍或木 板 封 门。这 类墓 葬 比土坑 墓 规模 大, 随葬品也很丰富 , 如柳湾 M 5 6 4 , 随葬品共有 9 5 件, 仅陶器就有 9 1 件。 【 5 】 有 的墓很小而且简陋 , 随葬品 仅一、 两件 , 从 中揭示出柳湾先民中已出现了私有制的萌芽和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齐家文化是 晚于马家窑文化的史前文化遗存 , 因其最早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 柳湾遗 址中共发掘齐家文化墓葬 3 6 6 座, 是齐家文化遗址 中发掘墓葬最多的一处 。 柳湾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器 物 除造 型多样 的陶器外 , 还 有大量 用 石 、 骨、 玉等 不 同原料 制作 的生 产工具 和 生活用 具 以及 一些 装饰 物 。 这些器物既保 留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部分特征 , 又包含了齐家文化的基本 因素 。 在 出土的 1 6 0 余件 较为完整 的陶器中, 出现了高圈足陶杯 、 双耳彩陶罐、 鹗面罐、 带嘴罐和竖横耳相叠 的罐等为其他文化类
关 键词 : 柳 湾 遗址 ; 河湟 ; 古代 文 明
位于湟水中游北岸 的乐都柳湾遗址是我国迄今 已知规模最大 , 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原始社会 晚期氏 族公共墓地 , 也是 目前我国史前考古 中发掘墓葬最多的地点。柳湾遗址于 1 9 7 4 年7 月 中旬开始正式发 掘, 到1 9 8 6 共发掘墓葬 1 7 3 2 座, 出土石器、 陶器、 骨器、 角器等文物 3 7 5 0 6 件。 关于这一遗址的发掘报告 《 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由于出版较早 ,仅包含 1 9 7 4 — 1 9 7 8 年发掘的前 1 5 0 0 座墓葬材 料, 其后发掘的 M1 5 0 1 一 M1 7 3 2的资料 尚未整理公布。 【 t 聊 湾墓群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及研究史上 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柳湾遗址 的发掘 , 使我们看到了一条流淌于黄土地上的人类彩陶文化长河 , 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和先民对话 的窗 口, 揭示出青海这块人们观念 中“ 蛮荒之地 ” 悠久 的历史和灿烂的

青海互助县金禅口遗址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青海互助县金禅口遗址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青海互助县金禅口遗址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在青海互助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金禅口遗址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等待着考古工作者的探索与发掘。

近年来,金禅口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一段段古老而神秘的历史篇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金禅口遗址位于互助县的一个相对偏远的地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研究古代人类的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经过考古团队的精心发掘,遗址中陆续出土了大量丰富多样的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

其中,陶器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

这些陶器造型各异,有的质朴简约,有的则装饰精美。

从制作工艺上看,它们反映了当时制陶技术的发展水平。

通过对陶器的形制、纹饰和质地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能够推测出当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比如,一些带有特殊图案的陶器可能与宗教信仰或特定的社会活动有关。

石器的出土也为我们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有用于狩猎的石矛、石镞,还有用于农耕的石斧、石锄等。

这些石器的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工具制造技术,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出相应的工具,以适应狩猎、采集和农耕等多种生产活动。

骨器在遗址中的出现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骨针、骨锥等骨制工具的发现,展示了古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智慧。

这些骨器可能用于缝纫、编织等手工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元化。

除了各类文物,遗址的建筑遗迹也为研究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居住模式提供了关键证据。

一些残存的房屋基址和防御工事的痕迹,让我们能够想象出当时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社群关系。

房屋的布局和结构可能反映了家族或族群的组织形式,而防御工事则暗示着当时可能存在的外部威胁或内部的社会秩序维护需求。

金禅口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我们了解青海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它填补了该地区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为构建完整的地域文化发展图谱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与周边地区其他遗址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金禅口遗址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历史沿革---青海发展史

历史沿革---青海发展史

历史沿革---青海发展史青海历史悠久,地处华夏民族的摇篮——黄河、长江的源头。

早在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一带活动生息。

据考古发掘,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证明,青海的开发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省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灿烂辉煌,青海彩陶举世闻名。

青海的古文化与羌人及其先民有关。

古羌人活动地区很广,西起黄河源头,东到陇西地区,南达四川西部,北至新疆鄯善一带。

秦汉时,羌人部落有150多个,每一部落有酋长,互不统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产力低下,属原始社会形成。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设令居塞,并在河西设4郡。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筑西平亭(今西宁市)。

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羌杨玉得胜后,罢兵田于河湟,设“金城属国”,先后设置临羌(治所在今湟源县)、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县)、破羌(治所在今乐都县)、允吾(治所在今民和县)、允街(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河关(治所在今贵德县)7县,青海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原封建王朝郡县体系。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凭依汉西平亭故城,修成西站郡城。

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甘青地区,后向青海境内发展,并建立了吐谷浑国。

其盛时,势力范围东南至四川松潘,北到青海祁连,东到甘肃洮河,西达新疆南部,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

吐谷浑人自进入青海至唐龙朔三年(663年)亡于吐蕃止。

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区。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

先后兼并了羊同、苏毗、白兰、党项诸羌,尽得其地。

唐“安史之乱”后,吐蕃进一步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统治近200年。

五代十国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复统一。

唐末,“”一度控制河湟地区。

西宁青海湖博物馆文化探秘

西宁青海湖博物馆文化探秘

西宁青海湖博物馆文化探秘西宁青海湖博物馆是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座博物馆,也是青海湖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本文将带您探秘西宁青海湖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宝藏。

西宁青海湖博物馆是以藏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建筑设计上融入了藏族建筑风格,充分彰显了西宁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博物馆共分为七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元素。

第一个展厅是“青海湖的起源与演变”,它通过大量的地质和化石标本,生动地展示了青海湖的形成演变过程,让人们了解到青海湖的独特之处。

第二个展厅是“青海湖地区的古代文明”,展示了青海湖地区在古代的历史文化。

这里陈列着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青海湖地区古代文明的繁荣。

第三个展厅是“青海藏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以藏族文化为主题,通过展示藏族传统服饰、艺术品、建筑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藏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第四个展厅是“西宁城的历史与变迁”,它以西宁城为背景,通过历史图片、文物等内容,展示了西宁城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第五个展厅是“青海湖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里介绍了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让人们更加了解到青海湖的重要性及其生态保护的意义。

第六个展厅是“青海湖地区的民间艺术与手工艺品”,展示了青海湖地区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如唐卡、织锦等,这些艺术品体现了青海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艺术风格。

第七个展厅是“青海湖的自然景观与旅游资源”,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青海湖的迷人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了以上七个展厅外,博物馆还设有藏族文化体验区,让人们亲身体验和了解藏族文化,增加参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西宁青海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

同时,博物馆也开展教育活动,为学校组织寒暑假的参观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宁的历史文化。

在青海湖博物馆门口,还设有文化创意产品销售区,游客可以购买到与西宁地区文化相关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青海博物馆文创发展历程

青海博物馆文创发展历程

青海博物馆文创发展历程
青海博物馆是一家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展览展示、教育普及、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其文创发展历程始于2005年,当时青海博物馆开展了第一届文创设计比赛,旨在推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青海博物馆不断加强与文化产业的合作,通过引进外部设计团队,开展文创设计工作。

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青藏高原风情文创系列、藏区民俗文创系列、蒙古族文化文创系列等。

这些文创产品既传承了青海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遗产,又具有时尚、实用、美观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同时,青海博物馆还注重将文创产品与展览主题相结合,通过举办主题文创展览,让文创产品更好地展现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例如,2017年青海博物馆举办了“青海手工艺文创展”,展示了青海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当代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此外,青海博物馆还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推广和销售文创产品。

通过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开展线上销售,增加了文创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渠道,同时也拓展了博物馆的影响力。

经过多年发展,青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已经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推动了博物馆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也为青海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1 -。

2023中国青海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三篇

2023中国青海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三篇

2023中国青海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三篇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中国青海地区的历史印记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参观当地的文化
遗产时,我深刻意识到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这些历史建筑、古老的文物和传统艺术品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
力的结晶。

它们不仅仅是静态的展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故事的载体。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
史和文化,并将其传递给后代。

生态环境的宝贵之地
青海的自然生态环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片宝贵之地上,我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高山、湖泊、草原和河流相互交织,
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然而,这些自然资源也需要我们的保护和
爱护。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并
积极采取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当我们珍惜和保护这片宝贵之地,我们才能继续享受其美丽和独特性。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中国青海地区,我也深感多元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这片土地上汇集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的人们。

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互相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能够和谐地共处,并相互研究。

这种多元文化的特点为青海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以上就是我在2023中国青海之旅中对历史印记的心得体会。

无论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的宝贵之地还是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方面都让我深思并希望能够为其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考古新发现宗日遗址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考古新发现宗日遗址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三甲授连城知县,为官清廉,执法严明。

童氏为连城知县大姓,势力大,经常贿赂历任知县,非常奸诈狡猾,马汝基遂依法治之,因此深受连城县人民爱戴。

由于他“执法不挠,忤上官意”,被弹劾罢官归田,遂致力于学问,并著有《四书讲义》、“五经讲义”等。

①马汝翼(表1),性淳孙,康熙年间贡生。

②4 小结历代《清水县志》记载的清水、张家川马氏一族粗略,并且没有承袭关系,较为混乱。

通过碑文中记载的人物我们可以清楚地梳理出县志记载的人物关系及其后裔的发展状况。

据碑文及《阳信县志》《山东通志》《甘肃通志》等志书的记载,第三代马三乐的籍贯已经在山东阳信县。

我们据此推断,清水居住的马氏一族其中的一支最迟在第二代的时候就已经迁徙到山东阳信县居住。

迁往山东阳信县一支的马氏发展壮大,出仕人员较多,大多为官清廉。

史书记载较为详细,成员信息相对完整。

清水一支的马氏发展衰落,史书记载较少,家族成员资料不甚完整。

明代的民族迁徙是非常频繁的,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的民族迁徙活动影响了清代至当今我国的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

清水的马氏一族因何原因迁往山东居住,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①劳乃宣,朱兰,等.山东省阳信县志:卷五:人物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②劳乃宣,朱兰,等.山东省阳信县志:卷三:选举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资讯◆考古新发现:宗日遗址历经三大发展阶段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1年1月1日消息,日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共同对宗日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丰富了宗日遗址的文化内涵,深化了对黄河文化以及河湟文化的认识。

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和卡力岗村间的黄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遗址东西分布总长达五千米以上,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时代较早、内涵极为丰富的一处遗址。

2013年,宗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考古资料看青藏高原史前石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历程

从考古资料看青藏高原史前石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历程
3万年 左 右 的 旧石 器 时代 到距 今 4 0 0 0年左 右 的
新石器时代 ,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着石器制作工艺 的史用石器 的历史 甚 为漫长 。 青藏高原发现的原始石器 以生产工具居多 , 部分用于生活装饰 和制作兵器。这一地区发现的 旧石器时代和 中石器时代 的石器主要用于狩猎
石 器 是 史 前 人 类使 用 的最 为 主要 的 生 产 工 具 ,石 器制 作 也是史 前 人类 手 工业 的核 心 内容 。 1 9 5 6年 , 中国科 学 院地质 研究 所在 柴 达木 盆地 南
物考古队在青海贵南县拉 乙亥乡发现了一处 中石 器时代的遗址 , 经发掘 , 出土 1 4 8 0 件石制品, 石器 包括砍砸器 、 斧形器 、 刮削器 、 石刀 、 研磨器等 , 有 些器物有垂直琢修痕迹。阎 近三十年来 , 青藏高原 出土 了大量新 石器 时代 的石 器 , 其 中, 磨 制石 器种 类 较多 , 制作也 更为精 细 。考古 发 现证 明 , 从 距今
磨制 , 磨 制 石 器 则 是 新 石 器 时代 的典 型 器物 。 打 制 石 器 主要 用 于狩 猎 、 采集, 新 石 器 时代 的 磨 制 石 器 主 要 用 于 农 业 生 产 , 部 分 石 器 为 复合
型 工具 。石 器制作工艺的进步反 映出青藏 高原 史前人类利用和改造 自然能力的逐渐增 强, 也体现 了该地 区原始社会 生产 力逐 步发展 和
39


李健胜 : 从 考古 资料看青藏高原史前石器制作工艺 的发展历程
新 石 器 时代遗 址 出土 了近 万件 石 器 , 分 为 打制 和 磨制两大类 , 以打 制 石 器 为 主 , 磨 制 石 器 的数 量
径长 5 . 2 、 宽2 . 4厘米 , 与石 斧上 端套 接 , 然后 用 绳

《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研究》范文

《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研究》范文

《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研究》篇一一、引言青海,位于中国西部,是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其中蒙古族作为青海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其历史记忆研究对于了解当地多元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记忆,通过文献资料、口述历史和考古发现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二、青海蒙古族的历史渊源青海蒙古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

在元朝时期,蒙古族在青海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统治,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青海蒙古族与藏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三、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一)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在青海蒙古族的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这一信仰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同时,蒙古族也保留了本民族的萨满教信仰,这两种信仰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了蒙古族的历史记忆。

(二)口头传统与民俗文化青海蒙古族的口头传统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民歌、民间故事、婚礼习俗等。

这些口头传统和民俗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承载了蒙古族的历史记忆。

通过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渊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四、考古发现与历史记忆考古发现是研究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古代遗址、墓葬、文物等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蒙古族在青海地区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经济基础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蒙古族在青海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的过程。

五、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历史记忆的保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记忆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然而,历史记忆的保持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加强对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的传播和保护。

六、结论通过对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