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忧老臣心 拳拳报国情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大作》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大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cb432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8.png)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大作》教学目标1.了解诗意,熟读并背诵诗歌。
2.学习在比较辨析中探究和理解作者的强烈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报国志和爱国情。
2. 教学难点:难点是在文本参读中,通过辨析地名和透视梦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现由一般感受到深度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
陆游年少博学,却遭遇排挤。
中年为官,却壮志难酬。
起起伏伏的人生转眼就到了1192年,这一年他已经68岁了,正因被贬闲居在家。
某天深夜,一场风雨骤起,诗人触景生情,便创作了著名绝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感知1.初解题意:从题目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显著信息?(时间、天气)2.配乐朗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词义疏通:僵卧:躺卧不起,写尽了老人凄凉的处境。
不自哀:不哀伤。
诗人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都暂且放在了一边。
夜阑:夜深,夜将尽。
风雨:一语双关,表面指自然风雨,喻指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铁马:披着盔甲的马。
4.诗意感知:我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狂风暴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根据诗意,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名副其实的”为国”之诗!三、品读诗人爱国之情是如何细腻的表达出来的呢?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教我们这样读诗:读诗第一件要事是养成细心的习惯,一语不苟,一字不苟,不放过题中应有之意,更不放过言外之意。
下面我们在朱先生的指导下通过两个活动细细品读感悟。
活动一:辨析两个地名这两个地名时:孤村与轮台。
我们先来品读“孤村”。
陆游之前的历代作者中,大多把偶然经过的地方叫做“孤村”,而陆游常把自己定居的地方叫做“孤村”,在其《诗稿》中使用数量竟然多达53例。
早岁哪知世事艰——《书愤》-【教考衔接】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微专题突破(统编版
![早岁哪知世事艰——《书愤》-【教考衔接】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微专题突破(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fc40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e.png)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早岁那知世事艰——《书愤》【素养目标】1、学习知人论世等诗歌鉴赏方法。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理解南宋末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一、导入《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
他就是陆游,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复失地的宿志得不到实现,而国土沦陷的愤懑却一如既往。
诗人回忆起夜雪战船、秋风铁马的过去,想起自我期许的落空、失地收复的无望。
通过感叹诸葛亮出师雄文,暗示朝野上下都是主降的碌碌小人。
全诗感情沉郁,齐韵浑厚,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
诵读此诗,应体会诗作内容与诗人亲身经历的关系,理解“书愤”的丰富内涵。
二、课前预习1、知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请(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今天所要学的《书愤》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写作背景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
3、题目解说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常见的古诗中思想感情之建功报国
![常见的古诗中思想感情之建功报国](https://img.taocdn.com/s3/m/64cd70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9.png)
常见的古诗中思想感情之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悠悠爱国心,拳拳报国情,鸿鸿强国志-爱国演讲稿(完整版)
![悠悠爱国心,拳拳报国情,鸿鸿强国志-爱国演讲稿(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6a9ed3eff9aef8951e0637.png)
悠悠爱国心,拳拳报国情,鸿鸿强国志-爱国演讲稿什么是爱国?爱国是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爱国是文天祥慷慨就义、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爱国是核物理学家钱学森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奋发精神,爱国更是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强权、视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说到爱国,我们会想到文人骚客留下慷慨激昂的爱国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屈子寻求强国富民之道的愿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杜甫对天下的担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这是林则徐对列强的抵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舍身护国的决心。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这是陆游忧国忧民的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每当读到这些饱含深情的诗句,心中的爱国之情便澎湃而出。
古往今来,为着这种爱国热情,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英雄。
以身殉国的屈原、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英勇抗倭的戚继光。
从抗战时期开始,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壮烈殉国的杨靖宇、打响第一枪的马占山。
到如今的抗疫英雄的钟南山院士及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医务人员。
他们的英雄事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之火炬代代相承。
在当今和平的岁月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死神作战,从死神手中抢时间、抢人。
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消防员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生死置之度外,穿梭于熊熊大火之间,最后二十多条年轻鲜活的生命被大火无情地吞噬了。
2021年伊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冲淡了年味,有许多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青年,穿上医护服义无反顾地驰骋战场。
青年们无所畏惧,他们怀着一颗悠悠赤城之心,当如朝阳,尽力奔跑,直面挑战!他们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病人们筑起生命的长城。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这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儿女。
拳拳抱国心,默默报国行演讲稿
![拳拳抱国心,默默报国行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c86f10210a6f524ccbf8582.png)
拳拳抱国心,默默爱国行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呼图壁县四小四(1)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拳拳报国心,默默爱国行》中华,一个凝聚了五千年历史的精粹;炎黄子孙,一个美丽而又沉甸甸的名词。
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寸土地不曾沾染男儿热血?哪一寸土地不曾洒下汗水与泪水?而用汗水与泪水谱写的,还有“祖国”二字。
爱国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源泉。
打开历史的长卷,因为爱国,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因为爱国,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因为爱国,周总理每天只有2小时睡眠。
今天,祖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作为新新人类的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希望。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能否将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我爱伟大的祖国,但我更爱养育我的新疆。
新疆这广袤的土地,它就占据了整个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
在那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2千多万新疆的各族儿女。
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赋予它“瓜果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冰川、雪域与戈壁瀚海共生,明镜般的高山湖泊映衬着一望无际的林海,既有一泻千里的河流,犹如万顷碧波草原,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影,神秘莫测的大漠奇观。
美丽富绕的新疆,以其宽广的胸怀,壮美的山河,独具的神韵,迎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便是我的家乡---呼图壁。
被人们赞夸为西域春城锦华之都的呼图壁。
生于斯,长于斯,爱与斯。
看!高楼林立,道路宽广,绿水环绕,园林别致……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是一代又一代呼图壁人改变了她。
家乡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了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依偎在家乡的怀里。
不论将来走多远,她始终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有的同学说:“我只是一名小学生,既无法像运动员一样在赛场上拼搏争光,也不能像科学家那样造福人类。
报国情怀的诗
![报国情怀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c89d95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2.png)
报国情怀的诗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3、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4、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5、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
6、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陆龟蒙《吴宫怀古》
7、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北国风光,干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春来未有不阴时。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辛弃疾报国情怀的诗句
![辛弃疾报国情怀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aee5ee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f.png)
辛弃疾报国情怀前言辛弃疾,字幼安,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报国情怀。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本文将通过辛弃疾的诗句,探讨他的报国情怀。
报国初心1.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是辛弃疾《太常引赞》中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报国初心。
辛弃疾出身于一个世家,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以自己为战士,用铁一般的意志投身于战场,用笔尖擦拭着历史的残迹,努力挽回前朝的颓势。
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的报国决心。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诗句,表达了他对那些为国家奉献并不复返的壮士的敬仰和哀思。
他深知,为了国家的利益,壮士们奋勇拼搏,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白云悠悠,几经风雨,千载已过,他们已经长眠于土地之下,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在。
报国忧思3.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是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诗句,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兴衰的忧思。
他深感国家的兴衰是千古兴亡的重大事件,长江滚滚流,不尽意味着时代的发展不会停止。
他从这种悲剧的历史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4.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是辛弃疾《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诗句,也是他对国家兴衰的忧思。
长江东逝水,代表着时光不停流逝,如同国家的命运一样。
长江水东逝,让辛弃疾感慨万分,他用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和忧虑。
报国担当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这是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自身志向的定义。
在这个诗句中,辛弃疾强调了一个人在富贵和贫贱之间坚定的立场。
他不为富贵所动,也不为贫贱所移,只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报国志向。
6.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是辛弃疾《破幽梦书千字文》中的诗句,表达了他身负重任时的担当精神。
在挑灯夜战的时刻,他醉心于使命,用剑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100句
![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b464b3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9.png)
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100句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7.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1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1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17.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陆游《金错刀行》18.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陆游《金错刀行》19.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陆游《金错刀行》20.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2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关山月》22.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陆游《关山月》23.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陆游《关山月》24.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陆游《关山月》25.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关山月》2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忠君报国的诗句
![忠君报国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b2b66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a.png)
忠君报国的诗句
1.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君。
”就像岳飞为了国家奋勇杀敌,他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真是令人钦佩啊!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才是真正的忠君报国!”想想那些在战场上无畏牺牲的英雄们,不就是这样吗?
3. “忠君报国志如铁,岂怕艰难万千重。
”这不就和革命先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奋斗一样坚定吗?
4. “心怀忠君念,力践报国行。
”看看古代那些忠臣良将,不都是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的吗?
5. “宁为报国死,不为负君生。
”这是多么强烈的情感啊,历史上多少英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话!
6. “忠君报国心无尽,奉献一生情不移。
”不就像那些默默守护国家的人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吗?
7. “报国不惜身,忠君何惧难。
”古代的侠义之士不就是这样的吗,为了心中的忠诚和国家勇往直前!
8. “一片忠心昭日月,满腔热血报君国。
”这就如同那些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的人们一样伟大!
9. “忠君报国是吾责,义无反顾向前行。
”就好像那些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毫不犹豫地担当起责任!
10. “生死置之度外,唯念忠君报国。
”那些在保家卫国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不正是这样的写照吗?
我的观点结论:忠君报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怀和伟大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人用行动诠释了它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
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91b4a1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4.png)
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导语:位卑不敢忘忧国,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都很重,看看下面的句子就能很明显体会得到。
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2、有谁知鬓残,心未死。
——陆游(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三国志(作者简介:《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作者简介:管仲,汉族,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5、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6、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唐·李白(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7、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明·于谦(作者简介: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8、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唐·李梦阳(作者简介: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汉族,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作者简介:谭嗣同,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11、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79dc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9.png)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组诗运用多种手法,艺术风格多样,既有雄奇又有哀艳。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品读感悟的方式,理解诗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时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再一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三、解释题目《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
这首诗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好习惯,好人生。
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四、朗读诗歌的要求A、声音洪亮B、字音准确C、停顿正确D、读出情感五、初步朗读课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大家一同探讨。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的主要意思。
2、汇报交流A、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白日:B、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即:C、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D、化作春泥更护花。
形容家国情怀壮志报国的诗句
![形容家国情怀壮志报国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f93b5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b.png)
形容家国情怀壮志报国的诗句1、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
--汪遵《息国》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3、更持银盏起,为君作寿。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悴寿》4、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6、愿得此身长来报国,何须生入是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7、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8、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金错刀行》9、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10、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军城早秋》11、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之中。
--屈大均《秣陵》1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了思亲。
--诗句出自:于谦《立春日感怀》13、清明不歇濂纤雨,长缅英雄欲断魂。
力护中华迎险上,甘抛热血荐轩辕。
1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15、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16、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龚自珍《漫感》17、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18、未收天子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那故乡。
--令狐楚《少年行》19、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戚继光《望阙台》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2、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李益《隋宫燕》23、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曲》25、胸中有那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是陆沉?--郑思肖《二砺》26、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f8da8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4.png)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
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
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参考一下。
村夜原文赏析及翻译1原文夜泊水村陆游〔宋代〕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译文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注释1.夜泊水村:夜间把船停泊在临水的村庄旁。
2.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3.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勒铭:刻上铭文。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
此句作者借喻自己未能建立战功。
4.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晋书》:“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大漠:古瀚海,亦称大碛。
在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之间,西接新疆,四月间狂飙屡起,沙砾飞扬,故号为流沙。
绝大漠:横度大沙漠。
绝,横度,跨越。
5.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众人闷闷不乐,相对涕泣。
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见《晋书·王导传》。
6.“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7.青:黑色。
再:第二次。
8.记取:记住,记着。
9.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汀:水边平地,小洲。
鉴赏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
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
表示爱国精神的诗句
![表示爱国精神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b56d08e08a1284ac85043cf.png)
表示爱国精神的诗句导读:爱国诗句表示爱国精神的诗句1、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戚继光《望阙台》2、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3、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西施》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陆游《金错刀行》5、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6、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7、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9、天相汉,民怀国。
——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10、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11、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1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1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14、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戚继光《马上作》1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16、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18、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杜甫《为农》19、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屈大均《秣陵》20、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1、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龚自珍《漫感》22、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曹植《怨歌行》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4、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25、愁损辞乡去国人。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26、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詹玉《醉蓬莱·归故山》2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拳拳爱国之情的诗句
![拳拳爱国之情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651db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5.png)
拳拳爱国之情的诗句
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战国·屈原《国殇》
2.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吴趼人《痛史》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5.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6.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9.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屈原《离骚》
10.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拳拳报国心的主要内容
![拳拳报国心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beca4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4.png)
拳拳报国心的主要内容《拳拳报国心》是一首温故知新、激发爱国情怀的诗词,诗人岑参在唐代创作。
这首诗歌以执着的爱国情怀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为主题,积极呼吁人们要以报国心为指引,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奋斗,是一首富有指导意义的重要作品。
整首诗以“拳拳报国心”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满腔热爱和忠诚之情。
诗中写道:“烈烈白日光,匪匪闻雷霆,武夫遭表裁,节义悲魂惊。
”这些字句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痛心疾首之感。
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国家内外形势的观察使他意识到重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诗中写到了战争受害者遭到忘却与裁决的遭遇,进一步提醒了人们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而后,诗人提到了当时崛起的辽国军力强盛,再次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他写道:“三谏为进士,千里忆辽阳。
服当承制日,婚姻列诸郎。
”这些字句悲叹了当时的国家局势,表达了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依据时,对威胁祖国的外患警醒之心。
在诗的结尾,岑参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言罢情犹切,梁园泪暗沾。
”这里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和以邻为壑、互不帮助的愤怒。
他希望国家内外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以此摒弃固化的等级观念。
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岑参在唐朝的动荡局势下,对于国家的命运和国家利益的担忧,流露出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他在诗中通过强调军力、忧国忧民的情怀,呼吁人们要有拳拳报国的心态,积极关注和参与国家事务,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拳拳报国心》以其振奋人心的爱国精神和深远的指导意义,鼓舞着当代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不断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传承国父的爱国情操,关注国家大事,积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是践行诚信守法、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我们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报国心。
只有以拳拳报国的心态去面对挑战,我们才能够抵御外患、保卫和发展我们的家园。
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拥有这种高度的国家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报国心,为实现中国梦的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写爱国情怀的诗句_1
![写爱国情怀的诗句_1](https://img.taocdn.com/s3/m/556a319e6bd97f192279e9ec.png)
20、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2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22、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汪遵《咏昭君》2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2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2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26、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杨万里《竹枝词》2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曲》2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曲》30、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31、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令狐楚《少年行》32、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李商隐《富平少侯》33、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
——柳永《送征衣·过韶阳》3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35、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赵孟頫《岳鄂王墓》3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7、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温庭筠《过五丈原》38、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陆龟蒙《吴宫怀古》39、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40、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4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42、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43、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44、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李白《清平调·其三》45、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张祜《集灵台·其一》4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赓续拳拳报国志
![赓续拳拳报国志](https://img.taocdn.com/s3/m/f5d3f50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2.png)
赓续拳拳报国志一寸山河,一寸血,忆往昔,无数热血青年、仁人志士,以满腔的赤子之情,为祖国殚精竭虑、肝脑涂地。
通过他们前仆后继不懈奋斗,古老的中国重获新生,共和国的旗帜高高飘扬,炽热的爱国情激荡人心。
什么是爱国情?爱国情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挑重任;爱国情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默默奉献;爱国情是屈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爱国情是一道耀眼的光,照亮历史的天空;爱国情是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流,滋润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田。
爱国情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不仅仅存在于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的热血青年心中,还体现在身处和平时代普通人的一言一行中。
爱国不仅仅只是伟人英雄承担的事,它与我们每个平凡的人息息相关,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肩负的使命。
一张“最美的笑脸”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在前线抗疫的普通医护人员郭玮,脱下防护面罩,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汗水划过勒痕刺痛皮肤,她作为一个女子,不叫苦、不喊累,勇敢坚韧代替了她柔弱的泪水。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是满腔赤诚的爱国情,是坚定不移的报国志。
在抗击疫情中像她这样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他们也许平凡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普通如繁茂大树上的一片叶,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言行谱写了最壮丽的抗疫篇章,也让自己人生因此而闪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铿锵的呐喊言犹在耳。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爱国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初心,报效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才给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更要继往开来,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自觉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以殷殷之情、拳拳之志,爱国报国,祖国未来的辉煌定会早日实现!。
形容中年侠士的爱国诗句
![形容中年侠士的爱国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c40dd3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3.png)
形容中年侠士的爱国诗句
1、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杜甫《为农》
2、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咏史》
3、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曹植《怨歌行》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5、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8、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
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忧忧老臣心拳拳报国情
夜静风清,明月如思。
坐在窗前,细细品读着杜甫的长篇叙事诗《北征》,心潮在拂拂的风中起伏,眺望着灿灿的夜空,我仿佛穿越了千年,回到了那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看到了落日凄风下、荒原田野间那个凄楚蹒跚的身影……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那位孤身只影的老人面容饱含着忧苦,脚步浸透着沉重,穿过田野,翻越山冈,夜经战场。
无数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百姓,令他掩面而泣;千百尸横遍野、血染江河的逝者,让他扼腕叹悲。
满目疮痍的苦难现实和战争创伤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为国分忧的使命呼唤着他,他必须担当起一个老臣的责任,为百姓呐喊,为国家尽忠!他要让皇帝体察到眼前发生的一切,汲取教训。
一行行凝重的诗句令我仿佛置身其中,加之诗人巧妙地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抒情达志,将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返乡,无奈和失意萦绕心头,他深感皇帝在排斥自己,疏远自己。
然而官场的挫折无法诗人动摇心中的理念,“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秉持忠心报国的烛照,心系国家和百姓苦楚,考虑局势的动荡,思索政策的得失,赞美忠臣除奸的功绩,歌颂唐太宗奠基立业的伟绩,坚信国家的未来定能中兴。
诗人赋出了自己的情怀,拳拳报国之情跃然纸上,令我为之动容。
回顾经临战场的情景,他的心情又骤然紧张,“猛虎立我前,苍
崖吼时裂。
”那奇特、险峻的山石犹如张牙的猛虎,扑面而立,让他心惊胆战!那凛冽、苍劲的强风,穿越山岩,呼啸而来,更似猛虎在怒吼,令他毛骨悚然!眼前晃动的是刀光剑影,耳畔震荡的是人喊马嘶。
比兴的手法在这里运用得惟妙惟肖,用“猛虎”暗喻山石的奇特险峻,用“猛虎的怒吼”形容穿岩而过的猛烈风声,战势的险恶与残酷向我扑面而来。
随着战事的推进,形势在好转,叛军在失败。
他“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气豁”,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心境也豁然开朗。
诗人在此匠心独运,用天气的转变喻指战争事态的变化,令我的心也随之起伏。
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宏大的历史内容,也显示出诗人杜甫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堪称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
它亦诗亦史,浓缩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起伏,是一曲忧国忧民的绝唱。
那绵绵诗雨播撒下的忧忧情怀,感召着我的心灵;那傲骨坚毅的身影,带给我无限的思考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