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试题:第27课 随堂
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件:第26课
美国 •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 ________的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 „„„„② 政治 • 3.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 ________大国的 目标。
•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③ • 1.背景 民族解放运动 • (1)二战后,________________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 亚非拉 立。 贝尔格莱德 • (2)新独立的广大__________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______________举行。 • 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新殖民主义 • 4.主张 国际经济 •新秩序 (1)初期:制止______________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 和表现。
• ③『思考』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加 入不结盟运动组织? • [答案] 提示: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中国与苏联结成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 到1980年条约有效期满,在此期间,中国当然不能加入不 结盟运动。但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与之保 持着良好的合作。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 1.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
形成
2.简述日本成为世界
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2.难点:法德和解对国际关系的
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
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启示;日本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
国家的启示 【学法导引】
兴起
课前自主学习
• • • • • •
• • • •
3.影响 „„„„① 经济 (1)西欧国家不断加强________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独立自主 (2)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_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
”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苏联僵化的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D.民族矛盾尖锐2.2019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
2019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3.“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多边主义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D.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4.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A.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主题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C.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
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6.“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各种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此起彼伏(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B.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D.和平与发展,紧张与动荡成为国际形势的一种特点7.有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美国领导下的单极格局,这是美国一直凭借其“超强”的地位而谋求的;二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希望的多极化格局。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强化作业: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八单元第二十六课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4·河北重点中学高一联考)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
”他认为法德合作()A.有利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是西欧联合的关键解析:本题考查对二战后政治、经济多极化的理解。
根据题干材料,二战后法德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联合的关键,故答案选D项。
A项是指2002年欧盟的建立,故排除;B项表述错误;C项是在1993年,排除。
答案:D2.(2014·黄山高一模拟)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把欧洲主要的工业区置于共同管治之下,保证了这些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加强了法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法德之间矛盾的和解,从而防止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答案:B3.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A.欧洲经济崛起,美国控制欧洲的计划破产B.美、日、西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欧洲联盟成立,需要美国调整全球策略D.美国在争霸中受挫,迫使其调整对欧政策解析:本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不得不调整对欧洲的政策。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中欧盟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D项美苏争霸中美国受挫是主要原因。
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试题:单元质量评估1
第一单元单元质量评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长春高一期末)《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C)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大禹的儿子“启”取代禹的继承人“益”登上了天子的位置。
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故C项符合题意。
2.(2018·遵义高一检测)古书记载:“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反映出商朝王权(A)A.与神权密切结合B.完全听命于天C.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被神权所左右[解析]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商王宣扬自己的血统是由天神赋予的,自己能通过“尊神”“事神”与上天沟通,从而神化和强化王权,以巩固统治。
3.(2018·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山西曲沃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
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C)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交纳贡赋[解析]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三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C项符合题意。
4.(2018·梅州高一检测)“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
”陈胡公属于西周时受封的(C)A.王族B.功臣C.先代贵族D.周边归顺贵族部落首领[解析]材料中“虞帝舜之后也”说明陈胡公是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选C项。
(共27课)人教版历史必修1(全册)学案配套习题汇总
(共27课)人教版历史必修1(全册)学案配套习题汇总教材习题点拨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解析: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互相依存的两个制度有共同点,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和等级制度。
答案提示: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学习延伸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如:陈姓,就是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
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许姓是周武王封神氏的后代文叔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
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课后上网查阅自己的姓氏由来。
教材习题点拨本课测评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解析:本题要求在对比分封制的基础上,分析郡县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
结合所学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内容,从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分析郡县制的影响。
答案提示: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的,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
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学习延伸想一想,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长城?解析:解题时要找准争鸣双方的不同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最后谈谈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提示:原因: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
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件:单元总结7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总结
1 2 3 4
必清· 线索导引 必记· 精要盘点 必练· 高考真题 单元质量评估
必清 · 线索导引
• 线索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 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西 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并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发挥 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开始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必练 · 高考真题
• 1.(2018·全国文综卷Ⅰ,4分)1948~1949年夏,英、法、 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 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 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 A 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 认。这反映出( )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单元质量评估
时 新中国成立至20 20世纪70年代至 20世纪90年代以 • 二、现代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80年代 间 世纪50年代 来 特 征 尖锐对抗 关系正常化 曲折发展
两大阵营对立, 中国国际地位提 共同的利益要求 原 美国对中国政治 高;美国霸权地 和不同的国家利 因 孤立、经济封锁、 位衰弱,遏制中 益 军事威胁 国政策破产 美国与中国为敌;
• 3.20世纪70年代 • 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 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 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 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响。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 • 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 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的 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 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 出了重大贡献。
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件:单元总结2
项目 古希腊文明 •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古罗马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 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 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 拓展方 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 式 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 文明 马文明 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 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 国家形 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 式 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立自主
• 线索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 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代罗马制 定了各种法律法规。罗马法不断发展变化,从习惯法到成 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系统完善,内容十分 丰富,它不仅维系了古罗马的统治,而且对欧美各国近代 法律体系的构建也影响深远。
项目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代中国、希腊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 用 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制度密切相关
①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 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专制主义
相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 同 利 转型 弊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 罗马共和国由罗马贵族
必练 · 高考真题
• 1.(2018·全国文综卷Ⅲ,4分)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 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 B 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 时雅典( )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 3.(2018·全国文综卷Ⅱ,4分)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 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 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 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 C 是( )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 权利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Word版含解析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人已经死亡。
于是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
当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手提箱留给谁?这可不是儿戏,于是商定:由俄罗斯来控制。
”材料中“病人已经死亡”是指( )A.苏联成立B.东欧剧变C.美苏争霸D.苏联解体解析:D 材料中“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是指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核手提箱……由俄罗斯来控制”说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答案为D。
2.某班同学曾在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
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解析:C 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这是东欧剧变这个不幸中的有幸事件,所以本题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既看到东欧剧变这个不幸,又看到“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这个幸运的事情。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学者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称“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历史终结论”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苏东剧变,冷战结束B.中国认同市场经济模式C.世贸组织的建立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自由民主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说它是历史的终结,是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回应,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社会制度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4.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最近的20年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二十七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随堂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练习试题.docx
第 26世界多极化的出者表号知点易中走向合的欧洲1、2日本求政治大国地位43不盟运的起5合 76一、1.(2017 ·江宿迁期末 ) 早在 1944 年 3 月⋯⋯他 ( 戴高 ) 提在共同的基上建立一个“西方集”, “它的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
“西方集”的建始于()A. 欧洲煤共同体B.欧洲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解析 :A 根据材料可知 ,“西方集”指的是走向合的欧洲 , 四个 , 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共同体 , 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 , 故 A 正确。
2.欧洲史行到 20 世的第二次世界大以后 , 出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欧一批共党政国家峙 , 在种情况下 , 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
直接推1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A. 德国和法国B. 英国和法国C.美国和苏联D.英国和德国解析 :A 材料中欧洲新的分裂因素指的是美苏“冷战”, 而古老的“欧洲梦”是指欧洲的统一 , 推动欧洲走向统一的核心力量是德国和法国。
美苏都不愿意看到欧洲走向统一 , 英国 1973 年加入欧共体。
3.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 , 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 , 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 , 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 , 警示战争解析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 美国“扶蒋反共” 失败后 , 被迫扶持日本 , 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4.20 世纪 80 年代 , 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 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
这种现象说明()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2解析 :D 20 世 80 年代 , 随着日本力增 , 脱政治上依附于美国的状 , 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D 正确。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6课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第八单元第二十六课一、选择题1.(2018·焦作高一检测)“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B)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安全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据材料“欧共体……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可知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故选B项。
A、C两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排除;D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2.(2018·淮南高一期末)“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它们各自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掠夺对方的基础上,冤冤相报。
从20世纪50年代后,它们寻求合作,谋求共赢。
”上面所描述的国家关系比较典型地发生在(C)A.英国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B.美日之间C.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间D.美欧之间[解析]结合所学史实,最符合材料信息的国家是法国和德国,法德都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因此,正确的答案为C项。
3.(2018·延吉高一联考)日本外务省1991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
”这表明日本(C)A.成为世界头号霸主B.拥有国际问题否决权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主导亚洲稳定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材料中“起到中心作用”,说明日本想在亚太地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项正确;A项和B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后的政治主张;D项明显不是日本的目标。
故选C项。
4.(2018·苏州高一期末)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
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C)A.欧共体B.英国C.不结盟运动D.日本[解析]“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指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国家,欧共体、英国、日本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A、B、D三项错误。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解析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江苏宿迁期末)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
“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西方集团”指的是走向联合的欧洲,综观四个选项,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A 项正确。
2.欧洲历史行进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
直接推动这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 )A.德国和法国B.英国和法国C.美国和苏联D.英国和德国解析:A 材料中欧洲新的分裂因素指的是美苏“冷战”,而古老的“欧洲梦”是指欧洲的统一,推动欧洲走向统一的核心力量是德国和法国。
美苏都不愿意看到欧洲走向统一,英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
3.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4.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
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解析:D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试图摆脱政治上依附于美国的状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6课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含解析.doc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编者选题表1.(2017·江苏宿迁期末)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
“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西方集团”指的是走向联合的欧洲,综观四个选项,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A项正确。
2.欧洲历史行进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
直接推动这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 )A.德国和法国B.英国和法国C.美国和苏联D.英国和德国解析:A 材料中欧洲新的分裂因素指的是美苏“冷战”,而古老的“欧洲梦”是指欧洲的统一,推动欧洲走向统一的核心力量是德国和法国。
美苏都不愿意看到欧洲走向统一,英国1973年加入欧共体。
3.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4.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
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解析:D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试图摆脱政治上依附于美国的状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D项正确。
(成才之路)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题(打包8份)测试题6
专题六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的活动中,有四位同学先后发言,其中观点有误的是()A.甲:其根本原因是工商业发达,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得到壮大B.乙:独特的地理环境只是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C.丙:这是由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决定的D.丁:平民的不懈斗争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答案】 C【解析】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只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的有利条件,但并非决定条件。
事实上,古希腊有很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并没有实行民主制,斯巴达就是典型代表。
2.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表明了希腊公民的()A.自私性B.集体性C.私有化D.至高无上的特点【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主旨的把握。
材料认为公民是城邦的一份子,故选B项。
3.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 C【解析】A项符合前者,B项符合后者,D项与题干无关。
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打破了血缘世袭,郡县制打破了世袭制,所以选C。
4.悉尼·胡克在《历史中的英雄》中说:“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
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B.实行陶片放逐法C.成立五百人议事会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答案】 B【解析】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然后投票表决,对得票数超过6 000的人予以放逐。
(成才之路)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单元测试题(打包8份)测试题89
专题八~九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B.福利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C.人们对社会制度开始进行新探索D.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答案】 C【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贫富差距扩大、政治权利不平衡等社会弊病日益暴露。
面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些人开始探索理想的社会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材料中欧文建立的是一个社会组织,并非政权,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福利制度,B错误;此时社会主义并未成为现实,D错误。
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早产儿。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B.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C.它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D.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题中的说法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3.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了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C.巴黎公社缺乏斗争经验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材料中马克思的论断是指巴黎公社运动中公社未能凭借强大的实力,一举歼灭卖国的资产阶级政府,而是忙于公社的选举,给反动派以喘息之机;也没有及时坚决地镇压巴黎城内的反动势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第二十七课
一、选择题
1.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
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D)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B.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东欧剧变
[解析]注意抓住时间限制“1989年”和“1990年”。
A项开始于二战后;C项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B项“形成”的说法错误。
2.(2018·广州高一期末)以下对如图漫画国际关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C)
A.“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B.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C.民族、领土等矛盾及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
D.美、两伊、以、巴、黎共同主导当今多极化世界
[解析]根据漫画信息看出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导致地区冲突增加,反映出“冷战”结束后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加上大国的插手导致整个国际局势动荡,C项正确。
3.(2018·安阳高一联考)金融家索罗斯写道:“欧盟已经掌握了广泛的资源来对世界舞台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欧盟(C)
A.综合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B.实现了欧洲国家的政治统一
C.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D.撼动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解析]欧盟的综合实力尚未超越美国,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世界舞台产生影响”,故B项错误;伴随着欧盟的壮大,其逐渐成为了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故C项正确;此时,美苏两极格局早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4.(2018·大同高一联考)2012年2月22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但在该过程中,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
这表明日本(B)
A.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B.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乐观其成
C.视联合国安理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
D.国家理想被无情地掣肘于国际歧视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不能实现的话,可以考虑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说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愿望难以乐观其成。
5.(2018·张家界高一期末)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已经形成了单极化格局
B.当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解析]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由于“多强”对“一超”的制约,并未形成单极格局,但是也不是多极格局,美国仍然处于特殊地位,因此,本质上当今世界格局仍然处于从两极格局到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伤痕遗产”。
材料二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
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冷战”退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局面?
[解析]注意结合所学作答。
[答案]直接原因:1991年,苏联解体。
局面: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解析]注意从多个力量中心发展壮大危及美国霸权及频发的地区冲突、恐怖事件危及美国安全等方面作答。
[答案]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和新冲突,削弱美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核扩散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