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2课祝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第二课《祝福》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祝福》描述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将祥林嫂的悲剧放在“祝福〞的热闹情景中来描写,刻画出祥林嫂周围的各类人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各种态度,从而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解析:《祝福》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采用倒叙手法,先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然后按时间顺序表达悲剧的主体部分,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为尾声,深化故事主题。

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作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

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解析:〔1〕把握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反封建主题的关键,学习时,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来挖掘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本文通过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惨遭遇,学习时可以通过这些买描写,尤其是人物眼睛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同时,学习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

〔3〕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来表达故事,因此,要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文章把祥林嫂的悲剧故事放在祝福的情境中来表达是有其深意的,要注意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文章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是本文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祝福〞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2、探究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也就明确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支持条件1、重视预习环节,通过课前阅读全文了解小说内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把握课文主题。

3、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设计过程〔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情节安排,概括各部分内容。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2课 祝福(含答案)

【全效学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2课 祝福(含答案)

第2课祝福——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xuān)悚.然(sǒnɡ) 负疚.(jiù) 窈.陷(yāo)B.踌.蹰(chóu) 新正.(zhēnɡ) 倔强.(jiànɡ) 炮烙.(lào)C.草窠.(kē) 歆.享(xīn)荸荠.(qí) 陈抟.(tuán)D.踝.骨(luǒ) 谬.种(miù) 朱拓.(tà) 间.或(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渣滓唾弃淡然心平气和B.祝福缪种讪讪相形见绌C.彷徨鬼秘幽微事理通达D.瘦削怨府桌纬绞丝银镯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百无聊赖....,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

B.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试图通过限制居民用电、企业停产“染绿政绩”,招致民意沸反盈...天.。

C.据传2011年3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俄时,曾劝精明强干....的普京不要参选下届总统,说是“俄罗斯已经厌倦普京”。

D.李双江15岁少不更事....的儿子打人事件,赚足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屡屡出现的“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的丑闻,该引起我们对家庭、社会教育的反思了。

二、一法一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2课《祝福》【讲】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 第2课《祝福》【讲】

【讲】人教必修3第2课《祝福》教学资料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教学重点:1.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体会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节课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板书)二、写作背景简介:《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

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

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鲁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揭示与批判,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故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2课《祝福》文章赏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2课《祝福》文章赏析

《祝福》文章赏析从心理学上讲,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因为它不但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导致人生的悲剧。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本身就是如此。

只要打开鲁迅的《彷徨》,看看《祝福》中的祥林嫂,一切都会不言而喻了。

祥林嫂是个淳朴善良而且安分耐劳的农村妇女,手脚非常勤快——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她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个生活的权利,她就心满意足了。

正是带着这样的一个愿望,祥林嫂在新寡之后逃到鲁镇去做工。

然而不久,她就被唯利是图的婆婆绑了回去。

她不但连一个工钱都没着落,而且还被婆婆以高价卖给大山深处的贺老六。

她虽然拼死地反抗——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

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

但最后还是认了。

按说,她的生活不应该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可谁知祸不单行,几年之后,年轻的丈夫竟被伤寒夺去了生命,而唯一可以相依的儿子又被恶狼给叼走了,这可叫她怎么活呀!恰在这个时候,大伯来收屋,又赶她,使她真地走投无路了。

当祥林嫂带着丧夫失子的悲痛再次来到鲁镇做工时,雇主鲁四老爷把她看成是伤风败俗的不祥之物,一切祭祀用品都用不着她沾手;镇上的人们也都嘲笑她,奚落她,厌弃她;而笃信鬼神的女佣人柳妈又用死后的锯刑来赫唬她,劝她到土地庙去捐一条的门槛,以便作为替身,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本来祥林嫂就因为倍受打击而有些精神失常,听了柳妈这番话,她更是。

虽然极端的恐惧一直笼罩着她,但她还是抱着一线的希望。

整日闭紧了嘴唇,默默地操作着。

直到她以一年的劳动所得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她才起来,似乎自己已经赎清了所有的罪孽而可以重新做人了。

然而,又是一个冬季祭祖的时节,当祥林嫂时,不料主人却命令她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这口气,同过去分明没有两样。

祥林嫂”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回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从此以后,她便揣揣然犹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一样,愈发变得失魂落魄和麻木起来,甚至时常忘却了去淘米而她那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高中语文必修3:第2课 祝福

高中语文必修3:第2课 祝福

第2课祝福致鲁迅“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你疾恶如仇,不畏强权。

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无论是对吃人礼教,还是对无耻之徒,你绝不妥协,永不宽恕,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

你以笔为戈,针砭时弊,嬉笑怒骂,入木三分。

权贵闻风而寒,人民听之而欢。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你铁血丹心,呼唤光明,为了饱经沧桑的祖国,为了水火之中的国民,上下求索,九死不悔。

你将炽热的目光投向底层的人民,把自己的悲悯倾注到如椽巨笔之下,让思想的熔浆汇成滚烫的激流。

《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灼到了国人隐秘的伤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纸面上流淌的文字如同泣血杜鹃,不信东风唤不回。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你怒发冲冠,反映着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你双目炯然,窥视着社会的黑暗色彩;你唇舌紧闭,控诉着对这人间的满腔愤气。

你的眉总是那么浓黑,凝聚着你内心的热血。

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你期望用你的热血洒出希望,拯救民族危亡。

双颊之间的消瘦是你瘦骨嶙峋的体现,我能看出你对社会的忧虑与控诉。

你不满,冷眼地看着这个世界,你的目光有时像一把利剑,尖锐地刺痛黑暗的心脏,让世人既敬仰又畏惧。

而你视文学青年如自己的孩子,宽厚仁爱,为他们校对、批改、自费印刷、写序……让我跨越时代的鸿沟,紧紧握住你的手。

这是执着“金不换”之笔的手,温暖如春,我能感受到“民族魂”中奔涌的血流,“血沃中原肥劲草”。

就是这双手,在晦暗如磐的长夜里,投出一把把如闪电般的匕首,刺破浓黑的天幕,让我们看到日出东方。

一、作者连线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曾经留学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祝福带给人们温馨、甜蜜、 喜悦等情感,增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祝福的传承与创新
祝福既有传统文化的渊源, 也在创新中不断更新、变 革和演绎。
总结
• 祝福的概念 • 祝福的分类 • 祝福的表达方式 • 祝福的文学表现 • 祝福与现实生活 • 祝福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课《祝福》ppt课件
欢迎来到《祝福》ppt课件,本节课将为你介绍祝福的概念、分类、表达方式 和文学表现。
祝福的概念
祝福的定义
祝愿人们获得幸福、成功、美 满等美好事物的行为。
祝福的形式
可以是口头的表达、文字的寄 托,也可以是习俗、礼仪或象 征。
祝福的意义
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具有滋润人心的作用。
祝福的分类
离别祝福
表达离别时对人们的祝愿,如旅行、工作调 动、离职等。
新年祝福
祝福人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代表着新一年的希望与美好。
生日祝福
祝福人们生命长久、幸福美满等,是一种常 见而隆重的祝福。
婚姻祝福
祝福新人新婚快乐、幸福美满,为 matrimonio 认同与祝福。
祝福的表达方式
如杜甫《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中的“酹江月”、郑谷《上元江口感兴》中的“挹陶 然冰清”,常成为后人传颂的佳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祝福与现实生活
祝福体现了人们美好向往和传递爱与温暖的情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 影响。
祝福与现实生活
祝福的社会意义
祝福在社交礼仪、职场沟 通、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扮 演着重要角色。
祝福的生活作用
口语祝福
适合节日祝福、场合祝福等, 可以借助情感和语言来增强表 达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注意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倒叙写作手法。

4、体会祥林嫂的悲剧色彩,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与重点】1、故事情节2、倒叙的作用3、祥林嫂的生活与人生【教学方法】点读法、引读和分析、合作与探究、归纳和总结【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一个人物:她,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面容枯瘦,目光呆滞、头发蓬乱。

她的名叫祥林嫂,她是旧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她以自己的悲惨遭遇鞭笞者黑暗的社会,惊醒着愚昧的世人,昭示着“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中国妇女的凄惨人生,它定格在一代代读者的心里,让我们铭记和惊醒。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去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1、阅读全文,按小说的基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思考:本文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何将结尾放在前面?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背景和结局;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追根兴趣,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3、情节概括序幕:鲁镇准备祝福结局:祝福之夜惨死开端:逃避初到鲁镇发展:被逼卖到贺家高潮:再寡再到鲁镇尾声:鲁镇正在祝福第二课时了解祥林嫂的一生一、祥林嫂的人生轨迹1、教师引导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学生筛选信息,阅读归纳主要事件。

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常常被视为弱者,缺乏独 立自主的权利。
《祝福》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 基人之一。
创作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 中的一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主人公“我”的 视角,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分析《祝福》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总结词
分析人物形象应从人物性格、行为特点、在情节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意义和价 值。
详细描述
在《祝福》中,除了主人公祥林嫂外,还有其他许多人物形象。学生需要选择其中一两个人物进行分 析,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以及在情节中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和意义,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和无助, 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同情和关怀。
03
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词
探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
详细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祥林嫂的悲剧原因,包括封建礼教的束缚、社会冷漠 与歧视等因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02
课文分析
故事情节梳理
简述故事情节
《祝福》讲述了一个旧中国农村妇女祥林嫂在贫困和悲惨中死去的故事。她经历了失去丈夫、 儿子、被迫改嫁等不幸,最终在祝福的鞭炮声中悲惨地死去。
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01
输标02入题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对生 活充满希望,但命运却对她极其不公。她经历了多次 不幸,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 祝福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 祝福

miù ( 谬 )种
未雨绸mó u( 缪 ) (5)
放浪xuà n(渲 )染
chà ( 诧 )异 (2) 叱zhà ( 咤) chà ( 姹 )紫嫣红 (4)
惊世hà i( 骇 ) 俗 zhuì zhuì (惴惴)不安
(6) chuǎi( 揣 )测 chuǎn( 喘 )气
xī xī( 熙熙 )攘攘
yí ( 颐 )养天年
答案
3.理解词义 (1)间或: 副词,偶尔;有时候。 (2)出格: 超越常规,与众不同。 (3)踌蹰: 犹豫。也作“踌躇”。 (4)歆享: 神灵享用供品。 (5)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也作“盘跚”。 (6)沸反盈天: 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逃出来进鲁宅 被抓回卖进山
丈夫死于伤寒 孩子被狼衔走
大伯收屋 二进鲁宅 祭祀第一次遭拒 阿毛的惨剧被嘲笑
恶化 改善 恶化 恶化
柳妈嘲笑,教捐门槛
祥林嫂捐门槛
恶化
潜在改善
祭祀第二次遭拒
被辞退
恶化
恶化
答案
二、细读析文本 1.本文是按什么叙述方式叙事的?结合课文,你认为这样的叙述方式有 什么作用?
答案
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婆婆代表了族权,但是封建礼教并不
允许家长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
但是没有,这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
答案
4.祥林嫂自己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是怎样的态度? 答案 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祥林嫂对封建 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接受认同。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是 祥林嫂的愚昧,另一方面当时的环境缺少让祥林嫂可以对抗封建礼教和 迷信思想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可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 也可能是更加友善的人际关怀和精神安慰,可以减轻祥林嫂的不安的程 度,而这两种精神资源祥林嫂都没有得到,所以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课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课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2课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联系人物命运,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2) 探究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重点难点】(1)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2).深入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环境描写的衬托意义在《祝福》中,鲁迅先生把祥林嫂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来突出主人公不幸的命运。

这里的环境包括三个方面:民俗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民俗环境的衬托意义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人生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里,文中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悲剧的典型性,而且也印下人物悲剧一生的足迹。

首先是用沉郁的色调衬托人物不幸的命运。

文中几次写到有关祝福景象的文字,选择的都是些色彩暗淡、声调不响的词语,给人沉郁压抑之感,为人物的命运蒙上一层灰暗色彩,衬托了人物苦难不幸的命运。

其次是喜庆的气氛反衬人物不幸的命运。

“祝福”作为一种民俗,而能享受祝福喜庆之气的只能是少数有钱人,对于祥林嫂来说又有何福可求呢?所以属于富人的祝福之景更多地反衬出穷人的不幸命运。

二、人文环境的衬托意义祥林嫂生活的鲁镇的人文环境是冷漠、无情,甚至残忍的。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和麻木。

主人公人生悲剧之所以产生离不开这一具体环境,同时构成这一环境的诸多人物本身就充满悲剧色彩。

祥林嫂悲剧命运正是在这一群体悲剧命运的衬托之下才更显其悲!三、自然环境的衬托意义《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人生,总是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就是春天。

她是在“春天没了丈夫的”;她是在“新年才过”的时候被婆婆家抢去被迫改嫁的;她是在“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的情况下失去儿子阿毛的;她是在春天的气息渐浓,“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家家户户准备祝福的时候悄然走上不归之途的。

春天孕育希望与生机,可是人物的不幸命运大都发生在春天。

这是作者以美好的春天来衬托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使人自然而然地得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的女子的结论。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课祝福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课祝福第一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2课祝福第一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生平和创作。

(2)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3)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重点难点】(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知识导学】1.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散文诗集《》,散文集《》,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2.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是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对妇女的各种压迫尤为惨重。

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

“五四”运动前后,复古主义者在报刊上公开鼓吹“节烈”,经常刊登颂扬“节妇”“烈女”的记事和诗文。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当时被迫牺牲于所谓“节烈”的妇女很不少。

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

1924年前后,他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等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对此进行批判。

早在1918年,鲁迅就发表了题为《我之节烈观》的文章,对压迫妇女的封建节烈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鲁迅认为,中国女子,只要戴上不节烈的罪名就除不掉,只有被这顶大帽子压死完事。

他说:“据节烈为本,将所有活着的女子,分类起来,大约不外三种:一种是已经守节,应该表彰的人(烈者非死不可,所以除去);一种是不节烈的人;一种是尚未出嫁,或者丈夫还在,又未遇见强暴,节烈与否未可知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9:第2课 祝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9:第2课 祝福

祝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2.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形成一定的鲁迅小说的讲课方法思路模式,尽量在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小说教学。

甚至发展会写小说了。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封例图片)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

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

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本文写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

二、学生速读,并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祥林嫂的哪些事情?三、文本研读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板书:情节、人物、环境2.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根据文本逐段落实内容)明确:序幕(1—2) 鲁镇的年底结局(3---33)祥林嫂带着“疑惑”死去开端(34—53)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发展(54—65)祥林嫂被抢被卖(改嫁)高潮(66—111)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尾声(112)鲁镇祝福景象和我无奈的感受3.我们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完整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板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细节等。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12《祝福》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12《祝福》 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本单元学习中外小说。

单元目标要求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把握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祥林嫂善良、勤劳、朴素的劳动妇女,最终被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致死,深刻揭露礼教吃人的本质。

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死因,能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既然可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情感丰富,对小说充满兴趣。

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故事情节,缺乏理性思考。

通过把握小说主要人物形象,进而概括主题人物的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对鲁四叔形象塑造的作用,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2.深入认识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细节描写对鲁四叔形象塑造的作用,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难点:深入认识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1.教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2.学法:圈点批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0分钟教学流程:课前互动: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描述猜人物:“Q”,这是鲁迅笔下哪位人物?(预设:阿Q,这个名字形象在何处?外形特征就是光秃秃的头的后面,拖着一根小辫子)。

有人说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有着极其深刻的艺术。

谁还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名字有时代色彩:“华大妈”“夏四奶奶”“祥林嫂”名字有阶级烙印的:“赵太爷”“夏三爷”“鲁四老爷”大家看名字的学问也不可小觑啊,这个学问我们后面再探讨,先上课吧。

一、新课导入“鲁四老爷”这个名字是哪篇小说的人物?(预设:《祝福》)“鲁四老爷”这三个字有没有藏着秘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祝福》,探究“鲁四叔”的秘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鲁四叔人物形象的兴趣。

)二、初读——品形象有人说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是一群人造成的,是这群人头脑中的思想观念造成的。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一教材用书:第2课 诗两首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一教材用书:第2课 诗两首含答案

第2课诗_两_首离别1.苏东坡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见离别总是人生难以避免的一件事.但谈到离别,莫不是一丝愁绪在眉间。

柳永便指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人若越多情,便越是在离别之际难舍难分,也越伤感。

李煜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翻开灿若星河的古今诗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

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身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

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雨巷诗人”—-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

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戴望舒为笔名.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1924年,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戴望舒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正式出版,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

《雨巷》得到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誉为“雨巷诗人”。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

1949年6月,戴望舒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主要作品: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五张账单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 ▲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 百五十文 ▲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 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 鹰洋)
暗 示
社 会 环 境 自 然 环 境
封建迷信的毒害 封建礼教的束缚 封闭的农村社会 群众的淡薄、冷漠 鲁镇 旧历的年底 雪天

论特点
安分 再受打击,内 心痛苦 精神有些麻木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 一丝希望
初到鲁镇—
不让祝福— 失神、窈陷 行乞— 眼珠间或一轮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人物形象——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 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 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 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 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 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政 权
族 权
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夫权
神 权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 的人、冷酷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
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
上增加痛苦。
——丁玲
研究阅读
1、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
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Hale Waihona Puke 祝福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
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语言特色:
沉郁的色调传达 悲哀的感情
老舍: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情调
是悲哀的,或是激昂的,我们的语 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合这悲哀或激昂。 比如说,我们要传达悲哀的感情, 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 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 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 的暗淡而感到悲哀。

人教版2017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2课 祝 福 (PPT课件)

人教版2017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2课 祝 福 (PPT课件)

2. 我日复一日地抗争着,努力着,直至伤痕累累, 看着从洁白羽毛下流出的热血,我没有感觉到丝毫的 痛,我有的只是拼搏的快乐及日增一日的对生命、对 自由的渴望。我用柔弱的身躯去碰撞那牢固的笼子, 坚强的意念在支撑着我。我感受到我的坚韧与不屈已 经令原本坚固的牢笼有了几丝颤动。
3.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 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 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 要平静。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 命。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 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 生命。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 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填一填 责人说这项活动并没有 终止 ,等天气好转即开始 继续举行。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多属主观行为,侧重 辨一辨 在途中停止。
终止,结束,停止。多属客观行为,侧重在
动作或者事物发展变化的终了阶段的结束。
2.毕竟
究竟
诺基亚和微软在财务方面的关系令人十分
填一填
好奇。 毕竟 微软要给诺基亚提供平台支持 费,诺基亚还要反过来向微软缴纳软件授权费 用, 究竟 是谁在向谁付钱呢? 二者都可作副词,表示到底,说明事物的终 究。但二者的语法功能还是有区别的:“究竟” 在句中还可作名词,“毕竟”没有这种用法。
p ìn 礼 sh ú 赎 买 聘 (4)伶p īng 俜 (5)d ú 渎 职 驰ch ěng 骋 案d ú 牍
三、用准词语 (一)词语辨析 1.中止 终止
比赛因为突降大雨而暂时 中止 了,有关负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悚 然( sǒng ) . (4)尘芥 ( j i â ) . (7)惴 惴(zhu ì ) . (10)窈 陷( yǎo ) . (13)荸 荠( b í) . (16)驯 熟( xù(6)草窠 ( kē ) . (9)唾 弃( tu î ) . (15)山墺 (ào )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学语文题目:XXX《祝福》<<祝福>>教学设计探究XXX死亡的真正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尾声。

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概括出XXX一生所发生的事情。

教学重点:能能体会XXX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并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模拟法庭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

据说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

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

(设计目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概括故事情节快速地欣赏这篇文章,在读的进程当中要求大家:(展示ppt) 1、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

并且思考:2、本文的记叙按次是什么,采用如许的记叙按次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回答: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小问,明确小说采用的是倒叙手法。

再引导学生进行“序幕—结局—开端—发展——尾声”六部分的情节概括序幕:鲁镇准备祝福结局:祝福之夜惨死开端:逃避初到鲁镇发展:被逼卖到XXX家:再寡再到鲁镇尾声:鲁镇正在祝福请学生回答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把XXX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把祝福的景象和XXX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设计目的:让学生能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倒叙手法)三、专案组查询拜访1、死亡地点:死者一生去过的地方卫家山——鲁镇——贺家墺——鲁镇鲁镇2、死亡时间旧历的年底;鲁镇祝福时节;“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3、死者档案:性别:女年龄:二十六七——四十上下身份:童养媳、寡妇、逃妇、女佣人、被卖的女人、改嫁的女人、幸福的妻子、幸福的母亲、再次丧夫的寡妇、被赶出自己家房子的人、女佣人、乞丐亲属:无遗产: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写出XXX年谱• 到鲁镇以前在XXX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夫• 到鲁镇元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2 祝福 鲁迅教案(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2 祝福 鲁迅教案(4)

第2课祝福祥林嫂是不幸的:新寡又迫嫁,丈夫却病亡,守子且艰生,幼儿又惨死。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祥林嫂,本应得到些同情,却备受嘲弄、侮辱和伤害。

新寡再嫁丧夫,成为阻碍她平等生存、正常生活的一座大山;儿子惨死狼口,又成为别人一遍一遍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对于她的伤口,不仅撕开来看,而且再撒上一把盐。

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就在这家家“祝福”之中,在这天地圣众歆享牲醴赐福人们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封建礼教的铡刀下!①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

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课内挖掘】课内素材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使国民在精神上、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毒害,造成国民的愚昧、无知、冷酷。

那个时代的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祥林嫂悲剧命运之所以能够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周围人们的冷漠、无情,甚至残忍。

祥林嫂在鲁镇女人们的“鄙薄”“烦厌”的神色中,在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的慌忙语调中,在短工“简捷”“淡然”的回答中,在“我”的应付中,在当时整个社会民众的“看客”心理活动中,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

这种死亡在保守、自私、顽固、麻木、毫无温情的世界里是必然的。

[运用角度] “社会的冷漠”“让世界充满爱”“伸出温暖的手”等。

【课外运用】冷漠,是存在于人类中可怕的病毒,是杀人不见血的魔鬼。

只有拒绝冷漠,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地和谐相处,人生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社会才能稳步前进,世界才会充满爱。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温暖他人,温暖世界。

(节选自《拒绝冷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寒暄.(xuān) 踌.蹰(chóu) 朱拓.(tuò)百无聊赖.(lài)B.讪讪.(shàn) 惴.惴(zhuì) 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ɡ)C.间.或(jiàn) 形骸.(hái) 谬.种(miù) 沸.反盈天(fèi)D.正.月(zhēnɡ) 驯.熟(xùn) 炮.烙(pào) 咀.嚼鉴赏(jǔ)解析:A项,“拓”读“tà”,B项,“更”读“ɡēnɡ”;D项,“炮”读“páo”。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写准字形 d ùn 钝响 (1) ch ún 纯熟 寒xu ān 暄 (3)xu ān 宣泄 xu àn 渲染 烟ǎi 霭 (2) 蔼 和ǎi m i ù 谬种 ù戮 (4)杀l 绸m óu 缪
(7)山墺 ( ào ) . (9)驯 熟( xùn ) . (11)渣滓 ( zǐ) . (13)惴 惴( zhu ì) . (15)牲醴 (l ǐ) .
(8)草窠 ( kē ) . (10)讪 讪( sh àn ) . (12)窈 陷( yǎo ) . (14)歆 享( xīn ) . (16)蹒跚 (p án sh ān ) ..

事 ɡēn ɡ 少不更 . (4)更 加ɡènɡ 更 . k ǎn 门槛 . (6)槛 车jiàn 槛 .
豆 b āo 剥 . (7)剥 削 b ō 剥 .
烙 p áo 炮 . (8)炮 p ào 枪炮 .
ù ni 执拗 . 断 ǎo (9)拗拗 . 拗口 ào .
喉 yān 咽 . 气 yàn (10)咽咽 . 呜咽 yè .
2.语境辨析法 (11)为了便于监 (j (j i àn )还把教 i ān )督学生读书,国子监 . . 师的办公室设在了教室旁边, 这样的布局浸透了“看管”学 生的传统。 (12)为了看到这位道德楷模 ( m ó)的模 (m ú )样, 他特意请 . . 假来到颁奖现场。
(一)背景链接 《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 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 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的广大人 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 神枷锁。因此他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 貌。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 权”严重束缚着她们的身心, 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 问题。因此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就在于深 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杂文集《热风》《华盖 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 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评价
(二)人物轶事 1.碰壁 有一次, 鲁迅的侄女在鲁迅家作客, 吃晚饭时, 她说道:“你 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那么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鲁 迅问道。“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侄女说。 “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 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 解地问。“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 以把鼻子都碰扁了!”鲁迅说。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tà 朱拓 . (1)拓 t uò 开拓 . i ān j 中间 . (3)间 或 j 间 i àn . 罩lǒnɡ 笼 . (5)笼 lónɡ 囚笼 . xu ē 瘦削 . (2)削 面 xi āo 刀削 .
3.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 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 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 祖宗享用, 感谢他们保佑当年的平安, 并祈求来年的幸福。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悚 然( sǒng ) . (3)俨 然( yǎn ) . (5)尘芥 (j i è) . (2)芒 刺( m áng ) . (4)忌讳 ( hu ì) . (6)荸 荠( b í ) .
(二)常识整理 1.送灶 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人们于 此日或前一日祭送灶神,叫“送灶”。灶神系玉帝派来人间至各 家监察善恶之神,故于其“上天奏事”之日,家家户户均须以酒 食祀之。 2.四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 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 和 《论语》 《孟子》 合为“四书”。 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 子思、 孔子、 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第2课
祝 福
(一)作者简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平 经 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 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望 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五四运动前 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0年起 ,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 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
2.我不走 1927 年 4 月 15 日,国民党在广州发动政变。事变中,中山 大学遭到大搜捕,鲁迅冒着狂风暴雨设法营救被捕学生,并以辞 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表示抗议。学校当局想利用他的声望装饰门 面,都被鲁迅拒绝。中大当局拉不来鲁迅,翻脸将接近过鲁迅的 人都说成“鲁迅派”或“语丝派”,用尽手段孤立鲁迅。鲁迅看 穿了反动派罗织罪名的伎俩, 坚持继续留在广州从事创作和翻译。 来访的青年朋友恳切地劝他到别的地方去。鲁迅说:“他们不是 造谣说我已逃走了, 逃到汉口去了吗?现在到处都是乌鸦一般黑, 我就不走,也不能走。倘一走,岂不正好给他们造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