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精读检测 苏教版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宋濂,明朝散文家。
〝马生〞,字君那么,〝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不赠言的赠序。
本文属于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不赠言。
这是赠序,有不于介绍评判的序。
学习本文,第一要扫清文字障碍,体会文章内容。
一、读准红色字的音嗜学冻馁烨然负箧曳屣皲裂媵人裘葛之遗缊袍敝衣廪稍三、通假字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阅读全文,要注意的是,作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人,却没有摆出名人的架式进行讲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
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样用自己的切躯体会鼓舞马生勤奋学习的呢?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呢?共四个方面。
一是家贫读书之难;二是援疑质理之难;三是从师求学之难;四是敝衣粗食求学这难。
2.作者求学的要紧方式是什么?文中哪些词写出了读书的艰巨?求学的要紧方式是:援疑质理。
读书的艰巨:假借藏书,手自笔录。
3.«送东阳马生序»文中表现了明代诸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与作者的哪些求学经历相对比?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坐大厦而诵读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诸生衣食之丰与作者生活俸禄之薄相对比;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借书苦读相对比;诸生有师传授与作者从师求学之苦相对比;诸生有求必应与作者质疑请教之难相对比。
4.«送东阳马生序»本文所强调的主旨是什么?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
5.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呢?测试选出与例句中红色字意思相同的一项1、〔〕例:其将归见其亲也A、亲贤臣,远小人B、每得降卒,必亲引咨询委曲C、能够全生,能够养亲D、久为吏民所亲2、〔〕例:卒获有所闻A、五万兵难卒合B、鲁肃闻刘表卒C.猛将必发于卒伍 D、卒成大业选出与例句中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3、〔〕例:当余之从师也A、益慕圣贤之道B、不必假设余之手录C、与之论辩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以下宾语前置句中特点不同于其它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弗之怠B、大王来何操C、沛公安在D、何陋之有5、填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弱冠之年 B.冠军 C.冠冕堂皇 D.冠心病答案:C解析:分析:C项“冠”读guān,其他都读guàn。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答案:A解析:分析:A项“之”为主谓之间,助词,无意。
其余三项均为助词“的”。
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D解析:分析: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
故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答案:C解析:分析: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B。
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
C。
跟从,跟随。
D。
比得上;你。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答案:A解析:分析:A.均为“有时”的意思.故选A。
八年级语文下册 23《送东阳马生序》精品教学案 苏教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如“逾越”“叩问”“走”等,掌握虚词“而”“以”等的用法,培养自读古文的能力。
⑵了解序的内容、特点和要求。
⑶整体感知文章,深入探究,能独立筛选有用信息,体会对比手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⑴通读课文,了解序言的特点和性质以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⑵筛选出重点语句并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论证的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和学习古人刻苦求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⑴学习和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⑵朗诵背诵文言课文。
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古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想学有所成想成就一番事业不经一番磨砺是很难成功的。
追思古人那凿壁偷光的专心,闻鸡起舞的恒心,悬梁刺股的决心……抚古思今感慨良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明学士宋濂看看他在怎样的环境下最终学有所成的。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简介序的特点及作者。
(1)本文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2)作者:宋濂(1310—1380)号潜溪,一生勤奋好学,幼时家贫,长借人家藏书苦读。
因勤学苦读和才学渊博为当时文坛推崇。
朱元璋统一后,受聘南京辅佐他,并参与制定明初诸大典,是明朝开国元勋。
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地位相当于宰相。
病死夔州。
字:景濂。
著作以散文为主。
他与刘基、高启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有《宋学士文集》。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辞官还乡后,赴京师朝见时写的。
2.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嗜shì逾.越yú加冠.ɡuān 叩.问kòu 叱.咄chì俟 sì负箧.曳屣.qiè xǐ衾qīn 日再食.sì龟.裂jūn 媵.人yìnɡ容臭. xiù烨.yè然蕴.袍敝衣yùn廪稍..lǐnshào 裘.葛qíu 遗wèi 馁něi 谒yè撰zhuǎn 贽zhì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的意思。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一、以下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嗜学(shì)硕师(shuò)逾约(yú)冻馁(něi)B.叱咄(duō)裘葛之遗(yí)俟(sì)烨然(yè)C.负箧(qiè)缊袍(yùn)廪稍(lǐn)为贽(zhì)D.撰(zhuàn)容臭(xiù)皲裂(jūn)媵人(yìng)二、说明加粗的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无以致书以观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援疑质理4.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6.非天质之卑三、翻译以下句子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4.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四、以下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D.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没必要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②东阳马生君那么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文中加粗的字,读音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稍厦朝谒A.shà shà cháo yèB.shāo shà zhāo yèC.shào xià cháo yìD.shāo xià zhāo yì2.选文①共两句,第一个长句又有四个分句,别离从四个方面与课文中的第一部份形成对照,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是如何形成对照的,前一句与后一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三课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导航 苏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三课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导航苏教版高手支招①阅读导航读前热身宋濂求学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
他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却能博览群书,得到名师的指点,这全得益于他诚实守信和坚忍不拔的品格。
宋濂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
酷爱读书的他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借书来看。
一次,宋濂借到一本好书,越读越喜欢,于是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为了能按时归还,他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寒气无情地透过窗子,把宋濂的小手冻得冰冷僵直。
他不得不放下笔,将手伸开,握拢,再伸开,再握拢,等手暖和一点,再接着抄。
母亲一觉醒来,发觉宋濂的屋里还亮着灯,就掀开门帘走进来,说:“孩子,你怎么还不睡呀?都后半夜了,天又这么冷?”“娘,我在抄书呢!”宋濂答道。
“明天再抄吧!今天太晚了。
”“明天来不及了,我答应明天还书的,今天晚上我必须抄完。
”“他们家有这么多书,不会急着看这一本的。
这又不是大不了的事,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
何必这么认真?”“娘,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人说话都要讲信用,您说是吗?”就这样,宋濂一直抄到天亮,总算把整本书抄完了。
白天,他把书还给主人家。
那个人接过书一看,干干净净,不卷不折,还是那么平整,非常高兴,就对宋濂说:“快过来看看,这一排都是好书,你想借哪本?随便挑吧!”长此以往,宋濂借了许多书,大大增长了学识,后来成为了一代文豪。
淘宝路标1.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本文的文学知识。
2.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古人克服困难、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和意志。
知识储备作者作品宋濂(1310—1381)明初文学家。
字景濂,号潜滨,浦江(今属浙江省)人。
元末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后负责纂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文题解读“马生”,字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本文属于赠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班级学号姓名得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两段文字,完成1—5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是人多以书假余B.不敢稍.逾约 C.无奔走之劳.矣以.中有足乐者.之供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D.益慕圣贤之道.E.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2.用现代汉语翻译“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答:3.第①段中《诗》《书》分别指和。
4.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阐明道理,请你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一组对比,并说说其阐明了什么道理?答:5.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能揭示本文作者关于求学的观点?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AE2.等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圣贤之道。
3.诗经、尚书4.示例:“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相对比。
通过对比说明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学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其它对比也可以。
)5.C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语段,回答6-10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三课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导航 苏教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高手支招①阅读导航读前热身宋濂求学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
他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却能博览群书,得到名师的指点,这全得益于他诚实守信和坚忍不拔的品格。
宋濂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
酷爱读书的他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借书来看。
一次,宋濂借到一本好书,越读越喜欢,于是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为了能按时归还,他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寒气无情地透过窗子,把宋濂的小手冻得冰冷僵直。
他不得不放下笔,将手伸开,握拢,再伸开,再握拢,等手暖和一点,再接着抄。
母亲一觉醒来,发觉宋濂的屋里还亮着灯,就掀开门帘走进来,说:“孩子,你怎么还不睡呀?都后半夜了,天又这么冷?”“娘,我在抄书呢!”宋濂答道。
“明天再抄吧!今天太晚了。
”“明天来不及了,我答应明天还书的,今天晚上我必须抄完。
”“他们家有这么多书,不会急着看这一本的。
这又不是大不了的事,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
何必这么认真?”“娘,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人说话都要讲信用,您说是吗?”就这样,宋濂一直抄到天亮,总算把整本书抄完了。
白天,他把书还给主人家。
那个人接过书一看,干干净净,不卷不折,还是那么平整,非常高兴,就对宋濂说:“快过来看看,这一排都是好书,你想借哪本?随便挑吧!”长此以往,宋濂借了许多书,大大增长了学识,后来成为了一代文豪。
淘宝路标1.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本文的文学知识。
2.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古人克服困难、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和意志。
知识储备作者作品宋濂(1310—1381)明初文学家。
字景濂,号潜滨,浦江(今属浙江省)人。
元末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后负责纂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文题解读“马生”,字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本文属于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青年马生的临别赠言。
苏教语文八下5.23送东阳马生序检测3
中考语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6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24、翻译下面句子。
(2分)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3分)①②③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3分)答:答案:22、①跑(赶快)②等待③浸泡④气味香气(2分)23、A(2分)24、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分,每题1分。
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25、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3分)26、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苏教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俟.(sì)烨.然(yè)缊.(yùn)绮.绣(qǐ) 媵.人(yìng) 屣.(xǐ)叱咄..(chì duō) 皲.裂(jūn) 嗜.学(shì)硕.师(shuò) 容臭.(xiù) 廪.稍(lǐn)负箧.(qi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无从..致书以观(没有办法)(2)弗之怠.(懈怠)(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4)尝.趋百里外(曾经)(5)援疑质.理(询问)(6)礼愈至.(周到)(7)缊.袍敝.衣(旧絮)(破)(8)略无慕艳.意(羡慕)(9)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10)无冻馁.之患矣(饥饿)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2)媵人持汤沃灌“灌”同“盥”,洗手(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留下的汁水(2)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奔向今义:趋势(4)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5)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古义:赠送,给予今义:遗失(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注意词类活用情况。
(1)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上(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3)不必若余之手.录名词作状语,用手(4)戴朱缨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用朱缨宝玉(5)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6.学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某校八年级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学校操场,云南某校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启动仪式。
八年级语文下册 23《送东阳马生序》》基础过关 苏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 2.致.书以观3.走.送之 4.既加冠..5. 余因.得遍观群书6.尝趋.百里外7.门人弟子填.其室 8.不敢出一言以复.9.卒.获有所闻 10.持汤.沃灌11.主人日再.食 12.四支.僵劲不能动13.腰.白玉之环 1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1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无奔走之劳.矣17.凡所宜.有之书 18.假诸.人而后见也19.非天质之卑. 20.言和而色夷.21.援疑质.理 22. 同舍生皆被.绮绣二、翻译下列句子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三、简答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结合课文说明。
2.对比手法是本文一个特色,请举例作简要说明。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5.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6.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7.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8. 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9.从文题看这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文章为什么开篇花那么多的笔墨写自己少时求学的经历。
《送东阳马生序》基础过关参考答案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2.致.书以观取得,买到,这里指买书3.走.送之跑 4.既加冠..到了成年5. 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就6.尝趋.百里外跑到7.门人弟子填.其室拥挤 8.不敢出一言以复.辩解9.卒.获有所闻终于 10.持汤.沃灌热水11.主人日再.食二次 12.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13.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 1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朝廷1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概 16.无奔走之劳.矣劳累17.凡所宜.有之书应当 18.假诸.人而后见也之于19.非天质之卑.低下 20.言和而色夷.平和21.援疑质.理询问 22.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二、翻译下列句子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推荐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精读检测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精读检测苏教版高手支招⑥精读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砚.冰(yàn)嗜.学(shì)硕.师(shuò)逾.约(yú)B.叩.问(kòu)叱咄.(duō)烨.然(huá)裘.葛(qiú)C.负箧.(jiǎ)缊.袍(yùn)廪.稍(lǐn)为贽.(zhì)D.冻馁.(něi)容臭.(chòu)皲.裂(jūn)媵.人(yìng)答案:A提示:B项中的“烨”应读“yè”;C项中的“箧”应读“qiè”;D项中的“臭”应读“xiù”。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无从致.书以观(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未尝稍降辞色..( )(4)援疑质.理( )(5)生以乡人之子谒.余( )(6)非天质之卑.( )答案:(1)取得,这里指买到(2)借(3)言辞脸色(4)询问(5)拜见(6)低下提示:要注意文言词语古今含义的区别,结合句意来理解。
3.根据课文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他人之过哉?答案:(1)负箧曳屣(2)缊袍敝衣处其间(3)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提示:本文要求全文背诵,要加强诵记,以积累语言。
4.本文作者_________,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人。
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答案:宋濂明初提示:本文的文学知识十分重要,要加强诵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八年级语文下23.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苏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一,基础知识:1,按课文填空()冰坚弗之()德()望尊()疑质理遇其()()足肤()裂负()()()以()拥()()袍()衣2,解释加点词: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寓逆旅: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披绮绣:3,翻译: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这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 (4)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4)doc初中语文 (1)〔时刻:45分钟总分值:100分〕基础知识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6分〕①嗜.学〔〕②硕.师〔〕③媵.人〔〕④容臭.〔〕⑤廪.稍〔〕⑤负箧.〔〕2.讲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四支.僵劲不能动〔〕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④流辈..甚称其贤〔〕3.讲明以下各句中〝以〞字的用法。
〔4分〕①以衾拥覆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俯身倾耳③以请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①_______ ②______ _ ③_______ ④_______4.翻译〔4分〕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5.按原文填空。
〔4分〕其业有不精,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语言表达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谈。
〔4分〕7、写出两句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4分〕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咨询题。
〔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讲明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嗜.学:〔〕逾.约:〔〕假.余:〔〕走.:〔〕9、简洁地概括上述文段的内容。
〔4分〕10、作者学习的勤苦表现在哪些地点?〔4分〕11、这一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二〕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假设神人。
余那么緼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跑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咨询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特色训练 苏教版
第二十三课送东阳马生序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①既加冠.()②主人日再食.()③右备容臭.()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D.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例句:非天质之.卑。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D.不必若余之.手录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走.送之古义:今义: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③尝趋.百里外古义:今义:④日再.食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具体用法。
①计日以.还:②以.衾拥覆:③以.中有足乐者:④生以.乡人子谒余:⑤撰长书以.为贽: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6.给下列省略句,补上省略的字。
①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②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
二、同步解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以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一、自主练习⒈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学〔〕加冠〔〕叱咄〔〕负箧〔〕曳屣〔〕皲裂〔〕烨然〔〕媵人〔〕⒉讲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咨询〔〕③色愈恭,礼愈至〔〕④卒获有所闻〔〕⑤负箧曳屣〔〕⑥烨然假设神人〔〕二、阅读延伸〔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⒊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⒋翻译以下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什么意思?⒍加点的实词讲明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庞大〕谷中B.媵人持汤〔热水〕沃灌C.无鲜肥〔肥肉〕味道之享D.不知口体之奉〔奉献〕不假设人也⒎〝之〞作为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的一项为哪一项〔〕A.当余之从师也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之〕C.戴朱缨宝饰之帽D.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⒏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②日再食。
⒐本段总结这部分文字乃至整个段落的一句是什么?⒑应如何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二〕熟读精思〔节选〕朱熹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躯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右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那么不待解讲,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 (2)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 (2)doc初中语文 (1)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
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那么前来拜望,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鼓舞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讲教,而是现身讲法,表达自己青青年时代求学的艰巨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二、咨询题研究1.作者是如何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困难情形,要紧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巨: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
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咨询。
通过作者的主观努力,坚强拼搏,在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经历了许多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
作者专门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巨: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
生活上困难专门,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
但这些都未坚决作者求学的意志。
在困难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
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知识的积存,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2.作者写自己困难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是为了鼓舞马生勤奋学习。
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舞和期望,作者的意图专门明显。
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练习讲明一、背诵课文,讲讲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什么缘故能够这么做。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
【K12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掌握虚词“以”的用法。
2.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论证和手法。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字词解析①注音释义嗜(shì)学:喜爱学习。
俟(sì):等待屣(xǐ):鞋子。
衾(qīn):被子。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文中指香气。
裘葛(gé)之遗(wèi):裘(冬衣),葛(夏衣),遗(送)。
②词性活用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
笔──用笔,名词作状语)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名词用作动词。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每天名词作状语)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名词作状语)③通假字四支僵劲(“支”通“肢”)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都是借的意思)2.句式解析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
“之”代笔录的事。
“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撰长书以(之)为贽(省略介词宾语,“之”代这封信。
)岂他人之过哉(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
)3.难句解析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③生以乡人子谒余。
生,年青人。
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
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
以,凭借。
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第一个“其”,代“他”(马生),第二个“其”代“他的”(马生的)。
故,特意。
全句译作:马生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讲述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来告诉他。
内容主旨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1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K12学习】《送东阳马生序》的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案1、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1、重点:①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②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这是一篇赠序,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
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查释、翻译、理解,互助学习,掌握一些实词和虚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
三课时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2、借助工具书,读准文中字词,了解大意。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一则古人悬梁刺股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导入。
其实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勤奋读书的人和事,你还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从记忆中搜索相关故事(王羲之刻苦勤奋的故事;囊萤映雪;成门立雪;凿壁偷光…)古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二、学生交流作者作品相关资料教师适当补充:1、介绍作者:(投影出示)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
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
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精读检测苏教版
高手支招⑥精读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砚.冰(yàn)嗜.学(shì)硕.师(shuò)逾.约(yú)
B.叩.问(kòu)叱咄.(duō)烨.然(huá)裘.葛(qiú)
C.负箧.(jiǎ)缊.袍(yùn)廪.稍(lǐn)为贽.(zhì)
D.冻馁.(něi)容臭.(chòu)皲.裂(jūn)媵.人(yìng)
答案:A
提示:B项中的“烨”应读“yè”;C项中的“箧”应读“qiè”;D项中的“臭”应读“xiù”。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无从致.书以观(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未尝稍降辞色
..( )
(4)援疑质.理( )
(5)生以乡人之子谒.余( )
(6)非天质之卑.( )
答案:(1)取得,这里指买到(2)借(3)言辞脸色(4)询问(5)拜见(6)低下
提示:要注意文言词语古今含义的区别,结合句意来理解。
3.根据课文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
(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他人之过哉?
答案:(1)负箧曳屣(2)缊袍敝衣处其间(3)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提示:本文要求全文背诵,要加强诵记,以积累语言。
4.本文作者_________,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人。
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答案:宋濂明初
提示:本文的文学知识十分重要,要加强诵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从致.书以观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义正辞.严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5.答案:A
提示:A项中前一个“致”的意思是“取得”,后一个意思是“集中”;B项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C项中的“患”是“忧虑”的意思;D项中的“辞”是“言语”的意思。
6.答案: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提示:“俟”是“等到”的意思。
7.答案: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提示:该句中的“以是”表明上文是“多以书假余”的原因。
8.答案: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提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回答。
9.“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②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写在下面空格内。
(50字以内)
①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
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
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
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答案示例:①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
②失聪,预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的结束,而贝多芬却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这部不朽的乐章。
③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
提示:所举事例要典型、有说服力,内容要体现“折磨人”“锻炼人”两方面,语言要符合议论文中记叙的要求。
10.作者认为,太学诸生有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那么就应该业精德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100字左右。
)
写作提示:这是开放性试题,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学后的体会,或者今后的打算,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