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报国心皎洁
感悟民族脊梁的家国情怀——学习科技工作者于敏的无私奉献精神
感悟民族脊梁的家国情怀——学习科技工作者于敏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奔跑的人,天上多了一颗闪耀的星。
回望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正是无数个像于敏这样志虑忠纯、艰苦奋斗的大国工匠,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才挺起了科技强国的民族脊梁。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纪念于敏,就是要以他为榜样,矢志不渝地为中华民伟大复兴而奋斗。
把人做“大”,为国为民思奉献。
与同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大多数同志不同的是,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
日本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评价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他有些遗憾地说,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把人做“大”,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不忘党和国家培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强大紧密结合起来,多思考自己能为国家和人民做什么。
要牢记为民之志,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在新时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还要常怀律己之心,筑牢堤坝、扎紧篱笆,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做一个“大写的人”。
把事磨精,砥志研思钻技术。
于敏潜心科研,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学科的国际前沿,得到外国专家高度评价;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为成功研制氢弹奠定了重要基础;初心不改,继续工作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培养新一代年轻人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整理版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1. 于敏:最高科技奖唯一获得者【颁奖词】报国心皎洁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事迹介绍】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 朱敏才、孙丽娜:老骥伏枥【颁奖词】为霞尚满天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事迹介绍】朱敏才,男,1942年生人,退休外交官。
孙丽娜,女,退休高级教师。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我心中的英雄于敏作文
我心中的英雄于敏作文在我的心中,有一位无比了不起的英雄,他叫于敏。
说起于敏,可能很多人不像对那些明星、运动员那般熟悉,但他所做出的贡献,那可真是惊天动地。
于敏,这个名字,在国家的科技发展史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
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
可别小瞧了这个称号,背后那是数不清的艰辛与付出。
我曾经仔仔细细地去了解过于敏先生的经历,那真的是让我又敬佩又感动。
在那个年代,咱们国家的科技条件和现在比,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充足的资金,甚至连相关的研究资料都少得可怜。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于敏先生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头扎进了氢弹的研究当中。
我能想象到当时的场景,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几张破旧的桌子,于敏先生就坐在那里,面前堆满了厚厚的资料和草稿纸。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数据,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仿佛在和时间赛跑。
每一个计算,每一次推理,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
为了能早日攻克氢弹的难题,于敏先生几乎是废寝忘食。
有时候,他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
累了,就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埋头苦干。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国家造出氢弹,让咱们的国家在国际上更有底气。
而且啊,这研究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难题那是家常便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换做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
但于敏先生没有,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他不断地调整思路,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勇士,永不言败。
还记得有一次,于敏先生为了验证一个关键的数据,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
身边的同事都劝他休息一下,可他却说:“这数据关系重大,不弄清楚我心里不踏实。
”最终,他成功地验证了数据,为氢弹的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他的努力下,咱们国家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氢弹,这一伟大的成就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而于敏先生,却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保持着低调和谦逊。
传承于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演讲稿范文
传承于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演讲稿范文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老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足以自慰。
”我虽不能像于老那样为国研究出高新的技术,我却可以在我教师的岗位上尽心为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后,我被分配到宁河区最边远的岳会小学任教。
我们到校的第一天,接待我的是学校的校长,他说我们是“新鲜血液”,是那所小学,那一个村教育教学的希望。
我有些受宠若惊。
后来的日子里,老教师对我们的情意让我不得不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只要发现自己有懈怠的,心里就会不安。
我渐渐地发现农村孩子们很大一部分属于留守儿童,他们没有家庭教育的约束,所以在行为上比较散漫,在心理上缺乏更多的关爱。
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我的关注,不让一个人掉队,即使再调皮,家里再不重视的孩子,我依然没有放弃过他们,在学习上,不仅培养优等生,专项辅导后进生,在课余,与孩子们一起活动,在培养他们集体意识的同时融入到他们的内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天天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话语,直到满怀信心地走进着满是孩子的殿堂时,周围老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行为和他们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事迹,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教师,什么是奉献。
教师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人的光环,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
这种高尚的师德情操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师之本。
师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奉献。
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我们学校的代课教师赵老师,她拿着的工资仅是我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做的工作却比别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致敬共和国功勋演讲稿于敏
致敬共和国功勋演讲稿于敏
尊敬的给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致敬于敏。
春去冬来春又回,寒来暑往。
浮世沧桑,澒洞尘世,斗转星移。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感动中国给予于敏先生的颁奖词,他是一位以平凡之躯,却立非凡之功,为国之重器之人。
数十年如一日,一直都在隐姓埋名,这已然是超凡脱俗。
先生于敏,正好华芳,赴身黄沙几十载,艰苦卓绝,默默无声,时天空乍响,重任结章,终是青丝成雪泪成行,于老以氢弹献中华神州,以生命辅我中华之崛起,佐我神州功业千秋万代。
仅以国之重器,烈血荐轩辕。
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不求声明天下扬”,当国家急需人才去填补氢弹方面的空白时,他毅然放弃自己所爱所擅长的原子弹研究,全心全意投身氢弹事业。
他心怀祖国,勇担大任;他埋身科学研究28年,面对枯燥乏味从零做起的氢弹事业,他呕心沥血,厉兵秣马,但也从不气馁,绝不退缩。
像于敏这样的灵魂怎会寂静无声,藉藉无名?君可见,氢弹诞生,震
惊世界。
于敏先生用尽毕生绝学,书写宏图大略,去回报祖国大地母亲对他的滋养,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舒天昭晖,磅礴东方,共襄盛举,万众景仰。
“一生为国铸核盾,一世甘做淡泊人”,于敏先生的一生,兢兢业业。
天降大任于斯人,他不负祖国不负天。
胸怀大志,却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于老先生的仙逝,乃是我大国之殇。
于老宏志,吾辈皆咏之。
大国之殇,吾辈皆哀之。
然其我辈更当奋勉,不辞辛苦,以冰心誓破长夜天。
国之英者,世之楷模
国之英者,世之楷模作者:孟晓东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9年第11期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些为共和国鞠躬尽瘁者闪亮的名字,共和国永远都不会忘记。
于敏:报国心皎洁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为了严守国家机密,他在28年的时间里对妻子也守口如瓶。
一天,他与妻子同乘一辆公共汽车下班回家,妻子惊诧地问他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他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他居功不自傲,不赞成被人称为“氢弹之父”。
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运用方向】爱国、奉献、境界、舍弃小我、居功不自傲……申纪兰:尽心履好职申纪兰,普通农民,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村先进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誉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自1954年至今,她一直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努力地为自己代表的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
而今年近九旬,她依然在基层第一线践行自己的职责。
【运用方向】使命、初心不改、尽职尽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孙家栋:苍穹寄深情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从事航天工作60多年,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过程。
对于孙家栋,大家亲切地称他是“孙部长”或“孙总”,很少有人称他“孙老”。
因为孙家栋从来不服老,干起活来比年轻人还拼命。
【运用方向】栋梁、传奇、爱国、敬业、科技兴国、坚持不懈……李延年:本色永不变李延年,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抗美援朝时,在伤亡惨重、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李延年指挥部队连续作战一天两夜,打退敌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疯狂反扑,毙伤敌军600多人,扭转了战局。
此战,成为志愿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
功勋无名英雄于敏观后感
功勋无名英雄于敏观后感最近观看了《功勋》这部剧,其中于敏的篇章让我深受触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于敏,一个在核物理领域默默耕耘、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他的故事,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是在无数个日夜中与数据和理论为伴的孤独探索。
在那个国家急需强大的年代,于敏毅然放弃了已经有所成就的基础研究,投身到氢弹的研制工作中。
这一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对国家深深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知道,这项工作意味着从此隐姓埋名,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荣誉。
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他深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于敏所面临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科研条件的简陋,资料的匮乏,国外技术的封锁,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然而,他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顽强的毅力,一点点地攻克着这些难题。
在计算数据时,没有先进的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用人工计算的方式完成了海量的数据处理。
那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仿佛是他们为国家奏响的奋进之歌。
于敏的智慧和才华在科研工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能够在复杂的物理现象中迅速抓住关键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他的思维敏捷而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总是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团队。
这种对科学的敬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敬佩。
同时,于敏也是一个极具团队精神的领导者。
他尊重每一个同事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大家加油鼓劲,带领团队一次次走出困境。
他不仅关注科研工作的进展,也关心着团队成员的生活和成长,让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在家庭方面,于敏对家人充满了愧疚。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无法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边,无法分担家庭的重担。
他的妻子默默地承担起了家庭的一切,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这种相互扶持、默默奉献的家庭情感,让人感动。
观看完于敏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功勋无名英雄于敏观后感
功勋无名英雄于敏观后感最近观看了《功勋》这部剧,其中于敏的篇章让我深受触动,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于敏,一个在国防事业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伟大科学家。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急需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来保障国家安全。
而于敏,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投身于氢弹的研究工作中。
他所面临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当时的科研条件极其简陋,资料匮乏,技术封锁,一切几乎都要从零开始。
但于敏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智慧,在一片空白中摸索前行。
他放弃了原本已经取得优异成果的基础物理研究,转而投身于氢弹研究。
这是一个需要极大勇气和决心的选择。
因为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已经熟悉的领域,进入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新领域。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因为他深知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
于敏的工作是高度保密的,他隐姓埋名,与家人聚少离多。
他的家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甚至在孩子生病时,他都无法陪伴在身边。
这种默默承受的孤独和压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科研事业,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奉献。
在科研过程中,于敏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
但他从不气馁,总是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
他带领着团队,日夜奋战,反复计算、论证、实验。
每一个数据,每一次试验,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于敏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爱国情怀,是那么的纯粹和深沉。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
他的奉献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他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只为了实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尊严。
他的坚持和毅力也让我敬佩不已。
在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时,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始终坚信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
观看完于敏的故事,我不禁反思自己。
在如今这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像于敏那样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我们是否在面对困难时,也能有他那样的坚持和毅力?我想,于敏的事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激励。
“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碧血丹心照汗青
“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碧血丹心照汗青【摘要】文章摘要:"在“氢弹之父”于敏逝世之际,我们不禁感叹他留下的碧血丹心照亮了汗青。
于敏以其卓越的成就和贡献成为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个人经历也展现了一个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形象。
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让人感动,他的精神价值一直激励着后人。
氢弹之父于敏的不朽贡献将永远被铭记,他照亮汗青的碧血丹心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
"【关键词】关键词: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碧血丹心,成就,贡献,个人经历,国家,民族情怀,科研领域,影响,精神价值,不朽贡献,照亮历史。
1. 引言1.1 “氢弹之父”于敏逝世"氢弹之父"于敏,中国核武器领域的泰斗,于2022年12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6岁。
于敏先生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其辛勤努力和卓越贡献对于中国核武器研发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于敏先生一生奉献于中国核武器事业,孜孜不倦地探索核武器技术的前沿,致力于提升中国核武器的性能和水平。
他身先士卒,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氢弹之父"于敏的逝世,让人深感痛惜,但他留下的宝贵成果和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愿"氢弹之父"于敏永远活在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光辉历史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愿他的辉煌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被铭记于心,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2 碧血丹心照汗青"碧血丹心照汗青”是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具有深情厚谊、忠诚不渝的精神价值。
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传说中的熊罴,传说中熊罴的一滴血能照亮整个山谷,形容熊罴所具有的忠诚和坚韧精神。
在今天,这个词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们具有坚定信念和忠诚情怀的高尚品质。
对于“氢弹之父”于敏来说,他的碧血丹心不仅照亮了自己的科研道路,也照亮了祖国的前行之路。
学习“时代楷模”于敏心得体会
学习“时代楷模”于敏心得体会学习“时代楷模”于敏心得体会于老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楷模,勤于钻研,甘于奉献,不计得失,谦逊低调,方显共产党人本色。
訾迅霆三十余载矢志不渝,三十多年隐姓埋名,初心不改精忠为国,国之基石民族精英!张学东通过于老先生的故事,我们应该学习于老先生为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的精神,学习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李相辉学习于敏院士心得,为国尽忠隐姓名,十年磨剑献忠诚。
鞠躬尽瘁造核弹,于敏构筑新国防。
李鑫学习了于敏院士的事迹深有感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作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就是我心目当中的于敏院士真实写照。
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做一个忠于职守,脚踏实地,无怨无悔,乐于奉献的基层实践者。
于敏院士的事迹永远是我们励志的典范!吴晓辉学习于敏院士敬业精神,默默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称号!邹志勇学习于敏院士事迹有感,作为一名科学家,如果不是20XX年接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们很难认识这样一位老人,隐姓埋名30年,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上,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家国,让我们免受其他核武国家的威胁,从来就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不愧为时代楷模,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
李敏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学习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杨金坤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无论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习于敏院士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学习他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于敏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精选篇1)于敏(1926年8月16日—2023年1月16日),天津宁河人,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战略科学家,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历经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亡国奴的屈辱记忆让他从小立下重振河山的志愿。
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读研究生兼任助教,导师对他的评价是“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于敏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始了科研生涯,作为当时的“最强大脑”,于敏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掌握了国内没人懂的原子核理论,又出版《原子核理论讲义》,开国内之先河,从没留过洋的他被誉为“国产专家一号”。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精选篇2)在中美激烈碰撞,几乎滑落冷战边缘的今天,审视核武器对于中国的意义,再回看核武器的创造者则更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伟大于敏的诞生以及发挥的作用,不管用怎样的伟大来形容都不为过,堪称20世纪最大的天佑中华之一!这个名字用来回答有哪些国士无双也是完全切题的,只是我认为仅仅是国士无双完全无法将其成就功勋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庚续、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反映出来,这个名字需要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来被提及,只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存在,这个名字就应该被顶礼膜拜,这个名字就应当与日月同辉!有朋友评论说不喜欢这种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虚无缥缈的所谓天命联系在一起。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篇】
【导语】观后感,由观⽽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条醒⽬的标语或引⼦⼀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有什么感想。
《2022感动中国⼗⼤⼈物观后感》是⽆忧考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2022感动中国⼗⼤⼈物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终于在20__年2⽉10⽇晚在中央电视台⼀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度眼眶湿润。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年⾃⼰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的⽼⼈;有的为亲⼈、为他⼈平凡的付出⽽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
这些⼈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年,不是⼀时⼀事,⽽是⼏⼗年如⼀⽇,是全部的⼼⾎,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
他们给国家、社会、他⼈带来多么⼤的正能量。
观后⼼理暖烘烘的。
热乎乎的。
想⼀想⾃⼰、看⼀看周围很多⼈,有时为了⾃⼰的利益不顾他⼈,在这些⼈的事迹⾯前,真应该好好想⼀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常感动,⼼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
正是有了他们舍⼰为⼈的⽆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最⽆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物,⼜想到了“感动中国”⼗⼏年来伴随在我们⾝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们,他们崇⾼的⼈格,为国为民的伟⼤理想和让⼈泪不能⽌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代的年轻⼈的努⼒奋⽃,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定笔直⼜开阔,是⼀条光明⼤道!2.2022感动中国⼗⼤⼈物观后感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字上的,更多的是内⼼中⽆法⾔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爱国栋梁,回忆于敏先生
爱国栋梁,回忆于敏先生“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
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于敏于敏先生又被称为“氢弹之父”,是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中一系列基础物理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此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参考了大量关于于敏先生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后,我以爱国主义为线索,将于敏先生对我国核武事业的贡献分为三个层次进行陈述。
1. 爱国之心,毅然隐姓埋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战国末年屈原在汨罗江畔的自明心志。
两千年后,新中国肇建,一穷二白,美苏冷战的阴云笼罩在头顶,核讹诈的叫嚣萦绕在耳畔。
为了拥有自己的核力量,实现真正的独立,1959年596工程诞生,在罗布泊上,新中国的科学家们上下求索。
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没有前沿的设备,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然而仅仅五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胜利试爆。
紧接着,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新中国相较于美、英、前苏联,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而且还赶在了法国前面完成试爆。
从此,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核大国,中国人头顶上有了自己的核保护伞,再也不怕美苏英的核讹诈了!这个壮丽成果的取得,正因为我们有于敏先生这样一大批优秀的爱国科学家,只需祖国母亲的一个召唤,便不顾一切奋斗终身。
60年代初,钱三强先生成立了氢核理论组,找到年轻的于敏先生谈话,希望他参加氢弹研究。
此时的他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领域深耕了十个春秋,正处于学术生涯的巅峰时刻,若是留下,将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望取得国际大奖;若是前往未知的氢弹领域,意味着要从零开始,完成集结科学、技术、工程为一体事业,挑战不可能。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保密工作,远离家人,隐姓埋名,被遗忘于人世间。
感动中国于敏观后感(共5篇)
篇一:感动中国观后感真情在花常开—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李田题记:感动不是单纯地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
感动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
感动,是潜伏在人体另类孤独的智慧。
在面临另一种人生场景时,犹自解开、释放。
遗一地的大悲和大喜。
我们走在路上,不时看过许多的人。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永恒??·····”鞭炮声中我们挥手告别已逝的2014,迎来了2015和那些温暖了2014的那些人。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我们走过繁华热闹的春节,2015年2月27日晚八点,第十三届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这个时刻如期而至。
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科学家的严谨笃学,诗人的清贫乐道,让他在氢弹研究上无怨无悔坚持了数十载。
对于他,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这样的评价:“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院士已撩动了所有人的爱国心。
在采访时,可爱的老爷子说研制氢弹的成功主要的是团结。
向报国心皎洁的于敏老先生致敬!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
很多人一生都致力于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一生都在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
然而总有些人不断为我们书写人生的新高度,物质方面他们衣食无忧,甚至可以说可以锦衣玉食,他们却摒弃这些虚浮,抛家弃子,来到大山深处,为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义务支教。
颁奖辞这样写道:“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采访中孙老师曾经说在大山支教的十年是他们人生中做快乐的十年,我想,即使是再富足的物质也比不上他们精神上的快乐。
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学习心得体会
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学习心得体会“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
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中华民族不能欺负旁人,但也决不能受旁人欺负!”这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的肺腑之言。
正是为了中华民族不再被欺负这一朴素又崇高的感情,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武器研制事业。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首次使用原子弹,其威力震惊世人。
看到此,身处积贫积弱的祖国,于敏坚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1946年,他从北京大学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为日后研制核武器埋下伏笔。
1951年,于敏刚刚在北京大学担任助教不到一年,就受邀前往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武器相关研究。
于敏毫不犹豫答应了,因为“我自幼对民族所受欺压有切肤之痛,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自此,于敏放弃了在物理学领域的继续深耕,加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并在短短数年间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精髓,使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高度。
然而,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深耕细作之时,1961年,组织决定让他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他再一次选择舍下自己刚刚开垦出一片新天地的领域,去填补自己的另一个空白,也是祖国需要的另一个空白。
几年时间,于敏从对氢弹完全不懂到突破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封锁,“于敏方案”矗立起氢弹研制的一座丰碑。
从工学院到理学院物理系,从理论物理学到原子核理论,再到氢弹预先研究,3个时间节点,代表了3次选择、3次转折。
面对每一次选择,于敏始终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学术兴趣的信念,义无反顾选择服从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利益,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这位被称为“国产士专家1号”的科学家没在西方名校留过学,却硬是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和一大批与他同样怀抱让祖国强大起来梦想的人,埋头苦干、牺牲奉献,在一片荒原上跑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国速度”,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成功氢弹的神话。
[最新]沉默是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
沉默是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沉默是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 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
唯一不变的是, 总有丹心赤子甘为国家鞠躬尽瘁, 总有殷殷志士愿为民族负重前行。
那个爱皱眉头、喜欢思考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
今年1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还是在20__年1月9日。
那天, 他从__记手中, 接过了当年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
这样的抛头露面, 于敏只经历过两次。
上一次是1999年, 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 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对于这样的大场合, 于敏并不习惯。
因为此前几十_大学物理系。
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生前的卧室里, 一本《三国演义》摆放在案头。
和煦的阳光从窗口透进来, 照着泛黄起皱的封皮。
可想而知, 那位温文尔雅的主人, 曾经多少次倚在窗前的靠椅上, 翻阅着心爱的书籍。
其实, 于敏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 更没想过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会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时, 正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他, 原本以为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然而, 一次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谈话, 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
1961年1月的一天, 雪花飘舞, 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
一见到于敏, 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 报请上级批准, 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 你看怎样?从钱三强坚毅的眼神中, 于敏立刻明白, 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也要尽快进行。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感动中国⼈物事迹观后感2022感动中国⼈物事迹观后感(通⽤6篇) 在观看完⼀部作品以后,对⼈⽣或者事物⼀定产⽣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写⼀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下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编整理的2022感动中国⼈物事迹观后感,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物事迹观后感篇1 感动,它像⼀把⽕,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根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感动,它像⼀把伞,为我们遮风挡⾬;感动,它像……其实,⽣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感动。
那些感动“惊天地泣⿁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作所为。
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
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教师。
胡忠的事四川⼀所福利学校急需教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教。
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也去四川⽀教了。
⾼原的天⽓让谢晓君腰酸背痛,可她却不肯去看病,依然坚持着。
他们带上三岁半的⼥⼉,是为了更多的孩⼦。
他们放下苍⽼的⽗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这⼀件感⼈⾄深的事情,怎能不激励我们我们的奉献⾃我呢?事实上,感动不仅仅是舍⼰为⼈,在公交车上给⽼⼈。
孕妇让座,同学有问题时,专⼼致志的帮忙他们⼀齐度过难关,甚⾄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事虽然看上去微不⾜道,也不⾜以堪称伟⼤,但却能温暖我们的⼼,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胡忠夫妇是平凡⼈,但他们却做了不平凡的事。
他们是伟⼤的,值得我们学习! 感动中国⼈物事迹观后感篇2 ⼀年⼀期的《感动中国》如约⽽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批各⾏各业感动国⼈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量,积淀了⼀年的泪⽔为他们⽽流,这泪⽔正是他们⼈⽣的闪光点。
他们⼀个个⼗四亿分之⼀,⽤⾃⼰⼀⽣的执着坚持,⽤为事业的默默付出,⽤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四亿国⼈⾯前做出了表率。
⼀个伟⼤的民族有孕育可爱⼈民的⼟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个民族⽣⽣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民贡献⼒量。
氢弹之父于敏之子于心讲述父亲隐姓埋名终身为强国的故事读后感
氢弹之父于敏之子于心讲述父亲隐姓埋名终身为
强国的故事读后感
28年隐藏功与名!这是他工作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在这28年的时间内,他隐姓埋名,开始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这是一项国家极度机密的研究,为了研制出属于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同志更是废寝忘食,终日钻研!在于敏同志的努力下,我国的氢弹试验取得成功。
这个过程中,于敏同志顶住了巨大的压力,迎难而上,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于敏同志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气概和情结。
在当时,我国想要变为强国,首先必须要要有自保的能力,要有真正独立的力量!而核武器,是国之重器,是我国强生所必须要走的这条路!在氢弹的设计上远远比原子弹的设计要复杂,于敏同志受命之后,就不断突破着各种技术壁垒,在当时核大国对于该项技术的绝对保密情况下,于敏同志和他的团队在一次次的实验和计算后,终于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真正形成了氢弹的系统设计!
于敏同志心中有国,更是科技报国中先进的代表,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同志离开了我们,这是令人惋惜的消息,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内,
不断突破创新!为国家的强生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不会忘记这样伟大的于敏同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敏报国心皎洁作者:耶衲来源:《科学家》2015年第04期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当这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徐徐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里接过奖杯的时候,已经年逾耄耋的他不太灵活地向大家微笑着点头致意。
很多在场的人眼角都有些湿润。
于敏这个名字对有些人而言或许并不是如雷贯耳,但他所成就的事业却赢得了世人瞩目。
他用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专注做了一件事,为此他隐姓埋名30年,他配得上“国家的脊梁”这个称谓。
于敏一生在国内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就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的颁奖现场。
如今89岁的于敏已经高度近视,略有些驼背,头上华发稀疏,让人不免感叹岁月的无情。
他经常被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但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接受这个名号:“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人们对他的了解也十分有限。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没有忘记他,我们更不应该忘记他。
平凡却不普通的老人89岁的于敏是一位平凡的老人,除了轻微地有一些老年人难免的小病小痛外,身体状况基本良好。
1988年,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不过如今他还挂着个顾问的头衔。
他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早上7点钟起床后,洗漱完毕,先打一打太极拳,做一做健身操,然后吃饭。
他说,他做的健身操,太极拳,都是野路子,不规范,锻炼身体活动筋骨罢了。
早饭后,他会看一些科技资料、电视新闻,然后上网看看评论和消息。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午饭后他要休息一会儿,之后起来看看报纸和专业的书籍,剩下的时间大多消耗在他的个人爱好上了。
你绝对想不到这样一位大物理学家的爱好居然是研究中国历史、古典文学以及京剧。
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如今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
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
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打小就爱看的京剧。
他说年轻时最爱看“三国”,年老了最爱看“红楼”。
由于学习和工作十分繁忙,于敏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这种作息保持了多年。
而其中至少有30年的时间,于敏是靠古诗词伴随他进入这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
于敏的晚年生活简直平凡到让我们不太相信他就是曾经为新中国创造奇迹的人之一。
说是奇迹一点也没有言过其辞,在当时国力有限、举国艰难的情况下,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于敏,在这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美国第一枚氢弹试验装置重80多吨,第一枚可投掷氢弹重达21吨,携带着这么重的炸弹作战实战效果可想而知。
而中国第一枚氢弹才1吨。
中国的路线和美国、俄罗斯完全不一样,第一次氢弹试验就敢用空投,直接实现了小型化、武器级。
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研制氢弹期间,于敏创造的“于敏构型”独辟蹊径,不走欧美国家的路线,却领先于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令世界为之震撼的“于敏构型”就是这位平凡老人的杰作。
也许是因为中国核武器发展被列入国家最高等级的绝密工程,才让很多参与此项计划的科技工作者长期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他们是国家和民族走向富强的基石,他们的功绩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产土专家”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
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沦陷的天津度过的。
日本人的横行霸道、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敏说:“至今仍历历在目。
”民族忧患的意识,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学科学、爱科学,从事科学研究,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但是,于敏的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喜欢基础科学研究,对应用研究不太感兴趣,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从事诸如研制氢弹这样一类大系统科学工程的工作。
1944年于敏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
但是上学后,于敏发现,因为这里是工学院,所以,老师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会用就行了,根本不告诉学生其根源。
这使于敏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张宗遂先生的研究生。
后张宗遂病倒,指导他学业的便是胡宁教授。
他的学术论文就是在胡宁的指导下完成的。
后来,于敏被彭桓武、钱三强调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是1950年成立的,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当时我国科学界一片空白,他们高瞻远瞩,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于敏说:“国家要强国富民,要搞原子弹、氢弹,防御外来侵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也是我实现夙愿,报效祖国的机会。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国就无家,更何来个人的兴趣、志向和名誉?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一名科学家最质朴的理想和责任感。
于敏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就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战争威胁,像我国这样贫弱的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可能真正地独立,巍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正像毛主席说的:“中国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侮,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我国当时正处于遭受天灾人祸,苏联撤走专家,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中央仍下决心要坚持搞原子弹和氢弹。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
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国产土专家”的称号由此而来。
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也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死神擦肩而过私下,于敏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虽然,他自己一直坚决反对,但就凭这一点,也足见他在中国核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两年之后的12月28日,又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
1967年6月17日,我国用“轰六”飞机空投,进行了全当量氢弹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速度之快令世界为之震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但工作条件之艰苦却难以想象。
1969年,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一次大型空爆热试验并行,准备连着做。
于敏参加了这两次试验。
当时,他的身体很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岗上看火球时,就见他头冒冷汗,脸色发白,气喘吁吁。
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
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第一次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我们当初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才研制核武器的。
对此,如何保持我们的威慑能力,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丧失了我们的威慑能力,我们就退回到了50年代,就要受核威胁。
但我们还不能搞核竞赛,不能被一些经济强国拖垮。
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们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保持我们的威慑。
”他说。
在全国的大力支援下,坚持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群策群力,努力拼搏,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努力创新,中国依靠一批像于敏这样的大科学家攻克了核武器研制的难关,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战略需要的有自己特色的研制核武器的道路,这是一段艰辛又辉煌的路程。
“于敏”这个名字于敏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做基础研究,他凭着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他全力以赴地开始了我国的氢弹事业。
于敏说:“曾经想过,等突破氢弹原理,我国自己有了氢弹以后,再回去搞基础科学研究。
但是,世事难料,事不由人,一干就是40年,我几乎一生都从事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了。
”核事业是每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密之一,于敏也知道,从着手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他就要放弃很多东西。
谈到他的这一生有什么遗憾时,于敏说:“如果说我的这一生有遗憾的话,那应该是两个,一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这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很大的遗憾;二是因为工作太忙对孩子们关心不够,没有将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所建树的人。
但他说,虽然想起来是遗憾,并不后悔。
”从1976年到1988年,于敏这个名字都是保密的。
1988年,他的名字得以解禁后,他第一次走出了国门。
但是,对这一次出国,于敏至今说起来甚感尴尬,不过他也颇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
“要问也不方便问,要说也不方便说,很不好受。
”他说,“我这一生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有无法弥补的欠缺。
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双向交流。
但从我所从事的工作来讲,和外面接触总有一个阀门,因此交谈起来吞吞吐吐,很别扭。
不能见多识广,哪能博学?不能交流又哪来考察的收获。
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决定不再出国了,把机会多让给年轻人一些。
这样对这些年轻人,对我们的事业都是有好处的。
”于敏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2014年“感动中国”为于敏的颁奖词就能说明一切。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