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高中古文片段训练(一)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共7个片段,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片段练习(共7个片段,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王(指赵武灵王)遂胡服(名词做动词,穿胡服)。

使(让)王孙泄告公子成。

公子成再拜(拜了两次)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教化的地方)也(判断句),仁义之所施(施行的地方)也。

今王释(舍弃,放弃)此而袭(因袭,照样子做)远方之服(服装),畔(通“叛”)学者(圣贤们的教导),臣愿(希望)大王图(谋划)之。

”使者报王。

即之(到)公叔成家自请(请教)之,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造谏曰:“隐(隐藏)忠不竭,奸(奸邪,邪恶)之属(类)也;以(因为)私诬(欺骗)国,贼(残害)之类也。

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逃避)其死。

”王曰:“忠不辟(躲避)危,明不距(拒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交换)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圣人之兴(兴起)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改变)礼(制度)而灭,子其(希望)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2)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襄王立,田单相(辅佐)之。

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状语后置)。

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给……穿)之。

襄王恶(憎恶)之,曰:“田单之施(施恩),将欲以取我国(国家)乎?不早图(谋划),恐后(晚,迟)之。

”左右顾(看)无人,岩下有贯(用绳子穿连成串)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通“汝”,你)闻吾言乎?”对曰:“闻之。

”王曰:“女以为何若(“若何”,怎么做)?”对曰:“王不如因(趁机)以为己善。

王嘉单之善(善行),善(赞扬)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王曰:“善。

”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拱手行礼)之于庭(状语后置),口劳之。

”乃布令(发布命令)求百姓之饥寒者(定语后置),收(收容)谷(用食物供养)之。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一)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一)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一)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试题)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试题)

文言文专题训练第一篇:一、文言文阅读(20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①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②,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注]①未遑(huáng):没有闲暇。

②受釐(xī):汉制祭天地五畴,皇帝派人行祀或郡国祭祀之后,都把祭余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B.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C.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D.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秀才,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doc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一.doc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

形貌魁伟,少以干用称。

为典客令,每引客见,仪望甚美。

魏帝召而谓之曰:“卿风度峻整,姿貌秀异,后当升进,何以处官?”琡曰:“宗庙之礼,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自此以外,非庸臣所及。

”正光中,行洛阳令,部内肃然。

有犯法者,未加拷掠,直以辞理穷核,多得其情。

于是豪猾畏威,事务简静。

时以久旱,京师见囚悉召集华林,理问冤滞,洛阳系狱,唯有三人。

魏孝明嘉之,赐缣百匹。

迁吏部,尚书崔亮奏立停年之格,不简人才,专问劳旧。

琡上书,言:“黎元之命,系于........长吏,若得其人,则苏息有地,任非其器,为患更深。

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次若贯鱼,何谓铨衡?请不依此。

”书奏不报。

后因引见,复进谏曰: “共治天下本属百官是以汉朝常令三公大臣举贤良方正有道直言之士以为长吏监抚黎元自晋末以来此风遂替。

今四方初定,务在养民。

臣请依汉氏更立四科,令三公贵臣各荐时贤,以补郡县,明立条格,防其阿党之端。

”诏下公卿议之,事亦寝。

元天穆讨邢杲也,以琡为行台尚书。

时元颢已据酂城。

天穆集文武议其所先。

议者咸以杲众甚盛,宜先经略。

琡以为邢杲聚众无名,虽强犹贼;元颢皇室昵亲,来称义举,此恐难测。

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天穆以群情所欲,遂先讨杲。

杲降军还,颢遂入洛。

天穆谓琡曰:“不用君言,乃至于此。

”天平初,高祖引为丞相长史。

琡宿有能名,深被礼遇,军国之事,多所闻知。

琡亦推诚尽节,屡进忠谠。

高祖大举西伐,将度蒲津。

琡谏曰:“西贼连年饥馑,无可食啖,故冒死来入陕州,欲取仓粟。

今高司徒已围陕城,粟不得出。

但置兵诸道,勿与野战。

愿王无渡河也。

”高祖不纳,遂有沙苑之败。

累迁尚书仆射,卒。

临终,敕其子敛以时服,逾月便葬,不听干等物并不令置。

求赠官。

自制丧车,不加雕饰,但用麻为流苏,绳用网络而已。

明器..(选自《北齐书》) [ 来源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共治 / 天下本属百官 / 是以汉朝常令三公大臣 / 举贤良方正有道直言之士/ 以为长吏 / 监抚黎元 / 自晋末以来 / 此风遂替B.共治天下 / 本属百官 / 是以汉朝常令三公大臣举贤良方正有道/ 直言之士以为长吏 / 监抚黎元 / 自晋末以来 / 此风遂替C.共治天下 / 本属百官 / 是以汉朝常令三公大臣举贤良方正有道直言之士/ 以为长吏 / 监抚黎元 / 自晋末以来 / 此风遂替D.共治 / 天下本属百官 / 是以汉朝常令三公大臣 / 举贤良方正 / 有道直言之士以为长吏 / 监抚黎元 /自晋末以来 / 此风遂替也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黎元,也作“黎玄”,即百姓,民众。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②辄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

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精选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精选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精选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6画家赵广不屈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7苏武牧羊北海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项羽志大才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10孔门师徒各言志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1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12欧阳询揣摩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13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4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5孙权喻吕蒙读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6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17董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8智永与退笔冢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坟)19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0张溥与七录斋(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21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22高凤专心致志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23叶廷圭与《海录》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25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6王充市肆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27欧阳修三上作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28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29欧阳修诲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30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1李存审出镞教子(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33陶母责子退鲊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34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5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36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37曾子杀猪明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38子路受教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0墨子怒责耕柱子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42陈万年教子谄谀(陈)万年尝病召咸(陈万年之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43钱大昕默坐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44王荆公旁听文史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45大树将军冯异(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47曾参不受鲁君邑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48贤妻桓少君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49魏徵论自制(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50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51石勒不计前嫌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52韩信袴下受辱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53世评华歆王朝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54周处改过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55齐宣王好谀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57萧何追韩信(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58汉高祖论三杰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9东吴四英杰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60治本在得人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治本在得人得入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61齐桓公登门访士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62陆贽论人才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63物各有短长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64汉武帝下诏求贤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66唐太宗论举贤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67何充直言不讳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68吕僧珍不仗势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69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取盲女与之偕老(这样的人真可评莱卡好男儿)70范式言而有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71王坦直言惊益王。

高中生古诗文训练素材

高中生古诗文训练素材

高中生古诗文训练素材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019高考语文 文言文 练习题(1).pptx

2019高考语文 文言文 练习题(1).pptx
任之?则夫今日观风之作,又不徒以颂公之厚于吾人,将遂因公而致望于继公者亦如公焉。则公虽去,而所以忧其
学海无 涯
民者,尚亦永有所托而因以不坠也。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释】①皋: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 布:宣告,实施 B.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 柄:权力 C.悬者呼而望解 悬者:受困的人 D.赖公之才,明知神武 明:清楚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 吾尝终日而.思矣 B.以.观民风 作《师说》以.贻之 C.公之.始至吾浙 句读之.不知 D.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 吾其.还也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帝王就有通过下级官员献上的诗歌来观察民情、了解施政得失的制度,后来这一制度曾经因为无人献 上诗歌而废弃。 B.陈公初到浙江任职就遇上旱灾,百姓难以生存,情势十分危急;但最终平安渡过了这段艰难时期,靠的是 陈公处事得当。 C.文章既赞赏陈公能够采取慰劳百姓劝勉学习的利民政策,也赞赏他落实政策后能够游览美好江山的修身养 性的行为。 D.作为一篇书序,本文感情真诚饱满,用词造句既有法度可循又有自由率意的表达,体现出情理结合的写作 特色。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亦既无所不至矣公唯忧民之忧是以民亦乐公之乐而相与欢欣鼓舞以颂公德然则今日观风之作岂独见吾人之厚
公抑以见公之厚于吾人也。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虽皆谓之观风,而其实代天予以行巡狩之事。 (3 分) 2则公虽去,而所以忧其民者,尚亦永有所托而因以不坠也。 (5 分) 14. (3 分)D(明,英明)

高三文言文语段专项训练

高三文言文语段专项训练

高三文言文语段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一、李允则,字垂范。

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

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

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

”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而民惰不耕。

乃下令月所给马刍,皆输本色,繇是山田悉垦。

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

”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

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

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

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

”乃奏罢之。

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

召还,连对三日,帝曰:“毕士安不谬知人者。

”迁洛苑副使、知沧州。

允则巡视州境,浚浮阳湖,葺营垒,官舍间穿井。

未几,契丹来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斫冰代炮,契丹遂解去。

真宗复召谓曰:“顷有言卿浚井葺屋为劳民者,及契丹至,始见善为备也。

”尝宴军中,而甲仗库火。

允则作乐行酒不辍,副使请救,不答。

少顷火熄,命悉瘗所焚物,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笼运器甲。

不浃旬,兵数已完,人无知者。

枢密院请劾不救火状,真宗曰:“允则必有谓,姑诘之。

”对曰:“兵械所藏,儆火甚严,方宴而焚,必奸人所为。

舍宴而救,事或不测。

”允则不事威仪,间或步出,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以是洞知人情。

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

善抚士卒,皆得其用。

盗发辄获,人亦莫知所由。

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

晚年居京师,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

允则死,始寓枢密院大程官营。

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艺:种植B.葺营垒,官舍间穿.井穿:凿通C.允则必有谓.,姑诘之谓:缘由,说法D.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讯:询问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允则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②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③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④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⑤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⑥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允则年轻时因材略出名,并靠祖上功德做了官;宋真宗从毕士安那里对允则的家世有所了解,因而将湖南交给他管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翻译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16.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9.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2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5.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26.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28.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9.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高中文言百段阅读训练1-10段原文+译文

高中文言百段阅读训练1-10段原文+译文

高中文言百段阅读训练之1-10段的原文+译文重点实虚词加点、特殊句式下划线1、盲苦有盲子道涸溪。

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久之,力惫,失乎坠地。

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

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参考译文:有个盲人,路过干涸的小河,不幸从桥上失足坠落。

他两手攀着桥栏干,战战兢兢地紧握不放,自己料想:如果一松手,就必定掉进深渊。

过桥的人告诉他说:“不要害怕,放开手只管往下滑,下面是坚实的地面。

”这个瞎子不相信,还是紧紧地抱着栏杆大哭大叫,时间久了,精疲力尽,便失手掉到地下,却安然无恙,于是讥笑自己说:“咳!早知道下面是坚实的平地,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其实大道(真理)往往很平实,而那些在黑暗中守着迷茫,固执地呆在角落独自守旧的人,看看这(故事该)应该省悟了啊!这则寓言它告诫人们,不要固执已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2、贵天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参考译文:齐桓公问管仲:“君王要重视(贵:重视,崇尚)什么?”(管仲回答)说:“要看重天。

”桓公仰望着(天)。

管仲说:“所说的天,不是指苍苍茫茫的天空。

当君王的,要把老百姓当作天。

百姓赞同(政事)社会就会安定,百姓辅佐(君王)国家就能富强;百姓非议(政事)天下就会危险,百姓反对(君王),国家就会灭亡。

”《诗经》说:有的人们不良善,徒然相怨在一方。

如果百姓埋怨他的官员,最后国家却不灭亡的情况,从来就没有过。

3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

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

微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训练(训练版)

微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训练(训练版)

微训练高考语文文言文短句(训练版)1.原文节选: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译文:2.原文节选: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

”太宗曰:“然。

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C敌D不亦难乎E臣故曰无术焉F苻坚之G是也。

译文:3.原文节选:周尧卿,字子余。

其先汝阴人。

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

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

卒,年五十三。

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

母异之谓族人日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必考题型,除了掌握技巧以外,还要多做习题,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一)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

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

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

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

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

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

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

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

众咸惊救。

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

”髯曰:“吾亦知戏,故殴。

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

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

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

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

学奇窘甚。

一日,值髯途,告之故,且曰:“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

”学奇感泣。

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送闼。

邹女果为其第三妾。

髯得间,以陈情告。

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

髯曰:“毋迫。

”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

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

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

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

群仆骇变,号呼来追。

髯拳人仆地,不能出声。

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

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

髯谓学奇,亟宜鸣官以得妻状。

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髯,赐帛酒花彩以荣。

显者惭,杜门不闻者。

自是义樵名益著。

[注释]①蓰:五倍。

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

高中课内文言文选段阅练习题目及答案

高中课内文言文选段阅练习题目及答案

高中课内文言文选段阅练习题目及答案高中课内文言文选段阅练习题目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封德彝:人名。

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④异:其他的。

⑤正:只【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策之不以其道策:(2)正患己不能知患:【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3】.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译文:【小题4】.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答案【小题1】(1)用鞭子打,驱赶(2)担忧,担心(每小题1分,共2分)【小题2】B(2分)【小题3】(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每句1分,共2分)(2)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2分)【小题4】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

[VIP专享]高中课内文言文训练【参考答案】

[VIP专享]高中课内文言文训练【参考答案】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向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就)请(请求)荆卿曰:“秦兵旦暮(早晚)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您,对对方的尊 称),岂(怎么,哪里)可得哉?”荆卿曰:“微(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请求)之。今行而无信(信物),则秦未可亲 (亲近,接近)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果真)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秦王必说(能“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有什么拿来,有办法)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因为)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年长、德高之人,这里是对樊将军的尊称)之意,愿足下更(改变)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都被杀死 或没收入官为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眼泪)曰:“吾 每念,常痛于骨髓,顾(只是,不过)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 如(怎么样)?”樊於期乃前(上前)曰:“为之奈何(怎样做呢,怎么办)?”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 喜而善(好好地)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这样的话,那么)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被)陵之 耻除矣。将军岂(岂非,是否)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int level(BinTreeNodlesevt}r*Beutsl,icnBt(rtrTuiontrcaoTetgtert,_eyapNnpetg)oy;oeN_pddinoeeodtd;fde*esreafc*ttrphsB*au{l)ti;cilrn/duh/tT;ciB/lr/tdo1eiTt;u1ea//NcnrNgoto_loiu(fdn(dtnbe*oetpivdlt{(roe(e}TbidpEititrcfrl(ero!-pbmu>tintrTvritgaey-l(>hlpbulteeie,rtrf=xdt)e,=apr{xkextta,)rt;ru{;k,kr)sd+n;tra+;u1t;ac}0txyBpieTNxv},ooidi{ndet&m*lkac)hi}nil(de)}l;s/e/ js+tr}+uj;cBf+BtoB.+Bid.r.L(;+adikTe+taanN=;t[agojB]e[tdkh=l.se+L+eA1e*+]nr.i;dfc=g(d.-[d;{aiB]1a/it;f/a.;t(dkaA[}ia[]>.kBtdB<}=a];aii.T[BLjt+;aNke.+d[Loni;-]aed-g>t)netahg,B[jt*]+h.)wBd+]{avhi;T=otilareiAedi[n(Be.i{dtm;.<Laive=etAoarngi.0[dLgie],e;jt2Ch=n(o{Sg-0ut9q1h,n/kAL])/t)/iL/[;2s1/e1AtA…aABBmf"…,.S(h+Bq"mniLT6m+irsnet8]e&mhBTen),amidn+dtn&a2Ot*acx(7o10u)n+t)0x{11*ixf=0( nT+o1)d*{ex2i_1f c(+(o!uT2/xn/-*10>tx+l2+cxh=1il;+dnx)o&2/d/h&e=tt_(pn!c:To0o//-duw>1enrw*_c2t/wchx-oi0.1ldu;xon)/)1c*t;cinx6o42.1ucleonfmtt+d/+5ap;t-a5//r7iLg9Cihs4ot8lNuet5nmof9ttdreLp4iegme.=h*ap3tMfAmBol(a[aTrTlit]ex(-;(><i2)nAlccetl[ha0i]}ise=l=ds1,0}A…Tc;[yoine2pu<-nT6ein=-yH>12tp)(]Te;v;enn[Co1-A-ti1o3m1d[u]nA)pHin-[/;in(tv-kL21]ene;]1reyais=A+)nef=[+(t-nm(k1Ta])eAT-p){y>nyA;r-p%c2eh…1iAld3e[2,1]3c,2e1oi20Vn0(u3e=bt×n4i{)n3t1a5)B0);,5b20A}{7,B(2ce[2a150,(l0)ds0cn(a20e,a)]×ie[13j1)1cnr2,a17Af2e0A4,i58g2jtB]b1u(B03}(a5r4,21[En)]06a1B;=07A51([}{0]b937S<A/3)56/HaL([06C0c,sT1b3)]uo[A.>81A0c5u,493]cBn<B0.]=taC5H[L8(0,A1De(4g]k/,Aa5>2EBef0,[)Fy,<]*4C[G)G]b[=2B1,,DHk)g+[]e>,I1AEJy,/[<(,81%C1c]-[8,a5bD1)]C>3C]B,D1<[D1]2Bd62,GFc3E>=411A,V5<//1I51EdH475,Gf1231>01+0*J5,91<420G4+0e*30G241,7W1d+*787>13P031,4*9<1L74=41f=0+,515a24953>**/546,17<5+15=0g37413,2*0c5572>/4+517,5<6451*g524,0d+3>956,*5<0315f9+2,3e5W12>14P,12*<3L157g+=56,52f13053>105*693}64*1,{73+80217+9596510*77046873+1*71249264+*9503182+79012*176208590=*2092+8123169831731237*793}W2+531P352L5*0313173+s3T3125158*,21T2052=5,2…915W063…303P5,LTS Tini k1i(2i={a1b,2c,d…e…fg}S0)1,1k10in1i011k11k10n+1kk1Pn21>r+0ikm…00…11+1k0s1=0n11+n21K…ru…snkas1l ns,s=nk,nk a11a121a02K1)aru2s2kaa=2l203*:9(a1i+03/1jA2-03aB(3a131+Aa12=3B+42[…0+]3A…+a3aij1+n3inn149-+iH10-41au+jnfi84+fnm4+16a5B8n+58F1544):52=5706305306.986,2T76:0150,D811:00148110683171,F10ST6:06D413S024H515,1H12:007412101402H*1291u60+22f{f7m4*63a2+n58307*71836+21102*72306+722774*0674128+493}*()4+86*312=513219 5:13/5671(130+7822+6261+p03a1+341352+401143,41)p0=83,21a.8425,913,,p66331:121,0A1a24B13G,,CP4pJ9AD3KG21EHD12AFDaJ3GBH,EPaDHKBApGIBM3J2HEKIF1AJMCKCAEFCMFIIM

高一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练习

高一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练习

高一语文文言文古诗词练习一.文言文练习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音同“慧”,洗脸)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浔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

及卒,葬东麓。

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

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

”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

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7.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长:长大成人B. 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奏:演奏C. 永王璘辟为府僚佐辟:征召D. 会赦,还浔阳,坐事下狱坐:因犯……罪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不同凡人的多方面的才能,但州里的荐举,却不能使他动心,仍然沉醉于自由放纵的生活之中。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1)(甲)《劝学》第二段(乙)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淘米水,引申为脏水,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1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B .而闻者彰.彰:清楚 C .而绝.江河 绝:断绝 D .其渐.之滫 渐:浸 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编之以发B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所.系者然也 C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 .善假于.物也 生于.高山之上 1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分)②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3分)(二)阅读《师说》一、二段,完成18-22题。

(17分)1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无.贵无贱 无:没有B .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C .其.皆出于此乎 其:通“岂”,难道。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是,就是 19.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 .古之学者..必有师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1.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第一段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01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原卷版)

01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原卷版)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

鲁君忧也。

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

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

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诸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子昂上言: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太学者,政教之地也,君臣上下之取则也,俎豆揖让之所兴也,天子于此得贤臣焉。

今委而不论,虽欲睦人伦兴治纲失之本而求之末不可得也。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

(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删改)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

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虽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贞观十七年,夏,四月。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泊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

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

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

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古文片段训练(一)高中古文片段训练(一)宋杰语文工作室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托:假装。

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寝:睡觉。

因:趁机。

时:当时。

何以:为什么。

觉:醒。

值:当......时。

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寝:睡觉。

因:趁机。

时:当时。

何以:为什么2.翻译: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于:向。

道:道理。

田:同畋,打猎。

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使:让。

引:拉。

虞(y)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

起:赶起。

发:跑出来。

交:交错。

鹄(h):天鹅。

旃(zhn):赤鱼的曲柄旗。

垂云:低垂下来的云。

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

注,附着。

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置:放。

【参考译文】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

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

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

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

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

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阅读理解】1.解释:于:向。

道:道理。

之:代禽。

射:射箭时。

2.翻译: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

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杀蛟【原文】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

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

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注释】荆(jng):古代楚国的别称。

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反:同返,回,归。

中流:江中心。

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舟人:驾船人,水手。

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尝:曾经。

攘(rng)臂祛(q)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

他在干(hn)遂买到一把宝剑。

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

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

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

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

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1.解释:于:在;反:同返,回,归;全:保全;复:又。

2.翻译: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原文】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注释】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其:那里的。

病瘿(yng):得大脖子病。

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异:奇怪。

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参考译文】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

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

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1.解释:其:代词,那里的;辄:就;异:奇怪;然:这样。

2.翻译: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5.高阳应造屋【原文】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五别类》)【注释】室家:房屋,房舍。

匠:古代专指木工。

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

涂:泥。

挠(no):弯曲。

败:毁坏。

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

缘,顺着,按照。

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益:更加,越发。

枯:干。

劲:坚固有力。

任:担负。

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

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

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

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

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

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1.解释:为:造;以:用;善:好;益:更加。

2.翻译: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6.竭泽而渔【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注释】竭:使…干涸。

渔:捕鱼。

明年:第二年。

焚:烧毁。

薮(su):指野草。

田:通畋,打猎【文言知识】释竭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

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

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1.解释:竭:使…干涸;渔:捕鱼;明年:第二年;焚:烧毁。

2.翻译: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7.功名【原文】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归:归顺,归附。

务:致力。

【参考译文】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

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

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1.解释:则:那么;盛:茂盛;所以:……的原因;令:让,叫。

2.翻译: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原文】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

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选自《管子九守》)【注释】贵:以……为贵。

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

)聪:听力好。

智:思维敏捷。

辐辏:车轮的辐条。

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

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

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

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

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

(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

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1.解释贵:以……为贵;聪:听力好;智:思维敏捷;塞:受蒙蔽。

2.翻译: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