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

合集下载

串口通信握手

串口通信握手

串口通信及握手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串口?2,什么是RS-232?3,什么是RS-422?4,什么是RS-485?5,什么是握手?1,什么是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 232口。

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

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

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

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

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

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

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

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

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

串口通信原理详解

串口通信原理详解

串口通信原理详解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连接在计算机上的串行接口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串口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硬件原理和协议原理。

1.硬件原理:串口通信使用的是串行通信方式,即数据位、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按照串行的顺序逐位传输。

串口通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硬件部分:(1) 串行接口芯片:串口通信的核心是串行接口芯片,也被称为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UART负责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通过串行线路进行传输。

UART包含一个发送缓冲区和一个接收缓冲区,通过发送和接收FIFO(first in, first out)缓冲区实现数据的传输。

(2)串口线路:串口通信通过串行线路实现数据的传输。

常见的串口线路有三根信号线:发送线(Tx)、接收线(Rx)和地线(GND)。

发送线用于将数据从UART发送到外部设备,接收线则相反,用于将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传输到UART。

地线用于连接发送和接收设备的共地连接。

(3)器件选择和电平转换:串口通信设备不同,电压标准可能也不同。

因此,在进行串口通信时,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电平标准选择对应的器件。

如果两个设备的电平标准不一致,还需要进行电平转换,以保证数据的传输。

2.协议原理:串口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协议的实现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数据帧格式:数据帧是串口通信中数据的基本单位。

常见的数据帧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起始位指示数据的开始,停止位标识数据的结束,而数据位用于存储实际传输的数据。

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

(3)数据流控制:数据流控制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以避免因数据接收或发送速度不一致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常用的数据流控制方式有软件流控制(XON/XOFF)和硬件流控制(RTS/CTS)。

软件流控制通过发送特定字符来控制流量,硬件流控制则通过控制特定的硬件信号线来实现。

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串行通信是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一种常见方式,而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在各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数据格式和常见应用场景。

2. 基本原理UART串口通信协议采用异步通信方式,通过单个数据线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的两个设备之间共享一个时钟信号,其中一个设备充当发送器(Transmitter),另一个设备充当接收器(Receiver)。

发送器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发送到数据线上,接收器则根据相同的规则从数据线上接收数据。

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波特率(Baud Rate):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发送器和接收器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常通信。

2.确定数据位数(Data Bits):数据位数指的是每个数据包中实际传输的位数,通常为5、6、7或8位。

3.确定奇偶校验位(Parity Bit):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奇偶校验可以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方式,发送器和接收器必须使用相同的奇偶校验方式。

4.确定停止位(Stop Bits):停止位用于标识每个数据包的结束,通常为1或2位。

3. 数据格式UART串口通信协议中的数据包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其中,起始位和停止位的逻辑电平分别为高和低,用于标识每个数据包的开始和结束。

数据位包含了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下面是UART串口通信协议中常用的数据格式示例: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0 8位 None 1位在以上示例中,数据位为8位,没有奇偶校验位,停止位为1位。

这种数据格式在许多UART串口通信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4. 应用场景UART串口通信协议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4.1 嵌入式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UART串口通信协议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串口通信的原理

串口通信的原理

串口通信的原理1. 什么是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串行传输数据,即一位接着一位地传输,与并行传输相对。

串口通信常用于连接计算机与外围设备,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传感器等。

2.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实现信息的交流。

串口通信需要两个主要的组件: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串口线传输给接收端,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据。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串口线串口通信使用的是串口线(Serial Cable),它是一根将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起来的线缆。

串口线中包含多个引脚,其中最常用的是发送引脚(TX)和接收引脚(RX),它们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2.2 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需要使用一种协议来规定数据的传输格式和规则。

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等。

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的位数、校验方式、波特率等参数。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协议才能正常进行通信。

2.3 数据帧数据在串口通信中以数据帧的形式进行传输。

数据帧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组成部分。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数据位用于存放传输的数据,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2.4 波特率波特率(Baud Rate)是衡量串口通信速度的单位,表示每秒传输的位数。

波特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常进行通信。

3. 串口通信的工作流程串口通信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配置串口参数在进行串口通信之前,需要配置串口的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参数才能正常进行通信。

3.2 发送数据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串口线发送给接收端。

发送数据时,需要按照数据帧的格式进行封装,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串口通信UART模块基本介绍

串口通信UART模块基本介绍

串口通信UART模块基本介绍串口通信(UART)是一种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和硬件实现方式。

它是计算机和外设之间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也是嵌入式系统和单片机等小型设备中常用的通信方式。

UART通过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即通过单一的数据线一次只能传输一个bit位。

在串口通信中,通常需要两条线,一条用于发送数据(TX),一条用于接收数据(RX)。

UART通常通过一对相互连接的芯片实现,称为UART芯片或UART模块。

它包含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送器将要发送的数据从并行格式转换为串行格式,并通过发送线路发送出去。

接收器则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格式以供系统使用。

UART芯片通常由硬件设计工程师在集成电路中设计和实现。

UART通信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简单易用:UART通信是一种非常简单和易用的通信协议。

它的实现简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2.可靠性高:UART通信使用的是硬件实现,不受软件的控制和干扰。

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速度灵活可调:UART通信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速度调整。

通常,UART通信支持的波特率范围很大,可以从几十bps到多Mbps。

4.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UART通信可以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通信方式。

在半双工模式下,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而在全双工模式下,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5.通信距离远:UART通信使用串行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可以通过扩展串行线路的长度来实现较远距离的通信。

6.多种应用:UART通信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领域,如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

值得注意的是,UART通信只是一个物理层的通信协议,它只负责数据的传输,而不负责数据的解码和处理。

因此,在使用UART通信时,通常需要配合其他协议或编码方式,如RS-232、RS-485、Modbus等,来完成完整的通信过程。

总结来说,UART通信是一种简单、可靠、灵活的串行通信协议和硬件实现方式。

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

1、被动接收类型被动接收形的串口通信稍微麻烦一点,由于上位机是被动接收的,上位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位机就已经有数据上来了,很有可能下位机发送到一半时,上位机刚好开始接收数据,这时只能接收到后面一半的数据了,所以对于这种通信,一般是采用数据帧的方式进行通信。

这种数据帧的通信方式至少由三部分数据组成:帧头、数据、帧尾(如果数据是固定长度的话,似乎帧尾也可以省掉)。

帧头是为了告诉上位机:从这以后的数据就是有用的数据了,相当于约定好的暗号,一般帧头至少会用二个以上字节,如果只用一个字节的话,万一数据中的数据跟这个帧头一样了就会误以为这个数据是帧头从而导致解析数据出错,帧尾的作用也差不多,告诉上位机从这之前的数据才是有用的数据。

但实际上一般的数据帧远不止这几个部分,还会加上一些校验字节、时间信息、帧计数器之类的东东在上面。

其中校验字节是为了检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没有出错的,跟串口的校验位要区分清楚,校验位也是检查数据传输时有没有出错的,但由底层硬件来实现,校验方法由标准规定好,但有几种可以选择,只有一个位(Bit,只能是0或1)。

校验字节是由软件层来实现的,至少有一个字节(Byte,有8个位),而且校验方式由用户定义,非常灵活。

由于被动方式中串口的缓冲区中一直会有数据在,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在读取数据时跟第一种仪器控制类型不一样。

而是采取将读取的所有的串口数据都保存在移位寄存器中,在软件上处理完这些数据后再将它们从移位寄存器中删除。

由于VISA READ的输出是字符串,所以一般使用“连接字符串”这个函数将它们连接起来,然后接到循环结构中的移位寄存器中进行保存,当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量达到一定时或满足数据处理的条件时,才停止这个循环输出读取到的数据。

2、仪器控制类型由于在仪器控制时一般都是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所以叫它仪器控制类型。

以仪器控制为例来说一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要确认仪器选择的通信模式是串口通信模式。

【整理】常用通信接口一(串口、RS232、RS485、USB、TYPE-C原理与区别)

【整理】常用通信接口一(串口、RS232、RS485、USB、TYPE-C原理与区别)

By bingge 【整理】常用通信接口一(串口/RS232/RS485/USB/TYPE-C 原理与区别)一、什么是串口通信?常见的串口通信一般是指异步串行通信。

与串行通信相对的是并行通信。

数据传输一般都是以字节传输的,一个字节8个位。

拿一个并行通信举例来说,也就是会有8根线,每一根线代表一个位。

一次传输就可以传一个字节,而串口通信,就是传数据只有一根线传输,一次只能传一个位,要传一个字节就需要传8次。

异步串口通信:就只需要一根线就可以发送数据了。

串口通信主要为分232,485,422通信三种方式。

二、RS232接口标准设计电路232通信主要是由RX,T X,G ND 三根线组成。

RX 与TX ,TX 接RX ,GND 接GND 。

这样还是比较好理解吧。

因为发送和接收分别是由不同的线处理的,也就是能同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全双工。

By bingge三、RS485EMC 标准设计电路1.RS485概念是为了解决232通信距离的问题。

485主要是以一种差分信号进行传输,只需要两根线,+,-两根线,或者也叫A ,B 两根线。

A ,B 两根线的差分电平信号就是作为数据信号传输。

发送和接收都是靠这两根的来传输,也就是每次只能作发送或者只能作接收,这就是半双工的概念了,这在效率上就比232弱很多了。

RS-485只能构成主从式结构系统,通信方式也只能以主站轮询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较差;By bingge2.422通信422是为了保留232的全双工,又可以像485这样提高传输距离。

有些标注为485-4。

而485就标注为485-2。

有什么区别呢。

就是为了好记呢。

485-2就是2根线。

485-4就是4根线。

3.RS232与RS485接口的差别由于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 电路连接。

串口通信——精选推荐

串口通信——精选推荐

串⼝通信概念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概念⾮常简单,串⼝按位(bit)发送和接收。

与串⾏通信相对的是并⾏通信。

数据传输⼀般都是以字节传输的,⼀个字节8个位。

拿⼀个并⾏通信举例来说,也就是会有8根线,每⼀根线代表⼀个位。

⼀次传输就可以传⼀个字节,⽽串⼝通信,就是传数据只有⼀根线传输,⼀次只能传⼀个位,要传⼀个字节就需要传8次。

就像⼩虎队那⾸歌⼀样,把你的⼼,我的⼼,串⼀串,再烤⼀烤。

串⼝通信就是把数据串在⼀根线上传输,所以就叫串⼝吧。

通信⽅式⼀般情况下,设备之间的通信⽅式可以分成并⾏通信和串⾏通信两种。

它们的区别是:串⾏通信分类1、按照数据传送⽅向分为:单⼯:数据传输只⽀持数据在⼀个⽅向上传输;半双⼯:允许数据在两个⽅向上传输。

但是,在某⼀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个⽅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种切换⽅向的单⼯通信;它不需要独⽴的接收端和发送端,两者可以合并⼀起使⽤⼀个端⼝。

全双⼯: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向上传输。

因此,全双⼯通信是两个单⼯通信⽅式的结合,需要独⽴的接收端和发送端。

2、按照通信⽅式分为:同步通信:带时钟同步信号传输。

⽐如:SPI,IIC通信接⼝。

异步通信:不带时钟同步信号。

⽐如:UART(通⽤异步收发器),单总线。

异步通信的两个关键:第⼀,数据单元——帧,它是双⽅约定好的数据格式;第⼆,波特率,它决定了‘帧’⾥每⼀位的时间长度。

异步通信的特点:不要求收发双⽅时钟的严格⼀致,实现容易,设备开销较⼩,但每个字符要附加2~3位⽤于起⽌位,各帧之间还有间隔,因此传输效率不⾼。

在同步通讯中,收发设备上⽅会使⽤⼀根信号线传输信号,在时钟信号的驱动下双⽅进⾏协调,同步数据。

例如,通讯中通常双⽅会统⼀规定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对数据线进⾏采样。

在异步通讯中不使⽤时钟信号进⾏数据同步,它们直接在数据信号中穿插⼀些⽤于同步的信号位,或者将主题数据进⾏打包,以数据帧的格式传输数据。

通讯中还需要双⽅规约好数据的传输速率(也就是波特率)等,以便更好地同步。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串口?2,什么是RS-232?3,什么是RS-422?4,什么是RS-485?5,什么是握手?1,什么是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

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

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

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

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

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

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

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

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

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

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

第7章串口通信

第7章串口通信

收)。特点:传输线少,长距离传送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电话网等现成的设备,
但数据的传送控制比并行通信复杂。
第7章串口通信
7.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一、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
1、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是指通信的发送与接收设备使用各自的时钟
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以帧作为传送单位,每一 帧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结构如图。
第7章串口通信
三、方式2和方式3
方式2或方式3时为11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TXD为数据发
送引脚,RXD为数据接收引脚 。
方式2和方式3时起始位1位,数据9位(含1位附加的第9位, 发送时为SCON中的TB8,接收时为RB8),停止位1位,一 帧数据为11位。方式2的波特率固定为晶振频率的1/64或1/32, 方式3的波特率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决定。
第7章串口通信
二、方式1 :8位异步通信接口
方式1是10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TXD为数据发送引脚, RXD为数据接收引脚,传送一帧数据的格式如图所示。其中1 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低位在前),1位停止位。
1、方式1输出
第7章串口通信
2、方式1输入
第7章串口通信
(1)发送: CPU向发送缓冲器SBUF写入一个数据后,便启动串行 口在TXD端输出帧信息,先发送起始位“0”,接着从低位开始 依次输出8位数据,最后输出停止位。发送完一帧信息后,发 送中断标志TI置“1”,向CPU请求中断。
•(1)发送:当CPU向发送缓冲器SBUF写入一个数据后,便立即启动发送器发送。先发
送起始位“0”,接着从低位开始依次输出8位数据,再发送SCON中的TB8,最后输出停止 位。发送完一帧信息后,发送中断标志TI置“1”,向CPU请求中断。

串口通信原理及操作流程

串口通信原理及操作流程

串口通信原理及操作流程串口通信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串口通信有很多应用领域,比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等。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一、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是通过串行传输来传送数据的。

串行传输是指将数据位按序列发送,每个数据位连续的传输。

串口通信涉及两个主要部分,即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流进行发送,接收端则接受数据流并将其转换为原始数据。

串口通信需要两根线缆来进行传输,分别是数据线和控制线。

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位,而控制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串口通信使用的数据传输格式通常是异步串行传输。

异步传输是指数据位之间没有时间关系,每个数据位之间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进行区分。

起始位用于表示数据传输的开始,而停止位则表示数据传输的结束。

此外,数据位的长度和奇偶校验位的设置也是串口通信中需要注意的参数。

二、串口通信操作流程串口通信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打开串口用户需要先打开串口才能进行通信。

打开串口的过程可能需要设置串口的参数,比如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奇偶校验位等等。

2.发送数据一旦串口打开,用户可以通过向串口写入数据来进行发送。

数据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比如字符串、二进制数据等等。

3.接收数据接收数据的过程与发送数据的过程相反,用户可以从串口读取数据。

读取到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者显示。

4.关闭串口通信结束后,用户需要关闭串口以释放相关资源。

以上是串口通信的基本操作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操作,比如设置超时时间、错误处理等等。

三、串口通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串口通信时1.波特率的设置需要与外部设备保持一致,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通信。

2.数据位长度、奇偶校验位以及停止位的设置也需要与外部设备保持一致。

3.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最好先进行握手协议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

4.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格式是一致的,否则可能会引发数据解析错误。

使用串口的流程

使用串口的流程

使用串口的流程介绍串口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

它是一种一对一的全双工通信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收发。

本文将介绍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的基本流程。

步骤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打开串口:首先需要打开串口以建立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在打开串口之前,需要先确定要使用的串口号、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方式等参数。

2.配置串口参数:在打开串口后,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配置串口的各种参数。

可以通过串口的配置接口来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方式等参数。

3.发送数据:配置完串口参数后,就可以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了。

可以通过串口的发送接口将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

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将要发送的数据准备好,并将其转换成适合串口发送的格式。

4.接收数据:在发送完数据后,可以通过串口的接收接口来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

可以通过串口的接收缓冲区来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5.处理数据:接收到数据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或显示等操作。

6.关闭串口:在完成数据通信后,需要关闭串口以释放资源。

可以通过串口的关闭接口来关闭串口。

注意事项在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串口参数配置要与外部设备保持一致:在配置串口参数时,需要与外部设备的参数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通信失败。

•数据格式要一致: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格式一致。

可以约定好数据的格式,并在发送和接收时进行相应的转换。

•错误处理:在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因此,需要在程序中加入错误处理的代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错误。

•建立通信协议:在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时,建议制定一套通信协议,包括数据的格式、指令的定义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

示例代码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语言进行串口数据通信的示例代码:import serial# 打开串口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 timeout=1)# 配置串口参数ser.bytesize =8ser.stopbits =1ser.parity ='N'# 发送数据ser.write(b'Hello World')# 接收数据data = ser.readline()print(data)# 关闭串口ser.close()总结使用串口进行数据通信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串口通信 标准

串口通信 标准

串口通信标准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串行方式逐位传输数据。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在两个设备之间逐位传输,每个设备都有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

以下是串口通信的一些标准:1. RS-232:RS-232是一种常用的串口通信标准,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

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电压和信号线配置,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等参数。

RS-232标准使用负逻辑,即逻辑0表示-5V至-15V 的电压,而逻辑1表示+5V至+15V的电压。

2. RS-485:RS-485是另一种常见的串口通信标准,它扩展了RS-232的功能,支持多点通信,即多个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总线上进行通信。

RS-485使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 USB:USB(Universal Serial Bus)虽然是一种总线标准,但它也可以用于串口通信。

USB是一种常用的接口标准,它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并且可以传输数据和电力。

通过USB转串口适配器,可以将USB转换为串口通信。

4. I2C: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用于连接低速设备的总线标准,它通过两根信号线(SDA和SCL)进行串行通信。

I2C总线可以挂载多个设备,并且设备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5. SPI: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它定义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

SPI使用四根信号线(SCK、MOSI、MISO和NSS),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这些是常见的串口通信标准,每种标准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串口通信标准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硬件配置。

串口通信rx和tx原理

串口通信rx和tx原理

串口通信rx和tx原理
摘要:
1.串口通信简介
2.串口通信的RX 和TX 原理
3.串口通信的应用领域
正文:
串口通信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它在通信过程中只需要使用一对传输线,即RX(接收)和TX(发送)。

这种通信方式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被广泛采用,因为它具有简单、成本低、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串口通信的RX 和TX 原理是利用不同的电平来表示数据。

在发送端,TX 线上的电平根据数据信号进行变化,从而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而在接收端,RX 线上的电平变化被识别为对应的数据信号。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设置相同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串口通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外设:如鼠标、键盘、打印机等设备,它们通常使用串口通信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2.通信设备:如电话、modem 等,它们利用串口通信进行数据传输。

3.嵌入式系统:如单片机、微控制器等,它们通常使用串口通信与其他设备或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4.物联网:在物联网应用中,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总之,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串口通讯简介

串口通讯简介

第1章硬件连接1.1 RS232接口串行通讯中,RS232的应用最为广泛。

其通讯接口一般为DB9或DB25,其中的9、25表示通讯线的个数。

1.1.1 DB9DB9有9条通讯线,每条通讯线的编号请见下图。

注意:公头和母头的编号有所区别。

图1.1各条通讯线的含义:1.1.2 DB25DB25有25条通讯线。

每条通讯线的编号与图1.1的编号类似:第一行的编号从1至13,第二行的编号从14至25。

各条通讯线的含义:1.2 连线及说明如果只是延长通讯线,就采用顺接的方法,即:DCD接DCD、DTR接DTR、CTS接CTS……如果是两个串口设备相互通讯,就必须采用交叉的方式连线,如下图所示:图1.2说明如下:1、RXD、TXD、SG这三条线是必需的,用来传输数据;2、设备A在给设备B发送数据前,需要知道设备B是否已经开机。

因此,它会检查DSR或DCD或RI是否为高电平,如果是高电平说明设备B已经准备就绪,可以通讯了。

串口设备在开机后或PC的串口程序打开串口后一般都会设置自己的DTR为高电平,这样对方的DSR、DCD、RI都变成了高电平,就可以正常通讯了。

DTR除了通知对方准备就绪外,还可用于硬件流控制,其原理与RTS硬件流控制相同;3、RTS和CTS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协调半双工通讯的,在全双工通讯普及的现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进行硬件流控制。

啥叫半双工、全双工?对讲机就是半双工——按下按钮,只能讲不能听;松开按钮,只能听不能讲。

电话、手机就是全双工——接通电话后,可以同时讲、听。

半双工通讯时,设备A给设备B发送数据前,需要查询CTS的状态。

如果是高电平说明设备B正处于发送状态(设备B的RTS为高电平)。

为此,设备A 将自己的RTS设置为高电平,设备B的CTS也随之变为高电平,设备B察觉到CTS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后会将状态切换为接收数据,然后设置自己的RTS 为低电平。

这样,设备A的CTS就由高电平变成了低电平。

串口通信知识点详解

串口通信知识点详解

串⼝通信知识点详解串⼝通信的基本概念:1.在计算机上进⾏数据的通信有两种⽅式。

串⾏⽅式和并⾏⽅式。

也就是串⼝通信和并⾏通信。

即串⼝通信是计算机传输数据的⼀种通信⽅式。

2.并⾏通信以字节为但是进⾏传输数据,相⽐于串⼝通信,他的速度快,传输距离近。

串⼝通信以⽐特位传输数据,相⽐于并⾏通信,他的传输速度慢,但是传输距离远。

并且串⼝通信是异步通信,因此,端⼝可以在⼀根线上发送数据的同时在另⼀根线上接收数据3.串⼝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通信的端⼝,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1)波特率:传输速率。

如每秒钟传送240个字符,⽽每个字符格式包含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特率为10位*240个/秒=2400bps。

(2)数据位:数据包中发送端想要发送的数据(3)停⽌位:⽤于表⽰单个包的最后⼀位,结束标志以及校正时钟同步(4)奇偶校验:检错⽅式。

⼀共有四种检错⽅式:偶、奇、⾼和低。

4.串⼝通信的应⽤场景:串⼝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通过数据线按位进⾏传输数据的⼀种通讯⽅式。

这种通信⽅式使⽤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但其传输速度⽐并⾏传输低。

⼤多数计算机(不包括笔记本)都包含两个RS-232串⼝。

串⼝通信也是仪表仪器设备常⽤的通信协议。

Windows下串⼝通信:1.在windows下,串⼝是作为⽂件进⾏处理。

2.串⼝通信分为四⼤步骤:打开串⼝,关闭串⼝,配置串⼝,读写串⼝(1)打开串⼝:使⽤CreateFile函数:HANDLE WINAPI CreateFile(_In_ LPCTSTR lpFileName,//要打开或创建的⽂件名_In_ DWORD dwDesiredAccess,//访问类型_In_ DWORD dwShareMode,//共享⽅式_In_opt_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SecurityAttributes,//安全属性_In_ DWORD dwCreationDisposition,//指定要打开的⽂件已存在或不存在的动作_In_ DWORD dwFlagsAndAttributes,//⽂件属性和标志_In_opt_ HANDLE hTemplateFile//⼀个指向模板⽂件的句柄);参数说明:1).lpFileName:要打开或创建的⽂件名2).dwDesiredAccess:访问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很多单片机应用领域里,下位机都需要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本篇博文将介绍MSP43O单片机与PC通信设计,首先介绍硬件电路设计,然后介绍软件设计。

单片机与PC通信一般采用串口实现。

MAP430中的大多数单片机都有串口模块,因此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由于单片机与PC串口的电平不一致,因此需要接口转换。

本系统采用SP3220芯片来实现电平转换,如图1为整个系统的框图:
图1(串口通信系统框图)
一、硬件电路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电路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单片机与SP3220芯片的连接。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接口,在介绍接口之前,首先简要的介绍SP3220芯片。

1、SP3220芯片介绍
SP3220是一款低功耗的RS232驱动芯片,该芯片有以下特性。

(1)宽电压供电,供电电压为:3.3V—5.0V。

(2)上传速率可达235Kbps。

(3)低功耗的电流为1uA。

(4)增强性ESD规范。

为了便于硬件电路的设计,下面图2给出该芯片的管脚图:
图2(SP3220芯片图)
由图2可以看出,该芯片具有16个管脚,下面是具体的管脚功能。

EN/:接收使能管脚。

SHDN/:低功耗控制管脚。

C1+、C1-:电压增倍的充电电容的正极和负极。

C2+、C2-:倒置充电电容的正极和负极。

V+、V-:由充电电容产生的5.5V的正极和负极。

Vcc:电源管脚。

GND:接地管脚。

T1OUT:RS232驱动的输出。

T1IN:TTL/CMOS的输入。

R1OUT:TTL/CMOS的输出。

R1IN:RS232的输入。

经过对SP3220芯片介绍,下面是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

2、串口电路设计
MSP430单片机与串口通过SP3220的连接入图3所示:
图3(串口电路图)
由图3可以看到,通过一个上拉电阻将SHDN/管脚拉高,使芯片一致处于工作状态。

如果系统要处于低功耗状态,也可以通过单片机来控制该管脚,工作的时候将该管脚置为高电平;需要低功耗时置为低电平,这样很容易实现控制,在管脚C1+、C1-、C2+、C2-、V+和V-分别放置0.1uF的电容实现充电作用,满足想一个的充电泵的要求。

管脚T1OUT、T1IN、R1OUT和RIN分别是RS232的输入/输出管脚,实现单片机的TTL 电平与上位机的电转换。

考虑到减小电源的干扰,还需要在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加一个0.1uF的电容实现滤波,以减小输入端受到的干扰。

单片机电路主要是利用串口1(如MSP430单片机的P3.6和P3.7管脚)与SP3220芯片相接,由于单片机电路比较简单,这里不再给出电路图了。

二、软件设计
整个软件设计包括初始化设置、串口中断服务程序和测试程序,由于程序比较冗长,在此就不分步给大家分析了,您可以直接由此下载本系统设计的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2011042020282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