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_张启发
转基因大米培育过程-PPT课件
支误 决 的 命 持国 定 决 科 月 者。 , 策 学 ,” 主 不 技 日 有张 管 应 术 , 反启 部 受 学 全 对发 门 制 院 国 者院 不 于 院 首 。士 拍 民 长 届 关的 板 意 张 黄 注言 , , 启 金 的论 导 而 发 大 焦再 致 应 院 米 点次 转 按 士 品 还引 基 照 在 尝 是起 因 法 品 会 转业 水 规 尝 在 基内 稻 和 会 华 因外 产 程 上 中 食对 业 序 说 农 品转 化 走 : 业 到基 错 , “ 大 底因 失 相 转 学 安食 良 信 基 举 全品 机 科 因 行 还的 , 学 水 , 是讨 再 共 稻 该 不论 拖 同 产 院 安。 延 体 业 生 全有 将 的 化
10月24日的武汉凉爽宜人,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的法国梧桐 依然郁郁葱葱。该校园林植物遗传改良小组曾培育成功一 批无毛梧桐树,春天梧桐飞絮的问题靠转基因技术得以解 决。 在这所学校的南端是一大片实验田,未收割的转基因水稻 金黄一片,一部分饱满的稻穗被选作种子,晾晒在地头。 虽然水稻是一种自花授粉植物,但是为了防止小概率花粉 飘移的发生,转基因水稻实验田一边筑起高墙,一边是近 60亩的湖面,以保证实验田与外界环境的完全隔离。 10月初,这里收获了十来斤黄金大米,除去给实验室、上 级单位和品尝会的那部分,还剩两斤多。现在黄金米田里 只有簇簇稻蔸和零星几粒碎米。这里的研究人员每次离开 田埂前总要拍打衣裤,避免无意带出种子。黄金大米项目 负责人陈浩教授说,依据转基因作物实验的规范要求,包 括稻秆在内的一切材料不允许运出实验范围,只能就地点 火销毁。华中农大严建兵教授解释,如此严格的实验要求 并不表明转基因作物存在什么难以预料的风险,仅仅是实 验程序要求,从科学角度看并无必要。
10 19
GM-food
赞成。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通俗而言就是通过生物学手段向生物体内转入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的其他基因,以此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
因此,这些基因都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人为创造的。
所以我们相信,由这些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对人类无害的。
其次,科学家所选择的基因都是人类所需要的。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改良的“黄金大米”显著提高了大米中胡萝卜素的含量。
这对于维生素A的摄取大有裨益。
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可以挽救数百万儿童生命的研究成果。
最后,转基因食物相比于传统食物营养物质在某些营养品质上更具有优势,这对于缓解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说起转基因食物,最终都会说到转基因安全性问题。
说转基因不安全的,其实都是不懂生物之流,譬如崔永元等。
完全不懂生物还在大谈转基因,学生物的只把他当做一个笑话。
就算转基因存在未知的安全问题,也不是崔某如此连基因定义都不懂的媒体人所能评论的。
我看来,转移基因食品,只要是经过预实验(有专门的指标)和理论验证没有问题的都是可以放心吃的。
比如,现在的转BT-毒蛋白的大米,有人一听说“毒蛋白”,并且虫子吃了就死,人吃了还不死?然而并不是这样。
你可以说,一滴水可以淹死一只蚂蚁,但是一滴水可以淹死一个人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BT-毒蛋白对于昆虫和人的作用机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目前实验和理论而言,BT-毒蛋白对人是没有害处的。
而且,生物是科学,科学是严谨的,所以,就目前掌握的证据而言,我相信它是安全的。
转基因食物会危害到人类,这纯属小概率事件或者说几乎不可能事件。
其实,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不在食品之上,而在于转基因作物被培养的环境是否安全。
比如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田间各个物种的分布,数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的变化。
这种变化短期是无法体现的,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监控。
所以,我相信科学,也相信科学家,我支持转基因食物。
I agre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First of all, we need to know what i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technology of GM is putting other genes from the same species or different species into new organisms through biological method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 Apparently, genes are naturally existing, rather than artificially created. So I believe that it is harmless to humans.Next, the genes by scientists selected are what humans need. For example, the Mr Zhang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carotene in the improved "golden rice". It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intake of vitamin 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is a research that can save millions of children’s lives.Finall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have mor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ood. It contains mor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grows faster. Undoubtedly, it is a good solution to ease the global food crisis.Speaking of GM-foods, what we concern most is the transgenic security problems. It is ignorant to say GM-food unsafe. Some people don't even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genetic definition. It is safe to eat as long as it get through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which have special indexes and theoretical tests, I ague. For example, BT - toxic proteins of rice is a kind of transgenic crop. Some people consider it toxic when they hear "toxic protein". In fact, it’s toxic to the worms but nontoxic to people. Likely, a drop of water can drown an ant, but can a drop of water drown a man? The answer is clearly no. The action of BT - toxic proteins is not the same on insects and mechanisms. In terms of current experiments and theories, the BT - toxic protein is no harm to people. Biology is a subject of science and science is rigorous. Therefore,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or a small probability eventsthat GM-foods can harm humans.In fact,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mainly depend on whether the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was safe. There exist so many unobservabl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nge of soil microorganism, the field distribution of each specie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biological changes. These changes will appear in the short term. It takes decades, or even hundreds of years of monitoring. It deserves more attentions and supports but not oppositions.I believe science and I support GM-foods. One day, it will dominate the earth.。
转基因生物与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与食品的安全性摘要:众所周知,健康的身体靠均衡营养来维护,因而离不开种类丰富的食品所提供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转基因食品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在其解决众多问题的同时,又对其安全性提出疑问,基于这一点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愈加激烈。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转基因技术0.前言从2O世纪8O年代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的诞生,到2001年全世界的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已超过5000万公顷,其中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
转基因食品即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有利于人类的外源基因转人受体生物体内,改变其遗传组成,使其获得原先不具备的品质与特性,以这些生物为来源的食品即转基因食品。
相对于传统的自然食品而言,转基因食品是一个新鲜事物,对其潜在的不可预见性、未知的长期效应和至关重要的安全性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尤其是对安全性,泾渭分明地分为两种观点:支持与反对。
通常情况下,对某种物质的安全性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等,而转基因食品作为高科技食品,进入普通百姓家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对其安全性提出质疑是一种负责的态度,这样会促进高科技食品的发展,使科学界采取适当的方法使转基因食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当“基因”这一词汇渐渐成为流行语时,颇有争议的转基因食品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争议日趋激烈,但是,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仍然是陌生而遥远的。
那么,转基因食品究竟是什么食品呢?1.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记录着生物生殖繁衍的遗传信息,通过修改基因能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通过移动动植物的基因并将其加以改变,可以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譬如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
转基因食品争论的几个焦点
转基因食品争论的几个焦点德国哥廷根大学于晓华11. 争论现下中国,有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政策,争论的不可开交。
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各执一词,隔空开战。
支持者主要认为转基因产品能够(1)增加产出;(2)减少农药的使用;(3)以及改进食物的营养价值。
在中国粮食越来越依赖进口的背景下,转基因食品有利于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和消费者健康,减少营养不良。
支持者主要是一些研究转基因的科学家以及一部分相信科学的支持者。
他们认为转基因粮食和非转基因粮食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国家应该大力推广转基因作物的生产。
为了达成推广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目的,2013年7月,以张启发院士为代表的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他们在建议书中写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起来,对科研影响非常大”,同时他们指责农业部―不作为。
‖2反对者也在中国大行其道,包括一些怀有人文主义色彩、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如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以及一些环保主义者,比如―绿色和平‖组织。
他们主要认为,(1)转基因农产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2)转基因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破坏;以及(3)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其知识产权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威胁等。
面对转基因这样关系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敏感问题,充分的争论是必须的。
本文对现有的转基因研究的文献作一个简单的综述,解析转基因争论的几个焦点,指出转基因食品的主要争论所在,试图为现下的中国转基因争论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同时为中国的转基因农业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根据现有的争论焦点,本文讨论的几个问题包括:(1)转基因技术能够增产吗?(2)转基因对健康安全吗?(3)转基因对生态系统有威胁吗?(4)转基因的知识产权争议在哪里?(5)各主要国家的转基因政策区别在哪里?(6)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转基因政策?(7)科学家在转基因争议中应有的态度是什么?2. 转基因对产量的影响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够促进粮食增产,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袁隆平与张启发合作推进转基因研发
的机遇与挑 战》 的专题 报告 。袁 隆平亲 自主持报
据 了解 , 隆平很早 就在 思考 如何运用 高新 袁
告会 。张启发 阐述 了转基 因技 术 与传 统 育种 技 技术推 动杂交 稻 的创新 。他很 早 就 在关 注转 基 术一脉相 承的关 系 , 报告 了国 内外 转基 因作 物研 因分子育种技 术。20 0 8年 国家启 动 转基 因生 物
发和政府 的决策积极支 持 , 所在 的 国家杂交 稻 将常规育种技 术 与分 子技 术 相结 合将 会使 我们 他
在许多人看来 , 杂交水稻之父 ” “ 袁隆平 院士
愿意作第 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将 与 张启 发 科研 团队 加强 合 水稻的育种工作如虎 添翼 。他 还表示 : 作 。袁隆平说 , 了消除 公众对 转 基 因抗 虫 稻米 个志愿者试吃转基 因大 米 , 号 召现 场的观众 为 并 安全性顾虑 , 他愿作 为第 一个 志愿 者试 吃转基 因 都来吃 。
和内容最 多的转基因作物 。
・
7 ・ 3
袁隆平与张启发合作推进转基因 研发
田 豆 豆
袁 隆平 院士就 转基 因抗虫 水 稻 的安 全性 实 为什么能够减少 除草剂用 量等 问题 与 张启 发 的传统水稻 育种 技 术 与张启 发 院士 的转 基 因水 验 、 稻育种技术 “ 泾渭 分 明” 。但 前 不久 袁隆 平 院士 进行 了讨论 。他说 , 转基 因作 物 的发展 是全球 趋 在与张启发 院士交流后 表示 , 对转 基 因作 物 的研 势 , 转基 因技术 的运用 肯 定是 今后 发 展 的方 向 ,
虫水稻安全性评价 的有关 资料 。他指 出 , 转基 因 转入水稻 , 并通过转基 因技 术得 到 了抗 稻瘟病 材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自然辩证思考
基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辩证思考近期,张启发院士关于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最新的进展,这又一次引起了国内外对转基因水稻的广泛热议,并引发了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新一轮大讨论。
那么,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呢?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通过对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向满足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以此为生产原料或直接食用的食品。
转基因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93年,一种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投向美国市场,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转基因食品诞生。
由于转基因作物具有产量高、价格低、抗性强、耐贮运等特性,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具有品质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等特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异常迅速,市场份额连年上升,辐射范围逐年扩大。
转基因食品的异军突起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则引起人们的担忧,因而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制约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关键因素。
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转基因食品存在的风险是潜在的和难以判定的,因此,二十多年来,围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执一直没有消停。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除了它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如转基因技术和产品对国际政治带来的影响),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它对人、对生态自然的影响。
就这一方面而言,转基因食品的拥护者普遍认为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抗性,减少对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是解决人口增长与粮食匮乏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民受益的重要手段,为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转基因食品反对者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转基因动植物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通过“基因漂移”、“基因逃逸”等方式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危机,并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度,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双重破坏。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基因食品安全对人、对生态自然的影响呢?我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应该遵循生态自然观,只有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自然观才能指导人类解决转基因食品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是全球转基因泛滥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就是全球转基因泛滥最严重的国家作者:佟屏亚——兼供出席“两会”的各界代表、委员参考提示:中国就是转基因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中国就是农业被转基因种类最多的国家——中国就是转基因作物泛滥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就是转基因产品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就是转基因食品致癌人数最多的国家。
世界之最,绝无仅有!现在已经不就是讨论转基因作物就是否增产或就是否安全的问题了!而就是里外勾接、上下联动,造成转基因主粮在全国严重泛滥的事实,倒逼中央政府表态承认转基因主粮种植合法化!一、中国就是转基因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经过长期渗透,从留学人员到企业高管,从新闻记者到科普作者,从科技专家到政府官员,顺利地建成控制科研、经济与政治决策部门的链条,转基因集团大踏步地进入中国就水到渠成了。
2004年,张启发等16位“专家”联名写信误导政府《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最突出的谎言就是“转基因作物对我国作物增产、农民增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008年7月9日,国务院通过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投入专项资金高达240亿元。
这在当时可与“国产大飞机”项目投入资金相比。
国家一次性投入农业转基因研究经费比常规育种研究经费要高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有的单位获得相当于十几年总与的科研经费。
这在今世各国政府投入转基因研究经费(国外多为企业投入)也就是绝无仅有的。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农业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一就是希望获得经费,二就是盼望快出成果。
在巨额转基因研究经费的诱惑下可谓“天上掉馅饼”。
,有谁愿意在巨大利益面前自砸、也砸别人的饭碗呢?最型的例子就就是袁隆平先生,2009年5月她在回答记者问说:“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
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与人造成危害。
”言之铮铮,令人敬佩。
但当巨额经费公布之后,袁先生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2010年3月她在政协会上高调宣称:“如果转基因水稻要人体做实验,我第一个报名。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_张启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85期)2010(1)Journal o f Huazho ng A g ricultur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收稿日期:2009-11-13*本文系根据张启发院士2009年11月13日给华中农业大学科级以上管理干部所作的专题报告“转基因作物与我们的生活”的录音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张启发(1953-),男,教授,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农业面临着众多的严峻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我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其内容概括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
而近年来兴起的转基因技术将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地商品化种植以来,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基因抗虫棉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种植,2008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38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6%。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我国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此外,在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在让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绿色超级稻;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中图分类号:Q 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10)01-0001-06 195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不断改善,世界粮食生产的成本不断降低,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最新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附答案(语文)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附答案(语文)------------------------------------------作者xxxx------------------------------------------日期xxxx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6题(18分)崔永元会赢得反转基因的战斗吗?①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这个原来属于小众的话题,在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费拍摄反转基因纪录片之后变成了大众话题,无论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还是朋友微信群里,挺转派和反转派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参与舌战的有科学家而更多是不涉及科学的普通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应该信谁:科学家还是主持人?②就转基因问题,全球很多科学家已经相继工作T几十年,很多国家政府的相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上市前的安全性测试也有明确要求。
到目前为止‘冬乎没有来自科学界的证据显示,已被政府容许上市鱼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已知的危害有些国家,如美国,已经在逐渐开放转基因食品的市场。
③中国政府还未就此明确表态。
与世界其他地区类似,相关行业的中国科学家大多是挺转基因的.一些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们面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迟迟不能商业化,显示出一种焦虑的情绪。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教授,在“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期间说:“推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
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起来,反过来对科研影响也非常大”。
据报道,相关行业的61名院士还于2013年联名上书中央,支持转基因食物品种的商业化推广。
④而以小崔为代表的民间反转基因人士,却对转基因的推广疑虑重重.他们的疑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基因不仅是科学问题,转基因产品的推广有巨大的商业利益。
那么,科学研究是否被商业利益诱惑而失去其客观性?第二,转基因产品到目前为止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即使目前的研究显示没有明显害处,但对子孙后代就一定无害吗?第三,推广转基因的过程,应该如何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大家自己做选择,而不是让转基因产品无管制地涌入市场。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自从1983年首例抗病毒转基因作物(GMC)问世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开发就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热点。
198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被批准在田间试验,1993年底,美国的第一批延迟成熟期番茄获得上市批准。
其后,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更为迅速。
截止1997年10月,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已达25000多例,开发了具有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延长成熟期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油菜、玉米、棉花、水稻、番茄、南瓜等新品种。
近年来,各国在原有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基础上取得了大量成果,除了上述的抗虫、抗除草剂以及抗病毒作物外,还出现了氮、磷肥高效利用,耐旱、耐盐碱、耐铝毒等转基因作物,蒸煮和食味品质明显改善的水稻及富含昏胡萝卜素的…金米”稻等。
2007年,张启发院士提出开展“绿色超级稻”培育的构想。
重点围绕水稻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五大重要性状进行改良,使水稻生产实现“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
基于转基因作物优良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f ISAAA)统计,2009年全球共有25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4亿hm2。
是1996年的80倍,全球市场价值达到105亿美元。
目前商业化种植的主要转基因作物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等,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80%以上。
我国目前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棉花、杨树、番茄和甜椒等,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0万hm 2增加到2009年的370万hm2,年均增长15%。
2009年我国抗虫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的90%,转基因棉花的广泛种植有效的降低了棉花种植成本,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9年12月,我国又为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使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商业化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转基因水稻
背景技术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盐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 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如抗虫基因工程将Bt基因导入棉花、玉米、水稻、烟 草、马铃薯等作物,毒杀害虫;或将胶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作物,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害虫死亡。
参考资料 1 转Bt/CpTI基因水稻知识产权调查报告 .知网[引用日期2019-09-16] 2 中国转基因水稻获美国 食用许可 .新浪[引用日期2018-07-24] 3 一种与植物抗盐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 103626857 A .谷歌[引用日期2014-04-02] 4 Bt蛋白Cry2Ac-like、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谷歌[引用日期2014-04-02] 5 转基 因水稻研发进展 .上海农科院图书馆[引用日期2014-08-18] 6 湖北曾铲除上万亩转基因水稻 7 美开始种......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吴孔明透露,首个获批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课题组的Bt抗虫转基因水稻, 接下来要进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许可、种子经营许可等常规品种需要经历的程序,离商业化还需2-3年时间。
通过安检
该实验室在回复给书面报告中表示,农业部向该校发放的转基因水稻 “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安全 证书,签发日期为2009年8月17日,有效期5年,适用地为湖北。
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
1995年,中国农科院开始Bt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工作。1999年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的成果鉴定,同年开始 中间实验。
2001年,美国批准一种药用型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
2002年,中国农科院Bt抗虫转基因水稻完成环境释放,2003年到2004年进行生产性试验。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市场上不断出现的一系列假食品害人事件也一再给食品安全敲响警钟!“加强食品安全,让民众吃得放心”已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日益重视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来源,掌握去除或避免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方法,选用安全的食品。
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与民族昌盛、国家繁荣息息相关。
人类祖先尝百草、吃野果,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体会到,许多食物除了能提供营养成分外,还能起到防病和治病效果。
“食用、食养、食疗、食忌”这些贯穿日常生活的膳食原则使“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
这一运用膳食防治疾病的生活哲学不仅使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也造就了华夏古老文明的成就。
重视营养科学的普及,让学生接受平衡膳食的主张,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采取有效的营养措施,能大幅度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实践证明人类寿命愈来愈长,不仅有赖医学昌明进步,而且与人类越来越重视食品养生功能有关,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早已超越单纯满足生理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作用、有效利用的方法,利用所学的食品安全、营养和健康知识选择安全的食品,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本章教学目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市场上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食品问题也一再给食品安全敲响警钟。
因此本章主要介绍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着重介绍国内外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粮食危机[优秀范文5篇]
粮食危机[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粮食危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正在全球蔓延。
当然,粮食危机并不仅仅由于人口的激增造成的,它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气候变暖的影响。
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变暖现象,使一些病虫害加剧,同时也增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比如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的重大旱灾,使当地的农作物大幅减产。
第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全球水资源普遍短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淡水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水。
水资源的普遍短缺给农作物带来的一个最大威胁就是使农作物难以得到灌溉。
世界银行曾指出“15%的印度粮食是靠抽取地下水生产的”,而目前对地下水的抽取已经超过了降雨对地下水的补充速度,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应的短缺,从而造成粮食短缺,进而引发粮食危机。
第三,耕地面积的减少。
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壤的质量,加上过度放牧和砍伐,使地表植被被告破坏,土壤荒漠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给粮食安全带来最直接的威胁。
如何扭转粮食危机呢?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相当大的课题。
从宏观上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及自然生态的失衡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环保的观念和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以减少碳的排放量。
当然,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第二,要保护土壤和耕地。
粮食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土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比如植树造林等以防止土壤的沙化,保护土壤,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
第三,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首先要继续推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其次要完善农业政策,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再次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以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
第四,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实施节约粮食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加上粮食的连年丰收,使一些人少了危机意识,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频繁的自然灾害及水资源的缺乏等原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应该树立危机意识,保持节约粮食的传统习惯。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摘要:对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思考一直是这些年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各个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广泛引起了各个国家的普遍关注。
笔者对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价与说明,并对其如何有效应对该技术进行了思考与讨论,以便为该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字:转基因技术;安全评价;理论分析基因技术是20世纪生物学及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极大成就,对研究生物学原理及为实现部分疾病的治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也逐步引起各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对于该技术,其应用风险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可以说,转基因技术在对人们生活带来丰富而经济的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何去何存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与分析。
1关于转基因技术及其基本理论分析所谓转基因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当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所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克隆的形式转接到生物体,宠儿实现对原生物体的改良,已达到生物体性状改性的目的。
对于转基因技术,目前国家在加大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其应用的监督与管理,如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明确应加强转基因技术研发与监管,且在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应用与推广。
基于此,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与分析,以保证使用安全。
2转基因技术的安全评价及应用现状分析2.1转基因技术安全评价内容及说明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论,目前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两方面,如关于食品安全,其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生物基因的改变对新的生物体是否造成新的毒素,是否会发生产品营养物质的变化及对人体是否会造成伤害等。
而对于生态安全方面的考虑,主要集中在转基因生物在种植后时候会造成基因污染及产生杂草等,是否会对原有生态的平衡造成破坏及是否引起其他生物的灭绝等,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但总体而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学术界普遍存在较大的争论,如学者认为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的影响及功能是明确的,但转基因体对其他基因所造成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不能由于现在使用中未出现安全事故,则认为其安全。
南方周末:转基因水稻—13亿人安全与利益的博弈
南方周末:转基因水稻—13亿人安全与利益的博弈2004-12-09 09:37:20 来源: 南方周末作者:刘鉴强12月1日,国家农业部的一个会议静悄悄地结束。
官方没有公布会议内容,与会者也三缄其口。
但股民作出了强烈的反应。
第二天,一支名为“丰乐种业”的股票涨停。
“有人要发财了。
”一位业内人士说。
刺激股民的,是这样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
”而“丰乐种业”,被有些股民称为“中国转基因水稻第一股”。
中国是否能在近期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这个会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会上,组成“国家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50余位科学家和农业部的官员,就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进行了讨论。
这项决定如果近期获得农业部的批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和消费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
1999年,中国进行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之后,没有再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进入商业种植。
现在,很多科学家相信,中国的谨慎态度有所改变。
这个会议,可能成为中国是否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转折点。
如果得到批准,那意味着,很多中国人以后吃的将是转基因大米,而不是传统大米,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世界将为之震动。
”一位长期关注转基因作物的人士说。
据本报得到的独家消息,在会上,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贾士荣研究员的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与其他几种转基因水稻相比,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现在,会议结果已上报农业部。
正在此时,全球最大的环保组织之一“绿色和平”向本报独家透露,有些转基因科学家将科学研究和私利混杂在一起,如果转基因水稻进行商业化生产,获得巨大利益的不是他们所宣称的“国家”和“农民”,而是这些科学家本人。
有无健康风险:一个愚蠢的问题?不久前,一份由16位院士和其他专家起草的建议,交到国务院领导手中。
这些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季焜。
张启发是转基因科学家,这次北京会议,就讨论了他的一个转基因水稻品种。
中国转基因研究的关键性人物
中国转基因研究的关键性人物中国转基因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等研究机构为主,以张启发、范云六、陈章良、贾士荣、黄季焜等科学家为代表。
这些机构和科学家们都与洛克菲勒财团有联系。
下面介绍几个代表。
张启发2009年11月27日,在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后,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
其中两种转基因水稻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等科研人员培育而成,是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
“张启发,男,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其后于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
兼任亚洲水稻生物技术合作网络指导委员会主席。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网站)1.中美国院士2007年5月1日,张启发院士又荣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启发教授还担任美国Rockefeller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从事农业教学科研工作26年来,主持承担了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项目等二十余项重大(点)研究项目。
(来源:新华社及《科技日报》报道资料)“1988年夏天,……这项国家863高科技生物课题、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课题‘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分子标记鉴定和定位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1990年张启发参加了用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角逐。
这一研究课题很快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1992年被列入美国洛氏基金国际水稻生物技术计划重大项目。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年01期作者:鲁大安张春强)2.被打造出来的院士“上世纪八十年代,华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将张启发等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送往世界科技前沿深造,张启发归国之时,当时的校长孙济中教授就认定这个小伙子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科学研究方法,是华农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85期)2010(1)Journal of Huazhong Agr icultural Univer sity(Social Sciences Edit ion)收稿日期:2009O 11O 13*本文系根据张启发院士2009年11月13日给华中农业大学科级以上管理干部所作的专题报告/转基因作物与我们的生活0的录音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张启发(1953O ),男,教授,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农业面临着众多的严峻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我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其内容概括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0。
而近年来兴起的转基因技术将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地商品化种植以来,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基因抗虫棉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种植,2008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38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6%。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我国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此外,在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在让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绿色超级稻;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中图分类号:Q 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O 3456(2010)01O 0001O 06195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不断改善,世界粮食生产的成本不断降低,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简称FAO)统计,到2010年世界粮食产量将超过23亿吨。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比目前增长50%。
人民的生活水平要继续提高,那么到2050年,世界粮食总产量必须至少再增加1倍,因此,世界农业仍将面临能否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的严峻挑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60-2000年,世界3个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每公顷年均增长量分别为41、53、64公斤,每年增长幅度与过去同期相比大概是1.0%~ 1.2%。
据Dobermann(2009)数据,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果在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每年的增长幅度将会小于1%;如果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每年的增长幅度将会大于1%。
如果我们期望到2050年世界粮食生产总量比现在再翻一倍,就要求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2%~ 1.5%之间。
因此就需要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提高粮食生产中的科学技术比重,用各种技术来改良我们的作物品种,其中生物技术是作物品种改良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目前全世界的粮食生产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近20多年来各种作物产量均徘徊不前,产量潜力出现瓶颈;作物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喷施农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过量施肥既会增加农民负担,又使土壤质地恶化,水质富营养化;旱灾频繁,水资源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对作物品质要求的矛盾凸显。
转基因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0,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焦点。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已显现出巨大潜力。
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同时制定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让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转基因技术概述1.基因与转基因技术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里面有细胞核,细胞核里有染色体。
染色体上面携带着遗传物质DNA 。
DNA 的中文名字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就是我们的遗传物质/基因0的载体,基因的本质就是一段DN A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或结构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从而实现/种瓜得瓜,种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85期)得豆0。
遗传物质的总和就叫基因组,目前生物学研究上涉及的/基因组计划0、/基因组测序计划0、/后基因组时代0等热门词汇都与生物体的基因组有关。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可遗传性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也常被称为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或遗传转化。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报纸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2 ly Modified Organisms,GMO),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很多生物体都是遗传修饰过的,比如大多数主要农作物,都经过了近万年人工遗传修饰,修饰的基因数以千计。
目前,植物的遗传转化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基因枪法是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目的基因随着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出转化细胞并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肿瘤。
根癌农杆菌中分别含有Ti质粒,其上有一段T2DNA,能引起植物产生肿瘤。
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2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2DNA区,借助农杆菌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筛选出转化的受体细胞并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如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外,还有一种花粉管通道法。
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学者周光宇于80年代初期提出的,其主要原理是:作物的雌蕊在授粉后,利用微型注射器向花粉管顶端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让外源DNA通过植物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进入到子房的胚珠中。
随着受精卵细胞的不断分裂,目的基因就有机会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生长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
2.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我们的祖先自耕种作物以来,就一直在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如通过对自然突变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与利用来积累优良基因对作物进行品种改良。
所谓育种其实就是在改变或者获得新的基因来利用新的基因,或者希望利用新的基因进行重组。
近百年来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最近几十年转基因技术成为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原理和追求的目标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
我国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单倍体培养育种与转基因技术比较接近,该方法主要应用花粉离体培养,一方面花粉离体培养可以固定得到的基因组合,另外一方面花粉离体培养的过程也会产生变异,也会诱导突变。
上述方法都是人们寻找新基因或新基因组合的一个过程,所以从育种的角度来说是一脉相承的。
转基因技术和传统技术相比,有两个重要的区别。
首先,从基因转移的范围看,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其次,从基因的转移效率看,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多个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型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可准确预期其后代的表型。
二、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及现状1983年世界上首例转基因烟草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首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耐储藏番茄在美国被批准投放市场,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4420万公顷,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突破1亿公顷,达1.02亿公顷。
迄今为止,至少有35个科120多种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涉及到的改良性状主要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生长发育、产量潜力等等。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2008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25亿公顷,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全部耕地面积。
从种植面积来看,位居前列的依次为美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加拿大、中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六。
2008年有25个国家的1330万农民种植了转基因2第1期张启发: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作物,其中有900多万是种植转基因棉花的中国棉农。
目前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改良的性状主要有两个,即抗除草剂和抗虫。
种植面积较大的转基因作物有四种,依次为转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 2008年全球种植的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分别占到了相应总种植面积的70%、46%、24%和20%。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ISAAA报告表明,2005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经济效益达到50多亿美元,1996-2005年累计的经济效益达到240多亿美元。
1996-2005年10年间累计减少杀虫剂22.4万吨(按活性成分计)。
此外,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减少了除草剂和农药生产和施用所需的能源以及减少锄草(免耕)带来的作物生产方式的变化,大大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据统计,2005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90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近4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总的说来推广转基因作物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少用杀虫剂、除草剂;有效地控制害虫和杂草;免耕、保护土壤;减少排放;增加食品安全性、有益于健康;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等方面。
三、发展转基因作物的重要意义1.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面临以下一些问题:(1)主要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
2005年我国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危害面积达到了2250万公顷。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专家调查,2009年我国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草地螟、蝗虫、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偏重发生,对粮食增产增收造成严重威胁,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2亿多公顷次。
水稻上面,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的危害特别严重。
湖北省植保站在潜江做过一个对比试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不打农药我们还能收多少粮食?试验的结论是不打农药的情形之下,我们收获的粮食只有20%,由此可见病虫害是非常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