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心里特征及对策探究

合集下载

90后员工心理及行为特点分析

90后员工心理及行为特点分析

90后员工心理及行为特点分析一、90后员工追求自由平等的工作环境在调查中,90后关注度最高的两个问题分别是“在工作范围内自由发挥”和“能够试行自己的想法”。

他们喜欢随性,渴求在工作中有充分的自由和行为空间,讨厌受到过多制度规范的限制,不喜欢长期从事循规蹈矩的工作。

二、90后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现实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90后员工希望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帮助他们结识更多的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未来自主创业或职业生涯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实际地、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

因此不难看出,90后是一个思维活跃、有想法也愿意去挑战的群体。

三、90后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在调查过程中,90后在以下几个问题中的回答关注度相对较高:“在别人看来你的工作很重要”、“不会被别人瞧不起”、“工作作风使你被别人尊重”。

由此可见,90后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工作岗位让别人羡慕自己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以及薪酬福利等。

因此,那些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比不知名的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人员储备。

如何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是知名度有待提高的企业在用工难面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90后员工对领导有自己较强的主观判断意识在涉及到领导者管理方式问题时,多数90后受访者表示很关注。

他们非常排斥传统专制式的管理,而喜欢亲切民主化的管理。

在他们看来,能够将工作事物打理得井井有条,拥有较高智慧且工作能力较强的领导者往往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他们乐于跟随这些领导者去学习。

同时,那些尊重员工,讲求公平,与员工并肩作战的领导者则拥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即便工作挑战再大强度再高,多数90后员工也能表示理解,并愿意追随。

五、90后员工拥有较高层次即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调查中过半数的90后受访者有较强的权力需求,且希望经常有外出参加活动的机会。

这表现出90后渴望展示自我和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诉求。

90后学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90后学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有 自己的观点 ,渴望得到他人关注 、理解和尊重 ,希望 被认同 。诸多 “ 门”事件也 是 9 0后走向成熟的非主流 探索方式 ,而且是一 种不知轻重后果 的探索 。9 0 后 的
4 . 社会原因。当前社会的压力 日益增大 , “ 浮躁 ” 、 “ 郁闷” 、 “ 压抑 ”等负面情绪充斥在 9 0 后周 围。媒 介 环境丰富 ,信息渠道 多元化 ,网络 、影视 、书干 U 和光盘
强 、叛逆 、寻求刺激 、情绪易冲动 、辨识是非能 力和抗 “ 心 ”的教育 ,关注其内心需求 ,使教育适合他们 的个 诱惑能力相对较差 ,加上 9 0 后 多为独生子女 ,缺乏 相 性发展,从心理暗示到助人 、自助 、自我发展 ,从外在 应的社会经验和阅历 ,驾驭负性事件的知识和能 力还不 的监督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 够成熟 ,容 易迷失或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 ,没有引 3 . 丰 富精 神 世 界 ,增 强 9 0后 的 抗 诱 惑 能 力 。应 增 导的独立 、自由 、个性也更容易导致各种危机事件的发 强精神文化层面的教育 ,在学习、活动 、网络游戏等文 生。 化创意的内涵上争取更大的创新 ,以积极健康的文化产 2 . 家庭 原 因。9 0后 自小 承载 着 家 人 的 期望 和 梦想 , 品去吸引学生 ,营造高品味的氛 围;渗透积极正面 的教 但父母缺乏 养育孩子的经验 ,家庭教育多是 “ 摸着石头 育 ,强化思想品德 、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的培养 ;淡化网 过河” ,缺乏科学专业的指 导。家长或疏于管教 ,或过 络 或 媒 体 的 负 面 渲 染 ,引 导 9 0 后 理性看待敏感话题 ; 分放任 、溺爱或专制 ;注重物质需求的满足 ,缺少精神 加强 挫 折 教育 ,强 化 9 0 后 的 延迟 满 足和 自我 调 控 能 力。 上的关怀 ;重智育 ,忽视或 淡化道德 品质和人格 的培 4 .学校 、 家庭 、社 会 三位 一体 ,优 化 9 O后 的 成 长 养 ,均会影响 9 0 后的身心发展 。单亲 、离异 或留守 等 环境 。教 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 、家庭 、社会的 家庭结构的变化 ,也会弱化父母的榜样作用 ,使孩子缺 共同关注和努力。学校应与时俱进 、关注社会特点、更 乏 安 全 感和 归 属感 ,致 使 孩子 向外 寻找 “ 被 爱 ”和 “ 刺 新教学 内容 、转 变教育思路 、关注 9 0 后的心理需求和

[心理健康,对策,问题]“90后”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刍议

[心理健康,对策,问题]“90后”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刍议

“90后”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刍议摘要:“90后”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90后”的成长,其心理体征也逐渐显现,抗挫折能力差、自我意识强、逆反情绪严重、缺乏感恩意识等,心理健康教育面临重大挑战。

对“90后”进行思想引导,必须从“90后”的视角出发,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思想特征;感恩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现在“90后”已经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90后”的成长环境,其心理特征暴露出众多问题,所以对快要步入社会的“90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90后心理与思想特征1.抗挫折能力较差挫折感并不是指生活过程中的重大打击,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败体验,比如学习走路时摔倒、系鞋带系不上、做游戏时输给玩伴等,这些“小事”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

“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宠爱,缺少这样的挫折体会。

2.缺乏感恩意识“90后”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物质性东西,比如衣服、食品、玩具、零花钱等,父母都会尽量满足,甚至提前捧到他们的面前。

“90后”可以轻易地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却不了解父母准备过程的艰辛,而不懂得珍惜,缺乏感恩意识。

3.强烈叛逆思想作为独生子女,“90后”有更多的时间独处,或是沉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

他们缺少与真实的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和感受,自我意识较强,容易产生极端思想。

“90后”本身情感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果青春期阶段引导不合适,叛逆思想不仅会愈发强烈,甚至有可能会持续影响其一生。

二、“90后”心理健康问题成因1.网络普及21世纪以来网络世界飞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网络普及的时期正是“90后”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

网络成为“90后”生活的重要部分。

2.社会环境变化“90后”成长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崛起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整个社会的思想愈发解放,市场更加繁荣,生活在“90后”出生后的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0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班主任对策

90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班主任对策

90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班主任对策一、90后中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心理健康现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分化加剧,传播媒介的影响更加普遍。

升学这个压在学生身上的巨石始终不可摆脱,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

尤其是90后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差异大,有的父母有好的工作,有车,有的还是离异或者低保.而且父母自身就对社会存在价值观的矛盾,自然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

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校园暴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升级.教师不再向以前那样敢“动”学生一根毫毛了,(老教师常说以前打过的学生现在见了都还感激得很呢,那的确是真的。

)如果现在这样做,那叫体罚,因为人家会“维权”,弄不好,本来教育者一片好心全成驴肝肺不说还要遭遇社会不理解,上头的批评处分,和家长的敌对,以至于搭上命也有例子。

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我在一线工作多年经历和经验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学习出现问题引发心理不健康: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迷恋网络,睡眠不足。

有的是有补课班,讲过的东西,没兴趣再听。

有的是面对激烈的学习压力,开头没有开好就放弃了学习。

有的是对某科目老师的不喜欢,或者说讨厌,而导致该科目厌听,厌学。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共11页文档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共11页文档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90后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清新健康的一代,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代,是衣食无忧、坐享成果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

当社会正讨论他们如何思维前卫、个性张扬、行为另类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在高校校园悄然出现,并逐渐成为高校校园的“主旋律”。

面对这个“早熟、独立、张扬、自信”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学生群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认清形势,转变理念,把握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才能进一步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90后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解析90后一般通指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民。

他们出生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深入、开放扩大和信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体验者,也是社会不良风气和文化传媒的受害者。

因此,90后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这是90后倍受质疑和批评的关键原因。

(一)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1 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也表现得过早成熟,但实际是他们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假性成熟。

90后是在倍受呵护和禁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私密空间太小,只能通过网络来向同龄人倾诉。

而当QQ聊天内容也被家长监视时,他们只能用“火星文”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了。

因此,他们渴望独立,具有较强叛逆意识,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

他们特立独行、张扬个性,缺乏团队忠诚感;90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

“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持续他们的动态,适时调整教育对策,以适应时 代的需求。此外,高校和家庭也需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90后”大学生的 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大学生群体——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 有着显著的不同。研究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代人 的行为和思想,为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指导。
21、教育手段和内容方面针对“90后”青年群体的特点,教育手段和内容也 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教育手段应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育内容也应该更加丰富和实际,注重与社会的和 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还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情感和心理方 面的问题。
“90后”青年群体教育对策探析
针对“90后”青年群体的特点,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教育方面首先,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应 该设置更多的个性化课程和活动,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和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 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次演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 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和影响 因素。其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某高校“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 其择业观现状。最后,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相关假设。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探析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探析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探析摘要:“90后”大学生目前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由于社会环境、经济体制的诸多变化,这一代群体的心理呈现出了与以往大学生不尽相同的新特点。

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成长背景的基础上,探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寻找对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对策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19-03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已经逐渐走出了校园,而“90后”开始成为目前大学校园的主体,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新生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以及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中国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研究“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以及教育对策,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90后”大学生成长背景分析(一)社会环境1、物质生活极大丰富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都给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这一时期的“90后”,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丰裕的物质生活资料、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完善的医疗保障等等。

社会给了“90后”这一代年轻人最好的物质条件,但同时也使得没有经历过“苦”为何物的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2、社会文化多元化“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世界动荡的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在国际范围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以及全球化不断加强;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的经济体制使我国和西方在各方面的交轨更加频繁,各种各样的思潮伴随而来,西方的价值观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思想,而“90后”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还不够成熟,很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错位甚至扭曲。

浅谈对90后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浅谈对90后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浅谈对90后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

他们是1980年至1999年期间出生的一代人,成长于网络和信息的浪潮中。

90后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与其他年代的人有一定的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到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影响。

首先,90后新生在心理方面表现出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特点。

他们成长的时代是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不像80后那样面临经济困境和物质匮乏的压力。

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能够更加自由地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追求。

他们相对而言更加乐观、自信和积极,有着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

其次,90后新生在行为方面表现出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特点。

与之前的年代相比,90后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更加丰富和广泛的选择。

他们接触的信息更为广泛,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领域和文化的多样性,扩宽了他们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从行为上看,90后更加注重个人特点的发展,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尝试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

然而,90后新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竞争压力增加,一些90后面临着就业难、住房压力大等问题。

与此同时,他们的人际关系也面临挑战,很多90后过于依赖社交媒体,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下降。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90后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受到了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影响。

他们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具有更加开放、多元和个性化的特点。

他们注重个人特点的发展和实现,更注重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个人形象的建立。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扰,这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

“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第一篇:“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90后”员工心理行为特征及管理对策摘要:“90后”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与以往员工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分析、研究新生代员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90后;心理;行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90后”开始大量走向工作岗位。

“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父辈不同的是,其生长环境更加优越,受教育水平更高。

一方面他们性格活泼开朗,愿意与人交往,能够很快地融入到集体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

同时,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天马行空,很多时候他们的创意能让人拍案叫绝;而另一方面,他们因为是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愿与人分享并且急切地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和尊重自己,容易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

总体看来,“90后”与以往员工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了解新生代员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开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

一、“90后”员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1.在职场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90后”员工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舒适自由,思维天马行空,希望能找到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这恰恰与目前的企业管理模式相矛盾,这就造成了“90后”员工的忠诚度不高,容易跳槽。

复旦大学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进入职场的第一批“90后”离职率高达30.5%,离职理由包括食堂伙食太差、失恋、宿舍不能上网等各种被称为“不靠谱”的理由。

2.在企业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90后”人际交往的范围与前代人相比有明显的扩大,不只是局限于自身的生活场所和工作场所,还涉及到网络、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也不局限于同龄人,还有不同层次、不同辈份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在“90后”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90后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90后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浅析90后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当前,已迎来了90后的时代,很多人称之为“非主流”的一代。

作为80后的一员,身为他们的老师,首先我承认他们与80后学生有很大不同,但是一样可爱。

其实“非主流”一词并非贬义,这是一个中性词,旨在体现个性,时下却被很多人理解为贬义。

国内各大学的一年级甚至二年级都几乎遍布90后足迹。

面对90现象,身为教师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他们的心理特点及行为予以分析的同时,更要想办法应对解决。

在此,我针对90后学生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并浅谈教育措施。

一、90后学生心理特点分析90后的一代,在网络中长大,拥有网络同年,他们有着不同80后的特点,他们比80后更理性,更现实,更理智,更会自我剖析……然而他们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有着独有的、更鲜明的心理特点。

第一,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

学生中有“哈韩”“哈日”的,有崇尚欧美文化的,还有喜爱传统文化的,总之持各种价值观的都有。

对于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学生们也表示理解,并不因此而争得面红耳赤。

因此,他们也要求学校和老师对他们自己的想法宽容些。

无条件服从的概念,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觉得无法理解,凡事都要解释清楚透彻,否则不甘罢休。

这一点,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很能理解。

第二,效益观念盛行,功利性行为增多。

功利行为的增加和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是息息相关的。

他们在网络中长大,过着“一台电脑,熟知天下”的生活。

再就业形式一年比一年紧张的压力下,“90后”的大学生普遍忧患意识较强,因此,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服务的,凡是对其找工作有用的就参加,没有用的就不多过问,这也体现了他们的现实性很强。

第三,语言逻辑性、沟通能力弱化。

拒绝跟外界交流,拒绝与经典著作对话的90后大学生,容易表现出内向压抑、郁郁寡欢等特征。

很多时候我想和他们其中的开起来很压抑的学生聊点什么的时候,却往往无从开口,每当这时,我只能看着他们真诚的微笑。

希望可以通过笑容是他们得到沟通的启示。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5页word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5页word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关乎着国家乃至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一)环境适应问题90后的大学生在家里多数是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初次离开父母亲人独立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大幅度改变,都会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如未能及时与同学、朋友进行沟通或接受心理辅导,时间稍长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二)学习困扰问题学习上的困扰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很显著。

有的学生经历了中学的竞争与拼搏后,在大学阶段便厌倦了学习,但是又不甘落后,所以总是有一种压力感在困扰着;有的学生没有目标,没有奋斗的动力;有的学生专业兴趣低,只是硬着头皮去学,内心很是痛苦和矛盾。

(三)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是90后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他们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强,不受约束和管教。

加之现如今人际交往关系在大学校园已变得不那么纯粹,复杂的关系让一些学生畏惧交往,产生“闭锁心理”;有的同学在与人交往时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不成熟的交流也会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压力。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中后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与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加之现今大学校园内,谈恋爱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因此随之会出现单相思、失恋、热恋中的行为不当、恋爱遭家长的反对等现象并引发相关心理障碍。

(五)对手机、网络等过分依赖问题现今社会网络相当发达,90后大学生一旦不能及时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很容易网络成瘾,导致学业不能及时完成,严重者四年学业全部荒废。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瘾是继网络成瘾之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由于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使用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受损。

该问题在90后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近年来,“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1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普遍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更是难以忽视。

1.2 自卑感、压力感较强相较于以往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压力感。

他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卑和紧张,甚至产生对未来的畏惧。

1.3 心理健康意识不足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他们往往选择逃避、隐忍,而忽视了及时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2.1 教育资源不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普遍不足。

虽然一些高校提供了心理辅导服务,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学生们在心理问题上无人支持。

2.2 心理教育渠道不畅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渠道还不够畅通,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

大多数学生只能通过学校提供的简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获取知识,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体验。

2.3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更新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三、解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学校应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

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

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90“后大学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主流,在此浅谈“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还望不吝指正。

一、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90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辞。

让人感觉比较清高,别的同学也会觉得他们不合群,不好交往,渐渐的大家会习惯于他们的沉默,遇到事情也很少与其交流。

这样,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

二、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

由于独生子女,被宠习惯了,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学校里和室友、同学也会存在矛盾,有事情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对父母存在很强烈的情感依赖,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

时刻存在矛盾心理。

三、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90后”的大学生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但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

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四、心理承受力不强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比较特殊,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

孩子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

这些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从来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挫折就感到像天塌了一样,觉得世界一片灰暗。

五、人际交往存在欠缺有研究表明,“90后”的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在社交场合十分拘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

渴望交朋友,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如何经营友谊。

根据以上特点,谈谈切身实际。

现在依稀记得儿时家庭生活的贫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也在随之改变,但是这些改变是由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换来的。

因此,几乎很少和他们在一起,感情渐渐淡化,渐渐地,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比较沉默,不善言辞。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管理方法探究word精品文档4页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管理方法探究word精品文档4页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管理方法探究“90”后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虽然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但心理特点还是有一定共性的。

在教育管理上,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

一、“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维权意识。

与“70后”、“80后”相比,“90”后的大学生求知欲望更为强烈,知识面更为宽广。

传统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由于国内高校中教学方法的陈旧,枯燥的陈述,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堪其苦,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热情。

然而包含着大量信息、精彩纷呈的互联网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他们畅游网络世界,或收集信息,或学习知识,乐此不疲。

网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思辨精神和语言能力。

网络冲击着传统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90”后的大学生还表现出极强的维权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大学生们的权益意识增强,善于拿出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与“70后、“80后”的学生相比,“90”的大学生思想较为独立,自信心强,遇事时,往往会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

“90”后大学生反叛意识极强。

在人际交往中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感受却忽视他人的感受,对别人的做事的方式十分敏感,却很少关注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待师长的善意批评,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追求幸福和快乐,但不愿付出,缺乏毅力。

“90”后学生在交友时表现出较强的功利心,他们在择友时过多的考虑到个人利益,对于可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就极力拉拢,否则就敬而远之。

他们很乐意分享朋友的快乐和幸福,但对朋友的困难和痛苦却不愿意分担。

“90”后的学生往往拈轻怕重,虚荣心强,不愿承担责任。

思想行为懒惰,散漫成性。

“90”后的学生几乎都有懒惰的习惯,不同的只是程度而已。

一些老师反映“90”后的学生普遍存在经常迟到,屡教不改,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等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后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仁寿职业教育中心陈文彬
90后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当代教育的重大问题。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该校韩国籍学生赵承熙开枪杀死32人后,自己也开枪自杀。

这起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震惊了世界。

2011年10月23日,同济大学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在本部与同济医学院相继“坠楼身亡”。

7天后,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也“跳楼自杀”。

无数案例证明,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全社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许多平常出现的比如抽烟,网瘾,酗酒,自私,自卑,焦虑等等问题,其实都与今天的中学生心理关系密切。

据长沙市的一个调查,中小学生平均有2.07项心理问题。

那么,90后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具体表现?老师和家长又该如何来具体应对呢?
(1)、崇尚科技。

喜欢与时俱进的老师。

面对哪些不能掌握最新教学手段和最新信息的老师,学生常常会说:这么简单的你都不会,老师,你奥特了。

(out,落伍,出局了)老师不能局限于已有的知识,要有最新的信息;要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更要有最新的理念,不能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传声筒,学生需要的是思想,不仅仅是知识。

对策:一是多读书,多看报,熟练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二是学会聊 QQ,登人人网,写博客,逛贴吧等,缩小与学生的差距。

(2)、喜欢变化。

21世纪的节奏越来越快,学生要求的课堂和老师必须是:改变,再改变。

对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会说:老师,你每节课都是一个样式,太没趣了。

对策:是不断改变。

改变课堂文本,改变教学空间,改变课堂结构,改变课堂节奏,改变课堂语言,改变课堂形式等等老师“新”则学生有“兴”。

(3)、挑战权威。

90后往往叛逆,蔑视老师的权威,甚
至老师的价值观。

如果老师说只是说教或者压服,必然苍白无力,因为90后眼里漠视权威。

对策:要么以身作则,让学生跟着做;能力超强,学生听着做;关系到位,学生不好不做。

(4)、漠视金钱。

90后往往都是月光一族。

只有他们的父母还停留在当年的饥饿记忆之中,孩子们没有经历灾难,他们不懂节约。

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很重要。

对策:要告诉学生,节约是美德,消费是贡献。

不会花钱的孩子,心理可能有问题,用钱无度的孩子,心理一定有问题。

要计划用钱,正确花钱。

(5)、轻视模范。

90后的世界更多的是自我。

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个人形象,甚至只管自己的感受。

对道德模范则不太关心。

对策:教育学生提高个人品德,讲求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

教师更要担负起学生朋友、父亲、母亲、师傅、长者的多重角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

(6)、褒贬老师。

90后心中会先问自己:这个老师能配得我尊敬吗?他们往往在网上和学校评选最帅的男老师是谁,最美的女老师是谁,以及最不好的老师是谁。

同时90后学生评价老师易走两个极端——要么一钱不值,要么无限崇拜。

对策:在学生心中强化老师的威信,而提升老师的威信的途径是提升老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道德水平。

(7)、与父母冷漠。

目前中国有二分之一父母离异或外出工作。

90后得到的母爱和父爱是最少的。

得不到父母的爱,就到互联网上去寻求安慰。

互联网带给学生的不只是满足,还有心理安慰。

而自闭、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对策:1、教育学生谅解父母。

2、辩证看待学生上网,理解网络,使用好网络,老师(父母)可以与学生(孩子)一起冲浪。

(8)、封闭沟通。

90后有自己的专门语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与老师尤其是父母沟通不畅。

网上流行火星文,QQ个性网名等等,二老师和家长许多持反对态度。

对策:理解。

因为这些不过是时代的印记而已, 就如80年代的花衣服, 交谊舞, 卷卷头, 流行歌。

当年很多人看不惯, 说他们伤风败俗, 但如今呢, 谁会因为你穿了一件色
彩稍微鲜艳的衣服或烫了新式头发而指责你呢?
(9)、喜好怪异。

怪异的幽默,张扬的个性。

90后是互联网一代,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什么都知道。

因此,知道得多不算水平,只有谁更出位才吸引眼球。

如果谁发式越怪异,打扮越离奇,越有回头率。

而听话的学生不算水平,不听话的学生或许成为偶像。

其实学生并非有意惹老师生气,他们或许只想让人感到他的存在。

对策:学生烫发,穿怪异的衣服,是不对的,要批评教育。

但不要看做洪水猛兽,他长大了,可能就改变了。

(10)渴望回馈。

90后需要及时,坦白的回馈。

他们有表扬饥渴症。

老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而且是确定的,及时的。

务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

那种只知埋头苦干不知表扬学生的老师,学生评价一定不高。

对策:课堂上制造成功率高的活动。

一定要让学生做东西,做事,然后表扬。

成功,表扬。

再成功,再表扬,逐渐,差生变成了优生。

(11)、不愿妥协。

90后面对错误更多的是坚持。

对那些比较强硬要求学生改正的老师可能会出现“你不给我面子,我就让你难看”的局面。

学生需要尊重和脸面。

学生犯错了,不要过分强迫改正,尤其是错误不打一处来的学生。

与其遇事就批评学生,否定学生,不如说假如是我,我会这样选择。

让学生丢掉坏东西的最佳方法是帮他找到一种更好的东西,让他体验到成功。

让我们的观点对他产生影响,即使学生嘴巴硬,下次他会改变的。

慢慢的,学生就会变成你希望的那样。

对策: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一起制定改正计划,做学生的朋友加参谋。

同时帮学生找到一个替代错误的更好的东西。

2012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