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评价】跨越百年的美丽_语文_小学_王咏梅_
【配套资源——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_语文_小学_王咏梅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分析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第五单元《科学精神》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在学习中让学生深入感悟她坚定执着地追求、巨大贡献、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
是梁衡先生1994年发表于《英才》上的一篇散文。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教学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就是她的人格美;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抓住具体语言感悟居里夫人的美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预设的句子有以下几个1.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2.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3.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4.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与反思 (表格式)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课时:第一课时
提供者:王立娟
单位:宝坻区口东街道口东中心幼儿园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以“美丽”为主线,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做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的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单薄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用事例说明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
对于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永久的美丽!
美丽是袁隆平用一生的精力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
教师巡视
五、总结:
美好的品德,执著的追求,淡泊名利,服务社会,只有这种美才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才能成就一份(出示课题)。
学生谈对课题的理解
学生写
经过前面的教学,再回归课题,对题目进行再理解,进一步凸显居里夫人的崇高人格,起到加深理解、概括归纳、渲染情感、定格形象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文的教学将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立足文本,重视朗读品味,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悟中写,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义和所浸透的情感,从而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情感得以激发,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配套资源——效果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_语文_小学_王咏梅
《跨越百年的美丽》效果分析
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有三个基本的教学目标即:1.正确读写“分析、顽强、侵犯、隐退、乏力”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美丽”的深刻内涵。
课堂上我针对目标设计了三个检测题如下:
它包括了词语的理解、语文填空、课文内容的把握,课后我对课堂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被检测的学生38名,第一题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题率达100%;第二题的第1小题考察的孩子们的诵读、识记能力,有6人出现错误,正确率为88.9%,问题主要集中在第2.3根横线上,究其原因为概念混扰所致;第二题的第2小题考察的是孩子对美丽内涵的理解,这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所以掌握很好,100%正确。
综上可以看出对文章精彩语言的识记是不理想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点,第一,课前预习不够充分,第二,课堂上老师指导时间长,占用了孩子们识记精彩句段的时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中午吃饭俩小时,坐了片刻我们起身,王乐需要午休。临走时,我瞥见临窗桌上,放着半碗剥好的核桃仁,核桃仁补脑,中国家长均知晓。
炉子上坐着锅,下过面的锅里冒着热气,浓浓的面汤味,炒洋芋菜的味,凉调扯莲的酸味,温馨的家庭气息弥漫着。叮嘱了冬季取暖的安全,来回路上注意事项,自然而然又说到了王乐的学习。王 乐属于班里的“五朵金花”之一,成绩良好,温柔敦厚,也和留在县城高中的许多学生一样,她有明显的薄弱学科。她尽心尽力,物理分数原地不动,我不忍心多说她一句。只能鼓励她:别放弃,多得 一分是一分,物理折磨你也就这六七个月了;明年填报志愿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避开短板,没学好物理,你依然优秀。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木桶效应制约着许多高中孩子,殊不知立足社会,人只需一技之长,便可活得游 刃有余。学生们还小,薄弱学科是压在他们头顶的一爿乌云,遮盖了他们原本明媚的青春天空。老师的任务是拨云见日,让他们快乐前行。ag体育
【教学实录】跨越百年的美丽_语文_小学_王咏梅_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能本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分析、顽强、侵犯、隐退、乏力”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美丽”的深刻内涵。
4.价值教育目标:无私奉献——在学习中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习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预习案检测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板书:美丽)老师写了什么?那么在你的眼中,美丽的事物有哪些?生:(鲜花、美女、善良、乐于助人)师:在同学们所叙述的这些美丽中有的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不再美丽,有的如:善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但是有一种美丽却可以跨越百年(板书;跨越百年),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走进梁衡写的散文(齐读课题)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并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完成任务了吗?,接下来我要考察了:二、检查预习(出示预习学案)预习案(一)我会读,并能说出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分析隐退盛名荣誉头衔人声鼎沸捐赠侵蚀淡泊冶炼执着卓有成效(二)初识课文我会填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散文,文章围绕课题中的()展开叙述,进而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和()美。
(板书:美丽容貌人格或心灵)(三)分享资料在查阅资料中我知道居里夫人是?三、我的困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或想知道的问题,如果有请写在下面。
生:小组展示词语诵读生:盛名:很大的名望人生鼎沸:人的声音像在沸水一样嘈杂。
生:卓有成效: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师:看得出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弹出对词语的理解。
师:继续回报生: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散文,文章围绕课题中的(美丽)展开叙述,进而赞美了居里夫人的(容貌美)美和(人格美)美。
师:课文理解的很透彻。
生:居里夫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配套资源——学情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_语文_小学_王咏梅
《跨越百年的美丽》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为我班一直执行我校提倡的135能本课堂教学,所以孩子们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学习中我设计了通过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词;对课文主要内容有整体把握,并借助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三个方面的预习内容。
在我看来,在品读文章时学生会很轻松的从文章中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外在美,了解到她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从语言文字中初步感受到她的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坚强、刚毅、淡泊名利等,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深入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
特别是对她高远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的发现等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作为重点来研读。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启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这当然应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文在材料运用上与其它同类文章也有很大的不同:丰富的联想,大量的引用,多处的类比和对比。
既扩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围,也使居里夫人在各种比较中更为丰满,更为美丽。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感悟到她的内在美,从心灵深处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
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朗读课文,读出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观评记录,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观评记录崮山中心校郑苗苗《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调,叙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这生动翔实的事件。
赞美了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追求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文章在充分表现她对人类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展示了居里夫人独特的美丽。
郑老师这节课主要是走进避里夫人的外表美,整节课,郑老师以“美丽”为主线,和学生一起挖掘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课堂教学设计精巧,学思结合,语文味浓厚,下面谈谈这堂课值得我学习的一些亮点:一、郑老师的教学,抓住文本,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并拓展文本,从读学写。
一开始,郑老师出示居里夫人的图像,让学生对居里夫人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为学习下文埋下伏笔,接着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带着问题读文,并引领学生用串词法理解课文内容。
接下来紧扣“美丽”一词,把文本读厚,最后走出文本,利用文本的语言并加入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居里夫人,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真正体现了学语文,用语文。
二、郑老师善于捕捉关键词,品味词语,从而培养语感。
学习捕捉课文中的关键词,品味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把课堂和时间还给了学生。
郑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从文中找出句子,并抓关键词语体会,学生们谈的比较到位,同时郑老师还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原到朗读之中,如果在体会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时,多让几个学生交流体会,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我想学生的情感会激发的更好。
四、郑老师这节课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如对“淡泊”一词的理解,郑老师结合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事例进行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再者,郑老师字词基本功教学扎实,对于难写的字做到当堂落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还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出示课题,就让学生质疑,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总之,郑老师这堂课是一堂成功的、精彩的语文课,学生们学得快乐,学得开心。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居里夫人的美,不单单是体现在外貌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心灵上。
这种精神上的美,是永垂不朽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这种品格中的美,是永恒的!才是真正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读完后,我才得以细致的了解居里夫人那充满奇异经历的一生。
真是受益匪浅啊!玛丽娅(居里夫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波兰人,可她天生好学、聪明勤奋,自幼就有着过人的天资,再加上父母的教育有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优秀的成绩,使她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孩子。
可是,无情的命运却不愿成全这个小女孩:她的祖国波兰被俄国沙皇统治、侵占;姐姐素希雅和她的母亲相继去世……这残酷的现实,也渐渐形成了她理想的初衷。
在自己刻苦的努力下,玛丽(居里夫人)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巴黎大学,但她依然一刻也不停息的学习着。
为了探索她那所热爱的科学研究,为了实现她多年以来的梦想,玛丽忘记了曾经的艰辛,忘记了多次由于过度劳累和疲倦倒在书桌前的自己,忘记了她那日益憔悴、苍白的面孔,正如她所说:“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最后,她终于和丈夫皮埃尔多年的辛苦,终究换来了成果——他们提炼出了镭元素!这为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居里夫人离开人世已经有100多年了,可她那美丽而又庄重的形象却从此定格在了历史的记忆中,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文中说,居里夫人美丽是跨越百年的。
我想,她的美丽一定不仅仅是指她端庄优雅的外貌,更多的是指她精神上的美。
她坚定、刚毅、顽强、执着,不屈服、不退缩、不放弃!为了研究天然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可真是呕心沥血啊!她靠着自己不屈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抱着不惜一切代价只为科学的决心,最后,在她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发现了钋、镭、钍等放射性元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要说她美,那是必然的。
居里夫人那端庄而又略显疲惫的面孔,是美的――这是她常年以来艰苦奋斗的象征;她“视名利如粪土”的高贵品格是美的――这是她取得放射性元素研究成功的重要点;她不畏挫折,敢于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是美的――在科学界中,恐怕只有居里夫人她一个人做到了!还有,她那不畏挫折,坚持到底的毅力是美的;那颗坚持不懈的恒心、决心、信心、必胜之心都是美的。
【热】《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3篇
【热】《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3篇【热】《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3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1我们小学部听评课小组又听了毕孝丽老师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听评课教学。
这一课讲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镭的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过程,表现了她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视名利如粪土的伟大人格魅力。
毕老师的课讲得越来越自然流畅:整堂课紧紧围绕着居里夫人的内在美,时时对学生进行着科学献身精神的教育:一、毕老师的课导入自然,而且直入正题,有激发力。
导入语亲切自然。
二、研读“美丽”详细。
居里夫人的伟大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文章有限的语言文字无法充分表达的。
所以,毕老师就在重点语句,如“一吨、一锅一锅、烟熏火燎、点点烧痕、终于。
”这些重点词语上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特别对于“终于”一词的理解,毕老师也是一步步地引导再引导。
让学生充分领悟居里夫人的为科学献身的品质。
三、指导朗读到位。
比如指名一个学生读的不够到位,生评议后,就再选一位同学再读,而且提示学生重点词要重读,生再评议。
这样的朗读训练,扎实有效,非常到位。
四、回扣读课题,也是这一课的一大亮点。
课伊始时,毕老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在揭示学习内容时读课题,目的是现在读课题,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题的含义。
当学习完课文内容时,学生对居里夫人的科学品质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时再让学生读课题,就能读出课题里包涵的深情,这种回归再读课题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题内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毕老师的课有点还有很多,我以后会多多向她学习请教。
只是这节课在学习纸的训练上,让学生去写,耽误了一些时间,如果把这一环节放到预习中,课堂会更加完美。
《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2今天我聆听了黄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这节课:在扎实中彰显精彩,在情境中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是一节非常好的语文课!一、教学主线清晰,脉络分明。
整个教学流程连贯有序,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思维得到了发散,智力得到了发展。
评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评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上周听了任老师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后,第一感觉就是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
任老师想方设法调动起孩子们情感,努力地用语言激励孩子,孩子的学习兴趣很浓。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各方面:
1.导入。
任老师抓住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上台进行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觉得很好,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大概了解,又总结了居里夫人的品质。
而且让学生进行分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
2.细读品味。
任老师在整堂课上创建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深入探究课文的重点。
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是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发言,并及时给予了评价。
在布置孩子们自己阅读时,真正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阅读感受。
认真地观察了孩子们边读边划下的句子,做到真正地了解孩子们的也现状,然后有针对对性地请这些孩子起来回答。
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信心。
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述(成吨的废渣中提炼0.1克镭)以及视频的播放,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尽管孩子们不能用丰富发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是从他们的眼神里我感受到课堂内为他们展示的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美丽还是征服了孩子们的心,他们让我感到了一种只能在心中意会而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愤悱状态。
如果在课堂上再多给一点具体的引导,再多给一点时间,让他们从容地思考,从容地表达就更好了。
3.拓展延伸。
在课的结尾任老师安排了想对居里夫人说什么。
评《跨越百年的美丽》
精品资料
评《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漂亮》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漂亮为主线,表明白居里夫人的漂亮不只在于容貌,而在于为人类作出宏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同学很不简单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
李丽老师将漂亮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漂亮带动同学纵观全文,引导同学理解漂亮的深层含义。
教学中,李丽老师给同学放了一段居里夫人的讲话录像,对课文进行了无形的升华,我信任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最终,李丽老师带领同学再次回顾梳理一节课的收获,并且总结:她的漂亮可以跨越百年,可以穿越历史,这份漂亮是永恒的。
再次定格了居里夫人的漂亮,也定格了这堂漂亮的课。
特殊是她的补充教材,有助于同学对居里夫人坚毅的精神地理解,预设较好,但内容略长,同学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李丽老师为我们供应了精彩的课例,她的语文素养、她的扎实教学,都是我所要学习的。
- 1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纪实与评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纪实与评析作者:王盛青郑丹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2年第02期编者按:2011年4月2日,教育部“七彩语文杯”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南京落下帷幕,大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是为展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全国赛事,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名选手参加比赛,6400余名代表现场观摩了大赛。
经过现场朗读、书写、才艺展示、知识问答、课堂教学5个环节的激烈角逐,代表黑龙江省参赛的佳木斯市光复小学教师王盛青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才艺特长奖的佳绩。
以下是王老师在本次比赛中课堂教学部分的教学纪实及评析。
一、直入主题,鲜明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梁衡写的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记在心里。
二、初读谍文,感受美丽1.概括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读书与思考同行,你会比别人多一份智慧。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谁来带领大家把本课的生字词读一遍?生读:皮埃尔·居里、伦琴、寻藤、分析、顽强、卓有成效、酸碱、侵蚀、浑身乏力、荣誉、头衔、粪土、捐赠。
师:(侧身板演)同学们看“藤”,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上下结构要掌握好,最后一部分是水字的变形。
请同学们把这个字写在课文纸的空白处。
(生认真写字。
)师:端正写字,认真做人。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经过3年零9个月的时间,终于提炼出了镭。
生:我觉得还写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发现镭的过程。
生:课文围绕美丽写了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她的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师:(引领学生一起说)先写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做的报告,这是她一生伟大的成就,再写她发现镭的过程,先写结果,再写过程,这样的写法叫做倒叙。
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可以这样来表达。
【评析】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
《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议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议稿
今天听了李莉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她的容貌,而在于她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充分体现了扎扎实实地教语文、扎扎实实地学知识这一教学原则。
如在教学的第一环节,进行了听写文中的新词的训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听写词语,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也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在听写训练中,学生一方面要凭借语音感知唤起对相应字词的识记,另一方面又必须迅速地将音、义转化成形、义并作出输出反应。
这样,在训练中又不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通过这节课的观摩,能看出李老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充分的精心的预设,比如学习材料的补充,居里夫人的演讲视频,诗化的语言等等。
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有的时候体现不出来,大多学生处于只思考不发言状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评课稿18跨越百年的美丽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评课稿18跨越百年的美丽_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评课稿很高兴参加程兰名师工作室活动,并且有这样一个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听课心得,自然是心情十分激动,独享是一种快乐,分享是一种福分。
评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考者获得启发,成长自我。
首先,我想说的是今天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示范课,我们必须明确这是一堂示范课,正因为是示范课,是工作室一年里研究成果的呈现,所以,我们必须思考的是,程老师想通过这样的课堂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又有哪些工作室的成果与我们分享呢?我们必须明确,这是一堂示范课,不是一堂研讨课,所以,我们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发现它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吸收、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里,这样,示范课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我感到,今天带给我的最震撼的是程老师对于“美丽”意义的挖掘。
我们可以看到,程老师对于“美丽”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带领学生通过不断的文本的挖掘,最终提升学生的以及是教师的对于美丽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美得如此自然,美得如此丰富,美得如此震撼人心,让我们听课者也深深地受到感动,文本的深度解读,再加上视频的辅助,居里夫人那种基于造福全人类的精神之美跃然眼前,让人如何不动心。
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如果教师能够对文本有比较深入的把握,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如此美丽。
对于“美丽”的把握,让我们今天的课堂变得如此美丽!说到这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我关于把握文本主旨的学习成果。
当我拿到教材的时候,我有意地去网络上搜寻了这篇课文其他版本,还真的就搜到了冀教版,把两者进行比较,可以明显地发现,冀教版教材删去了其中一部分作者抒情的句子,文章变得更平实,也就更注重提炼1克镭实验的本身;人教教材较好地保留了梁衡散文的原貌,保持了夹叙夹议的叙述风格,文章的情节也就显得更加动人。
比较的结果,给予我们教师的启示是,我们必须抓住“美丽”,进行深度挖掘,入文悟情,以情动文。
讲课点评
解读“美丽”,感受精神魅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集体评课王呈洋老师的公开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从“形象美”,“对科学的探索美”,“勇于现身的忘我之美”,淡“泊名利之美”四个方面对居里夫人进行了解读,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居里夫人生平事迹,课文设计新颖,全面,细致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深入理解了美丽的内涵。
王老师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发学生朗读,培养了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能力,又在具体语境中更深入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阅读材料的补充很必要也很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艰辛。
在教师创设情境的朗读中,艰苦之情之态在学生头脑中逐渐丰满起来,对居里夫人的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拓展升华和阅读链接既补充了阅读材料,通过具体生活细节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又升华了主题,起到了情感升华,主题延伸的作用。
美中不足的是王老师上课伊始的谈话虽然优美,但是没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在整堂课中表情欠生动,没有和学生和课堂融为一体,在驾驭课堂方面还需要学习、历练。
东七小学语文组
3月20日。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点评“让教于学,还学于生”,是我们一直倡导并践行的理念。
在这个点上,刘谭宜老师很有追求。
今天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就很好的体现了她的这个追求。
作为一名新老师,能让自己的课如此“美丽”,确实很难得。
刘老师的课堂,看似简单平实,但细细品味,又感觉到简约而不失丰富,平实不失精巧。
整节课,她始终抓住“美丽”这个关键,和学生一起挖掘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品词析句,感悟居里夫人形象。
教学思路清晰,着力点集中。
我认为,刘谭宜老师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有二。
一、凸显了语文的学科性。
刘老师能够从“教语文”而不是“教教材”的高度,敏锐地发现文本的独特个性,并以此为教学内容,融于具体语言学习、感悟人物形象的教学之中。
围绕居里夫人的“美丽”,刘老师组织学生充分地读书,自己思考,提出疑问,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自己则注重学情,抓住生成,相机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持续引向深入;另外,老师还能抓住关键词,品读重点句,层层深入地解读“美丽”,丰富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用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形象和情感表现出来。
对文本中的一些极具个性的语言,刘老师也采取了“了无痕迹”的指导。
比如对四个“变成”的排比句指导,仅仅引导学生一遍遍朗读,在持续强化的朗读中,理解人物,感受语言的情感和气势。
短短的四十分钟,对于这样一篇结构浑然一体而又描述细腻、情感丰富的文本,教学内容很多。
刘老师能够大胆取舍,集中精力,聚焦“美丽”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文眼展开教学。
也因为如此,成就了本节课教学的简约,教学思路的清晰。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设计贵在做到“读中悟义,读中悟法,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悟读促写”的读写完美结合,整堂课有着挥之不去的语文味。
二、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
文以载道,道以育人。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百年的美丽》观评记录
王咏梅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赞誉居里夫人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的文章。
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 而在于精神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顾本节课,我们听课的老师们觉得王老师很好地关注了学生、关注了课堂。
无论是课堂的导入、提问、生成、拓展,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步步为营、丝丝入扣。
从听课老师的记录中总结下来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贾国霞说:王老师课堂设计巧妙精当。
上课伊始,王老师就设计了话题“美丽”,在谈话中,自然的让孩子认识到美丽有两种,一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一种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由此打开学生思路,为孩子们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设计,很自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精神内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徐国华说:学法指导潜移渗透。
教师在课堂中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唐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例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朗读文章时,唐老师告诉学生要“抓关键词”;在体会如何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时,王老师要学生学会“体现特点”。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指导学生及时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写在语文书上。
我想: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刘淑玲说:激励性评语恰到好处。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本堂课中,王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有精彩表现的“好生”,还是表现欠佳的“劣生”,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中肯的评价。
例如:有一个叫冯志强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点紧张,既没有站的很直,声音也特别小。
而王老师却一直耐心的听他把话讲完,并且告诉他要“自信”,这样的鼓励,化解了孩子紧张的情绪。
孙希芹说:通过朗读深刻感悟。
在品读文章时,王老师展开了扎实有效的朗读训练。
例如:体会由四个“变成”组成的排比句,王老师通过引读,学生接读,以及外部显现的声音的渐强,让学生体会排比句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体现出科学道路之艰辛,也体会到了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这些朗读训练不
是为了训练而训练,而是为更好地体现居里夫人高尚品质而服务的。
但是在阅读上也存在着些许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朗读时普遍声音偏低,节奏感不强,希望王老师在平日注重指导。
总之,这一堂《跨越百年的美丽》向我们展示的精彩还有很多,每一个闪光点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堂课:文美,人美,精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