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的类群及作用机理
生物上除草剂除草的原理
生物上除草剂除草的原理
除草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控制或杀死杂草。
除草剂的原理取决于其成分和作用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除草剂原理:
1. 非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不区分杂草和作物,可以杀死所有植物。
其主要成分是草甘膦(Glyphosate),该化学物质会干扰植物的氨基酸合成途径。
这会导致植物无法生产所需的蛋白质,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2. 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植株。
其原理可以基于不同的作用方式,例如:
- 模拟植物生长激素:这类除草剂含有类似植物生长激素的化学物质。
当杂草吸收了这些化学物质后,会出现异常生长、变形和死亡。
- 干扰植物植物光合作用:某些除草剂可以干扰杂草的光合作用,破坏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和能量产生过程,导致植物无法生存和生长。
3. 土壤消毒剂:这类除草剂通常应用于不需要种植作物的地区,如停车场或建筑工地的边缘。
它们通过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残骸来阻断杂草的生长。
一些土壤消毒剂也可以使用热水或蒸汽来杀死杂草和其他植物。
总结起来,除草剂通过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过程、代谢途径或生长发育来达到除草的目的。
具体使用哪种除草剂取决于目标是控制杂草还是保护作物,以及应用
的环境和使用者的需求。
常见除草剂的应用原理是什么
常见除草剂的应用原理是什么1. 概述除草剂是一种可以有效阻止或抑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农业、园艺和草坪护理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除草剂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对杂草的内部生理过程产生干扰,从而使杂草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2. 常见除草剂分类常见除草剂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使用对象等。
以下是根据作用机制的分类方式列出的常见除草剂:2.1. 草酮类除草剂草酮类除草剂作用于杂草的生物合成过程,通过阻断植物特定的酶活性,干扰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常见的草酮类除草剂包括:•哈拉(halosulfuron-methyl)•苏尔禾(sulfosulfuron)•嘉宝利(imazosulfuron)2.2. 芸苔类除草剂芸苔类除草剂抑制杂草的主要过程是破坏植物细胞壁的合成。
这类除草剂对杂草的选择性较好,可以削弱杂草的生长。
常见的芸苔类除草剂包括:•苯甲酰氨基二甲基异氰酸酯(isoxaben)•异草胺(dicamba)•百草枯(glyphosate)2.3. 唑类除草剂唑类除草剂抑制杂草的主要机制是阻止植物的特定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干扰杂草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唑类除草剂包括:•恶草灵(clodinafop-propargyl)•乙草胺(ethametsulfuron-methyl)•合成拟除草素(mesosulfuron-methyl)3. 除草剂的工作原理除草剂通过作用在杂草的特定生物过程,对杂草进行强化或抑制。
以下是常见除草剂的工作原理的简要说明:3.1. 草酮类除草剂的工作原理草酮类除草剂通过干扰植物酶的活性,抑制杂草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这些除草剂主要靶向杂草的特定酶,例如靶向脱氢酶的草酮类除草剂可以抑制植物体内的某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3.2. 芸苔类除草剂的工作原理芸苔类除草剂干扰杂草的细胞壁的合成,这一过程是杂草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除草剂作用于杂草细胞壁合成的酶或蛋白质,从而削弱杂草的细胞壁,并进一步抑制其生长。
简述除草剂的种类和剂型。
简述除草剂的种类和剂型。
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剂型。
一、按作用机制分类1. 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够杀死各种植物,包括目标植物和杂草。
这类除草剂常用于清除大面积的杂草,但也会对农作物和其他有用植物造成伤害。
2. 选择性除草剂:具有针对特定杂草的作用,对目标植物和其他有用植物影响较小。
这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草坪等地,能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3. 土壤除草剂:通过在土壤中形成屏障,阻止杂草的发芽和生长。
这类除草剂适用于长效控制杂草的场所,如道路边坡、渠道等。
4. 叶面除草剂:通过叶面吸收,影响杂草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这类除草剂常用于农作物田间除草、园林绿化等场合。
二、按剂型分类1. 液体除草剂:包括乳剂、悬浊剂、溶液等形式。
液体除草剂易于使用,可以喷洒或刷涂在植物叶面或土壤上,便于药剂的吸收和作用。
2. 颗粒除草剂: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形式存在,可以散布在土壤上,通过水分的渗透将药剂输送到植物根部,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3. 气雾剂:将除草剂制成气雾状,通过喷雾器或喷雾罐喷洒,能够快速均匀地覆盖植物叶面,提高除草效果。
4. 预混剂:将除草剂预先与其他添加剂混合,形成一种即用型的产品。
预混剂使用方便,能够减少使用者的操作复杂度,提高施药效率。
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包括目标植物、杂草类型、使用环境等因素。
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按照标签说明正确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耕作管理也是综合防治杂草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对除草剂的依赖,保持农田和园林的生态平衡。
除草剂的应用原理
除草剂的应用原理1. 除草剂的定义和分类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杀灭或抑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杀草机理和化学结构,除草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物,不区分杂草和作物。
•选择性除草剂:能够选择性地杀灭杂草,对作物相对无害。
•接触性除草剂:通过直接接触杂草的地上部分或地下部分来杀灭杂草。
•吸收性除草剂:通过被植物吸收,并通过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循环来杀灭杂草。
•土壤处理剂:通过在土壤中杀灭杂草的根系或发芽部分来达到除草效果。
2. 除草剂的主要组成成分除草剂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
2.1 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是除草剂发挥杀草作用的重要成分。
根据其杀草机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活性成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非选择性除草剂的活性成分:常见的活性成分包括草甘膦、百草枯等,它们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特定酶活性,从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停止或死亡。
•选择性除草剂的活性成分:常见的活性成分包括草铵膦、镁草膦等,它们通过特异性的杀草机理,只对杂草产生杀伤作用,对作物相对无害。
2.2 辅助成分辅助成分主要是为了提高除草剂的稳定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方面的性能而添加的。
常见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吸附剂、表面活性剂等。
3. 除草剂的应用原理除草剂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吸收与传导作用一旦除草剂喷洒到杂草叶面上,活性成分会快速被杂草吸收,并通过植物内部的维管束传导到整个植物体内。
这一过程称为吸收与传导作用。
活性成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过程中,会对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系统等产生影响,最终导致细胞功能失常、代谢障碍以及植物死亡。
3.2 生长调节作用除草剂的一些活性成分也具有生长调节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干扰植物的激素代谢,改变植物的生长模式。
例如,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而对作物不产生明显影响。
3.3 接触作用接触性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杂草的地上部分或地下部分来杀灭杂草。
接触性除草剂会破坏杂草的细胞膜结构,导致水分和养分的丧失,最终导致杂草的死亡。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也被称为除草药或草甘膦,是用于控制和杀灭杂草的化学药剂。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除草效果。
以下是除草剂的一些常见作用机理:
1.阻断植物生长素合成:植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导致植物停止生长并最终死亡。
2.阻断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色素。
一些除草剂可以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死亡。
4.阻断氨基酸或脂肪酸合成:氨基酸和脂肪酸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一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植物氨基酸或脂肪酸的合成,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死亡。
5.干扰细胞壁合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和支持结构。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导致植物细胞壁脆弱,无法正常发育和扩张,最终死亡。
6.干扰DNA或RNA合成:DNA和RNA是植物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DNA或RNA的合成,从而阻碍植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最终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7.干扰脯氨酸合成途径:脯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非蛋白质氨基酸,对植物的生长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植物脯氨酸的合成途径,导致脯氨酸积累不足,限制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可能具有多种以上作用机理的复合效果。
此外,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也可能因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剂量以及应用方法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并遵循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自1979年氯磺隆开发成功以来,世界除草剂工业便进入了超高效时代,特别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杨酸类等系列超高活性品种的问世,给除草剂新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除草剂类型按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可分为苯氧乙酸类、酰胺类、二苯醚类、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和五氯酚钠等。
按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
选择性除草剂,是指有选择性地杀死田间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一类除草剂。
例如,2,4-D,2-甲-4-氨能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禾本科作物无害;西玛津能杀死玉米地里杂草,而对玉米无害;敌稗能杀死稗草而不伤害禾苗等。
灭生性除草剂也叫非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能杀死地里所有植物。
例如,五氯酚钠和亚砷酸钠等属于这类。
按药剂在植物体内移动的情况,可将除草剂分为内吸性除草剂和触杀性除草剂。
例如,2,4-D,西玛津、敌草隆和扑草净等属于内吸性除草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属于触杀性除草剂。
二、主要的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1.苯氧乙酸类主要包括2,4-D,2-甲-4-氯苯氧乙酸和它们的钠盐、胺盐等,这是生长素类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能杀死双子叶植物,但对单子叶植物影响很小。
这类药剂可促进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过度分裂和伸长,组织因过度生长呈畸形,从而阻碍物质运输,导致植物死亡。
2.磺酰脲类自杜邦公司于1979年开发成功氯磺隆之后,磺酰脲类除草剂就得到迅速发展,磺酰基所连苯环,可改变成各类杂环,三嗪环亦可改变成嘧啶环衍生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高效除草剂,到目前已有30多个品种问世,其中杜邦公司开发的占一半以上。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使用剂量通常在5-100g/hm²。
该类除草剂具有极低的哺乳毒性和良好的环境特性。
但进入90年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已遇到一些难题,最突出的是残留药害和杂草的抗性问题。
除草剂的类群及作用机理
CF3
N
NH NH2
N
difunon
fluometuron
aminot riazole
类胡罗卜素合成
类胡罗卜素有双重功能:一是为光合作 用吸收光能;二是作为光保护剂,防止 激发态的三体叶绿素和由其产生的单体 氧。 用氟草敏(metflurazon)处理过的植物, 胡罗卜素前体八氢番茄红素 (phytoene)出现积累。
O ClCH2C N CH2 O CH3 alachlor
CH2CH3
CH2CH3
CH3 O ClCH2C N CHCH 3 CH3 CH2 O CH3 metachlor O CH2CH CH2 ClCH2C N CH2CH CH2 CDAA
O ClCH2C N CH CH3 CH3 propachlor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
抑制氨基酸合成
草甘磷的作用方式是抑制莽草酸途径中催化莽草酸-3-磷酸 (shikimate-3-phosphate)和磷酸烯醇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反应的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合成酶的活性:
莽草酸途径是植物 和微生物特有的氨 基酸代谢途经,用 于合成一些必须氨 基酸和次生性物质, 如类黄酮和花青 素。
作为诱导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支链氨基酸(异亮 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生物合成过程第一阶 段的关键性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催化2个丙酮酸形成乙酰乳酸 和CO2,或催化丙酮酸和α-丁酮酸形成乙酰羟 丁酸和CO2 ,因此ALS受抑制后支链氨基酸合 成受阻,进而造成蛋白质合成和植物细胞有 丝分裂停止。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 杨酸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都是ALS。
除草剂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除草剂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除草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随着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它的种类的增多。
那么,除草剂种类有哪几种?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按除草剂的传导方式分类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情况,可以将除草剂分为内吸性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两种:1、内吸性除草剂施用后可以被杂草的根、茎、叶或芽鞘等部位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输导、扩散到全株,破坏杂草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使之枯死的药剂。
如2,4-d、西玛津、草甘磷等。
内吸性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杂草,对大草也有效。
2、触杀性除草剂药剂喷施后,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杂草部位。
这类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因此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地下部分或有地下繁殖器官的多年生杂草效果差或无效。
因此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较小的杂草。
二、除草剂的作用性质分类按除草剂对植物作用的性质又可分为两种:1、灭生性除草剂在常用剂量下可以无选择的杀死所有接触到药剂的绿色植物体的药剂。
如五氯酚钠、百草枯、草甘磷等。
这类除草剂一般用于田边、公路和铁道边、水渠旁、仓库周围、休闲地等非耕地除草,也可用于果园、林下除草。
2、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剂量或浓度下,除草剂能杀死杂草而不杀伤作物;或是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杂草无效;或是对某些作物安全而对另一些作物有伤害,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目前使用的除草剂大多数都属于此类,如敌稗、西玛律、丁草胺、二氯哇淋酸等。
三、除草剂按使用方法分类除草剂按使用方法还可以分为:1、土壤处理剂即以土壤处理法施用的除草剂,把药剂喷撒于土壤表面,或通过混土把药剂拌入土壤中一定深度,建立起一个封闭的药土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
这类药剂一般是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施药,也可在果树、桑树、橡胶树等林下施药,如氟乐灵、西玛津等。
2、茎叶处理剂以喷洒方式将药剂施于杂草茎叶的除草剂,利用杂草茎叶吸收和传导来消灭杂草,如敌稗、稳杀得、阔叶净等。
除草剂应用基础知识
除草剂应用基础知识除草剂的类别有哪些?一、按作用性质分类:1、灭生性除草剂: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作物,这种除草剂称灭生性除草剂,如克芜踪、草甘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有些除草剂能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杂草则无效,对一些作物安全,但对另一些作物有伤害,此谓选择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注:除草剂的选择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是说选择除草剂不是对作物一点也没有影响,能把杂草杀光,而是在一定对象、剂量、时间、方法和条件下的选择性。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1、内吸性除草剂:一些除草剂能被杂草根茎、叶分别或同时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破坏它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造成植株死亡,这种方式称为内吸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内吸性除草剂。
2、触杀性除草剂:一些除草剂喷到植物上,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那部分植物组织,但不能内吸传导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触杀性除草剂。
三、按施药对象分类:1、土壤处理剂:即把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一定深度,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
2、茎叶处理剂:即把除草剂稀释在一定量的水或其它惰性填料中,对杂草幼苗进行喷洒处理,利用杂草茎叶吸收和传导来消灭杂草。
茎叶处理主要是利用除草剂的生理生化选择性达到灭草的目的。
四、按施药时间分类:1、播前处理剂:指在作物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如在棉花田使用氟乐灵、麦田使用野麦畏,都是在棉花或麦子播前把除草剂喷洒到土壤中,并拌入土壤中一定深度,以便被杂草幼根、幼芽所吸收,并可防止或减少除草剂的挥发和光解损失。
2、播后苗前处理剂:即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此法主要用于杂草芽鞘和幼叶吸收向生长点传导的除草剂,对作物幼芽安全。
3、苗后处理剂:指在杂草出苗后,把除草剂直接喷洒到杂草植株上。
也有些灭生性除草剂的如百草枯,草甘膦可以在杂草生长中后期进行灭生处理,苗后除草剂一般为茎叶吸收并能向植物体其它部位传导的除草剂。
除草剂介绍
除草剂除草剂是用于杀灭杂草和不受欢迎的植物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杀灭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除草剂及其特点:1.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杀死接触到的大多数植物,包括杂草和有用植物。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导致植物死亡。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成分包括草甘膦(Glyphosate)和百草枯(Paraquat)。
2.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有选择性地杀死杂草而对有用植物没有或较少的伤害。
它们的作用机制通常是通过干扰杂草与有用植物之间的生理和代谢过程来实现。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包括草铵膦(Quizalofop-p-ethyl)和氯碘草酮(Mesotrione)。
除了上述类型的除草剂,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用途的除草剂,如土壤消毒剂和非化学除草剂(如热力除草和机械除草)。
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阅读标签和说明:在使用任何除草剂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
标签上会详细说明正确的使用方法、剂量和安全注意事项。
2.保护个人安全: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长袖衬衫、长裤和防护眼镜。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以防止可能的伤害。
3.避免环境污染: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遵守当地环境法规。
避免将除草剂漏出到水源、土壤或其他敏感区域,以防止环境污染。
4.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浓度: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混合和使用除草剂。
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植物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而使用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有效地杀死杂草。
5.天气条件:天气条件对除草剂的效果很重要。
避免在风速较大的天气条件下使用除草剂,以免风吹散化学物质并影响周围的植物或土壤。
6.目标定位:确保除草剂直接接触到目标杂草上。
精确地喷洒或涂抹除草剂,避免喷洒到有用植物上或其他不需要除草的区域。
7.儿童和宠物安全:将除草剂存放在儿童和宠物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在使用除草剂后,让草坪或处理区域彻底干燥后,再允许儿童和宠物进入。
除草剂
4.
生化选择性 敌稗能杀死稻田里的杂草而对水稻无害,是因为 水稻幼苗中有一种可分解敌稗的酰替芳胺水解 酶,将之分解为无害的有机酸和3,4-二氯苯胺。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 抑制光合作用
敌草降抑制PSII的电子传递,百草枯抑制PSI的电子传 递。
2. 抑制呼吸作用
毒莠丹、莠去津抑制黄瓜线粒体α-酮戊二酸和琥珀 酸的氧化,二硝基酚和五氯酚钠解偶联。
除草剂
除草剂的类型
• 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
1. 2. 非选择性除草剂:杀死所有植物,如五氯酚钠、 氯酸钠。 选择性除草剂:如2,4-D可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 而不伤害禾本科植物;IPC(异丙基-N-甲氨基苯 酯)能杀死棉花或豆地中的单子叶植物杂草,而不 伤害棉花、豆类;敌稗可杀死稻田中的稗草而不 伤害水稻。 传导型除草剂 接触型除草剂
3. 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苯胺灵和毒草安抑制α-淀粉酶的形成,在杂草发芽 阶段施用,可使之不能萌发。
4. 抑制物质运输
2,4-D能促进形成层细胞分裂,压迫韧皮部否移动分:
1. 2.
除草剂的选择性机理
1. 位差选择性:
利用作物与杂草的根系分布的深浅不同。直播与移栽植物的根系 分布深,杂草根分布浅,可把除草剂施于表层
2.
时差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分解快的特点,在作物播种前施药把杂草杀死,再进 行播种或移栽。
3.
形态选择性:
单子叶植物叶片表面角质层和腊质较厚,叶而狭窄而直立,因而 不易粘附药液。双子叶植物叶片表面角质层和腊质薄、叶 而宽而平展,易吸附药液。 另外、单子叶植物生长点处于几层叶片的保护之下,不易与药液 接触,而双子叶植物的生长点暴露,易接触药液而受害。
除草剂种类有哪些
除草剂种类有哪些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药剂。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除草剂种类:1.非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不仅对杂草有效,对作物也同样有害。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酶的活性来杀死植物。
例如,草甘膦是一种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它通过抑制一种关键酶来阻断植物的氨基酸合成路径。
2.选择性除草剂:与非选择性除草剂相反,选择性除草剂只对特定的杂草有毒害作用,而对作物无害。
这些除草剂常常具有作物特异性,即它们对杂草和作物的酶活性有所不同。
例如,苯醚草醚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广泛用于农田、果园和蔬菜园。
3.触杀除草剂:这类除草剂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直接接触并杀死植物。
触杀除草剂常常是由于其化学成分对植物细胞膜的破坏、脱水和丧失膜完整性等作用。
例如,苯酚类、苯酸类和硫酸酯类都是常见的触杀除草剂。
4.慢性毒药:这些除草剂是通过长时间接触植物,逐渐积累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的化学药剂。
慢性毒药能够在植物体内进行吸收、输运和积累,常见的慢性毒药包括氯醋酸和氨基甲酸盐。
5.非经典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属于较新的发展类型,具有较多的优点,如高效、环境友好、低毒性等。
非经典除草剂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基因工程杂草防治技术和生物除草剂等。
此外,在除草剂研发领域还有一些新近产生的趋势,包括针对特定杂草的除草剂、对环境友好和低毒性的除草剂等。
以上只是常见的几种除草剂种类,仍有其他种类未在本文中涉及。
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谨慎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控制杂草生长,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按作用机理给除草剂分类
(1)抑制光合作用。 (2)破坏呼吸作用。 (3)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色素、蛋白质或氨基酸、 脂类等)。
(4)干扰植物激素平衡。
(5)抑制微管和组织发育。
按传统的分类法,除草剂常用类型有:
(1)苯氧羧酸类,如:2,4-滴(2,4-D)、2甲 4氯(MCPA)。 (2)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如:精喹禾灵、骠马等。 (3)二硝基苯胺类,如:氟乐灵、地乐胺、除草通等。 (4) 三氮苯类,如:阿特拉津、西玛津、扑草净、草净津、赛克津、西草
乙草胺
3、二苯醚类 作用机理:抑制叶绿素合成、 破坏脂膜。
果尔
4、磺酰脲类
作用机理: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
5、氨基甲酸酯类
作用机理:抑制蛋白质合成、 抑制α-淀粉酶活性。
氯磺隆
禾草丹
6、咪唑啉酮类
作用机理: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和
乙酰烃基丁酸合成酶活性。
咪草烟
7、磺酰胺类 作用机理: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 8、嘧啶水杨酸类 作用机理:抑制乙状亚胺类
作用机理: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
噁草酮
10、环己烯酮类 作用机理:抑制ACCase(乙酰辅酶A羧化酶)。烯禾啶
这类除草剂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外源激素的进入, 扰乱激素的正常调节机制。一般是低浓度对植物 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1、苯氧羧酸类
作用机理:干扰植物激素平衡, 使受害植物扭曲、肿胀、畸形等, 最终导致死亡。
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我们可以把以上几类除草剂 分为以下类型:
(1)抑制光合作用类。 (2)抑制呼吸作用类。 (3)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色素、蛋白质或氨基酸、 脂类等)类。 (4)干扰植物激素平衡类。
(5)抑制微管和组织发育类。
除草剂分类与作用机制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药害与安全性
单独打天下不行,主要是对乙草胺辅助用药。 高温下有药害,对后茬有残留(主要针对后茬 小麦)一般情况下残效期可达半年左右。 50%WP用量在50-100克/亩对西瓜、辣椒没药 害。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施药条件
合适的剂量,一般要在作物播后芽前用药 因淋溶性强,就要避免在沙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 1的土壤上使用,亩用有效成份不宜超过100g 均三氮苯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作物有 机物供给不足而黄化死亡 莠去津残效期长,对后茬敏感作物有药害,玉米田后 茬为小麦、水稻时,应降低用药量或与其它安全的除 草剂混用,故莠去津用量不能超过有效成分100g/亩, 要求喷雾均一 桃树对莠去津敏感,不宜在桃园使用。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与安全性
遇持续低温及土壤高湿,对作物会产生一定的 药害,表现为叶片褪色、皱缩、生长缓慢。 施药后会固定在药土层不会下移,下雨后不会 减少药效。 在小麦田用药旱了治不住草,涝了有药害。大 豆田容易出药害,轻度药害不要紧。 苗后用药:高温干旱时叶片上有斑点,高温高 湿时叶片畸型。
(二)根据除草剂输导性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 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 用,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打哪哪死。应用 这类除草剂时应注意喷施均匀,每亩用水量 30公斤。(用水量多时药效不够,用水量太 小则容易出药害)如百草枯等。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茎叶 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输导,将药剂输送 到其它部位,甚至遍及整个植株。如2,4-滴 丁酯、草甘膦等。
墒情良好时效果好,干旱时效果不好,浅层的草出不来, 深层的草出来时芽已长成叶子老化了。 芝麻、大豆墒情好、温度高时因为种的浅也容易出药害。 现象1:在墒情良好时如阔叶草都没有了,还有一些稗 草,马唐时说明是用量够 现象2:如出现很多马齿苋、香附子说明此地块长年用 此药有抗性了该换药了。 禾本科杂草没了,阔叶杂草还有一些说明墒情不好干旱。 长期大量使用会有大量的恶性杂草出现:铁苋,马齿苋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herbicide)是一种用于控制或杀死杂草的化学物质。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取决于其种类和化学成分。
不同的除草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杂草产生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除草剂作用机理。
非选择性除草剂是广谱杂草控制剂,可以杀死各种类型的植物,包括作物和杂草。
它的作用机理通常是通过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来实现。
a. 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常用的非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抑制植物中的类氨基酸磷酸化酶(EPSP酶)来起作用。
该酶在植物体内起着调节氨基酸合成的重要作用。
草甘膦的使用会导致植物无法合成足够的氨基酸,最终导致植物无法生长。
b. 百草枯(Paraquat)是另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直接与植物的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链相互作用,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这会导致植物细胞膜的损伤,导致植物死亡。
选择性除草剂是专门设计用于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没有或只有轻微影响的化学物质。
a. 拉草酮(Lactofen)是一种广泛用于大豆田等作物的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来起作用。
拉草酮被吸收到植物细胞中,然后在光合体系II中与植物叶绿素结合,导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受阻,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b. 但草除(Fluazifop-P-butyl)是一种常用于玉米田和其他谷类作物的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抑制植物草酸的合成来起作用。
草酸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移分子,参与植物细胞的代谢过程。
但草除通过干扰草酸合成的途径而导致植物死亡。
微生物除草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物体来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除草剂是利用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来控制杂草。
a. 菌核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oae)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用于控制泽泻科的杂草。
它产生一种可能抑制泽泻科杂草的化合物,从而阻止其发芽和生长。
b. 拮抗性真菌(Antagonistic fungus)是一种产生具有杀灭杂草活性的化合物的真菌。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除草剂是用于防治杂草的化学药剂,根据其不同的化学组成和除草原理,可以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大类。
下面将对这两种类型的除草剂进行详细介绍。
非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对所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的除草剂。
它们能够杀死任何接触到它们的植物,包括作物、花草和杂草。
非选择性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广谱杀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和百草枯等。
这些杀草剂在植物体内能够阻断蛋白质合成,导致植物生长停止,最终死亡。
除草剂的选择性取决于植物体内的生化特性。
因此,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只对一些特定的植物具有杀伤作用的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植物体内,包括药物吸收、药物转运和蛋白质靶标的特异性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及其作用机制:1.拟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模拟植物激素的作用,干扰植物生长,导致禾本科杂草死亡,如草胺和苯醚草酮。
2.杂草利:对阔叶杂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植物叶绿体内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缺乏能量无法生存而死亡。
3.敌草隆: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垂直生长的组织的分裂和伸长,从而阻止其生长。
4.除草异构体:对禾本科杂草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植物源汇转运系统,干扰植物养分的平衡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转移,导致禾本科杂草死亡。
此外,除草剂还可以根据用途进一步分为土壤处理剂和非土壤处理剂两类。
土壤处理剂是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留存并发挥除草作用的除草剂,如土壤处理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
非土壤处理剂则是指除草剂在土壤中迅速降解,并在植物体内快速传导和吸收,对植物进行除草作用,如叶面喷雾的除草剂。
综上所述,除草剂根据其选择性和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大类。
非选择性除草剂通过阻断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来杀死植物,而选择性除草剂则是通过模拟植物激素、破坏光合作用或影响养分平衡等机制作用于植物体内。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
除草剂的分类及除草原理一、除草剂分类、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
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
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
“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草醚(nitrofen)
精吡氟草灵(fluazifop-butyl)
双吡啶类的百草枯
(paraquat)和敌草 快(diquat),二苯
醚类除草剂乙氧氟草
醚(oxyfluorfen)与 PSⅠ电子传递链上的
铁氧化还原蛋白
(Ferredoxin, Fd)争 夺电子,使NADP+的 还原过程受到抑制。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还是脂肪酸脱氢反应的抑制 剂,这类除草剂还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酸 的生成。
呼吸系统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NADH+和FADH2的氧化还原反应使氢离子释 放到线粒体双层膜间隙内,使膜间隙和线粒 体内腔之间形成氢离子浓度差。与叶绿体一 样,此浓度差导致ATP的形成。
地乐酚(dinoseb) 二硝酚(DNOC) 敌草腈(dichlobenil) Perfluidone
OH
NO2
CH C2H5
CH3
NO2
dinoseb
碘苯腈(ioxynil) 溴苯腈(bromoxynil)
CN
I
I
OH
ioxynil
OH
NO2
CH3
NO2 DNOC
CN
Br
Br
OH
bromoxynil
CN
Cl
Cl
dichlobenil
O
O
S
N S CF3
O
O
perfluidone
这些除草剂可以渗入线粒体内膜,导致相应的底物氧化反应失控, 使细胞经济利用能量的特性丧失。
抑制脂肪合成
主要是一些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如, 茵草敌(EPTC)、燕麦敌(diallate)、燕麦 畏(triallate)等。
CH3CH2CH2 CH3CH2CH2
O NCSCH2CH3
(CH3)2CH
O
NCSCH2CCl CHCl (CH3)2CH
EPTC
diallate
(CH3)2CH O NCSCH2CCl CCl2
步光合磷酸化系统的运作创造条件。
1. 作用于光合系统的除草剂
苯胺(aniline):甲氯酰草胺(pentanochlor), 敌稗(propanil) Benzothiadiazinone:苯达松(bentazon) 二苯醚(diphenylether):三氟消草醚(flurodifen),除草醚
苄氨灵
CF3
(dichlomate)
Cl
O
Pyrichlor
difuron(EMD-IT 5914)
fluridone
氟草隆 (fluometuron) H3C
CN
CF3
N CH O O
H3C
CH3
N
N
H
CF3
N
Cl
O
norflurazon
OH
Cl
Cl
O
CH2 O C NHCH3N NhomakorabeaCl(CH3)2CH
triallate
植物表面由蜡质保护。蜡质主要由酯(低级醇和高级 脂肪酸)和长链烷烃组成。可见高级脂肪酸是蜡质的 重要组份。任何干扰高级脂肪酸碳链延长的化合物都 会使植物失去保护层。
研究表明,除草剂只阻止乙酸基与长链烷烃的结合, 乙酸基与短链烷烃的结合不受影响,表明除草剂只对 特定延伸酶有抑制作用。
diquat dibromide salt 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2.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除草剂
生物体内的氧化作用主 要是通过脱氢来实现的。 代谢物在脱氢酶的作用 下脱落的氢原子不能直 接与氧结合成水,而需 要经一系列传递体的传 递把氢原子传递给分子 氧结合成水。这样由递 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 顺序排列成的整个体系 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 传递链或电子传递体系。
(metamitron); 尿嘧啶(uracil):环草定(lenacil), isocil
二苯醚类除草剂三氟消草醚(fluorodifen)的 作用位点(受体)被证实位于光系统Ⅱ(PS Ⅱ )和质体醌(plastoquinone, PQ)之间。 该受体浸没于脂蛋白膜内。
除草剂分子与受体发生作用后改变了后者的电 位,使电子传递无法进行。
3. 生物合成抑制剂
类胡罗卜素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质
抑制类胡罗卜素合成
氟草敏 metflurazon, SAN 6706)
CH3
N
N
CH3
CF3
N
Cl
O
氟草敏 (norflurazon, SAN 9789)
metflurazon
氟啶草酮
CH3
(fluridone)
N
Cl
抑制光合作用 抑制氨基酸合成 抑制类脂合成 抑制色素合成 抑制叶酸合成 干扰激素平衡 抑制细胞发育 破坏膜的完整性
光合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系统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系统位于叶绿 体内类囊体的膜上。
电子传递系统的作用:
– 还原NADP+; – 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为下一
dic hlormate
pyr ic hlor
O CH3 NHC N
CH3
NH N
NH2
difunon
fluometuron
aminotriazole
类胡罗卜素合成
类胡罗卜素有双重功能:一是为光合作 用吸收光能;二是作为光保护剂,防止 激发态的三体叶绿素和由其产生的单体 氧。
用氟草敏(metflurazon)处理过的植物, 胡罗卜素前体八氢番茄红素 (phytoene)出现积累。
三氟消草醚(fluorodifen)
光合磷酸化是由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如果 电子传递及由此形成的跨膜电位不存在,磷酸化 反应就不能发生。
已证实胺类除草剂中的perfluidone和二苯醚类除 草剂中的除草醚(nitrofen)和精吡氟草灵 (fluazifop-butyl)能够渗入类囊体膜,使氢离 子浓度梯度消失,光合磷酸化无法进行。
(nitrofen),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羟基苄腈(hydroxylbenzonitrile):碘苯腈(ioxynil), 溴苯腈
(bromoxynil) 苯脲(N-phenylurea):敌草隆(diuron), 灭草隆(monouron), 异
丙隆(isoproturon), 绿麦隆(chlortoluron) 三嗪(s-triazine):阿特拉津(atrazine), 西玛津(simazine) 三嗪酮(triazinone):嗪草酮(metribuzin), 苯嗪草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