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七年级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a19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3.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了解法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3. 研究法国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
4.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法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简要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法国(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法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
2.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教科书等资源,查找法国的相关资料。
讲解法国文化特点(10分钟)1. 介绍法国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惯和节日文化。
2. 分享法国的艺术、文学和时尚等方面的成就。
探索法国的旅游景点(20分钟)1. 学生分组介绍法国的知名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
2.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
拓展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法国与中国的异同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了解其他欧洲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评估与反思1.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法国的小短文,介绍法国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作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资料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
2. 网络资源:法国地理信息、法国旅游景点介绍等。
以上只是教案的大致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细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8f52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2.png)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边界
法国位于欧洲中西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法国与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西班牙接壤,同时拥有大西洋、地中海和北海三条海岸线。
二、地貌
法国的地貌是由山川、平原、高原和丘陵组成的。
在法国南部有一段连绵起伏的山脉,被称为南阿尔卑斯山脉,最高点是蒙布朗山,海拔4,810米。
在北部,有一些矮丘和低山,最高峰为图尔冈山,海拔584米。
此外,法国还有一些大型平原如巴黎盆地和松果地区。
三、气候
法国的气候因其广阔的地理位置而变化多样。
南部的地中海气候是温暖湿润的,而北部的海洋气候则更加寒冷和潮湿。
在法国西部和中部地区,气候呈温带转型气候,夏天比较热,冬天比较冷。
四、自然资源
法国是欧洲的领导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资源。
此外,法国还拥有大量的森林、水能源、铁矿石、天然气和石油等自然资源。
五、环境问题
尽管法国拥有许多自然资源,但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
大气和水污染仍然是法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法国还面临着森林砍伐、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六、结论
法国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然而,环境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步骤之一。
希望我们可以尊重和保护法国的自然资源,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e13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0.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法国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主要农业区和农业部门,以及农业在该国经济中的地位。
4. 培养学生对法国工业的认识,了解其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特点。
5.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旅游业特色,以及旅游业对该国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和旅游业。
难点:法国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旅游业对法国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法国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法国的农业和工业为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分布规律。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法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提高认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法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法国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素材。
2.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法国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并完成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讲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法国的主要农业区和农业部门。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工业部门和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法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影响,以及旅游业对该国经济的贡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国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特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 活动设计:(1)观察法国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七年级初一地理《法国》最新教案
![七年级初一地理《法国》最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dcb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png)
七年级初一地理《法国》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和基本地理特征。
2.了解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及历史文化名胜。
3.能够掌握基本的法语问候语和简单的交流技巧。
4.能够通过对比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异同,提高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法国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和基本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法国是欧洲洲西部的一个国家,位于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和比利时接壤。
2. 区域划分法国可以分为13个大区和101个省。
其中13个大区为:•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奥克西塔尼大区•布列塔尼大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大东部大区•大西洋威兹大区•法兰西岛大区•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诺曼底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讷河口大区•瓦尔-德洛涅大区•外海岛屿3. 基本地理特征法国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沿海地带主要有地中海式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内陆地区主要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地形复杂,山地高地占多数。
•河流主要有塞纳河和罗讷河,遍布全国。
•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二)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及历史文化名胜1. 政治法国是一个共和国,国家元首为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法国政治体系为议会制民主政治,分为参议院和国民议会。
2. 经济法国是世界经济实力之一,其经济结构以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为主。
法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飞机、火车、化学产品等。
3. 文化法国是著名的文化强国,在文学、绘画、电影、时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法国的著名文化名胜包括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卡尔卡松等。
(三)基础法语1. 基本问候语•Bonjour(早上好)•Bonsoir(晚上好)•Au revoir(再见)•Salut(你好/再见)2. 简单的交流技巧•Comment ça va?(你好吗?)•Ça va bien,merci!(很好,谢谢!)•Je ne parle pas français.(我不会说法语。
8.4法国(精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专辑(湘教版)
![8.4法国(精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专辑(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0ee6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b.png)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法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导致农业和城市的分布差异。
-农业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的地区。
-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的地区。
板书设计:
1.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欧洲西部,多国接壤
-平原、丘陵、山地
2.法国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
-特点: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均匀
-特点: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3.法国的农业分布
-种植业为主,小麦、大麦、葡萄、牛肉等
-北部平原、西南部地中海沿岸
4.法国的主要城市
-巴黎:首都,塞纳河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马赛: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重要港口
-里昂:东部,第三大城市,工业、商业发达
-图卢兹:西南部,第四大城市,航空航天产业著名
5.法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法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葡萄、牛肉等。
-农业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和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
4.法国的主要城市:
-巴黎:法国首都,位于塞纳河畔,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马赛: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重要港口。
-里昂:位于法国东部,第三大城市,发达的工业和商业。
-图卢兹:位于法国西南部,第四大城市,航空航天产业著名。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掌握法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划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掌握法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cd60e9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6.png)
初一地理《法国》教案:掌握法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区划。
一、政治体制法国的政治体制是总统民主制,常常被称作“总统制”。
总统民主制是一种行政权力和国家元首权力分开的政治制度,即国家元首不参与政府操作,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
法国的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角色,拥有极大的行政权力和钦定权。
总统的任期是五年,连任一次,选举方式是间接选举,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团再去投票选出总统。
法国总统也是参议院议长和一行政大权的掌控者,他可以指派和罢免总理,决定外交政策,以及颁布法令等。
国民议会是法国的立法机构,主要由国民议员组成,议员被选举产生,并在国民大会中拥有一票决定权。
议员的任期是五年,与总统等同。
议会的权力主要集中在立法方面,包括制定和修改法律,检查和监督政府工作等。
法国的司法体系由国民议会和法官制度两部分组成。
国民议会负责监督和监察司法体系,并且可以对法律进行修改和确立。
法官制度则是一个由法官和检察官组成的体系,负责审判各种刑事和民事案件。
二、行政区划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拥有十三个大区和一百十个省份。
大区是该国政府在1990年代开始引入的一种区域划分方式,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区域性的政策和规划。
大区由省份组成,但是并不是所有省份都会对应一个大区。
大区的运作主要是由各省份的代表构成的大区议会来处理,议会的主席由省会市市长担任。
在大区下面,法国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行政划分,如下所示:1、省份:是法国的行政区划最小单位,全国共有一百十个省份。
每个省份都有一个省长,负责本区域的行政管理和政策推行。
2、县:小于省份,统一由议员组成区域委员会,负责处理本地区的事务。
3、市:除了省份和县,还存在各种市级行政单位,如市、区、遗址、住宅区等。
市级行政单位的任务是为市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公共交通、道路维护等。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法国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行政体制,中央政府掌握了大部分的行政权力。
虽然法国的政治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但总体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率和稳定的政治体系。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59b9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7.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让学生掌握法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法国的初步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国的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英国等国接壤。
2. 法国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和东部有山地。
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巴黎盆地等。
3. 法国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北部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南部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4. 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5个行政大区,包括诺曼底、皮卡迪、中央、勃艮第、罗讷-阿尔卑斯。
5. 法国的主要城市:巴黎、马赛、里昂、图卢兹、南特等。
6. 法国的经济:以工业、农业、服务业为主,汽车、航空、化妆品等行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7. 法国的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文学、哲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经济、文化等特点。
难点: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国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城市和经济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了解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法国的兴趣。
2. 讲解法国的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法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让学生对法国有更全面的了解。
4. 分析法国的经济特点,让学生了解法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5. 介绍法国的文化,让学生感受法国的魅力。
6.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74b72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a.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一课,主要介绍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法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其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了解和认识法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法国的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地理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法国的地形、气候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法国的地理特征为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法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图片、视频等材料。
2.准备法国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3.制作课件,以便于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法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法国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法国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资料,让学生对法国的地理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关于法国地理特征的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特征,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法国的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多元文化。
初中地理教案《法国》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cc70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0.png)
初中地理教案《法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认识法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3.了解法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法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难点:法国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T: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知识是:法国。
请同学们说出法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有没有去过法国?二、讲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0分钟)1.在地图上找出法国,说说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让同学们看一看法国的地形,了解法国的地势。
三、讲解法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20分钟)1.了解法国的历史和政治特点,介绍一下法国的国旗和国徽。
2.介绍法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法国的一些著名产业和企业。
3.介绍法国的文化特色,讲一讲法国的艺术、文学等方面。
四、了解法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15分钟)1.介绍法国人的生活方式,了解法国人的休闲活动和喜欢的运动。
2.讲解法国的重要节日和庆祝活动。
3.介绍法国人的食品和饮料,学习法国的餐桌礼仪。
五、讲解法国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15分钟)1.了解法国的民族特色,包括法国人的性格、习惯和行为等方面。
2.介绍法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学习如何欣赏法国的文化遗产。
六、小结(5分钟)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法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法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法国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
【板书设计】法国地理位置和特点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同学们对法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初步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介绍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特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引导同学们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可能不够全面,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加强。
初中地理教案法国
![初中地理教案法国](https://img.taocdn.com/s3/m/88f254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b.png)
初中地理教案法国课程目标:1. 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掌握法国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信息。
3. 提高学生对法国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定位能力、判断能力、归纳综合能力等。
教学重点:1. 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2. 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
教学难点:1. 法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 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
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法国地形图、景观图等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法国地形图,让学生对法国的地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和与哪些国家接壤。
二、法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国的地形特点。
2.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国的气候特点。
3. 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法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三、法国的经济特征(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国的经济特征。
2. 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法国的经济特征。
四、法国的文化和旅游(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国的文化和旅游情况。
2. 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法国的文化和旅游情况。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法国的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旅游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法国的发展和变化,激发学生对法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对法国的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旅游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和景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定位能力。
同时,要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经济和文化旅游的情况。
在教学拓展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法国的发展和变化,激发学生对法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2024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法国》
![2024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法国》](https://img.taocdn.com/s3/m/ca22ac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d.png)
2024年七年级地理教案《法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读图,分析法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 通过观察图片和材料,分析法国的自然环境特点;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 培养全球观念,认识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对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难点如何根据地图和材料分析法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法国风景视频,展示法国地图,引出法国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内容:1. 位置和范围:法国位于欧洲西部。
与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意大利、瑞士、安道尔、摩纳哥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
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
海岸线绵长,国土包括大陆的西部、布列塔尼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
法国的最高峰是科西嘉岛上的西迪奥尔峰,最低点是塞纳河河口的海平面。
法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创始会员国之一、欧洲议会及其前身欧洲共同体议会成员国之一。
此外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会员国之一,是欧盟的主要军事力量北约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法国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之一。
故法国被形容为是一个边陲国家。
法国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欧盟创始会员国之一、欧洲议会及其前身欧洲共同体议会成员国之一。
在文化上法国对艺术与时尚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也经常被形容为是一个艺术与时尚之国。
此外,法国还是一个旅游大国,其境内的卢浮宫、凡尔赛宫等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2. 自然环境: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矿产资源丰富,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使得法国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大国。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52586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法国的主要河流、湖泊和半岛等地理要素。
3. 培养学生对法国行政区划、人口、经济和文化的认识。
4. 提高学生对欧洲地理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国的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英国隔海相望。
2. 法国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南部和东部边境分别为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3. 法国的气候: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4. 法国的主要河流:塞纳河、卢瓦尔河、罗讷河等。
5. 法国的湖泊和半岛:例如里昂湖、马赛附近的科西嘉半岛等。
6. 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市镇和乡村。
7. 法国的人口、经济和文化:人口数量、分布特点,经济结构,文化特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主要河流、湖泊和半岛等地理要素。
难点:法国的行政区划、人口、经济和文化的具体内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法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地图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法国地图,提高地理空间观念。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国的典型地理现象和问题。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地理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法国地理的兴趣。
2. 自然地理:讲解法国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湖泊和半岛等地理要素。
3. 人文地理:介绍法国的行政区划、人口、经济和文化。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典型地理现象和问题,如巴黎盆地、法国葡萄酒产业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讨论法国地理的特点和优势。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法国地形分布图,加深对法国地理的认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245b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1.png)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让学生掌握法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经济、文化等社会经济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法国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2. 法国的气候特征3. 法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4. 法国的经济特点5. 法国的文化特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法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
2. 难点:法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以及法国的经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法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地图,了解法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法国的行政区划、主要城市和经济特点。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文化特色,如美食、艺术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现象。
教案将继续按照您的要求编写,请提供的五个章节要求。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
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法国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法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交流。
3. 引导学生进行法国地理考察活动,如查找法国的旅游资料、设计旅游路线等。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2. 地图:法国地图、欧洲地图3. 图片:法国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文化特色等4. 视频:法国的宣传片、纪录片等5. 网络资源:法国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相关资料十、教学进度安排1. 本章教学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41b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c.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掌握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3)了解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4)掌握法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城市及著名景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3)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4)法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城市及著名景点。
2. 教学难点:法国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旅游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法国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法国。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法国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
3. 课堂讲解:讲解法国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分析其对农业、旅游业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部门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发展优势和劣势。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法国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等对经济的影响。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完成关于法国的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法国地理知识的掌握。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430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5.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让学生掌握法国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3. 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4. 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国的地理位置2. 法国的地形与气候3. 法国的人口与城市4. 法国的农业5. 法国的工业6. 法国的旅游业7. 法国的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点及文化。
难点: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法国文化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3. 文化导入法:通过介绍法国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法国的地形、气候、人口与城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3. 分析:分析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如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等。
4. 案例展示:展示法国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5. 文化导入:介绍法国的文化,如美食、艺术、节日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练习题的正确率、作业的完整性等。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地图:准备法国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初中地理湘教版法国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法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d051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0.png)
教案:初中地理湘教版——法国【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我国与法国,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法国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1. 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 法国的气候类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法国。
2. 提问:你们对法国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分享已知的法国信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地形地势特征和气候。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葡萄种植园的分布、农业生产的特点等。
2. 讲解法国的经济特点,如工业发展、旅游业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与法国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异同。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法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
2. 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点评并补充。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法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并标注主要地形区。
2. 撰写一篇关于法国的旅游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法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比我国与法国,帮助学生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法国》说课教案.doc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法国》说课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0301e24a26925c52cc5bfec.png)
“法国”第一课时说课教案惠安科山中学林培英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教材分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欧洲的经济大”叙述法国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工业特点,第二部分“文化和旅游”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材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
2、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法国是“走近国家”一章中要求掌握的重要国家之一,它在欧洲所有的国家中,无论是政治舞台上,还是经济领域中,法国都处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
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为数很少的工农业都很发达国家之一,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因此,学习这一节对学生认识欧洲西部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3、编者意图让学生认识法国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4、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地形、气候和地势特点,知道法国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使学生了解法国是工农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该国的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文化与旅游的发展特点。
②技术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法国地形图、景观图、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定位能力、判断能力和归纳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法国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发展的道理。
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法国的自然环境、工农业和旅游业。
难点: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
二、说教法1、教法及依据:参与式开放型创新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依据本课三维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和初一年学生心理特点,力求做到以学定教,改变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创设研讨有关法国的三维目标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成长记录等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三维目标。
初中地理《法国》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法国》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0b55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1.png)
初中地理《法国》试讲教案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初中地理《法国》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欧洲地图、法国地图,说出法国轮廓特点、地理位置和首都巴黎。
2、借助罗讷河、卢瓦尔河等河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的特点,解释法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4、结合法国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分析法国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并且能全面评价法国的经济、文化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法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形成团结互助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的自然条件以及对该国农业的影响。
难点:法国的经济与文化。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读图分析法:通过展示几张典型的图片让学生产生更直观的感受。
小组合作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再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法国》
1、法国概况
2、法国的农业
3、法国的工业
4、法国的旅游业
七、教学反思
在教的方面,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
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在合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的品质。
地理法国教案模板(共5篇)
![地理法国教案模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cb54f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3.png)
地理法国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法国》初一地理教案《法国》初一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5、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6、通过学习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7、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立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设计通过观看巴黎时装表演,感知艺术之都巴黎的时装领导世界潮流。
1、分组讨论法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让每组谨代表介绍各自讨论结果。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所了解的法国产品,了解法国经济发展情况。
3、让学生读图,然后进行竞赛,看谁通过读图能分析出法国气候特点。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读图析图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埃菲尔铁塔,问学生这是什么?它在哪次国家?(法国)它是西欧三大旅游国之一,有什么吸引我们的?[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1)他们自己所了解的有哪些旅游景观,并在黑板上写出。
(2)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景观并给大家做介绍。
(课件展示)首都---巴黎的时装表演,“巴黎时装领导世界潮流”〈过渡〉法国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1、法国的地理位置(学生读图)P81图3-27“法国地形”,看法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什么地方?(地形、气候)(教师引导并展示课件)(1)比拟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的面积大小。
(法国面积最大)(2)接法国顶点,看它轮廓特点。
(六边形)(3)法国海陆位置-----西面:大西洋,东南面:地中海法国的海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内陆--------------大陆性气候(教师总结)它的优势在于:①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六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七年级地理教案
《法国》七年级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5、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6、通过学习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7、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读图析图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埃菲尔铁塔,问学生这是什么?它在哪个国家?(法国)它是西欧三大旅游国之一,有什么吸引我们的?
[讲授新课]
1、法国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P81图3-27,看法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什么地方?(地形、气候) (教师总结)
(展示图片)“法国地势图”
(学生观察)看法国地势有什么特点?(东南部高、西北部低)
(提问)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是什么地形为主?
(教师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性之三: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地形,平原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过渡〉法国有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它的农业怎样?
(课件展示)
《法国》七年级地理教案2
课题法国
学习目标
1、知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识与技能: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我国与法国的对比,从法国的发展中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难点
法国的地势特点。
法国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
复备
1、
导课
激情
2、
自主学习
(由科代表组织本组成员根据学习提纲完成)
.同学们你了解法国的哪些历史和文化?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法国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经济发展状况等。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材的活动练习和以下预习练习:
1.法国的轮廓有什么特点?
2.法国濒临的海,海湾,海峡以及陆地上的邻国?
3. 通过图分析法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地理纬度?看法过大部分属于那个纬度区?
4.找到法国的中央高原,巴黎盆地,阿尔卑斯山脉看法国的地势特征?
5.找到法国的重要的河流,塞纳河,卢瓦尔河,罗讷河。
6.法国的第一大城市巴黎,法国的最大的海港马赛,法国的第三大城市,法国的纺织工业中心里昂。
法国的轮廓象正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临陆地。
法国的南部面临地中海,西边临比斯开湾,背面临拉芒什海峡,陆地上的邻国众多,例如: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西班牙。
中央高原位于法国的南部,巴黎盆地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地形分布上和分层社色图中可以看出法国的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根据课前预习,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法国。
1、在图3—27上找到法国,看看其国土轮廓有什么特点。
2、读出法国最北端和最南端大致的度数。
步骤
师生活动
复备
3、激情互动
4、魅力精讲
5、拓展应用
6 、生成创新
法国的塞纳河从东南流向西北,注入拉芒什海峡,巴黎,里昂,马赛三个城市的共同的地理位置特点是沿河分布或者沿海分布。
学生阅读教材两个段落看一下法国的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及分布状况,法国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此了解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40-60度大陆的西岸,冬无严寒,下无酷暑,降水均匀,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发展十分有力,法国的地形平坦,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的巴黎盆地成为法国的小麦的主要产区,法国也成为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法国的农业生产还具有便利的灌溉条件,河流汇总多,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这些都能通过学生的知识扩展得到。
法国的另外一种气候――地中海气候,教材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地中海气候类
型,地中海的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植物生长旺盛。
在此有必要让学生再次记忆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在了解气候类型的基础上再看地中海沿岸的葡萄种植,可以给学生出示几幅图片,进而了解法国的葡萄酒。
法国的资源丰富,煤铁储藏量大,汽车飞机制造让学生了解,法国的核电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法国的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了解法国的旅游资源。
法国法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找出巴黎盆地和中央高原,归纳法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找出法国的气候类型,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介绍法国的旅游业
7、
课堂
检测
法国的轮廓形状——
法国的气候——和————哥具有什么特点?
法国的首都————坐落在————河畔。
法国的地势特点——
法国有那些旅游资源?
从什么地方反映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河旅游大国?
《法国》七年级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我国与法国的对比,从法国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方法】
1、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CAI课件等,建立空间概念。
2、设置恰当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
3、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明确目标
你知道以香水、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是哪个国家吗?该国还有许多著名的艺术景观,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更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经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讨!
二、小组学习,体验目标
学习任务(一)西欧大国
1、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
2、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3、法国的气候。
4、法国的工农业。
学习任务(二)便利的交通
1、法国交通便利,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任务(三)文化与旅游
1、法国有哪些旅游景点?
五、基础测试,检测目标
1. 法国境内主要的地形是( )
A. 山地、丘陵
B. 平原、丘陵
C. 平原、盆地
D. 高原、山地
2. 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俄罗斯
C. 德国
D. 英国
3. 法国发电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 水电
B. 火电
C. 核电
D. 地热发电
4.读法国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势高低。
(2)法国小麦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区,这
里属于气候。
葡萄主要产区是,
这里主要属于气候。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海峡 B是
C是域 D是流 E是
城市 F是
(4)为什么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
【板书设计】
第四节法国
一、欧洲经济大国
1.概况:
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
2.气候与农业
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②葡萄酒畅销世界
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
二、文化和旅游
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
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围绕法国优越的自然环境进行展开,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讲述法国经济时,重点突出了其工农业都很发达这一特点,并强调了农业与自然条件关系、工业发展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在讲述首都巴黎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讲讲对巴黎有哪些认识,然后再通过图片和影片的展示,来全面了解它在法国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原则,把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创造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通过学习也激发了对地理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是真正的“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