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
年度第一期高中特色学校研究
基于教师全程发展、个性发展学
GHA
高中科技教育生活化的研究
洪仙瑜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
GHA
传媒科技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
陈翔雁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8月3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第一期
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立项课题
2009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第一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经过申报、资格审定和专家会议评审,评审出本期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100项,课题类别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
姓名
工作单位
GHA
GHA
城市优质高中承担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任务
芦苇
宁夏银川高级中学
GHA
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研究
许崇文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GHA
建构全员育人导师制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实验研究
赵春峰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GHA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杨军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中学
GHA
刘毅刚
湖南长沙雷锋学校
GHA
以“全面+特长”为理念整体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研究
范秋明
湖南长沙明德中学
GHA
以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整体推进普通高中课程特色建设研究
刘维朝
湖南长沙雅礼中学
GHA
普通高中德育体系特色构建的创新研究
曾科成
湖南耒阳第一中学
GHA
以优良的学校文化基因引领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赵绪清
GHA
日照第一中学电视专题片解说稿脚本
电视专题片脚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昂扬奋进的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序幕汲取海的精华,汇聚山的精神,在风雨沧桑中前行,在砥砺求索中奋进。
海纳百川,是她宽容博大的海洋精神;追求卓越,是她志存高远的高山气魄。
这就是底蕴深厚、生机盎然的历史名校——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镜头:大海、高山。
推出片名: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昂扬奋进的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生机盎然的历史名校说起日照一中,总会唤起学子们的无限憧憬,那是他们心目中放飞理想的殿堂,代代一中人秉承“勤朴勇诚”的校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她从战火纷飞的1924年走来,早在1959年就被评为省属重点中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78年成为全省首批办好的十九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7年成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
建校以来培养了42000余名优秀人才,恢复高考以来向高校输送本科生2万余人,有300余名博士校友遍布海内外。
(镜头:校史展室中历任一中校长、“校友之家”、“英雄母校”牌子、上级领导来校视察活动、“全国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有代表性的荣誉证书或牌子、或用电视打字的形式出现,部分著名校友活动)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照一中迎来了和谐发展的春天。
走进一中校园,清风拂面,胜景无限,这里有春的艳丽、夏的浪漫、秋的充实、冬的圣洁;这里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网上办公教研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数字化教学系统,每位教师配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设有多媒体讲桌、数码投影机、展台等。
学校被命名为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副主席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镜头:校容校貌、校园里的花草、绿化景致、木香化、冬日雪景、西校:教学楼、科技馆、体育馆、餐厅礼堂、运动场、微机教室、图书馆等;东校:礼堂、综合楼、宿舍楼、教学楼、教室先进设施、实验室(摆实验设备)、计算机教室、塑胶运动场等,与文字配套的一些荣誉牌子)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师锐意进取,和谐奋进,确立了“人文日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塑造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精心规划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生成长共同体
学生成长共同体作者:林潭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位于鞋城黄埠镇,高速发展的工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机遇是学校不断壮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挑战是给了学生更多的诱惑,不少学生甚至觉得不用怎么读书也能轻松赚到钱,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多年来,我校针对这一现状,重点致力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以课题《中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为引领,全面加强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素质。
经过一番努力,确实,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被评为惠州市德育示范学校,但教学水平却始终在全县中下游徘徊,德育与教学两架马车一前一后,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为此,近年来,我校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以“学生成长共同体”研究为引领的工作思路,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概念“学生成长共同体”,在微观上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学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
是学习小组发展的升华。
“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成员,在彼此尊重、理解、坦诚、关爱、接纳、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就思想、心理、行为、生活、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制定目标计划,探讨解决办法,不断实践反思,共同促进,全面发展。
二、学生成长共同体的研究现状陶行知先生在1932年就提出“即知即传人”的思想。
并将这种“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周围的同伴”付诸实践。
可以说是“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者。
然而后来,这种学习关系、学习形式逐渐被人们忽视。
到上世纪中后期,我国逐渐开始学习小组的研究与尝试。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领课程改革转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自主发展和同伴互助相结合,为学习小组建设促发展提供了指引。
但学习小组绝大部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在课内开展活动的,极少延及到课外,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但缺乏整体、螺旋上升式的层递成长效果。
铜陵市第四中学学校简介
铜陵市第四中学学校简介
铜陵市第四中学创办于1962年。地处北京西路北侧(615号),学校占地面积32195.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5人,中学高级教师32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目前共有35个初中教学班,学生2300余人。
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一条总体工作思路:稳定秩序,巩固成绩,提高质量,积极发展。着力抓好学校文化建设“三个倡导”:即个人力学修身倡导:“做人要知足,做事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奋斗敬业方面倡导:“一心一意谋质量,聚精会神抓教学”;构建和谐校园倡导:“一起共事是缘分,和睦相处是情分,干出成绩是福分,身体健康是本分”;努力培养人文建设的“四大精神”:“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创造业绩的自信精神,克服困难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校积极顺应铜陵市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倡导共同的学校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师德建设方面,制定了《铜陵市四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从制度和管理上规范了教师从教为师的行为要求。师能建设方面,重视教科研建设,积极构筑“名师”工程。目前我校语文教研组《宽松式作文教学》和物理教研组《物理新课程典型教学案例研究》两项省级课题及英语教研组《关于八年级英语书面表达的探究》市级课题已经结题,学校《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国家级电教课题已立项,正进行第一阶段的研究,教学资源库建设已初见规模。师德师能建设有效带动、促进了一批教师成长。2000年以来,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评比有2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奖,胡焰、鲍芳老师获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2人次先后获省市级表彰,其中,徐修敏同志被评为省级“教坛新星”、“省优秀教师”,程金淼老师获省“模范教师”称号,卞爱莲、宋正、徐自豪老师分别被评为“市十佳班主任”、“市师德标兵”、“市十佳职业女性”称号。2007年我校肖华、程金淼老师被市教育局推荐参评省第三届“教坛新星”。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八个一”工作材料制度。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生每年参加各类竞赛获全国及省市级奖达百余名。学校在夯实文化课基础的同时,着力打造计算机、体育特色,创办“诵经典、知礼仪”特色学校。04年学生参加省计算机知识竞赛获团体第三名,05年参加市计算机竞赛囊括前三名。06年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知识竞赛,陈力坤同学荣获提高组国家级一等奖。体育方面,徐超02年获全国青少年网球赛第五名,鲁骥04年获省青少年网球赛双打冠军。06年学校组队参加市人防杯中学生象棋及围棋比赛双双获得团体冠军。06年学科竞赛有130余名学生获省市级奖。07年中考有140余名学生公费考取省示范高中。
东疏镇第一小学工作汇报总结
东疏镇第一小学工作汇报宁阳县东疏镇第一小学占地面积38075平方米,建筑面积17781平方米,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生1262人,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4人。
学校建有科学、音美、综实、计算机等14口学科专用教室,建有心理咨询、图书室、科技活动、多功能教室、卫生保健室等9口公共教学教室,另有各种办公用房、教学辅助用房等12口,学校校舍面积充足,设施配备齐全,满足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促进了课程实施的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办学行为。
一是积极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
学校各部门、各处室、各管理员和任课教师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岗位践诺行动。
二是建立健全各类评价制度。
学校制定了自我规划、自我检测和自我提升的自主管理运行机制,围绕幸福教育工程细化了各项评价指标,制定了考核方案和考核评价表,确保幸福校园建设落到实处。
学校不断完善教职工、学生激励制度,制定了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完善了教职工考评方案,实施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性、多样性的动态管理办法。
三是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在安全问题上,全校教职工实行“一岗双责”,细化分工,强化责任,确保了平安校园建设。
学校坚持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学校实行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了方案、决议的正确性,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坚持校务公开,设置了校务公开栏,聘请了校外监督员,保证了各项工作透明、公开、公正合理。
学校严格遵守照山东省规范办学40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坚持减负增效的方针,严格遵守学生作息时间和控制作业量,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性学习,学校始终坚持落实“二课二操活动”,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操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德育工作:学校确立了“一一四七”德育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核心,建立一个体系,明确四项要求,落实七条途径。
坚持“以德树人,以爱育人”为核心的多元化德育教育模式;建立了“校长室——德育处—年级组——班级”四级管理体系;工作中明确四项要求:做到德育工作制度化,德育工作过程化,德育工作活动化,德育效果最大化;通过学科德育渗透教育、养成教育、自我管理教育、表彰激励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家庭和社会教育七条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最终营造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本着“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以城区(特色学校)学校为龙头,对共同体学校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共同体学校教育现状,共同研究制定受援方教育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共同体学校确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主体学校应对共同体学校在办学思想、学校管理及组织建设、办学特色、教师培训、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重点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学校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
1.加强联动。
通过组建学校“1+1”、“1+2”“1+3”模式,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以强带弱。
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特色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3.均衡发展。
通过共同体建设,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释,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平有提升。
4.有效激励。
把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共同体的考核和评优,努力形成人人争先、校校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共建时间和形式9月至8月,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以优质带动薄弱,城区、周边学校、特色学校带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全面实施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行一对二或一加三形式结对帮扶,对口帮扶覆盖面达100%,全面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具体学校见附件1)。
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为确保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行动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县教体局成立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林文平局长担任组长,肖田生副局长、张育华副局长、廖富洋副局长、张智勇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站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由项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摘要] 本文提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的理念。
是对教育回归本原的呼应,是新课程理念下学校教育氛围、教育关系的重构,就是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实现双赢、共同成长。
[关键词] “师生成长共同体”新课程建设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交流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鸣,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和思考,我们创新实施了“师生成长共同体”。
一、“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创建1.概念在微观上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在宏观上是多维的、开放的、生态的,涵盖教学模式创新、育人机制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
2.组织形式学校首先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大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分三类、多级建立共同体。
(1)管理共同体分成级部、行政班、合作小组三种层次。
其中合作小组式的管理共同体以行政班为基础组建,由6至9名学生和1至2名教师组成,每个行政班由6至9个合作小组构成,每个级部由若干行政班构成。
(2)教学共同体分成走班单元、教学班、合作小组三种层次。
其中每6个行政班组建一个走班单元。
同一走班单元分成a、b两个层次的教学班共同体。
合作小组式的教学共同体,由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组建,一般由6至9名学生和1至2名教师组成。
对每个合作小组的课堂表现、自习纪律、作业上交、日常考勤等学习活动实行捆绑式评价,将考核情况记入行政班。
(3)社团共同体分成校级、年级、班级三种层次。
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特长的师生构成。
如研究性学习共同体、社区服务共同体、社会实践共同体、学科兴趣小组共同体、艺体共同体等。
二、“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实施1.创新德育模式,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学生道德素养在“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整体规划下,我校实现了德育课程化、主题化、系列化,创建了“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模式。
小学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小学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合作关系,旨在打破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教育共同体建设,本方案提出以下实施策略。
二、目标定位1. 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4. 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实施策略1. 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1)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家校互动。
(2)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亲身感受学校的教育环境,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
(3)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在线沟通平台,方便家长随时与老师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开展“一对一”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2.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1)组织校园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举办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增进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专业心理辅导。
3.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建立教育资源库,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2)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引入优秀教育资源,如名师讲座、网络课程等,丰富学校教育内容。
(4)鼓励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资源,实现家庭之间的互助与共享。
4. 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习成绩,还关注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
XX小学校长省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最新推荐------------------------------------------------------ XX小学校长省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XXX同志先进事迹XXX同志,女,37周岁,汉族,中共党员,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现任JD县XX小学校长,HHH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在实际工作中,XXX同志能够努力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克己奉公,勤奋工作,贡献突出,成绩显著。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中国特色学校、全国创新实验学校、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先进集体、全国十佳学校、省级美育科研科普先进单位、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先进集体、省级先进家长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先进单位等200余项荣誉称号。
XXX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HHH省优秀实验学校先进校长、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优秀校长、省“百行百业女性创业精英”、省“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市“三八红旗手”、市级“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市级先进个人标兵、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级劳模、县级十大杰出妇女、县级“十佳校长”、县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7年,XXX作为党代表,光荣出席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
一、注重学习研究,创新办学理念XXX同志积极引导教师站在教改的最前沿,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1 / 10断更新教育内容。
她组织领导全校师生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管理、校园文化等办学思想进行有机整合,以积极树立生命课堂意识、积极培养良好心态意识、积极倡导成功多维评价、积极引领师生共同成长、积极创建人性化校园环境为内涵,以为了师生幸福负责为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提出了“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青蓝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是我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的详细阐述。
二、背景意义1、时代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青蓝工程正是迎合这一时代需求,通过搭建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的互动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2、校内资源利用我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但同时也存在着青年教师比例逐年上升的现象。
青蓝工程将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团队建议意义青蓝工程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外,通过青蓝工程,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工作目标1、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通过青蓝工程,我们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帮助他们系统性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扎实教学基本功、敢于创新教育实践的青年教师队伍。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内部优质教师资源,特别是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的骨干教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骨干教师的专业智慧和教学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激发骨干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构建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通过青蓝工程的实施,促进不同年龄层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壁垒,形成教师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构建一个和谐共进的教师团队。
四、实施时间与地点青蓝工程将在我校全年持续开展,具体活动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确保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有序有效地进行各项活动。
实施地点主要包括学校会议室、教师办公室、教室以及必要时借用校外教育资源场所等。
师生成长共同体
“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中的和谐教育黑虎中学:殷新成“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可以定义为,以探究解决当前教育问题为导向,以管理机制创新为切入口,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以降低学校管理风险为动力,以拓展自主教育改革为使命,以落实《学生成长周志》为抓手,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
而和谐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
《新课标》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才。
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不仅是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更是生命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源于和谐。
构建师生命共同体对展现师生生命存在、提升师生生命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一、师生共同成长,教学氛围的和谐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学习者。
教学一般是紧扣语文教材展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知识往往在教师的预设中进行单向传递,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抑制了学生的生命活力。
所以课堂效益不高,学生觉得无趣。
而建构主义者要求知识传递由单向传递转向对话,教学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过程应由预设转变为预设与生成并重,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氛围中主动建构语文知识。
二、师生共同成长,做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最主要的,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传授知识。
前提是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
《学记》讲:“亲其师,信其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支点。
第二代课改的核心就是要改变教学关系,其前提就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朋友”关系,所以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正好适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使更多的老师深度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粘”在一起,以优化师生关系,进而大面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一、前言教育共同体是指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社区、家庭等教育资源相互协作、共享的一种教育组织形态。
它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和共享各方资源,实现教育目标的持续发展和共同提高。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教育共同体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此,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学校教育共同体的目标、原则、组织形式以及落实路径,为学校的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操作指南。
二、目标1. 提升学生学业水平:通过与不同学校间的师生交流,进行跨校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教育共同体的合作与学习,促使各校之间的教师相互借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3. 促进学校发展:通过学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影响力,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原则1. 互利共赢原则:教育共同体成员通过分享和交流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共同提高。
2. 灵活开放原则:教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学生的交流活动、教师的培训研讨、教材的编写等。
3. 公平公正原则:教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要公平、公正,不允许利用合作机会牟取私利。
四、组织形式1. 教育共同体联盟:由若干学校自愿组成的教育共同体联盟,集结各校的资源,共同开展教育活动。
2. 基地学校模式:选择一些优秀的学校作为基地学校,提供教育共同体成员学校的资源和支持。
其他学校则向基地学校请教、参观学习。
3. 联校合作教学:通过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跨校合作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落实路径(一)建立教育共同体联盟1. 确定联盟成员:通过邀请或申请等方式,确定联盟成员,要求联盟成员学校具备一定的教育实力和发展潜力。
2. 建立联盟机构:成立教育共同体联盟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联盟内各校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3. 制定合作规划:联盟机构与各校合作,制定教育共同体的合作规划,明确合作目标和内容,规范合作活动的开展。
打造幸福教育,促师生共成长
打造幸福教育,促师生共成长作者:郑燕梅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2年第11期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秉承“学而有异、学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朝着“共创成功、共享幸福”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和“全面个性的绿色质量观”统领全局,在“和而不同”的幸福教育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和顺管理,播洒幸福的阳光“幸福教育”中学校的和顺管理,就是“顺道”“重人”致“人和”的管理。
1. 制度建设,划定幸福底线。
健全学校内部治理,创新学校制度建设,构建依法治校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通过多种管理手段,让学校工作不断向公开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 人文关怀,升腾幸福温度。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學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对打造和谐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加强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学校强调人文管理与人性关怀。
“八个一”规定动作体现着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每年一次身体检查保健康、一次户外拓展促团结,每学期一次总结会展才艺、一次户外郊游益身心,每季度一次“幸福讲坛”提正气、一次趣味运动减压力,每人一席“心灵早餐”说心事、一次“一纸传情”敞心怀。
3. 民主参与,凝聚幸福力量。
学校通过严格校务公开,组建民主理财小组、总务后勤小组、采购基建小组等组织,定时召开教职工大会,定时开展各种民主评议等方式途径,确保广大教师能够参与管理决策、实施民主监督、维护合法权益。
二、和润德育,滋养幸福的心灵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幸福教育”中的和润德育,是指以和育人,润物于心,让幸福像和风细雨般滋养师生的心灵。
1. 队伍建设,固本培元。
德育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要义。
学校全力建设以“雅馨班主任工作室”为圆心的德育网络体系,打造德育核心团队。
以德育课题的研究促进专业发展,以“相约星期一”“德育大擂台”“班主任艺术论坛”等常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以团队竞赛凝聚队伍合力,以多元评价彰显个性。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关于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关于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1.05•【字号】东府〔2019〕76号•【施行日期】2019.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关于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东府〔2019〕7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关于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9年11月5日东莞市关于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落实“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行动方案,优先发展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各园区、镇(街)依托教育管理中心建立教育系统党委,隶属地方党委管理,统筹管理辖区内公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加强公办学校党的建设,重点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结合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工作,帮助民办学校建立党组织,培养和发展党员,指导开展党建工作。
探索向民办学校选派党组织书记、指导员等做法。
民办学校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入党员教师单独组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没有党员的,要建立健全群团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到2020年,实现园区、镇(街)教育系统党委全覆盖,民办学校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应建必建。
二、提高立德树人工作实效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机制。
实施智慧德育工程,打造“精品思政课”,培育“六要”德育队伍,形成“慧德育”品牌。
实施学校家庭教育品质提升计划,开设家庭教育“课程超市”,组建学校家庭教育“慧导师”团,建设“慧家长成长平台”。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章程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章程序言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的前身为萧山区德意实验小学,创建于2006年2月,2007年8月由教育局更名为萧山区银河小学,校址均在北干街道山阴路1268号金山初中内。
根据萧山城区小学布局调整的需要,2009年8月学校搬入北干街道育才北路950号新校舍,并由区教育局正式命名为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优质、公平、均衡、充裕”的基础教育,创建“阳光、和谐、成功”的品牌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校全称为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英文表述为X iaoshan Yinh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住所地址为萧山区育才北路950号,邮政编码为311203;网址为/第三条本校由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举办,经杭州市萧山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本校为实施六年制小学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第四条学校面向社会招生,招生对象为指定学区适龄学生。
办学规模为六个年级36个班级,总体不超过1620人。
第二章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第五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汇聚优质资源,打造银河教育品牌,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将学校办成市内一流、省内外领先的学校。
第六条构建“基于教育生态,优化人文环境”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创建学习型学校,打造科技银河、书香校园;建设和谐校园、阳光学校,使学校学科教学质量、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工作协调、高位发展,打造“声名远播,光彩照人,众所瞩目”的银河品牌。
第七条以培养学生的品性为抓手,以“十品性编织幸福童年”的每月主题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使之成为“学业有成,个性灵动,涵养丰厚”的有“银河”特质的学生。
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盐城市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新教育实验是探索本真教育,思考终极意义,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追求的教育活动。
开展新教育实验,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新教育实验,打造学校办学品牌,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结合《盐都区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我校严格按照盐都区教育局有关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文件),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坚持“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原则,采取“稳步推进、分类实施、全面介入、重点突破”的基本策略,确立“燃烧热情,积极参与;点亮信念,创新创优;奋展勇气,提升质量;温暖心灵,塑创特色”的基本思想,强化“研究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工作要求,积极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促进腾飞路初中又好(快)又快(好)发展。
二、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三项整合性教育项目,组织实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实现“学生生存状态、教师行走方式、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范式”四大改变,逐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发展模式,推动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和丰富的情感。
三、领导机构(去掉,体现在最后一块)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处室同志参与的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教育(十大行动)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实施。
扎实工作 创新推进 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桦甸市第一实验小学党建工作侧记
党 建工作 的扎实开展有 了更深入地 了解和认识 。
桦 甸市第一 实验小学 党支部 , 现有党 员 3 2名( 中在 其
职 党员 2 名 )近年来 , 2 , 在各级领 导部 门的正确 指导下 , 该
络。 在完善制度 建设 的同时 , 出管理 的人性 化 , 突 以激励先
校 党支部 以提高 党组织 的凝 聚力 、战斗力 和党 员队伍 、 教 进 , 带动 全体为原 则 , 建立单项 奖励 机制 , 分别 在每 年 的 3 师 队伍 整体素质 为 目标 , 按照 “ 抓规范 、 创特 色 、 提高 、 促 快 月份 和 9月份举行 教 师表彰 大会 , 在安 全管 理 、 对 业务 手
册。 为学 生更换 新 图书 一万 多册 。 真正 发挥 图书室 的职能 ,
关文 件精 神 , 力开 展 “ 众满 意学 校 ” 建活 动 , 取 多 大 群 创 采
种形式 , 强学 习 , 行师 德。 织教师 学习与教 育相关 的 加 践 组 法律法 规 以及 党和 国家重要 的方针 、 策 。在 教师政 治学 政
'
‘
二 、 出主题 , 突 活化 载体 , 党建工作 在特 色发展 中务 求
实 效
为 了使党 建工作 与学校各项 工作找准 契合点 , 出学 突
校党 务工作 的实效 性 , 该校 结合 学校 的办学 特点 , 扎实 有
、
健全机 制 。 强化 管理 , 固党支部 的战斗堡 垒 巩
为 了使 党组织更具有 战斗力 , 学校确 立 了“ 以人 为本 、
践 载体 , 也为促进教育 均衡 、 和谐发展 、 人 民满 意教育 榜样作 用 。 办好
起 到 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由此 , 让我们走进 该校对 学校 也 该校 以落实 岗位 责任制 度 、 监督 检查 制度 、 责任 追究 制度 为 主线 , 重视 常规 管理 , 抓制度 落实 , 细节 人手 , 狠 从 时时抓 , 常抓 常新 。 形成 了“ 向到边 , 向到底” 横 纵 的管理 网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通用4篇)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2024—2027发展规划
学校2024-2027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添学校发展后劲,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强校,建设美丽、幸福、和谐校园,根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学校办学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现状(一)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现有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200名教职工。
(二)硬件建设。
学校建有足球、篮球场和300米田径运动场。
建有普通教室60个,全部配备多媒体触控一体机。
建有科学实验、音乐舞蹈、书法美术、计算机、综合实践等专用教室20个。
公共用房和办公用房齐全。
体育、艺术器材达到部颁一类标准。
配齐了安保和消防器材,实现了监控无死角、无线全覆盖。
(三)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人,其中男教职工50人,女教职工150人,平均年龄40岁。
高级教师职称30人,中级教师职称80人。
省特级教师5人、优秀教师10人,市优秀教师30人、教学能手30人、学科带头人30人,市优秀班主任30人。
(四)管理体制。
学校实行支部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设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教科室、总务处、安全办、工会等七个行政科室,由于每个年级平行班较多,实行年级组责任管理,由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的常规工作。
另设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信息技术等七个大学科组单独管理,并行运作。
领导干部分工联系年级、学科组,确保管理畅通,高效运转。
(五)课程建设。
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基于学校核心素养育人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分为两大板块,即基础核心性课程和拓展创生性课程。
涉及道德人格领域、语言交际领域、科学探究领域、生存成长领域、运动健康领域和艺术审美领域。
课程实现了〃双贯通〃,基础核心性课程的纵向延伸,生成了拓展创生性课程的发展性课程,主要设置为校级课程。
基础核心性课程的横向融合,生成拓展创生性课程的综合性课程,主要设置为班级课程。
建设学校共同体,助推发展优教育——成都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学校共同体,助推发展优教育——成都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的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5-24T02:13:14.9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57期作者:曾令轩[导读] 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学校共同体的思维来规避单体学校发展思维短板的模式。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610000摘要: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学校共同体的思维来规避单体学校发展思维短板的模式。
成都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自2010 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有效途径,形成了制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及发展成效共同体,从微观实践层面探索了以学校共同体建设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学校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实施集团化办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建设一个发展共同体,通过建设发展共同体来克服和弥补单体学校发展的不足,进而促进学校集群发展和均衡发展。
成都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于2010年9月开启“名校引领,深度融合”的合作办学模式和“名校进县城”的跨区域联盟发展模式。
在扎根实践中,逐渐形成多校共构的制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资源共同体以及发展成效共同体,探索了以学校共同体建设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商议制度共通,实践集团管理集团化办学的治校模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紧密型治理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征是教育集团法人的唯一性,集团法人由总校即优质资源校校长担任;一种为联盟型治理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集团内各成员校保留独立法人资格,成员校以松散形式组成教育联合体,现有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不发生根本变化,校际关系较为平等。
1.集团制度体系建构。
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确立了共同愿景、发展思路、工作原则,制定了集团(联盟)章程,保证组织结构健全、运转有序:一是管委会制度。
教育集团(联盟)成立了集团管委会,龙头学校石室初中曾令轩校长任主任。
二是推进会制度。
学年之初,管委会召开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年度工作推进会,制定集团(联盟)学年发展规划、签订集团(联盟)学年“联动发展”协议,协商安排集团(联盟)学年发展重要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研究》成果公报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时间:2013-06-18阅读次数:73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许崇文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特色高中研究专项课题《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GHA093066)。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和谐教育思想与和谐教育特色学校一般理论研究(1)“和谐”内涵的研究(2)“和谐教育”内涵的研究(3)特色学校内涵的研究(4)特色学校创建概况的研究(5)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的一般属性研究2.“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研究(1)“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研究(2)“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实施策略研究3.“师生成长共同体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研究(1)管理共同体中的和谐教育理念研究(2)教学共同体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研究(3)社团共同体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研究(4)“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策略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研究(5)“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策略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研究4. 运用和谐教育思想,构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1)和容文化的构建研究(2)和谐管理的建构研究(3)和谐德育的建构研究(4)和谐教学的建构研究(5)和谐教研的建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百度检索、资料收集、文献查阅等方式,对“共同体”、“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等进行理论研究,全面具体掌握“共同体”、“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的内涵与本质,为共同体的构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的打造坚定了基础。
2.概括归纳法。
以和谐理论为指导,以概括归纳为主要方法,对“师生成长共同体”积极实施策略中蕴含的和谐教育思想进行了挖掘,提炼出了“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教学相长”、“终身学习能力”等和谐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既与我校“人文日新,和谐发展”办学思想一脉相承,又为我们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3.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课题组按照“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修订计划--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的方法,经过多个轮回的实践研究,构建起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并以其蕴含的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起了以“和·容”文化、和顺管理、和雅德育、和乐教学、和美教研为主特征的学校和谐教育特色。
4.案例分析法。
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个案的分析研究,对和谐教育特色创建的措施、效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估、验证,不断完善措施,改进办法,提升研究水平,实现预期目标。
5.观察法。
在研究中观察学生的变化,观察和容文化、和顺管理、和乐教学、和雅德育、和美教研中的要素配置及运作效果,跟踪分析,跟进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定期总结交流,在总结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研究。
二、课题研究结论与对策(一) 课题研究结论《实施“师生成长共同体”工程、创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实验研究》开题以来,在国家、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领导专家、有关高校专家教授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积极参与、精心研究和反复实践,圆满完成了预计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和谐教学理论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理论基础,构建和谐教育特色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建立与实施,有效解决了班级授课制下大班制无法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矛盾、走班教学体制下的教学管理问题以及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问题。
3.基于“师生成长共同体”形成的“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策略和“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策略,为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搭建起了平台。
4.“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
挖掘、凝练“师生成长共同体”及其实施策略中的和谐教育思想,对于学校和谐教育特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是和谐教育思想的核心。
“师生成长共同体”,首先关注了每个成员的成长,在“共同体”内每位成员都是主体、主角,都是接受关心者和实践关心者,每位成员都能得到关注、关心、关爱,都能得到应有的成长。
①尊重了人。
“师生成长共同体”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得到尊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师生成长共同体”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一道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创新的愉悦和工作的价值,树立了教师威信,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本”的思想。
②尊重了人的发展。
“师生成长共同体”下的“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科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同时,师生彼此影响,教学相长,协同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拥有了充足的动力源。
③尊重了人的和谐发展。
丰富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社团共同体主题活动,为师生的多元、个性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保证了师生的和谐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和谐教育不仅关注人的发展,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制和氛围。
①促进了人的心智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形成了心智教育的合力,保证了心智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
②促进了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丰富多彩的“共同体”主题教育活动,既有身体的锻炼,又有心灵的浸润,身心相融,较好地实现了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③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每个个体都能融入适合自己发展的团队,团队生活培养了个体群的意识、协作的意识和沟通交往的能力等,构建了亲密、包容、协作、平等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
丰富多彩的团队主题教育活动,使个体接触了自然、了解了社会,培养了他们关爱自然、融入社会的自觉意识,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3)“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师生成长共同体”活动中,师生共学、共事、共生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同一体,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4)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思想。
“共同体”特别是“社团共同体”活动,一般都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主题内容等都由学生自主安排;“教学共同体”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和容文化、和顺管理、和雅德育、和乐教学、和美教研是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的基本特征。
(1)“和·容”文化,就是坚持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文内涵的教育功能,营造和谐包容的绿色生态环境,构建“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学校文化,培养具有包容、谦逊、博学、积极有为等“和·容”文化特质的“一中人”。
为此,学校以“和·容”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教学楼、办公楼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以及教职工之家、老干部之家活动室文化建设;强化了课程文化、教学文化、学科文化、德育文化、班级文化、“体”文化、制度文化、国际文化等文化的建构;开展了以文化艺术节、创新科技节和健康体育节为载体的“和·容”文化教育活动。
(2)和顺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场”中,通过管理的手段构建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调动和运用教育场中各要素的积极作用,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
具体体现在构建领导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兄弟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形成“和谐顺畅”的育人氛围。
围绕和顺管理,学校构建起了和顺的“共同体”管理网络;设计实施了和顺的决策执行流程;建立了和顺的管理体制与制度,形成和顺的管理文化。
(3)“和雅德育”,就是在日常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和”“雅”的方式,努力提升教育的艺术和品位,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大雅之堂”,提升学生的道德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拥有健康、独立的人格,成为有科学、有文化、有道德且同时具有情趣盎然、品位高雅的艺术修养的“和雅”之人,最后达到《荀子·荣辱》篇注中说的那种“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的德育的和雅目标。
学校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方法、德育环境、德育评价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和雅德育体系,实现了德育工作目标的层次化,内容的系列化与课程化,过程与方法的活动化,评价的多元化。
(4)“和乐教学”,就是在和谐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以“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为原型建立起来的富有和谐特色的教学。
这种和谐特色,以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创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创设具有鲜明情感色彩和精神状态的教学情境为基础,以培养健康和谐发展、快乐幸福的人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突破口,以实施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反思学习、练习达标、补偿矫正的新“五环节”为基本流程。
(5)“和美教研”,就是要创造融洽的教研工作环境、搭建顺畅的教研机制、开展有效地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围绕和美教研的建设,学校构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和美教研管理与服务网络、协调运转有序的和美教研管理机制、各具特色的和美教研团队,制定了和美教研活动的制度和流程,搭建了促进教师合作、互助、共研的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满足了教师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更高需求,实现高效高质的教研工作目标。
6.和谐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达成了各教育场的协调有序联动,各教育要素的合力共振,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了学校的生命力,促进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现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 课题研究对策1. 建立了课题研究的保障体系(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领导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成立了课题研究中心组,负责课题研究的规划与组织实施;成立了课题研究项目攻关组,负责各分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了教师全员参加的学科研究小组,全面推进“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策略和“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策略。
(2)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先后研究制定了“课题申报立项”、“实验过程管理”、“研究成果考评”、“研究成果奖励”等制度。
研究制定了课题研究各项目组、各有关机构的工作职责,课题研究实施管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