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点 。为 阻止 全球 气候 变 暖的 趋势 ,保 卫
我 们 人 类 共 同 的 家 园 ,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已
为 国际 国 内所重 视和 关 注 ,作 为能 源 消 耗 和 生产 大 国 ,我 国 更是 义 不 容辞 。
2、我国 经济 结构调 整 的迫 切需 要 。
化峰 会上 所做的承诺 ,无疑为我 国未来的 经济发展 敲定 了方 向——低碳经济 ,但以 上这些客观 因素的存在 ,也给低碳经济在 我 国的推进带 来了挑战 。 就需要我 国以 这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
煤 、缺 油 、少 气 的资 源 条件决 定 了我 国能源 结构 是 以煤 为主 ,低碳 能源 资源 的 选择 有 限 ;三是 第二 产 业为 中 国经济
体的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 的加剧是 全球 气 候变 暖的 基 本原 因 。 以低能 耗 、低 污
染 为 基 础 的 “ 碳 经 济 ” 成 为 全 球 热 低
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徐 惠凯 黑龙 江大通 计算机 有限公 司 10 9 00 5
二 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必 要 性
1 、大 势所趋 。应对全球 气温上 升是 低 碳 经济概 念提 出的最 直接 的 原 因。 高 碳经济导致的全球 气温上升 以及诸 多环境 问题 已经威 胁 到人 类的 生存 和 可持 续发 展 。许 多科 学 家认 为二 氧化 碳 等温 室气
益 ,在 建立 与低 碳 发展 相适 应的 生产 方
重要 途 径 ;另一 方面 ,通过 发 展低碳 经 济 ,能提 高 可再 生能 源 比重 ,从而 有效 地 降低一 次性 能 源消 费 的碳 排放 ,是我
国优 化能 源结 构的 可行措 施 3、增 强 国际竞 争优 势 的有利 途 径 。 发 展低 碳经 济 ,一 方面 有利 于 实现 缓解 当地 污染 物 、保 护 当地 环境 完整 性 的 目 的 ,同时 在 很大 程度 上有 利 于减 轻 日益 增加 的能 源需 求 ,减 少 对进 口能 源 的依 赖 ; 另一 方 面 ,不 仅 可 以 开 展 国 际 合 作 ,与发 达 国家 共 同开发 相 关技 术 ,还 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工作进展情况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

以下是一些关键领域的进展情况:1.能源结构优化:我国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

同时,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节能减排:通过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如提高能效标准、推广节能产品、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等,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3.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推行废弃物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绿色交通: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大对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

5.生态保护: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对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重要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虽然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1.技术瓶颈:一些关键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存在较大难度,如高效储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等,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攻关力度。

2.成本问题:一些低碳技术的成本较高,使得相关产业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例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初期投资较大,使得其电价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缺乏优势。

3.政策支持不足: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但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有待加强。

此外,在某些领域仍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如碳交易市场等。

4.社会认知度低: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够高,缺乏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

5.国际合作不足: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技术交流、资金支持等方面,我国仍需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景、问题与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景、问题与建议

采取 恰 当措施 和手段 , 必能拥 有 良 煤 为 主 的 能 源 结 构 短 期 难 以 改 术 发展 面 临 困难 。低碳 技 术 研 发 好 前 景 。具体来 说 : 一是 高耗 能行 变 。 当前 我 国正处 于工 业 化 和 城 与 技术 转 让 是 发 展 中 国家 实 现 节 业 低 碳 转 型 的潜 力 巨大 。 以钢 铁 市 化快 速发展 时期 , 市 和农村 基 能减 排 、 城 发展低 碳经 济 的关 键环 节 行 业 为例 , 国 大 、 我 中型 钢铁 企 业 础设 施 建设及 居 民消费 结构 升级 , 之一 。在 这方 面 , 国面 临低碳 技 我
面 的 问 题 。 同 时 , 国 目前 缺 乏 规 体 系 , 府 应 加 强 管 理 能 力 建 率 , 少 废 物 排 放 和 环 境 污 染 , 我 政 减 有 效 的激励 机 制 去推 动 低 碳技 术 设 , 格 制 定 企 业 能耗 环 保 监 管 使 工 业 布 局 更 合 理 、 业 结 构 更 严 产
工 业 烟尘排 放量 、 工业 粉 尘排放 量
进 的产 能 与装 备 水 平 虽 然 已进人 世 都 对 重化工 产 品形成 巨大需 求 ,
而转 化 为对 能 源需 求 的增 加 。能 源 禀赋 与能 源 消 费 。从 能 源 禀 赋
但与 E、 、 等钢 铁强 国 l韩 德 同 比 分 别 下 降 5 5 、 6 5 、 界前 列 , . % 2. % 2 7 在 92 %、4 4 . 5 1. %和 47 %。在石 油石 相 比 , 能耗 方 面 仍 有较 大 差 距 , 0 . 5
( 0 9 2 1 年 中 国环 保 产 业 投 资 用新 设 备 的成 本 要 比改造 更 新 旧 成 本 ; 能源 消 费结 构 看 , 炭 消 ( 0— 02 2 从 煤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能 力有 限, 这 严重 制 约 了向 低碳 经济 的 转变 。所 以, 我 国发 展 低碳 经 济意义 重大 , 但 任重 而道远 。当前 , 从政 策方 面来说 , 我 们要 做好 以下 工作 :
1 、 建立和 完善 法律 法规
我们 现在 过 分强调 或 重视 G D P的增 长速 度 , 甚至 把 G D P的 增 长 当作 经济 发展 的全 部 内容 , 不 惜 以廉价 的资 源 出口或 出 口退税 换 取G D P的增 长 , 未 做长 远 的 发展 计 划 , 短 期内 我们 口袋 里钱 多 了 , 但 是造 成 的恶果 却是 环境 恶化 , 水污 染 , 空气 污染 变脏 , 各种 疾病 频 现, 这 已 经与 发展 的 本 意背 道 而驰 , 而 且不 符 合科 学 发展 观 的本 质 要 求 。 目前 , 人们 应 该进 一 步 掌握 科学 理 论知 识 , 树 立可 持 续发 展 意识 , 决不 能 以污染 环境 来换 取经 济的发 展 , 甚至 急功 近利 , 以当代 9 艮 前 的利 益和发 展损 害 子孙 后代 的利益 , 应 便发 展成 为可 持续 地发 展 。所 以 , 发 展 低碳 经济 , 要 求更多 的是 转变 经济 发展 方 式, 减轻 在 G D P投入 的资源 代价 和环境 代价 , 为 了使科技 发展 的成果 更好 地为 人类 服务 或为 人 民所 共享 , 可 以 采取 向 自然 资 源投 资 , 合理 开发 来 恢 复 和扩 大 资源 存 量 , 运 用生 态学 原 理 , 去 设 计 新的 产 品工 艺与 产 业 流程 来提 高资源 整合效 率 , 做 到有 的放矢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经 济 论  ̄ : - g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推动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建立低碳经济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励人才不断进步。
实施人才奖励政策
设立低碳经济人才奖励制度,对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 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为低碳经济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如晋升机会、岗位轮 换等,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低碳经济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低碳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相关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 低碳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经济经验和技术,促 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开展示范活动
02
通过开展示范活动,展示低碳经济的成果和效益,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加强媒体宣传
03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低碳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03
政策建议二:加强能源结构调 整
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减少煤炭消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碳排放强 度目标,推动企业和个人 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 济的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 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 发展。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
培养国际化低碳经济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我国低碳经济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发展低碳经济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现状及对策建议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引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借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全球气候变化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亟待转型,以实现减少碳排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能源结构转型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内容概述0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03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每年因能源利用效率低而浪费的能源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

能源消耗情况01能源结构单一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占比相对较低,如风能、太阳能等。

02能耗高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人均碳排放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我国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缺乏核心技术,部分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

缺乏核心技术各地区低碳产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低碳产业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发展不平衡低碳产业的发展现状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在规划过程中缺乏对低碳理念的考虑,导致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交通拥堵等问题。

低碳城市建设情况技术支持不足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技术支持,但目前部分城市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不足。

市民参与度低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市民参与度相对较低,缺乏低碳意识和行为习惯。

03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英国作为全球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在2003年就发布了《能源白皮书》,并通过《气候变化法案》等立法形式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约束。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难点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难点及其政策建议

碳 排放 比 20 0 5年 下 降 4 % - 5 , 这 一 承 诺 对 于 刚 0 4% 刚 开 始 步 入 发 展 轨 道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中 国 来 说 是 极 其 困 难 的 。 这 就 要 求 我 国 从 上 到 下 、 国 各 地 都 要 全 走 可持续 发展 的低碳 经济 之路 。
理 论 研 -e 2 0. q, 01 3
我发低经的点其策议 国 展 碳 济 难 及 政 建
口 张 志 军
【 内容提 要 】 哥本哈根世界 气候 大会 之后 , 低碳 经济成 为世 界 经济的发展趋 势 。对 于 中国而
言 . 力发展 低碳 经济 不仅 是 应对全球 气候 变化 、 大 承担 国 际责任 所 需 , 而且是 转 变经济发展 方式 、
减排 指标 , 时也对 发展 中国家提 出减排 要求 。 同
瞩 目的 盛 会 .9 1 4个 国 家 派 代 表 参 会 , 1 1 9位 国 家 元 首 和 政 府 首 脑 出 席 . 大 地 促 进 了 全 球 对 气 候 变 化 极
问 题 的 关 注 。 这 次 会 议 是 不 同 利 益 集 团 之 间 的 一 次 激 烈 交 锋 , 争 的 焦 点 就 是 各 国 的 碳 排 放 量 减 排 幅 斗 度 。中 国承诺 到 22 0 0年 单 位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二 氧 化
阶 段 ,生 产 的 目 的 主 要 是 满 足 人 们 的 生 活 需 求 , 除 小 汽 车 需 要 消 费 油 品 外 , 饭 、 房 等 可 以 不 依 赖 吃 住
高 碳 能 源 的 生 产 和 消 费 。一 般 地 说 , 达 国 家 工 业 发
化 是 以 高 能 耗 高 碳 排 放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 碳 经 济 ” 高 ;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进行
总体安排部署。 可考虑将单位G P D 的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
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制订相应的统计、
监测、 考核、 奖惩办法, 并做好与现有节能减排 、 循环经济
源的利用效率将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二, 国传 统产业和 制造 业、 我 包括 大量高耗 能工业, 在
=, 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选择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第一, 国的 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 出 “ 我 富煤、 缺油、 少 ’
展模式纳入 国家发展 战略的视野中 从前瞻、 , 长远和全局的
角度 部 署低 碳 经济 的发 展 思路 , 找 低碳 经济 与 国家发展 寻 战略的结 合点, 证经 济社会 的和谐 发展、 保 可持续 发展和科 学 发展 。
达 地 区政 府拥 有必 要 的财力 , 步实 现基 本 公共 服务 均等 逐
化。
首先, 要高度重视早期投入, 给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 开发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除了政府公共资金投入外, 设立低碳基金也是重要途径。 其次, 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 通过技术交易等手段促进其迅速推广和应用, 鼓励企业开 发应用低碳先进技术。 最后, 提高 自 主创新能力, 促进关键 技术突破。 除了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技
1将低碳 经济纳入 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 划中 .

以及 “ 型能源短 缺” 新 的结构特征 。 9 82 0 年, 国一 次 17 —0 8 我
能 源费 总量 中, 炭 比重 从7 .%下降 到6 .%, 煤 07 87 石油 消 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2 . 2 %下降到1. 天然气消费由3 %提高到3 %, 7 8 %, 7 . 2 . 水 8 电、 核电和风电的比重则由3 %提高到89 二次能源消 . 4 . %。 费结构基本是以燃煤的火力发电为主导的能源。 在相当长 的时期中, 煤炭都将是我国能源的主体, 提高煤炭等传统能

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路径

• 在2030-2040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 到峰值。但是其人均排放的峰值不仅低于 工业化国家历史峰值,而且低于美国2030 年的排放水平(根据美国目前的减排承诺 预测,2030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1012吨),接近于英国2030年的排放水平。
不同领域对减排的贡献(单位:亿吨二氧化碳)
产业结构调整、物理能效提高减排贡献很大,2020年、2030 年、2050年贡献分别在60%,62%和57%。能源结构优化的 贡献,由2020年的16%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24%和2050年
法国
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08年11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 能源的计划,该计划包括50项措施,涵盖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同时,法国宣布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 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
美国
主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绿色投资
• 纽约州能源办公室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样的发电量, 纽约州风力发电企业创造的工作机会要比火电厂多27%, 比天然气电厂多66%。
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就业
避免碳锁定和路径依赖 避免出现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城市基础设施。
主要耗能设施的生命周期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中国2050情景构架
Scenario Framework
• 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 社会和政治效益,是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 机遇,而不是其成本。
• 到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的价值每年至少会有 5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斯特恩报告)。
•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要把二氧化碳浓度控 制在450ppm以下,投资必须比“一切照旧”模 式增加18%,到2050年平均每年要增加1万亿美 元。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以及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中国正面临着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论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实现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使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长远目标。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在减少碳排放上承担着重要责任。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再者,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转型为低碳经济。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获得环保技术和绿色创新的先发优势,还能够提升国家的声誉和国际地位,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针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需求,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在政策层面,应进一步加强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资,推动低碳技术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同时,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其次,应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

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转化能力。

引导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推动低碳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水平。

此外,应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推动生态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量消耗 的碳 排 放 量 较 煤 炭 低 1 % ~ 0 , 0 3 % 因此 , 对
石资 源 的依赖 。有 学 者甚 至 提 出了所 谓 “ 化 石 经 后
5 6
我 国而 言 , 速 国家 能源 消 费从 传 统 煤 炭矿 种 为 主 加
不 同 , 术和实 现 的途径也 有差异 。 技
首先 , 降 低 煤 在 我 国能 源 结 构 中 的 比例 , 应 提 高煤炭净 化 比重 。传 统 工 业 的 发 展 离 不 开 化 石 燃 料 所提供 的巨大能 源 , 源结 构 的 高碳 化 是 传统 工 能
业 化 的必 然结 果 。当 地 球 温 室 效 应 不 断 影 响 和 威 胁人类赖 以生存 的 自然生 态 系 我 国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可 能 途 径 应 包 括 如 下
方面:
1 优 化 能 源 结构 , 高 能 源 效 率 提
进 入新世 纪 , 现代 社 会 的发 展 面 临着 化 石 资 源
明所依赖 化 石 能 源 基 础 的反 思 和 改 造 也 是 顺 理 成
章的 。高碳工业 发 展 难 以为 继 , 仅仅 是 不 可再 生 不 的化石 能源 资源 的储 量 已经 有 限 , 重要 的是 大量 更 的 C , 放 将 影 响 人类 的生 存 环 境 。发 展低 碳 工 O 排
价格 上涨 已经 成 为制 约 全球 经 济 发展 的 因素之 一 。 另一方 面 , 石 资 源 的工 业 化 利 用 , 成 了严 重 的 化 造 环境 污染 , 引起 了 全球 气 候 变 暖 、 害性 天 气 频 发 灾 等严 重问题 , 由此所 造 成 的 全球 经 济 损失 每 年 达数 千亿 美元之 巨 。严 重 的 资源 、 源 与 环境 危 机 引起 能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此外,应根据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增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目标投向应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在城市及区域交通方面,应更多地鼓励建立高效和快捷的共用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发挥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的碳汇潜力,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等措施的成本可能会很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每年大量投入资金、劳动力造林,但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了4%,而且这些造林地段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亿—亿吨碳.考虑到我国1/3的沙漠和1/3的高原土地,未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困难非常大.但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必须有效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是发展中国家获取能源新技术的主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低碳经济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了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都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和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我国应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案保持一致的新的能源政策,还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此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应多样化和相互协调.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但多数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向企业发出明确的信号,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决策者从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分阶段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之间的政策和措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例如,如何在有关污染控制治理中考虑到低碳因素,不仅是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其次,对现有节能技术需要加强向公众、商业和交通领域推广,这些领域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期,正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最低成本期.此外,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相当有限,而且这类能源是间歇性的,因此寻找合适的储存方法并实现最终大规模的应用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和稳定的减排环境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过对企业的减排进行实时的监测,摸清其减排程度,并对其应尽的减排义务进行客观评估,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设立一些税收等政策激励的措施,促使企业寻求更好的节省能源的技术和方法.此外,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长远来说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长期的稳定感,从而根据政府制定的目标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重点领域.低碳经济的政策要有时间范围,如英国政府就承诺在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维持不变,这样就能给企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信号可以给企业以稳定感,同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个人提供更多消费的信心.应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在完全必要和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提倡以监管等原则来保障成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更应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低碳经济及其实现方式的若干思考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与重视,“低碳”这一新名词承载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追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发展潮流.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LCE”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但是该书并没有为“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内涵;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明确表示将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这一决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目标;2009年6月,美国政府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普遍民众也认识到大气中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对正在上演的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认识到这些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结果,而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低碳经济”也就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发展模式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不但源于气候方面逐渐变暖的压力,同时也是源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的压力,此外,国际间形成的共识,如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也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当属低碳经济已经毫无疑义.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其实,迄今为止低碳经济没有严格的定义,其概念内涵不是很明确,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表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各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实际上是涵盖到生产生活方式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方式,它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二、中国将迎来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多国形成低碳发展道路共识的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逐渐提世界各国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毫无疑问将迎来低碳经济的时代.其实,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许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应对.如1990年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签署并在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从立法的高度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2010年3月中国政府致函联合国批准哥本哈根协议.上述一系列的行动表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全球低碳经济的大幕即将拉开,并开始以实际行动布局低碳经济,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低碳经济,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逐步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这也是现有产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首先在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进行试点,通过实施低碳化技术,使这些行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突破领域.二是发展低碳产业,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达到低碳的标准,这方面一个有代表性的方向就是新能源产业,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对于低碳经济的形成、低碳社会的建设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三、中国国情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思考虽然中国将毫无悬念地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但是考虑到中国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有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只能是贯彻在消除贫困、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节能减排等诸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一个,而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而简单地使其他目标无条件地服从于低碳目标,而迷失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二,在争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实施固碳技术,如碳转化、碳锁定、碳捕捉等,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其三,把着力点放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因地制宜科学地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各类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那么,中国的低碳道路究竟该如何走呢笔者认为,在策略上应该循序渐进,从稳碳到减碳再到低碳,其中,首要的任务是稳碳,完成高能耗向低能耗的转变,逐步将碳排放控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对友好的阶段,然后进一步实行减碳策略,这其中包括碳交易、碳汇等多种可以采用的制度和技术,最终达到低碳的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目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为数不多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外,我国还没有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因此,制定和完善合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保障.二是要积极引进和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一方面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转让,另一方面着力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同时扶持和鼓励开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并推广使用.这些重要的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碳替代技术和碳转化技术,通过立体的减排体系的建立,综合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以政策倾斜和利益为导向鼓励发展低碳产业.可以通过一篮子的经济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激励相关主体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如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环境税,按不同能源种类的碳排放浓度进行征税,以达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直接的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进行有计划的扶持和培育,使之逐渐成长能源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广碳排放标志认证,从而促进企业努力生产低排放型产品,并引导市场消费;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利用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安排,形成市场化的交易价格,使低碳产业能够获得市场流动性支撑.四是对某些产业或行业进行有重点的扶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的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而汽车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在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容易见到成效的一个行业;又如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打造“低碳城市”,以建筑节能、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交通方案的优化综合推动低碳发展之路.五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普及低碳知识.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真正使经济实现向低碳模式转变,通过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的改变引导企业的供给和政府的决策,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行为和的共同认识,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些鼓励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 研发 ,增加对新能源产业 的投资 ,促进新 我国低碳技术项 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 能源的加快发展 。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 , 项 目的投资 ,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性拨款和 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 政策贷款 ,以及 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 , 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 府投入机制。三是企
GE 2 N1 7
业结构的重型化格局仍在强化 。与 20 年 05
系和长期战略规划。应尽快制定 国家低碳 结构看 ,高耗能工业 的增速明显高于工业 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 ,把发展低 平均增速 ,高技术产业的比重还下降了 21 碳经济提升到 国家长期发展战略 的层次 , . 纳入 政府长 期规 划 ,制定 出低 碳 经济 的 个百分点。众多数 字表明 ,我国的能源消 费处于 “ 高碳消耗”状态 ,加上我国的化 “ 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 ,与国家的 “ 发
化 碳气体 ,比石油和 天然气每吨 多 3 %和 7 %。因 0 0 此, “ 高碳 ”的能源结构 ,导致我 国在解决环境污染
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 2 经济发展 的能源高消耗 、高排放模式。我国产 .

1 一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I I B NKE I J
2 1 N0 2 0 . 0
展规划” “ 、 能源规划” “ 、 循环经济规划” 和 “ 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 ,形成一个具 有国家意志的. ̄作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 - - f 同时 ,应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 友 好型 社会 和 节能 减 排 的 工作 需 求 ,推 动 《 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的制定 ,
总 第 1 7期 2
构。转变我 国 高能耗 、高排放”的经济 ‘ 发 展方式 ,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实现 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加快低碳产业 的发展 ,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 物质资源消耗 ,主要依靠钢铁 、煤炭 、电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 ) 一 建立 高效快捷 的交通运输 系统
330 2 00)。
舛尊_匝 娜 0
交通是我 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产业之一 ,也是社会 经济活动 中物流和客流的纽带 。据统计 ,交通运输部 门温室气体排放仅次于工业部门 ,美 国占 2 %,欧盟 8 平均为 2%,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 , 1 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面 ,应通过调整交通方式 ,
而建设 以低碳发展为理念 的 “ 低碳城市”是 实现城 市
能源结构 ,优化能源利用方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近期 ,我国应把节能 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 , 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作者李国志,男 ,丽水学院商学院 副教授 ,管理 学博士 ( 丽水
可持续发展 的必 由之路 ,也 是在低碳 经济 的背景下快 速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化 的重要途径 。
中的比重。今后优质能源发展空间包括将核电作为主要 的发展能源 ,把天然气作为能源调整 的重要部分 ,坚定 地发展水电 ,在分析技术 、经济和可行 l 生的前提下积极 稳妥地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


优 化 能 源 结 构
我国能源探 明储量中, 煤炭 占9%, 4 石油 占5 %, . 4 天然气 占 0 %, . 这种 “ 6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 , 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在较长时 期 内难 以改变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努力促进能源 来源的多样化 ,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一直努力发展 可再生能源,但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变
所谓 低碳 经济 ,是指 在保 证经 济快 速 发展 的前 提 下 ,不 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 ,尽可能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 ,进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达到经济和社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严重的2 个城市 中, O 中国 占了l个 ;/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 6 1 3 响。全 国9 %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 0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些地
我 国应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等方 面的新技术 , 降低 企业采用低碳 经济所需 的技术成本 , 保证企业的技术符合低碳
经济发展的技 术标准 。由于低碳技术是一个新领域 , 抢先发展
出 了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必要 性 . 并提 出一 些政 策 建 议 。 关 键 词 : 碳 经济 低 能源 环境 气候
di 03 6/i n10 - 5 42 1 . . 4 o: . 9js .06 8 5 . 00 0 1 9 .s 0 53
1 低 碳 经 济 的提 出背 景 和 内 涵 .
8年 , 0 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C 3  ̄~ ℃。2 0 年 1月 , 0 9 2 哥本哈根气候
大会 的召开 , 国就减排达成新 的协议 。我 国要完成到22 年 各 00
自20 年英 国政府在《 03 能源 白皮书》 中首次提 出了“ 低碳经 济” 理念 以来 , 引起 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
具有先发优势 ,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 的增长点 ,
区已经 出现了“ 有河 皆干 、 有水皆污 、 土地退化、 沙漠碰头” 等现
象。
23 . 气 候 方 面
另一方面有利 于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 , 还
应发展清洁能源机制( D c M机制 ) 建设 , 加强 国际间技术 交流合 作。C M是当前发达 国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义务 的重要手段。 D
时, 环境状况也得到改善。
3 我 国 发 展低 碳 经 济 的 政 策 及 建 议 .
31 加 快 能 源 、 费 、 业 结 构 的 转 变 . 消 产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论文报告: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们对环保的关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它是以减少碳排放为重点的,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模式的转化和革新,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可持续的发展优势。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1.符合全球环保趋势:全球的气候变化威胁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采取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式,可以将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而且,低碳经济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2.符合我国转型升级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型升级,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我国经济实现升级和转型,成为技术和竞争力更强的经济体。

3.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我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政府引导:以政府引导和推动的方式,鼓励企业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2.绿色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绿色技术,促进技术创新,推广环保型、低碳型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提高我国经济结构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水平。

3.建立低碳产业集群:通过建立低碳产业,实现文化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4.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的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5.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广和落实节能减排的技术和政策。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案例1.福建省厦门市:实现碳中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福建省厦门市通过构建低碳城市,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产品的使用,开展低碳交通规划和低碳健康生活的宣传,推动全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现象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上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1、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问题。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碳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国依赖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煤电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和能耗高是低效能源利用的典型表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我国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科技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打破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低碳经济的转变,这有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建议1、加强绿色投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需要加强绿色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向绿色项目提供优惠资金支持,为投资者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2、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的低碳化。

国家需要建立能源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消费者进行节能降耗,从而加速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

3、推进绿色制造政府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促进绿色制造的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奖励,鼓励企业主动采用环保技术,推行绿色制造。

4、建立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整 , 此建 设低 碳 经 济型 社 因 会 需要 一 段 较 长 的 时 间 , 我 国情 况 尤 其 如 此 。当前 , 我
国的 经济增 长仍 然主 要依
46 > 2 o 4刊总 3 >0 年月 第4 1 期
同 一
了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积 极 性 。 济 , 提 出如下 政 策建 议 我 从 制 度 上 破 解 困 局 , 导 和 指 约 束 政 府 、 业 、 会 公 众 企 社

关于大力发展 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将 先 进 低 碳 技 术作 为 提 升 国 家 技 术 竞 争 力 的 核 心 内容 , 入 列 国 家和 地 区科 技 发 展 规 划 , 期 定 给 予 基金 资助 , 成 持 续 稳 定 的 形 创 新 团 队 , 力开 发低 碳 技 术 和 大
家 和地 区 科 技 发展 规 划 , 定
期 给 予基 金 资 助 , 成 持 续 形 稳 定 的创 新 团队 , 力开 发 大 低碳 技 术 和 低碳 产 品 。 过 通 制 定信 贷 、 收 等财 政 与金 税 融优 惠政策 , 励 、 导企 鼓 引
1 大 力优化 产 业 .
的 行 为方 式 与方 向。 发 展 将
Hale Waihona Puke 高度 发 达 , 易 摆 脱高 碳 能 较 源 的生 产 和 消费 。当前 我 国
正 处 在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快
护 问题 的必 然选 择 , 具有 重 要 的战略意 义 。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涉及 到
社 会 运 行 各方 面 的 转 型 调
速 发 展 的时 期 , 现在 产业 体 结 构上, 现为能耗大 、 表 污 染 重 的第 二产业 比重 较 高 , 对 经 济增 长 的贡 献 大 , 低 而 能 耗 的第三 产业 比重 偏低 。

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十二条政策建议

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十二条政策建议

2021.2 EPEM23智库见解Vision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十二条政策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刘满平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购买碳配额等形式而得到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我国于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我国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既体现了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担当,也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与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相比,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以说是“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如果按照之前按部就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需要以更大的决心与魄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实现。

增加与碳减排相关的资金投入。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势必将通过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到各地,地方政府将成为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和必要条件。

事实上,为推动碳减排工作,我国自2010年以来陆续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期间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地方积极性不高。

研究显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每年资金需求约为3.1万亿~3.6万亿元,而目前每年资金供给规模仅为5256亿元,缺口超过2.5万亿元/年以上。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新能源发电、先进储能、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资金需求量相当巨大。

但从我国政府财政资金来看,除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国家收入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外,目前没有直接与此相关的公共资金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
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

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

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

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

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

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

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

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

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

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

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

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

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

此外,应根据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增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目标投向应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

在城市及区域交通方面,应更多地鼓励建立高效和快捷的共用交通运输系统。

充分发挥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

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的碳汇潜力,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等措施的成本可能会很高。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每年大量投入资金、劳动力造林,但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了4%,而且这些造林地段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

考虑到我国1/3的沙漠和1/3的高原土地,未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困难非常大。

但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必须有效发挥森林碳汇潜力。

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

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

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是发展中国家获取能源新技术的主要途径。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低碳经济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了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

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都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和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

我国应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案保持一致的新的能源政策,还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此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应多样化和相互协调。

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但多数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向企业发出明确的信号,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决策者从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

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

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

分阶段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

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之间的政策和措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例如,如何在有关污染控制治理中考虑到低碳因素,不仅是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

其次,对现有节能技术需要加强向公众、商业和交通领域推广,这些领域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期,正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最低成本期。

此外,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相当有限,而且这类能源是间歇性的,因此寻找合适的储存方法并实现最终大规模的应用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和稳定的减排环境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

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