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与权力分配问题探析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是国家的命脉,教育行政体制作为教育事业的管理组织,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教育行政体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划分不清晰、管理体制僵化等,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主要由教育部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成。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政体制的机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重叠,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和机构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需要对教育行政体制的机构设置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职能划分不清晰。
在教育管理中,不同部门的职能划分不清晰,导致管理事务的不协调和不连贯。
如教育督导、教师培训、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可能牵涉到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行政体制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过去的发展中,教育行政体制的管理方式相对保守,管理手段单一,导致管理体制较为僵化。
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无法很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需要对教育行政体制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科学的管理机制,以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鉴于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应调整教育行政体制的机构设置,简化设置、合并部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各级行政管理更加简洁高效。
应调整教育部门的职能划分,建立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促进教育管理各环节的衔接,实现教育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
应改革教育行政体制的管理体制,建立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而教育行政体制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不仅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是国家的命脉,而教育行政体制则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体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有必要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一、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多层次的管理结构,例如中央、省、市、区、乡镇等多级管理机构,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低下。
尤其在基层教育机构管理方面,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浪费现象,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教育行政体制仍然存在过于官僚化目前教育行政体制仍然倾向于官僚主义,教育管理者的行政职能过多,而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功能过少。
导致教育工作流程繁琐,教育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及时有效地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3.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社会需求脱节当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往往局限于行政管理范畴,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响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政体制未能及时跟上变化,对教育发展形势和需求的把握不足,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1.简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应当逐步简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减少行政层级,划分明确的管理职责和权能,加强教育地方政府的管理权力,实行区域内统筹和下放管理,使教育资源得以均衡配置,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减少官僚主义,加强教育教学服务功能应当加强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适当压缩教育机构的行政层级,减轻管理负担,提高教育教学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改变教育行政管理的刚性化和官僚化倾向,提高教育事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应当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完善教育制度和规章,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完善教育制度和规章,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的方式,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深度对接,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和服务水平。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总结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和关注焦点。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本文将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教育行政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改革目标和原则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框架,促使教育的发展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体现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人的多样性。
在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教育公平为原则。
二、改革的主要举措1. 转变政府角色传统的教育行政体制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规划、监管和管理。
而在改革中,政府不再过多干预教育事务,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的角色,为各类教育主体提供便利和支持。
2. 推进地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地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逐渐承担了对教育的管理责任,提高了地方教育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引入市场机制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还推动了市场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引入。
通过依法设立和管理教育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投资、建立竞争机制等方式,为教育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力量。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通过改革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加大教师薪酬待遇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三、改革的效果和问题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改革的进程不平衡,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够均衡,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仍然相对较差。
此外,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仍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深化改革,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服务职能。
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与权力分配
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与权力分配【摘要】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的长远目标,应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需要的教育行政机制,即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
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在新形势下科学地配置教育行政资源,调动中央和地方双方的积极性已是教育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行政;权力分配;体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涉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以及和学校的关系。
一般而言,事权和财权是统一的,故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体制直接决定其教育财政体制,甚至有学者将财政体制放在教育行政体制中加以研究,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的组织制度,是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心和关键,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即教育行政权力的确立与划分、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规范的总称。
1、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类型的比较分析纵观世界各国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类型,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上的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型。
总的趋势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行地方分权制居多,小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平衡的国家实行集权制的居多。
随着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原来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倾向于放权、分权,而原来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则倾向于集中、统一。
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中央集权制的长处在于:有利于统一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其弊端在于: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主权,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机构臃肿,中间环节过多,权责界限不明,行政效率较低。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
在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权责划分不清、行政效率低下、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责划分不清。
在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造成了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行政指导过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
二是行政效率低下。
教育行政体制中的管理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制约了教育行政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三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
在教育行政体制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制约了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教育行政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教育行政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教育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加强教育行政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晋升机会,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队伍。
三是倡导民主参与。
要倡导民主参与,建立起学校与社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形成教育共治的新模式,推动教育行政工作的健康发展。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改革思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路径,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信随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教育管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然而目前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权责不清、行政效率低下、机构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 权责不清目前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管理中存在职能重叠、责任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这导致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推诿责任、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2. 行政效率低下在目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层级过多、审批程序复杂等原因,导致了教育行政效率低下。
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更加迅速和灵活,而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3. 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各级教育部门的机构设置存在着问题,如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冗余设置、资源浪费等。
这不仅增加了教育管理的成本,还严重影响了教育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案1. 清晰权责,优化部门设置为解决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责不清和机构设置不合理问题,可以通过清晰部门职责和优化部门设置来进行改革。
通过对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力划分进行清晰明确,消除职能重叠和责任不清的问题;同时进行适度的部门整合和优化,削减行政层级和冗余设置,提高行政效率和运转效能。
2. 强化协调机制,构建合作共建为提高教育行政体制的协调和管理效率,可以着重强化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构建合作共建的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促进教育工作的整体协调和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提高教育行政体制的效率,可以进行程序简化和审批流程优化。
【推荐下载】简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简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涉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以及和学校的关系。
一般而言,事权和财权是统一的,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简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体制直接决定其教育财政体制,甚至有学者将财政体制放在教育行政体制中加以研究,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的组织制度,是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心和关键,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即教育行政权力的确立与划分、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规范的总称。
1 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类型的比较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类型,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上的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型。
总的趋势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行地方分权制居多,小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平衡的国家实行集权制的居多。
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中央集权制的长处在于:有利于统一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其弊端在于: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主权,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机构臃肿,中间环节过多,权责界限不明,行政效率较低。
地方分权制的长处在于: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所需的人才;同时,还有利于建立相对灵活的学校办学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特色学校。
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一是缺乏统一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扩大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二是国家整体上的协调、控制、评价、督导等规范化管理难以实施,行政管理能力削弱。
浅析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浅析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教育行政是教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组织管理和政策制定能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行政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官僚化、权力过度集中、管理体制滞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教育行政的效率和质量。
有必要对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革新的策略,以实现教育行政的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
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官僚化问题。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过度官僚化,往往使得工作流程繁琐、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冗长的审批程序、繁复的文件报告、频繁的会议等,都给教育行政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是权力过度集中问题。
在教育行政中,权力往往过于集中在高层领导手中,基层教育工作者缺乏话语权和自主决策权。
这种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不足,同时也容易导致领导决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难以顾及基层实际情况和需求。
三是管理体制滞后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目前的管理体制却存在滞后的现象,无法适应教育工作的新需求和新趋势,导致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和适应性不足。
教育行政中的种种问题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需要采取有效的革新策略来解决。
下面将就教育行政的革新策略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针对官僚化问题,可以通过简政放权、精简流程等方式来优化教育行政管理。
简政放权可以让基层教育机构更灵活地运用资源,更快速地作出决策和行动,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工作效率。
精简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环节,使得教育行政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对于权力过度集中问题,需要建立更加民主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强化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话语权。
可以通过建立代表性制度、开展民主评议、加强信息透明等方式,来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使教育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
解决管理体制滞后问题,需要加强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可以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使得管理体制更加紧密贴合教育工作的新需求,提高适应性和灵活性。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摘要:教育行政体制作为国家领导教育的最基本方式,是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影响着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我国自身的特点。
通过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客观了解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与不足,使我国教育行政管理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推动我国教育管理模式更加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权力下放1 引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对教育行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总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般表现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均权制。
我国由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教育行政体制也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一体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通过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现状的分析,使我们在清楚了解这一体制发展过程的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能够在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下促进教育管理的不断发展。
2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20世8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
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府直接进行行政管理,学校的建制按行政级别确定,学校按政府指令性计划进行办学和管理。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高度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与之相适应的。
它有利于集中国家有限的物力、财力,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急需人才;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
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这种体制带来的教育弊端也逐渐显现。
如:限制了地方办学积极性以及教育不能适应地方发展,缺乏地方特色。
党的“十四大”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消除就体制中的弊端开辟了新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而这一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一场社会的变革,它必然推动着教育适应新的社会需要。
试析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试析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摘要:本文指出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五方面问题:行政管理体制僵化、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方式方法单一、法制建设不完善、监督评价机构缺乏公正透明。
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六点改革建议:1.教育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2.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的改革;3.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4.加强教育法制及教育行政法的建设;5.咨询机构、中介组织的完善;6.促进行政人员专业化。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新公共管理理论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五次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这几次政府机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向前推进,但目前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一)行政管理体制僵化虽然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但是由于长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得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呈现统制划一的特征,比如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统一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统一的教育大纲、课程设置标准,统一的考试和评价,正是由于这样划一的僵化的官僚的行政管理造成政教不分、政事不分、教育机构臃肿等弊端。
另外这样僵化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容易使下级管理部门或者学校层面深受权力的影响,使其或是依附于权力部门,或是屈服于行政压力而敢怒不敢言。
(二)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及职能不清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机构庞杂和职能划分不清的状况。
有的职能部门“名不符实”,或者不同部门职能方面有交叉,容易造成权力分配不当,责任不清的现象。
目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还不是很合理,而且各部门的权责和功能还不是十分相匹配,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以实现功能和责任的一致性。
(三)行政方式方法单一行政机关的职能要靠一定的具体的活动、手段、程序等行政行为来实现。
但目前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开会,制定公文,检查评比等方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文山会海”十分严重,另外所发的文件中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的文件比较少,更多的是关于指导、检查等内容。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国家对教育事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
教育行政体制的健康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效率等方面。
在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权责不清、政绩导向、行政干预过多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行政体制的运行效率和教育工作的质量。
为此,有必要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水平。
一、权责不清在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
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不清晰,导致教育管理方向不明确,工作重点不明确。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模糊不清,学校管理者难以确定自己的责任边界,容易出现不作为和推诿责任的现象,影响了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也存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政绩导向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政绩导向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追求政绩,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规模而非质量。
一些地方政府以新办学校、扩大规模等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而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种政绩导向的做法不仅没有真正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行政干预过多在教育行政体制中,行政干预过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过分干涉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削弱了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行政干预还容易导致腐败、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等问题的产生,影响了教育体制的公正性和效率。
针对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
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强化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着重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督促,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加强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和协作机制的规范,明确各自的责任边界和工作任务,确保各自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行政体制也需要随之改革。
然而,目前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讨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教育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三、教育行政权力依然过于集中。
首先,教育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通是当前教育行政体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各教育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足,导致教育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
例如,教育局不知道学校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学校不知道教育部门的政策变化等。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使各教育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和响应政策变化。
这将有助于减少教育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叠和混淆,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主要由教育局或地方政府来决定,这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人口密集地区的教育能力比较强,而那些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却缺乏教育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如采取地区差异化的资助方式,确保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发展数字教育,利用新技术,让教育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共享和互惠。
最后,教育行政权力依然过于集中,一方面,这使得教育事务处理效率过低;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地方教育机构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分权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部门应该逐步把权力下放到各级政府和学校,让他们更加自主管理,这可以带来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政府应该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将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加入进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并为其负责。
综上所述,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实现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并将教育权力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和学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的教育行政体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的机构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主要由政府中央或地方教育部门决定,地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管理权力受到限制。
这种集中的权力分配导致了地方教育管理机构难以适应地方的特殊教育需求和特色,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着行政化的问题。
教育行政机构常常过分注重管理和监督,忽视了教育本身的发展。
行政部门对教育的过度干预和指导,限制了教师和学校的教育创新和自主权,导致教育活动的僵化和创新力的丧失。
教育行政体制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导向和应试教育的盛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行政体制需要进行改革。
要推行教育分权改革,逐步将教育管理权力下放到地方教育机构和学校。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教育政策,发挥地方特色,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要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减少行政部门对教育活动的干预,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和创新能力。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使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教学特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可以引入综合评价、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等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教育行政体制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问责机制,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行政机构的问责效果,增强社会对教育行政的信任和支持。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改革,解决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体制机构和管理机构。
作为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教育行政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决策过于集中、部门职能交叉、管理体系混乱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进行探讨。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决策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的教育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过于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对教育事务的决策权过于少。
这种集中的决策模式使得教育政策在地方实施时难以贴合实际情况,难以满足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需求。
地方政府在教育决策中的发言权不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应当推进教育决策的分权化和多元化,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确保教育政策贴近基层、贴近实际。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部门职能交叉。
我国的教育行政机构繁多,涉及的部门众多,部门职能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复。
这种部门职能交叉不仅增加了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也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降低。
特别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工作之间存在着种种障碍和矛盾。
应当对教育行政机构进行整合和优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起协同工作的机制,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管理体系混乱。
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呈现出“条块结构”、“上下不连贯”的特点,导致了教育管理的效率低下和运行成本的增加。
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顺畅,管理之间存在着种种擦边球和过度规定。
教育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和制度保障,容易产生腐败和不作为现象。
应当完善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教育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性。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促进教育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浅析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浅析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教育行政是指政府对教育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行为,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行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刚性管理、大而全的教育目标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革新策略。
教育行政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权力过于集中。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往往以中央政府为核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资源配置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革新策略中,需要推动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分权化的管理体系。
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刚性管理和标准化评估。
过去的教育行政往往以程序规范和标准化要求为导向,过多地注重教育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量化评价,忽视教育的个别化和差异化发展。
革新策略应当积极推动教育行政从过程导向转向结果导向,从一刀切的标准化评估转向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行政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行政往往以追求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为目标,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在革新策略中,应当推动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行政中还存在着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
传统教育行政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考核和管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关注不够。
在革新策略中,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支持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建立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
教育行政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革新策略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改革和创新。
政府应当加强对教育行政的监督与指导,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促进教育行政的改革和革新,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行政体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部门职能重叠、决策效率低下、管理模式陈旧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部门职能重叠、分工不清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管理主要由教育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由于职能划分不清,导致部门之间工作重叠,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决策效率低下也是教育行政体制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现行制度下,教育决策需要通过多级审批,程序繁琐,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周期较长,给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管理模式陈旧是教育行政体制中的又一大问题。
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教育管理中的人、财、物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改革的必要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已经提上了国家日程,亟需建立现代化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改革后的教育行政体制可以加强各级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协作配合,提高管理效率,改进教育管理制度,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改革可以促进教育环境的改善。
改革后的教育管理体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三、改革方向和措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抓住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优化教育管理体制。
通过合理分工、明晰职责、严格分级管理等措施,消除各级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叠,提高管理效率。
简化决策程序。
加强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推进教育决策程序的简化,缩短政策实施周期。
完善管理模式。
在资源配置上,改革后的教育管理体制应当更注重效率和公平,建立现代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统筹规划全国教育资源,加大对基础教育和薄弱学校的支持,提高教育公平。
试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分配
试论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分配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1958年的第一次权力分配改革到1995年《教育法》的重新划分,其间时而强调中央集权,时而强调地方分权,一直未能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实行合理的科学的职权划分,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局面。
如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在新形势下科学地配置教育行政资源,调动中央和地方双方的积极性已是教育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历史的反思以及国外教育行政权力分配模式的比较分析,对我国教育行政权力分配提出我们的粗浅看法,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建国后我国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历史概观建国伊始,我们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的全新任务。
根据当时政治经济体制的要求,教育行政体制在总结历史传统和老解放区的经验,参照五十年代苏联的教育行政体制基础上,建立起了“集中统一、以条为主”的权力结构模式。
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招生分配、教师资格认定都由中央决定,教育经费实行中央统一财政,三级管理。
尤其是1953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时,提出的“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的领导原则更加剧了教育行政领导权的集中统一。
这种模式基本符合了当时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
但它一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容易压制地方政府及个人、集体的办学积极性,容易脱离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
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8月发布了《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提出了“今年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改变过去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应该集中精力研究和贯彻执行中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综合平衡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则。
教育行政集权和分权的利弊
教育行政集权和分权的利弊教育行政是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的活动,而集权与分权则是教育行政中的两种不同模式。
它们各有利弊,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行政集权的优点首先体现在能够确保教育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当权力集中在中央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时,可以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和评估体系,使得全国各地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相对的均衡。
这种统一性有助于避免地区之间因政策差异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保障了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基本相同的教育内容和质量。
其次,集权模式有利于资源的集中调配。
中央可以集中大量的资金、师资和设备等资源,重点投入到一些关键的教育项目和地区,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集权的方式能够快速建设学校、配备师资,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再者,集权能够加强对教育的宏观调控。
中央可以根据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和需求,制定长期的教育发展规划,引导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这有助于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
然而,教育行政集权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
集权模式可能会抑制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一切都按照中央的统一指令行事,地方和学校缺乏自主决策的空间,难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来开展教育活动。
这可能导致教育模式的僵化和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另外,集权模式下的信息传递往往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
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的政策和指令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解或延误,导致政策执行的效果不如预期。
而且,由于中央难以全面了解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政策可能会与地方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与集权相对的教育行政分权模式,则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分权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特点,制定适合本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案,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这有助于丰富教育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地区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协调教育事务的机制,是保障国家教育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一、中央和地方的职责不明确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了管理责任不明确的情况。
一方面,中央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权威,但地方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两者的权力界限不够明确,导致教育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地方对于一些关键的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时,由于中央权威的补充,地方的监督和管理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有必要对教育行政体制中中央和地方职责的定义进行明确和规范。
二、行政体制的僵化和官僚主义在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中,由于管理机制过于单一,导致了行政管理机构的僵化和官僚主义的存在。
行政体制的僵化会导致教育管理机构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而官僚主义则会让教育管理机构追求权威和相对稳定的管理,而不注重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行政体制,对行政机构的权责进行明确,打通行政机构与教育教学和社会各方面的沟通渠道,提高行政机构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行政机构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而现有的人员管理制度却没有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与企事业单位相比,教育行政机构的薪酬待遇、晋升机制等方面的不平衡,使其难以留住人才。
此外,现有的教育行政机构中的管理干部相对年轻,整个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应该加强对教育行政机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构建激励机制,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素养。
四、教育行政体制中地方带头人的责任教育行政体制中,地方带头人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不容低估。
然而,由于官员的普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学校资源配置不均,学校招生方式不规范等问题。
教育行政集权和分权的利弊
教育行政的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利弊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教育行政各有利弊。
具体而言,中央集权制的优点在于可以统一国家的教育目标、方针、政策和法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国家可以有效地调节各地区的教育发展,对教育落后地区予以重点扶持;教育行政权力集中在中央,可以加重中央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发挥中央办教育的积极性;可以统一教育标准和要求,易于考察和控制全国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教育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教育经验的推广。
然而,中央集权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容易形成不顾地方特点和条件、强求一致的局面,从而对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事业造成不利影响;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集中于中央,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央集中管理,地方缺少自主权,客观上使得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趋于保守、僵化,缺少灵活性,降低了教育管理的效率。
教育行政管理的地方分权制的主要优点是:教育行政权力分散,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使教育适应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执掌有关的教育权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方自主管理教育事业,有利于地方及时处理和决断有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同时反过来也能促使中央集中精力更有效地履行其宏观管理的职能。
教育管理的地方分权制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教育行政权力分散,不易统一政令、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及统筹兼顾;各地条件不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同,容易造成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各地自主行政,中央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组织地方之间的教育协作。
在大当今世界急剧变化的教育和社会形势下,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都面临着挑战,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本国特点的,更科学、更完善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般来说,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的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一些实行教育行政集权制的国家,正在尝试突破集中化管理体制模式,向“非集中化”方向发展,以利于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民主管理;在一些实行教育行政分权制的国家,以不同的立法形式,逐步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控制,已经或正式出现权力相对集中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 以培养社会需要 的人才来促进社会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各方 面的发 展 将政府的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 . 政府要下放权力让顾客 自己有所 选择 教育行政机构应 以顾客 ( 社会公众 ) 为导 向. 不再是“ 自 我服务 ” 的机构 . 全 面树立服务意识 . 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 的响应力 职能的转 变主要 是要 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要 由全能型政府 向有 限 型政府 转变. 由权力型政府 向责任型政府转变 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 形态容易导致政府职能庞杂 、 机构臃肿 、 成本高 昂、 效率低 下 , 存在很 多管理盲区 . 容易诱发行政权力腐败 , 具 体实现形式就 是由政府的单 管理转 向社会共 同治理。高度集 中的行政体制下 . 强调权力配置而 忽视追究 责任 . 重视权力行使而忽视承担责任 各级政府必须建立责 任制 , 使其各就其位, 各负其责, 各尽其职 , 使公共权力不仅在权力制约 机制内得 到监督 . 而且必须接受整个社会 的普遍监督和普遍制约 2 . 2 加 强教育法制及教育行政法 的建设 在 现实的教育行政管理中 . 我国长期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 成我国的“ 全能政府” 、 “ 无限政府” 管理模式 , 改革应 以制度 、 法规规范 教育行 政机构设 置并强化对教育行 政机构 的监督 . 保证教育行政机构 运作的规范化 和法制化 此外依法 治教 和依法治校等方面的法 律也有 待于完善。 删减 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 的, 过时 的条 目. 增加符合 时代特 色相关 内容 在法律 的制定和颁布后 . 都应该及时地有相应 的实施细 则来配套 . 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法 律法规的 内涵 . 对 自己的行为予 以规范 此外在法律语言表达上要精确 . 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 么. 不应该 做什么 . 违法后将有什么样的惩罚 。 这样人们 自 然会 了然于心 避免出现“ 应当” 、 “ 适 当” 、 “ 根据 有关 规定进行处罚 ” 、 以及 “ 其他法律 规定的责任” 这类 的字眼 . 这样容易引起歧义 2 _ 3 促 进行政人员专业化 管 理本身作为一种专门活动 . 需要一定 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好的教 育行政不仅要符合现代行政管理 的要求 . 还要符合现代教育 的 要求 . 体现教育 的特殊性和行业性 。 从 目前的情况来看 . 人们对 教师 和 校长专业化给予了很多关注 . 而对 教育行政人员 的专 业化则关注不 够 只有 教育行政官员更懂教育 . 才能对学校 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进行 有效的指导. 避免 出现“ 外行领导内行 ” 的现象 总之 . 我国教 育行政权力 的科学分 配 . 要从有利 于教育事业的发 展, 有利于调动 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出发 , 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 . 权衡几 种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类型之利弊 . 结 合我 国政治 、 经济体制改 革的实 际情况 以及教育 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 逐步放权 . 合理配置 . 依
科技・ 探索・ 争呜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与权力分配问题探析
范文竹 ( 哈尔滨 师范 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2 5 )
【 摘 要】 中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的长远 目 标, 应是形成具有 中国特 色的适应 2 1 世 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 系需要 的教 育行政机制 , 即建立 和完善 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 体制 。 教 育行政体制 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一直是我 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热点 问题。 如何吸取历史的经 验教 训 , 借 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 在新形势下科 学地配置教 育行政 资源, 调动 中央和地方双方的积极性 已是教育体制改革 中亟待解 决的 问题。 【 关键词 】 教 育行政 ; 权力分配; 体 制改革
抑人 的个性发展 .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 : 三 是机构臃肿 . 中间环节过多 , 权 责界 限不 明, 行政效率较低 地方分权制的长处在于 :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 办学 的积极性 . 增 加对教 育的投入 : 有利于教育为 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服务 . 培养所需 的 人才 ; 同时 , 还有利于建立相对灵活 的学校办学机制 . 推动教 育教学 改 革, 形成特色学校 。 但也存在不少弊端 , 一是缺乏统一 的发展教育的 目 标 和标准 ,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甚至可能扩大教育机会不均 等现象 : 二 是国家整体上 的协 调 、 控制 、 评价 、 督导等规 范化管理难 以实施 . 行政 管理能力削弱。 我 国教育行政体 制改革的 目的是想通过发扬 中央集权制 和地方 分权制 的长处 . 克 服二者 的短 处 走 中央与地方 相结合的道路 事实 上. 要实现二者 的结合是很 困难的事 . 它有赖 于诸 多因素的协 调与配 合 像日 本. 五十年代 以来逐渐实行集权 与分权相结合的体制 . 但至今 可以说仍在不断改革之 中。 为此 ,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 法治 教, 使我国 教育行政体制 逐步完 善。 ● 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 的教育行 政体 制才是完善我 国教育事业 的必 由之 路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类型 . 归纳起来 大体可 分为以上 的中央集权型 、 地方分权型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型 总的趋 势 是大 国、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的国家实行地方分权制 居多. 小国 、 经 济 社会发展 比较平衡的国家实行集权制 的居多 随着世界教育改革发展 的潮流 , 原来实行 中央集权 制的国家倾 向于放权 、 分权. 而原来 实行地 方分权 制的国家则倾向于集中、 统一 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 . 不能一概而论 中央 集权制 的长处在于 : 有利于统一 教育的 目的、 方针政策 . 使国家的整体 利益得 到实现 :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 . 推动教育事业 的改革与发展 :并且有利 于保持各地 区教育 的平衡 发 展, 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其弊端在于 : 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 机关缺乏 自主权 . 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 : 二是整齐划一的 目标模式 . 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