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日一练)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木兰诗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鉴赏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木兰诗》,使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了解花木兰的故事,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忠诚精神,增强他们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木兰诗》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木兰诗》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木兰辞》:与《木兰诗》同名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木兰辞》,了解不同文学作品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和表现。
《花木兰》电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观看电影了解与现代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
《木兰诗》译文:查找《木兰诗》的不同译文,对比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古代战争与军事:了解古代战争和军事制度,包括从军、作战等相关知识。
女性地位与角色:了解古代女性地位和角色,以及花木兰对女性形象的影响和改变。
2.拓展建议:
分小组进行拓展资源的学习,每组选择一个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促进组内交流和合作。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知识,对拓展资源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
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关于拓展资源学习的研究报告或短文,展示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
第七段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雄兔的脚喜欢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六、问题归纳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第三段
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第四段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第五段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希望驰骋千里马,返回故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作者不详。

《乐府诗集》是我国现存的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诗集,共100卷,12类,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乐府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比较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

反映的历史背景应该与北魏和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关系。

当时,柔然经常袭扰北魏。

木兰出征,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了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

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接着,431年灭夏国,436年来北燕,439年灭北凉。

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的战乱,北部重新统一。

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袭扰者,胜利还乡。

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

统治者也可借此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后来,人们把由乐府采集的歌谣称作“乐府”,“乐府”从官署名称转变为诗体名称。

乐府诗中既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诗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

(不知怎的)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声声的叹息。

【段析】写木兰停织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

木兰我也没想什么,木兰我也没思念什么。

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买马及马具,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8课《 木兰诗 》(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8课《 木兰诗 》(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一课一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旦.辞爷娘去( )(2)唯.闻女叹息( )(3)出郭.相扶将( )(4)木兰不用..尚书郎( )(5)朔.气传金柝( )(6)策勋..十二转( )(7)军书十二..卷( )(8)赏赐百千强.( )答案:(1)早晨(2)只(3)外城(4)不愿做(5)北方(6)记功(7)表示多数,不是确数(8)有余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卷卷有爷.名(父亲)B.双兔傍地走.(行走)C.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D.愿为市.鞍马(买)【解析】选B。

“走”古义为“跑”的意思。

3.翻译下列句子。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

(2)给木兰记功很多次,还赏赐了很多很多的财物。

(3)走出门看望同伍的士兵,士兵们都很吃惊。

4.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木兰/不用尚书/郎D.安能/辨我/是雄雌【解析】选C。

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木兰/不用/尚书郎。

5.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担当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因为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
4.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在本次课程中,诗歌朗读和小组讨论活动较为成功,但仍有一些学生显得拘谨。今后,我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增加更多趣味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木兰诗》的文化背景和词语释义掌握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吃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6.课后反馈和总结至关重要。在课程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但感觉自己在总结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总结,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4.提高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愿。
5.发展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修辞手法以及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木兰诗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木兰诗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资料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学习步骤:一、预习检测1、生字词: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 ) 傍地走()2、熟读诗歌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十年,凯旋而归的英勇事迹。

这首诗表现了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也赞扬了她的机智和坚强。

本诗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还需要引导。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诗中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于花木兰这一人物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把握诗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爱国情怀和英勇善战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勇敢坚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木兰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把握诗的大意。

2.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感悟诗中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的大意。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木兰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木兰诗》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准备录音机或者电脑,以便播放朗读录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木兰诗》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木兰诗》,边读边解释生词和难句,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人物形象,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北朝民歌,选自《乐府诗集》,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诗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十年,凯旋而归,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

诗歌以“木兰是女郎”这一戏剧性因素构成情节上的悬念,以“木兰恢复女儿身”这一戏剧性因素构成情节上的突变,在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中,表现了木兰的勇敢、智慧、坚强、机智、善良、纯朴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这首古代长篇叙事诗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木兰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勇敢、智慧、坚强、机智、善良、纯朴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木兰的优秀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氛围,感受诗歌的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标注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木兰诗》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同时,教师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八课《木兰诗》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八课《木兰诗》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八课《木兰诗》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课文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2.乐府民歌,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周代即有专门收集、整理民歌的机构,秦代以后朝廷亦有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

西汉汉武帝时期,朝廷的音乐机关定命为“乐府”,负责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训练乐工、制定乐谱,进行演奏及演唱等表演。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后来历朝亦有沿习,“乐府”渐渐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3.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北宋郓yùn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其中保存了汉魏及南北朝时期的大量乐府作品。

其中《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后人合称“乐府双璧”。

内容主题《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屡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关键字词木兰诗(木兰辞)唧唧(唧唧,叹息声)复唧唧,木兰当dāng户(当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织。

不闻机杼zhù(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

杼:织布的梭子)声,惟(惟,只)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忆:思念,惦记)。

昨夜见军帖tiě(军帖:征兵的文书),可kè汗hán(可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点兵,征兵),军书(军书,指征兵的名册)十二(十二,虚数,泛指很多)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市:买)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鞍鞯: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溅溅:水流激射的声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8木兰诗【教课目的】一、知识教课点1.认识“乐府”的相关知识。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互文、顶真等修辞手法。

3.领会文中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叹。

二、能力训练点1.依据上下文推测人物心理。

2.领会文章详略的安排。

3.依据想象扩写课文。

三、德育浸透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浸透点指引学生领会本文刚健清爽、气概雄浑的诗意美以及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驰骋疆场、功绩卓著的女性美、感情美和人品美。

【学法指引】1.本诗诗韵委婉,朗朗上口,能够采纳以下三步法指引学生学习课文:①联合课文说明,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认识粗心;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归纳故事粗心,明确人物、事件 ( 因由、经过、结果 ) ;③熟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绘的诗句,剖析木兰的形象,从而正确掌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或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利处,找出对照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要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要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何千百年来遇到人们的喜欢,以致人人皆知。

这一点主要经过讲清木兰替父参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 爱国) 两种精神让学生领悟。

2.难点:本文为何这样安排资料的详略?这一点要经过组织学生议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因此“不用尚书郎”只是是由于不贪恋荣华荣华吗?这一点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联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剖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音频、《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播放对于木兰代父参军的影视节目片段。

3.投影仪及文学知识、名句、要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要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讲堂沟通。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名全世界的迪士尼企业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位奇女子的故事搬上了银幕,惊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

花木兰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女英豪,她究竟有什么魅力,以致于风靡世界,感动了不一样种族人民的心呢?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必定会找到答案的。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难点突破:以实例分析,比较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表现手法的特点。
(3)课文情感的理解:把握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木兰的勇敢、坚定、忧虑等。
难点突破: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同理心。
(4)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创作与木兰诗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木兰诗,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内容、韵律和木兰形象所传达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环节。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和听众,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示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联系可能还不够紧密。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联系更加自然和深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举例:讨论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家族观念和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古文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代诗歌的词句和内涵具有一定难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一课一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一课一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一课一练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课练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ù) 军帖(tiè) 塑气鞍马B.可汗(hán) 鞍鞯(jiān) 赏赐雄雌C.辔头(pèi) 燕山(yàn) 扑溯云鬓D.胡骑(qí) 金柝(tuò) 迷离戒机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⑥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A.②⑤③⑥④①B.①②⑤③⑥④C.②⑤⑥③④①D.①②⑥③④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贝壳很小,却很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B.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C.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新】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新】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新】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

(重点)2.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

(重难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对话教学法课前准备配乐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影片《花木兰》片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实际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机杼(zhù)可汗(kèhán)鞍鞯(jiān)辔头(pèi)燕山(yān)胡骑(jì)戎机(róng)朔气(shuò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著我旧时裳(zhuó)傍走地(bàng)(2)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同“贴”,粘)(3)古今异义策勋十二转(古义: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等级;今义: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势力大(跟“弱”相对))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2019-2020)【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必备资料】

(2019-2020)【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必备资料】

《木兰诗》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木兰诗》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 B G 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C E 建立表象3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 A D 帮助理解3分钟下载情感态度理解图片 A I 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价值观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8. 木兰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

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语。

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距离黄河不远。

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

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

3.文体知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

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

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三、初读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1.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辔头(pèi)溅溅(jiān)燕山(yān)啾啾(jiū)朔气(shuò)金柝(tuò)策勋(xūn)霍霍(huò)阿姊(zǐ)云鬓(bìn)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2)出门看火伴()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的词语。

(1)愿为市鞍马()(2)策勋十二转()4.解释下列加点的重点词语。

赏赐百千强:有余。

胡骑:战马。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出郭相扶将:外城。

双兔傍地走:跑。

著我旧时裳:穿。

朔气传金柝:北方。

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

四、结合注释逐句逐段翻译课文(采用一人一句接龙的方式展开,教师提示重要语句的翻译)(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确切意思应如何理解?这两句在语意表达形式上有何特点?应该如何翻译?——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2——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解释: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七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同步练习资料,教学备课资料:第8课木兰诗

七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同步练习资料,教学备课资料:第8课木兰诗

8《木兰诗》练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1、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代郭茂倩编的《》,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本文与《》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机杼.声()军帖.()可汗..大点兵()()鞍鞯.()辔.头()燕山胡骑.鸣啾.啾()()鸣jiān jiān()赴róng()机金tuò()阿姊()著()我旧时裳()磨刀霍霍()3、重点字词解释1、惟闻女叹息()2、愿为市鞍马()3、旦辞爷娘去()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关山度若飞()6、朔气传金柝()7、木兰不用尚书郎() 8、策勋十二转()9、赏赐百千强() 10、出郭相扶将()11、著我旧时裳() 12、雄兔脚扑朔()13、雌兔眼迷离() 14、安能辨我是雄雌()4、古今异义词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从此替爷.征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出郭.相扶将6、双兔傍地走.5、重点句子翻译1、可汗大点兵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8 .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木兰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弘扬传统美德教学重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介绍故事....出处请学生讲讲花木兰的故事。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机杼....)燕..山(...( pèi.. y.ā.n.)胡骑...(.jì..)...( kèhán..(zhù....).可汗......).鞍鞯(... ji..ā.n.)辔头戎机(...zhu...ā.ng..).著.我旧时裳......).红妆(....).傍走地....(.zhuó....)朔气(....shuò...róng...tuò....).金柝((.bàng....).三、朗读感知课文........1.、课文词字解析.......唧.唧: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 .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木兰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弘扬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故事,........介绍故事....出处请学生讲讲花木兰的故事。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机杼(...)燕....pèi.. y.ā.n.)胡骑...(.jì..)...山(... ji..ā.n.)辔头(...zhù...).可汗(...kèhán.....).鞍鞯(戎机(...ā.ng..).著.我旧时裳(.....zhuó...(.bàng....)....zhu....).傍走地...).红妆(....)朔气(...róng....shuò...tuò....).金柝(三、朗读感知课文........1.、课文词字解析.......唧唧:织机声,叹息声...............可汗: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君主.........................,虫鸣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作者不详。

《乐府诗集》是我国现存的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诗集,共100卷,12类,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乐府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比较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

反映的历史背景应该与北魏和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关系。

当时,柔然经常袭扰北魏。

木兰出征,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了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

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接着,431年灭夏国,436年来北燕,439年灭北凉。

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的战乱,北部重新统一。

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袭扰者,胜利还乡。

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

统治者也可借此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后来,人们把由乐府采集的歌谣称作“乐府”,“乐府”从官署名称转变为诗体名称。

乐府诗中既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诗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

(不知怎的)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声声的叹息。

【段析】写木兰停织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

木兰我也没想什么,木兰我也没思念什么。

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买马及马具,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段析】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文】到东边集市买骏马,到西边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到南边集市买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买长鞭。

早晨告别父母离开,晚上住宿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的声响。

早晨告别黄河离开,晚上到达黑山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胡马嘶叫声。

【段析】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

将士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将士转战数载胜利归来。

【段析】概写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译文】回来拜见可汗,可汗坐在明堂。

(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可汗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

【段析】写木兰还朝辞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互相搀扶着出城;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梳洗打扮;小弟听说姐姐回来,霍霍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

脱掉我作战时的战袍,穿上我往日的衣裙。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出门去看同伍的士兵,同伴都很惊异:同行作战十几年,不知木兰是姑娘。

【段析】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雄兔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眼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么能分辨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段析】用比喻作结,称赞木兰的才智。

(1)浓郁的民歌特色。

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形式。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

例如,“唧唧”“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而自然流畅。

(2)叙事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离家出征、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3)铺陈排比,感染力强。

例如,“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著我旧时裳”,这些铺陈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缇萦救父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的时候,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收受贿赂,淳于意被判刑并被押往长安。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跟随父亲来到长安,她不忍父亲受肉刑,就向皇帝上书说:“我的父亲为官,齐地的人都称赞他廉洁公正,如今犯了法,被判了肉刑。

我为受刑而死的人感到悲痛,而受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

我愿意交出自身,做官府的奴婢,用来赎父亲的罪,使他能够改变品行,重新做人。

”皇帝看了她的上书深为感动,就免除了肉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