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伟大长征旗帜 构筑红色学校文化
弘扬长征精神 培育爱国情感-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纪实
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爱国情感: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纪实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爱国情感------‑通渭县文庙街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纪实通渭县文庙街小学坐落于通渭县平襄镇文庙街37号,建校时间1905年,占地面积15715平方米,建筑面积9329平方米,是一所具有光辉革命史的百年老校。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通渭。
1935年9月27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改编之陕甘支队,战胜艰难险阻抵达通渭重镇榜罗。
中共中央随即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作出到陕北扩大建立根据地、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之战略决策。
9月29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共中央领导随军进驻通渭县城。
当晚,毛泽东在文庙街小学接见一纵队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激情满怀、即席朗诵了他著名的《七律·长征》诗,鼓舞红军踏上了最后的征程,后经会宁会师,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为弘扬长征精神,纪念毛泽东《七律·长征》诗发表65周年,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上海电视台与通渭县人民政府携手共建的《七律·长征》诗碑于20XX 年9月29日在文庙街小学正式落成。
诗碑主体造型为“V”形,展陈面积480平方米,展线长度30米,年接待观众1.6万人次。
20XX年3月,学校被定西地区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地级国防教育基地”。
为使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进一步发挥《七律·长征》诗碑教育的基地作用,学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标准,以“五爱”教育为核心,以“弘扬长征精神,争做‘四有’新人”为导向,围绕《七律·长征》诗碑这块教育的主阵地,抓住校园特色资源,结合通渭地域文化,逐步构建起以三个层面为网络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系统:即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校长负责的校级爱国主义教育领导层;团支部、少先大队负责的组织实施层;教研组、中队辅导员负责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层,保证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用好红色资源 构建“五维一体”育人模式 培养出版传媒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构建“五维一体”育人模式培养出版传媒时代新人作者:高锦宏彭红慈妍妮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9期摘要:紅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血脉。
聚焦“三全育人改革、党建组织引领、特色思政育人、课程同向同行、重大活动聚力”五个维度,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有效增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校突出学科特色,探索构建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红色文化;“三全育人”;出版传媒;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是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身上最应该具有的亮色,也是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鲜明特色。
坚守毛泽东主席“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的殷殷嘱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出好书”的精神指示,牢记“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的办学初心,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出版传媒人才的培养定位,立足学校出版传媒学科特色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结合首都北京所特有的红色文化育人环境,深入挖掘红色育人资源,聚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文化育人为主线,聚焦“三全育人改革、党建组织引领、特色思政育人、课程同向同行、重大活动聚力”五个维度,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新载体,搭建红色文化育人新平台,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新机制,产出红色文化育人新成果,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夯实人才培养红色文化育人根基,全面提升新时代中国出版传媒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激发红色动能,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一体化育人体系。
学校党委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制度体系,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时代接班人》班会设计
《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时代接班人》班会设计一、班会背景1.教学(活动)内容分析时代向前,青年向上。
对新时代青年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他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但是在这样一个繁荣发展、社会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追求也是多元的。
而学校需要在这个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承担育人责任,将能唤醒青年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的榜样人物和精神力量带给学生,而长征精神就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标杆。
所以本节班会课,旨在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争做时代接班人。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高中接触过关于长征的历史事件,因此对长征的背景、起因过程及历史意义容易理解。
但是需要详细了解分析长征中的典型战役、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等,进一步去提炼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再将长征精神与新时代的价值传承相结合,需要学生再上升一个认识高度。
3.整体教学(活动)思路通过观看电影及微视频,聚焦典型的情节、人物、故事等,进行长征精神的提炼。
梳理时代大事及所取得的成就,找到长征精神与时代价值的契合点。
二、班会目标1.通过观看《血战湘江》影片,感知长征过程中典型战役的壮烈,分析典型的人物情节,提高感知分析能力,认识勇者无畏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观。
2.了解长征过程中的典型事迹,体悟长征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一脉相承,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3.通过对长征精神的时代解读,深入理解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树立家国情怀。
三、班会重难点1.教学(活动)重点帮助学生提炼长征精神2.教学(活动)难点深入理解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四、班会过程班会前准备:1.学生提前观看影片《血战湘江》。
2.搜集长征草鞋故事,长征诗歌。
环节一:万死千伤鬼亦雄——长征的战斗豪情师:同学们,长征,是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
中央红军共进行600多次战争,而其中的“湘江之战”是最惨烈的一场战争。
电影悲壮的画面里,一定有同学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台词和人物情节,下面请大家在纸上写下最不能忘记的台词,每组再请一位同学跟大家分享观影过程中哪段情节最触动你的心灵。
立德树人谱新篇 红色文化润心田
立德树人谱新篇红色文化润心田作者:***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21年第06期徐州市解放路小学位于徐州市解放南路150号,毗邻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基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多年来,该校紧紧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坚持把实践“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的淮海战役精神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灵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红色堡垒。
2010年,学校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为“淮海战役红军小学”,成为徐州市唯一的一所红军小学。
“进入新时代,学校树立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目标,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学习实践中,创新红色教育载体,丰富立德树人路径,引导全体师生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将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传统的基因继承并发扬光大。
”接受采访的辛跃武校长开宗明义地对记者说。
一、红色校园文化:为成长深度赋能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是解放路小学一直以来的追求,在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局的关怀和指导下,学校提高站位,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准施策,扎实做好校园文化大文章,形成了集“爱·真·创·乐”于一体,具有时代特色、人文特征、红色特质的精品校园文化景观,为学生的成长深度赋能。
来到校门口,综合楼上“淮海战役红军小学”八个气势磅礴的大字便映入眼帘,下方是宛若昂首奔跑少年的校徽和“自觉觉人”的校风,浓浓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站在综合楼的走廊上向外望去,在绿草茵茵的操场另一端,记者看到了一面精心打造的长征文化墙,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依次陈列,交相辉映。
同时,巧妙撷取长征途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表现力、冲击力、感染力的事件创设主题景观,共有瑞金启程、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等六景。
辛校长对记者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将长征路上的经典场景,通过水景、浮雕、石刻、壁画、实景等途径展示出来,再现红军在崇高理想追求的支持下创造人间奇迹的‘解放’精神,这是最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
走好新的长征路演讲稿
走好新的长征路演讲稿缅怀红军丰功伟绩,深刻阐述长征精神,为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进军令。
下面是小雅WTT为你整理的几篇走好新的长征路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走好新的长征路演讲稿篇一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在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缅怀红军丰功伟绩,深刻阐述长征精神,为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进军令。
中华大地,激荡起弘扬长征精神、实现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
漫漫征程,巍巍丰碑。
展览中,无论是“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大型主题景观,还是“七根火柴”“金色鱼钩”“半截皮带”等经典长征故事,无不把观众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80年前,在险象环生的战争环境和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党领导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场惊天动地的历史壮举,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精神高地。
奇迹背后,总有一种信念顶天立地;壮举之中,总有一种精神荡气回肠。
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英勇的红军展现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
伟大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始终是激励党和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回望长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实现民族复兴、谋求人民福祉,既是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仰望历史的天空,精神力量历久弥新。
《红色经典》校本课程
9∕1 巧渡金沙江
通过观看电影、摘抄读书笔记、书写心
2
10∕1 11∕1
四渡赤水河
得体会等举行班级讲故事比赛,推荐优 秀作品参加校级比赛。
选择自己喜欢的长征 故事
“英雄故事我来写" 12∕1 活动
“英雄故事我来讲” 分班举行活动,结束后各组推荐 5 名学
13∕1 活动
生参加校级大赛.
14∕1 读后感写作方法 15∕1 写读后感
程 简
会认识和内心世界,以长征精神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通过读红书、唱红歌、走红路、
介
讲红色故事、摘抄和习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增强阅读、
习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
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目的和意义:
人 物 、细 节 ,并 说 出 自 己 对 英 雄 人 物
的崇敬之情。
以班为单位分小组进行比赛,推荐优秀 7∕1 演讲比赛、摘抄展览
参加校级比赛.
学生先看电影,再结合五年级上册《七
革
观看电影“飞夺泸定 律·长征》一课分组讨论本电影所反映
命
8∕1 桥”
的长征精神,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
事
交流感悟。
迹
要 参
2、刘广星《长征的故事》,内蒙古出版社,2008 年 9 月。
考
文
献
备 注
4
长征是人类历史的壮举,是中国革命恢弘的史诗。长征保存革命种子,抗战得
以胜利,新中国得以建立。让学生熟记那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我校德育的主要内
容.同时,我校地处革命老区,在整合社会资源、历史资源发展红色教育的同时,把“红
擦亮红色教育名片,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擦亮红色教育名片,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周立军邹晓平来源:《中国德育》2023年第23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江西省弋阳县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本着“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原则,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主线,抓住课堂、活动、校园文化这三个载体,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通过日常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形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育人格局。
:毛局长,您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理应也包括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请问弋阳县近年来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有何突破,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毛健文:近年来,弋阳县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原则,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德育课程特点,秉持“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理念,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主线,通过课堂、活动、校园文化三个载体,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日常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的手段,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育人格局。
弋阳县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主要有以下两大亮点:第一,坚持五育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县教体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维峰填谷”,着力弥补“唯分数”时代落下的劳动、心理健康等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县各中小学校广泛拓展劳动教育基地,通过校内开辟、校外租赁等方式扩充学生的劳动实践场地;开设多样化的劳动课程,丰富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大量的劳动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截至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因校制宜地开辟了60多个大小不一、劳动实践方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基地。
此外,县教体局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为三至九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一个课时,旨在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大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全面解决各学校师资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近两年,弋阳县共培养了160余名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三是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协会下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形成了“区域+联盟+学校”的立体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模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作者:张树伟来源:《党史文苑》2024年第08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其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前进历程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迪与引领作用。
红色基因从提出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文化自信的凝聚与体现,高校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将红色基因传承与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使其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塑造。
一、研究背景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规定,利用好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其中关于加强红色资源的利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度逐年上升,这为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二、研究目的新时代背景下红色资源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价值,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文化价值,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与策略。
研究内容包括红色基因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融合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估等方面。
三、红色基因的概念界定(一)红色基因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到红色基因,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其实质也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基因本身是没有颜色的,红色基因作为社会学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奋进征程中赋予了基因颜色——红色。
追根溯源,从建党、建国、改革开放再到新时期,红色基因始终贯穿于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历程中,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质、先进思想和优良作风的总和,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重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 优化学校德育工作
重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作者:黄婷来源:《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年第03期【摘要】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学校德育,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
【关键词】红色文化;德育工作;民族精神我校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
1929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就矗立在原校址中央,这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8年,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现在的校名——“八一希望学校”。
1999年,原全国政协蒋正华副委员长到校视察时高度评价学校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老区教育的明珠”。
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 在校园基础建设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在校园基础建设上,学校非常注重彰显红色文化,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空间和校园空旷环境,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在学校教学楼醒目之处建有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向师生介绍红七军将士及其辉煌战绩。
学校还为教学楼四个楼层创设丰富的主题文化:一楼为“爱我家乡”系列,廊道上挂有百色起义烈士陵园、清风楼、纪念馆等红军革命遗址,还有学生自己拍摄的百色城风光图,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红色家乡的情怀;二楼为“养成教育”系列,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三楼为“军事与科技”系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爱国精神;四楼为“国学经典”系列,陶冶学生情操。
每层楼道上还挂有学生自制的手工作品,真正做了“让每面墙壁皆红色,每处景观都育人”。
2 在办学理念确立上注重彰显红色文化我校坚持弘扬百色老区革命传统,按照“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教育思路,从办学理念、“三风”建设等方面构建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专题阅读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专题阅读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统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一个名著导读板块的推荐书目,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全书共 12 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本节课希望针对这本纪实名著中“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开展,通过不同的阅读活动和任务,帮助学生吸收其中的事实,并拓展阅读视野,进行交流与合作,丰富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解读和理解,感受红色经典中蕴含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三、初二学生在初一时期通过阅读《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书目,基本了解快速阅读、做批注等阅读方法。
同时,初二学生在中国历史科目上刚好学到中国近代史,对作品相关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的认识。
同时,《红军照耀中国》作为纪实性作品,所写事实大多来自作者的直接采访,或由亲历者和目击者提供,学生与红军和长征的时代存在隔膜感,易产生畏难情绪。
本节课是建立在通读全书、整体梳理、重点精读基础上的专题阅读课,学生围绕“长征”专题进行小组阅读和交流,通过多种活动,进一步了解长征的过程,理解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感悟长征精神及其在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从而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三、教学目标1.通过篇章重读,理清长征的过程,把握斯诺报道的关于长征的事实;2.通过文本细读,加深对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的理解,感受长征精神;3.在红色经典中汲取革命精神的力量,发扬长征精神,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一)纵横勾连,走近长征路1.学生分享自己和同龄人的日常,引出“由一群年轻人和孩子走出来的壮举”———长征。
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项目化学习重构
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项目化学习重构夏江萍摘要革命文化题材单元教学改变了碎片式课时学习的方式,通过大目标、大任务、大情境等设计,让红色精神、语文核心知识在解决问题、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活”起来,形成结构化认知,发展高阶思维,实现创造性建构,在综合运用中实现素养发展。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革命文化主题单元项目化学习近年来,笔者带领区域内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研究,即学生以语文核心知识学习为中心,在真实情境中借助多种资源与方法,围绕驱动性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完成言语实践任务,形成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运用。
近期,我们把目光转向了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尝试通过项目化学习,让核心思想、核心知识在解决问题、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发展高阶思维,实现创造性建构,实现素养发展。
2022年2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凸显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小学一至六年级统编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有34篇,占全套教材的10.67%。
低中年级相关课文呈散点式分布,四年级第六单元出现了整本书阅读《小英雄雨来》,到了高年段则以每册一个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其中还安排了一些阅读链接、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歌颂“红色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教师有责任创造性地使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指导学生开展“革命文化主题”项目化学习,即阅读红色经典,了解红色历史,积淀红色记忆,理解红色精神;学习主题演讲,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植根红色基因,提升核心素养。
二、提炼主题,联结知识,明确革命文化主题学习目标序列深入解读各年级革命文化题材单元课文,仔细研究每个单元组合的编排意图,上下贯通、纵横联结,在差异中探寻同质,在普遍中比较差异,就会发现潜藏其中的序列目标。
1.聚焦大概念,要素进阶,搭建“深度理解”学习梯通过读与写之间的共享通道,阅读策略又可以向表达策略迁移。
长征精神与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长征精神与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作者:杨红梅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年第02期[摘要] 长征精神作为小学生德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应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优势,让长征精神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红色社会拓展活动等,让学生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培养爱国情怀。
[关键词] 长征精神;德育;爱国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根植人心。
将长征精神作为小学生德育的重要素材,将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弘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顾全大局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优势,让长征精神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德育课堂要开设专题教学,让学生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深刻认识祖国的和平发展来之不易,珍惜当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在小学语文、地理等课程中,也要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弘扬长征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在德育课堂上,开设长征精神专题教育,播放影片《长征》,播送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事实,切身感受长征的伟大壮举。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饥寒交迫、湘江之战的惨烈场面、四渡赤水的艰难抉择,足以触动学生的爱国情感,迸发出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和祖国和平发展的珍惜之情。
建立大德育观,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
大德育教育观,是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动员班级管理、学校教导处、少先队组织、小学语文课程、地方课程等多方面的力量,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收录了毛泽东的诗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徒步长征,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
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却是轻描淡写,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标准教案来了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标准教案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红色文化》教材第三章“革命历程印记”,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长征精神传承”和第二节“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长征精神内涵,认识到抗日战争在民族解放历程中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精神内涵,解抗日战争历史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长征精神内涵,把握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2.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和抗日战争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红色文化教材、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长征组歌《七律·长征》,引导学生进入红色文化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对长征精神思考。
过程:播放歌曲,学生思考,分享感受。
2. 新课内容学习:(1)长征精神传承a. 教师讲解长征精神内涵和特点。
b. 学生阅读教材,解长征精神形成过程。
c. 案例分析:红军长征中感人故事。
d. 小组讨论:如何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2)抗日战争历史意义a.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背景和过程。
b. 学生阅读教材,解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c. 案例分析:抗日战争中英雄人物。
d. 小组讨论: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3. 随堂练习:(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长征精神和抗日战争知识掌握。
(2)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长征精神传承a. 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b.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 抗日战争历史意义a. 胜利原因:全民族抗战、国际支持、英勇斗争b. 历史意义:民族解放、民族振兴、世界和平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A. 坚定信念B. 艰苦奋斗C. 自私自利D. 无私奉献(2)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原因是什?A. 国际支持B. 全民族抗战C. 英勇斗争D. A、B、C都是2. 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长征精神内涵及其传承意义。
2024年六年级上册红色文化教案x
组织学生对所选作品进行阅读并分享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和主题思想, 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14
04 革命精神传承与 实践活动设计
2024/2/29
15
寻访革命圣地,感受红色氛围
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 革命圣地或红色教育 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精 神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和价值。
2024/2/29
《红岩》
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 白公馆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 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青春之歌》
该书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 小说。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 革命精神。
2024/2/29
特色分析
这些景点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融合了自然风 光和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21
结合当地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设计
2024/2/29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 、文化内涵和特色亮点。
主题活动
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活动,如“重 走长征路”、“寻访革命足迹”等。
03
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和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
优化。
25
拓展延伸: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馆等实 践活动,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底 蕴和精神内涵。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作者:***来源:《江西教育A》2024年第02期紅色文化根植于华夏大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多年来,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立足江西,深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课堂教学、综合实践、研学旅行三条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为学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学校从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一是用好江西省地方教材《红色文化》,上好红色文化常态课。
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编写的江西省地方教材《红色文化》,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在第一学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红星、红军帽、军章、军旗、国旗、队旗等的介绍,开展红色文化启蒙教育;在第二学段,教师通过对红色歌谣、红色诗词、红色故事和红色家园等的讲解,开展积极乐观、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育;在第三学段,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品读红色家书,让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敢顽强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将来报效国家。
为配合《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还组织学生参观南昌大学“红色文化馆”,借助该馆的VR技术,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情景体验中,接受沉浸式、互动式红色文化教育。
二是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在各学科统编教材中几乎都有红色文化内容,学科渗透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学科中的红色文化题材占有较大分量,且题材故事中主人公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相近,教师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还原课文介绍的场景,帮助学生加深对英雄人物及其革命精神的理解。
如《小英雄雨来(节选)》《井冈山下种南瓜》《映山红》等作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作品背景和内容讲解的基础上,还组织班级红色歌曲合唱比赛、文艺会演,把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音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唱、奏、演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美术教学中,将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开发版画特色校本课程“寻踪觅迹系列之红色文化”。
依据·表征·进路:长征精神的意识形态功能论析
依据·表征·进路:长征精神的意识形态功能论析易开发(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摘 要:长征精神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合理论证,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增添驱动力量,为培育时代所需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明确价值定位,为生动描摹多元立体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提供话语素材。
为进一步实现长征精神的意识形态功能,我们应遵循政治导航、理论建构、话语引领和实践确证的进路逻辑,即在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中强化政治保证,在历史书写和文化教育中强化精神武装,在多元表达和多样叙事中强化情感共鸣,在践履示范和利益普惠中强化价值认同。
关键词:长征精神;意识形态功能;价值认同[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10(2023)02-0072-09万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不仅改变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这段伟大的长征历史也孕育和凝结出一种观念意识形态———长征精神,它深刻反映着特殊历史时期党和红军的革命精神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以独特的精神文化样态在历史发展中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
综观当前关于长征精神的研究,学界主要从长征精神的内涵①、长征精神的生成演化②、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③、作者简介:易开发,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参见王炳林.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人民教育,2021(07):11-15;王凤贤,张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21-25;袁银传,乔翔.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6):676-680.②参见李磊,张勇.长征精神的生成理路与时代薪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4):37-44;梅黎明.长征精神的历史形成及其时代价值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33(06):93-98;石仲泉.红军长征和长征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2007(01):55-630.③参见滕慧君,曲建武.“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7(10):132-133;黄冬霞,吴满意,米华全.长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动力[J].广西社会科学,2017(01):11-15;曲青山.伟大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共党史研究,2016(10):12-16.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理路①、长征精神与领袖人物关系②等维度进行探讨,对长征精神的意识形态本质及其意识形态功能的考察则有所不足。
红色“花园” 种子成长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 . 8校园文化聚焦/管理JUJIAO GUANLI荩小学阶段是立德树人的起始阶段,儿童在生命最初接触的美好事物会像种子一样扎根心灵,会发芽开花长叶结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
思想道德教育是“幸福种子”茁壮成长的根基。
而“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讲话精神,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掌握本领,加深对红色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让红色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把“红色基因”注入“幸福种子”成长,让革命精神为他们的精神成长固本培元。
一、师生入校“必修课”,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成为花园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花园小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红色记忆、厚重文化、丰富历史,无不让花园人为之骄傲。
我们学校的校史馆,记录着1925年建校至今的历史。
教师队伍作为实施教育主体,需要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有高超育人水平。
所有入职花园小学的教师,都要首先来到校史馆,了解花园百年校史,红色革命精神在花园的传承。
在花园小学的教师中,有延安时期的女干部周文校长,她曾在中央情报部门工作过,被党组织派到花园小学筹建了花园小学党组织,是花园小学历史上首位党员校长。
还有历代众多的优秀党员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赤胆忠心,一腔热血,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奉献。
他们的感人事迹,涤荡心灵。
通过校史学习,首先在教师队伍中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体教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思明辨、立心铸魂,争做“四有”好老师,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长征故事我来讲红色文化永相传——道真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长征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方案
长征故事我来讲红色文化永相传——道真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长征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世界历史特别是战争史上罕见的壮举,更是人类智慧和力量在极度恶劣条件下迸发的奇迹。
开展纪念长征胜利的主题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和体会长征的艰辛和伟大,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培养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的通过诗歌朗诵、视频观看、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同时,引导学生向先烈学习,发扬革命精神,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活动时间:60分钟2.活动安排1.明确任务:活动前一周要求学生收集整理长征有关的视频与图片,查找历史资料;阅读有关长征的红色经典故事;收集朗诵关于长征的诗歌;收看电视剧《长征》。
并且要求学生分类搜集、整理所需资料,以书面的形式做好在课堂中交流和展示的准备。
2.学生分工:全班分为表演组、解说组、讲述组3个小组,由全班同学推选产生各组负责人和两名主持人。
各组职责:1.表演组: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诗朗诵《七律长征》,歌表演《红星闪闪》。
2.解说组:负责收集整理长征的前因后果和路线。
重点要对红军到到遵义进行介绍。
3.讲述组:全体学生收集长征故事并自主到辅导员老师处讲长征故事,由辅导员根据情况筛选故事内容和讲述人。
五、活动过程1.诗歌表演开篇点题开场诗朗诵:《七律·长征》(表演组)A:83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军史奇迹,这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
B: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王文彪:老师、同学们,在纪念长征83周年之际,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寻访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
AB:现在我们宣布“长征故事我来讲、红色文化永相传”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屏幕出示课题)2.解说长征前因后果(解说组1人汇报)(屏幕出示地图)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相继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四次军事围剿,均遭到惨重失败。
红色校园文化标语
一、建设指导思想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
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
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丰富师生校园文化活动,规范校园文化制度,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建设原则目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环境,培养符合教育方针要求的学生,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要遵循育人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分项分步实施,不断构建与完善与时俱进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建设阶段划分1、校园文化建设基础工作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2、申报创建县校园文化建设优良学校阶段2007年9月—2008年2月3、申请验收县校园文化优良学校阶段2008年3月—2008年8月4、整改提升阶段2008年9月—四、建设具体内容(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1、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我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
本着“追求高品味”的原则,继续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增设一二个具备育人功能的景观,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育人场所;利用好大门口的显示屏,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校园户外张贴物、宣传品管理规范,校内各种标牌规范,发挥好宣传长廊的教育功能。
师生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楼道、景墙、花木等景点的命名及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扬伟大长征旗帜构筑学校红色文化
长征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李少保
上海市长征中学是一所以伟大的“长征”命名的完全中学,这一校名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价值功能是新时期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校高扬伟大长征旗帜,大力推进“长征精神教育”,并使其成为贯穿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红线,努力构筑学校红色文化。
我们的行动研究也被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确立为市级学校德育重点研究课题。
我们以丰富的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长征精神成为我校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这一学校文化有力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长征精神教育”已经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知名的德育品牌。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虽然发生在70多年前,其精神已积淀为红色文化,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资源。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延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鲜活、丰富的内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重水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
当代青少年学生是在和平环境中、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环境下生长,如果不了解长征,就不了解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历程,就难以把握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今天,我们在学校教育中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旗帜,让长征精神在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中焕发出时代光芒,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成长增添一股精、气、神,引领青少年学生思想、学业、品格健康发展。
红色文化-----长征精神蕴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益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传播红色文化有益于抵制肮脏、腐朽的价值观。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施校本课程,弘扬长征精神;“.长征行”感悟长征精神;社会考察,丰富长征精神;节庆仪式,积淀长征精神;社会实践,践行长征精神;“三自”主题活动,内化长征精神;整合资源,学习长征精神;创新载体,培育红色文化。
通过弘扬长征精神,我们打造了具有“长征”特色的学校红色精神文化,打造了全市知名的“长征精神在长征”的学校德育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