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试论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试论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作者:熊清宇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0期[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我们生存的土壤条件不断恶化,为了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尝试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将主要从对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内容的调整、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内容以及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等方面对林学专业土壤学专业的改革进行探讨,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解决一些土壤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图分类号]S714-4 [文献标识码]A土壤学是所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基础以及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涉及素养的知识理论以及实践技能在林学专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备扎实的土壤学知识理论和技能是一个林学专业学生最起码的素养,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需要,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土壤学相关知识,如何能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并能够理解与掌握是现代林业院校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紧密围绕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整。
1.1 对土壤学基础教学知识进行深化土壤学课程主要是环境类专业的学生,由教学大纲来看,环境类专业并不开设土壤学,土壤学只是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要修的课程之一,所以,土壤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深化。
对这种情况,林业院校必须要对原有教材中的土壤学知识进行深化,提高学生对土壤学基础知识的了解。
1.2 注重教材中的元素循环以及环境质量内容知识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土壤与其他环境子系统中物质之间的循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环境土壤学探讨土壤与其他环境子系统中物质之间的循环对环境的影响,既新颖又意义深远。
所以教学中增加一些元素在整个环境中物质的循环以及其对其他环境子系统的影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土壤除了能够为人类提供基础物质以外,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作者:刘娟徐秋芳姜培坤叶正钱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2期摘要: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科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实验的要求,将《土壤肥料学》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类。
经过重新整合设计实验项目,保留了部分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把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包括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几个基础性实验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有关植物组织中养分、水分的测定也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土壤肥料学》是与发展农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植物、土壤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中植保、园艺、林学、中药、农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数的30%。
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存在着以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的过于单一的实验项目类型设置、“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无法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以及仅仅通过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对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着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丰富实验项目类型传统的《土壤肥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的管理等都是以老师为主,实验类型主要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机械模仿操作;这种单调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目的。
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科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实验的要求,将《土壤肥料学》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类。
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土壤有机质、土壤pH测定等,基础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知基本的土壤肥力特点分析,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土壤学专业基本技能设置,侧重于对单科课程或单台设备仪器知识的掌握,并会利用实验结果分析土壤性质的优劣。
面向农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三 农 问题 研 究
面 向农科专业 的 《 土壤 学》 课程 改革与实践
黄 界 颍 - 胡 宏 祥 , 道 林 , 林 , 启 荣 , 海 生 一 , 李 朱 徐 曹
( . 徽农业 大 学 资源与 环境 学院 , 1 安 安徽 合 肥 20 3 ;. 肥工 业大 学 资源 与环境 工程 学院 , 306 2合 安徽 合 肥 200 ) 309
E gn eig Hee U ies yo eh ooyHee,n u 30 9 C ia nier , fi nvri fT cnlg , fi hi20 0 , hn ) n t A
A s at bt c:”S i si c r o c n e”w so eo sei i dbs o r so ear u ua m jr. nodrt ipoet ”o cee ” l e a n f p c le ai cus ft g cl rl aos i re o m rv h si si e az c e h i t e l n
Ke od : g cl rl aos o cec ;ec igrf m yw r s ar ut a m jr; isi e t hn e r i u sl n a o
土壤是 重要 的 自然资源 , 是人 类 、 动物 、 植物
和微 生 物 等 一 切 生 物赖 以 维 持 生命 活 动 的能 量 来 源 , 是 农 业 生 产 链 环 中 物 质 和 能 量 循 环 的 枢 更
r s a c u l y c o d n o t e ta h n rc ie r fr a d e p o ai n w r x c t d o e c i g c n e t , to s a d o h r e e r h q a i a c r i g t h e c i g p a t , e om n x l r t e e e e u e n ta h n o tn s meh d n t e t c o a p cs a d a h e e o d r s l . s e t, n c i v d g o e u t s
森林土壤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研 究性 教学 反 映 了现 代 先 进 教 育 教学 思 想 和 理
森林 土 壤学 基础 知识 , 学生 进一 步探 索林业 生 是
念 , 目前 国际社 会 普 遍 认 同的一 种 课 程 教 学模 式 , 产过 程 中新 问题 和 新 方 法 的基 础 。随 着 高校 研 究 生 是
已成 为 世界 高等 教 育 改革 的趋 势 。 它强 调 教 学 与 研 的扩 招 和人才 模式 培养 的变化 , 在森 林土 壤学 的教 学 究 、 习与研 究 、 究 与 实 践 以及 研 究 性 教 学 与 学 生 过程 中发 现部 分学 生 林 学 以及 土壤 学 基 础 知 识 十 分 学 研 的研 究性 学 习的 结合 , 有 问题 性 、 程 性 、 具 过 开放 性 、 薄弱 , 至有 的未 修过 相关 土壤 学课 程 的问题 。注 重 甚
随着 国 内外森林 经 营 理念 的转 变 以及 森林 土壤 研 究
一
、
森 林土 壤 学教学 内容 的 改革
在 研究 性教 学理 念 中 , 生掌 握坚 实 的基础 理论 学
的发展 , 在课 程 教学 内容 和教学 方式 等诸 多方 面逐 渐 和 系统 深 入 的 专 业 知 识 是 实 现 创 新 的 基 础 和 条 件 。
中图分类号 : 6 20 G 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21 8 (0 0 0 —0 10 10 -9 1 2 1 )8 0 7 —4
森 林 土壤学 是土 壤学 科研究 生 的一 门学 位课 , 同 性 教学 , 是教 学理 念 与 方 法 的 改革 , 教学 改 革 后 所 取 时也是 植物 营养 、 森林 培育 、 森林 生 态 以及 水 土 保 持 得 的教学 效果 远远 超 出 了课 程本 身 。为适 应 2 1世 纪 等学科 的选修 课程 。 自 18 9 6年 国务 院学位 委员 会批 高等 教 育对创 新人 才 的要求 , 围绕解 决研 究生 创新 精 准北京 林业 大学森 林 土壤 学硕 士学位 点 以来 , 为实 现 神 和创新 能力 不 足 的问题 , 于 以往 森林 土壤 学课 程 基 “ 以应用 型人 才培 养 为基 础 , 以研 究 型人 才 培 养 为重 教学 过程 中存 在 的问题 , 以先进 的研究 性教 学 的理念
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Sci enc e a Techn o Inovaton nd ol gy n i Her d al
创 新 教 育
林 学 专 业 土壤 学课 程 改 革 与 建 设
刘 宝东 项 凤武 ( 北华大 学林 学院 吉林省 吉林 市 1 2 1 ) 0 3 3
摘 要: 为适 应 现 代林 业 教 育 的 需 要 , 对林 学 专 业 土 壤 学 课 程 进 行 大胆 的 改 革 。 革 内容 包 括 改 课 程 名 称 ; 土 壤 学 内容 的 地 质 学基 础 和 改 将 肥料 学 内容分 离出来 单独设课 ; 加土壤 资 源学授课 学时 , 实验 内容分 离出来单独设分析 测试 类技 能训练 。 实验 与实 习内容合 并。 增 将 特 改 革 传统 考试 方式 为阶段 性 , 开卷 闭卷 相 结等 。 这些 措施 对解 决 多年来 土壤 学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将起 到一 定 效果 。 关键 词 : 学专业 土壤 学 课程教 学 教 学改革 林 中图分类号 : 2 G6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6 4 9 x( o O0 ( ) l 5 0 1 7 —0 8 2 1 ) 9 b一0 4 - 2
土 壤 学 是 所 有 林 业 院 校 林 学 专 业 最重 要 的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之 一 。 林 学 专 业 的 课 在 程体 系 中 , 为 一 门传 统 的 专 业 基 础 课程 , 作 涉及 的的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践技 能在 林 业 中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实 的 土 壤 学 知 识 和 扎 技能 是 一 个 合 格 的 林 学 专业 学生 所 必 需 掌 握的 。 为适 应 现 代 化 林 业 教 育 的 需要 , 如何 让学 生 在 有 限 的 教 学 时 间 内掌 握 土 壤 学 及 其 相 关 知 识 和 技 能是 所 有 林 业 院 校 土 壤 学 教 师思 考 和 探 索 的 问题 。 华 大 学 林 学 院 北 承担 了教育部的林学特 色专业建设 任务 , 结 合 林学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 足地 方 , 培 养 立 从 学 生 的 适 用 性 和 特 色 两 个 方 面 考 虑 , 们 我 对 我 校 林 学专 业土 壤 学 课 程 进 行 了教 学 内 容的调整和教 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
“土壤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么作用 , 能解 决什 么样 的实 际问题 , 从 而 培养 了学生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执 行 完 该任 务 后 , 有 些 学 生能 自
主提 出另外一 个设 计 任 务 , 将 其分 解 为 待 解决 的几 个小 任 务 , 并 与教师 探讨 任务 的可行 性 , 最终可 以基 本 上独立 自主完成感 兴趣 的项 目任务 。 实 施任 务 型 教学 法后 , 学生 能 集 中精 力关 注 课
中 国
林
业
教
育
For e s t r y Ed uc a t i o n i n Ch i n a
第3 2卷 第 1期 2 0 1 4年 1 月
“ 土壤’ ’ 实 习教 学模 式 的 改革探 索
戴 伟 王 登 芝
( 北 京 林 业 大学 林 学 院 ,北 京 1 0 0 0 8 3 )
随着 高 等 院校 教 学 改 革 的 深 化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的改 革 也得 到 国家 教 育 主 管 部 门和 教 育 界 的普 遍 关 注 。教 育 部 在 《 关 于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专 业
计 划 的 原则 意 见 》 中就 明确要 求 : “ 要 处 理 好 理 论 教学 与 实 践教 学 的关 系 , 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 不 断地 丰 富 实践 教 学 内容 、 方法和途径” 。技 能 和 实
的地 位 。“ 土 壤学” 的实践 教学 不仅要 让学 生巩 固理
践是 2 1 世 纪 的课 程 结 构 的 重要 组 成 , 缺 乏 实 践 的
理论 教 学 很 难 让 大 学 生 取 得 重 大 突破 , 所 以 各 高 校应 加 强 实 践 课 程 , 积 极 开 展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方 面
土壤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高等 学校 是 培 养人 才 的 重要基 地 .培 养创 新人 才是 新 时期 对 高等 教 育提 出的 新要 求 .也是 高校 参 与 国 家创 新体 系建 设 的 最 主要 方式 【 1 实践 教 学 是 培养 学生 实践 能力 的 重要 环 节 , J 目前 通 式教 育 模 式 的专 业培 养 计 划 中 实 践教 学学 时数 普 遍 较 少 . 教 学 过程 也 不 够 重视 在新 的教 学模 式 下 . 探 索学 生 实践技 能的 培 养、 提 高学 生动 手 能 力是 十 分 迫切 的 问题 。鉴 于此 . 作 者 围绕 创 新 型人 才培 养 这一 目标 . 从 通 式化 研 究性 教 学模 式 、 强化 专业 特 色教 学体 系改 革 、 野 外 实 习与 室 内实验 有 效 地 结 合 、 英文《 土 壤
【 中图分类号l G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4 - 0 2 2 1 — 0 2
学体 系. 极 大地 提 高 了 学生 的 学 习积极 性 和 主动 性 . 改 变 了学 生 学 习该 课 程 的 态度, 提 高 了学 生的 科 学研 究能 力 、 运 用知 识 的 能 力和创 新 能 力 我 校 基 于土壤 学课 程教 学过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 以培 养创 新 型人 材 的教 学 理念 为指 导 .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对 《 土 壤 学》 课 程教 学进行 了改 革 尝试 : 3 . 1 建 立林 学、 园艺 、 生 态、 生 物科 学专 业 土壤 学课程 的通 式 化 教 学体 系 基 于上 述几 个 专业 对 土壤 学知识 的共 性要 求 .在 土壤 学 课 程 的 教 学过 程 q - , 制 订 了统 一 的教 学大 纲 , 实验 、 实习教 学大 纲 ; 采 用 了统 一教 材 和 参 考 书 ; 建 立统 一 的教 学课 件 、 习题库 等 , 有利 于精 选教 学 内容 , 集 中精 力提 高教 学 质量 。 中 南林 业科技 大 学林 学院 土 壤 学课 程 2 0 1 2年 被 列 为 湖 南 省 高校教 学 质 量 工 程 的 重 点项 目之 一 , 为 土壤 学课 程 的 教 学 改革提供 了很 好 的 支撑 。 3 . 2强 化 园林 、 资源城 乡规 划 与 管理 、 旅 游、 环 境 科 学 专业 土 壤 学课 程 的 专 业特 色教 学 对 于上 述 几个 各有 特 点 的 专业 .在 完成 土壤 学课程 基 本 内 容 学 习的基 础 上 , 结合 每 个 专业 不 同的 特 点 强化 专 业特 色教 学 : 园林 专 业 土壤 学课 程名 称 改 为 《 岩 石 与 土壤 》 , 课 程 中 强调 植 物 种 植要 求和 园林 规 划 、 园林 建 筑 方 面的 岩石 造 景 与 风景 规 划要 求: 林 学专 业 强 调 生 产 性 ; 环 境科 学 专 业课 程 名 称 改 为《 环 境 土 壤 学》 . 强 调环 境 污 染 物质 在 土 壤 生 态 系统 中 的转 化 以及 对 环 境
地方高校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收稿日期:2018-08-06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利用137Cs 示踪技术研究太行山区人工林土壤侵蚀及其对有机碳的影响”(编号:18A22000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出国访学项目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8-ZZJH-230)作者简介:张志华(1984-),女,林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土壤学。
地方高校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国家到个人都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培养林学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农林院校,必须依据时代背景、生产需求、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现阶段国家生态恢复和重建对林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专业调整、课程体系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手段和方法革新是从宏观到微观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1,2]。
在高等林业教育中,土壤学一直是林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有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又有与生产实践和环境治理密不可分的广泛实用性;同时,在林学专业系列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林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3]。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认真分析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土壤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林学专业从教师到学生都很重视土壤学课程,但是通过多年的调查了解和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一旦学生毕业到工作单位或者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面临要将土壤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或要进行土壤测试分析时均显得无从下手,很盲目。
面向农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面向农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作者:黄界颍胡宏祥李道林朱林徐启荣曹海生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2年第05期摘要:《土壤学》课程是农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土壤学》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及科研素质,根据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科;土壤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5.034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for the Agricultural MajorsHUANG Jie—ying1,2, HU Hong—xiang1, LI Dao—lin1, ZHU Lin1, XU Qi—rong1,CAO Hai—sheng1(1.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Anhui 230036, China;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Anhui 230009, China)Abstract: " Soil science " was one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of the agricultural maj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il science" teaching quality,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were executed on teaching contents,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jors;soil science; teaching reform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物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更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枢纽。
土壤学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宓文海,马莹莹
土壤学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宓文海,马莹莹作者:暂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0期摘要:大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科学教育必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土壤学是农业科学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特色鲜明的实践性。
本次研究主要从土壤学教学方法的革新及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从基本教学内容、模式及知识体系完善、实验实习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改革意见。
土壤学教育方法的革新其目的是探索能培养出具有先进创新能力的农业科学人才,使接受专业教育的学生具备更好的专业能力。
土壤学教学改革有助于解决我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中对高端农业人才极度需求缺乏的难题。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155-02一、引言《土壤学》这门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是对土壤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
内容包括土壤的组成、物理及化学性质、土壤的分类及利用、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部分,从成土过程、肥力、土壤质量和土地保护等基本问题的视角来进行论述,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这些问题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过分开发、食品安全及粮食产量等资源需求的增长以及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该门课程的讲授必须适应新形势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课堂教学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土壤学教育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多媒体教学在内容上过于单一,文字和描述性语言过多,不但给教师的教学增加负担,而且许多问题难以表述清楚,无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对土壤学知识的理解。
如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遥感手段对土地的调查、土壤矿物结构、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等,传统教学方式不但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学生理解接受也比较困难。
2.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各个独立分散的知识点上,难以接触真实的不同类型的土壤,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入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
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壤学教学改革探索
[收稿时间]2021-10-18[基金项目]云南省一流课程《土壤学》;云南农业大学一流课程《土壤学》(2020YLKC010);《土壤学》虚拟教研室等项目。
[作者简介]王瑞雪(1989—),女,河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土壤学教学。
通信作者:龙光强(1983—),男,贵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壤学教学。
March ,2023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发挥着为学生构建土壤综合知识体系、培养解决土壤问题能力、培育珍惜保护土壤意识的重要功能。
当前土壤学教学存在偏重理论、教学方法枯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建设要求。
文章认为,应基于强化理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改革,在综合性与多样化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多方面增加实验与实践锻炼;通过改革教学过程与内容,实现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良性循环,真正达到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实践能力;专业强化[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5-0037-04本科生教育位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1]。
“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从不同层面开启了新农科建设的新局面[2],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根本方向[3],也为高等农林教育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提出了创新发展的高要求。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实际问题、产业案例、科学技术前沿等方面将课程建设成“金课”,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成为新时代农林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目标[4]。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独立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和较高的实践技能要求[5-6]。
然而,理论为重、忽视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土壤问题,这与新农科建设所要求的强化实践教育的目标相悖。
“双一流”背景下土壤学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土壤学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已成为高校办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本文以土壤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种针对“双一流”背景下土壤学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旨在为高校相关院系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背景分析1. “双一流”建设下的教学改革“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它面向国际一流和国内顶尖的目标要求,以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为主要手段,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
教学改革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而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跨学科交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
2. 土壤学教学现状土壤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学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对于土壤学的知识理解和记忆不深刻,印象不深刻。
尤其是在现代农业领域,土壤学的知识应用价值非常广泛,如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记忆和学习,就无法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模式设计1. 概述针对上述背景和问题,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和协助的角色,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土壤学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2. 具体实施(1)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方向在开展此次课程时,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方向。
在实践方向方面,我们特别加强了和真实场景的结合,比如参加当地农业部门的现场实践教学,以及到农场和果园进行实地实训等,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掌握土壤学知识。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环境土壤学》是我校环境类专业的限选课,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出发,对教材、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探讨了《环境土壤学》的教学改革思路。
0 前言目前,随着土壤污染的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物由地球化学链、食物链进入生物体,给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甚至社会和谐带来严重隐患,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成为当代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
自2008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贵州独山县、湖南辰溪县、广西河池、云南阳宗海、河南大沙河、山东临沂等砷污染事件,以及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以及湖南浏阳镉污染等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壤污染治理的高度重视。
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壤,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于是以土壤为核心的环境土壤学研究发展成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因此,在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在土壤环境问题出现以后,在土壤学和环境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化学、生态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内容相关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环境类本科生的知识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自1999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本科生以来,便开设了《环境土壤学》课程。
笔者自2007年以来一直承担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的教学,至今有5年的教学实践环节经验,但在《环境土壤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学生对土壤学的基础知识较缺乏,以及《环境土壤学》内容偏多,课时偏少等诸多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以及教学质量是笔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1 因材施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使用1995年李天杰主编的《土壤环境学》教材,本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环境土壤学与其他科学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土壤环境的组成、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新时代背景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新时代背景下的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旨在寻找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一、新时代背景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培养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级人才,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土壤农作学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实现高产、优质、可持续农业生产,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土壤农作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为培养具备可持续农业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农业科技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土壤农作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将农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创业者,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新时代背景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1. 加强土壤农作学理论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土壤农作学的理论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教学要落实到现实生产中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土壤农作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 强化农田土壤管理技术教学:农田土壤管理技术的教学是土壤农作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新时代农田土壤管理要求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应包括农田土壤质量评价、土壤保护和改良技术等,旨在培养学生有效管理农田土壤的能力。
3. 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农业也在不断发展。
教学内容中应加入现代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土壤农作学中的应用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为将来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土壤肥料学是农学、植物学、化学、地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土壤和肥料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它们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对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教学模式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尝试采用更加灵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即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学习相应理论知识,然后到野外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在野外实践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工作。
首先,我们注重实地勘查,打卡记录,考虑到学生的体力和时间,我们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计算和小实验,这种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其次,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意见和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有详细的任务书,可以检查他们是否真正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在组织重点地小赛为课堂效果再加强一个环节。
三、教学成果与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改革后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知识能力。
同时,野外实践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工作,培养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毕业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的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而采取的改革举措,尝试采用更加灵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引入各种多元化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论文网:摘要:土壤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陈旧和实验实习组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文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实验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的组织模式和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介质,是环境物质容纳和净化的场所。
在我国土壤资源面临沙化、盐碱化、荒漠化、肥力退化、侵蚀(包括水蚀和风蚀)和污染加剧等诸多威胁的背景下,土壤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土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
在高等林业教育中,土壤学一直是林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有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又有与生产实践和环境治理密不可分的广泛实用性;同时,在林学专业系列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林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认真分析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土壤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教学学时明显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学强调“宽口径,广适应”,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课程门数明显增多,选修课的比例大幅提高。
这导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学时不断被压缩。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土壤学课程由早期的120学时减少为后来的80学时,继而压缩到60学时,最后进一步减少到现在的48学时。
《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一、课程设置(一)增加专业化知识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土壤学本应更多关注到营养物质等细致的内容。
针对此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将生态学、微生物学、地球化学、种子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融入课程中进行教学。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中所涉及的许多与土壤相关的微小现象和现象学知识,能够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格局,掌握土壤中化学元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土壤中植物营养物质与土壤矿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思考原理性和系统性。
(二)实践性教学土壤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其实践性很强。
通过实践性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土壤,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更多客观经验。
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实测、数据处理和对土壤调查方法、植物营养状况判断的掌握。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土壤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三)统一课程设置要求对于土壤学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开设前期基础课程,强调专业性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尽可能保证学生在学习土壤学知识后,与从事农业生产的现实应用相对接,丰富知识库的同时也保证一些专业性方面得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观看相关视频教程、模拟实验和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培养他们的对思辨和实践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生活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
(二)形成互动化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应摆脱传统的单向性授课,注重与学生互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思考和交流。
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疑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和研究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实验方法和分析技能。
(三)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授课态度、教学设计、课程内容等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在讲解土壤分析方法、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教师应注重讲解方法的详细性、易懂性,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土壤学知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h rAg iu t r l u a in, 0 8 0 0 5 — 9 g e rc l a u Ed c t o 2 0 — 9, 9: 6 5
高等林 业 院校 土壤 学 课 程 的创 新 改革 与 实践
徐秋芳 孙向阳 , , 姜培坤 姚 , 芳 叶正钱 王旭 东 , , , 李永夫 徐 涌 , 华 , 秦
3 难 度 与 易度 的关 系 。易 度 优 先 , 追 求 理论 . 并
、
教 材建 设为 中心 , 化 面 向 2 世纪 的 土壤学 住 课程 的精 华 。这不 仅有 利 于减少 教学 时数 , 高课 优 1 提
教学 内容
教材是 教育 实施 过程 的重 要 载体 之 一 。进 入 2 内在联 系 , 0 掌握课 程 的精华 , 一反 三 。 举 世纪 9 代 , 校在 国家教 委 的领导 下 , 织实 施 了 0年 高 组 “ 高等 教育 面 向 2 世 纪 教 学 内容 和课 程 体 系 改革 计 性 、 1 系统性 、 学科 性 。 ( ) 统 与创新 的关 系 。除 旧布 1传
■ 学科建设 S B E T C N T U T O U 7期 0
保、 中药 、 园林等 )和资源 与环 境类 ( 括 资源 与环 境 包
1 理 论 与应 用 的关 系 。 以理 论 为 主 , 论 与 应 . 理
城 乡规 划 、 环境科 学 、 业 与资 源环境 等 ) 专业 的重 用 并举 。如 以前 教材 中 的土 壤 氧化 还 原 内容 仅 有 一 农 等 要 的专 业基 础课 程 。 土壤 学 广 泛应 用 和 服 务 于农 业 节 , 此次 修订 后变 为 一 章 内 容 , 时增 加 了林 木 营 养 同 持续发 展 、 环境生 态建 设 、 区域治 理 、 资源利用 与 环境 诊 断 和施肥 等技 术 内容 。 保护 等各 项 事 业 , 关 系 到 国计 民 生 的 重 要 基 础 科 是
材 中突 出特 色 , 出水 平 , 高 等林 业 院校 人 才 培养 的个 性成 长 。( ) 编 在 3 知识传 授 与技能 培养 的关 系 。 以知
过程 中起 到 了重要 作 用 。 写过程 中突 出林 业行 业特 色 , 足全 国 , 立 面向世 界 , 从 以下 几方 面人手 , 进行 了编 写思 路和 实践机 制 的探索 与创 新 。
助。
识 传授 为 主 , 以 实 习实 验 课 以培 养技 能 , 现能 力 辅 体
( ) 二 保证 教材 的先 进性 、 系统性 , 体现教 材 特 点
从 适用 性 和特色 两方 面综 合考虑 , 我们 在教 材编 本位 的高 教思 想 。
首先 , 新教 材 的 每章 都 有 内容 提 要 , 后 有 复 习 章 思考 题 。资 料全面 , 述 经 典 , 论 参考 文 献 部 分 较 全 面
划” 。作 为林学 和资 源环 境类专 业 土壤学 的主 要试用 新 , 介 绍成熟 理 论 的 同时 , 映新 理 论 、 知 识 、 在 反 新 新 教材 , 北京 林 业 大 学 主编 、 江林 学 院参 编 的 《 壤 技术 。 ( ) 浙 土 2 利教 与 利 学 的关 系 。以 利学 为重 , 于学 利 培养学 生学 习能 力 , 以学 生为 主体 , 进 学生 促 学》 教材在 内容 和形 式 上 推 陈 出新 , 众 多 的 优 秀教 生 自学 , 在
( . 江 林 学 院 , 江 临安 3 10 ; . 京 林 业 大 学 , 京 10 8 ) 1浙 浙 1 30 2 北 北 0 0 3
摘要 : 近年 来对 高等林 业 院校 土壤 学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和教 学方 法进 行 了一 系列创新 改 变 , 点 重 包括 以教材 建设 为 中心 , 化 面向 2 世 纪的 土壤 学教 学 内容 ; 式化 教 学与 专业特 色教 学相 优 1 通 结合 的通 专结合 一体化 教 学 ; 实验 与 实 习相 结合 , 强 实践教 学环 节 ; 强 网络 课 堂建设 , 加 加 优化 课程教 学方法和 进行 考试 方式 方法 改革 , 融知 识传 授 与 能 力培 养 为 一体 等 。从 而 激发 学生 学 习主动 性 , 高 了学生综合 素质 与能 力 , 到 了较 好 的改 革效 果 。 提 收
关键 词 : 土壤 学 ; 课程 教 学 ; 学改 革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1 G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18 (0 80 — 5 — 10 —9 12 0 )90 60 0 4
( ) 理好 六 个关 系 一 处
土壤学 是高 等林 业 院校 中 生物 类 ( 括 林 学 、 包 植
基金项 目: 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 目“ 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系列课程 的教学改革 与实践 ”和土壤学 国家精 品课 程建设基 金共 同资
收 稿 日期 :080 —0 2 0 —6 1 作 者 简 介 : 秋 芳 (9 3 , , 境 科 技 学 院 , 授 , 士 。研 究 方 向 : 壤 学 。 徐 1 6 一)女 环 教 博 土
内容 和教 学方法 等进 行改 革 , 取得 显著成 效 。 并
一
2 深 度 与广 度 的关 系 。广 度 优 先 , 宽 知 识 面 . 拓
学 。针对 不 同专 业对 土壤 学课程 的要 求 , 我们对 课程 增 加信 息 量 0如 此 次修订 增加 了一 篇 “ 土地资 源利 用
与管 理” 分 , 外 , 经 典 的 教学 内容 加 以精 选 , 部 此 对 抓 程 的教 学 效率 , 而且有 利 于学 生学会 如何 寻找 事 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