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
1.刘基的《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
2.徐渭杂剧的代表作是《四声猿》,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短剧组成,被人称为“明曲之第一”。
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
4.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5.梁辰鱼的《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6.《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7.“三言”:冯梦龙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
8.二拍”:凌濛初著“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9.《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10.在文学理论中,李贽提出著名的“童心说”。
11.冯梦龙编辑了两部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
12.吴伟业,代表作《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借历史人物故事,抒发历史盛衰之感,寄寓身世之悲。
13.吴伟业的“梅村体”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14.两大传奇:康熙朝诞生《长生殿》和《桃花扇》。
15.查慎行受学于黄宗羲,诗歌学苏陆,尤致力苏轼,得宋人之长,是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
16.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清忠谱》。吴伟业、尤侗等以戏曲来抒写心意。李渔是我国第一个喜剧创作专家,剧作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其中《风筝误》是代表作。
17.李渔的戏剧理论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
18.李玉的戏曲创作:“以曲为史”的历史剧为《清忠谱》、《千钟戮》。“一人永占”为《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19.南洪北孔: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
20.古文三大家:清前期文坛上,进行文学性散文创作的是侯方域、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
2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2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
23.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24.“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彦《觅灯因话》。
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并在剧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
26.“四大奇书”:《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27.张岱的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琅嬛文集》。
28.陈子龙是复社与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
29.沈德潜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包括义理与文理;袁枚标举性灵说。
30.“乾隆三大家”又称“江右三大家”分别为袁枚、蒋士铨、赵翼。
31.桐城派奠基者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刘大櫆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
实”扩大“言有物”的内容,姚鼐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合一。
32.姚门之后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
33.李兆洛与恽敬、张惠言合称“阳湖三家”。
34.常州词派张惠言开山,至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
35.吴中四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36.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是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
37.《水浒传》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为简本和繁本。
38.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论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
39.康熙诗坛上的南朱北王指的是朱彝尊和王士禛。
40.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41.吕天成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书。
42.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方法:仿造和假借。
43.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
44.《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二、名词解释
1.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太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
2.茶陵派: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
3.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从表现特点来说,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是它的对偶性,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4.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和正德时期。他们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们以李梦阳为核心,他们以复古自命,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实际上是以复古为手段探索文学创作的新途径。
5.后七子:主要活动于嘉靖、隆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核心,他们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前七子差不多,主张复古,但他们的在学古的过程中更讲究诗文创作的法度和格调,提出要“以汉魏盛唐为第一要义”,即并不单纯地学盛唐和秦汉。同时他们强调诗歌的情感因素,鼓吹真情。
6.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7.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令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
8.临川派: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被称为临川派。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