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栏小样
手足口病宣传教育课件
患了手足口病该如何处理
普通病例的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 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手足口病隔离期
患儿需自发病日开始隔离2周 (普通患儿预后良好,1周左右病情已愈,但
仍需隔离满2周,因肠道粪便排毒量仍大)
重新入园前需由医生开具“可解除隔离” 的证明
如何预防
用流动水冲洗,与肥皂泡沫接触的时间不少于30秒 衣物在紫外线下暴晒,可杀灭病毒
50℃热水浸泡30分钟或煮沸3分钟能够杀死 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可用1:500的84消 毒液浸泡30分钟
后,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所谓"显性感染"是指在感
染病毒之后出现了临床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病了;"隐性
感染"则是指在感染病毒之后没有任何的主观症状和临床体征,
但是在咽部、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粪便中可以检出病毒,也就是
说他是带(病)毒者,可以传染给其他人。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
隐性感染,人体都可以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在病毒再次侵袭
七、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 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 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 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 数可以痊愈。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栏
手足口病高发季来了1.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些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因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水疱或溃疡,故称为手足口病。
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手足口病的皮疹长什么样?手足口病的皮疹呈小水疱,为小米粒至绿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内含浆液较少,一般不破溃,一般2-4天后吸收干燥,不留瘢痕。
这些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
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
嘴里的水疱容易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因疼痛而影响进食。
3.手足口病需要治疗吗?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并不需特殊治疗,对发病儿童一般隔离7-10天,大多数1周左右即可自愈。
个别感染某个亚型的肠道病毒患儿距离手足口病发病平均1月后可出现脱甲症,也不必特殊处理。
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不到2%,病情危重者可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
病情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医院虽然积累了不少抢救经验,但对重症治疗的效果仍不令人满意。
家长应对发病孩子加强观察,重点对年龄小于3岁,皮疹稀少,高热、有肺部感染症状和体征;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严重的症状应及早就医。
这些疾病要引起重视,千万别耽误了孩子1.当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总是昏昏欲睡、沉默寡言,如果还发现伴有发热或局部感染,就要考虑可能是严重的局部炎症、甚至败血症。
如果不及时就诊,可能会致命。
此外,精神不好还可能是一些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的重要线索。
2.孩子反复咳嗽也是比较危险的信号。
有些家长常会认为宝宝咳嗽是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咽喉炎。
然而,也有些孩子是过敏体质引起的咳嗽,会诱发哮喘,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2018/10/6
临床特点
潜伏期:一般2~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 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 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 快,易发生死亡;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天自愈。
2018/10/6
手 足 口
臀
2018/10/6
2018/10/6病例来自义(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 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 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 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 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018/10/6
谢谢大家!
2018/10/6
2018/10/6
暴发疫情控制
暴发疫情结案标准
所有临床病例均治愈出院;
最后1例病例发生后连续7天无新发病例;
所有疫点均已终末消毒。
2018/10/6
学校在HFMD防控中的作用
• 及早发现病例,建立班主任负责制; • 对发现的病例及时送诊;按要求隔离、停课 • 未发生病例的班级可用84消毒剂每天搽桌椅等物 品 • 教育学生多洗手,可用肥皂等和含氯消毒剂等; 尽量不接触患儿或疑似患者; • 进行化粪池的集中消毒; • 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 学校尽量少举办群体性活动;
溧水高级中学医务室
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省溧中校医 孙雪梅
2018/10/6
手足口病定义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单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明白纸各位家长朋友:你好,最近各地手足口病有蔓延趋势,特别是在我镇部分村,出现了传染、蔓延现象,为保障孩子健康,避免被传染或传染别人,希里家长多关注孩子,做得“健康孩子远声传染源,患病孩子自觉隔离”.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介绍给你们,请参阅。
一、何谓手足口病,其传播途径和症状有哪些?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
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疥、疱疥等表现为主,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死亡。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带毒的唾液、疱疥液和被病人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饮具、被将、衣朦等都可以造成本病的传播。
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造成传播。
带毒的咽喉分泌物、唾液可局限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一般情况下,感染了病毒后2-10天发病,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主要症状有:该病一般突然发病,大约一半人有发烧症状;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疥,1-2天出齐,是玫瑰色疥子,1天后有部分皮疥变成疱疥。
一般常见于手掌、脚掌和臀部;皮疥出现的同时或1-2天后,在唇边、舌边和两席粘膜上出现疱疥,患儿咀嚼疼痛,流口水;部分患儿还出现咳嗽、流涕、赛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It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电或洗手液等给儿直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善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晏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最好呆在家中不要外出,不要与外人接触。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家长外出回家后,应先插好个人卫生,进行洗手、消毒。
幼儿园常见疾病及防控宣传栏
幼儿园常见疾病及防控宣传栏
幼儿园常见疾病及防控宣传栏:
1. 手足口病:保持干净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肉和腐败食品;多通风,少集中;定期清洁、消毒教室和公共场所。
2. 流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倡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不与患者共用个人物品;做好集体活动期间的培训和防护。
3. 病毒性腹泻: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肉和腐败食品;饮用经过煮沸或消毒的水源;及时就诊和治疗;定期清洁、消毒教室和公共场所。
4. 结膜炎: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避免与病人共用毛巾、洗脸盆等个人用品;不揉眼;及时就医治疗。
5. 呼吸道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6. 沙眼: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洗脸盆等个人用品;不触摸或揉眼;及时就医治疗。
7. 猩红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病人接触;不共用母婴用具;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及时就医
治疗。
以上是幼儿园常见疾病及防控的宣传栏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宣传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宣传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疮、手足疱疹等。
由于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幼儿园中预防手足口病尤为重要。
以下是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宣传的相关信息。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进行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是指患者的分泌物(如口水、粪便)直接或间接传播到其他人身上。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首先,家长们需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内衣内裤、不乱吃东西等。
此外,对于散发发热、咳嗽的孩子,要及时带去医院接受治疗。
2.及时消毒对于地面、桌椅等常接触的物品,需要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尤其是对于公共场所的卫生,要尤其关注。
此外,对于孩子的手玩具等物品也需要经常消毒。
3.避免孩子间的接触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尽量避免接触到其他孩子的分泌物和血液。
此外,还需要注意孩子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互相传染。
4.打疫苗当前对于手足口病,还没有相应的预防接种疫苗。
但是,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接种其他疫苗,如乙肝疫苗等,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三、手足口病的治疗方式目前,手足口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减轻症状。
建议患者多饮水、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口疮可以口服止疼药,或者通过口腔口腔消毒液漱口缓解。
如果出现高热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四、手足口病的检查诊断对于怀疑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可以进行病毒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病毒学检查可以针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粪便等样本进行,通过PCR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检查出病原体。
血清学检查则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抗体水平,诊断是否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
总之,手足口病在幼儿园这个特殊场所是一种很容易传播的疾病,而且孩子们的免疫能力比较低,所以预防尤其重要。
家长们要亲力亲为,加强孩子们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幼儿园也需要加强对于教师和孩子的防控宣传和管理,做好检查和隔离工作,共同关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手足口病防控知识PPT
保持室内通风
小学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定期清洁和消毒
小学生应定期对玩具、家 具、地面等进行清洁和消 毒,特别是接触频繁的物 品和场所。
避免接触病人
小学生应尽量避免接触已 经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人, 如果必须接触,应佩戴口 罩和手套。
集体预防措施
加强晨检
庭环境卫生。
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 冷食物,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
集的场所。
学校预防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习 惯的培养,教育学生养成勤洗 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等良好卫生习惯。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食堂、宿 舍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 持环境卫生。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 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 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危害
手足口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如脑膜炎、脑炎、心脏疾病等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02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小学生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 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避免揉眼、抠鼻等行为
小学生应避免用手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这些动作容易将病毒带 入体内。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 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 品传播。
孕妇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传染给胎 儿。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 过空气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厌食、口腔 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并伴有手 、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
社会宣传与教育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手足口病预防宣传保健知识这档子事儿哈!你说这手足口病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专爱找小朋友们的麻烦呢!它可狡猾啦,会通过各种途径钻进小朋友的身体里。
咱先说说怎么预防这个小捣蛋鬼吧!就好比我们出门要穿好衣服一样,小朋友们可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呀!勤洗手,那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小手洗个干净的澡,把那些坏家伙都冲跑!吃饭前洗一洗,上完厕所洗一洗,玩完玩具也得洗一洗。
这洗手可不是随便冲冲就行,得认真搓搓,每个手指头都不能放过,就像给小手做个全面的按摩一样!还有啊,小朋友们的玩具、餐具啥的,也要经常消毒。
这就好比给它们洗个杀菌澡,把那些隐藏的小捣蛋鬼都消灭掉!可别偷懒哦,不然小捣蛋鬼就会趁机藏起来。
再说说环境吧,家里得保持干净整洁呀!垃圾要及时倒掉,就像把小捣蛋鬼的窝给端了一样。
房间要经常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那些坏气味都赶跑。
在外面的时候,也得注意呢!别让小朋友去人多又脏脏的地方瞎凑热闹,那可容易被小捣蛋鬼盯上哟!如果别的小朋友生病了,咱可得离远点儿,这可不是不友好,是为了保护自己呀!哎呀,你们想想,要是不小心让手足口病这个小捣蛋鬼得逞了,那小朋友得多难受啊!嘴里长泡泡,手上脚上也长泡泡,又痒又疼的,吃饭都不香了,多可怜呀!咱大人可得多长点心眼儿,多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卫生。
这就像给小朋友们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小捣蛋鬼没法轻易靠近。
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呀,要把预防手足口病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这就跟保护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重要呢!别觉得麻烦,这都是为了小朋友们的健康着想呀!反正啊,只要我们做好了预防工作,这个手足口病小捣蛋鬼就很难找到机会来捣乱啦!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让小朋友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健康教育宣传栏模板
健康教育宣传栏模板
1.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 锻炼身体,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
- 合理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和蛋白质。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戒烟限酒,远离有害物质的侵害。
2. 预防疾病,注意健康细节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问题。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
- 加强自我保护,避免与病源接触。
- 温暖穿戴,避免受凉引发疾病。
3. 心理健康,关注情绪调节
-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 保持积极心态,培养乐观情绪。
- 寻求支持,与亲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扰。
- 注意休息,给自己留出适当的休闲时间。
4. 健康饮食,远离营养不良
- 多种搭配,均衡膳食。
- 控制摄入,适量吃饭。
- 饮食多样化,不偏食。
- 限制高糖、高盐、高油食物的摄入。
5. 科学生活,合理用药
- 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
- 注意药物适应症,不滥用抗生素。
- 暖病防病,加强预防措施。
- 妥善保存药品,不过期服用。
6. 定期养生,提高免疫力
- 维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或体重过轻。
- 平衡饮食,增加营养摄入。
- 增强抵抗力,加强锻炼和运动。
- 经常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
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
手足口病健康宣教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
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
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潜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二、这种病什么季节容易发生?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
三、这种病病情严重吗?通常不严重,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
个别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等。
四、手足口病会传染吗?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会传染的。
一般通过患儿接触过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感染;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亦可造成传播。
五、患儿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呢?一般仅有轻度不适,多以发热起病,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在手、足、口腔黏膜、臀部和肛周等处出现皮疹,有的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咽部充血等,还有的出现精神差、烦躁、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个别患儿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后3~7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虽然没有疫苗,但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避免被感染。
公众的主要防护措施有: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衣服等要经常日光晾晒;3、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是应督促家长带孩子及早就诊。
七、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该怎么办?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
全年均可发生,5至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
二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三是误饮或误食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其中人群密切接触者传播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三、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通常是2至10天,最短12至24小时,平均3至5天。
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四、患手足口病痊愈后还会再得这种病吗?多种人肠道病毒可以引起手足口病。
人感染后只获得某种型别肠道病毒的免疫力,而对其他型别肠道病毒的感染仍然没有免疫力,所以患一次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可能再次患手足口病。
五、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至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但只有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病情可以明显好转。
六、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1)看护人(家长、保姆等)接触儿童前要洗手、保持干净卫生;(2)儿童接触任何食物前均要洗手、保持干净卫生;(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5)流行期可每天早晨起床时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
一、手口足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其中以EV71及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最为常见..
二、多发人群及季节
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三、传播途径有哪些
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主要以粪便、口或呼吸道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渗出液传播;即儿童大便、唾液、牙杯、毛巾、玩具、奶具、内衣及床上用品等..
四、发病的症状是什么
1、轻型
急性发病为:发热、手、足、口腔及肛门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疼痛等症状..
2、重型
可出现肌肉痉挛、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五、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以下几点可降低被感染的可能..
1、家长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
物;室内勤通风;勤晾衣被;注意家庭卫生..
2、家长接触婴幼儿尿布、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家畜、家禽要圈养;避免与人混住一处..
4、婴幼儿使用奶瓶、奶嘴使用前应充分清洗..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其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全愈..
六、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1、不易过多使用..垃圾、粪便使用1:10比例浸泡1小时;衣服、被单1:100浸泡30分钟晒干;厕所、地面、墙1:50喷洒;用量每平方米四两..
2、食具、饮具、奶具1:25比例浸泡30分钟;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等1:50比例擦试3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一周..。
健康教育宣传栏1至12期
健康教育宣传栏1至12期
《健康教育宣传栏》1至12期
在现代社会,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教育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我们特别推出了《健康教育宣传栏》系列,共12期,涵盖了各种健康知识和养生方法。
以下是对这12期内容的简
要介绍:
第一期:介绍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的营养搭配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二期:讲解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问题。
第三期:介绍日常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健身运动方式。
第四期:解释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并提供戒烟戒酒的方法和建议。
第五期: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包括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第六期: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并介绍缓解压力的方法。
第七期:介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要注意的健康问题,如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
第八期:讲述保护视力的方法,包括正确使用电子产品、远离辐射等。
第九期:介绍饮食疗法和中医养生方法,让人们了解传统的养生之道。
第十期:谈论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保护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建议。
第十一期:介绍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第十二期:总结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强调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这12期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手足口病健康宣教
手足口病健康宣教一、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
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部分地区还会出现秋冬季小高峰。
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二、临床特征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未经治疗,7-10天可自愈。
患儿通常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口腔疱疹、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儿仅出现皮疹,而无发热。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三、传播方式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瓶、餐具、床上用品及医疗器械等物品进行传播。
四、病例管理目前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
患儿需补充足够的水分,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可进行退热、镇痛等对症治疗。
患儿在皮疹水泡干凅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避免传播疾病。
若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患儿应在家自行隔离更长时间,直至皮疹水泡干凅后2周。
家长和医生还应密切关注病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和加强救治: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躯干共济失调、突发性肢体无力、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五、预防目前无疫苗预防,在本病的流行季节,应告知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
3、勿公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勺等。
4、需清洗和消毒患儿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及经常触碰的物品、家具、厕所,可用紫外线、漂白粉进行消毒。
5、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者,从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2018-2019-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记录表(共6期)word版本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记录表(共6期)
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记录表
期数
第一期
刊出时间
201X.2.18
负责人
***
内容目录:
1. 孕期指
南
2. 更年期妇女如何保
健
3.
4.
5.
6.
7.
8.
9.
10.
照
片
或
小
样
粘
贴
注: 照片或小样粘贴可附后. 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记录表
期数
第二期
刊出时间
201X.4.20
负责人
***
内容目录:
1. 吸烟的危害
2.
3.
4.
5.
6.
7.
8.
9.
10.
注: 照片或小样粘贴可附后. 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记录表
期数
第三期
刊出时间
201X.6.8
负责人。
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宣传栏
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宣传栏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预防接种门诊对辖区内的0—6周岁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11种一类疫苗。
其中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分别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并如实向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是家长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
家长请妥善保管好预防预防接种证。
孩子在入托、入学、出国时也要出示预防接种证。
为了保证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
请家长在更换住处时携带好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及相关资料。
如何看待接种反应?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
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个别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及时就医。
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
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