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氧气含量、制取气体反应原理、质量守恒、金属活动性及探究金属活动性专题训练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之《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1、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小组同学首先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装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位于瓶内中间,而装足量白磷的燃烧匙却浸没在蒸馏水下。
他们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被点燃,燃烧现象为。
【提出问题】红磷在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再次被点燃。
(1)红磷属于(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意,得出结论: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可行”或“不可行”)的,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实验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如图2.则,在图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 AB 段、CD 段、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123答案:解:红磷被点燃,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故填:产生白烟。
【实验验证】(1)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填:单质。
(2)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2H3PO4。
故填:P2O5+3H2O2H3PO4。
(3)根据题意可知,氧气没有完全反应,猜想①正确。
故填:①。
【反思交流】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其理由是红磷完全反应后,装置中剩余有氧气。
故填:不可行;红磷完全反应后,装置中剩余有氧气。
【拓展延伸】在图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AB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氧气几乎不消耗;CD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红磷熄灭,温度下降,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下降,氧气上浮;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 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实验C.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 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2.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存放氧气B. 稀释浓硫酸C.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 检查装置气密性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 玻璃管连接橡胶管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 滴加液体4.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某同学为了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采用燃烧的方法,它应采用的药品是()A. 木炭B. 硫粉C. 红磷D. 铁丝6.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D. 证明CO2与水反应7.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注射器内装有50mL 水,导管中的空气可忽略),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④⑤B. ①②③C. ②③⑤D. ③④⑤8.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A.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B. 检验氢气的纯度C.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 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9.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图示装置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A. 铁粉B. 磷C. 木炭D. 镁10.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硫或木炭代替C.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11.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C. 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可能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A. 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装置气密性不好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 做细铁丝在氧气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红磷过量13.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 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读数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O2含量B. 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C.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二、填空题16.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频考点专题训练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2.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字母)进行组装;张强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将药品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实验中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试管底部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一点),张强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至少答一点)。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
①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为:;实验结论是。
①下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 选用足量红磷进行实验是为了耗尽集气瓶内氧气(4)装置G 的实验目的是 ;试管b 中的气体是 。
(5)H 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木炭必须由上往下缓慢的伸入,原因是 ;检验生成物的操作是 。
3.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①.高炉炼铁(1)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炼铁得到的是 (选填“生铁”、“纯铁”或“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焦炭能在炼铁过程中提供热量B .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矿石中杂质C .排放的高炉气中含量最高的是2CO①.模拟工业炼铁【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原卷版)
专题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重点突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②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 2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 3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
5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7、误差分析8、实验反思用其他药品代替红磷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镁能与O2、N2、CO2反应),则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不只是O2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偏高。
( 2 )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不是气体,或生成的气体能被集气瓶中的液体吸收。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如木炭、硫粉等,则会导致反应后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使测得的结果偏差较大。
改进实验:用NaOH溶液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3)在空气中不反应的物质分析:若物质在不与空气反应,那么就无法消耗氧气,如铁在空气中不反应。
9、改进装置基础练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2.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B.C.D.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3、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
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粉(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1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CD
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失败的做法有_____。(填字母)
A.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装过量的红磷
C.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缓慢插入瓶中
D.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创新实验】有同学设计了图3进行实验。集气瓶容积 ,实验前
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结束后,容器中是
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1:有氧气剩余;
猜想2: 无氧气剩余 。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
匙中的红磷,红磷燃烧产生 大量白烟 ,待红磷熄灭,装置完全冷却
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
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改进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和药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
中,塞紧橡胶塞,如图1所示。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
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松手后,若活塞仍能返回到20
mL刻度处,则说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 。
5
D. 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
刻度
1
2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所示。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
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
夹。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红磷燃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实验设计1.化学反应原理如图5-1所示,利用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容器内形成负压,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止水夹。
实验药品:红磷、水。
3.探究方案:⑴在集气瓶中放入少是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做上记号,并将瓶内剩余体积均分为五等分。
⑶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⑶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不夹,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内,最终水面在五分之一记号处。
4.探究评价:该探究实验在反应原理上就存在错误。
我们都知道,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的速率越慢。
当燃烧持续进行时,氧气的浓度越来越小,氧化的速率也越来越小。
一旦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可燃物在着火点以上温度时,燃烧便停止了。
这也是有些物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的原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燃烧试图除尽空气中的氧气,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就更无法除尽氧气了。
很多教师在做该实验时,都发现,最终水面停在十分之一处,而不是五分之一处,原因就在于此。
该实验装置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的地方太多,加之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加热了内部的空气,使之外逸,都会导致实验的误差。
要做好该实验,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⑴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要快,并塞紧塞子。
5.资源开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白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⑴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如图5-2。
⑵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专项训练[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所示。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处 。
2、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 红磷燃烧耗尽密闭容器中1/5体积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被吸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
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 = 2P2O5 。
3【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吸收燃烧产生的热,有利于瓶内降温),把集气瓶剩余容积划分为5等分,并做上记号。
2.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同时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充满白烟。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被吸进集气瓶中,进水的体积恰好近似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5【注意事项】 1.装置不能漏气。
2.红磷要过量,以保证瓶内的氧气耗完。
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不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4.止水夹要夹紧,防止红磷燃烧时气体膨胀使瓶中气体从导管逸出。
5.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防止瓶内气温高于外界气温,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6【实验分析】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过少 、装置气密性不好 、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
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 。
7、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 (如铁丝不行);(2)燃烧时只消耗氧气 (如镁带不行);(3)生成物不能为气体 (如硫粉、木炭等不行)。
8、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其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9其他常见变形装置如下图:装置形式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相同的,即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大题强化练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大题强化练习《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1、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1)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编号药品Ⅰ块状大理石、10%盐酸溶液Ⅱ块状大理石、10%硫酸溶液Ш大理石粉末、10%盐酸溶液表中实验Ⅱ对应如图1曲线(选填“甲”或“乙”或“丙”),小组同学决定用实验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用实验Ⅲ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探究活动二】探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实验一】利用图2装置分别用排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导管内空气忽略不计)。
(2)实验前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使其充满二氧化碳。
其操作是:关闭止水夹K1和;打开止水夹,打开活塞,滴加适量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3)将丁与甲相连,可以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管口连接顺序是c与相连(填“a”或“b”)排水法收集气体:关闭K1、K2打开K3,滴入稀盐酸并开始计时,待水排尽,用时28秒。
排气法收集气体:关闭K2、K3,打开K1,滴入稀盐酸并开始计时,待空气排尽,用时15秒。
【实验二】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两瓶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3)(两种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氧气均来自于空气,气体溶于水的量忽略不计),则:(4)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5)根据图3数据分析可推知实验一收集气体前甲装置中的空气(填“有”或“没有”)排尽。
(6)根据图3数据可求得: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7)综上分析,实验室(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2、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进行探究。
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现有如图1装置:(1)图D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测定氧气含量、制取气体反应原理、质量守恒、金属活动性及探究金属活动性专题训练
测定氧气含量、制取气体反应原理、探究酸碱性质、质量守恒及金属活动性专题训练一.测定氧气含量1.(2010•房山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20mL处B.15mL处C.10mL处D.5mL处2.(2005•南宁)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液体液面高度不到集气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3.(2011•溧阳市校级模拟)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待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为止;(3)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4)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5)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6)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填“能”或“不能”),为什么?.4.(2011•东莞模拟)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B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3)经过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5.(2010•呼伦贝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下列药品中的(填字母代号);A.蜡烛B.红磷C.硫粉D.铁丝(2)为了充分消耗广口瓶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3)如图所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通过此实验还可以推断广口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的化学性质是;(5)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加适量水的作用是.6.(2005•黑龙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7.(2011•天津)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该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填“软水”或“硬水”).(3)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二、制取气体反应原理8.(2013•黔东南州)据央视报道:2013年6月10日上午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潜艇,承载14位科学家再次深海科学考察.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净化室内空气.为探究其反应原理,某学习小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设计】为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选用如图仪器和如图实验装置.(2)用A处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配该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除带导管的双孔塞外,还需要上述的仪器有,(填名称).写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体现CO2与过氧化钠反应,且E中只收集到氧气一种气体,请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填写装置导气管的连接顺序是a→→→d→e→→→i.【实验验证】(4)用,证明装置E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5)检验装置C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①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含有过氧化钠.②再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装置C反应后生成碳酸钠.9.(2013•安顺)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Na2O2)和呼出的CO2反应来制取氧气提供呼吸.某实验小组为验证这一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在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设计装置】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B装置中盛装NaOH溶液.【实验过程】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A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B、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实验分析】(1)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小组采用的验证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2)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这是根据浓硫酸具有的原理;(3)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4)实验证明:Na2O2和CO2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可得到氧气.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在实验室不用加热的方法,用气体也可制得氧气.按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你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三.探究酸碱性质10.(2012•磴口县校级一模)小明在做“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加入了一定量的盐酸后,无法判断该反应进行到了什么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中性,还可能呈酸性.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 ,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 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_性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使其呈酸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2)小欣对上述检验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不用指示剂或pH 试纸同样可以判断上述溶液的酸碱性.小欣提出了以下方案:步骤一:取样,继续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碱性;步骤二:另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11.(2003•长沙)如图所示,在燃烧匙内盛适量硫粉,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1)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2)如何证明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呈酸性? .(3)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其水溶液略显酸性的原理,解释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12.(2012•滨州)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 ﹣H 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13.(2012•河南模拟)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在实验室对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探究.(1)酸和碱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右图是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C .氢原子的质量为1.008D .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填符号).(3)小华同学打开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后,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4)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①同学们对溶质的成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小贝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氢氧化钠;小华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稀硫酸;小明同学说:溶质.②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老师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这三位同学的猜想中不正确的是.(5)小钢同学要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经计算,他需要称量氯化铜的质量为g.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氯化铜溶液中主要含有Cu2+、Clˉ和水分子.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化铜溶液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氯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固体溶解,溶液呈无色(6)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二者正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14.(2012•东营区校级模拟)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b.可能是.【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实验验证】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成立;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物质.15.(2012•石鼓区校级模拟)将CO2通往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从而证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也能与NaOH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①小明和小红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实验现象分别为:,.为了排除CO2溶于水造成的影响,还应作的一个对比实验是.②小丽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的原理,设计了如图丙实验,当将滴管中的浓NaOH溶液挤入瓶中后,尖嘴导管处会喷出“喷泉”.三位同学实验的共同原理,为了使丙实验中水喷出后变红色,可向烧杯的水中加入.③由以上探究性学习,得到的启示有A、可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对比实验是进行实验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C、由于NaOH能与CO2反应,所以NaOH应密封保存.16.(2008•海南)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和极少量的H+.(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③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5)结论: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17.(2006•广安)(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2)(6分)探究实验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在NaOH溶液中存在H2O、Na+、OH一粒子,是什么粒子使酚酞变红呢?假设猜想猜想一:使酚酞变红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水分子猜想二: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猜想三: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设计实验①取2ml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不正确.②取2ml NaCl溶液,滴人几滴酚酞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不正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粒子是.四.探究质量守恒18.(2008•昆明)(1)某同学按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4NH3+5O24NO+6R,其中R 的化学式为,推断R的化学式的依据是.19.(2013•赣县校级二模)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一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填序号):A、生成MgO的质量;B、Mg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D、多余的O2的质量.(2)小凤同学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点燃后的实验现象如图二,镁完全燃烧后,称量石棉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质量还轻(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等.(3)小凤又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她做了这个实验(如图三),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新的发现,你认为新的发现是(填序号):A、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B、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C、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20.(2011•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五.探究金属活动性21.(2011•烟台)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设计现象结论(金属的活动性)A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Cu>Al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得更剧烈Mg>Al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Zn>Fe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Fe>Cu22.(2004•西宁)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取下列适宜的试剂组是()A.镁、铁、氯化铜溶液B.铁、铜、硫酸镁溶液C.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23.(2014•黄冈模拟)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拓展应用】(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24.(2012•莲湖区校级模拟)梦颖同学用实验探究Fe、Mg、Cu等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有关反应记录如下: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Fe+CuSO4═FeSO4+Cu;Cu+2HCl﹣﹣不反应.(1)从上述反应中,我获取的信息有:;.(2)深入思考,我能说明镁比铁活泼,其依据是;如果补充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能说明镁比铁活泼.(3)我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25.(2010•锦州)为了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了探究活动.你能猜测到该同学所用的溶液分别是:a;b.你能推测出该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26.(2008•徐州)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27.(2007•漳州)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置换反应的规律.已知几种非金属单质活动性顺序是:Cl2>Br2>I2>S.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填标号).A.Cl2+2NaBr═2NaCl+Br2B.I2+2KBr═2KI+Br2C.Br2+2KI═2KBr+I2D.I2+Na2S═2NaI+S.28.(2011•岳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A.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有利于直接反应B.使金属表面光亮,便于观察现象C.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提高反应温度(2)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括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该方案中的(填序号)没有必要做.测定氧气含量、制取气体反应原理、探究酸碱性质、质量守恒及金属活动性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测量氧气含量1.(2010•房山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20mL处B.15mL处C.10mL处D.5mL处【解答】解:由试管的容积为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可知空间中氧气约有10ml,红磷足量将空间中的氧气全部消耗,约消耗了10ml,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总体积减少至65ml.试管中空间为50ml,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至15ml处.故选B.2.(2005•南宁)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液体液面高度不到集气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解答】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三各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药品的用量是否充足;3、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故选BD.3.(2011•溧阳市校级模拟)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发白光、放热;(2)待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为止;(3)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保证集气瓶内氧气全部耗尽.(4)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5)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6)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不能填“能”或“不能”),为什么?镁能同时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少,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远大于氧气的体积..4.(2011•东莞模拟)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填字母).(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使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消耗;B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搅拌散热.(3)经过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U型管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分析】(1)A、B、C、D四个实验中:A实验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气压差,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而B、C、D三个实验可以完成,能够能达到实验目的;(2)A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应充分消耗氧气;B实验稀释浓硫酸,玻璃棒搅拌并及时散热;(3)C实验铁丝生锈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管内外形成气压差,故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5.(2010•呼伦贝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下列药品中的B(填字母代号);A.蜡烛B.红磷C.硫粉D.铁丝(2)为了充分消耗广口瓶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过量;(3)如图所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通过此实验还可以推断广口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5)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加适量水的作用是保护仪器,吸收生成物,降低温度.6.(2005•黑龙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约上升至1处.(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不与白磷反应;不溶于水.7.(2011•天津)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中考化学快速提分专训(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
中考快速提分专训(二)专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与应用一、选择题1.【2023·南阳实验学校期末】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做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等量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②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③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④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2.【2023·永州】X、Y、Z三种金属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①Y+H2SO4===YSO4+H2↑,Z和H2SO4不反应;②Z+2XNO3=== Z(NO3)2+2X。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C.Y>X>Z D.Y>Z>X3.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Hg和稀HCl B.Cu和稀H2SO4C.Zn和KCl溶液 D.Fe和CuSO4溶液4.同学们对金属N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N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NCl2),将金属N放入ZnSO4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H2SO4=== NSO4+H2↑B.N+MgSO4=== Mg+NSO4C.2Al+3NSO4=== 3N+Al2(SO4)3D.N+CuSO4=== Cu+NSO45.【2022·海南】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Zn、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Zn、Cu和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Zn、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D.将Zn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6.【2023·郴州】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够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2Ag+CuSO4===Ag2SO4+CuC.实验①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D.实验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7.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3中考化学专题《重要书本实验》点睛含答案解析
重要书本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选择红磷的原因: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为固体;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不选择木炭和硫的原因:燃烧生成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不选择铁丝的原因: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选择镁条的原因: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 /5 。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将银白色的液体汞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红色粉末。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5.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说明剩余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面上了一定的高度后不再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溶于水。
6.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少于1/5 的原因有哪些: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导管中有水残留7.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多于1/5 的原因有哪些: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弹簧夹未夹紧导致燃烧时部分空气逸出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要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发生装置的导管为何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应露出胶塞一点即可,目的是便于气体导出。
2.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何导管要靠近底部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3.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气体已集满;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为何不宜太长?便于观察气泡的速度和取出集气瓶。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刚开始加热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刚开始的气体时装置内的空气;看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才开始收集;实验完毕时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含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物质较合理的是( )A.硫粉B.木炭C.红磷D.铁丝答案:C解题思路:在测定空气成分时选用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该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②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态或液态。
满足以上要求的都可以选用。
硫粉、木炭燃烧能够消耗氧气,但对应的产物是气体,不符合要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要求;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符合要求。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B.红磷一燃烧完,就要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C.集气瓶内气压的减小导致水面的上升D.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答案:B解题思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用燃烧红磷的方法,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生成的固体几乎不占空间,从而使得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根据水的体积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A正确;B.红磷燃烧完,需要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否则内外压强差偏小,结果偏小,B错误;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的固体几乎不占空间,从而使得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使得集气瓶内液面上升,C正确;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正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专练04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提分专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练04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1.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如图是某校师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
(已知白磷在40℃时即燃烧,其燃烧现象与产物与红磷燃烧相同)【实验步骤】(1)测量试管的容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5)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交流】(1)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是。
(2)若试管的容积为6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mL以上(填整数)。
(3)该实验中利用铜丝加热会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你的看法是。
【答案】(1)把试管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量筒中测量;(2)12;(3)不会,尽管铜丝会消耗掉一定氧气,但是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氧气,并且生成物是非气体物质;【解析】(1)测量试管的容积时,可以先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量筒中进行测量;但是白磷在燃烧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导致气体的体积膨胀,所以至少要放在12ml处;(3)实验中利用铜丝加热,不会影响测量结果,尽管铜丝会消耗掉一定氧气,但是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氧气,并且生成物是非气体物质;2.小科同学利用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两个实验。
在如图所示装置(省略夹持仪器,下同)中,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关闭活塞。
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
(一)燃烧条件的探究(1)通过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2)上述实验利用长柄玻璃管的优点是(写出一条)(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将刚才关闭的活塞打开,烧杯中的水进入封闭的长柄W形玻璃管。
(3)若烧杯中原有水a毫升,最终剩余的水为b毫升,长柄W形玻璃管的容积为c毫升,则测定的空气中氧气体积比例为(用字母表示)(4)若本实验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答案】(一)(1)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2)增大了玻璃管的容积,防止白磷燃烧放热,造成玻璃管内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二)(3);(3)装置的气密性差或白磷量不足或没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活塞。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实验题(共10题)1、(1) 图 1 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
(2) 如果用A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检查气密性后在锥形瓶内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 ,写出用 A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3) 若用B 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在试管口处加一小团______ ;该反应的化的体积,则应该让 ______ 导管与 c 连学方程式: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产生O2接。
(4) 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
如图 2 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 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 G 锥形瓶中,观察到______ 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 H 锥形瓶中,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 ,观察到______ 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
锥形瓶H 中溶液最后呈红色______ (填“ 能” 或“ 不能” )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
2、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
( 2 )若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如用 E 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 (填“ 有影响” 或“ 无影响” )。
(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择 C 装置来制二氧化碳。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训练专题一:氧气含量的测定(解析版) (1)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一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设计能实验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 证明CO2与溶液反应C.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D. 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2.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B. 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3.如图中甲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
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C. 图乙曲线图说明红磷燃烧的生成物是气体D. 由图丙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装置的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黄色烟雾B. 实验装置乙比装置甲更环保、得到的数据更准确C. 乙装置中活塞在整个过程中的移动是先向右后向左D. 两个实验装置中,若药品用量过少,均会导致所得结果偏小5.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右图装置所示。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实际值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探究及氧气性质和制取的探究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探究题一: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
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空气的研究。
图I 图II(1)空气主要由________和氧气组成,它们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图I所示的装置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4)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
(5)200年前,拉瓦锡用图II所示的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汞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6)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 g/L,以下四种气体中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 ,既题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
A.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C.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3)【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①________;②___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4)【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着火点240℃)和白磷(着火点40℃)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
九年级化学:专题:“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专题:“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2021年6月27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突破7000米深度大关,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强国.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 2KMnO4K2MnO4+MnO2+O2↑B. 2H2O22H2O+O2↑C. 2Na2O2+2CO2═2Na2CO3+O2D. 2H2O2H2↑+O2↑2.太空飞船在返回舱内还有一套应急系统,可以产生供航天员使用24小时的氧气,确保航天员不会缺少氧气.下列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提供氧气,你认为最合适的(已知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是()A. 高锰酸钾B. 过氧化氢C. 过氧化钠D. 氧化汞3.据报道,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21年6月27日成功下潜至7 062米深度,再创世界纪录.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 2KMnO4K2MnO4+MnO2+O2↑B. 2H2O 2H2↑+O2↑C. 2Na2O2+2CO2═2Na2CO3+O2D. 2H2O22H2O+O2↑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气体,下列方法最适合的是()A. 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B. 4FeS2(固)+11O22Fe2O3+8SO2C. C+2H2SO4(浓)CO2↑+2SO2↑+2H2OD. 2CuSO42CuO+2SO2↑+O2↑5.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A. 用①③制取氧气B. 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C. 用②④制取氧气D. 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6.利用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A. 用①③制取氧气B. 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C. 用②④制取氧气D. 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7.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潜水艇中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 2KClO32KCl+3O2↑B . 2H2O2H2↑+O2↑C. 2Na2O2+2CO2═2Na2CO3+O2D. 2HgO2Hg+O2↑8.在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上述三种气体制取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是()A. 都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B. 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C. 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 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9.从保护环境、操作技术和安全三个方面考虑,用下列化学反应制备一种气体,此方法适宜在课堂教学中操作的是()A. NH4NO3═NH3↑+CO2↑+H2OB. 2HgO═2Hg +O2↑C. Na2CO3+2HCl═2NaCl+H2O+CO2↑D. CaCO3+2HCl═CaCl2+CO2↑+H2 O10.潜水艇里面船员常常利用一些化学反应来补充舱内的氧气,则下面的方法更好的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直接在舱里放过氧化钠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D. 电解水制氧气二、填空题11.实验室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氧气:①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提示:氯酸钾,400℃时分解放出氧气)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提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而放出氧气)③过氧化氢→水+氧气(提示: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每100mL 大约1.80元.)选择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是:________.12.实验室既可用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下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氧气含量、制取气体反应原理、探究酸碱性质、质量守恒及金属活动性专题训练一.测定氧气含量1.(2010•房山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20mL处B.15mL处C.10mL处D.5mL处2.(2005•南宁)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液体液面高度不到集气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3.(2011•溧阳市校级模拟)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待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为止;(3)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4)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5)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6)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填“能”或“不能”),为什么?.4.(2011•东莞模拟)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B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3)经过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5.(2010•呼伦贝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下列药品中的(填字母代号);A.蜡烛B.红磷C.硫粉D.铁丝(2)为了充分消耗广口瓶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3)如图所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通过此实验还可以推断广口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的化学性质是;(5)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加适量水的作用是.6.(2005•黑龙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7.(2011•天津)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该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是(填“软水”或“硬水”).(3)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二、制取气体反应原理8.(2013•黔东南州)据央视报道:2013年6月10日上午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潜艇,承载14位科学家再次深海科学考察.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净化室内空气.为探究其反应原理,某学习小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设计】为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选用如图仪器和如图实验装置.(2)用A处做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配该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除带导管的双孔塞外,还需要上述的仪器有,(填名称).写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体现CO2与过氧化钠反应,且E中只收集到氧气一种气体,请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填写装置导气管的连接顺序是a→→→d→e→→→i.【实验验证】(4)用,证明装置E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5)检验装置C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①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含有过氧化钠.②再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装置C反应后生成碳酸钠.9.(2013•安顺)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Na2O2)和呼出的CO2反应来制取氧气提供呼吸.某实验小组为验证这一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在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设计装置】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B装置中盛装NaOH溶液.【实验过程】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A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B、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实验分析】(1)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小组采用的验证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2)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这是根据浓硫酸具有的原理;(3)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4)实验证明:Na2O2和CO2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可得到氧气.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在实验室不用加热的方法,用气体也可制得氧气.按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你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三.探究酸碱性质10.(2012•磴口县校级一模)小明在做“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加入了一定量的盐酸后,无法判断该反应进行到了什么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中性,还可能呈酸性. 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 ,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 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_性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使其呈酸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2)小欣对上述检验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不用指示剂或pH 试纸同样可以判断上述溶液的酸碱性.小欣提出了以下方案:步骤一:取样,继续加入 ,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碱性;步骤二:另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11.(2003•长沙)如图所示,在燃烧匙内盛适量硫粉,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1)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2)如何证明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呈酸性? .(3)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其水溶液略显酸性的原理,解释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12.(2012•滨州)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 ﹣H 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13.(2012•河南模拟)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在实验室对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探究.(1)酸和碱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右图是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C .氢原子的质量为1.008D .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填符号).(3)小华同学打开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后,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4)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①同学们对溶质的成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小贝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氢氧化钠;小华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稀硫酸;小明同学说:溶质.②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老师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这三位同学的猜想中不正确的是.(5)小钢同学要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经计算,他需要称量氯化铜的质量为g.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氯化铜溶液中主要含有Cu2+、Clˉ和水分子.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化铜溶液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氯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固体溶解,溶液呈无色(6)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二者正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14.(2012•东营区校级模拟)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b.可能是.【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实验验证】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成立;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物质.15.(2012•石鼓区校级模拟)将CO2通往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从而证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也能与NaOH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①小明和小红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实验现象分别为:,.为了排除CO2溶于水造成的影响,还应作的一个对比实验是.②小丽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的原理,设计了如图丙实验,当将滴管中的浓NaOH溶液挤入瓶中后,尖嘴导管处会喷出“喷泉”.三位同学实验的共同原理,为了使丙实验中水喷出后变红色,可向烧杯的水中加入.③由以上探究性学习,得到的启示有A、可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对比实验是进行实验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C、由于NaOH能与CO2反应,所以NaOH应密封保存.16.(2008•海南)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和极少量的H+.(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①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②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③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5)结论: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17.(2006•广安)(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2)(6分)探究实验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在NaOH溶液中存在H2O、Na+、OH一粒子,是什么粒子使酚酞变红呢?假设猜想猜想一:使酚酞变红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水分子猜想二: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猜想三: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设计实验①取2ml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不正确.②取2ml NaCl溶液,滴人几滴酚酞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不正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粒子是.四.探究质量守恒18.(2008•昆明)(1)某同学按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4NH3+5O24NO+6R,其中R 的化学式为,推断R的化学式的依据是.19.(2013•赣县校级二模)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一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填序号):A、生成MgO的质量;B、Mg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D、多余的O2的质量.(2)小凤同学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点燃后的实验现象如图二,镁完全燃烧后,称量石棉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质量还轻(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等.(3)小凤又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她做了这个实验(如图三),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新的发现,你认为新的发现是(填序号):A、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B、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C、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20.(2011•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五.探究金属活动性21.(2011•烟台)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设计现象结论(金属的活动性)A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Cu>Al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得更剧烈Mg>Al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Zn>Fe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Fe>Cu22.(2004•西宁)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取下列适宜的试剂组是()A.镁、铁、氯化铜溶液B.铁、铜、硫酸镁溶液C.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23.(2014•黄冈模拟)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拓展应用】(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24.(2012•莲湖区校级模拟)梦颖同学用实验探究Fe、Mg、Cu等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有关反应记录如下: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Fe+CuSO4═FeSO4+Cu;Cu+2HCl﹣﹣不反应.(1)从上述反应中,我获取的信息有:;.(2)深入思考,我能说明镁比铁活泼,其依据是;如果补充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能说明镁比铁活泼.(3)我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25.(2010•锦州)为了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了探究活动.你能猜测到该同学所用的溶液分别是:a;b.你能推测出该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26.(2008•徐州)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27.(2007•漳州)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置换反应的规律.已知几种非金属单质活动性顺序是:Cl2>Br2>I2>S.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填标号).A.Cl2+2NaBr═2NaCl+Br2B.I2+2KBr═2KI+Br2C.Br2+2KI═2KBr+I2D.I2+Na2S═2NaI+S.28.(2011•岳阳)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A.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有利于直接反应B.使金属表面光亮,便于观察现象C.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提高反应温度(2)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括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该方案中的(填序号)没有必要做.测定氧气含量、制取气体反应原理、探究酸碱性质、质量守恒及金属活动性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测量氧气含量1.(2010•房山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20mL处B.15mL处C.10mL处D.5mL处【解答】解:由试管的容积为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可知空间中氧气约有10ml,红磷足量将空间中的氧气全部消耗,约消耗了10ml,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总体积减少至65ml.试管中空间为50ml,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至15ml处.故选B.2.(2005•南宁)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液体液面高度不到集气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解答】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三各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药品的用量是否充足;3、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故选BD.3.(2011•溧阳市校级模拟)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发白光、放热;(2)待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为止;(3)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保证集气瓶内氧气全部耗尽.(4)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还可以推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5)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6)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不能填“能”或“不能”),为什么?镁能同时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少,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远大于氧气的体积..4.(2011•东莞模拟)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填字母).(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使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消耗;B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搅拌散热.(3)经过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U型管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分析】(1)A、B、C、D四个实验中:A实验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气压差,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而B、C、D三个实验可以完成,能够能达到实验目的;(2)A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应充分消耗氧气;B实验稀释浓硫酸,玻璃棒搅拌并及时散热;(3)C实验铁丝生锈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管内外形成气压差,故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5.(2010•呼伦贝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下列药品中的B(填字母代号);A.蜡烛B.红磷C.硫粉D.铁丝(2)为了充分消耗广口瓶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过量;(3)如图所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通过此实验还可以推断广口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5)实验前在广口瓶中加适量水的作用是保护仪器,吸收生成物,降低温度.6.(2005•黑龙江)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约上升至1处.(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不与白磷反应;不溶于水.7.(2011•天津)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