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复习题药理学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药理学教案第一节:引入1. 导入: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的内容,询问学生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药理学的重要性。

2. 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目标是学习药理学的分类和主要作用。

第二节:理论讲解1. 药理学的分类: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分类——药物学和药物动力学,并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

告诉学生药物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性质和构造,而药物动力学则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2. 药理学的主要作用:介绍药理学主要作用的三方面——药效学、药动学和药效动力学。

第三节:案例分析1. 导入: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案例,让他们分析案例中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2.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析案例,了解到药物的分类和在身体中的作用。

3.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第四节:概念巩固1. 小测验:通过一些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形式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药理学分类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错题讲解:对于学生答错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答案。

第五节:拓展应用1.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药物,进行研究报告,包括其药物分类和在身体中的作用等内容。

2. 学生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让其他同学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

第六节:总结与展望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药理学的分类和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展望:和学生一起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预告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以上就是一节药理学教案的基本框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教案的编写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形式可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药学导论》教案 药理学

《药学导论》教案  药理学

《药学导论》教案药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5.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药效、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等。

2.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将药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等。

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最终发挥药效。

4.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进而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5. 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和毒性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和排泄过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药物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所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吸收和排泄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学导论》教材或相关药理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药理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等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药物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教案学科药理学教员授课对象专科NO: 1学期三时间授课内容1 概述2 药效学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评估与反馈1 阐述药物的概念。

2 说明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针对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说明学习药理学的意义。

第一章概述1 概述药理学的概念。

2 概述药理学的概念及所研究的内容:•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类型和药物的作用原理。

•药动学: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1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是临床用药的基础。

2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 认定目标。

2 讲述:1 )药物的概念;2 )药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内容。

3 )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及意义。

3 再次认定目教材讲稿病例:1 医嘱错误:KCl静脉注射。

2 护士将9 倍剂量的地高辛给病人口服。

提问:1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那些?2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那些?作业:作为一名护士为什么要学好药理学?2 举例说明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重要性。

标及达成度。

1 认定目标。

2 讨论:1 )作为护士为什么要学好药理学?2 )怎样学好药理学?4 详述:1 )药物的基本作用;2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4 )•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作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 兴奋作用2 抑制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1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2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作用、继发反应、变态反应、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四药物的量效关系5分钟3分钟30分钟20分钟20分钟1 认定目标。

2 讲述:1 )举例说明药物的基本作用;2 )简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 )举例说明药物作教材讲稿提问:1 药物的副作用与毒性作用有什么区别?2 已知 A 药的 LD 50 为 1mg , B药的 LD 50 为 2mg ,哪药的毒性大?药物的量- 效关系。

叙述1 药物的1 量反应曲线;2 质反应曲线: 1 )药物的效价与效能;2 )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大小。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

通过对《药理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2、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

3、了解药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最新进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药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三、课程内容1、总论1、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3、药物的分类和剂型4、药品管理和法律法规2、神经系统药物1、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镇痛药等3、心血管系统药物1、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等4、内分泌系统药物1、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抗肾上腺药等5、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6、抗肿瘤药物1、细胞毒药物、抗肿瘤抗生素等7、其他类药物1、解热镇痛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动画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2、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知识。

3、自学指导: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2、理解人体内环境平衡的维持机制。

3、熟悉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调节机制。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细胞生理学基础2、组织生理学基础3、器官生理学基础4、系统生理学5、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生理学6、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7、生理学前沿进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药物毒性实验
通过给动物或细胞施加不同浓度 的药物,观察其毒性反应和程度,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使用范围。
创新性实验设计思路探讨
基于新技术的药物筛选实 验设计
利用高通量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设计 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筛选实验,提高药物研发 的效率。
药物联合作用实验设计
通过设计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实验方案,研究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
01
合理用药实践
02 了解病情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03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激素 类药物。
06
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
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流程,检查实验器材 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 保实验环境安全。
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治疗尿路感染。
生殖系统药物
性激素及促性激素类药物
通过补充或调节性激素水平,治疗性功能障碍、 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避孕药及抗早孕药
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等机制,达 到避孕或抗早孕目的。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
通过改善阴茎海绵体血液供应,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抗感染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
用药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和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同时,还将利用在线课程、学习通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课程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

本章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3. 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4. 掌握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

三、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定义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药物的分类按作用部位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3. 药物的作用机制激动剂与拮抗剂作用于受体的药物作用于酶的药物作用于膜的药物4.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药物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的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特定药物的案例,评估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和分类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含文字、图片、图表等信息。

3. 案例资料:相关药物的案例分析资料。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药物的分类:3课时3. 药物的作用机制:4课时4.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3课时八、课后反思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医学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邀请药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药理学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药理学实验室,了解药物研究的基本流程。

3. 安排学生参与药物研究的相关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十、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评价学生对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过程。

3.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4. 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

5. 培养学生的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讲解药物的吸收过程、分布规律、代谢途径和排泄方式。

3. 药物的作用机制: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如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等。

4. 药效学的基本原理:讲解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副作用、毒性等。

5. 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介绍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及其作用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作用特点、副作用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4. 实践操作法: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理解。

3. 笔试:测试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原理的掌握。

4.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药物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程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等课件。

3. 案例素材:收集相关药物副作用、用药失误等案例。

4. 实验器材:用于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等实验。

5. 网络资源:查找最新药理学研究进展和药物信息。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课时: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第3-4课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 第5-6课时:药物的作用机制4. 第7-8课时:药效学的基本原理5. 第9-10课时: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6. 第11-12课时: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意识培养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药理学教案教案主题:药理学基础知识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药理学的基本定义和范围。

2. 了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理解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药理学概述1. 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药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学科。

3.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

第二课时:药物代谢和排泄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 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清除。

3.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第三课时: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1. 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的定义。

2. 药物剂量-反应曲线。

3. 药物的药效增强和抑制。

4.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排泄、药效和副作用等知识点,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问题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药物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理学的应用和相关概念。

教学评估:1. 提问:课堂上通过提问来评估学生对于药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讲义和课件:准备完整的讲义和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教学辅助材料: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实例,辅助教学和课堂讨论。

教学反思:本教学案主要面向药理学的基本知识,通过讲授、互动讨论和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药理学的相关内容,具备初步的药理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对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的解释和讲解。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评估,检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药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药理学教案-(含多款)

药理学教案-(含多款)

教案药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药物作用、合理用药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药物研究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药物使用观念。

二、教学内容1.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药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

2.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等。

3.药物分类:抗生素、抗肿瘤药、心血管药、消化系统药等。

4.药物临床应用: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用药,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分类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用药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

3.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参观药厂、药店,了解药物的生产、储存、销售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分类等。

3.案例分析:分析临床用药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操作:参观药厂、药店,了解药物的生产、储存、销售过程。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考试评价:期末进行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药理学教材。

2.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实践基地:与药厂、药店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案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案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学》教案上课系别:授课班级:临床医学主讲教师:上课时间: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Main Teaching Contents & Procedures)第二单元(Unit) 第 3-4 周(Week) 12 学时(Periods) 单元标题(Title) :传出神经系统药教学地点(Place) :教学目标(Teaching Target) :知识目标:重点掌握各种受体的分布、激动后的效应、常见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能力目标:能够将所学的知道运用于生活。

素质目标: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

教学方法(Teaching Approaches) :讲授、讨论、案例教学材料及工具(Teaching Materials & Aids) :多媒体教学素材、授课计划、课程教案黑板粉笔、扩音器课程教材考核与评价方式(Testing & Evaluating Mode)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一节:概述交感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一、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1.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包括:①运动神经②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③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④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某些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神经)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属于此类。

二、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1.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合成与代谢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多巴胺-ß-羟化酶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其中酪氨酸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基本原料,酪氨酸羟化酶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

NA合成后,储存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囊泡中,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产生去极化,Ca2+内流,使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然后形成裂孔,胞裂外排引起递质释放。

NA释放后的消除,大部分被突触前膜主动摄取并进入囊泡内,小部分被单胺氧化酶(MAO)灭活。

药理学教案02

药理学教案02
3.选择性:药物仅对某一组织器官作用明显,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作用很弱或几无作用。
(1)选择性的原因:①药物化学结构的特异性;②药物在体内分布不均均匀;③药物与组织亲和力不同;④组织结构不同;⑤代谢途径不同。
(2)选择性的意义:①药物分类的依据;②临床选药的依据。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有有利的防治作用和有害的不良反应。
②生理(躯体)依赖性:长期应用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患者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当中断用药后,产生戒断症状(成瘾性)。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45分钟教Fra bibliotek末页教学
小结
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作用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思考题

作业题
1、副作用与毒性反应有何区别?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兴奋作用或抑制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①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引起机能改变。
②间接作用:药物不直接作用靶器官,是经反射途径产生的作用。
2.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①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②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呈现的作用。
(2)毒性作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长引起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一次应用中毒量的药物,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反应:反复多次用药,逐暂发生的毒性反应。如三致反应:①致突变:药物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改变,造成基因变异。②致癌:突变发生在体细胞,导致肿瘤形成。
(7)特异质反应:少数人因遗传缺陷,对某药非常敏感,而产生的特殊反应。如伯氨喹引起溶血是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药物作用机制。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
评价目标: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跨学科融合: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医学、生物、化学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字化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提高教学效果。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际化教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效果评估: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反馈与改进:根据效果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观察: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汇报人:XX
药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药理学课程概述
03
药理学教案设计原则
04
药理学教案内容设计
05
药理学教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6
优秀药理学教案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药理学课程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影响药物效应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 各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药理学实验方法及操作规范 • 药理学前沿进展及挑战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药理学定义及研究内容
药理学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 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 学)两个方面。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新药研究的 基本方法和药品管理法规。同时,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临床用药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材结构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主要包括总论、各论和实验教程三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 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各论部分按照药物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机 制进行分类,详细介绍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实验教程部分包括
镇痛药
通过抑制疼痛感受器或阻 断疼痛传导通路,缓解疼 痛,如阿片类。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高血压药
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或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如利尿降压药 。
抗心绞痛药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或减少心肌耗氧,缓解心绞痛,如硝酸甘油。
调血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血脂和减少心血 管疾病风险,如他汀类。
研究内容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药 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性、毒 理学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及不良反应,了解新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药品管理法规,为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药品研发和使用等工作奠 定基础。

大学药理教案第二版

大学药理教案第二版

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一、药理学概述1. 药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 药物的来源、分类和作用机制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2. 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3.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提出问题:药物是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有什么意义?二、讲解1. 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原理,以及药物对不同器官、组织的作用。

2. 药物代谢动力学: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

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原因和防治措施。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药物,分析其作用机制、代谢动力学特点以及临床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验操作1. 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药物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 影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药物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改变 细胞功能和代谢。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01
02
03
04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存在一定 的关系,通常呈正相关。
最小有效量
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 。
最大效应
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药理效应 。
效能
药物达最大效应的能力,反映 药物的内在活性。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药物特性、经济因素等 ,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考虑特殊人群用药
针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制定 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儿童用药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选择适合的药物剂 型和给药途径,注意剂量调整。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根据患者肝肾功能状况调整药物剂量,避免 药物蓄积和中毒。
04
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
神经系统药物
镇静催眠药
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症状,通过抑 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
04
引用文献要规范、准确 ,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 。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确保 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注意个人防护和实验动物的福利,避 免对人和动物造成伤害。
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实验药品、试剂 和器械,避免误用和浪费。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药理学》电子教案药理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等方面。

在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中,药理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介绍《药理学》电子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

一、电子教案的构成《药理学》电子教案包括以下几部分:1、课程简介:对药理学的定义、作用、意义等进行简要介绍。

2、课程大纲:列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各系统药物、肿瘤药物、免疫药物等。

3、知识点列表:将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

4、授课PPT:详细的PPT讲解,涵盖课程的所有内容。

5、实例分析:结合实际病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理学的应用。

6、复习题:针对各章节的难点和重点设置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便于学生深入学习。

二、电子教案的特点《药理学》电子教案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涵盖了药理学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总论,也包括各系统药物、肿瘤药物、免疫药物等。

2、重点突出:通过对知识点列表的分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和难点。

3、结合实际: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理学的应用。

4、互动性强:在PPT中设置问题、讨论等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5、更新及时:随着新药研发、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电子教案会及时更新,以保证内容的时效性。

三、电子教案的使用《药理学》电子教案的使用方法如下:1、在课程开始前,学生可通过下载或在线观看的方式获取电子教案,进行预习和复习。

2、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PPT进行讲解,与学生进行互动,解决问题和讨论。

3、在课后,学生可通过电子教案中的复习题和实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参考电子教案中的参考资料,深入学习和探索药理学相关知识。

四、总结《药理学》电子教案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教学工具,它不仅涵盖了药理学的各个方面,还具有重点突出、结合实际、互动性强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合成的部位胆碱能神经末梢,合成原料是胆碱和乙酰辅酶A ,催化合成的酶是胆碱乙酰化酶。

2.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部位在神经末梢突触后膜,限速酶是酪氨酸羟化酶。

3.M受体(muscarinicreceptor)能选择性地与毒蕈碱结合的胆碱受体,能选择性地与烟碱结合的胆碱受体是N受体。

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结构为β-苯乙胺5.生理睡眠状态利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其中慢波睡眠有利于体力恢复,快波睡眠有利于脑力恢复。

6.过量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去甲肾上腺素7.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α受体阻断药8.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为苯二氮卓类9、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10、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凡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二、问答题1. 试述肾上腺素受体和胆碱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胆碱受体是能选择性的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又分为两类(1)M受体:能选择性地与毒蕈碱结合,分布于节后胆碱能纤维支配的效应器膜上。

又分为三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节、胃腺细胞及中枢神经;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和突触前膜;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腺体。

(2)N受体:能选择性地与烟碱结合的胆碱受体。

N n型:分布于自主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细胞上;N m:分布于骨骼肌细胞膜上。

效应:M受体激动可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抑制,并可激活钾通道或抑制钙通道;N受体由四种亚基组成,乙酰胆碱与α亚基结合后,引起离子通道开放,调节Na+、K+、Ca2+的流动。

肾上腺素受体:能选择性的与去甲肾上腺素(NA)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和β受体。

(1)α受体,分两个亚型:α1存在于突触后膜,分布于血管、瞳孔开大肌胃肠和膀胱括约肌、汗腺和唾液腺等部位;α2受体,存在于突触前膜。

(2)ß受体:分为ß1受体和ß2受体两个亚型:ß1,主要位于心脏、肾入球动脉的球旁细胞;ß2:存在于支气管、血管平滑肌、睫状肌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上。

效应:激动剂与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偶联,其中α1受体激动和激活磷酸酯酶,增加第二信使IP3和DAG产生效应,而α2受体激动则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由此使cAMP减少;受体亚型激动后兴奋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产生不同效应。

2. 不同受体激动后的效应及药物作用方式有哪些?作用方式:(1)直接与受体结合:受体激动药,结合后兴奋受体,产生与Ach或NA相似作用(拟胆碱药或拟肾上腺素药);受体阻断药,结合后阻断受体,对抗激动药作用,产生与Ach或NA相反的作用(抗胆碱药或抗肾上腺素药)。

(2)影响递质的体内过程: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转化、转运和储存而发挥作用。

3. 试述毛果芸香碱降低眼内压的作用机制。

毛果芸香碱作用于瞳孔括约肌上M受体,引起瞳孔收缩,使得虹膜向中心拉紧,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扩大,有利于房水通过巩膜静脉窦进入血液循环,使得眼内压下降。

此外,毛果芸香碱使睫状肌收缩,巩膜静脉窦扩大,利于房水循环带走代谢物质,同样可以降低眼内压。

4.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有哪些?何为首选药物?毛果芸香碱即匹鲁卡品(闭角型青光眼)、卡巴胆碱、5. 阿托品有哪些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药理作用:阿托品能阻断M受体,无选择性,竞争性拮抗Ach及胆碱受体激动药的作用。

大剂量能扩张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及阻断N 1受体。

机体各器官对阿托品敏感性不同,按高低顺序:腺体、眼、内脏平滑肌、心脏、中枢神经。

1)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和汗腺最敏感,小剂量即引起口干和皮肤干燥,较大剂量可使胃液分泌减少。

2)眼:阻断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引起扩瞳、眼压升高及调节麻痹。

3)平滑肌作用:对处于痉挛状态的平滑肌作用显著。

4)心脏作用:较大剂量可阻断窦房结M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快;也能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

5)血管和血压:大剂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此作用与阻断M受体无关。

6)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1-2mg)兴奋延髓和大脑,中毒剂量(10mg 以上)产生明显的中枢中毒症状。

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缓解各种内脏绞痛。

2)抑制腺体分泌,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以减少呼吸道腺体及唾液腺体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也用于严重盗汗和流涎症。

3)眼科:虹膜睫状体炎,松弛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验光配镜;检查眼底。

4)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于治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和房室阻滞。

5)抗休克,大剂量治疗中毒性肺炎等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扩张血管,解除小血管痉挛。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迅速解除M症状。

6. 除极化型肌松药、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1)除极化型肌松药,其肌松作用分为两个时相。

Ⅰ相(除极化):与N M胆碱受体结合,使得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去极化,从而引起短暂的肌肉收缩。

Ⅱ相(脱敏):此类药物在突触间隙保持高浓度,可与受体持续结合,从而导致持续除极,使得膜离子通道长期关闭,对Ach 不反应,骨骼肌松弛。

(2)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小剂量的时候能竞争性的与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上的N M胆碱受体结合,本身无活性,不能激动受体产生去极化,但是可以阻断Ach与受体结合产生去极化作用,因此导致骨骼肌松弛,在大剂量时还可以干扰Ach的释放。

7.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作用有何不同?(1)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作用强大,对心脏ßl受体作用较弱,对ß2受体几乎无作用。

可激动血管α受体,使全身小动脉、小静脉均收缩;激动心脏ßl受体,心率加快;小剂量收缩压升高,大剂量血管强烈收缩,收缩、舒张压均增加。

(2)异丙肾上腺素:激动ß受体作用强,对ß1和ß2受体选择性低。

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

激动心脏ß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变快;激动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ß2受体,使血管扩张;心脏兴奋,心排血量增加,故收缩压增加,血管扩张,舒张压下降;激动支气管平滑肌ß2受体,使平滑肌松弛;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等。

(3)肾上腺素:直接激动α和ß受体,产生α型和ß型作用。

激动心脏ß1受体,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作用于小动脉或毛细血管括约肌,激动血管平滑肌α和ß2受体,以α受体占优势的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而以ß2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和冠状血管扩张;激动支气管平滑肌ß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8. 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药理作用:1)ß受体阻断作用:阻断心脏ß1受体,心率下降,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ß1受体,减少肾素释放,降压;阻断支气管平滑肌ß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脂肪分解、抑制糖原分解。

2)内在拟交感活性,部分ß受体阻断药如阿普洛尔,除能阻断受体外,还对ß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

3)膜稳定作用,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临床应用:1)心律失常,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过速型心律失常有效,如窦性心动过速、拟肾上腺素药及全身麻醉药引起的心律失常等。

2)心绞痛,疗效好,防止心绞痛发作,缓解心绞痛症状,长期应用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复发率和猝死率。

3)高血压,常用抗高血压药,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4)慢性心功能不全,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对抗交感神经,使心率减慢,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心脏前后负荷;5)还可作为甲亢及甲状腺危机的辅助用药。

9. 比较地西泮与巴比妥类镇静催眠作用特点。

地西泮:(1)小剂量时可以缓解病人焦虑、不安、紧张、烦躁、恐惧等症状,可用于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焦虑等症状。

(2)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用于各类失眠。

其优点是安全,剂量再大也不引起麻醉;无肝药酶诱导作用、耐受性低、停药后REM睡眠反跳轻;嗜睡及运动失调等不良反应轻。

(3)抗癫痫、抗惊厥,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药物中毒惊厥等。

(4)中枢性肌松。

小剂量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 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用于中枢性肌强直,局部肌痉挛(腰肌劳损)。

(5)较大剂量还会引起暂时性记忆缺失、抑制肺泡换气、降低血压心率等。

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小剂量起到镇静作用,中剂量催眠,大剂量抗癫痫,再大剂量有麻醉的作用。

(1)镇静催眠,小剂量可引起安静、缓解焦虑不安;中剂量可改变睡眠模式。

(2)抗惊厥、抗癫痫。

用于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等引起的惊厥。

(3)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4)麻醉(短效及超短效—硫贲妥;麻醉前给药—长、中效—戊巴比妥)10. 氯丙嗪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应用:(1)CNS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通过阻断脑内中脑—皮质通路以及中脑—边缘通路,常用于精神分裂症、妄想、幻觉等,也可用于大脑器质疾病引起的幻觉和更年期精神病。

2)镇吐,抑制CTZ(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用于肿瘤、药物、放射病呕吐。

3)体温调节,用于低温麻醉、严重感染、中毒高热等辅助治疗。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2)自主神经系统,阻断α受体,翻转肾上腺素降压作用,不作为降压药,副作用多。

(3)内分泌:使催乳素增多,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抑制生长素分泌等,试用于巨人症。

不良反应:(1)常见如嗜睡、口干、心悸、体位性低血压。

(2)锥体外系症状如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等(3)药源性精神异常(4)惊厥、癫痫:用药中发生局部、全身抽搐。

(5)过敏反应:皮疹、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再生障碍等(6)急性中毒:一次大剂量口服导致昏睡、血压下降、心动过速(7)内分泌紊乱:停经、泌乳、抑制儿童生长等。

12. 抗精神病药物分类有哪些?经典:(1)吩噻嗪类,主要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2)硫杂蒽类,主要药物有:氯普噻吨、氯哌噻吨、泰尔登(3)丁酰苯类,主要药物有:氟哌啶醇、氟哌利多(4)苯甲酰胺类,主要药物有:舒必利、硫必利、舒托必利新型:(1)二苯二氮卓类,主要药物有: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2)苯丙异二唑类,主要药物有:利培酮、齐拉西酮(3)二苯丁酰哌啶类,主要药物有:五氟利多(4)其他,阿立哌唑13. 吗啡的药理作用有哪些?(1)CNS作用:1)镇静、阵痛作用强大,应用于各种疼痛,慢性钝痛的作用强于锐痛;可消除紧张、恐惧反应,促进入睡但易醒。

2)抑制呼吸,抑制呼吸调节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小,降低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抑制随剂量加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