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研究中的跨民族视角

合集下载

“越界”式成长——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管窥

“越界”式成长——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管窥

点出发 ,对华裔美 国文学 的教 学与研究
作 出探讨 ,并提 出有 意义 的几点建议 。
引起 的文化交叉重合地 带。越界是指跨 越族 裔 、国籍 、疆域 、文化的界 限,是
华裔 美 国文学 的主要特 点之一 。作家 的 生存 现实和族裔经 验决 定了文学视野 中 的诸种越界 。因为错 位 ,所 以越界 ,然
的把握 和处理 ,以更高 的眼界驾驭 、驰 骋于华裔美 国文学 的疆 域之 中。
见 闻,因此也 使旅行者 跨越了心理思维 这个抽象 的界域 ,而使 过去 固守 的思想 有 了游移改变 的可能 l 。华裔 美 国文学 中的越界 并非只是地理 上的指涉 ,空 间
上 的移动 在文学作 品中 ,更有指涉心理 空间 的意味 。 在一个 号称 全球化的时代 ,
的华人 文学相异 的成 长空间与独特 的美
学 内涵 。因此 ,应注重 解读华裔美 国文 学作品 中的美学 “ 界”。 越
的越界 ,研究 目的 的越界 。学 者们尝试 把华裔美 国文学纳入不 同的学科研究之 内 ,扩宽 了研 究的视野 。与海 外华文文 学一样 ,华裔 美国文学用饶 苋子教授 的
越界涵盖 了研究方法 的越 界 ,研究视角
华裔 美国作家在 内的海外 华人作家更 多 地 出入 于不 同民族 、国家的文化空 间 , 做 多种可 能 的越界 正是 他们拥有 多种 资 源 的文化生存 状态 的产 物 ] 。这决定 了 华裔美 国文学 的可读性 是非常强 的 ,其
美 学 呈 现 出 一 种 动 态 的 、开 放 的 状 态 ,
人文社会科字
RE NW E HEH KE NS UI XUE
‘ 界 ’ 成 长 ‘ 越 ’式
— —
华裔 美 国文学 的教学 与研究管窥

杨金才老师_美国文学研究的选题、视角与学术论文写作

杨金才老师_美国文学研究的选题、视角与学术论文写作
美国文学研究的选题、视角与论文写作
1. 美国文学研究的属性与基本范式 2. 美国文学研究的总体要求 3. 研究的路径 4. 恰当的选题 5. 研究视角
2019/12/3
杨金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1
美国文学研究的属性与基本范式
属性:
– 一种学术研究,要有一定学术价值 – 有一定学术专长人从事的研究 – 传达思想,体现学术积淀和人文品格 – 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往往具有较好的学术含量和宽广的理论视野,
2019/12/3
杨金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8
修改
冷处理 充实 请人看,提意见,交流 修正观点
2019/12/3
杨金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9
完善体例
注意学术规范 体例要求 文字校对
2019/12/3
杨金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10
研究视角(一)
文化视角
– Ideological/institutional
2019/12/3
杨金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15
结语
学术论文的重点是提出 问题,并解决问题。读 者关心的是论文中提出 的问题是否是一个问题? 前人如何解释,取得有 哪些成就?论文依据的 资料有何新意?论证方 法是否得体?论证过程 是否严密?文本研究是 否到位?有无新颖之处? 不能杜撰。
2019/12/3
序和疯狂的物质主义看作是现代一切疑难杂症的主要根源。他创造的“畸 人”往往因为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制度而表现出心灵扭曲或价值沦丧,多少 体现出对过去的留恋,怀旧感显著。 辛克莱•刘易斯用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揭示资本主义转型社会时期的“乡村 病毒”和俗气的美国中产阶级商人。其笔下表面的“欢乐、热情和智慧” 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不安和空虚。 多斯•帕索斯则通过地铁这一现代资本主义大都市的重要交通工具来影射市 井百姓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他更多地从改造个人出发,站在个人的神圣与 完整上抗议资本主义制度。 菲茨杰拉尔德又通过大人物盖茨比的失落表现盛极而衰的资本主义。 作为写实主义作家,斯坦贝克对美国资本主义由盛而衰作出了与众不同的 反思。他直接把目光投向了为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产业工人,真正的无产 者,进而将读者的目光直接引向“工人们的身体”——劳作而致残的身体。 他艺术地再现了美国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产业工人,并将其遭受的肉体和 精神上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身体残疾(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因资 本主义机制而致残)的描写,足以让人受到震撼,并对残酷的社会制度产 生顿悟。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跨国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跨国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㊀2021年3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Mar.2021第2期㊀总第156期JournalofShandongWomen sUniversityNo.2Ser.No.156㊀收稿日期:2021-01-20㊀作者简介:张怡靓,女,韩国延世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亚裔美国文学㊁女性文学研究㊂㊃女性文化研究㊃非对称性世界主义跨国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张怡靓(延世大学,韩国原州26493)㊀㊀摘㊀要: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传记性长篇作品‘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㊂作者通过改写中国传统故事,追叙母亲回忆等手段展现了20世纪传统中国女性和美国早期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但该作品对东方女性的形象书写和建构在评论界一直颇具争议㊂以以中国为中心的跨国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女勇士“,并结合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和美国唐人街华人移民史,通过跨文化㊁跨国族思维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借鉴著名华文学者史书美(Shu-meiShih)关于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 的理论观点,可以揭示和解构汤亭亭笔下东方女性形象建构的局限性,并探寻正确的东方女性形象书写㊂关键词:‘女勇士“;跨国女性主义;非对称的世界主义;东方女性形象构建中图分类号:I106.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6838(2021)02-0069-07㊀㊀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性作家之一㊂她的文学作品‘女勇士“(TheWomanWarrior,1973)㊁‘中国佬“(ChinaMen,1980)㊁‘孙行者“(TripmasterMoney,1989)等都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㊂‘女勇士“作为汤亭亭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反响,该作品获得美国书评届最佳非小说奖(NationalBookAwardforNonfiction),并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s)评为十年来十大非小说类书籍之一[1]㊂这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集自传㊁历史㊁虚构㊁神话多种书写风格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以独特的华裔视角,通过改写中国传统故事,追叙母亲回忆等手段多维度展现了20世纪中国父权制社会和美国白人至上的种族社会下东方女性的生存困境,为长期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和美国社会边缘的女性勇敢发声,但该作品独特的东方女性的形象书写和建构手法一直饱受争议㊂著名亚裔美国文学家赵建秀曾公开批判汤亭亭及其作品,认为汤亭亭对中国历史㊁文化㊁儿童文学和神话的改写加重了白人种族主义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完全是为了迎合美国白人读者口味: 她将中国人描述为一个吵闹的㊁不文明的群体,这不仅贬低了中国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侮辱了中国文化 [2]㊂因为汤亭亭从未在中国生活过,她的华裔成长经历和美国主流社会教育经历使其作品对东方女性的形象建构,仍是来自西方女性主义视角的凝视和阶级歧视,以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经验为标准,缺乏中国中心视角的第三世界妇女视角,对中国妇女解放的研究和书写也具有一定的均质单一性[3],且忽视了跨国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和女性主体的差异性㊂㊃96㊃一㊁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跨国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共经历了三次浪潮㊂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主要集中在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以为女性争取平等投票权为主题展开[4]㊂伊丽莎白㊃卡迪㊃斯坦顿(Eliz⁃abethCadyStanton)作为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人物,首次于1969年成立了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ationalWomanSuffrageAssociation),此后各地妇女选举协会纷纷建立[5]㊂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又称为激进的女权运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展,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反对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拒绝成为男性附属品,强调女性自主性和主体性,要求女性从男性依存关系的父权制中全面解放出来㊂在第二次浪潮中,社会运动不仅局限于街头游行等方式,同时还通过法律博弈㊁文化话语建构与系统建立女性主义学术理论等方式增强女性话语权,尤其鼓励和支持女性主义写作,建构以女性话语为主导的历史书写,使得女性在除了政治㊁经济领域外的文化领域也掌握一定话语权[4]㊂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对于国际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女性主义(globalfemi⁃nism)的思想概念便是在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讨论中发展而来的㊂会中有学者提出 父权制无处不在 ,面对压迫,全球女性都是彼此的 姐妹 [6]㊂虽然此番浪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全球女性主义概念受到了来自第三世界妇女学者们的批评㊂第三世界学者认为,全球女性主义提倡的是西方女性主义者建立以西方主义为中心,推崇西方女性主义价值观上的普世原则,并未考虑到女性经历本身就充满差异性的特质㊂在罗宾㊃梅根(RobinMorgan)提出 全球女性主义 理念时,普拉蒂巴㊃帕马(Prati⁃bhaParmar)和瓦莱丽㊃阿摩司(ValerieAmos)补充道, 全球女性主义 的恰当名称应该是 帝国女性主义(imperialfeminism) ,其本质也是西方的霸权主义[7]㊂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则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受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提倡身份多元化和杂糅性,批判本质主义和以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经验为主体的普世价值,注重女性内部差异;跨国女性主义思想概念是第三次女性运动思潮的重要标志㊂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妇女代表㊁学者参与到女性主义的讨论中,批判西方白人女性一刀切的思想,强调要考虑不同群体女性的不同需求,坚持国族㊁阶级㊁种族都是造成性别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色种族的女性承受着性别㊁种族和阶级的多重压迫,而白人女性却享受着肤色带来的特权[8]95㊂跨国女性主义则能够更好地将性别㊁阶级㊁种族等差异纳入到女性问题的探讨中,承认女性经历的多元化㊁游弋性和杂糅性㊂在‘少数族裔的跨国主义“(MinorTransna⁃tionalism)一书中,著名华文学者史书美(Shu-meiShih)提出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这一概念用以重新审视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妇女之间的关系㊂1988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中美作家研讨会以及随后的一系列交流会上,美国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提出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 中国女性作家是否热爱表达对女权主义思考以及揭发女性受到的压迫? [9]①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洁的回答是: 中国没有 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 ,她不想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或女权作家 [9]㊂对于这一充满争议的辩题,史书美犀利地指出问题所在:一是西方作家和学者过于武断地把以西方国家为中心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概念强加给第三世界女性,西方口中的女权主义是以批判国家制度,反对男权集权为基础定义的,完全忽视了中国妇女百年解放运动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封建反殖民的抗争史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㊂因此,面对西方学者傲慢和专横的提问,作家张洁只能用没有或者沉默作为回答㊂二是作为美国作家代表团随行翻译的她,也犯了和西方作者一样的错误㊂译者应该邀请张洁根据客观的社会和历史事实讲述中国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的复杂关系,而不是盲目地将西方学者问题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给张㊃0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①原文为 whetherChineseWomenWriterswerekeenonexpressingfeministintentandexposingfemaleoppression ㊂洁㊂因为缺乏对中国妇女解放史的了解,导致史书美也间接成为西方学者的 帮凶 ,没有从中国国情出发提供有效的交流中介㊂诸如此类的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误会多数是因为西方学者缺乏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了解,拒绝承认双方所处社会形态和历史实质的差异㊂史教授基于此提出了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这一概念,即西方以外的学者必须掌握一种西方文化或者一门西方语言(metropolitanlanguages)才能成为 世界主义者 (cosmopolitan),而西方学者不需要掌握任何一门非西方语言(non-metropolitanlanguage)便可以被称为 世界主义者 [9]①㊂西方主体实践非对称的世界主义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否定非西方国家走向世界主义的可能性,而是拥有权力轻视非西方国家或对其一无所知㊂对非西方的他者,使用选择性承认的政治(apoliticsofselectiverecogni⁃tion),通过东方主义模式掩盖对其东方他者缺乏了解欲望的心态㊂从此意义上看,东方主义不过是西方世界的托辞,西方世界以高昂的姿态将东方世界贬低为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他者㊂二、中国妇女的双重压迫‘女勇士“第一章‘无名女子“的故事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父权制结构下传统家庭模式对妇女的压迫,暗示中国女性 在旧中国别无选择 [10]㊂作品第一章故事背景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农村, 我 的无名姑妈的丈夫在新婚第二天便前往美国淘金,姑妈独自留守在丈夫家族中照顾婆婆㊂无名姑妈的意外怀孕遭到了婆家和村民谴责,他们指责其通奸,给家族蒙羞,自责绝望的姑姑在生下孩子的当晚便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跳井自尽㊂汤亭亭对中国女性的书写符合20世纪初期美国传教士们对当代中国妇女研究的著述:中国妇女地位低下,教育普及程度极低且社会充满野蛮鄙陋风俗,婚姻制度是 从夫居 ,妻子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必须服侍公婆,坚守贞操[11]㊂在父权制为基础的社会权力等级体系下,男性和女性㊁丈夫和妻子㊁婆婆和媳妇存在于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中㊂母亲勇兰在前往广州学医之前,也和无名姑妈一样,在夫家服侍婆婆,穿针引线㊁辛勤劳作㊂紧张矛盾的婆媳关系展示了中国父权制传统家庭矛盾的特殊性,年轻妇女不仅要和男性霸权作斗争,还要和同性别特别是年长的其他女性作斗争[12]㊂然而,这一章同时也展现了汤亭亭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的狭隘视野㊂汤亭亭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学界一样,受制于有限的学术资源和狭隘的学术视野,缺乏对中国历史和妇女运动史的深入了解,片面地将东方妇女描绘成底层或边缘被动的受压迫群体[12]㊂事实上,20世纪早期的中国妇女,即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也并不尽如‘女勇士“女性形象一样是毫无女性自主意识㊁完全受压迫的落后女性㊂‘中国妇女运动百年简史“回顾,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时期(1915 1927),全国各地妇女运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㊂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对促进和宣扬妇女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㊂随后以五四运动为契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反帝爱国运动相结合,各界妇女纷纷参与到抗日救灾的民族运动和爱国宣传中,抵制日货㊁妇女工人罢工㊁示威游行等活动都是对帝国主义和父权制社会结构发起的挑战㊂与此同时,各阶层妇女也在积极争取自身权利,呼吁教育平等㊁职业平等㊁经济独立;争取男女社交公开㊁婚恋自由㊁抵制包办婚姻㊂北京㊁上海㊁广州等地还出现了女子银行,以鼓励女子经济独立;全国各地的妇女团体和妇女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3]㊂由此可见,尽管中国当时尚未完全脱离封建父权制社会形态,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在逐渐解构男性霸权主义,女性意识在斗争中逐渐获得觉醒㊂而汤亭亭对中国底层女性形象的构建仍停留在西方传教士塑造的刻板印象中㊂‘女勇士“的描述问题在于,该作品引导读者将无名姑妈的悲剧完全归咎于中国社会的封建落后和父权制家庭,却忽视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和㊃17㊃张怡靓:非对称性世界主义①本文对史书美(Shu-meiShih)关于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 概念由来的讨论,均出自其论文TowardsanEthicsofTransnationalEncoun⁃ter,or When Doesa Chinese WomanBecomea Feminist ?该论文同时被收录在由史书美负责编辑的图书MinorTransnationalism中㊂参见Lionnet,Françoise和ShumeiShi编:MinorTransnationalism,Durham,NC:DukeUniversity,2005年版㊂霸权主义也是导致第一代华人劳工妻子悲剧的重要原因㊂19至20世纪期间,美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排华法案,导致第一代移民华工与妻子被迫长期异国分居㊂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吸引了大批中国移民前往美国西海岸特别是加利福尼亚淘金,这些人被视为中国第一代赴美移民,无名姑妈的丈夫就是其中一员㊂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发展,一批又一批华人赴美谋生计㊂身处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社会,华工移民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政策的打压,一系列排华运动逐渐从加州扩展至美国其他地区,移民华人长期处于被排挤的主流社会边缘,是主流话语中的 他者 [14]㊂美国主流社会将华工描述为 不正常的移民 ,亚洲苦力被认为等同于 奴隶 致病的秽物 ,与美国社会的现代文明理念相悖[15]㊂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Chi⁃neseExclusionAct),禁止华工移民,拒绝华人加入美国国籍;1892年美国国会通过‘基瑞法案“(GearyAct),将禁止华工移民的‘排华法案“再延长十年;1924年的‘限制移民法“禁止华人家属前往美国,留居美国的华人被局限在规定的华人社区(唐人街)㊂1902年国会决定无期限延长华工移民禁令,直到1943年才彻底废除‘排华法案“,准许华人获得每年150人的移民配额㊂1945年国会通过‘战时新娘法案“(WarBridesAct),允许6000名华裔军人配偶不占用移民配额赴美定居;一年后,国会允许华裔美国公民的中国妻子移民美国㊂1953年,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RefugeeReliefAct),允许中国女性以 难民 身份移民美国[16]㊂由于美国近百年的排华浪潮,导致无数中国夫妻被迫处于长期跨国分居状态,家庭支离破碎㊂因而在探究20世纪早期中国女性生存困境,尤其是底层留守妇女问题时,不应该片面地归结于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对妇女的压迫,美国种族歧视政策和霸权主义的受害者不仅是华裔劳工,更有其跨越海岸远在中国的妻子㊂三、美国唐人街的华人女性刻板形象小说第四章‘西门宫外“和第五章‘羌笛野曲“从 我 的母亲㊁ 我 的姨妈和 我 三个女性的视角叙事,展现了美国20世纪中后期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虽然书写了美国唐人街华人女性的多种面貌,却难逃东方主义思想,始终把中国妇女放置于主流社会的 他者 地位㊂在美国排华情绪高涨时期,早期的华工移民无法从事之前的淘金㊁铁路运输㊁矿产挖掘等苦力行业㊂由于从事洗衣店生意所需成本低,易操作,只需肥皂㊁洗衣板和简单劳动力即可开店,因而众多华工开始合伙经营洗衣店㊂到20世纪30年代,纽约华人社会一半人口都在从事此项服务业,扩展至六千到七千家手工洗衣店[17];到二战后期,对华移民限制逐渐解除,华工妻子得以赴美与丈夫团聚,但由于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华人仍然只能从事社会底层的工作㊂家庭经营的小本买卖经营模式成为初期唐人街华人主要的营生手段㊂作品中 我 的家庭就是典型的美国第一代移民家庭,母亲勇兰虽然在国内是受人尊敬的医生,来到美国后却不得不与父亲在唐人街经营洗衣店,在闷热狭窄的环境中艰难谋生㊂而 我 的姨妈月兰原本靠着丈夫从美国寄来的丰厚赡养费,从乡下搬去香港过着富裕的生活㊂姨妈在母亲的鼓励下毅然赴美寻夫,却惨遭丈夫遗弃㊂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姨妈无法承受洗衣房或餐厅服务员㊁保姆㊁罐头厂工人这些传统华人的工作,巨大的文化差异和生活落差,使得姨妈逐渐精神失常,最终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㊂小说通过对学医的母亲和姨妈的对比描写呈现了两类女性华人移民后的生存状态:一是来自中国城市并受过一定教育的华人女性,她们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虽然来到美国后遭受种族歧视,但仍然可以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美国扎根㊂二是如月兰姨妈一样的女性,她们代表着一大批中国底层乡村妇女:没有任何教育背景,语言不通,且与丈夫多年分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难以融入新环境,生活愈发艰难㊂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纽约唐人街华裔女性自杀率是其他族裔女性群体的两倍,高自杀率和高离婚率是当时华人夫妻团聚后所面临的主要难题[18]25㊂汤亭亭着重描述了华人女性来到美国后面临的各种生活困境和身份焦虑,但其展现的更多是美国主流㊃2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社会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沉默㊁思想落后,甚至疯癫㊂ 我 眼中的华人社区,也正如美国主流媒体描述的那般居住环境拥挤㊁脏乱㊁细菌横生,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仿佛隔着一堵 隐形的墙 [10]㊂实际上,还有一类唐人街华人女性群体长期被美国主流媒体忽视,她们也是促进唐人街华人社区结构转型的主力军㊂随着现代洗涤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华人洗衣房逐渐落寞,美国唐人街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早期开始兴起服装厂㊂关于服装店招聘导购员的第一则广告刊登在1952年1月27日的‘中国日报“(ChinaDailyNews)上[18]28㊂‘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The1965AmendmenttotheImmigrationandNationalityAct)逐步废除了限制国际移民的限额,允许大批移民女性进入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服装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㊂华人开的服装店从1952年的3家增长至1965年的30余家,唐人街华人女性开始逐步参与到服装行业中㊂国际女装工人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Ladies GarmentWorkersUnion)自1957年开始将唐人街的服装商店纳入其工会联盟,服装产业成为唯一一个华人社区有工会的产业,给予华人女工更多机会接触唐人街以外的社会活动;到1980年代,百分之六十的女性工人在服装产业工作㊂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各阶层的华裔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加入到服装产业中㊂这一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中国家庭结构:一是从以男性收入为主的传统家庭结构转变为双薪家庭,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升;二是中国唐人街服装产业兴盛及工会联盟使众多中国工人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18]30㊂唐人街华人女性在服装产业工作中获得了更多自主意识和话语权,此类女性也是当代华人女性形象的代言人之一,却鲜少被主流媒体和华裔作品提及㊂四、女性主体差异性‘女勇士“的第三章‘白虎山学道“和最后一章‘羌笛野曲“是最能体现作者女性主义主张的两个章节㊂汤亭亭分别从两个角度为东方女性提供了争取平等权利,冲破父权制和种族歧视枷锁的方式:一是像花木兰那样勇敢地去战斗,积极参加女性主义运动,建立女性同盟㊂花木兰带领女性战友们勇敢反抗封建王朝,展现的是汤亭亭积极团结不同阶级㊁国族女性,宣扬全球姐妹情谊(globalsisterhood)的理念[6];二是像叙述者 我 一样,打破沉默,勇敢发声㊂ 我 在学校强迫另外一位同样沉默的华裔女孩说话,彰显了作者强调勇敢发声对少数族裔冲破身份枷锁的重要性㊂但作者暗示的此种提高东方女性意识觉醒的方式,把妇女问题简单化㊁同质化,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批判的思维,反而凸显了其全球女性主义的视角狭隘性㊂19世纪末开始直到20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营造国内和国际舆论,将亚洲人民塑造成未开化的无知贱民,亟待西方文明特别是美国现代文明的启蒙,政治宣讲无处不在,鼓吹只有拥抱美国自由民主的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文明和现代化[19]㊂从小接受美国主流教育的汤亭亭,虽然背负着华裔身份,却属于 帝国主义使者 中的一员,忽略了女性之间阶级和国族的差异性㊂小说中花木兰最后结婚生子结局的设计,和文中的 我尝试实现自身向美国女性的转化 一样[10],都是参照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女性经验,特别是冷战时期主流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设定㊂二战后,为了全面掌控国内力量抵抗红色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实行一系列冷战遏制政策㊂政府和主流媒体建构的冷战意识和主流话语,都是鼓励异性恋组成基本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认为牢固的家庭是美国抵抗外来威胁的重要堡垒㊂女性的价值体现在她是否能够适应社会既定的角色,即鼓励女性回归家庭,专注于家庭生活,树立好妻子㊁好妈妈的形象㊂冷战时期的美国流行文化曾大量出产宣传白人中产阶级女性居住在宁静的郊区,家庭美满,邻居有爱画面的影视剧[18]230㊂单身女性㊁同性恋㊁少数族裔女性等不符合中产阶级白人家庭主妇标准的女性,都被标榜为危害社会秩序的异类,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㊂‘女勇士“中花木兰久经沙场后仍回归家庭㊁相夫教子这一结局,凸显了汤亭亭受到冷战时期要求妇女以家庭为中心和明确的 男主外㊁女主内 的性别分工的冷战文化的影响㊂㊃37㊃张怡靓:非对称性世界主义此外,小说中的 我 强行要求另一位华裔女生说话的举动也是一项以西方白人女性主义为标准的叙述策略,两人的对抗正是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的具体体现㊂ 我 仅根据设想和所谓的经验就以高姿态向其他女性提供指导意见,映射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对东方女性的狂妄和随意点评,实际上是一种专横霸道的行为(high-handedgesture)㊂首先,非本土女性主义者在尚未充分了解本土女性的文化传统和生存经验,没有考虑她们与殖民世界的复杂关系的情况下,就一味地鼓励第三世界女性发声,很容易陷入霸权话语,反而将本土女性置于 他者 甚至 失语 的状态中[11]㊂其次,从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妇女角度出发,阶级差异也是导致各阶层女性诉求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㊂无产阶级女性的压迫往往来自资本主义中产阶级女性,这也是导致其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8]83㊂后殖民主义学者佳亚特里㊃斯皮瓦克(GayatriSpivak)在探讨庶民女性发声问题时曾反对将发声看作是解决社会和性别压迫问题的普世原则;她反驳道, 即便她们发声,那她们的诉求真的能被听到吗? 暗示白人族群常以牺牲底层阶级和第三世界女性的利益为捷径去实现其自身的权益诉求[7]㊂对文化差异或族裔差异的忽视很容易导致西方女性主义变成了 文化帝国主义的共谋 [20],小说中塑造的 我 看似是那位沉默的华裔女孩的 拯救者 ,而实际上却是她的同性 压迫者 ㊂五㊁结语面对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视角,第三世界妇女研究学者多次提出性别压迫与国族㊁种族和阶级压迫是密不可分的㊂女性主义理论中,跨国思维也是一种分析方法,避免使用 全球 这一笼统而模糊的概念将普世的价值观强加于第三世界女性[11]㊂要了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与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历程之间的复杂关系,需将族裔性别研究和独特的族裔视角(即中国中心视角)纳入到妇女研究的讨论范畴中来㊂史书美指出,因为西方女性主义缺乏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基本了解,导致她们自认为中西方女性主义的对话是 先进的 西方女性主义理念与 落后的 第三世界姐妹 ( backward ThirdWorldsisters )之间的交流;而事实上,从中国中心视角观察东方女性主体性发展,中国妇女发展一直在以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㊂作为美籍华裔女性作家的代言人,汤亭亭的‘女勇士“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父权制文化㊁展现了美国种族歧视对华人女性的压迫㊂但是,汤亭亭和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笔下的20世纪东方女性形象书写和中国妇女观充满了西方文明论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缺乏真正的中国视角㊂斯皮瓦克在提及离散族裔知识分子的身份和立场时曾发问: 他们究竟为谁工作? 史书美也在文章中提出类似的思考,对于中国妇女历史缺乏充分认识的离散族裔或少数族裔知识分子,很有可能成为 另一种帝国主义者的使者 (anotherimperialismagent)[9]㊂对于20世纪东方女性形象的书写,要结合殖民主义和冷战时代背景,从跨国视角思考造成东方女性生存困境的原因是什么㊂对于女性问题特别是中国妇女的研究,应当从两性关系㊁种族㊁阶级㊁国族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关注女性主义异质性,不能仅从美国社会或中国社会单一角度理解跨文化㊁跨国族和跨时代的东方女性问题㊂[参考文献][1]㊀SHELLEYF.F.,M.H.KINGSTON.InterviewwithMaxineHongKingston[J].Americanliteraryhistory,1991(4):782.[2]㊀CHAN,J.P.,etal.Thebigaiiieeeee!:AnanthologyofChineseAmericanandJapaneseAmericanliterature[M].NY:Meridian,1991:29.[3]㊀YUANS.CulturalpoliticsandChinese-Americanfemalesubjectivity:rethinkingKingston swomanwarrior[J].ME⁃LUS,2001,(2):200.[4]㊀荒林.文学的女性主义的意义:反思西方女性主义与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反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1):75-㊃4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

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

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

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一、概览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备受关注。

它以华裔人群的母语为创作语言,书写了许多关于族裔经验、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的独特故事。

在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其作品的研究和评价往往难以融入主流文学理论之中。

这引发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在文学研究中平衡族裔性和文学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美国华裔文学的特性,并探讨如何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来研究和评价其作品中的族裔性与文学性。

二、族裔性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体现在美籍华裔文学中,族裔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它渗透到作品的各个层面。

从历史背景来看,华人移民在美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如种族歧视和语言障碍等。

这些经历为华裔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文学作品中不断显现出族裔性的影响。

族裔性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体现还表现在语言和文化身份的认同上。

《今日中国》杂志的英文名“The China Review”中的“China”反映了华人对中国文化的依恋,而“Review”则暗示了对其文学作品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这种对母语文化的追溯和反思,体现了华裔作家在探索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困惑与追求。

族裔性也体现在华裔文学作品中对于民族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王鼎杰(David Eng)的小说《定风波》以一场家庭纠纷为背景,展现了几代华人如何应对种族歧视和生存压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文化根源的探寻和对家族历史的尊重。

族裔性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它不仅反映了华裔作家的生活经历和身份认同,还对传统和现代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

1. 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接着,我们关注叙事结构在华裔文学中的表现形式,包括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多线叙事以及元叙事等。

通过探讨这些叙事手法如何运用和交织,我们可以揭示出作品中的时间、空间和记忆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我们还将关注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学画卷。

跨族裔比较与联盟——赵健秀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跨族裔视角

跨族裔比较与联盟——赵健秀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跨族裔视角

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 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 中心 2 0 年 度青 年科研项 目“ 08 海外华裔文学批评
理论—— 以赵健秀 为个案” 0J Q X 0 ) (8D N M04
( F a k C i,e 1 d .Aie e e  ̄ rn hn ta.e s i e e !:An Anh lg in Ameia i r.Wahn tn D.C. ) i too y OfAsa r n Wr es c t s igo :Ho ad UP 9 4 w r .17 .
中图 分 类 号 :7 2 I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14 2 (0 2 0 — 0 7 0 10 — 2 5 2 1 )4 0 — 5 4
赵 健 秀 是 亚裔 美 国 文 坛 重 要 的作 家 与 批 评 家。 赵健秀等人于 17 年主编的《 94 唉咿! 亚裔美国 作家选集》 拉开 了亚裔美 国文学建制的序幕 , ① 他 也 被 喻为 “ 亚裔 美 国文学 之 父 ” 2 ② 0世纪 六七 十 年 代 . 民权 运 动 和 反越 战运 动 的推 动 下 , 裔 在 亚 美 国人 逐 渐 认 识 到 建 立 一 个 亚 裔 族 裔 联 盟 的必 要性 . 以此 来 凝 聚 各 自分 散 的 亚裔 族 群 . 求 平 谋 等权利 . 壮大亚裔人群的声势 建立“ 亚裔美 国文 化 联 盟 ” 成为 赵健 秀亚裔 文 学 批评 中一 个 重要 也 的立 足点 在 赵健 秀 的批评 体 系中华裔 与亚 裔是 体的 . 基本不加以区分。赵健秀在定义某些关 键 的 文学 概 念 上 体 现 了强 调 亚 裔 整 体 团结 的意 图, 融人了一种 比较的、 跨族裔的视角。其批评体 系 中 最 为 重 要 的 关 键 词 “ 裔 感 性 ”( s n 亚 Ai a A eia es it) 带 有 这 种 “ 裔 联 盟 ” m r n Sni ly就 c bi 亚 的 意味——以亚裔作为整体考察对象 . 求同存异 . 对 其文 化属 性作尝 试性 的探 索与 整合 不少亚裔学者对建立“ 亚裔 联 盟 ” 一 点都 这

双重文化下的困厄灵魂——以华裔群体特点看华裔美国文学

双重文化下的困厄灵魂——以华裔群体特点看华裔美国文学
二 、 裔 美 国文 学 : 殖 民 叙事 华 反
对西方人而言 , 自古以来就存在 着这 样一个 方” 一个 《 东 , 天方夜 谭》 和马可 ・ 波罗描述过的奇异 空间。五百多年 以来 , 民活动 、 殖 学术
种族 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勾结纠缠在涉及到亚裔美国文学的话语领
研究和大众文化不断地充实和 丰盈着关于东方 的神话 。而无 论被 笼统 域时变得更为复杂。华裔美国文 学自 16 90年代 以来逐渐成 为亚裔美 地称为。 阿拉伯国家 的中东 , 还是 泛泛指向印度 、 中国、 日本及其 周边 国文学 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强音 , 引起了评论 家和读者的极大关 注。 国家的远东 , 都只是 东方 大 的变体 而 已。在 西方人心 中 , 东方 这 汤亭亭的《 女勇士》 是一部 女性作 家的 自传式 回忆录 ; 哲伦的 黄 个扑朔迷 离烟笼雾掩的古美人 , 时而 妖娆妩媚 , 时而矜持 端庄 , 但她 无 《 蝴蝶君》 是一位由男性作家创作的剧本。作品中的华人主人公的生存 论以何种面目示人都只是一个千面一体的尤物而已。 状态和内心世界为华裔美国文学中涉及的文 化冲突和殖民意识提供了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西方文本对 中国 这样一个特定的东方 国度 个独特的视 角 : 一是两位 主人公不约 而同采取 的性别转换 策略。这 的表述是怎样的。从筑路 的苦 力到狡诈 的商界精 英, 内部 的敌人到 从 策略既是对白人社会 同化力量的抗拒, 同时又 是对这 一力量的迎合 ; 模 范的族裔 , 从邪恶 的荡妇到性感的化身 , 西方 文本 中的中国人要么是 二是作品对中国和中 国文 化的呈现。它们虽 是不 同时期的不 同作品 , 不近情理的令人叹服 , 要么是龌龊不堪令人鄙夷 , 极其 完美抑或极其丑 又分别受到六七十年代女性 主义和八十年代 文化多元 主义的影 响, 但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摘要:在对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论述了华裔美国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阐述了发展现状,分析揭示了影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研究文学和历史历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华裔美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尤其密切。

毫不夸张地说,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与美国历史间彼此的影响较其他国家的文学和历史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能够深刻感受到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与中美发展密切相关。

1.华裔美国文学的定位事实上,华裔美国文学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旅美华人特别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中华文化传统及其身份和美国文学深入理解与认同,当然这也包括他们对自身独特身份的认定。

华裔美国文学在100多年的历史中,从被忽略到后期的被关注,从边缘到主流的复杂发展历程。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对美国西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华人所做出的贡献,有利于深刻地理解华裔美国文学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交织、碰撞的产物,其有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

美国华裔作家大部分都具有双重的文化身份及视野,他们能够感知本身所具有的美国华人和华裔的双重文化和民族性地位;他们能够以自身个体的存在为契机,以独有的生命体验以及敏锐的视角去关注整个华裔群体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是如何生存的,以及他们如何选择人生,如何把握命运。

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描述华人创业的艰辛,也真实描述了华人族裔的生存状态及其思想成长、成熟的过程,真实地反映华人所经历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击以及交流,表达了对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和无限憧憬。

2.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分期大致说来,美国华裔文学一般可以概括以下3个阶段:初创阶段,转折阶段和繁荣阶段。

2.1起步与初创阶段美国华人的移民历史促成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1840年代末期,美国兼并了墨西哥大片领土。

当时美国需要大量劳动力在这儿建设现代工业,修建通过美洲大陆的铁路,以此发展对外贸易。

《2024年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范文

《2024年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范文

《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篇一一、引言花木兰,这位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女英雄,以其英勇、智慧和女性特有的柔情,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文学与电影中赢得了全球的关注与赞誉。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塑造及其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二、中国文学中的花木兰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木兰的形象主要在《木兰辞》等文学作品中得以展现。

她是一位为了家族荣誉而替父从军的勇敢女性,以男子的身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其坚韧、忠诚、孝顺和智慧等品质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形象之一。

三、美国文学与电影中的花木兰形象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花木兰的形象也走进了美国文学与电影的视野。

美国作家和导演们通过改编和再创作,将花木兰的形象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在电影《木兰诗》(Mulan)中,花木兰被塑造成了一位既具有东方女性的柔情,又具备现代女性的独立与勇敢的现代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跨文化视角下的花木兰形象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中美文学与电影中的花木兰形象虽然都体现了勇敢、智慧和忠诚等品质,但在具体表现上却有所不同。

这主要源于中美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文学中,花木兰的形象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家庭观念;而在美国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的形象则更多地被赋予了现代女性的独立与勇敢的精神。

五、跨文化传播的影响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加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促进了世界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通过花木兰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形象,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同时,花木兰的形象也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为全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了贡献。

六、结论综上所述,中美文学与电影中的花木兰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华裔美国文学一些思考

华裔美国文学一些思考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一些思考凡是华裔美国人以华裔美国人的视角写的华裔美国人的故事都属于华裔美国文学,其中最典型、目前数量最多的华裔美国文学是有美国国籍、华人血统的作家所写的在美经历或有关美国的作品。

至于使用语言,不能只限于英语,因为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所以,华裔美国文学既包括“华裔美国英语文学”,也包括“华裔美国华文文学”。

依此定义,像哈金《等待》一类的作品就不能算是华裔美国文学,因这类作品更像是作者把自己有关中国的作品译成英文发表。

当今有一批这样的作家,即使他们已经取得美国国籍,他们有关中国的作品如果不反映华裔美国人的视角,就不能算是华裔美国文学或“典型”的华裔美国文学。

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作品没有价值、不值得研究;我们不应该因归类而排斥任何有价值的作品,阅读、介绍、评论作品本身的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文所以增加了华裔美国人的视角,是因为华裔美国作家有时复述中国历史、神话故事或经典,但由于视角不同,他们笔下的故事已经不是中国人熟悉的,而是华裔美国人的再创作。

如汤亭亭、赵健秀的作品中都不乏这样的例子。

华裔美国人即具有美国国籍和华人血统的人。

这既包括生长在美国本土的华人后裔,也包括取得了美国国籍的华人。

把后者排除在外,否认新移民和用华文写作的华裔作家是没有道理的。

遗憾的是,有一些评论家和华裔作家仍持有这种观点:赵健秀把许多美国生美国长的作家都视为“假冒伪劣”;而徐忠雄、汤亭亭等作品中对新移民的描写则带有几分嘲笑与讽刺。

例如,徐忠雄在《美国膝》中描写刚到美国不久的中国男人的“通常的标志”是:“廉价理发馆的发式,油腻腻的发帘垂过眉毛;方形金边眼镜,歪戴在脸上,因为鼻梁太低,撑不起来;聚酯化纤的裤子,裤裆松松垮垮;衬衫塞得太紧;脖子上挂着一条粗粗的24开金的项链,上面挂着块玉石”。

这些描写可能多少反映出一些真实情况,但单独把新移民的着装拿出来,而且用讥讽口吻描写,恰恰暴露了他们以“美国人”自居、高高在上的傲慢立场。

美国黑人文学所体现的非族裔性特点——浅析詹姆斯·鲍德温的《乔万尼的房间》

美国黑人文学所体现的非族裔性特点——浅析詹姆斯·鲍德温的《乔万尼的房间》

作为记述詹姆斯 ・ 鲍德温早 年在 欧洲生活 的小说 ,乔 万尼的房间》 《 不可避免地 成为了人们 了解作者个人经历 的文本依托 。 正如人们所说 : 个小说 的故事情节 的设 置和人物性格 的描写总是 逃不脱作 者的生 活经历。” 不难看 出, 乔万尼 的房 间》 在《 这部小说 中主人 公大卫的同性 恋经历多少也有鲍德温 的影子 。然 而 , 写黑人而忽略黑人社 区的生活 , 这在传统的黑人作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 也是无法容忍的 。 鲍德温的作 品却 一再“ 触犯 ” 这条戒律 。 鲍德温天生就是个黑人 , 然而“ 黑人作家” 并 不是先天 的, 德温无意成 为所谓的 “ 人作 家” 他 只是想成为 “ 鲍 黑 , 一个 好的作 家” 。作为一名“ 的作家 ”他所 要塑造的是人 , 好 , 与黑 白无 关; 他
同 性 恋是 鲍 德温 作 品 中经 常 出现 的一 个 主题 , 是 他 考 察 社 会 和 人 也 生 的 一 个 着 眼点 。 以 , 们 要 探 讨 鲍 德 温 的作 品 就 不 能 回避 同性 恋 这 所 我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 乔瓦尼 的房 间》 看待成一本关 于描写 同性 恋的小说就大错特错了。在这里 , 鲍德温试图用一个 独特的人物和视角 去探讨 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一疏离 , 包括人 与人 之间的 、 人与社会 之间 的 、 数族裔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 的 、 少 同性 恋 群 体 与 整 个 道 德 社 会 之 间 的, 等等。“ 鲍德温笔下的孤独者在个人 与社 会的变化沧桑 中逐渐失 去 了和文化传统之 间的联 系 , 了一群无根 的漂泊者 ;同时 , 成 由于他们 深 受社 会观念 的束缚 , 法冲破 由此造成 的社会壁 垒( 白人 与黑人之 间 无 如 的壁 垒)因而也失去了和他 人之间的联系 , , 沦为一座座游离的孤岛。孤 独者们 既遭文化家 园的放 逐 , 又遭社会壁垒 的囚禁; 他们找 不到与文化 渊源之 间的纵 向联 系 ,也找不到与他人之 间的横向联系 ,他们孤独 自 封、 无所依靠 。” 这种人 和社 会共 同造成 的疏离也正是 鲍德温想要通过 这部小说表现 的非族裔性特点之一 。 在小说 的后半段 , 大卫告诉乔万尼他要离开 巴黎 回美 国的计划 。 他 说他总有一天要 回到美 国, 但乔万尼却反驳他说 :你为什么要 回去?那 “ 已经不再是你 的家 了。你 回去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只要一直待在这儿 , 你就总会想着 :总有一天我要 回家 ’ 这里大卫 口中的家指 的就是美 ‘ 。” 国, 而他却成 了被美国排斥在外的局外人。 不难看出 , 由于大卫的同性恋 这个违背了社会道德的事情 , 已经使他从美 国中疏离开来 , 已经成 : 他 勾 了一个“ 无家可归” 的流浪汉。同样 地 , 为少数 族裔的非裔美 国人仿佛 作 他们黑黑 的肤色天生就 是一个 “ 同性 恋” 的标 签 , 从一 出生就受到美 国 主流社会 的歧 视和疏 离。他 说: “ 对我这样一个黑人作家来说 , 困难 的 最 仍在 于我们社会地位所带 来的那种非份 的要求 和真实的危险 ,实际上 不允许我很好地去 审视 自身 的经历 。” 作为一个作 家, 鲍德温拒绝黑人 的特 殊 地 位 影 响他 审 视 人 的 普遍 性 经 历 。他 之 所 以能 在 众 多 的 黑 人 作 家 中脱颖而 出, 正是 因为他 的小 说已不再是单纯 的“ 黑人 抗议小说” 他 , 笔下人们孤独无依 的处境正是他对现代人普遍性经历的审视 。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作者: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3年第09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中国读者和学者广泛关注并深入探究的对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成为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这一跨文化研究,旨在探讨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英美文学在中国语境中的诠释和传播;既可揭示英美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也可以展现中国读者对英美文学的理解和评价;不仅有助于拓宽文学教育的视野、丰富文学教学的方法、提升文学教学的品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互鉴。

由徐颖果著的《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英美文学》一書正是基于中国文化视角,从女性文化及女性文学作品、现代及后现代的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与教育、美国华裔文学等几个角度对英美文学展开研究。

总体而言,该书对中国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第一,从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审视英美文学的发展变化和特色、英美文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和思维方式。

例如,书中介绍了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研究的走向,如从单向度向多维度审美理念转化,从社会历史美学向接受美学和结构美学延伸,从文本研究向视听形象研究领域拓展,从男性作家作品中发掘女性主义,从荒诞载体的深层结构把握现代主义等。

第二,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学中所反映的不同文化价值观、思维模式、身份认同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和启发,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书中分析了美国华裔作家对自己在美国社会中所处的复杂而微妙的身份地位的探索,以及他们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价值观;阐明了这些作品对于美国华裔社区以及中国读者的意义和影响。

此外,书中也展示了英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借鉴,以及他们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自己的创作;并且探讨了中国读者如何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理念出发,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一、简述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展现了华裔女性的独特经历,还反映了华裔社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

在这些作品中,华裔女性往往被塑造成为边缘人的形象。

这种边缘性不仅源于她们在种族和文化身份上的差异,还涉及到她们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社会职业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性文学作品,探讨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边缘人形象,并分析这些形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本文还将讨论如何在文学研究中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边缘人形象,以及这一形象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1. 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

在文学领域中,女性角色的刻画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尤其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女性地位及其边缘化问题成为了众多作品探讨的核心主题之一。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华裔女性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绘成边缘人形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下,华裔女性在许多作品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她们在家庭、社会和职场方面都遭受着不平等待遇,这使得她们更容易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以任璧莲(GishJen Wei)的小说《典型华裔美国女孩成长之路》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梅锦的故事,揭示了华裔美籍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以及边缘化问题的严重性。

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华裔女性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惑。

由于历史原因,华裔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华裔女性往往难以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进而容易陷入迷茫和边缘化的状态。

以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喜福会》该书通过讲述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两代人的故事,展示了华裔女性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边缘化问题。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独特性。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摘要:美国族裔文学指由非白种少数族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以小说和诗歌为主的文学形式。

美国族裔文学是文化之间交融的产物,是美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激励了社会个体朝着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其中,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双重文化身份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院校与学术界围绕着族裔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心问题就是族裔文学到底应该在美国文学经典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这一讨论,不仅对美国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重写美国文学史,重编美国文学选集,重建美国文学教学大纲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美国之外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在美国文学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带来相当深刻的启发。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粗略的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转折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可谓走向繁荣阶段。

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华裔文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实为移民文学,形式多为口头文学,如歌谣、故事等。

但由于这一时期留下来的第一手资料太少,因此,第一本重要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应当是李延富于1887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

今天的批评家大多认为,真正在美国华裔文学开创初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是一对中英混血儿姐妹艾迪丝•伊顿和温妮弗•莱德•伊顿的作品。

姐姐以“水仙花”为笔名,妹妹以日本名Onoto Watanna为笔名。

尤其是姐姐艾迪丝•伊顿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驱。

她于1912年发表的短篇故事集《春香太太》也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

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最早被置于美国亚裔文学这一大脉络中。

美国华裔文学经过一百多年,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析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

试析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

试析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美国文学中的黑人角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奴隶制时代到今天,美国文学中黑人角色的形象一直在变化,反映了社会对黑人的态度和对种族关系的演变。

黑人角色在美国文学中被描绘得多种多样,有正面的、负面的,也有复杂的。

在美国文学的早期,黑人角色通常被描绘得很负面。

在19世纪的南方,奴隶制时代的作品经常将黑人描绘成愚蠢、懒惰、乖僻,甚至是野兽般的存在。

这样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和压迫,同时也巩固了白人对黑人的优越感和对黑人的压制。

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黑人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说中的黑人形象多为被动、温顺,对白人奴隶主忠诚顺从。

这样的描绘虽然受到当时美国社会的欢迎,但也加深了社会对黑人的刻板印象。

随着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逐渐觉醒,黑人角色在文学作品中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象。

20世纪上半叶,一些作家开始尝试探讨黑人角色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更为立体和丰富的形象。

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中的黑人角色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被描绘成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魅力的个体,而不是简单的附庸于白人主人。

这种描绘方式为后来的黑人形象塑造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更多的黑人作家提供了范本。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作家开始纷纷涌现,他们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黑人角色呈现出更为积极、坚强的形象。

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姑娘》中的女主角西丽颇为典型,她是一个深受压迫的黑人女性,但她并没有被动接受命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这种积极、坚强的形象影响了后来的作家和作品,为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和多样性。

除了积极的形象外,美国文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对黑人角色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作品。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就揭露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一、概述美国华裔文学,作为跨文化和跨族裔的文学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身份认同使得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在描绘社会性别身份时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

社会性别身份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也是个体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塑造。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社会性别身份的建构往往与华裔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历史遭遇、文化冲突、种族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等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社会性别身份的建构过程,分析华裔作家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塑造和传达自身和族裔的性别身份认同,揭示华裔文学在跨文化语境下对社会性别身份的多元解读和重塑。

通过深入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华裔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文学价值,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和性别问题,为多元文化和性别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美国华裔文学概述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19世纪末,它的发展历程与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变迁紧密相连。

初期,美国华裔文学多以传记形式出现,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冲突和种族歧视的议题上,特别是华裔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和成功故事。

为了帮助美国读者理解华人文化,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生硬地插入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常识性介绍。

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对待移民的主流态度是促成其美国化。

在这一背景下,华裔美国文学大力歌颂美国梦,强调成功的、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的美国华裔形象。

代表性的作家如刘裔昌和黄玉雪,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对美国梦的颂扬。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反正统文化运动,包括女权主义运动和民权运动。

华裔文学在这一阶段开始展现文化认同的美国化,反对正统文化,提倡少数族裔的权利和女权主义。

作家如赵健秀、汤亭亭和谭恩美等人,尽管他们表面上有所不同甚至相互批评,但都属于反正统文化的不同分支。

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

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

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亚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多元化而丰富的部分,它反映了不同亚裔族裔作家对自身身份和文化的探索和表达。

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民族化主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迁,它展现了亚裔美国作家在不同时期对于自己和自己的族裔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从19世纪初到当代,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化主题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发展,扩展了人们对亚裔美国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19世纪初,亚裔美国文学的出现主要集中在华裔美国作家身上。

那个时期,大批华人移民来到美国,他们经历了排华法案和种种歧视,自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在这个环境下,早期的华裔美国作家如杨炳森、林散之等开始以英文写作,他们的作品中反映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挣扎,同时也涉及到了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

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仅记录了华人在美国的历史,也加强了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存在感和文化认同。

到了20世纪初,亚裔美国文学开始涌现出更多的族裔作家,包括日裔、菲裔、韩裔等。

这一时期,亚裔美国作家的作品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民族化主题。

日裔美国作家迦具土亮一的《美国华尔兹》,描绘了日裔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融合与挣扎。

菲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会飞的骑马》则以菲律宾裔美国人为主要人物,深入探讨了族裔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议题。

这些作品展现了不同亚裔族裔在美国的生活和文化,为亚裔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化主题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在二战后,韩裔美国作家朴树青的《阴谋与爱情》等作品开始涉及到韩裔美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这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对亚裔美国人的认知。

由于美国法律的变化和社会氛围的转变,越南裔、柬埔寨裔等东南亚族裔美国作家也开始出现在文坛上,他们的作品多涉及到种族隔离和种族认同等议题,将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化主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种族问题

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种族问题

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种族问题1. 美国南方文学的概述美国南方文学是指产生于美国南部地区的文学作品,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反映了南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特点。

美国南方文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经历了许多重要发展阶段,并在其中探讨了种族问题。

2. 南方文学起源及其历史背景•南方殖民地时期:在南方殖民地时期,英国移民带来了欧洲传统与价值观。

这段时期的作品多以早期移民者的经历为背景。

•南北战争后:南北战争结束后,随着重建时代的到来,南方开始面对废奴运动引起的社会变革和挑战。

•后重建时代:在后重建时代,诸如“新颜色论”等思想运动试图抹平力量差距并保持白人优势。

3. 种族问题与美国南方文学•文学中对奴隶制度的揭示:很多美国南方文学作品通过描绘奴隶制度的丑恶来批判社会不公,并试图唤起读者的同情和道德关切。

•种族关系与领域主义:美国南方文学中常常出现种族冲突和歧视的描写,既有对黑人的压迫,也有对其他少数族裔的偏见。

•合作与改革:一些南方作家试图通过探讨合作和互相理解来解决种族问题,善意地揭示南方社会中存在的紧张局势。

4. 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品•托马斯·杰斐逊致自由之书•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托尼·莫里森《亲爱的》•妮娜·西蒙《九小时倒计时》5. 影响力与争议美国南方文学对人们思考种族问题以及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其中包含了对奴隶制度、种族歧视等敏感话题的描述,这些作品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结论美国南方文学通过对历史背景和种族问题的探讨,揭示了南方社会的复杂性与矛盾。

这些作品不仅为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反思。

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

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

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女将军的形象,她以勇敢、聪明和执着而闻名于世。

在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的形象也被塑造得丰富多样。

本文将通过对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花木兰形象的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文化对于女性英雄形象的理解和演绎。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中对花木兰形象的描写。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花木兰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她代替生病的父亲参军打仗,在军队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表彰。

这种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于女性勇敢和顽强的崇尚。

花木兰在故事中展现了女性的大无畏和智慧,她以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克服了身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向人们展示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同样可以发光发热。

然而,在美国文学和电影中,花木兰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个性和情感。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将花木兰描绘成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和坚持信念的女孩。

在电影中,花木兰并不仅仅是为了代替父亲而参军,她更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打破传统束缚。

这种形象体现了美国社会中对于个人主义和自由的推崇,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和超越自我的权利。

不可否认,在两种文化中,花木兰的形象都表达了对于女性的赞美和尊重。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文化差异对于形象的影响。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家庭责任,花木兰代替父亲参军是一种牺牲个人利益追求家庭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而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与追求,花木兰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去参军成为了个人选择的体现。

此外,还可以从角色的性别表现上看出两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木兰穿越男装加入军队,成为了女扮男装的英雄,她通过男性的行为和角色才能在世俗社会中获得价值和认可。

而在美国文学中,花木兰并没有消除自己的女性身份,她依然是一个女性英雄,通过她的智慧和勇气来展现女性的力量。

总结起来,中美文学与电影中的花木兰形象在塑造方式和角色设定上存在着明显的跨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花木兰强调了女性的顽强和牺牲,而美国文化中的花木兰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追求自由。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

广告书评由于科技的腾飞、交通的便利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自古以来从未停止过的不同民族、国家以及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愈加频繁与深入。

文学,作为不同文化的重要载体及表现形式,对它的解读与理解也越来越呼唤着与时俱进的跨文化视角。

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特征,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我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及文学的演进和发展也都起到过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

基于跨文化视角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教学,不仅有利于对英美文学的精华进行学习与借鉴,也有利于培养青年一代的跨文化意识,并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白文霞、张小燕著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一书,正是一本基于跨文化视角分别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发展开展研究的专著,内容全面,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简明,兼具科学性、学术性与可读性,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示范。

全书分为“跨文化视角下的英国文学发展研究”和“跨文化视角下的美国文学发展研究”两大部分。

英国部分,从早期及中世纪英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小说的萌芽和戏剧的发展,到17世纪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散文的多样化呈现、小说的初步发展和英雄悲剧与风俗喜剧的崛起,18世纪诗歌的多派别发展、散文的兴盛、小说的繁荣、戏剧的衰微,再到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的并存、散文的进一步发展、小说的逐渐成熟和戏剧的复兴,直至20世纪上半叶诗歌的现代化呈现、散文的新发展、现实主义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出现和戏剧创作的多样化,以及20世纪下半叶诗歌的多样化发展、散文的新创作、小说的多元化和戏剧的多派别发展……美国部分,从殖民地时期和启蒙时期的美国文学,到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与现代主义诗歌的萌芽、多派别小说的创作、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再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诗歌的繁荣发展、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戏剧创作的多样化,以及20世纪下半叶多派别诗歌的创作小说的多样化发展、现代主义戏剧的多元化……通过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学体裁的英美文学的特点及演变进行阐释和剖析,充分展现了英美文学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旨在让读者认识到:一方面,英美文学在各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积淀下深厚的精神文化与思想内涵,从而具有不同的特色与“性格”;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美文学又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与传承,而英美文学又与中国文学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从种族视角看《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中的人物刻画_库伯

从种族视角看《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中的人物刻画_库伯

从种族视角看《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中的人物刻画_库伯论文导读::方面重点论述了库伯对种族不同的敏感认识。

最后一个莫西干人》创作于1826年。

本文拟以种族观为切入点。

以及对印第安人人格的偏见和歧视。

另一方面那么表达了他白人至上。

作为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开创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詹姆斯费尼莫尔库伯〔1789-1851〕被称为美国长篇小说之父,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对美国文学有深远影响,而《最后的莫西干人》那么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库伯以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混战为背景,对驻扎在北美的三方力量―英国、法国和土著印第安及其关系进行了生动描写,以强大的人物刻画和紧张剧烈的故事情节,向读者描述了印第安部落消亡的历史,具有强烈的美国民族特色。

《最后一个莫西干人》创作于1826年,即美国推行印第安灭绝政策的第三年,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正如标题最后一个莫西干人所提示,小说突出了印第安部落消亡的主题,因此,它可以首先被解读为一部关于种族及种族关系的小说。

作品中强大的人物塑造对库伯种族观的构建具有核心意义,集中表达了库伯对于印第安民族的矛盾态度:一方面表现了库伯出于人道主义,对于印第安人民悲惨遭遇的惋惜和印第安部落消亡的同情;另一方面那么表达了他白人至上,对印第安民族根深蒂固的歧视。

本文拟以种族观为切入点,对《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中的人物刻画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库伯对白人和印第安人两群体及典型人物的塑造库伯,一方面重点论述了库伯对种族不同的敏感认识;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种族观使其带有严重的偏见,形成了认为印第安民族本性野蛮、凶狠的意识形态和对印第安人民蒙昧、缺乏理性和教化的蔑视;揭示了库伯在狭隘的种族和宗教思想影响下,对他民族文化的排斥,以及对印第安人人格的偏见和歧视,芭芭拉珍妮菲尔斯曾经说过美国社会的种族观念原始的如同美国本身,自成立之日起便存在。

(Field,101)库伯,作为美国社会的一员,难以摆脱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不时在作品中流露出对种族差异的清醒认识,并表现出对他民族的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文学研究中的跨民族视角金衡山【英文标题】Transnationalism in the Studi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作者简介】金衡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关键词】美国文学/跨民族主义/视角/变化American literature/transnationalism/perspective/changes近年来,美国文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动向就是,跨民族研究视角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拟介绍几篇重要的跨民族研究文献,并做一定的评述。

美国文学研究Recently,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i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present essay intend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urrent movement of transnationalism in the studi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近年来,美国文学研究方面跨民族研究视角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顾名思义,这种视角是指跨越本民族视野,从外部的角度,尤其是从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关注本民族内部的研究对象。

就美国文学研究而言,这样的研究角度已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而且已有很多成果出现。

有些学者指出,强调跨民族研究视角对于美国文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突破美国文学研究中狭隘和封闭的民族观念,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从历史背景以及当前全球化的角度来说,跨民族研究视角其实也是美国多元文化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一种必然。

2005年的《美国研究季刊》登载了2004年美国研究协会主席、著名学者雪莱·费舍·菲斯肯的演讲,题目为“文化的交叉之路:美国研究的跨民族转向”。

在这篇演讲中,菲斯肯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以说明近年来跨民族视角在美国研究和美国文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正在或将对美国研究带来的积极影响。

2006年美国研究协会主席埃莫里·艾略特也在他的演讲中谈到了跨民族研究视角。

他的演讲题目是“多元化在美国和国外:跨民族的美国研究是什么?”他用自己多年来参与的国际美国研究项目的体验为背景,讲述了美国研究跨民族视角带来的积极的结果。

这两位前美国研究协会主席敏锐地察觉到了近年来美国研究方面出现的新动向,并以美国研究协会主席的身份在他们的主旨演讲中对跨民族研究视角做了不遗余力的介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种研究视角的进展。

一个重要的例子是2003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刊物PMLA第一期刊载了一期特刊,题为“美国:概念,文学”,其主要内容是对美国文学尤其是19世纪经典美国文学的跨民族视野进行重新审视,得出的论点颇有新意,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以往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成因。

为了对跨民族研究视野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本文拟对上述三个例子做一个较详细的介绍,以说明跨民族研究视野产生的原因和要达到的目的。

菲斯肯是美国研究学者、马克·吐温专家、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她所列举的大量跨民族研究例子中,既有文学方面的,也有非文学方面的,涵盖历史、种族、政治乃至环境等等与美国研究相关的领域,显示了在跨民族研究视野下美国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如对于“边界”概念的突破、对于种族和种族歧视的比较研究、对于美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墨西哥战争”的重新思考、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但往往被搁置一边乃至遗忘的内容的重新挖掘、对美国以外的美国研究的重视和关注等等。

所谓“边界”问题,菲斯肯主要以美籍墨西哥裔作家格罗莉·安扎拉杜拉的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这些作品描述了生活在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墨西哥裔的生存状态,他们在美境内生活了多年,有的甚至几代人一直在美国境内生活,但很多人不会说英语,更糟的是,他们脱离不了非法移民的嫌疑,往往被当作外国人成为被驱逐的对象。

对于这样一种在很长时间里被看作是非常平常的移民事件,菲斯肯发出了疑问。

她质问道:“但是,谁是‘外国人’,谁是‘非法的’?那些合法的程序是什么时候,是怎么开始的?在‘纳入’国家之内和‘排除’在国家之外,这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样的‘排除’又能表明什么样的隐含的或者是公开的美国的精神追求?在这些政策的形成过程中,种族和种族歧视又起了什么作用?”①菲斯肯当然不单单是就普通的移民事件发出疑问,她触及到了美国面临的老问题:种族和种族歧视,以及与此相关的“你”与“我”、“他者”与“自我”这样的问题。

从跨民族视野的角度看,这样的老问题有了新的意义。

在历史上,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很大一片区域本来就属于墨西哥,用一条人为的边界来确定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一些墨西哥裔的国籍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更何况针对这些人的移民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严重的种族歧视——把他们排除在外是为了加强美国形象中WASP(祖先是英国新教徒的白人)内涵。

②菲斯肯在她的讲演中,把“边界”作为跨民族视野要针对的第一个问题提出来是有深刻含义的,因为“边界”不仅仅是指实际存在的国界,它其实也是一个隐喻,指向白人/黑人、白人/亚裔人、白人/拉丁裔人、自我/他者、美国/非美国等等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边界”。

菲斯肯质疑的不仅仅是美国墨西哥边界的“自然性”,同样,上述隐喻意义上的“边界”也不是自然形成的。

从这个话题引申出去的是对“America(美国)”的质疑。

美国研究(American Studies)似乎想当然地把“America”视为“美利坚共和国(美国)”的代名词,而实际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America”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美利坚共和国(美国)”,它原本指的是整个美洲大陆,那种长期以来简单地把“America”等同于“美国”的做法本身就表明了美国研究中“美国”与非美国的“边界”区分。

③跨民族视野显然是对这种“边界”概念的挑战。

与此相关的是,美国研究和美国文学研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和接受问题。

菲斯肯在演讲中特别谈到了美国以外的美国研究学者对美国研究做出的贡献。

我们可以从一些书名中管窥一斑。

比如德国美国研究协会组稿的一些专著:《图像的权力:视觉再现的政治和诗学》(Iconographies of Power: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运动中的文学:欧洲与美洲移民社群的族裔性之比较研究》(Literature on the Move:Comparing Diasporic Ethnicities in Europe and The Americas)、《美国文化中的性特征研究》(Sexualities in American Culture)、《美国文学和文化中的记忆》(Memory in American Literatures and Culture)、《小说的面面观:美国文学和文化论集:从杰克逊时代到后现代》(Faces of Fiction:Essay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rom the Jacksonian Period to Postmodernity)、《文化多元主义和美国自我》(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American Self)、《美国的民主和艺术》(Democracy and A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以下是欧洲美国研究协会组稿的一些著作:《跨越边界:跨民族身份中的美国回声》(Straddling Borders:The American Resonance in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重回自然之国家:美国关于自然的概念:从敬仰到生态危机》(Nature's Nation Revisited:American Concepts of Nature from Wonder to Ecological Crisis)、《美国的哥伦比亚》(The American Columbiad)、《植入欧洲:东欧的美国研究》(In the European Grain:American Studies from Eastern Europe)、《消费与美国文化》(Consump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美国的维多利亚主义》(Victoria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透过文化之镜:跨文化角度的美国研究》(American Studies in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

从书名看,这些著作既有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和文本研究,也有跨文化和跨民族视野的研究。

这说明了美国之外的美国研究对跨民族研究角度的重视。

而对菲斯肯来说,举例宣传这些著作还针对另外一个情形,即存在于美国国内的美国研究者中间对海外美国研究的忽视,甚至不屑一顾的态度。

美国国内的美国研究学者们大多对美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例外主义”(exceptionalism)以及与此相关的狭隘民族主义持批判态度,他们表现出了一种国际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美国的历史进程。

但是在对待美国以外的美国研究,相当多的美国国内学者却不予理会,也很少会在他们的研究中援引那些成果。

菲斯肯认为这实际上是另外一种“例外主义”的表现,似乎美国的美国研究才是最像样的学术,不为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不可能会被外人知晓。

④菲斯肯提倡的美国研究中的国际视角显然是对传统美国研究的突破,而这也应是跨民族研究视野的一种。

作为2006年美国研究协会主席,著名美国文学专家、加州大学河边分校教授艾默里·爱略特在当年的美国研究年会上的发言中也强调了跨民族研究视野在美国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如同菲斯肯一样,他也很重视美国以外的美国研究和美国文学研究。

他援引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肯尼迪研究院一位学者的观点:如果说美国研究的一条指导原则是剔除或抵制美国文化中的“最恶劣的倾向”,⑤那么在1980年代这种追求被发现只是一种(自由主义派的)幻觉而已。

而处在体制本身以外的具有跨民族视野的研究则可以帮助美国研究完成这种追求,因为它“能够抵制美国意识形态的收编”。

⑥用艾略特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的视角一方面适应了美国以及国外的文化多样性进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美国研究(他用的是“US Studies”而不是“American Studies”)的国际化方向。

他指出跨文化交流能够引导产生崭新的视角和创新的自由。

对美国文学研究而言,艾略特援引一位美国文学研究者指出,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盲点”,即美国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者的视角只是狭隘地限制于美国的文学,对美国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的关系则极少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