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练考13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与精练 专题13 其他大洲(练习)(解析版)

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与精练 专题13 其他大洲(练习)(解析版)

专题13 其他大洲(练习)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与精练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受气温影响,俄罗斯主要河流中结冰期最短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圣彼得堡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廉价B.海运发达C.矿产资源丰富D.知识技术密集【答案】1.A 2.D【解析】1.图中①是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气候较温和,河流的结冰期较短。

②是鄂毕河、③是叶尼塞河、④是勒拿河,这三条河流均位于西伯利亚地区,该地气候严寒,河流结冰期长。

故选A。

2.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经济增长快,产品更新速度快,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

因此圣彼得堡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有利条件是知识技术密集。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俄罗斯的河流、高新技术产业的状况。

读“欧洲西部略图”,回答下列各题3.受气候的影响,图中阴影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4.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奶制品大量出口。

荷兰的草场草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其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图中能表示该国气候特征的是A.甲B.乙C.丙D.丁5.关于欧洲西部的描述,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B.地形以平原为主C.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很小D.矿产资源丰富,使其成为世界上工业发达地区【答案】3.B 4.B 5.C【解析】【分析】3.从图中可知,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故畜牧业发达。

4.荷兰位于沿海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图甲是热带雨林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地中海气候,丁是温带季风气候,故B符合。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比较广,阿尔卑斯山脉是东西走向,没有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故C错误。

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河流、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9月第一周练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9月第一周练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9月第一周练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3小题,总分45分)1.(4.5分)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

读图,完成1~3题。

1.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2.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一直向西北B.一直向东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3.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A.7 000 km B.11 000 km C.13 600 km D.16 000 km2.(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据此回答1-2题:1.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界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2.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3.(4.5分)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

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

第三步,地球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上没有时间差异 B.地球各地的温度将保持不变C.地球的昼夜现象消失 D.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2.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3.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4.(3分)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小升初地理知识点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小升初地理知识点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小升初地理知识点专项训练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城市位于长江的源头?- A. 武汉- B. 成都- C. 兰州- D. 玉树答案: D. 玉树2. 下列哪个省份的简称是“黔”?- A. 云南- B. 贵州- C. 广西- D. 四川答案: B. 贵州3. 中国地理上的“塞上江南”是指?- A. 云南- B. 江南地区- C. 宁夏平原和河套地区- D. 青藏高原答案: C. 宁夏平原和河套地区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 洞庭湖- B. 鄱阳湖- C. 太湖- D. 洪泽湖答案: B. 鄱阳湖5.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形成了“三江并流”的自然景观?- A. 地壳运动-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作用- D. 河流冲积答案: A. 地壳运动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地理特征属于云贵高原?- A. 喀斯特地貌- B. 热带雨林- C. 高原湖泊- D. 草原分布答案: A, B, C7. 下列哪些是我国的“三大平原”?-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东北平原答案: A, B, D三、判断题8. 长江流经我国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错误。

正确的顺序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9. 黄土高原的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地貌发育。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10. 简述我国地理上的“四大高原”。

答案:我国地理上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地势较为平坦,草原广布;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五、案例分析题11. 请分析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的原因。

答案: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影响。

考点13大洋洲、澳大利亚-区域地理专项练习(解析版)

考点13大洋洲、澳大利亚-区域地理专项练习(解析版)

考点13 大洋洲、澳大利亚一、单选题2020年初澳大利亚的山林大火持续数月。

2019年,澳大利亚异常高温,气候干旱,降水非常少。

有气象学家认为,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印度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是造成澳大利亚严重干热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和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着火点少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弱B.降水多C.气温低D.森林少2.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A.印度洋海域西风明显增强B.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高C.澳大利亚西北部云量增加D.赤道附近印度洋西海岸降水减少3.持续的高温干旱不仅造成山火多发,也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造成很大影响。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农牧业受影响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D 2.B 3.D【解析】1.澳大利亚西部沿海自然带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为主,森林少,着火点少,D 正确。

受西风等影响,风力并不弱,A错误;发生山火时降水较少、气温较高,BC错误。

故选D。

2.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在印度洋的海温异常现象。

据图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印度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晴天,云量减少,C错误;据图中气流运动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且受来自东部海域的水温较高的洋流补充,水温较高,B正确、D错误;印度洋出现异常东风,西风减弱,A错误。

故选B。

3.据图可知,丁地处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多分布有小麦—牧羊带,持续的高温干旱会影响牲畜饮水和小麦的生长,受影响最大,D正确。

而甲、乙两地位于中西部荒漠地带,干旱不会对农牧业带来较大影响,AB错误;丙地为东北部热带雨林区,也不会受影响,C错误。

故选D。

澳大利亚多鸸鹋、鸭嘴兽、袋鼠等特有物种。

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初中地理小练习:南极科学考察站(附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小练习:南极科学考察站(附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小练习:南极科学考察站(附答案解析)下图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是()A. 中山站B. 泰山站C. 昆仑站D.长城站2. 南极科考站多选择在2月建设,是因为此时南极地区()A. 正值暖季B. 出现极夜C. 降水丰富D.风平浪静3. 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A. 焚烧废弃物品B. 捕捉喂养企鹅C. 运回生活垃圾D.掩埋老旧设备4.罗斯海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即将建成的又一个科考站,“五朵金花”标志着我国南极科考站建设的新成就。

读南极中国科考站位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的夏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②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③位于西半球的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④科学考察的任务有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1. C2. A3. C4.B【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昆仑站位于80°S以南地区,最靠近南极点,纬度最高,长城站位于62°S附近,纬度最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南极科考站多选择在2月建设,是因为2月份是南极洲的暖季,气温较高,而且是极昼期,有利于建站工作的开展,A正确、B错误。

南极气候干燥,降水极少,有“白色荒漠”之称,降水多也不利于建站,C错误。

南极气候酷寒、干燥、烈风,2月份不会风平浪静,D错误。

故选A。

3.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运回生活垃圾,减少南极的环境污染,C正确。

焚烧废弃物品会造成空气污染,A错误。

捕捉喂养企鹅会破坏南极的生态平衡,B错误。

掩埋老旧设备会造成长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D错误。

故选C。

4.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极地区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不适合考察,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我国冬季时;从经度位置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的经度在东经150°至180°之间,位于太平洋沿岸;位于西半球的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科学考察的任务有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故②③④正确,故选B。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13 聚落(B卷)(含解析)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13 聚落(B卷)(含解析)

考点13 聚落(B卷)1.如图是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自西向东()A.冬季气温越来越低B.降水量越来越多C.温差越来越小D.人们越来越富裕(2)造成图中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C.地形起伏差异D.宗教信仰差异2.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及蒙古包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东南地区B.东北、东南、西南地区C.西北、西南、东南地区D.西北、西南、东北地区(2)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①降水稀少②常有大风③高寒缺氧④日温差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乌江,贵州境内最大河流。

因喀斯特地貌影响,两岸峰峦险峻,江水幽静澄深。

溯游而上,在乌江上游岸边,坐落着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春节前夕2021年2月3日正值立春下午,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A.靠近梯田,生产方便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C.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2)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①造成水土流失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④河流含沙量增大⑤诱发地震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4.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和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为两座古城的位置与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说法正确的是()A.平遥古城位于丽江古城西北方向B.两座古城都位于热带地区C.丽江古城所在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大D.冬季两地区河流均有结冰期(2)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为了()①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②保护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③保护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④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如果你去古城旅游时发现同伴有下列行为,应该及时制止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不随地乱扔B.在建筑物上刻写“XX到此一游”C.拍照留念,宣扬优秀传统文化D.了解景区规定,提前做好攻略5.读世界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事物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小练习:黄土台塬(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小练习:黄土台塬(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小练习:黄土台塬
(附参考答案)
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黑方台为黄土台塬,四周受沟谷切割,形成典型的黄土孤岛型地貌。

其下基岩为泥岩、砂岩;基岩上覆分选较好、磨圆度高的卵石层,卵石层上为静水环境下形成的黏土层,黏土层上覆风积黄土。

图9为黑方台地层对比图,图10为黑方台黏土层分布厚度示意图(单位:米)。

(1)指出该地区基岩以上沉积层的大约厚度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2)推测基岩以上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变。

(6分)
(3)该区域黏土层沉积厚度主要受地形的影响,说明黏土层形成时下垫面的地形特征。

(6分)
(4)分析图9所示区域易发滑坡的自然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1)厚度范围:28〜76米。

(2分)
判断依据:沉积层的最小厚度应大于黄土层、黏土层和卵石层最小厚度之和r沉积层的最大厚度应小于黄土层、黏土层和卵石层的最大厚度之和。

(每点2分,共4分。

判断结果不对,但依据正确也可得分)(若答“沉积层的厚度应介于黄土层、黏土层和卵石层的累加值之间”可得2分。


(2)早期为宽阔的河道,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沉积形成卵石层);后演化为静水(或湖泊)环境(,沉积形成黏土层);后地壳上升,环境干燥(风力沉积形成黄土层)。

(每点2分,共6分)
(3)东南(或东)部坡度较大;西北(或西)部平缓;地势东南(或东)高、西北(或西)低。

(每点2分,共6分)
(4)坡陡沟深;降水变率大,地层水分条件变化大,黄土层遇水,不稳定性增加;底部受流水侵蚀严重,坡体稳定性差。

(每点2分。

新高中地理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3 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生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3 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生版

小题必练13: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201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杭州市常住人口的变动态势是A.2010-2019年增速逐年加快B.2010-2019年新增数量逐年增加C.2016-2019年增长加速D.2016-2019年上城区与下城区减少数量相等2.杭州市常住人口增长状况可能使A.拱墅区人口老龄化加速B.下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C.滨江区人口素质提升D.萧山区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城内出行强度是指城市出行人数与该城市居住人数之比。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各地城内出行强度产生较大波动。

下图示意广东惠州及江西赣州两地去年与今年春节前后农历同期的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表示2020年两地城内出行强度的曲线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4.正常年份,两地春节前后城内出行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A.假期长短影响B.政策干预影响C.电子商务影响D.人口流动影响5.城内出行强度降低将A.抑制服务业发展B.避免疫情向市外扩散C.提高交通通达度D.增加病毒家庭传播风险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表示意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广东省2019年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山东省的因素主要是A.医疗水平B.年龄结构C.人口数量D.文化程度7.乙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

据此完成第3~5题。

3.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5.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索科特拉岛(位置如图所示)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

据此完成第6~8题。

6.索科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A.地处热带地区B.地壳运动活跃C.自然环境多样D.长期远离大陆7.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少雨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凉爽干燥8.龙血树巨伞树冠的功能主要是()A.防止强光灼伤树干B.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增加叶面蒸腾散热(2021广西南宁二模)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体积含水量来衡量,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而饱墒(含水量>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鲁教版)考点规范练13生物圈与植被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课后习题(鲁教版)考点规范练13生物圈与植被

考点规范练13生物圈与植被灌木通过影响种子扩散、调节微气候等方式,为草本植物幼苗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形成“保护效应”。

某沙漠优势种群梭梭林,林下“肥岛效应”显著。

下图示意该沙漠沙丘不同坡位上梭梭林与幼苗密度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梭梭林下“肥岛效应”显著的原因是()A.截留水肥,集聚土壤养分B.茎粗叶密,储存生物养分C.遮蔽阳光,减少养分消耗D.根系发达,吸收土壤养分2.沙丘不同坡位,梭梭林冠缘草本植物的幼苗密度差异较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风力“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安徽省的黄山(30°N,118°E)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

黄山松针叶粗短,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

更奇特的是,松树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上图示意黄山的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黄山山麓对应的地带性植被为()A.针叶林B.阔叶林C.硬叶林D.混交林4.与黄山松千姿百态、生长缓慢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地形和温泉B.温泉和气候C.岩石和气候D.岩石和云海(2023河北邯郸模拟)胡杨树是落叶型乔木,高15~30米,是世界稀有树种之一。

胡杨树叶片奇特,有针形、卵圆形、锯齿状扇形等。

三种叶片长宽比依次减小,而叶片厚度则依次增大,表皮蜡质层也逐渐增厚。

新疆沙雅县有我国最大胡杨林群落。

近几十年来,该县胡杨林退化,病虫害严重。

经生态补水后,胡杨林有所恢复。

下图示意沙雅县位置。

据此完成5~7题。

5.与塔里木河沿岸相比,渭干河冲积扇上胡杨林面积较小,其自然原因是()A.土壤含水量大B.地下水埋藏深C.黄土分布广泛D.乱砍滥伐严重6.在同一株成年胡杨树树冠的底部到顶部,叶片分布状况依次是()A.针形、卵圆形、锯齿状扇形B.针形、锯齿状扇形、卵圆形C.锯齿状扇形、针形、卵圆形D.锯齿状扇形、卵圆形、针形7.给胡杨林生态补水的最佳时段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2023湖南衡阳模拟)冻土活动层指覆盖于多年冻土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三植被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十三植被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植被A级·学考达标练不同季节的水热差异,导致木本植物径向生长速度呈现季节差异。

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季节,植物生长快,形成的木质部较稀疏,颜色较浅;反之则木质部较密,颜色较深,树木随季节交替形成一圈圈深浅交替的年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板栗树种的年轮及其显微图,其中早材形成于春季,晚材形成于夏季。

据此完成1~3题。

1.由图可知,与a年份相比,b年份( )A.春季雨水明显较多 B.春季雨水明显较少C.夏季雨水明显较多 D.夏季雨水明显较少2.图示年轮反映该树种( )A.早材宽度均宽于晚材B.年轮宽度差异主要与晚材相关C.生长速度夏季快于春季D.年轮宽度主要由年平均气温决定3.下列树种中,年轮视觉效果最明显的是( )A.热带速生树种 B.热带慢生树种C.温带速生树种 D.温带慢生树种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1)。

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

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图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

读图,完成4~6题。

4.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A.耐寒 B.耐旱C.耐风 D.耐渍5.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旱灾 B.水源C.大风 D.障碍物6.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 )A.环境污染 B.土地退化C.生物入侵 D.生物多样性增多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

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

(1)说明该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时间:25分钟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

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

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B.完善基础设施,减少人口外流C.改造水热条件,实行高产稳产D.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2.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3.制约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承载力有限B.乡村空心化严重C.植被覆盖率较低D.灾害性天气多发额尔齐斯河流域畜牧业发达。

下图示意额尔齐斯河流域牧场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额尔齐斯河流域草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势B.水分C.热量D.土壤5.图示区域荒漠化严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A.风蚀B.水蚀C.冻融D.溶蚀6.下列有利于缓解乙牧场荒漠化的合理举措是()A.种植乔木,改善生态B.打机井,引水灌溉草场C.设置围栏,禁止放牧D.夏季向甲牧场转场放牧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热带雨林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B.乙地雨林面积的变化不会影响全球气候C.乙地雨林的形成与暖流、盛行西风有关D.甲地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全球变暖8.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9.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该地区沼泽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13山地的形成(考点专练)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13山地的形成(考点专练)

考点13山地的形成(2020·鸡东县第二中学)塔希提岛位于南太平洋,年降雨量2500毫米以上,沿海有肥沃的平原,许多热带花卉生长在岛上,塔希提已成为重要的花卉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希提岛按成因属于()A.大陆岛B.珊瑚岛C.火山岛D.冲积岛2.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富B.地势中高周低,山脉呈东西走向C.河流短小流急,水量大,富水能D.除盛夏季节外,山顶常有积雪3.从帕皮提空运鲜切花至秘鲁利马(14°S、75°W),最短航向是()A.一直往西北飞B.一直向东南飞C.先西南再西北D.先东南再东北(2020·辽宁葫芦岛)2020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的山体“身高”进行新的测量。

1975年我国测得的珠峰峰顶雪面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测得的珠峰峰顶岩石面高度为8844.43米。

下图为中国测量登山队登山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登顶珠峰的最佳时间及可能面临的危险是()A.1月大风B.5月流雪C.8月暴雨D.11月干旱5.队员们在攀登过程中()A.可以记录丰富的自然带谱B.沿途可见峡湾地貌C.可能采集到海洋生物化石D.一直沿着山谷前行6.中国测量队两次测得珠峰“身高”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板块持续运动,导致山体下沉B.全球变暖加剧,冰川大量融化C.侵蚀作用增强,导致高度下降D.测量技术发展,排除冰雪厚度(2020·浙江高三二模)下图为我国内蒙古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地层X、Y、Z的年代依次由老至新。

该区域不同坡向分别分布着森林与草场。

完成下面小题。

7.与甲地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图示是()A.B.C.D.8.图示区域()①主要受东西向的水平挤压作用形成背斜②主要受南北向的水平挤压作用形成背斜③甲地主要分布森林,乙地主要分布草场④甲地主要分布草场,乙地主要分布森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0·横峰中学高三其他)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专题13: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13: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13 地理过程形成类选择题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方法指导】1.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天气特征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符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雨区位置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上升,气温下降,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转晴2.锋面类型辨析(1)看箭头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方向只是朝向暖气团,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2)看雨区范围及位置(3)看符号三角为冷锋,半圆为暖锋。

符号所指的方向为锋前进的方向。

(4)看温压变化3.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比较内容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与风向平面示意图(北半球)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我国的寒潮天气4.锋面气旋图的判读气旋伴随锋面,形成锋面气旋。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

(2)确定风向依据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转关系可确定各点风向。

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E、H正好相反,故F、G 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处为冷气团,E、H处为暖气团。

2023年新高考地理小题必练含答案13人口容量

2023年新高考地理小题必练含答案13人口容量

小题必练13: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020·浙江高考)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答案】1.A2.C【解析】1.浙江省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科技发达,通过电商直播为海西农产品找到销路,利于海西农民提高收入,①正确。

浙江人多地少,两地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差异大,搬迁成本高,不适合将海西农民迁居浙江,②错误。

青海地处西部内陆,科技教育落后,缺乏人才,浙江科技教育发达,科技人才丰富,选派浙江人才到海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海西州实现整体脱贫,③正确。

IT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海西科技落后,缺少科技人才,不适合IT产业发展,④错误。

A正确。

故选A。

2.影响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

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降水较少,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下,农牧业产出少,造成环境承载力小,C正确。

当地人口密度小,A错误。

经济规模小和科技水平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是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体现,BD错误。

故选C。

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500万。

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2.上海市A.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B.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C.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D.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答案】1.A2.C【解析】1.人口“天花板”是指一个地区人口规模上限,上海市土地面积小,城市化速度快,城市用地紧张,所以限制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A正确,BCD错。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13 锋面与天气(A)(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13 锋面与天气(A)(含答案解析)

考点13 锋面与天气(A)下图为2022年10月初某次强冷空气过境时的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有冷锋存在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此时图中四地中()A.甲地降温幅度最大B.乙地风大浪急C.丙地出现冰雹天气D.丁地此时吹偏南风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今年入冬以来湖北多次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其主要的影响天气系统是()A.甲B.乙C.丙D.丁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锋前降水B.乙图的天气系统过境时一般会出现暴雨天气C.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是气旋D.丁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a)中()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6.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下图为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图所示时刻最可能在()A.2月B.5月C.8月D.11月8.图中台湾北部天气状况是()A.晴朗无云B.阴雨连绵C.多云,有阵雨D.狂风呼啸下图为自北向南移动的冷锋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描述与示意图情况相符的是()A.①表示暖气流B.②气流主动爬升C.③处的气压值低于1006百帕D.④处刮东南风10.冷锋过境后,④处的天气变化特点是()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气温升高,气压升高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下图为冬季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2.关于P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B.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C.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大气的垂直速度(ω,单位:Pa/s)是表征大气垂直运动的物理量,其值为正代表下沉,值为负代表上升。

高中地理小练习:为什么“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小练习:为什么“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小练习:为什么“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
(附参考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

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 m,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

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

材料二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

(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

(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

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参考答案:
(1)地质过程: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

特征: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

(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
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小);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

(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

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小练考(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组题人:马振锋一、单选题:(48分)(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 )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 (2013高考题重庆卷)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5~6题。

3.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 .气温分布图B .降水量分布图C .工业分布图D .旅游景点分布图 4.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 .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 .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2013高考题海南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13~14题。

5.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B .气候变暖C .排水造田D .黄河来水量减少6.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图1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图四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013高考题江苏卷)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5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8~9题。

图410 15 20 25 30 35 40 坡度(°)200 400 600 800 1000 单位面积产沙量(g /m 2)① ② ③ ④图48.图6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9.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5,完成10~12题。

10.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1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二、综合题:(52分)(2013高考题安徽卷)13.(35分)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图 13(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0分)(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14分)(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11分)(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2013高考题重庆卷)14.(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

(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4分)(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_。

(2分)其原因是_______。

(2分)(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

(4分)表1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

(8分)地理小练考13答案【答案】1.C 2.C【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某流域的开发为背景,利用开发三个阶段示意图和流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流域开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较易作答。

【解题思路】第1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

第2题,从b图看,从③→②→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

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Ⅰ、Ⅱ、Ⅲ分别对应③、②、①。

【答案】3.B【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水土流失成因是否了解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已经说出了有地形图,分析四个选项,只有降水量和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所以选B。

【答案】4.D【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考生对流域年产沙量的理解,题目实际已经给了定义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定义强调的是流域内产出,所以一定是流域出口处收集的才是,故选D。

【答案】5.C 6.B【命题立意】本题组通过宁夏广布湖泊的变化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的考查。

从能力上看要求考生具备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问题是地理考查的热点。

【解题思路】第13题,宁夏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形成我国重要的农耕区。

20世纪80年代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过度围垦湖泊。

结合材料中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可说明湖泊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选C。

此题难度中等。

第14题,湖泊湿地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有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和降低气温的年较差;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的作用。

故选B。

此题难度较易。

【答案】7.A【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平时对坡度与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关系的掌握,这个平时考生应该是有一定训练的。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坡度最大才40度左右,所以不应该出现坡度变大单位面积产沙量大量减少的过程,所以选A。

一般情况的下45°坡面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上图是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变化的关系。

当坡度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答案】8.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比例尺相关的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图5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

【答案】9.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答案】10.D 11.B 12.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我国某区域地形河流示意图,考查封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区域发展的自然因素分析及在生态环境问题。

注重区域的定位和从图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

【解题思路】第18题,从图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以及本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

第19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推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

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第20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

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故A错,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B错,丙丁地位于下游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退化,产生荒漠化,故C正确D错误。

13.【答案】(1)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土地生产力下降 水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恶化。

(2)自然条件 塬面宽阔 土层深厚 质地疏松 海拔较高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降水适中效益 有利于恢复植被 保持水土 改善生态环境 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 增加农业附加值 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 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 文字等方式表达 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 体现循环经济思想 具有可行性均可。

畜牧业畜产品沼气沼气池【命题立意】借助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考查地理信息提取与调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较强。

【解题思路】(1)图中陕西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陡坡开垦带来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导致的土地退化、肥力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现象;另外这里生产力低,种植作物单一引发病虫害、生态失衡等问题产生。

(2)农业生产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效益要兼顾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

(3)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14.(1)【答案】加剧 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试题立意】该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流水对河流弯道两岸的侵蚀程度比较。

第二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这个要考查考生生活知识的储备。

【解题思路】第一问,平时考生应该有训练,弯道直接冲刷的凹岸,流量变大了,当然是凹岸冲刷也加剧了。

第二问,已经说了修建拦河坝,因此,就只能在坝上做文章了。

应该说还是容易想到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易错点拨】第一问,对于掌握知识掌握不好的考生,容易用地转偏向力去做题,这个平时要对学生强调河道弯道处,和直道处是不一样的。

(2)【答案】大(多) 乙河道的分流作用【试题立意】该题考查考生对图中河道的仔细研读,实际就是考查考生的阅图能力,并不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