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5答案
国开作业《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 (5)
题目: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选项A:大于1选项B:等于1选项C:小于1选项D:与1无关答案:等于1题目: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选项A:价格水平下降选项B:收入水平增加选项C:储蓄增加选项D:利率增加答案:收入水平增加题目:资本是利率的减函数表明()选项A: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选项B: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选项C: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增加选项D:利率与投资没有关系答案: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题目:一般来说,LM曲线的斜率()选项A:为正选项B:为负选项C:为零选项D:可正、可负答案:为正题目: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选项A:政府支出选项B:投资选项C:净出口选项D:税收答案:税收题目:国民收入等于()选项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选项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选项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选项D: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答案: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题目:构成国民经济简单循环的是()选项A:厂商与居民选项B:政府与居民选项C:出口与进口选项D:投资与储蓄答案:厂商与居民题目: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选项A:政府支出的增加选项B:政府支出的减少选项C:政府支出的减少选项D:消费的减少答案:政府支出的增加题目: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选项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选项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选项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选项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答案: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题目: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选项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选项B:半日工选项C:季节工选项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答案:半日工题目: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选项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选项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选项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选项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答案: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题目: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选项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选项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选项C: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选项D: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答案: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题目:美元贬值将会()选项A: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选项B: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选项C: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选项D:减少美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答案: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题目: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选项A:边际消费倾向选项B:边际消费倾向选项C:边际进口倾向选项D:边际效率倾向答案:边际效率倾向题目:通常表示经济周期波动的变量是()选项A:就业水平选项B:物价水平选项C:利率选项D: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答案: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题目:保证四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有()选项A:商品市场均衡选项B:国际收支均衡选项C:要素市场均衡选项D:金融市场均衡选项E:政府收入与支出均衡答案:商品市场均衡, 国际收支均衡, 要素市场均衡, 金融市场均衡, 政府收入与支出均衡题目: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选项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选项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选项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选项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选项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答案: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题目: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选项A:如果投资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选项B:政府购买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选项C:储蓄减少,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选项D:如果投资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选项E:政府购买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答案:如果投资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政府购买增加,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储蓄减少,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题目: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选项A: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低选项B: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选项C:表明利率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高选项D: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选项E: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答案: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 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题目: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选项A: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选项B: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一条直线选项C: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选项D: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选项E: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零答案: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 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 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题目: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选项A:劳动力供求状态选项B: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选项C:政府政策的影响选项D: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选项E: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答案: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影响,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题目: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选项A: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选项B: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选项C: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选项D: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选项E:表示政府采取旨在使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答案: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题目:经济萧条政府应该()选项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选项B: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选项C:增加税收政府公共工程支付选项D:减少税收选项E:增加转移支付答案: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减少税收, 增加转移支付题目: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选项A: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选项B:降低边际消费倾向选项C:提高边际进口倾向选项D:降低边际进口倾向选项E:提高边际储蓄倾向答案: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题目: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选项A: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选项B: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选项C:规模收益递增选项D:规模收益不变选项E:不考虑技术进步答案: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规模收益不变, 不考虑技术进步题目: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
国开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1.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2. 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交叉弹性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3. 满足需求的条件包括()---愿意购买,有能力购买4.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5. 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且与()是相等的。
---ACL,MCL,WO6. 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功能有()。
---解释功能,预测功能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MC小于AC时,AC下降,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8.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工资率,闲暇,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社会习俗,人口总量及其构成9. 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形曲线的有()---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10.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科斯定理11.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12.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13.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14.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1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只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16. 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17. 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2018. 厂商部门是()。
西方经济学形考第五次作业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一、公平和效率1、公平: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
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
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2、效率: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效率是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人类任何活动离不开效率问题,人作为智慧动物,其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人投入少,但实现的目的多,即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而有的人投入很大,但实现的目的少,或者实现不了其目标,即我们所说的事倍功半,前者是高效率,后者是低效率。
所以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1、洛伦兹曲线:本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Lorenz)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也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①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分配的平等程度。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②如果任一人口的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的百分比,此时洛伦兹曲线为正方形对角线OL,这是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线。
③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余人口一无所有,显然,这时洛伦兹曲线为图中OHL,这是完全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线。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第五次任务答案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目的:这.
电大会计本西方经济学第五次任务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
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就指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0这一公认警戒线。
在那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基尼系数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0.45-0.50的高水平。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
他们说,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和平等的受损;他们的具体主张,则是限制企业主、中高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对其课征高额累进税。
吴敬琏则认为,上述分析是缺乏根据的,据此提出的对策更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
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
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平等和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
然而奥肯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他所考察的,是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的确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
机会平等使有才能的人有动力、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而机会不平等会抑制人们才能的发挥,因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答案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
西方经济学形考五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 姓名范志刚所在教学点大丰课程代码110076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评阅教师第五次任务共五次任务任务内容:【第五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
2.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3.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4.短期宏观经济总需求分析中,45°模型揭示了总支出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5.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6.自发总支出增加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自发总支出减少时,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7.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8.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10.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11.汇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
1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
13.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1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1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揭示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
16.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17.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8.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_5判断题(专科)
西方经济学判断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3.同一条线型需求曲线上不同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4.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5.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6.“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7.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8.混合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9.经济学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0.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1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门收入决定理论(√)1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补的(√)13.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与规范经济学(√)1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15.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16.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17.规范方法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食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8.某国2002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19.某国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存量(×)20.某国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蓄量是流量(×)21.某国2000年的出口量是流量(√)22.假说就是理论(×)23.需求量是流量(√)24.需求就是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是愿意购买的商品量(×)25.根据调查,青年人中有80%的人希望自己有一辆车,我国有3亿青年人,因此,我国的汽车需求极大(×)26.根据国外的估算,当家庭年收入与汽车价格之比为1.5:1时,汽车就会进入家庭。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5小组讨论
为什么AA制通常会使晚餐的账单变得更大13秋工商管理(本科)第5小组第一部分答案正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
“AA制”这种生活方式,在朋友聚会、娱乐、出游时早已被中国人接受并广泛使用。
像“拼”和“团”打头的活动,都是由“AA制”衍生出来的。
但对于夫妻双方,“AA制”常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有些人认为夫妻间实行“AA制”伤感情,而有些人则认为“AA 制”是个不错的理财方式。
一、要讨论为什么AA制通常会使晚餐的帐单变得更大,首先要理解什么是AA制。
在中国,AA制本意指的是在餐馆吃完饭以后各自支付自己消费的费用,相对于夫妻共同财产而言,就称夫妻AA制,但很多情况下中国人实际是在平分公共费用,应该称为shareequally。
也可以理解为达成一个共同的或者共有的目标,而各自贡献出自己一部分力量,完成的一个利益的共享。
两者的不同之处,AA制是均分,而“拼一族”在平均上不是很明确,只要能够组合起来能够实现目标就可以。
二、AA制消费模式的好与坏?1、好处:AA制的好处: AA制对现今社会是一个十分好的方法,在现今社会大部分人的收入,有多少人能经常独自请客,现今社会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是2000~3000元左右,这样的薪金对于工作者来讲无疑是一个比较头痛的数字,除非一愿意一世孤,父母留有房屋和大量金钱,物品给你,要不然,以这个薪金计算:一个人一个月,煤气130元,柴米油盐150,出行车费用200,住房500,电费70,购日常生活所需250,偶尔感冒发烧少则100多则数百,每月的社交费300,上述数据只是粗略统计,但比较接近大部份人,试问,以这种消费数额,一个月能请客多少次,请人者心痛,被请者开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男女观念,很多人都认为男人和女人出街一定要男方请客才显出男人的豪迈,要是女方请客就显得男方不中用,是一个吃“软饭”什么的,这未免对男人太不公平了吧?多少AA制就提出了男女平等了。
国开作业《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5:参考(含答案)247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答: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得措施。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和国债政策。
材政政策的日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主要有以下几点: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经济増长4、公平分配5、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的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财政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统称政府支出乘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政府支出对GDP起扩张作用。
増加(减少)政府支出可扩大(缩减)总需求,増加(减少GDP,其増减規模取決于乘数的大小。
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扩展性的其公式表达式为:Kg=△Y△G式中:K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乘数:△G 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増加额:△Y代表由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税收乘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间的比率。
税收对GDP起收缩作用。
増加(减少)税收收入可缩减(扩大)总需求,减少(増加)GDP,其増减规模取决于该乘数的大小。
政府税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收缩性的税收乘数的公式为Kf-△Y/AT其中Kf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收入数量,△T表示税收变动额。
根据投资乘数理论,并把消费支出看成投资,则△Y/△C=1/(1-b),△Y=△C/(1-b),其中△C表示消費増量,△C△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由消费増量和税收增量的关系可知,征税额变动一一消费变动额之绝对值应为征税变动额乘以边际消费倾向,即:△C=-b△T,△T=△C(=b)因此,Kf=△Y/△T=[△C/(1—b)]/[C/(—b)]=—b/(1-b)平衡预算乘数: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该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
设第一部门増加的支出为△A,并且设各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β。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任务5
2011秋会计本科小组讨论总结组长:组员:一、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
效率与公平本就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它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是困扰着历代许多思想家的难题。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诺齐克与罗尔斯之争,就是围绕着效率与公平及其关系问题展开的。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也是我国当今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深入研究效率与公平及其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而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益和公平都是市场经济的结果。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机会公平即平等竞争的原则,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这是由资源稀缺性和人的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决定的。
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至6章(20201025105759)
形考任务1 (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 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 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 5%,而需求量减少 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 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 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 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 互补 关系。
12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 弹性的商品。
13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 ,则税收就主要落在 消费者身上。
14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 ,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5答案
形考任务5(理论对比)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1.政策目标2.政策手段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4.调控力度分析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答案: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5答案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
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就指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这一公认警戒线。
在那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基尼系数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的高水平。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
他们说,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和平等的受损;他们的具体主张,则是限制企业主、中高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对其课征高额累进税。
吴敬琏则认为,上述分析是缺乏根据的,据此提出的对策更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
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
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平等和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
然而奥肯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他所考察的,是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的确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
机会平等使有才能的人有动力、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而机会不平等会抑制人们才能的发挥,因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平等,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5
答:一、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重点强调俩点:“普遍的”、“持续的”。
一是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算是通货膨胀;二是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产品或劳务价格的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也不算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品和劳务价格等不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属于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从商品供求关系方面分析,有以下三种情况: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可能使需求增加,都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在未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上涨,不会产生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在正常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使价格水平提高。
但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提高,但国民收入不再增加,这是由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所致。
此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对价格水平提高的影响更大。
在上述正常的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条件下,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的提高,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主要是由政府支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我们在理解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成本提高可能使价格上涨,但不是必然上涨;二是当社会总需求不变或增加不大时,成本提高会使价格上涨,但社会总需求增加很快,成本提高时价格不一定不涨。
那么,我们来分析成本提高为什么价格会上涨:原因是由于成本提高,供给曲线上升,则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提高;如果成本进一步提高,总供给曲线继续上升,则国民收入进一步减少,而价格更进一步提高,这种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普遍持续上涨就构成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考任务5(理论对比)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
2.政策手段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调控力度分析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
答案: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
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
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
1.双扩张政策。
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
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2.双紧缩政策。
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
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
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
3.松紧搭配政策。
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
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
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
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
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
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
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