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黑龙江是一个充满着激情的地方,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独特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股深深的文化底蕴,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
在走访了一些黑龙江的古老城市和古乡村后,我对此地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古老的城镇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心醉神迷的古代建筑,以及精致别致的民居,让我惊叹不已。
东北腔,便是这里给人印象深刻之处,传承至今的东北腔,令人留连忘返,让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黑龙江独特的文化魅力,痴迷而不能自拔。
另外,黑龙江也有着它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
从小集市、节日到土著的民俗,都让我,对这里的文化感到无比的惊艳与震撼。
黑龙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融汇了众多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使其充满了着历史的盎然和文化的丰富。
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文化智慧,也感受到了这里的深厚文化底蕴。
总之,黑龙江让我对这里的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更加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会永远把这里记住。
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因此,在振兴黑龙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分析黑土文化,发扬其积极方面、规避消极方面,使黑龙江在本次文化建设高潮中不落伍,且得到新的突破和跨越,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
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 56 个在东北, 156 其中 22 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
上世纪 50 年代末,10 万官兵和 5 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
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
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成为了黑土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黑龙江地域文化在振兴龙江中的推动和阻碍作用 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黑龙江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工厂企业大量兴建,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在这里不但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反而造就了哈尔滨“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身份。
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特征?(一)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黑土文化等等。
其次,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
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
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
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
黑龙江地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黑龙江独有的文化底蕴可分为北大荒文化、原生态的自然文化、冰雪文化和避暑文化、铁人文化与新四军文化、军工文化、中俄文化六大主题。
辽阔无垠的东北大平原,漠河—抚远大界江的文化探寻之旅都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极珍贵资源。
已经享誉世界的冰雪文化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推广中提升;天然的亚热带气候注定了天然的避暑圣地。
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及相关的民俗、饮食、美食,沿袭和传承构成了我们黑龙江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三、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内涵黑龙江地域文化,以为黑龙江以丰腴的黑土而著称,也称为黑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和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因为黑龙江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历史上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融合性,等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
浅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
浅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边疆省份之一,位于中国东北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总面积46.64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等方面。
首先,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了其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黑龙江省地势高低起伏,山河壮丽,境内最高峰为齐齐哈尔市的尼尔基山,海拔2187米,而最低点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讷河市,海拔63.5米。
因此,黑龙江省地势复杂,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
其中,黑龙江、松花江、辉南江等三大河流流经本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河流文化。
另外,黑龙江省还是中国最北端的省份,冬季气温极低,而夏季则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因此黑龙江省也是一个适宜冬季旅游的地区。
其次,历史文化是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黑龙江流域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狩猎、渔猎和农耕生活。
汉武帝时期,黑龙江地区被划归辽东郡,成为北方的重要商埠和军事要地。
在清朝时期,黑龙江由于靠近俄罗斯边境,逐渐成为重要的防线。
此外,在抗日战争期间,黑龙江成为了中国军队的主要战场,形成了烈士纪念馆和抗日遗址群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黑龙江省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黑龙江省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人口较多,并且分布广泛。
这些少数民族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满族的“老布政”、“龙江河船歌”、朝鲜族的崇尚音乐和舞蹈等文化。
此外,黑龙江省还有许多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传统文化,如钓鱼、狩猎和渔猎等文化。
最后,现代文化也成为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黑龙江省的现代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黑龙江省多年来致力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发展黑龙江省的现代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黑龙江省还吸引了大量投资,发展了经济并引进新的文化元素。
黑龙江省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而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气质。
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的概括与自然地理中国四个极点东极抚远、西极喀什、南极三亚、北极漠河,东北两个极点都在黑龙江境内。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
省会哈尔滨。
共划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 米。
二黑龙江的悠久历史发展历程黑龙江地域有自己极为独特的历史沿革。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从商周到清代,其中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都曾入主中原,先后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对推动多民族融合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科技的交流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历史积淀。
多民族的文化优势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蒙古、朝鲜、回、汉等众多民族聚居在这里,漫长的社会历史和各自不同的民族差异,形成了黑龙江省古老、独特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
在近代历史中,东北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抵抗沙俄日本等外来侵略者,显示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地域文化课程期末作业姓名王万隆学号1323001256911学校双鸭山电大成绩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黑龙江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黑龙江省境内的,由独特的历史、自然地理、人口和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素综合体的地域性文化。
所以,黑龙江地域文化从其文化构成的基础来讲,由鲜卑、肃慎、女真、契丹、蒙古、满等土著民族创造的文化、从中原流播到黑龙江地域的中原文化、近现代俄日等国侵入的外国文化组成。
这些文化类型经过冲突、碰撞、选择,最后融合为一种具有相同文化风格与文化精神的黑龙江地域文化。
本文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基本状况入手,结合学习的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知识以及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特性,从自然和人文角度总结了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所带来的收获;并总结了黑龙江地域文化对文化的发展和转型的意义。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特性黑龙江地域文化基本构成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体,在它的深层结构上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拓展性与守旧性并存、吸纳性与被动性并存的特性。
(一)拓展性与守旧性并存第一,生活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的黑龙江人,要发展和生存下去,必须以旺盛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征服自然,在不断开发中使自身获得完善。
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形成了一种勇于拓展的文化价值取向。
这种拓展的价值取向,创造了黑龙江的昨天,支撑了黑龙江的今天,也是黑龙江的明天发展所必须依靠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柱。
第二,在东北边疆文化中,与这种文化的拓展性并存的却是文化的守旧性。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无非是放大的自然经济。
它已成为一种因循守旧、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社会惯性。
这种惯性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在发展了的时代和历史面前表现出明显的守旧性。
(二)吸纳性与被动性并存第一,同很多其他的地域文化相比较,黑龙江地域文化发展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性较少,而吸纳的包容性成为主要的文化特性。
只要对黑龙江地域文化不同的呈现面稍加研究,就不难发现,在不同文化层面上都存在着文化融合的特性。
黑龙江传统文化实践报告
黑龙江传统文化实践报告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在参观博物馆、欣赏艺术品等方面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多种角度感受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同时,它也为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北疆最大的一个省份,拥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对传承发扬本土文化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让我们走近博物馆,共同领略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粮食充足后,懂得孝敬父母长辈,讲究尊老爱幼。
正如苏轼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作为子女,应该关注老年人、帮助青少年,把尊敬、爱护老人作为我们的美德。
为此,我在参观中华文化博览中心展厅的同时还特别深入居民小区调查采访了解现今中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状况和身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忽视了身边的‘小事’,认为无足轻重。
诚然,我们都已经步入新世纪,处在和平环境里成长,但就像《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他指出孔子对待思想上有分歧的人态度并非一概否定或压制。
那么针对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增多、失业率逐渐攀升的趋势,政府部门又做些什么呢?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问题,市计生委副主任范晓丽表示,首先需要政府多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普及计划生育科普常识,改变广大群众“多生多福”、“少生优生”的陈旧观念。
随后她强调,还要依靠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接着,在范主任介绍完毕后,我向她咨询一些如何预防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听了她耐心细致地回答后,我觉得预防老龄化问题已迫在眉睫,国家不仅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维持社会稳定,还必须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重点关注老年人。
黑龙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课程期末作业姓名4闪电4 学号88888888 学校鹤岗直属分校成绩大美黑龙江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其中,“和合”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当前,中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以“和合”为精神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因此,了解并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经纬度最高的身份。
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水路相连的边境总长3045千米。
其中界奖界湖总长2000余千米。
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界江,全长4363千米(一海拉尔河为源),干流全长2821千米,在黑龙江省境内长约1850千米。
两岸植被完好,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是世界上四大无污染水系之一。
这条粗犷、寂静的大河源远流长,岛屿星罗棋布,是开发界江国际旅游的珍贵资源。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文化、意义、收获、自然、人文。
1.引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
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
先秦时期,这里分布着肃慎、 貊和东胡三大族系的先民。
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 矢石 。
黑龙江省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世居民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保卫祖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份,哈尔滨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大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已逐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煤炭、石油、林业和机械工业基地。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已形成开放带,边境贸易有很大发展,全省经济也有较快增长。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4)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4)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在这次去黑龙江的旅行中,我对该地区的文化有了深刻的体会。
黑龙江地区是一片文化多元及传统浓郁的地区,它的人们以勤劳、乐观、友好的态度迎接游客们的到来,使人印象非常深刻。
首先,当抵达黑龙江省时,不仅从外表看见了建筑、风景、自然环境等多种文化元素。
让我惊叹不已的是,大量建筑和古迹,让我仿佛置身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受到了昔日的年代和岁月流逝。
另外,宁安和呼由拉特等小城,以及在湖泊边依山傍水的乡村,令人惊叹不已,让我深深体会到黑龙江地区的美丽,也体会到了它的精神。
此外,受黑龙江人们的厚待,让我更加了解了传统文化,他们弘扬的仁义礼智信、勤劳乐观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态度和诚实守信的精神,而传统文化中所展现出来的“笑
颜独好”“爱国主义”“拥抱多元”等传统文化理念,也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我在黑龙江的这次旅行,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受益匪浅。
当我看到黑龙江的风景、见证那里的慷慨和勤劳,我深深的怀念当地的文化,它的仁爱、勤劳、乐观令我折服,同时也深深的感恩这片土地所赋予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黑龙江域文化的收获及意义
黑龙江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
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中国的其他地区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从而使黑土区域文化也具有了独特的气质。
黑龙江的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又带有鲜明的特色。
其属于东北地域文化,但又带有鲜明的个性与整体的东北地域文化有所差别。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养育黑龙江人的是巍峨的群山,广袤的林海,辽阔的平原,黑龙江人眼中的世界是雄悍的、博大的、粗犷的,这般地域辽阔和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丰富的自然环境,加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常年冰雪严寒的锤炼,如此异于中原文明的特殊所在,必然在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形成上打上粗犷、豪放、热情、大方、质朴、率真的强烈印记。
黑土地域文化由其初始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基调与风格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具有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的底色。
黑龙江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文化气质上的雄健性;二是兼收并蓄的容纳性;三是交流互动的高频率性;四是远离传统文化中心的边缘性;五是文化积淀的浅表性,这些特征与中原地域文化、江南地域文化的特征迥然相异。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和最东端抚远三角洲都在黑龙江省境内。
冬季由于蒙古高压的原因,气候寒冷;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温度较高,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
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区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
黑龙江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这造就了黑土区域文化具有一种粗放的特性。
由于在闯关东时期,与人口的迁出地相比(甚至于全国相比),黑龙江土地异常肥沃、幅员辽阔并且水系众多,这些都使得这里发展农业并不需要精耕细作却可以取得丰收,一些“顺口溜”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特点,如“三个月农忙,三个月农闲,三个月打麻将,三个月过年”、“一个月过年、两个月耍钱、三个月种田、六个月干闲”等等不一而足。
黑龙江风心得体会
黑龙江风心得体会
正文:
作为一名身处南方的居民,我对北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寒冷、荒凉、落后等层面。
然而,当我亲身踏上了黑龙江省的土地,这种观念立刻被打破了。
在这片拥有壮丽自然风光和深厚历史文化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风情,这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被黑龙江省的壮丽自然风光所震撼。
从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到伊春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从大庆的油田到黑河的界江,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尤其是冬季的冰雪大世界,那漫天的雪花,那闪耀的冰灯,那晶莹剔透的冰雪建筑,都让我感受到了冰雪的魅力。
这种魅力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不仅仅是温暖的阳光,还包括那寒冷的冰雪。
我被黑龙江省的深厚历史文化所吸引。
从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到伊春的金山屯煤矿博物馆,从大庆的铁人纪念馆到大庆博物馆,每一处文化遗址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尤其是铁人王进喜的精神,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生活不仅仅是享受,更是奋斗。
只有奋斗,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被黑龙江省的民俗风情所打动。
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到伊春的金山屯冰灯节,从大庆的温泉节到黑河的中俄边境旅游节,每一处民俗活动都让我感受到了民俗的魅力。
尤其是那热情好客的东北人,他们的豪爽、直率、热情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这种光辉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快乐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还包括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这次黑龙江省之行,让我收获颇丰。
我将带着这些收获,继续前行,去探索更多的生活之美。
我相信,只要有心,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景。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摘要:从古至今,黑龙江地域文化就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与粗犷的民族性格。
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里地方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成果。
本文从自身实际出发,谈到了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会对大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结合实际;黑龙江地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因为在发展时过分重视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陷入了尴尬的地步。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日益缺失,例如:道德观念较差、思想价值迷失、人文精神缺失等。
呼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而大学生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地域文化对其影响非常大。
一、具有鲜明风格的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黑龙江因为地理位置独特,历史中各种民族演变,并随着中原汉民族的涌入与异域的文化渗透,导致黑龙江地域文化整体具备移民文化的色彩。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碰撞,使黑龙江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特色,推动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包容厚重性、边缘与多元化的文化特点的形成。
以“大庆精神”、“闯关东精神”等作为代表的黑龙江精神,深刻的将黑龙江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涵体现了出来,并集中展现了具有鲜明特色风格的黑龙江地域文化。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入驻校园的可行性在黑龙江的高职院校中,需以黑龙江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继承黑龙江的优秀文化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深入到校园里,要善于运用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让学生对本地文化加强认识,并且对高职院校培养出高技能社会人才具备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习时,要以黑龙江的优秀文化精神作为基础,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报以开拓进取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努力上进。
并通过宣传黑龙江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文化情感,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当中以此激励自己,用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到学习当中。
三、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能离开学习人文知识。
文化自信视阈下黑龙江省优秀精神的文化价值研究述评
文化自信视阈下黑龙江省优秀精神的文化价值研究述评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边的省份之一,这里的人民多数是以农业为主的地方。
然而,自古以来,这个地方就孕育着卓越的人才和优秀的精神。
这些在黑龙江省生活、工作、学习的人们,凭借着奋斗的韧性、坚毅的精神,创造了无数的价值,为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那么,在文化自信的视阈下,黑龙江省优秀的精神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什么?首先,黑龙江省的优秀精神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就是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这里的文化谱系相当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才能使这样的文化理念得以长存。
比如,在黑龙江省,冰雪运动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这里有着世界级的冰雪场所和优秀的运动员。
不仅如此,黑龙江省还是一个豁达爽朗、热情好客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对待生活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些都成为了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黑龙江省的优秀精神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它有利于社会建设和发展。
历史上,黑龙江省的人民一直勇往直前地奋斗着,不仅在思想上不断开拓进取,更在实践上积极投身各种事业。
比如,在黑龙江省的文化领域,有着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秉着敬业、创新、务实的工作理念,热爱本土文化,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的研发和推广。
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士对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再次,黑龙江省的优秀精神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在于它能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这里诞生了许多的文化名人和精神大师。
黑龙江省这样的地方可以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文化自信的视阈下,黑龙江省的优秀精神不仅代表着本土文化的高度,更体现出中国优秀文化的普遍性。
这样一来,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将随之提升。
最后,黑龙江省的优秀精神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能够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
黑龙江省的文化历史虽然悠久,但是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这里的文化认识透彻的。
学习黑龙江历史心得体会
学习黑龙江历史心得体会在学习黑龙江的历史时,我深感这片土地的独特性和奋斗精神。
这里曾经是女真族的繁荣之地,是东北抗日烽火的最强音,也是中国北方的冰雪乐土。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一谈黑龙江的历史文脉。
首先,我认为黑龙江这片土地的历史印记最为深刻的是东北抗日战争。
在那个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扩张侵略范围,先后侵占了吉林、辽宁等一些省份,企图掌控整个东北地区。
而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民众和人民解放军奋起抵抗,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打退了侵略者,并完成了东北解放。
这场战争中,黑龙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
黑龙江省内分布着丰富的资源,再加上它与俄罗斯接壤,因此在战争中被认为是“火药库”。
黑龙江的党政军领导者,曾发动过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使得敌人哑口无言。
而在抗日战争逐渐深入的过程中,黑龙江成为了一个后方的重要支撑点,不仅援助了前线战士们,还为反法西斯的战争计划提供了强大的战略保障。
除此之外,在我看来,黑龙江这片土地的历史也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黑龙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冰雪产区之一,其中的北方极地风景区更是颇有特色。
漫长的冰雪季节中,冰雪可以被人们打造成各种形态并且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
同时,黑龙江也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就包括独特的民俗文化。
渔猎文化、鄂温泉文化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了解的。
总的来说,学习黑龙江的历史让我更加了解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无论是那个抗日时期的抵抗和奋斗,还是长久以来扎根于土地上的文化、历史传承,都是一种珍贵的财富。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将继续发掘和探究黑龙江这片土地的历史,去感受那种热爱生命、向往自由、追求和平的精神。
黑龙江四大精神心得体会
黑龙江四大精神心得体会黑龙江四大精神,包括了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和开放精神。
这些精神都是黑龙江伟大的文化底蕴,是黑龙江人的共同精神支柱。
在黑龙江的多年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是我的体会:首先是奋斗精神。
黑龙江人非常勤劳和刻苦。
他们从小就懂得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这是我非常钦佩和敬仰的一点。
无论是小商贩还是大企业家,他们都敢于迎接挑战,不怕困难和失败。
这种奋斗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让我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更好的明天。
其次是创新精神。
黑龙江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地方。
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推动它不断前进的动力。
尤其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更是助推生态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黑龙江的创新精神,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发展时代的特点。
创新精神代表了一种勇于挑战权威,勇于打破陈规的勇气和创造力,而黑龙江这样一个开阔、宽广的地方,更容易孕育出这样的精神。
第三是团结精神。
在黑龙江,这是一种有魔力的心灵感应。
团结精神什么时候有能力都会跄的捆绑起来,切实地保证了黑龙江的和谐发展。
在黑龙江的每家每户家庭和每个单位中,都流淌着这种宝贵的精神。
这样的团结精神,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贯穿始终,成为了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最后是开放精神,这个词汇也是近年来才风行于各大人群之中的新词。
而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却已经盛行多年,且有高度的发达。
黑龙江人民的开放精神让黑龙江在与世界的交往中具有更多的优势,交往更加自由、更加热情,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都感受到黑龙江的热情。
在黑龙江的生活中,这四种精神一直是我学习和应用的源泉。
奋斗、创新、团结和开放,都是支撑我的精神支柱,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容地面对一切挑战。
同时,这些精神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人生道路中,让我明白了成为一名有用之人的重要性。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3)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3)
黑龙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我从参观古迹、聆听民间歌谣、体验传统风俗等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黑龙江的文化底蕴。
黑龙江古迹有许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位于哈尔滨的“瓦
尔登湖精神”。
这里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古石城、旧桥、灯塔、船坞、庙宇等,古色古香的历史故事让我感到惊叹,有一种深沉而庄严的文化氛围,作为见证黑龙江蓝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弥漫在我们当中。
除了古迹,还可以聆听民间歌谣,从而融入到黑龙江的文化当中。
民歌里有激昂的节奏,也有动人的唱腔,深沉而温馨。
而黑龙江独特的民族舞蹈也构成了黑龙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形式多样,从快板到慢板,从高跷到平步,从大步到小步,都令人感受到黑龙江独特的文化。
黑龙江的传统风俗也是非常浓郁的,比如芦笙节就是黑龙江地区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芦笙节家家户户都会悬芦笙,祭拜宗亲,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除此之外,还有火钳庆典、挂彩蛋节、会面祭祖节等文化活动,更加显示出黑龙江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
总之,在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我通过参观古迹、聆听民间歌谣、体验传统风俗等活动,对当地的文化深有感触。
不论是古老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还是特有的民歌民谣、独特的民族舞蹈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黑龙江的文化传承多姿多彩,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学习和感受其独特地域文化的理想去处。
浅谈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浅谈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通过学习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发祥地黄河流域,其文化传统中重群体、重伦理的特点的形成与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极大关系。
黑格尔曾说过: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具有北方文化属性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
黑龙江人的文化性格是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埠时的移民成份,自身文化积淀及体制、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团队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在黑龙江的历史上,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是一个光荣传统。
在闯关东的历史过程中,就是体现了这种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相互扶持的团队劲射。
黑龙江人在长期的工作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
他们在工作中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爱岗敬业。
这种精神时至今日也是值得提倡的。
在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的压力都很大,每时每刻都面临着竞争,许多学生,为了出人头地,往往喜欢单打独斗,缺乏协作精神。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大学生在竞争和合作的问题上,选择竞争而不是合作。
正是这种团队精神的缺失,让学生们认真了解和体会黑龙江人的这种团队精神的优良传统,领会这种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益处并提高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共事时团结协作的主动性,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人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开拓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黑龙江省的文明出现较晚,在历史上,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人们,不甘于现状,勇于开拓,充满着进取和奔放的活力。
改革开放之初,黑龙江人也保持着先人的开拓精神,南下广州、深圳改革的前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果没有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敢于实践的精神,就没有今天的黑龙江。
而这种开拓精神,对当代的大学生更是不可或缺。
开拓创新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求实精神、自信心、好奇心,有挑战权威的勇气。
要有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开拓创新也是一种才能和见识。
黑土文化读后感
黑土文化读后感黑土文化是指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农耕文化,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黑土文化读后感》是对黑土文化的一种思考和感悟,下面分为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黑土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象征。
黑土文化的发源地正好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这三个省份几乎全部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分,是中国的重要农耕文化区域。
黑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这片土地的特殊环境和自然条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历史和人文背景的影响。
其次,黑土文化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东北地区一直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且这片地区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农业的发展,耙耕、播种、收割等农耕活动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
这种农耕文化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对东北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再次,黑土文化中的农耕活动和乡土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黑土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因此这个地区的人们一直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和经济来源。
农耕活动既是一种物质生产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它表现在土地的开垦、作物的种植、畜牧业的养殖等方面。
乡土生活方式更是显示了黑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生活方式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劳动与休息的平衡,强调人与土地的联系和依存。
最后,黑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尽管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耕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变化,但黑土文化依然是中国东北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黑土文化可以激发东北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对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黑土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农耕文化,它通过农耕活动和乡土生活方式,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劳动与休息的平衡。
黑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李皓学号 13060215 学校呼玛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黑龙江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存有大量的遗址、历史文献以及民间口头传说等,在我们十八站这里就有旧石器遗址,妓女坟、鄂伦春民族桦树皮船传承这些都属于历史文化。
但是,由于以往学术界过多用沦陷区的视角来看待黑龙江的红色文化,对黑龙江红色文化的成因考察多半归结为30年代中共满洲省委对革命文艺活动的领导,以及日本侵略初期忙于战争疏于文化钳制等因素。
而对于在20世纪初,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哈尔滨所处的向东北和关内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俄苏文化的中心地位,以及黑龙江“华洋杂处”的“国际主义大家庭”环境对近现代黑龙江精神的塑造等地域文化现象,缺乏文学与史学学科的整合、互补研究。
因此,恰恰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俄苏文学的本土化,才使黑龙江在现代意义上与关内文化形成对接,在黑龙江文化人或流亡关内或坚守乡土的文化选择中,实现了关内关外文化的精神遇合这一重要理论建构的机缘。
在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和还原历史。
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中转站,先天存在着一条联系中国和俄苏之间的“红色之路”。
黑龙江大地上演绎的红色文化之所以没有“一过性”,而是形成了“红色文脉”,缘于黑龙江从接受十月革命影响为起点,形成了20年代俄苏文化翻译潮(灿星社)、30年代左翼文艺创作潮(牵牛房、星星剧团、哈尔滨口琴社、寒光电影公司等)、40年代工农兵文化实践潮三大文化热潮。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代表性人物和群体中,流亡关内的东北左翼作家群体的运行轨迹及人物命运。
这个群体凭借在哈尔滨习得的马克思主义俄苏文化精神资源,融入中国左翼文化大潮,在抗战中汇聚到革命圣地延安,抗战胜利后又返回黑龙江,自觉地进行红色文化的再建过程。
黑龙江文化“走出去”又“返回来”的轨迹,从现代意义上再次回答了东北地域文化主体身份认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历史融合认同等国内外重大学术问题。
“红色文脉”:地域文化显著标识“红色文脉”的理论建构对当下黑龙江文化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再造工程的不断扩张,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导致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遗迹被推倒铲平。
相关历史人物居住的纪念地、发生过重大事件的活动场所也已荡然无存。
通过实地考察来串起完整的历史图景已越来越难。
以往经常用于少数民族文化“抢救”的词汇也频频出现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中。
譬如,中共满洲省委临时省委旧址、《哈尔滨新报》旧址、东华学校旧址、中共哈尔滨国际交通局旧址、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旧址、瞿秋白参加哈尔滨劳动大会旧址、金剑啸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的天马广告社旧址、萧红困居东兴顺旅馆旧址等大批纪念地都相继被呼吁“抢救”过。
然而,相对于地域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大面积消失,当我们出现精神危机时却需要向所剩无几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求助!20世纪90年代末,富裕起来的中国
人在物质丰富了精神却空虚了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理想和信仰的缺失。
在众多“戏说”、颠覆、搞笑的文化娱乐中无法找到心灵慰藉。
“怀旧”情绪普遍上升。
其中,回归革命信仰,在“红色经典”故事中寻找生存价值,从“革命经典”到“红色经典”言说策略的转换,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隔膜,也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的形式顺利地进入当代人的消费视野,获得更进一步的“历史再现”和精神认同。
时至今日,将20世纪上半叶可以支撑“红色文脉”的历史文献归拢起来,发现这段历史尽管留有许多未解之谜,但较之古代文献提供的情况要好得多。
黑龙江流域古代诞生过东胡族系、肃慎族系等三大古族系。
东胡族系后裔和肃慎族系后裔先后建立了北魏、辽、金、元、清等封建王朝,奠定了今日的中国版图,维护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大家庭的统一,传承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
但是,北方渔猎游牧民族的迁徙习惯,以及朝代更迭、地下文化资源尚未完全探明等诸多因素,使得古代文化在文献资料上尚存在着某些断层。
近现代红色历史文化在历史遗存上则保存了相对完整的承继关系。
黑龙江“红色文脉”之所以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还在于其传承的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之后的地域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是现代性基础上文化自觉的产物,呈现着经由国际主义大家庭长期熏染形成的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至今仍然在黑龙江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构成了地域文化的显著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