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3 科学观察
27
98 101 104 66
4
4
17
21
27
15
2
26 110 118 107 60
7
通过分析观察结果,小明作出了下列推论,你认为最 合理的是( D ) A.第一天觅食活动最旺盛 B.这窝蚂蚁的蚂蚁数量为437只 C.上午6:00前蚂蚁并不活动 D.中午前后蚂蚁活动较为频繁
17.仔细观察并判断,如图方框下方的斜线中,与方框
15.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 长达50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 下列观察不属于竺可桢观察范围的是( ) A.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 B.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 C.观察天气现象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
【点拨】A是观察动物;B是观察植物;C是观察天气,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现象的综合;而用天文望远 镜观察遥远的星系与气候无关。故选D。
【点拨】记录现象时应认真、仔细、客观、有效。小军 对不认识的植物应进行形态结构上的记录,不能拔出来, 带回家研究。小明和小伟违反了记录的客观性。小梅如 实记录了发生的现象。
【答案】C
12.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_唯__一__性___和稳定 性,人们往往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为了 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放__大___镜__。 (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3节 科学观察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C 2A 3B 4C 5A
6C 11 C
7D
8 D 9 C 10 D 12 唯一性;放大镜
13 一样大;可以用刻度尺测量;说明人的直觉有时是 不可靠的,要借助工具等的帮助来进行正确的判断
专题1.3 科学观察(精选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三节科学测量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观察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见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答案】A【解析】观察是动用各种感官,对客观对象进行的全方位的信息整合,因此时间可能有长有短;有时候需要通过借助仪器进行观察,拓展观察力,弥补人的感觉的局限性。
2.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答案】D【解析】使用工具和仪器是为了拓展人的观察力,但仪器也有精确度的问题,例如人类使用的显微镜不断的提升,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到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从细胞水平到分子、原子的水平。
观察的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使用工具观察的结果也不一定正确,这取决于其精确度。
3.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A.人类通过射电望远镜“拍摄”到黑洞照片B.用肉眼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C.同学们在校内内随便逛逛D.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答案】C【解析】观察是有目的的,无论是有肉眼观察,人的感官直接观察,还是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的间接观察,都是需要细致入微的。
故选项C是不符合题意。
4.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
你认为我们在这些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是为了()A.完成观察任务B.得到观察结果C.延长观察时间D.扩大观察范围【答案】D【解析】人们借助仪器进行的科学观察,是为了拓展观察力,弥补人类自身由于感官的局限性。
例如显微镜可以使我们观察到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的物体,而望远镜能帮我观察到肉眼不可见的遥远的天体。
5.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列数据,从数据可知: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D.空气【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本题中甲乙两组使用中唯一发生改变的是量是水分,得到的结果是有水分充足时,种子就发芽,因此该实验得出影响发芽的因素是水分,选择B。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7毫升。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8毫升B、等于8毫升C、小于8毫升D、无法确定2.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A.体温计B.量筒C.刻度尺D.量杯3.下图是初中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4.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6.用量筒量取80毫升水,若俯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A、79毫升B、80毫升C、81毫升D、都不可能7.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40℃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ND.班级中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50cm8.如下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如图所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10.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首先要制订观察目标B、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作好观察记录C、观察的特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D、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11.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12.“走进科学实验室”一节告诉我们很多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
相信同学们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很多,这是一项基本操作技能。
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3.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A.实验 B.调查 C.观察 D.阅读14.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15.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105.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 试卷及答案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作业班级姓名基础题1.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的观察蜗牛的活动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l00米的时间2.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扩大观察范围 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过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要有规范性 B.使用工具可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C.观察实验现象往往要借助仪器 D.用显微镜可观察遥远的天体4.进实验室做实验前,首先应明确的是( )A.实验的操作步骤 B.实验目的 C.实验仪器 D.实验观察和记录5.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少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C.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察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6.实验时,若将酒精灯打翻,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用水冲洗 B. 用黄沙覆盖 C.用湿抹布覆盖 D.用嘴吹灭7.前个星期我校隆重地举行了第6届运动会,七年级的小优同学在百米赛跑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打破了校运会的纪录。
为了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裁判员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8.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 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9.在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10.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 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 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11.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做______,借助于工具和仪器的观察叫做______。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I)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7题;共20分)1. (2分)认识科学规律,掌握科学原理要通过()①观察②实验③分析④归纳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2. (2分)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 . 雨后彩虹B . 火山爆发C . 人工降雨D . 候鸟迁徙3. (2分)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B . 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C . 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D . 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4. (2分)如图为三个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的比较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死亡率降低最多的是瑞典B . 1960年的出生率斯里兰卡最高C . 瑞典的人口数在减少中D . 1960年后人口增长率墨西哥最高5. (3分)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观察分________ 观察和________ 观察,还可以分________ 观察和________ 观察。
6. (2分)________ 和 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7. (7分)在科学学习中探索自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中档题 (共6题;共15分)8. (2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 . 显微镜、放大镜B . 放大镜、放大镜C . 显微镜、显微镜D . 放大镜、显微镜9. (2分)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橡树树叶的长度,有的长3cm,有的则长达8cm形态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种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异,如叶片面积小的物种能更好地适应干旱的气候下图为某地3种不同植物叶面积与单位面积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如果该地遭遇干旱,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植物甲比植物乙更能适应B . 植物乙比植物丙更能适应C . 植物丙比植物甲更能适应D . 植物甲和植物丙具有同样的适应能力10. (2分)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左、右手食指的指纹完全是相同的B . 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C . 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 . 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相反11. (2分)如图所示是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每天吸烟量越大,肺癌发病率越高B . 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高C . 每天吸烟量与肺癌发病率并无明显关系D . 吸烟是引起肺癌的唯一因素12. (3分)如图表示了一种怀孕蜥蜴培养在不同温度下,所产幼仔的性别百分比。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试题:1.3 科学观察
1.3 科学观察1.如图所示工具中,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遥远的星体的是(B)2.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 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C. 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 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3.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
下列观察不属于...竺可桢观察范围的是(D)A. 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B. 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C. 观察天气现象D.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4.下列有关观察的认识,正确的是(C)A.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B.到野外游玩时,没有目的的东张西望属于观察C.叉开两手指,度量桌子有多长属于观察D.无意之中听到一次爆炸声属于观察5.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C)A.上网搜索资料 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C.用放大镜看蚂蚁 D.进行人口普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测量工具在观察中可纠正一些错觉7.下列研究能直接用感官观察到的是(B)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B.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8.以下各项中需要用到测量工具的是(B)A.观察一个西瓜是否成熟B.观察一瓶白酒的体积与质量C.观察一辆汽车的形状和它的油量D.观察一箱优质苹果的颜色9.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甲图中图形的形状和乙图中两中心位置圆的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直接观察与实际测量有很大差别。
不能只凭直觉判断,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第9题)10.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
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人们往往用指纹识别系统来辨别人的身份。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
1.3科学观察 同步培优练习(word版,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1.在做探究蚯蚓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A. B. C. D.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
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
对此该小组应()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4.有些同学喜欢吃苏打夹心饼干,如图是某苏打夹心饼干的一张说明书:根据以上的说明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存放饼干B.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后,可能已变质,故不能食用C.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D.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一袋的体积是150g5.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
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6.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右图,则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7.下列植物的果实主要依靠风力来传播的是()A.大豆B.黄瓜C.蒲公英 D.苍耳8.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2024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 01-第3节 科学(浙教版)观察
第1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基础过关全练1.(2022吉林长春中考)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利用望远镜、摄像机、照相机等工具对鸟类的形态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S7101002)() A.观察法 B.抽样检测 C.推测 D.实验法2.【新独家原创】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科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C.小红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红把它的行为特点记录下来D.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删掉这个记录3.(2022浙江乐清英华学校期中)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A B C D4.(2023浙江杭州余杭月考)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图形记录法C.表格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5.(2023浙江杭州余杭月考)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B.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C.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6.“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阔了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
下列是小明在进行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A.用F30070M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中的天体B.用显微镜来观察蛙蹼血管中红细胞的流动C.用放大镜观察食物上滋生的微生物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7.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记录的是()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B.观察小鸡在一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8.(2021浙江宁波镇海期中)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最恰当的观察结论是()A.水和酒精都会蒸发B.水蒸发的速度比酒精快C.酒精蒸发的速度比水快D.水和酒精都是液体【答案】C【解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因此水和酒精都会蒸发,由图像可知一天后酒精剩余的更少,因此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
A.水和酒精都会蒸发与分析不相符;B.水蒸发的速度比酒精快与分析不相符;C.酒精蒸发的速度比水快与分析相符;D.水和酒精都是液体与分析不相符。
2.在做“观察蜗牛”的实验时,为达到实验目的,最适合借助以下哪种工具()A.显微镜B.试管C.放大镜D.停表【答案】C【解析】A.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试管不能放大,不属于观察仪器,不能用来观察蜗牛,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蜗牛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蜗牛,故选项C符合题意;D.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不能用来观察蜗牛,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3.下图中各个格子中不同形状的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
通过细致观察,你认为空格中的脸部形态应是()A .B.C .D.【答案】C 【解析】通过观察发现,每一排都会有一个开心的表情、微笑的表情、难过的表情;根据这个规律,第三排缺少的表情是微笑的表情;故C 项符合题意、ABD 项不符合题意;4.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 .文字描述法B .表格记录法C .图形记录法D .以上都不是【答案】C 【解析】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成结构图形,因此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图形记录法。
5.某校在九年级劳技与实践考核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任务:为不同类别人群设计一周营养均衡的食谱。
如下是某小组的项目学习记录单(部分):驱动性问题如何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一周的食谱?成果周一食谱(其他略)早餐:馒头、凉拌黄瓜、牛奶、鸡蛋午餐:粗粮面、清炒豆腐、木耳炒山药、炒青菜晚餐:南瓜饭、清炒大虾、炒娃娃菜、凉拌海带该项目学习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包含的重要环节有:①查阅相关食物资料;②学校公布食谱评分标准;③小组合作制作食谱;④项目成果展示。
1.3 科学观察—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2020—2021年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一、单选题1.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现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2.“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
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 A. 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 B. 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C. 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D. 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3.如下是实验测得某品牌四种不同类型洗发液的pH,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A. 文字描述法B. 表格记录法C. 图形记录法D. 以上都不是4.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B. 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C.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 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5.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下列实验进行的是定量观察的是()A. 在面包屑上滴碘酒B. 统计各种食物周围蚂蚁的数量C. 血液的分层现象D. 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 显微镜、放大镜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7.(2018七上·宁波期中)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 调查B. 观察C. 实验D. 阅读8.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A. 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 用手掂球的轻重C. 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 用手表了解时间9.读下表中的地球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则下列水体平均更新时间最短的是()A. 河流水B. 地下水C. 大气水D. 海洋水10.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1.3科学观察练习一、选择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食物腐败——生成新的分子D. 荷叶上的水珠是滚圆的——水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A【解析】【分析】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因此要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再分析利用。
【解答】A.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A选项解释错误,但符合题意;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选项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分子,故C选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荷叶上的水珠是滚圆的,是由于水分子间具有引力使得水珠呈现滚圆的形状,故D选项解释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 没有控制变量B. 水量过多C. 水温太高D. 水中没有水草【答案】A1 / 11【解析】略3.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
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获取事实与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中具体实施步骤,根据小明做研究的过程进行判断。
【解答】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的过程。
故选C。
4.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 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D.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力,把握住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并能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解答】A、读图可知,甲熔化持续的时间为18min-10min=8min,乙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7min-17min=10min,二者融化时间不相同,说明吸收热量不相同,故A错误;B、读图可知,乙图象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高,即乙的熔点高,故B错误;C、从图象可以看出,在前10min之内,甲乙均为固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D、从图象可以看出,甲在18min之后为液态,乙在27min之后为液态,两条图线平行,说明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热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5.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建立假设B. 获取事实与证据C. 制定计划D. 提出问题【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整理、得出结论、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医生采取的这些行动都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医生的望,闻,问,切等都是为了获取事实和证据。
故选B。
6.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
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建立猜测和假设C. 设计研究方案D. 获得事实与证据【答案】D3 / 11【解析】【分析】本题关键要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科学探究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
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通过观察法收集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事实与证据。
故D正确。
故选D。
7.2017年5月,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以三战全胜的纪录赢了名列世界第一的棋王柯洁。
下列选项中能判断“阿尔法狗”是否为生物的是A. 能否下棋B. 能否说话C. 能否运动D. 能否生殖【答案】D【解析】【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A.阿尔法狗虽然能像人一样下棋,但是机器狗不属于生物,所以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因此A不符合题意;B.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因此B不符合题意;C.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因此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因此D符合题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故选D。
8.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
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B. 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C. 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D. 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判断能力.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外因是:有单侧光照;内因是有感光部位-尖端。
【解答】A.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戊装置中,幼苗左侧含有生长素,向右弯曲生长,甲组实验中幼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均匀,直立生长,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丁组直立生长,戊含生长素的一侧生长快,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5 / 119.某同学想要观察草履虫的运动特点,他所选用的最合适仪器( )A. 只要用放大镜即可B. 用低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C. 用高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D. 需用电子显微镜【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微生物运动及形态的特点应该选择合适的观察仪器,本题考查仪器选用方面的知识。
【解答】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单细胞生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
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观察草履虫选择低倍普通光学显微镜即可。
故选B。
10.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基米德,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基米德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基米德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跟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跟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 )A. 测量总是有误差的B.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C. 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D. 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一则故事来考查关于物体测量方面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测量物体前需先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
【解答】测量工具前应该先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这正是本故事告诉我们的。
故选D。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练习-1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A. 用浓硫酸干燥氢气B. 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C.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 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A.根据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熟石灰具有弱碱性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钙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具有弱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有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醋,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7 / 11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