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两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成渝两市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
成渝两市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摘要】成都、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两个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示范作用。
两市在产业结构上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
本文主要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对成渝两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三次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及工业结构、第三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两市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专业化,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的分类分别为:第一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的过程。
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水准向较高水准发展的过程,可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及中间和最终产品产业的比重来反映;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可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均衡程度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来反映。
产业结构优化体现为产业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以及各产业之间按比例协调发展程度。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最基本的指标,同时三次产业比例大小也反映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成渝两市第一产业比重都较低,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这与它们分别作为国家直辖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有直接的关系。
重庆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成都,这是因为重庆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基本市情,农业人口和农业地区比重还较大。
因此,第一产业比重相比成都明显偏大。
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来看,成渝两市也有明显的不同。
其中,成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分析
努力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通过立足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各地比较优势,分析如何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城市群产业基础。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入一些新的动力,如积极发展双创经济,建设共享平台等。
提升成渝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一、成渝产业分工合作现状近年来重庆与四川省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建设,努力推进成渝地区发展取得新突破,开创合作发展新局面,目前两地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初显。
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相互开放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共建西部技术转移联盟、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庆分中心,推动科技成果交易;电子科技大学在重庆西永微电园设立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在内江设立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中心。
引导产业协作共兴方面,支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合作模式,推进川渝城市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入合作、协同发展,目前资阳川渝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数字化铸造工厂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建立旅游合作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关于联合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行动方案(2018—2020年)》,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重庆与广安市共同推出“红岩魂·川渝情·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产品,四面山景区加强与泸州市互促互动,共同打造川渝黔旅游“金三角”;建立川渝泛涪江流域公共文化馆联盟,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品牌。
此外,重庆、成都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方面也取得成效。
渝广合作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初具规模,已入驻企业465家。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在邻水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挂牌,共引进企业84家,目前已建成投产35家。
二、产业发展战略举措(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1.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蓉欧”国际大通道,支持交通区位条件好的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重点承接地。
成渝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成渝地区作为国家战略重要区域,肩负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使命。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成渝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成渝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1. 国家战略布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引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任务。
2. 经济发展需求成渝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成渝地区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产业链优化升级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成渝地区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成渝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1. 优化产业结构成渝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2.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成渝地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 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成渝地区落地生根。
4.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5. 推动区域合作加强成渝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
三、成渝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保障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通过对成渝经济区的构想和四川、重庆两地经济现状的比较,阐述了成渝经济区区域的经济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标签:成渝经济区;行政壁垒;产业集群;城市群;一体化1 对成渝经济区的现状分析1.1 经济区内经济现状及产业的分布、类型、梯度对经济合作的障碍2007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127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893.2万人,乡村人口523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5.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
全省生产总值1050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2.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595.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3817.7亿元,增长13.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9.5%和34.9%。
但整个四川农业基础仍旧非常脆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效益差。
作为人口大省,农业结构调整艰难,农业产业化水平处于初始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四川工业属于资源开发、速度效益型,重工业多于轻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多于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产销率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四川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仍很低,服务业中低层次和传统行业多、高层次和现代产业少、从业人员素质低。
2007年重庆全市常住人口28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35万人,城镇化率48.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9元,比上年增加635元,增长22.1%。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1.6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32.2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7.95亿元,增长12.8%。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44.6:42.5。
成渝产业发展趋势
成渝产业发展趋势成渝是指中国的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近年来,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成渝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先进制造业的崛起成渝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成渝地区的制造业正在呈现出一个新的趋势,就是逐渐走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
成渝地区的制造业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同时,成渝地区还推动着统一的产业链的建设,将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指向高附加值产业链。
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成渝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渐饱和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的成渝地区成为了各类服务业的新兴市场。
尤其是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物流等领域的发展势头特别明显。
成都和重庆作为国际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三、创新驱动型发展在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中,创新驱动型发展成为了主导。
成渝地区拥有多所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成渝地区也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创新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中心和产业园区。
成渝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创新企业,形成了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成渝地区也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成渝地区正逐渐转型为一个注重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地区。
成渝地区通过加大环保投入、推动能源转型等举措,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型产业体系。
五、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成渝地区的城市发展正趋向于一体化。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两大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一直以来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但是近年来,两个城市逐渐明确了各自的发展定位,并开始加强合作,推动城市一体化的发展。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探析
随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一 产 业 所 占 比重 将 逐 渐 下 降 , 三 产 第 二
业 的 比重 将 逐渐 上 升 且 由于 0 0 7 > . 0 5 第三 产 业 的发 展 .06 O03 ,
速度将会快于第二产业 的发展速度。总的来说, 成渝经济区整
Y t0. 06 . 76 3= 30 —0 00 T
面时 间 相 似 系 数 (≤ 01 ≤) S
计 算 成 渝地 区区 域 工 业 结 构相 似 系 数 。 表 1 成 渝 地 区工 业 结构 的相 似 系 数
19 19 20 2 0 2 0 20 2 0 2 0 90 95 00 0 1 0 2 03 04 0 5 0 8 O 9 O6 0 6 O 7 0 7 O 6 0 6 . 1 .4 .9 . 8 .2 .3 .9 . 4
成 渝 经济 区产业 结构探 析
李 昱媛
( 川 大 学经 济 系, 川 成 都 6 06 ) 四 四 1 0 4
【 摘
要】成都、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最 大的两个城 市, 出了在 “ 提 十二五 ” 规划 中建造成渝经济区, 打造 中国经济增 长第四极 的
目标 。 对成渝经济区的地 区产业结构进行 比较分析 , 分别用联合 国工业发展组 织推荐使用的相似 系数和 区位商分析 了两地产业结 构的趋 同性和专业化 , 最后对成渝经济 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及主导产业的选择 进行 了分析。 【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产业结构 ; 主导产业; 区位 商
成渝经济区是一个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特 大城 市为核心, 覆 区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相似度 以后, 来分析一下该经济区 的
盖 四川 1 沿 高速 公路 、 4个 铁路 、 金 水 道 的 市及 重庆 “ 黄 1小 时经 产 业 结 构 专 业 化 , 用 区位 商 (o a in q o i n , 称 L ) 即 1c t o u te t 简 Q=
成渝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
西部地区产业布局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一)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1、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建国后西部地区产业初步形成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工业项目的建设起步,西部地区的现代产业开始出现。
“一五”和“二五”期间,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西部地区的资源状况,按照“交通先行、基础配套、集中布局、渐次推进”的原则对西部进行了密集的资金投入,拉开了西部工业化建设的序幕,西部地区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
在西部形成了以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为依托的新工业基地和若干新的工业中心,如贵州、云南组成的西南工业基地,分布在鄂西、湘西、豫西的机械工业基地,汉中机床、轴承工业区,天水机床、工具、农机工业区,银川仪表、机床制造工业区,西宁机床、内燃机、拖拉机制造工业区,攀枝花钢铁基地,黔西大型煤矿、电力基地,以及西安、成都等新兴技术和高精尖产品生产基地。
西部的工业能力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部分省份一跃成为工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的地区。
同时,“三线建设”还为西部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建立了许多科研教育机构。
1952-1978年,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由1952年21%上升到1975年的46%,且一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同期,第一产业下降了18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较小。
这一阶段初步实现了向第二产业占主导转变的产业结构演变。
表 1949-1978年西部地区主要年份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西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全国1952 50 66 21 15 29 19 1957 40 58 30 23 30 19 1962 40 55 31 24 29 21 1965 38 52 35 30 27 18 1970 35 46 40 36 25 18 1975 32 40 46 41 22 19 资料来源:陆大道、刘毅著:《2000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1953-1976年。
“两点”“两地”政策下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经济“两点以两地”政策下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田瑜崔利刚(通讯作者)刘锦杏李亚丽(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摘要:本文根据“两点”"两地”政策,首先将所得到的重庆市的生产总值与其他三个直轉市进行比较,然后分析了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最后通过产业偏离度,可以发现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偏差,从而能更好地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关键词:“两点”"两地”;产业结构;偏离度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1-0114-03—、弓[言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宜辖城市,在平衡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维持社会和谐这两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重庆的“两点”“两地”定位和“四个扎实”要求,要很好地发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的特殊优势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这一个独特的优势,优化和增强综合实力、辐射力和生态竞争力,并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作用。
其中,重庆应当继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增加相关服务行业,更主要的是其他新兴的产业等,还需要做到绿色经济,因此,这给重庆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也为重庆的三大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重庆产业结构数据分析1.重庆与各直辖市纵向比较地区生产总值在分析重庆三大产业结构之前,为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重庆市的产业结构情况,首先是将其2018年的生产总值与其他三个直辖市进行纵向比较,其中的比较包括有各个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具体数据,还有各个产业所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如表所示。
表2018年全国四个直辖市的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例构成北京3032011&75647.724553.60.4:18.7:80.9上海32679.87104.379732.5422842.960.3=29.8:69.9天津18809.64172.717609.8111027.120.9«40.5«58.6重庆20363.191378.27832&7910656.13 6.8:40.9:52.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分析
江、南充、沪州、乐山、资阳、眉山、遂宁、广安、达州和雅安15 表1 成渝城市群三次产业GDP总值(亿元)及其占比、区域内
个城市,隶属川西北经济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
生产总值(万亿元)
羌族自治州,攀西经济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以及川 东北盆周山区的巴中、广元不包括在内。
1 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分析 成渝城市群的内部形成了以“两核两轴线”为主线的经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分析①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李诗涵 贺红林 蒋青苧
摘 要:如今西部地区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而川渝两地是推动其发展的核心主体,是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区
域。本文通过界定成渝城市群的相关概念,依据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论述了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
城市群第二产业正处于工业化加速的阶段,第三产业虽然 3.1 川渝两地产业间合作困难
在努力发展,但基础仍薄弱。成渝城市群的三次产业若想由
由于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划的阻碍,产业合作问题上的
“二、三、一”的模式演进为“三、二、一”,并推进至工业化的 协调和商讨会有较大障碍。川渝两地的产业布局趋向于相
后期阶段,不可或缺的是实现第一、二产业的调整升级及第 同性质,明显表现在IT产业这方面,两地都不希望放弃发展
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根据《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但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注重资本和技术的先进制造
所界定的成渝城市群的涵盖范围是:重庆市内部分包括重 业所占比例较低;第三产业产值不高,其发展相对滞后,并
庆主城区的渝中区、渝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北暗区、大 且多集中于批发、餐饮等低端的服务业,应加快发展地产、
2012 3252.59 10.63% 16202.75 52.97% 11133.43 36.40% 3.0589 2013 4371.34 11.23% 19869.97 51.06% 14676.15 37.71% 3.8918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实证分析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实证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以成渝两地为例,利用协调指数来测度成渝同城化过程中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重庆的协调指数数值不稳定,成都的协调指数数值趋于减小,分析得出,成渝两地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不足与产业结构同构程度较高并存,各自产业发展并没有为同城化而进行产业结构互补性调整,进而成渝同城化过程中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果不佳,需要抓住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契机推动成渝同城化发展新局面,促进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协调指数同城化问题的提出地区产业结构不仅是全社会生产分工的产物,也是地域分工的产物。
各个地区因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等差异产生了地域分工,使各产业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分布情况。
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也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区域差距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必然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差距与变动趋势的重要因素。
而伴随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作为西部两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庆与成都,由于天然的历史渊源、地域特点以及发展的需求,成渝两地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成渝同城化特征日趋明显,并不断引起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两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效果又将极大地影响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回顾目前,在国内关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运用区位熵、产业专业化系数、相似系数、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刘晓红、李国平(2006)运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
关爱萍(2007)梳理了结构相似系数、结构差异指数等地区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
张建华、李博(2008)基于KLEMS生产率核算方法,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产业结构测评体系,为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黄新飞、郑华懋(2010)以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为例,利用行业空间集中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指标,分析地区专业化发展与产业同构,发现珠三角地区城市间专业化水平提高,但东岸、西岸各城市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性。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作者:周菲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7期【摘要】本文结合重庆、成都1997-201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两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结果表明:重庆、成都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第二、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但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其产业升级调整较早,优化效果也明显,第二、三产业已发展趋于较为成熟的阶段,转型非常成功。
因此,重庆的第一、二、三产业还需要不断完善,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性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hongqing and Chengdu Statistical Yearbooks from 1997 to 2017,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the two regions through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compar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 elastic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still a surplus of labor to transform eagerly in the first industry, and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still have a large employment absorption capacity. However,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chuan, Chengdu has adjusted its industrial upgrading earlier, and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is also obvious.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have got well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more mature stage is very successful. Therefore,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 in Chongqing need to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ordination一、引言成都作為四川的省会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务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成渝双城经济圈调研报告
成渝双城经济圈调研报告成渝双城经济圈是指中国四川成都市和重庆市两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所形成的一大经济区域,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1.经济实力增强:成渝双城经济圈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两个城市分别是中国西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生态城市,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投资者。
2.交通便利: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发达,成都和重庆之间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进一步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
此外,成渝双城经济圈还规划建设了多个国内外航线的机场,使得两地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3.产业结构优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人才集聚效应: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成为西部地区最具人才优势的城市之一、两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为经济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二、面临的挑战1.区域协调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市场的互补性强,但两地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平衡。
两个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实现共同发展。
2.资源约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严重。
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已经成为该区域发展的一大障碍。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重要的课题。
3.城市化进程:成渝双城经济圈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问题等。
怎样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未来发展方向1.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创业环境。
对成渝中心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
对成渝中心城市发展方向的思考作者:金刚肖磊来源:《重庆行政》2017年第01期中国西部地区近年来迎来经济快速发展,在新常态的新时期,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渝城市群是中国西部人口与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对中国内陆经济发展、国家区域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成都、重庆经济体量突出,集中了整个板块核心优势资源,对区域发展与生产组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构建全国开放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研究两个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空间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成都、重庆发展现状的解读(一)人口产业基本情况考慮到行政区划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以主城区所在的实体地域对两个城市进行考虑。
成都与重庆主城的城镇人口都在700万人左右,体量上基本接近。
两个城市分别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南与西北角,呈对角分布的格局,重庆是长江出川的重要门户,成都则是传统意义上四川的中心。
从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近年来重庆市主导产业突出且升级换代明显,从过去的汽配、机械等逐渐升级到目前电子、汽车为主的格局,新产品占全国的比重也从零上升到10%以上的地位,优势行业规模突出且具有国家地位。
成都的情形则相反,产业门类繁杂,有7个部门比重超过10%,主导行业不突出。
服务业发展方面,成都和重庆的生产性服务都还处于成长阶段,与沿海一线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但成都的旅游服务、重庆的贸易在全国优势较突出。
成都、重庆分别集中了区域主要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成渝片区内的吸引力突出。
例如,成都集中了四川省內60%以上三甲医院,其它所有城市都无法与之相比。
(二)两市优势条件互补从发展条件来看,成都和重庆的实际是优势互补的,拥有巨大的协作发展潜力。
成渝携手,可为我们勾画出西部崛起蓝图中的重要篇章。
成都的优势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航空地位明显,成都已经是全国除北京、上海以外最大的航空枢纽;二是成都的科教创新资源丰富,在创新研发方面强于重庆,在西部地区仅次于西安,且与北部的绵阳科技城市联系紧密;三是成都的国际化和开放性较好,定居成都的外籍人士超过5万人,国际知名度较高;四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消费文化,使得成都不仅是重要的旅游城市,也因生活气息浓厚而富有吸引力。
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刘中显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02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成渝经济区产业集聚加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国防科技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万元,高于川、渝两省、市平均水平近2000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9.9∶37.3,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实际利用外资58.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307.8亿美元(2008年),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7.9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一、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特征(一)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重庆市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
2009年,实现汽车摩托车总产值25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基本形成了以轿车为主的宽系列、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摩托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成都市是软件产业、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等17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009年,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7.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8%。
德阳市已发展成为与上海、东北齐名的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水电、火电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和30%,大型轧钢设备占45%,大型电站锻件占40%,核电设备占60%。
绵阳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体系。
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是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二)涌现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长安股份、力帆集团、建设集团等企业快速发展,2009年,汽车产量达到171万辆,重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
成渝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探析
城乡规划成渝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设置最稠密、人口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
成渝城市群主要是指四川、重庆境内的大部分区域,以成都和重庆两座成熟为中心,与附近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共同形成的产后城市密集区。
在范围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通常包括了宝成、成昆铁路沿线以东,成达铁路沿线以南,襄渝、渝黔铁路沿线以西、长江沿岸以北范围内的各个重要城市和区域。
该区域中的产业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周边地区甚至整个中西部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在成渝城市群当中,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主要是两核两轴线。
其中两核是指成都、重庆两个城市,其特点是有明显的极化效果,但辐射能力并不强。
两轴线分别是指长江水道和宝成、成昆铁路线,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对较好。
除了这个两核两轴线以外,城市群当中其它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就相对比较之后,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此外,城市和城市之间,还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产业趋同情况[1]。
总体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但生产效率较低。
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第三产业产值较低,发展滞后低端。
二、成渝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在成渝城市群当中,成都、重庆这两个主要城市的优势产业比较明显,如成都在石化、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重庆在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消费品、材料、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方面有明显优势。
此外,其它一些主要的城市和地区,也有各自的优势产业,例如德阳的农业产业化、新型材料、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医药产业、化学工业、航天工业、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
绵阳的生物医药、材料食品、化工环保、汽车零部件、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等。
眉山的建筑业、农牧业。
资阳的节能、建材、防治、医药、造车等。
总的来说,产业较为丰富多样。
三、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的问题在当前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间的合作困难,部分城市产业趋同程度较高,存在激烈竞争,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发展不协调等。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 2007141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吴 江 毕正操 祝 云 〔摘要〕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显著,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上升明显。
第二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就业起点高于第一产业,增长幅度快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高于第二产业,有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增长速度略快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最高,且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
此外,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影响很小,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虽然就业结构变化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但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
面对新的机遇应进一步加强成渝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4-0036-05〔作者简介〕吴 江,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成都 610074;毕正操,西南交通大学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祝 云,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31。
一、引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基础上,揭示了三次产业在实现收入上的变化趋势。
国内学者杨德礼、迟旭研究了199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王爱文等分析了建国之初至1980年代末中国就业结构的产业、所有制与城乡结构特点。
〔2〕孙学工分析了1990年代中国的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不一致的原因。
〔3〕夏杰长认为,我国劳动就业结构的产业演变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2020-2025年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1.1.1内容概要为更好发挥城市群对于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作用,成渝经济区城市群要着眼当前经济新常态和国家新格局,依托地理区位突出优势,充分承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整合资源要素,在空间功能区划、产城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等方面加快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明确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具体操作措施并做好时序安排。
本报告从成渝城市群规划布局、产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等方面阐述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并分别从成都市、重庆市各自角度分析,分析两地的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最后从成渝城市群产业合作与竞争演变推出成渝城市群发展机遇及发展趋势。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通过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1.1.2 目录第一章成渝城市群发展概述与背景1.1 成渝城市群规划布局1.1.1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1.1.2 成渝城市群的定位1.1.3 成渝城市群发展目标1.1.4 成渝城市群总体布局1.2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及意义1.2.1 成渝城市群的由来1.2.2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1.2.3 成渝城市群战略意义1.3 成渝城市群晋级国家级城市群1.3.1 国内主要城市群1.3.2 国家级城市群布局1.3.3 成渝城市群规划发布第二章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2.1 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基础2.1.1 区位优势明显2.1.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1.3 城镇体系日趋健全2.1.4 经济社会人文联系密切2.2 成渝双核由竞争走向合作2.2.1 成渝双核竞争领域及表现2.2.2 成渝双核竞争的负面影响2.2.3 主轴带建设带来合作机遇2.2.4 成渝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2.2.5 双核合作的重点领域及措施2.3 成渝城市群产业经济发展2.3.1 三次产业结构2.3.2 现代产业体系2.3.3 特色产业集群2.3.4 产业合作深化2.4 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2.4.1 优先发展铁路、轨道交通2.4.2 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2.4.3 完善机场布局和功能2.4.4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5 成渝地区成为西部增长极2.5.1 国内一流城市群的共性特点2.5.2 成渝具备成为一流城市群的基因2.5.3 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第三章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定位与布局3.1 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3.1.1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3.1.2 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3.1.3 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3.1.4 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3.1.5 美丽中国的先行区3.2 双城产业空间格局构建3.2.1 打造成渝发展主轴3.2.2 培育沿江城市带3.2.3 优化成德绵乐城市带3.2.4 提升重庆核心功能3.2.5 提升成都核心功能3.2.6 培育川南城镇密集区3.2.7 培育南遂广城镇密集区3.2.8 培育达万城镇密集区3.3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3.3.1 做强区域中心城市3.3.2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3.3.3 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3.3.4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3.4 促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发展3.4.1 推进广安、合川、北碚合作3.4.2 推进江津、永川、泸州合作3.4.3 推进荣昌、内江、泸州合作第四章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市增长因素分析4.1 成都市区位优势分析4.1.1 区域地理位置4.1.2 自然资源禀赋4.1.3 西部交通枢纽4.1.4 西南金融中心4.1.5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4.2 成都市政策环境分析4.2.1 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4.2.2 有序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4.2.3 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专项政策4.2.4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扶持政策4.2.5 推进供给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4.2.6 探索设立统一的政府投资基金4.3 成都市经济环境分析4.3.1 区域经济增长4.3.2 固定资产投资4.3.3 社会消费品市场4.3.4 出口贸易分析4.3.5 地方金融市场4.3.6 经济腾飞机遇4.4 成都市社会环境分析4.4.1 人口规模及结构4.4.2 科学技术及教育4.4.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4.4.4 人力资源分布特征4.4.5 创新创业环境优异4.5 成都市产业结构分析4.5.1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4.5.2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4.5.3 新兴产业发展优势4.5.4 服务贸易繁荣发展4.6 成都市重点产业现状4.6.1 电子信息产业4.6.2 轨道交通产业4.6.3 汽车制造4.6.4 生物医药4.6.5 文化产业4.6.6 旅游业4.7 成都市投资导向4.7.1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4.7.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4.7.3 着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4.7.4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第五章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重庆市增长因素分析5.1 重庆市区位优势分析5.1.1 地理位置及区划5.1.2 自然资源禀赋5.1.3 历史文化名城5.1.4 中西部唯一直辖市5.1.5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5.1.6 内陆国际物流枢纽5.2 重庆市政策环境分析5.2.1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5.2.2 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5.2.3 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5.2.4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2.5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5.2.6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5.2.7 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5.3 重庆市经济环境分析5.3.1 区域经济增长5.3.2 工业经济发展5.3.3 固定资产投资5.3.4 社会消费品市场5.3.5 对外贸易规模5.3.6 地方金融市场5.4 重庆市社会环境分析5.4.1 人口规模及结构5.4.2 科学技术及教育5.4.3 劳动就业情况5.4.4 城乡居民收入5.4.5 社会服务保障5.5 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5.5.1 产业结构转型5.5.2 产业集群发展5.5.3 承接产业转移5.5.4 培育特色产业5.5.5 十大新兴产业5.6 重庆市重点产业现状5.6.1 电子信息产业5.6.2 智能装备产业5.6.3 汽车制造业5.6.4 新材料产业5.6.5 文化产业5.6.6 现代农业5.7 重庆市投资导向5.7.1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7.2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5.7.3 建设互联网经济高地5.7.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5.7.5 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第六章成渝城市群投资环境评估6.1区域中心城市分析6.2重要节点城市分析6.3重点产业园区分析6.4城市群重点企业分析第七章成渝城市群重点项目投资动态7.1 先进制造项目7.2 能源电力项目7.3 化工医药项目7.4 现代服务项目7.5 现代农业项目第八章成渝城市群发展机遇及发展趋势8.1 投资机遇分析8.1.1 新型城镇化战略8.1.2 “一带一路”战略8.1.3 长江经济带战略8.1.4 产业转移机遇8.2 投融资模式8.2.1 PPP模式8.2.2 BOT模式8.2.3 BOO模式8.2.4 TOT模式8.3成渝城市群发展前景预测8.3.1 成渝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8.3.2 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构架8.3.3 成渝城市群建设利好方向。
成渝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成渝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成渝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由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组成。
成渝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经济、人口、城市规划、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成渝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成渝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成渝地区GDP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成渝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制造业、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具备竞争力。
与此同时,成渝地区也积极探索新的经济模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构建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其次,人口发展也是成渝地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成渝地区的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密度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涌入。
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市场的扩大和劳动力资源的丰富,也为成渝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支撑。
然而,人口增加也带来了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成渝地区需要制定科学的人口规划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人口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城市规划是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成渝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建设规划缺失等因素,成渝地区的城市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渝地区需要进行全面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升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成渝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但是也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成渝地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成渝地区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未来,成渝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成渝 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设,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 保障。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
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比重,降低传统 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区域合作
0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
区域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城融合
03
推动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实现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协调配合,确保政策措施的一致性 和有效性。
完善政策体系与支持措施
制定专项政策
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制定专项政策措施。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 业升级。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信贷 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 衡,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产业布局有待优 化。
环保压力加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成 渝地区的产业布局面临较 大的环保压力,需要加快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竞争力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渝两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作者:卢春兰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两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的相似性让二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也由于很多方面的差异性,所以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存在很多的差异。
成渝经济的合理发展,将有助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将给西部很多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成渝;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成渝两地区自古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成渝两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发生一定的变化,两地政府在发展方向上正在不断进行探索,避免两地发展太过雷同,重复建设太多从而影响两地产业与就业的发展。
从图形中可以看出,重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都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与国家和市政府从1985年左右开始对城镇经济进行大力改革有着重要的关系;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1994年超过了第二产业,这可以看得出重庆市的就业结构变动要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都近似于平稳状态,期间的波动都十分小。
第三产业是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的产业,第二产业的吸纳能力不强。
第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政策的鼓励,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刺激更多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并且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也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从低级转向高级的演变趋势。
从两地区三产业比重和就业比重趋势图可以得出,重庆的产业发展结构还处在:“二、三、一”的发展阶段,第三产业还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对于重庆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都已经发展为了“三、二、一”,进入到了工业发展的中后期,成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优于重庆。
就业趋势来,重庆和成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正在不断下降,逐渐将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
在上面详细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重庆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比较弱的,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中我们看到,重庆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是很大的,就业空间很大,也反应出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重发展是极其不协调的。
成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重庆来说结构偏离度是比较小的,这与成都现在将第三产业作为其重点,而对第二产业有所忽略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业升级工作。
产业结构的变动决定了就业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变动。
因此在成渝两地区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利于解决大量失业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才能使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的趋于合理,同时也刺激着两地区就业结构的调整。
舒尔茨就认为,当非农业的吸引力比较大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会很自觉的转移到城市区,进入到另外一个产业部门工作。
所以承接好东部的产业转移,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将提供更多就业的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大力发展私营或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重庆、成都地处西部很多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而国家的财力、人力都很有限,投入到西部地区的精力是有限,所以在重庆和成都要更多的依靠民营企业,不断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统筹城乡,加快城市化建设。
从产业结构比重和就业结构比重分析可知道,农业的发展正在不断受到遏制,并且城乡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成渝两地区还存在很多大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
改进农业技术、加快发展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地区优势农业,吸纳劳动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除此之外,现在成都和重庆都在大力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放低农民进入城市户籍的门槛,完善劳动力市场,保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快城镇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4.紧密合作,加强产业互补。
成渝两地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自古就有很多密切的合作,同处于四川盆地,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宝地之一。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成都现在工业发展阶段按三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处于中后期,成都需要发展自己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强与重庆工业的合作,提高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重庆在发展的时候既要有自己的特色也要不断借鉴成都好的发展路径,可以大量将自己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成都的第三产业中,减轻自身的就业压力。
重庆、成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布局本地区的产业,同时也需要在两地区进行合理布局,只有强强联合,才能使成渝两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不会被浪费,所有的投入都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6
[3]吴江,封晓庆,2006: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财科学,2006(7).
[4]陆昕轶,胡碧玉,2004:成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科技和产业,2007(8).
[5]张车伟,蔡日方,2002: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
[6]宁立新,2006:金星:天堂向左,市场向右,销售与市场,2006(4).
[7] 杨公仆、夏大尉.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47
[8]李立静.合肥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互动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
[9]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进步路线的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 (3): 137-147.
[10]蔡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究, 2007,(7): 4-15.
[11]周兵,徐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J].软科学, 2008, 22 (7):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