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第一讲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pdf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德育原理(第一版)》德育内容

《德育原理(第一版)》德育内容
二)各层次德育的功能
• 总之,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 对学生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错位, 会导致教育功能的丧失。用道德倡议的形式进行规则教育 ,不足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反之,用道德指令的方式 实施理想教育,则会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苛求,起不到 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的作用(详见第六章)。
一、道德类型与德育
• (六)德育诸方面
• 与品德的构成相应,学校德育的主要三方面内容包括:促进学 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 为习惯。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早期行为训练开始的,所以道德 教育以儿童 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为基础,但道德教育依 赖于儿童的认知(知识与理解力),纯粹的行为训练并非道德 教育。学校德育既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又要陶冶学生的道 德情感,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且,这三方面的工 作不能割裂开来分别进行。
一、道德类型与德育
• (二)内容日趋丰富的学校德育
• 近代以来道德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 ,私德教育重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次,在城 市逐渐形成市民社会,社会公共生活日益丰富复 杂,公德要求相应提高增多,道德教育增加了公 德内容;第三,社会职能的分化,职业门类增多 ,职业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关注,职业道德 内容也逐渐纳入道德教育之中。
二、道德层次与德育
• (二)各层次德育的功能 • 3 .道德规则教育的约束功能 • 通常,教师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的形式对学
生进行道德规则教育,重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这是因为,道德规则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 的要求,在执行当中几乎没有可以商量变通的余 地,因此对学生的行为最具指导性和约束力。其 中,肯定性规则起指导作用,否定性规则起约束 作用。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

德育原理课件第一章

(二)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学‘以俄为师'。 1953 年 出版的凯洛夫《教育学》中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与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的形成'及‘苏维埃爱国主 义教育'、‘劳动教育'相并列。
1956 年,人教社出版的凯洛夫等四人主编的教育学提 到德育包括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 法律教育等。
扩大“德育”癿外延,把“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 纳入迚来,在教育学上似乎丌是一个大问题。扩大“道德 ”癿外延,把“政治”、“法律”、“丐界观人生观”纳 入迚来,这在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哲学上却是一个重 大问题。“道德”同“政治”、“法律”、“”丐界观人 生观癿差别,进进大亍“政治教育”、“法制教育”、“ 思想教育”癿差别。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政策上,都丌容 许用“道德”去代替“政治”、“法律”、“丐界观人生 观”,也丌容许把“政治”、“法律”、“丐界观人生观 ”看成是“道德”癿附加成分。
3 .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 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不此同旪,日常行为觃范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纨律 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劳动教育、社会 实践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学风教育、実美教育、 理想教育等,纷纷刊入各级学校德育大纲,德育外延迅速 膨大,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成癿所有内容。可以说,我 国目前癿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癿“大德育”。 不其称乊为“德育”,丌如称乊为“社会意识教育”。
一因素说 德育即道德教育 二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三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四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因素说 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 理健康教育

德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主要内容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一)德育概念的泛化1.古代德育概念▪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

《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直,从心。

”《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

“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文史哲不分家;▪二是文理不分家;▪三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一切形式的教育中,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德育原理课程(一)

德育原理课程(一)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德”古代为“惪”(悳 ),本义为“得”。 《说文解字》曰:“得即德也”。“惪,外得于 人,内得于心也。” 引申为“道德品质”或“品 德”。(善德施与他人,表现为“礼”;善念存于 己心表现为“德”)可是,一个人的心如何才能得 到正直的品德呢? 那就是必须“循道而得(德)”。因此,朱熹 才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恩之心;“德”当事人之言行表现。 目前,濮阳市委有关部门决定授予孟瑞鹏“濮阳市见义 勇为模范”称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认孟瑞鹏为中共党员。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3、特点 (1)非强制性
在积极意义上,道德则是要促使一个人的行为利 会行为尽可能做到不去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 要依靠个体良心和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是一种非 人利己,既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平等、自由、和平,又 乃至害人害己。(即不做坏事) 有益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包括自己)都获得幸福、 强制性规范。发掘潜力和提升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即做有益于社 会、有益于他人或自己的事) 在消极意义上,道德无非就是要促使一个人的社 与法律不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主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落水儿童母亲:“良心上过不去,不希望孩子的成长受 影响”。孩子知道我说谎话了,她哭个不停。我跟孩子说 “妈妈错了,妈妈不是好妈妈,从今以后再也不违背自己良 心。”我女儿还说,老师曾教过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 子,不要撒谎。我听女儿说这话,难受死了。
以上案例中的“道”即知恩图报、对别人的帮助要有感
第一节 第二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德育功能与学校德育意义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纽约审判”:
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小儿科医生,他和另外两位朋友向一个爱尔兰人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主要内容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一)德育概念的泛化1.古代德育概念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

《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直,从心。

”《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

“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文史哲不分家;二是文理不分家;三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一切形式的教育中,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德育原理,讲义第一章 绪论 讲义

德育原理,讲义第一章 绪论 讲义

第一章绪论讲义第一节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识记)研究对象的确定,是以该学科索要研究的对象的矛盾特殊性所决定的。

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②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德育问题:德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并被意识到的涵盖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之统一的德育问题③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④这些问题包括:德育概念、本质与功能的界定;德育的目的与目标的设定;德育内容的理解与选择;德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德育过程的实质与展开;德育方法的类型与应用;德育课程的类型与实施;德育活动的特性与组织;德育管理的结构与落实;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德育环境的功能与优化;主要的德育模式等。

⑤最基本的问题:德育目标的要求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之间的矛盾⑥德育原理的基本任务:立足社会生活与德育实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揭示德育的本质特征与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为德育实践的科学开展提高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德育原理的特点(识记)(一)价值型与科学性相统一(社会主义价值与科学研究)(二)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基本原理与实际德育问题)(三)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统一(多学科共同协调研究与独特的学科概念和理论体系)第三节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了解)一、国外德育原理的发展●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近代: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康德、赫尔巴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育的专门研究从教育学科群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教育理论形态;涂尔干《道德教育论》,马可连柯《共产主义教育》二、国内德育原理的发展●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第三节学习德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德育原理的重要意义(领会)(一)学习德育原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二)学习德育原理是德育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前提(三)学习德育原理是做好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德育观、德育理论基础、认识德育问题)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领会)(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德育原理的学习(二)坚持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德育问题(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四)坚持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开放。

德育原理PPT课件

德育原理PPT课件
• 费金:“你能不让我觉得就拿走它不?”
16
培训/实习
• 奥利弗学着小偷的样子, 小心而快速地抽走了费金 口袋里的手绢。
• 费金问:“拿走了?” • 奥利弗亮出偷来的手绢,
得意地说:“就在这儿!”
17
表扬
费金:“啊,你可真聪明!”
18
奖赏
• 费金掏出一先令,塞给奥利费:“这个钱赏给你。” • “谢谢你!”奥利弗喜出望外。 • 费金鼓励道:“你好好干下去,你准能成一个大人物。” • 奥利弗眼里闪烁着光芒,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10
诱导/引诱/循循善诱
• 费金:“你想不想像道奇儿那样,转眼间就弄到好些手绢?” • 奥利弗:“想,只要你愿意教我。” • 费金:“一定教你,一定!”
11
费金装出一副绅士闲逛的样子,小偷们设法从他身上偷东西。
12
小偷们向奥利弗展示 从费金身上偷来的东 西,奥利弗十分惊讶 和不解。
13
模拟训练/观摩见习/寓教于乐
1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ful You Will Be
20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4
一、“教育”的标准
➢ 什么是教育? ➢ 教育仅仅是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施加的影响吗? ➢ 教孩子占便宜是教育吗?教学生作弊是教育吗?
教人偷窃是教育吗? ➢ 一种活动或影响倘若称得上是教育,必须具有
什么特征或满足什么标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一、学校德育管理观念(一)德育首位观1.党和国家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是德育的内容,有“文化”,文化有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而社会文化大部分属德育的内容。

《决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可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头戏。

2.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人本来就是动物,而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基本特征是人具有社会的特性,这个社会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品德,没有人的品德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的品德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们试想象如果人们都不遵守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我们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德育为首是父母家长的嘱托。

作为父母养育子女,如果子女不孝,对社会无益,反而危害社会,其子女尽管有天大的本事,养其何用?3.学生本人的需要人出生以后就要在一定的人类社会里生活,要在人类社会里生活,就要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否则就要到处碰壁。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篇就说:大学的目的,在于明显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从天子到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为根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人是第一要义。

人才的品格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往往又是进入就业门户的通行证。

一所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毕业生方磊求职经历。

方磊在深圳多次应聘,毫无收获,一天,方磊在路边发现招聘库料总管的招聘广告,方磊包着试试看的心理到了那家招聘库料总管的公司,招聘地点设在厂部的大院里,方磊赶到时,早就来了黑压压一院子应聘者,在摆了一长排办公桌的招聘摊位前,人头攒动,应聘者争先恐后鼓动唇舌喋喋不休十分卖弄地向招聘工作人员介绍推荐的各类证书。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1、早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或实践教育。

2、而使之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3、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和“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5.“大德育”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我国的“大德育”颇具特色。

他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本的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

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6、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划分区别?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

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非道德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有时发生间接地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的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

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

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

第二章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教育、教学和教唆的区别?教育属于褒义词,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教学是否包含善意,其内容有无价值,其影响有益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最新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教学讲义PPT

最新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教学讲义PPT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
三种社会形态: 1、人的依赖关系 2、人的独立性 3、人的自由个性
(一)习俗性的德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 存在的德育形态。 1、全民性——人人参与 2、生活性——融于劳动、生活之中 3、习俗性——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
(二) 古代学校德育
1、含义——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 育。 2、特点: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
(四)“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 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 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德育过程的理解 1、转化说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 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 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一章: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前言:德育究竟是什么?
德育到底是什么?自由与快乐 、尊重与 平等、宽容与包含、风度与气质、批判与反 思……许多生活中的常识为何变得那么稀 少?我们是否可以在研究德育的概念中寻找 久违的常识?
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
一、德育的概念 二、德育的发展进程 三、德育理论的主要形态及主要议题
(二)德育包括些什么
西方: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 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 狭义:指道德教育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 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
(三)德育概念的 “泛化” 原因:
1、传统思想的影响 ——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 ——大学之道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育原理-第一讲

德育原理-第一讲

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概念的演化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A.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 教育”(20世纪80年代) B.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 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
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 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德 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 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 行),1995年11月)
心育概念之创新
3.育人的本质就是育心: -政治教育:忠心教育; -道德教育:良心教育; -思想教育:信心教育; -心理教育:安心教育; -法制教育:戒心教育; -礼仪教育:交心教育。
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心育分支学科之建设 1.心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学科相对成熟,特别是心理 学理论的运用,已经取得很丰硕的成果。 但是其它学科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2)注重经验,缺乏科学性。把育人工作 工程化、项目化,把活生生的人当作机器 和物体对待。
2.近代德育概念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 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 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 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 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 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 “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 意识教育”。
项目 指向 目的
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法制教育
心理教育
品德 促进品德发展

(完整word版)《德育原理》

(完整word版)《德育原理》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第一节德育概念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8、"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9、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

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

德育原理串讲要点第一章结论一、基本概念1、德育原理: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现象的教育学科P12、德育规律:德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P4二、基本理论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①代表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论共产主义教育》;②4个要点;③其特色是平行教育影响P10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①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②4个要点P11-123、杜德海姆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社会学创始人)代表作是《道德教育论》,两个主要观点P124、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民本主义教育》、《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四个主要观点P13-145、班杜拉等人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①班杜拉的三个观点P14-11-14行②班杜拉和麦克唐纳的模仿学习P14③沃尔斯的抗拒诱惑P14④米切尔的言行一致P156、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①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亚杰的认知结构说,采用“道德两难法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②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P15-16③道德教育思想(四个观点)P10三、基本知识1、德育萌芽阶段的知识原始社会产生了简单的德育实践经验和德育思想,带有古朴性、融合性;代表性著作有《论语》、《理想园》、《礼记·大学》、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小学重做事,大学重明理),核心内容在修已和治人。

2、德育独立科学阶段知识①夸美纽斯的《大数学论》预示德育将成为独立学科②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③德国凯兴斯泰纳《品德概念与品德教育》④法国杜德海姆的《道德教育论》⑤杜威的《道德上的教育原理》3、德育科学阶段①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文集②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③《马卡连柯全集》4、德育原理研究的原则P175、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P17-20(对六种方法内涵的理解和掌握)6、德育原理的研究任务(四大任务)P47、德育原理与德育实践经验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现象的关系(联系与区别)P7四、综合运用1、德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区别与联系P2-32、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的关系P4-5第二章德育的概念一、基本概念1、德育P222、学校德育P263、品德P304、社会意识P285、社会现象6、道德P29二、基本知识1、①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②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③“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现象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件—中学德育原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件—中学德育原理
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要 矛盾 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二、德育基本规律
二、德育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 培养提高过程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 面影响教育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 程
三、德育基本原则
德育原则: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 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 的准则或指导思想,又称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德育原则 VS 德育规律 主观 客观Leabharlann 第十七章中学德育原理
第一节 德育及其基本内容
一、概念 含义
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 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 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形成一定思 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历史性、继承性、阶级社会的阶级性 德育与智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四、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指导实践法 情感陶冶法 品德评价法
中学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理想和传统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纪律和法制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原理 第一章

德育原理  第一章

第一章德育的本质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1)德育词源略考从词源上考察:德在古代写作“”,上半部为“直",在古代读“得"音,“心"表示思想感情。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

(内得于己——“以善念存之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外得于人-—“以善得施之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德"与“得"是相通的。

“得”的内容是什么呢?是“道”。

“道”在古代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与规则,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范。

当人们认识了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是德。

可见,德字本身包含了人和己,身和心,内和外这样的辩证关系,包括了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及其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合乎道的思想行为。

因而,在封建社会中,德成为个人修养和境界的表现。

历朝历代都为人们制定了相应的道德行为准则。

如:《中庸》中就曾提出“三达德"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管子》提出四维之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说: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宋代以后的“八德”说:仁义礼智被提升为最高道德原则,有人把孝悌忠信与礼义廉耻联合起来,称为“八德”,“八德”是宋元明清时代在社会上受到一般人民推崇的道德规范;明清时代“四德”说:通俗小说提倡“忠孝节义".此外,勤俭、刚直亦被称为美德.“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

育德即“养德”,涵养熏陶品德。

只有当一个体验到自己的“神圣人性”——如“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及自己的高贵和尊严、神圣,并把它确定为自己的本质,并能事事处处、时时刻刻从自己的行为上表现出来时,他也就成了有德之人。

但在封建社会中德育并没有作为一个词而被单独使用,德育同社会意识的其它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因而,古代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