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一年级上《认位置》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2.学生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物体的上下位置;2.认识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学生能够根据所述的位置关系正确地摆放物体。

教学准备1.课堂物品:教学板书、各种物品(如酒瓶、水杯等);2.电子教具:无。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几个物品,如酒瓶、水杯等,并询问学生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之处;2.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这些物品都有几个共性,如颜色、形状等;3.老师再次询问学生这些物品还有哪些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有上下、前后之分。

2. 认知(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个物体,向学生提问:“这个物体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询问:“这个物体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3.继续出示其他物体,重复以上步骤,让学生逐渐掌握物体的上下位置和前后位置。

3. 认识(30分钟)1.老师出示几个物品,让学生根据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分别放置在桌子上。

例如,放置一个酒瓶,要求学生放在桌子上方,并将水杯放在酒瓶的下方;2.老师再出示几个物品,要求学生放到桌子的前面或后面。

例如,放置一个书本,要求学生将其放在桌子的前方,并将一只笔放在书本的后方;3.在学生放置物品的过程中,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摆放。

4. 童谣教学(10分钟)1.老师给学生讲解以下童谣:上上下下手心里,前前后后掌心里。

跳跳跳,轻轻地,左右摇摇全都会。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童谣,加强学生对上下前后位置的理解。

5. 练习(25分钟)1.老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描述,摆放物品的位置;2.学生在纸上作答,并在后面标注物品的位置,再将纸交给老师进行批改。

6. 归纳(5分钟)1.老师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逐个展示正确的答案;2.通过归纳学生错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案)第四单元 认位置(2)-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 认位置(2)-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四单元认位置(2)-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图形中的位置词汇:上、下、左、右。

2.能够按照给定的位置词语描述指定的图片位置,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能力目标1.发现图形中的位置词汇。

2.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

3.熟练掌握基本的位置词语,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观察事物的兴趣。

2.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3.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位置词语:上、下、左、右。

2.能够将所学的位置词汇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区分上下和左右的概念。

2.教会学生如何把所学的词语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鼓励学生发现图形中的位置关系。

2.通过引导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图片中上下左右的位置特征。

2. 讲授新知(20分钟)1.教师通过绘画、旋转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上下左右位置词汇。

2.通过播放视频动画,教师再次强调四个位置词的意义,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 练习环节(20分钟)1.老师出示一系列图片,要求学生识别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2.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子描述物体的位置,并标出相应的图形。

4. 拓展应用(10分钟)老师提供一组具体的场景,例如“小明的书包放在哪个位置”等问题,要求学生动脑答题,巩固上下左右的位置概念。

5. 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自行找出一组五个不同的物体,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

2.鼓励学生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他们所发现的规律。

四、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具体记录第一步:热身环节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图片中宝宝的位置关系,强调上下左右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授新知教师通过板书说明上下左右的概念,并通过示范图案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强调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步:练习环节老师出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够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物体的位置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位置的经验,他们对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还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逐步掌握位置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位置的基本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位置的基本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位置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图片、卡片等,用于教学演示。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图片、卡片等,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有一天,小猴子和熊猫宝宝一起玩捉迷藏,他们想知道对方躲在哪里。

于是,他们开始学习如何描述对方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位置的概念。

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让学生拿一张小动物的图片,按照教师给出的指令,把图片放在相应的位置。

如:把小兔子放在左边,把小鸟放在右边等。

一年级上册认位置练习(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认位置练习(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认位置练习(苏教版)
一、填一填:
1.熊猫在小猴的旁边,小鱼在布娃娃的旁边。

小马在熊猫的旁边,小兔在熊猫的旁边。

小猴在小狗的旁边,小狗在小猴的旁边。

小猫的旁边是蝴蝶,小兔的旁边是熊猫。

2.动物园的小动物排成一队:
1) 的旁边是
2) 的旁边是;
3) 在旁边;
4) 的旁边有()只。

3.这是我的左手,这个是我的右手。

4.猜猜看。

玲玲、XXX、XXX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

XXX住在桐桐楼下。

XXX住在宁宁楼下。

XXX家住在第()层。

XXX家住在第()层。

宁宁家住在第()层。

一、填一填:
1.
1) 下楼的小朋友是靠右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左边走。

2) 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右边走。

2.
1) 从左数香蕉排第2个,它的左边是苹果。

2) 梨的左边有2种水果,葡萄在它的右边。

3) 上面共有4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XXX。

3.西瓜的左面是草莓,梨的右面是XXX。

桃子的上面是香蕉,葡萄的下面是菠萝。

梨在XXX的右面,梨在南瓜的左面。

XXX在桃子的下面,XXX在草莓的上面。

二、画一画:
1.在XXX的上方画“☆”,下面画“△”。

前面画“○”,后面画“□”。

2.在△的上方画“☆”,在☆的下方画“△”。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认位置 第1课时 认位置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认位置 第1课时 认位置

新知探究
前后 小红 在 小芳 的前面。 小芳 在 小红 的后面。
新知探究
上下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
巩固练习
1.做游戏。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巩固练习
2.说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分别说出自己座位 的前、后、左、右同学的名字。
义务教育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1课时
认位置
认位置
新知探究
左右 在 的左面。 在 的右面。
要发言的 请举右手。
新知探究
左右 小明 在 小红 的左面。 小红 在 小明 的右面。
新知探究
左右 小刚 在 小芳 的左面。 小芳 在 小刚 的右面。
新知探究
前后 小明 在 小刚 的前面。 小刚 在 小明 的后面。
巩固练习
3.
还可以怎样说?
Hale Waihona Puke 苹果的上面是鸡蛋。 茶壶在热水瓶的左面。 鸡蛋的下面是苹果。 热水瓶在茶壶的右面。
答案不唯一
巩固练习
4.把 左边的花涂红色,右边的花涂黄色。
巩固练习 5.
思考题
课堂小结
认位置 上下、前后和左右,两两相对好朋友。 上面头来下面脚,面向前来背向后。 区别左右莫发愁,分清左右看双手。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认位置》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认位置》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认位置》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并正确运用;2.学生能运用“左、右、上、下”描述和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3.学生能够利用“左、右、上、下”指引自己或他人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1.左、右概念的理解;2.“左、右、上、下”的正确使用;3.利用“左、右、上、下”指引行动。

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多媒体课件或黑板;3.学生桌上的物品,如铅笔、橡皮、书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老师展示一个物品,如一支铅笔,让学生看一看,然后提问:“这是什么物品?”2.学生回答后,老师再问:“这支铅笔在哪里?左边还是右边?”3.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位置,了解“左”、“右”的概念,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讲解(1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梳理出它们的基本含义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3.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左、右、上、下”与物品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3. 练习(20分钟)1.让学生在铅笔、橡皮、书包等物品上,摆出指定方向的位置,并正确使用“左、右、上、下”描述。

2.可以让学生两两合作,通过指令指引对方行动,如“向左走一步、向右拐”,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提醒。

4.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正确地指出自己所在位置,并让学生自己寻找出口,运用“左、右、上、下”指引自己的行动,走到指定的目标位置。

2.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平时在家中、学校或其他环境中,应该如何运用“左、右、上、下”指引自己或他人的行动。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及练习,可以对学生掌握“左、右、上、下”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进行评价。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表现是否积极,是否能准确使用“左、右、上、下”描述物品位置关系;2.学生自主完成寻找出口的活动中,是否能利用“左、右、上、下”指引自己的行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认位置》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认位置》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知识点回顾一、主要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在苹果的上面。

2、辨别左右方位(1)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明确判断左右的基本方法,例如:发言举右手,写字、抛物时通常也是用右手。

(2)设计活动: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手,右边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掌握知识。

3、当涉及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时,只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观察辨认位置关系(1)左右关系,只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边,哪个在哪个的右边,不要求学生说明相关情境中人或动物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2)前后关系,只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说明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不要求学生说明具体情境中两个物体的前后关系。

如桌上放了一个台灯和一个笔筒,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宜用前后来表达。

二、基础题1.画一画2.想一想,连一连三、易错题1.家在哪里,连一连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中,小兰的后面是( )A.小强B.小东C.小丽2.我们上下楼梯都要靠( )走。

A.两边都可以走B.右边C.左边3.从左边数,猴子坐在的第( )节车厢里。

A.第2节B.第3节C.第4节4.我用( )手拿。

A.左B.右C.无法判断5.观察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鸭子的上面B.的下面有鸭子和小鱼C.大鸭子的右边有2只小鸭D.小鱼在的下面二.填空题(共10小题)6.看一看,填一填。

(1)小华排在最 面,小强排在最 面。

(2)小丽从前数和从后数都是第 。

7.我会排队。

前面有 只小动物,后面有 只小动物。

排第 ,排第 。

后面有 只小动物。

8.在横线上填“上”、“下”。

(1)小鸟在小猴的 面。

(2)小兔在小猴的 面。

(3)小鸟在小兔的 面。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

2. 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大小方向的物品,并通过语言表述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1. 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的理解与识别。

2. 通过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述出物体的位置关系,并描述正确的方向。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 班务处理2. 独立观察当教师进入教室时,要求学生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在教室中央,不许移动,用手指指向上、下、前、后,并表述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3. 热身(画图)教师带领学生画出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图形,并复习上课所学内容。

Step2:讲授1. 学生对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的理解与识别。

教师通过干、净、高、短、厚、薄等形容词,指导学生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如:苹果在桌子上面,矮的学生站在高的学生身后等。

2. 学生通过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上课所学的基本位置关系和形容词,教师与学生一起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关系。

Step3:练习1. 观察练习教师利用课本中的图片,进行观察练习,要求学生识别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并用语言描述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桌子上或地下放置不同大小的物品,要求学生识别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并通过语言表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Step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目标及重点,并请学生一起回答总结问题。

如:在学了本节课的内容后,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在使用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时,我们应注意什么?Step5: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出家中某个物品,并通过语言表述出它的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

教学反思:1. 教师在上课前,应将教案制定好,确保课堂上的流程能够顺畅进行。

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

3. 对于学生在掌握上下、前后等基本位置关系上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耐心地给予指导,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提高掌握技能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这一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尚在形成中,对于物体的位置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但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导和实际操作,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位置关系,通过游戏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描述位置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小鸟、小鱼、小狗等,用于表示不同的物体。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表示物体位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如小鸟在小鱼的上面,小狗在小鱼的左边等。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用这些词语来描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位置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

每组选择一张小动物的图片,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该动物的位置。

完成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一下其他小组动物的位置关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并能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方位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方位的感性经验,他们对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准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方位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并能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基本方位词,并能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基本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方位词。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方位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准备一些小动物图片,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位置。

例如,展示一幅教室的画面,让学生说出黑板、桌子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词,并通过实物或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方位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巩固对基本方位词的认识。

例如,教师让学生拿一张小动物图片,按照教师给出的方位词,将图片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位置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浓厚,观察力强。

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有的则可能较为薄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位置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玩具或其他物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包含不同位置的物体,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说:“小猫在桌子下面”,“小狗在门旁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拿起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学生:“这个玩具在哪里?”学生回答:“在桌子上。

”教师再问:“它在桌子的前面还是后面?”学生回答:“在前面。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认位置 认位置(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认位置 认位置(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认位置认位置(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的空间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位置词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2. 位置的相对性。

3. 位置词汇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2.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1. 位置的相对性的理解和运用。

2. 位置词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位置关系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 新课导入:讲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3. 活动一: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描述自己的位置关系。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位置关系的游戏,巩固知识。

5. 总结: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1. 认位置2. 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3. 位置的相对性。

4. 位置词汇的运用。

作业设计1. 练习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实践题: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位置的相对性,并能正确运用位置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 情境创设: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内的物品摆放,来引入“位置”的概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辨别,以及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还在形成中,他们对于位置的认知主要依赖于直观的物体和实际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同时,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描述物体位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位置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表示不同的位置。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描述物体位置。

3.教学环境:教室座位排列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导入新课:“什么东西,眼睛看不见,用手摸得着?”让学生猜测,引出位置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教室、家庭场景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变换。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找朋友”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到指定位置的朋友。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 四 认位置(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 四 认位置(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案四认位置(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识别立体图形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2.学生能够在空间中完成简单的立体图形组合。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位置,掌握立体图形的组合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不同位置下的立体图形展开与组合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对几个立体图形的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关于立体图形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相关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不同位置下装载的立体图形。

2. 研究新知识
1.向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如何将几个立体图形通过某种组合方式安放在一个开口处相互嵌套,消除重叠,形成立体模型?
2.引导学生在家庭和课堂中寻找或发现一些嵌套的立体图形。

3.让学生在纸上摆放几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前、后、上、下、左、右几个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

4.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摆放的立体图形进行空间拼把游戏,让学生对立体模型的拼合方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巩固新知识
1.给学生不同的组合拼图,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空间组合,从而进一步巩固和练习自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分别以单独的讲解和实例演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如何通过拼凑组合完成立体图形的形成与展示;
3.让学生自己再次进行立体模型的设计和排列,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点拨、总结和布置学生在家庭的观察作业。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小学生认识立体图形不同的位置与组合关系,学生需要逐步了解和掌握空间组合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学生在记忆新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巩固和深化对立体图形的认知。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认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位置的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物体的位置概念较为模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2.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位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玩具,代表不同位置的标记。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动物玩具,代表自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有一天,小猴子和熊宝宝一起玩耍,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就是猜对方手中的小动物玩具在哪里。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例如:将小动物玩具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玩具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确定一个观察点,以谁为标准来判断其他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描述对方手中的小动物玩具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描述错误,并给予鼓励。

苏教版一年级上数学:《认位置》ppt

苏教版一年级上数学:《认位置》ppt

谢谢大家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22021/5/22021/5/25/2/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22021/5/2May 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22021/5/22021/5/22021/5/2
上面画 ● ,下面画 ■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22021/5/2Sunday, May 02,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22021/5/22021/5/25/2/2021 2:05:34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22021/5/22021/5/2M ay-212-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22021/5/பைடு நூலகம்2021/5/2Sunday, May 02,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22021/5/22021/5/22021/5/25/2/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2021/5/22021/5/22021/5/2
认位置
认位置
说一说
你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
前后
左右
做游戏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美羊羊右边是谁?左边是谁?
右边有哪些东西? 左边有哪些?
上下
(作业本)(数学书) (数学书)(作业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2019/10/3
1
上下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 红旗的下面是黑板。
2019/10/32 Nhomakorabea前后 小明在 小刚 的前面。 小刚在小明 的后面。 小刚的前面是小明。
2019/10/3
3
前后 小红在 小芳 的前面。 小芳在小红 的后面。 小红的后面是小芳。
2019/10/3
4
左右 在 的左面。 在 的右面。
2019/10/3
5
左右 小明在 小红 的左面。 小红在小明 的右面。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
2019/10/3
6
左右 小刚在 小芳 的左面。 小芳在小刚 的右面。 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2019/10/3
7
1. 做游戏。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019/10/3
8
2. 说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
苹果的上面是鸡蛋。 鸡蛋的下面是苹果。
2019/10/3
9
3.
茶壶在热水瓶的左面。 热水瓶在茶壶的右面。
2019/10/3
10
4. 把 左边的花涂红色,右边的花涂黄色。
2019/10/3
11
2019/10/3
12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