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浅谈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E 《 l { W : 臻 i l I l S Ai : { E } 嚣 {
浅 教: 中 的 性 课 程 " 淡 学 “ 隐
◇河北 唐 山市 迁安 市 彭店 子初 级 中学 梁可 新
“ 性 课 程 ” 一 词 是 由 美 国 学 者 杰 克 逊 首 次 提 出 来 隐 的 ,属 于一 种 “ 说 话 的 教 材 ” 。在 课 堂 教 学 上 ,教 师 可 不 以控 制 的 “ 形 课 程 ” 主要 有 师 生 关 系 、教 室 布 置 、 突发 隐
个 方 面 的 “ 形 课 程 ”谈 谈 自己 的心 得 。 隐
一
、
融 洽 的 师 生 关 系能 成 为 学 生 学 习 的 动 力
满 温馨 的全 家福 ,而不 是束 缚学 生 手脚 的 “ 牢笼 ” 。所 以 ,优美 的教室 环境 会 给学 生 以心灵 的 净化 、智 慧 的启
迪 、情 感 的 陶 冶 。在 布 置 教 室 时 ,笔 者 特 别 注 意 室 内各 种
例 如 ,有 一 名 叫 李 ×的 学 生 ,数 学 期 末 考 试 只 得 了 1分 , 老 师 批 评 她 ,学 生 讥 笑 她 ,家 长 也 责 备 她 ,并 打 算 2 让 她 退 学 。 这 个 学 生 精 神 上 感 到 很 大 压 抑 ,整 天 缩 在 角 落 里 发 呆 。后 来 ,笔 者 接 手 了 这 个 班 ,首 先 制 止 学 生 们 叫 她 的 外 号 和讥 笑 她 ,然 后 在 全 班 学 生 面 前 ,表 扬 她 的字 写 得 漂 亮 ,语 文 成 绩 比数 学 好 ,相 信 她 数 学 成 绩 也 能 提 高 … …
鸣 ,学 生 就 会 为 达 到 学 习 目标 而不 懈 努 力 。 因此 ,教 师 教 得 轻 松 ,学 生 也 学 得 愉 快 。 二 、教 室巧 布 置 ,可 以营 造 良好 的 班级 文 化 氛 围
中小学德育课题的研究: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成功实现
中小学德育课题的研究: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成功实现研究背景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成功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已有的成功实践案例,总结出设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途径。
研究内容1. 德育主题的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发展需求的德育主题是设计课程的首要任务。
主题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实践活动的设计实践活动是德育主题课程的核心,通过参与实际的活动,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研究和实践道德价值观。
设计实践活动时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获得实践经验。
3. 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选择和利用适当的教学资源对于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实现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等多种资源,为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实践机会。
4. 评价与反馈课程的评价与反馈是实现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成长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
结论通过对中小学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成功实现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德育主题的选择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
- 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参与性。
-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对于课程的成功实现至关重要。
- 评价与反馈是课程成功的关键。
在设计和实施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以提高课程的效果和学生的德育素养。
隐形课程实施方案
隐形课程实施方案隐形课程是指那些不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但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能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学到的技能、价值观和人生经验,也可能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特别设计的课程。
隐形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受益。
首先,隐形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隐形课程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中。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校园生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隐形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参与校园活动的情况、学业成绩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评估活动,如素质拓展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另外,隐形课程的实施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密切合作。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对隐形课程的重视,鼓励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学校开展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隐形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校园生活,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设立个性化的成长档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总之,隐形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隐形课程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化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J l2 0 u ,0 2
No. e . . 8 4 S r No 9
优化隐性课程的(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 2 5 9 ) 50 1
摘要 : 高高校 德育的实效性是贯彻“ 提 以德 治国” 的基础 , 要提 高德育 的实效性 , 必须充分 重视
一
、
德育仅仅看做是一 门学 科知识 , 不是 个体 的精神 追求 。而要建立 而 这种联系 , 除了在显性课程的改进上想 办法之外 , 重视 隐性课程 的优 化也是一个重要 的方面 。从 隐性 课程 的角度看 , 最 大的优势 就 在 其 于它的作用方 式是间接 和潜 在的 , 以有 效地 避免 显性 德育 课程 可 可 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而具有 真正 的“ 诱导性 ” 。学生在 接受 隐性 课 程 的影响时 , 心情是愉悦 的, 育者与受 教育者 处 于完全平等 的地位 , 教 学生既是隐性课程 的接受者 , 在诸多方面又是隐性课 程的创造者 , 因 而有助于他们对教育 内容的认 同 , 在情 感上产生共 鸣, 内化为个人 的 情怀。 ( 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道德 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传统德育的另一 个致命缺陷在于注重道德知识 的传授而忽视学 生道德实践能力 的培养 , 结果 往往是学 生对各种 规范 和要求 的知识 形态谙熟于心 , 但如果缺乏 外部的道德 强制 , 完全可 能“ 他 知其 善 而 不为 , 知其恶 而不改” 这种知识化 的德育 , , 效果可想 而知 。而德育实 质上属于实践理性 的范畴 , 学校 德育 的 目的不 是培养 有着 丰富道德 知识 的“ 专家” 而是培养有着高尚品行的个人 。在 个体道德形成 中, , 道德知识的传授 、 价值的引导固然是重要 的, 但学生 的社会 交往活 动 才是其道德品质形成 的真正基础。德 育实质上 是人理 解人 的教育 , 而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际交往的现实 才能获得 , 换言之 , 个体只有投 身 于人际交往 的实际 , 才能真正理解规范 的内涵 , 将其 内化 为 自我 的 情感和意志 , 外化为行为 和习惯 , 并在 不断 的交 往 中得 到强化 , 隐性 课 程 的作 用 也 正 在 于此 。 二、 隐性课程 的主要 内容 ( ) 科课 程 与教 学 中的 德 育 渗 透 一 专 非德育课程 的专科课程与教学相对 于其专业知识 的传授及专业 技 能的培养而言是显性 的, 但相对于德育而 言则 是隐性 的。一方 面, 专科课程本身也是渗透德育 内容的重 要载体 , 以历 史学 、 社会 学 、 经 济学为代表的社科学是如此 , 以数学 、 物理学 、 工程技 术为代表 的 自 然科学也是如此 。社会科学的学 习有 助于学生对德育 目的 、 价值观 、 人生观的深层反思 ; 自然科学 的学习则有 助 于学 生对 人与 自然 关 系 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 从而加深对人类 自身的理解 。例 如: 历史学有助 于学生培养民族 自 豪感 和爱 国主义情 怀; 文学有 助 于健康情感 的形 成……在这方面, 国创立 的以“ 美 核心课程 ” 特色 的渗透性德 育课 为 程, 即是一个很好 的例证 。另一 方面 , 专科课程教 学过 程 中, 师 的 教 态度 ,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 的品行 具有示 范性 , 有潜移 默化 的影响 。 具 教师严谨 的治学态度 、 良好 的行 为举止 , 无不成 为学生 效仿 的榜样 , 古往今来 , 有多少学术大 师就是在其恩 师谨严 风范 的感召下 而步入 学术圣殿的。 ( ) 校 制度 二 学 包括学校和班级教育中 的领导体 制、 规章 制度 、 导风格 、 领 管理 模式 、 教育教学 的组织形式及 由此 而形成 的班 风 、 校风 等 , 对学 生存 在着非常巨大的非预期 的德育 影响 , 在很 大程 度上影 响着学生 道德 观念与道德人格 的形成 。如学 校组织机 构烦琐 , 领导作 风专 制 , 学生 参与程度低等管理上的弊端 , 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和被动的道德人格 ;
浅谈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教育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应与学生的德育渗透相联系,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与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还应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此来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学生通过学习德育校本课程中的知识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学会用自己所学的德育知识去看待和学习所面临的难题,最重要的还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发展要与人类共同的利益相互协调,做到舍小家为大家,这样才算真正实现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应用前言: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都是比较敏感、脆弱的,对于一些情感、思维以及价值观念都是一种较懵懂的状态。
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让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德育教育。
与此同时,在小学德育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够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尊重的。
另外,德育教育是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有利影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1.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步发展时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够完善,不能明辨是非,从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这就会导致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而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解决了此类问题,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同时,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
因为小学生是德育课程开发的主体,小学德育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开发,制定合理的策略来充分发挥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1】。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 in formal curriculum )、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 )、隐藏或潜在课程( 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 )、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 )、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 ))等等0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 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匕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隐性课程: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隐形力量
个 内容 类 似于 杜威 的 “ 附带 学 习 ” (o a rllann), cl t a erig le
第二 、第三个内容可等 同于校 园文化这一概念。 【 l 1
由此可见 ,以校 园文化为 中心的 隐性 课程 指的是课 内 外间接 的、 内隐 的 、通过受 教育者无 意识 的非 特定的心 理 反应发生作 用 的教 育影 响因素 ;指对 学生在学校 情境 中无 意识 地获得 的经验 间接地起着 影响作用 的那些 隐蔽的 、无 意识 的 、非 正式 的因素或教 育经验 。它以潜在性 和非预期 性 为主要特 征。它不 在课程规划 ( 教学计 划) 中反映 ,不 通过正 式 的教 学进行 ,通常体现 在学校 和班级 的情 境 。包
情 绪 ;在 陶醉 、愉悦 等积极 良好 的情感状 况下 接受它 所传 递 的教育信息 ,从中发展 自己的道德品质。 4 全 面性。隐性课 程突破了时空 上的 限制 ,极大 地拓 .
展 了德 育载体 的影响范 围。从表 现形态上 看 ,既包括 物质
环境 ( 学校环境 的创设) ,又包括精神 氛围 ( 学校 的文 化气 氛 、校风 、学风等) 。从存在范 围上 看 ,既包括课堂 内 ,又
l l
维普资讯
包括课 外 的隐性课 程 。从实施效 果上看 ,也超越 了显性德
( 三)学校的文化氛围对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与发展 有
激励作用
育 课程 主要着 眼于 道德认 知的局 限 ,可 以使学生 的德行 、 态度 、价值观等得到塑造 ,达到塑造完美人格的 目标 。
接受一 内化 的过程 。德 育工作如 何才能 具有实效 性 ,是长 期 以来 困扰中小学 德育工作 者的一个 难题。我们 认为 ,在 中小 学校教 育 中,隐性课程是提 高德育实效性 的隐形力量 ,
如何发挥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如何发挥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学校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又叫显在课程或正规课程,是指课程计划中排定的课程,或者没有排定但有计划的活动.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潜隐课程或隐蔽课程,是指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无形的,但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课程.隐性课程有物质文化层面,包括校园硬件设施、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制度风气层面,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校训、班训、校风、班风等;心理层面,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隐性课程具有二元性,有时与显性课程的目标一致,对显性课程的教育影响起积极的补充促进作用,有时与显性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对显性课程的教育影响起消极相反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大量投入,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学校校园面积狭小,校舍布局杂乱,学校建筑设计缺乏美感,运动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实施学校规划发展时,应考虑校舍建设规划的和谐统一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建筑物的设计除安全实用外,还应力求美观大方并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运动设施的建设应力求规范完善并上一定的档次.应该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具有艺术性,使学生能受到良好的熏陶;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使学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二、加强学校的思想和文化建设学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团组织及班主任在学校思想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党组织要切实抓好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紧跟时代的步伐,随时保持先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党员在教师中起到充分的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工会要切实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工之家”的建设,组织教职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教育,而广义德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等;鉴于一个词的多层面的意思同时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一起使用的不切实际性,在这里我们就将德育局限在道德教育的范围;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其主体;据王希尧教授主编的教育学中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见地,提取出有关学校德育的定义;学校的德育,是在学校环境条件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思想行为规范,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观念,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发展理性完美的人格的教育;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文化等等的创生能力;学校德育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同时,适应现实,并且注重对于德育对象品德与人格的具体塑造;在我国,学校德育较之于家庭、社会等而言,普遍被认为是德育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良好思想道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夸美纽斯曾说过:“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一个人,可以自动长成一个人形正如任何野兽类似它的同类一样,但是,若非先把德行和虔信等灌输到他身上,他是不能长成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有德行和虔信的动物的;这种不走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去实现;”青少年时期,也是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打基础和定向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品质、世界观等也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也很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这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影响个体,甚至延展到一生的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德育,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发现问题,对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将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灌输思想道德伦理理论、意识等方面,起着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西方很多国家,例如美国等,将家庭、社会作为德育的主要场所,现象就例如,没有培养专职德育教师,而是将德育寓于教育生活;不过,尽管如此,学校德育还是其教育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者,学校作为文明,文化的聚集地,其道德状况如何,对社会风尚、道德面貌、和政治思想潮流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因此,学校道德建设必须走在社会道德建设的前列;当然,道德教育也日趋为学校教育所重视;如,当代全力提倡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的范围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和心里两个方面;后者就主要指智慧、道德和审美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从发展的结构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构要素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等等;英国全国课程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就曾指出:教育不能与道德想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也指出: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直到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道德.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宣传动员、实际中,我们都能够意识到德育对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当然,务实教会我们适时践行;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关于学校德育的一套理论,并且,其学校德育亦在各方面关注中不断发展;尽管在发展,却依然不可避免有一系列问题出现,一系列问题不断突显:1980年,我国刑事犯罪人数为59万,其中,青少年14-25岁之间犯罪人数36万,占6 0%,青少年犯罪人数中未满18岁的少年罪犯有12万人;到1995年,全国刑事犯罪人数达1 45万,其中,青少年犯罪人数82万多人,占56%,青少年未满18岁的少年罪犯有17万多人;从1980到1995年的16年间,青少年犯罪增加127%,未满18岁的少年罪犯增加41%.我过目前的教育,距“以学生为本”还有一段距离,在以“教学大纲为主”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人生观等的教育;当然,中国教育目前还有一个极大的缺陷,不注意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即便是灌输了道德理论知识,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当然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道德理念;道德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在现实情景中,有关道德问题总是以极为复杂的形象呈现出来,若是一味灌输、封闭式的教学,必将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还是道德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现代社会对自主、自由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很难充分发挥其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作用;这种类似的专制的,教条式的直接德育必将是行不通的;此外,还有不注重对青少年有效地进行法制方面的宣传,也即使没有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以及个性实际;再看美国,在教育上更加主张民主的经济强国,他的青少年在道德问题上的表现:在过去的30年间,男性自杀与杀人死亡人数分别以441%和479%的比率增长着;而自1980年以来,18岁以下青年被拘捕率也增长了38倍;同一时期,少女未婚生育人数增长率以每年621%的速度快速增长;在这些青年越轨行为大量出现时,青少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态度普遍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显示:1976-1986年,高中生认为“有钱”是非常重要的人数几乎减少了一半;最近一次他们的大学新生问卷调查表明,“想利用在大学求学之机建立有意义的人生哲学”的学生人数有1967年的83%下降到1986年的40%;在同一时期,将大学视为“将来谋取金钱的手段”的学生由43%增加到74%;当然,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当然,不是说美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只是是在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段段的小插曲;相对于在教育上一味专制的中国来讲,美国的教育已经是“相当民主”,甚至是放任的了;前者出现了一系列恐怖的数字,后者看来也不“逊色”;勒温等人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师的作风对学生发应和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力等方向发展;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易于导致学生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和不能自制;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易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向发展;或许,这就是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类极端的真实写照;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形很多: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由单差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骄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等;针对如此复杂的道德问题环境,作为以国家为单位,共同应对已经是刻不容缓;现在很多国家,在重视经济建设,甚至经济已经是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道德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很可能被不协调的现实或腐朽落后的观念给腐蚀掉,进而出现“经济发展,道德沦丧”的局面;世界各国教书育人,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教师师德的中心要求;老师在对学生德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用我们的方法研究高级神经活动所得到的,最主要的,最强烈的,经常保留着印象,就是这种活动的特殊的可塑性以及它的巨大可能性;无论如何,东西都不是固定的,不变的,只要实现了适当的条件,一切都是随时可达到的,并总是向着最好的方面改变的;当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要找到并实现适当的条件,以促成德育上的飞跃;现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克服发达生产力的高度的物质文明与国民的精神道德水平不相协调的矛盾,提出,应当在思想道德上进行一次革命,把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当然,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宏伟目标;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家A.彼得森就在教育学一书中提到:学校课程必须增加道德教育的时间以改变整个学校课程的不平衡状况;看一下英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他们不提倡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灌输;也不提倡给学生提供一些标准答案,而主张以“中立”的方式呈现内含道德价值观念的教材,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不断树立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道德观念;日本的德育,相当注重德育;这样的事实,理论等还有很多;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生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去积极转化和辅导差生,这是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转化差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差生要热心、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理念,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认识到差生同样是祖国的花朵,都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军,差生学习基础差,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需要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多方面的帮助;对差生,决不歧视他们,要偏爱他们,重视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差生谈心、谈学习,谈认识,谈目标,谈追求,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所在,指导他们查漏补缺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爱心和汗水浇灌学生的成才之路;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差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而作为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交谈,肯定他们的长处,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多加努力,基础差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勤能补拙,只要自己有恒心,有信心,讲究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能赶上来,同时,对他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说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是就其内容和实施途径来说的;就内容说,学校德育应该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等各个方面;就实施途径而言,是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为主,各学科渗透,充分利用校内团队活动、各种群体组织和集会、节日庆典、升降旗仪式、晨会和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落实的;综上所述,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但可以补救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而且是一个人一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期;所以,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为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而努力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整个人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学校德育的升华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潜在的道德意识从原始状态,提升到理性认识后,进一步养成其自发性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自己跨入社会后各项工作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做人,道德是基础的、核心的条件;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需要我们以育人为本,与时俱进,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使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求得实效;引导学生既要成才,又要成人,把做人和成才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塑造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现代需求的新型合格人才;学校教育是品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增强德育的全员意识儿童进入小学后,其品德培养有两个任务,一是再教育的任务,即改造消极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不良品德;二是培养和发展良好品德;最基本的任务是教育和塑造、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品德;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因为小学是以正规的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带有社会性、强制性,在客观上为儿童品德的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孩子在入学前就有向往小学生活的意向,希望在小学生活中见到更多的新玩艺,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开展更多符合自己需要的活动;再加上这个时期儿童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认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这都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因而必须抓住学校教育这个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增强全员意识,切实抓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不光是班主任的事,每个教师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工作职责;教师是既教书又育人的;我们如果无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内在联系,而单纯的认为德育仅在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队课中,势必会造成德育游离于学生的智育、体育、和美育之外,使德育与诸育脱节,这根本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一、表层的原因:重知识传授和规范约束而轻意义引领,道德教育逐渐远离人的生活世界1.道德教育过于知识化道德是否是可教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追问在西方社会自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开始了;他曾说:“美德即知识”,并论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由此可以推论出道德是可教的,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必要的道德知识,就可以形成美德;但是否真的如此呢事实上自苏格拉底之后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没停止过;实际上,将道德作为一种知识,认为掌握了这种知识就会形成美德的认识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是科学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致力于将道德化约为一套知识体系,根据不同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加以取舍,意在通过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使他们能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然而,个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校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内化并通过其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这其中还有一个学生选择、认可、吸收、内化的过程;实际上道德除了知这个要素外,还有情、意、行等其它部分,但当下学校中似乎更重视“知”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然而学校所传授的这个“知”就一定能为学生所接受吗学校所宣扬、提倡的道德总与社会是一致的吗显然,从现实的情形来看,这是难以成立的;因此,过于注重知识化的道德不得不面对来自现实的无情的挑战;2.道德教育过于注重规范约束而轻意义引领当下的学校道德教育从形式上看,尤重外在规范的强制作用和约束规制,也即更注重对道德行为的约束,强调学生对规范的遵从;从各种各样的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到严格的班级纪律,都可明显的看到这一点;诚然,强制性的约束对于人的成长是必需的,它会使人懂得准则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行动界限,对于个人顺利的社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实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对规范的遵从,却缺乏意义的阐释,学生不能明确规则的意蕴,因而过多的强制与约束反而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抗与蔑视;实际上,将道德教育视为道德规范的灌输、行为的训练,是本质主义在道德领域的表现;而本质主义思维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影响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它在思想上把任何一种认识活动都与‘本质’的寻求联系起来,其最终目的是删繁就简,以一驱万,寻求世界的确定性;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把人当成“现成存在和摆在那里这种意义上加以领会的”,是一种对物的理解方式,是对人的贬值,人的价值的颠覆,因而不能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规范约束和纪律的强制是必需的,但它只不过是道德中的一个方面而已,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认为,道德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纪律的功能就是保证一种约束:“无论何时,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必须处于各种限度之内; 通过纪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没有这种控制,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因此,纪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格的发展,而人格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是道德的第二个要素,他认为,“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而不管这个社会有多么低级;关于道德的第三个要素,涂尔干认为,“要合乎道德的行动,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还必须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能清晰完整地明了这些理由;道德的第三个要素就是道德的知性,道德不再是单纯按照某些指定的方式行事,哪怕是有意为之;除此之外,规定这种行为的规范,必须是人们自愿向往的规范;也就是说,必须是人们自愿接受的规范,而这种接受,不过是一种启蒙了的赞同而已;所以从涂尔干的论述来看,自主或自决对于道德教育成功实施是很关键的;其实所谓的自主或自决,它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知识,而是一种内化了的、将其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这样的一种道德认识;如果更进一步来理解的话,它也不仅仅是对道德规范的意义的理解与认同的问题,它更是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诉求的问题;因为理解规范从本质上说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实现自身的发展,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诠释人生的意义,这在当下似乎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道德教育最终应该与人的生活世界相关联,它理应回归到生活世界中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曾将人生长的世界分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指我们在自然态度下直观面对的世界,而科学世界在我们建构的科学体系里,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科学世界从生活世界发展而来,是把生活世界中的现象加以理论化、抽象化,是生活世界的理性产物和概括,它致力于追求科学的知识,以便最终能够理解和把握人的生活世界;然而,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的一切问题;胡塞尔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9因此,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才能解决当代人的意义危机问题,因为生活才是意义产生的根源,胡塞尔认为,“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在这种生活中是自我形成的”;10就道德教育来说,根据胡塞尔的理论,有学者主张也可将之分为这两个领域,即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11这是很有见地的;道德来源于生活世界,而当下的道德教育则将理性主义的道德知识等同于道德的全部,以为只将它传授给学生就会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恰恰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将科学世界的道德知识等同于生活世界的道德;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已是渐行渐远;所以,现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应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生活世界中来;也就是说,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规范约束的同时更加注重意义引领的问题;我们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明了规范的深刻意义,要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培养他们的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理解生活的意义,在实践中去培养、发展他们的道德;二、深层的原因:失范社会中的价值观多元化使得道德教育处于一种迷惘的境地1.转型中的社会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GDP连年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使得我国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进一步面向国际开放,与国际接轨,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我们现在就正处于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转型期内,我们的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全方位的开放,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也蜂拥而至,多元价值并存,不同思想争鸣,是当代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真实写照;传统的与现代的并立、西方的与本。
浅论学校隐性课程
浅论学校隐性课程一、研究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1.扩大课程研究的视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潜在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程研究领域,尽管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的效果在短期内尚无法精确测量和评估。
对潜在课程的深入研究必将扩大我们的课程研究视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课程这一概念。
2.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课程研究的内容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化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能力,而隐性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潜在课程,加强对潜在课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课程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利于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训练”。
仅仅靠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潜在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环境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4.有助于人们课程观念的现代化对潜在课程的认识、研究和宣传,能够促进人们对学校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思维模式的科学化,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1.隐性课程的含义关于隐性课程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
尽管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看法不尽相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论隐性课程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规范 和 态 度 。 习环 境 包括 物 质环 境 、 会 识 , 能 完 全 提 高学 生 的 思 想 品 德 , 就 值 表 现 等 人 物 形 态 也能 潜 在 地 促 进 学 生 良好 学 社 就 那 环境 和 文 化 体 系【。 代 教 育理 论 认 为 , 】现 】 隐 得商 榷 和 思 考 了 。 我 国 , 在 有人 就 学 生 高 考 的 心 态 和 心 理 品 质的 构 成 。 二是 要 开 发 校 园 制 度 文 化 中的 心 育 课 性 课 程 与 显性 课 程 共 同构 成 学 校 课 程 。 只 的政 治 成 绩 和 平 时 的思 想 品德 考 核 等级 的 重视 显性 课 程 的 教 育是 不 完 整 的 , 至 是 关 系 曾 进 行 了调 查 和 统 计 分 析 , 现 某 校 甚 发 畸形的 。 1 8 、 9 8 参 加 高 考 学 生 的政 治 成 绩 与 9 7 18年 隐 性 课 程 和 显 性 课 程 一 样 , 容 十 分 品 德 等 第 的 相 关 度 为 零 , 校 学 生 情 况 也 内 在 广 泛 , 及 到 学校 的方 方 面 面 、 涉 各个 角落 和 样 l。 在 一 定程 度 上表 明 , 仅 依 靠 思 2这 】 仅 各 种 行 为 。 物 质 层面 上 , 校 园 环 境 、 想 政 治 课 等 显性 课 程 的 教 学 不 能有 效 地 促 在 如 自
一
性 课 程 的 变 革 , 忽 略 了 另 外 一 种 能 在 德 程 ” 隐 性 课 程 内 隐 着 社 会 的 价 值 观 念 , 而 。 通 校 的 自然 环 境 要 适 应 学 生 的 心理 特 点 , 尽 育 活 动 中 发挥 重要 效 用 的 资源 —— 隐性 课 过 无 意 识 的 心理 活 动 潜 移 默化 地影 响着 个 力 扬长 避 短 , 到 净 化 、 化 和 美化 ;2建 做 绿 ()
论潜在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的社会人的过程 。” 也就是说 , 高校学生在高校文 化熏陶之下 , 通过 自身学 习 , 不断吸收新 的文化 , 并创造新 的社会文化 ,通过这一过程将 自己转变
为 一个 独 立成 熟 的 社会 人 ,这 一 过程 是 一 个非 独
活发生新 的变化 , 从动静两方面进行改革 , 必将 收
[ 作者简介 ] 张斌(9 9 , , 宁抚顺人 , 15 一)男 辽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事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研 究。 从
・
1 7・ 3
的育人功能。潜在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潜移默 化中广泛影响教育学生 ,在潜移默化 中帮助高校 学生完成社会化的任务。潜在课程通过高校教育 环境 中的各种 因素影响学生 ,通过隐含的信息渐 进式的教育学生 ;以老师高 尚的人格和优 秀的品 行作为榜样 , 为学生树立标杆 ; 通过 良好 的校风影
张 斌, 尹珍 玲
( 东北石 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3 1) 6 3 8
【 摘
要】 潜在课程 又叫隐性课程 、 隐蔽课程 、 潜课程 、 第三 类课程 。它与学校公开开设 的课程 构成一 个较 为完整 的课
程体 系. 完善学 生道德品质和提 高道德 水平的整 个德 育教 育过程 中扮演 着不 可替代 的角色。每位德 育工作者应 当充分 在
古往今来 ,潜在课程在学校教育 中发挥着社 会控制功能 。潜在课程所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 , 是 在一种潜移默化 的状态中进行 ,而不是直接作用
[ 收稿 日期 】0 1 1— 2 21— 0 2
化符号 , 仅仅掌握 了这些 “ 符号” 是不 可能使高校 学生适应社会 , 完成社会化这一任务的。高校应当 通过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利用 ,充分发挥潜在课程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隐性课程又称潜课程、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 最初是由杰克逊使用,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 是指学校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 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教师资的培养任务, 为小学教育输送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 高师教育不仅要发挥显性课程的优势与作用, 更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一、充分发挥物质资源优势, 增强感染力学校建筑物、文化设施、自然环境、班级、教室等是隐性课程的外在表现。
和谐、优美、积极的学校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 可以塑造人的美好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 激发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约束与控制不良风气与行为, 增强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高师教育更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现有物质资源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 开辟艺术画廊、科技橱窗, 名人名言、校规校训、荣誉榜、广播站等, 使学生在优美、积极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积极向上因素的感染和鼓舞, 以利于更好地投身于光荣的教育事业。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优化交往模式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上, 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
高师教育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 而且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 人的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将来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
因此, 高师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做起。
学校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 增强民主、互助、合作意识,并使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除了显性的知识教育之外,隐性的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加深入和细致。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第一,情感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会通过情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感受,培养同理心和领悟力。
比如,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行为,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表达、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
这种情感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和自我情感表达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度情感智慧的人才。
第二,伦理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思考判断、价值评估和道德选择的重要途径。
伦理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分析和评价人类存在的一般性价值规范、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并且通过课堂互动等方式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潜在的道德意识、实践判断和价值追求。
这种伦理教育能让学生拥有更加清晰、科学、立体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
第三,法律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律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径。
法律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法律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途径,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
同时,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保护和约束作用,引导他们形成守法的习惯和信念。
这种法律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素养,培养出具有法治精神的人才。
第四,思维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思维教育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思维教育需要教师采取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创新,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思维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科兴趣,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文化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隐性德育是指一种以潜移默化、无形的方式,通过心智感染、情感感化、个性熏陶等手段,帮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有益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形式。
它通常是通过模仿、感受、体验、启发、引领等方式在潜意识层面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正面的生活经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隐性德育思想的运用将对班主任专业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隐性德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隐性德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它会从学生的潜意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的生活经验。
这种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初中生处于道德成长时期,班主任可以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道德教育,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隐性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班级中受到隐性德育影响,除了道德领域,还会从其他领域中受益。
比如一些习惯、行为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等。
隐性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着力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培养好习惯,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加强思维能力培养,增强经验积累。
这些方面形成的良好的个性素质必将帮助学生减弱一些负面的影响,快速形成健康的成长。
三、隐性德育可以提高班主任的教学品质班主任成长是一项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工作,通过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升华、深化、完善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而在这个过程中,运用隐性德育思想,将有助于班主任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
首先可以通过多了解学生了解,对学生了解得更深入,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教育和引导。
其次,更好地学习教学理论和技能、加强教学研究,反思实际应用教学方法,如果班主任在传授各个领域的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潜移默化地灌输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积极鼓励学生自觉地努力,作为建设带头人施行激励,将有助于班主任的教学工作的提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对隐性教育的基本认识,指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形教育,回归生活,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体验,在亲历中培养学生的品行,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隐性教育;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注重体验目前,学校的品德教育主要由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承担,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这和我们忽视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一、对隐性教育的基本认识隐性教育的概念是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的“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概念中演变而来的。
杰克逊认为,学生在校不仅可以学到各种知识,还能得到了态度、动机、价值及其他心理上的成长,这种“非正式”文化传递即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
所以,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它使我们的教育视野扩展到校外。
隐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某种经验的传递,不一定是直接的经验,并在科学性方面也是不确定的。
隐性教育逐渐从知识的教学深入到德育领域,进而伸展到整个教育领域,隐性教育可看做是隐性课程内容的扩展和教育意义的提升,其过程有随意性、结果有非预测性、途径有开放性、方式有隐含性、主体有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隐性教育机制的特殊性。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教育案例:一位父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
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不远处,不让儿子看见。
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
儿子在哭求爸爸的帮助无果后,开始自己想办法,当借助坑边的土阶梯,手脚并用地爬出坑后,惊喜、自豪地告诉爸爸:“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这个例子里,爸爸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立能力,隐藏了他的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是简单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直接的,孩子在这种预设的教育环境中,刚开始显然处于受教育者的无意识状态,在经历了无助的情况后,由最初被动地接受现状,到主动寻求方法改变现状,在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中受到了教育,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意义及途径
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意义及途径【摘要】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当前教育领域探讨的一个新兴而重要的议题。
小学教育承载着塑造孩子们未来的重要使命,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个性的塑造。
然而,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小学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面临更多的挑战,使得德育工作更多依赖于隐性课程——那些非正式但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对学生的道德和社会性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活动。
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一、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意义(一)丰富课堂教育资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为农村学校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即利用和整合当地的文化、社会和自然资源,创造更加多元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从而弥补农村学校在传统教育资源方面的不足。
农村学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往往不如城市学校充足,数学教育常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有限的教学资源,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的发展。
一方面,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农村学校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教学环境。
农村小学通过开发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够直观地理解和体验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由于资源限制,农村学生往往难以获得与城市学生同等质量的教育,而通过开发农村德育隐性课程资源,整合、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社会和自然资源,农村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特且有效的学习体验,弥补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二)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德育隐性课程资源涵盖了学校文化、师生互动、校园活动以及与社区的关系等多个方面,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数学教育得以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加全面和综合的人格培养过程,深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社会技能。
论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论隐性课程的重要性隐性课程指对学生培养起着潜在的、潜移默化作用的课程。
比如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勤奋向上、团结拼搏的校风、学生的学习风气、心理健康、家庭影响、社会时尚等都是隐性课程的内容。
隐性课程对学生长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了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受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血缘关系等的影响,比如家长的言谈举止、做事方式、说话习惯等都是一种隐性教育,在家长的不知不觉中就会影响了孩子!而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正是对家庭教育之不足的必要有益的补充。
一个学校的校训总是出现在学校最醒目的位置,教学楼上有“创新、求实、进取”的标语;在教室外的墙壁上贴有成语故事和科学家伟人的教育性语言;教室内有科学家的头像及对学习鼓励的话;就是在小小的草坪上,都有人性化的小牌子:“别踩我,我会疼”、“撒一点爱心、开一池娇艳”等提示语。
这些勤奋向上、创建和谐校园的校风建设都是隐性课程在学校的具体表现!仅有学校大环境的隐性课程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班级内的学习风气,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社会风气、社会时尚的影响等,是衡量一个班级有没有开展隐性课程的重要依据!而隐性课程的展开是各学科教师在显性课程教育的同时,注重了隐性课程的同步教育为基础的。
新课程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并重,就是强调注重隐性课程对学生发展成长的重大作用,并要求各学科教师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去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
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实施隐性课程,并能让隐性课程发挥出其巨大的潜能,促进显性课程的提高。
学科教师在学科课堂上,首先要有“一桶水”的专业知识,以专心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
并在传授显性课程的同时把自己的这种“专心学习精神”的隐性课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感知到:在学习中合理的使用脑的度,获得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并且告诉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学到战胜困难、战胜不良情绪的能力。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隐性课程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到的非正式的、未被明确陈述的价值观、信念、规范和态度。
隐性课程的显性作用指的是,它在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产生的明显、直接的影响。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学校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隐性课程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们通过学校生活中各种规范和惯例,比如课堂纪律、时间观念、互助精神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这些道德观念和的行为准则也讲究孝敬、尊重长辈等等。
第二,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学校中的隐性课程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和价值观。
这些隐性课程教育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例如公平、诚实、守诺、耐心、自律等等。
隐性课程还将学生引入社会规范的概念、社交场所的注意事项等,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常识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在学校中,隐性课程通过教育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以及独立探究的学习体验,学生们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并提高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越发重要。
第四,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学生在学校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和立场,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
在学校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两种品质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至关重要。
第五,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校中的隐性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通过学校生活中各种交往体验,比如与同学合作、参加文体活动、参观博物馆等,增强了自己与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日后的和人相处和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总之,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中的规范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被引导和传承,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增强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信和自尊以及增强社交能力,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艳舫 吉林 师范 大学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 隐性课程从含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介绍,总结出隐性课程的特点及作用 ,从而归纳出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试图对基础教 育德育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以期为基础教育德育 目 标的实现尽绵 帛之力。 【 关键 词】隐性课程;德育;隐性课程开发
隐 性课程的含 义及国 内外 发展现状 词语 “ 隐性课程 ” ( H i d d e n C u r r i c u l u m ) 首 次 出现在 1 9 6 8 年 美 国学者 杰克 逊的 《 教 室 生 活 》一 书 中,而 实际上 杜威 早 期在有 关论 述 中所 谈 到的 “附带学 习 ”其实就 含有 “隐 性 课 程 ” 的含 义 。 、 隐性 课程 是指 学校 情境 中 以间接 的 内隐 的 方 式 呈 现 的 课 程 。 从 美 国教 育 家 杜 威 的 相 关 论述 中,可 以得 知隐性 课程 是 指学 习过程 中 , 学 生 的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等 的 自然 流 露 或 形 成 ; 我 国 出版 的 《 教 育大 辞典 》对其 下的 定义 是: 学校政 策及 课程 计划 中未 明确 规 定 的、 非正 式和无 意 中习得 的 学校学 习经 验 ,其 与 “ 显 性 课 程 ”相 对 。 在 我 国 ,对 隐 性课 程 的 有 关 研 究 始 于 2 O 世纪 8 0 年代 。 “ 隐性 课程 ”这 一概念 引入 中 国后 , 日益 引起 教育 理论 界的 兴趣 。 起 初 , 国 内 许 多 学 者所 介 绍 的 国 外 的 先进 成果 ,也不 外乎介 绍性 的叙述 ;进入 9 O 年 代 ,国 内学者 在 国外 已有研 宄成 果 的理论基 础 上 深 入 地 展 开 了 理 论 探 讨 , 阐 明 自 己 的观 点 ,形成 一股 研 究热潮 但 研究 还处 于理 论 探 讨 的初级 阶段 ,这一研 究持 续到 9 O 年代 中 期 。 在 世 纪 之 交 , 国 家 大 力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新 的课程 观与 教学 观逐 渐被 人们 所接 受 的 背 景 下 , 教 育 工 作 者 又 重 新 审 视 和 研 究 隐 性 课 程 , 其 进 程 的 大 体 脉 络 是 由 以介 绍 西 方 理 论 为 主 转 向 较 独 立 的 理 论 探 索 , 从 理 论 认 识层面 拓展 到实 践操作 层面 。 回 顾 我 国 教 育 发 展 历 程 , 显 性 德 育 课 程 长 期 占据 最 主 要 的 地 位 , 而 隐 性 德 育 课 程 长 期 以 来 不 被 重 视 , 但 不 被 重 视 并 不 等 于 不 存 在 。虽然 国 内外有 一些 学者 对 隐性德 育课 程 进 行 了 一 定 的 研 究 ,但 对 于 隐 性 德 育 课 程 的 研 究和开 发 不够 深入 。 目前 ,国 内学者对 隐 性德 育课 程开 发 方面 研究还 处 于一种 “ 粗 放 型 ” 的 资 源 开 发 和 利 用 水 平 : 过 多 注 重 物 质 层 面 的 隐 性 课 程 资 源 开 发 , 忽 视 了文 化 、 互 动 层面 的隐性 课 程资源 开 发; 在文化 层面 的 隐 性 课 程 资源 开 发 上 , 忽 视 了 “ 文 化 ”层 面 的 隐性课 程 资源 开发 ;在 互动 层面 隐性课 程 资源 开 发上 ,忽 视 了学生 与学 生这 一互 动层 面 的隐性 课程 资源开 发 。 作 为 整 个 课 程 的 一 种 表 现 形 态 和 组 成 部 分 , 隐性 课 程 对 人 们 的 思想 意 识 形 成 有 着 重 要 的影 响 ,它 既有 积 极 的作 用 ,又 有
一
、
具 有 直 观 性 , 是通 过 学生 能动 的 、有 意 识 的 、 特 定 的 、 有 规 律 的 心 理 反 映 起 作 用 的 。相 对而 言 ,隐 性课 程 具有 以下特 点 : 第 一 , 隐 性 课 程 是 潜 藏 在 教 育 体 系 的 物 质 环 境 和 精 神 氛 围 之 内 ,没 有 明确 陈述 的课 程 , 具有 内隐性 。 第 二 , 隐性 课 程 是 融 合 在 现 有 的教 育 体 系 中 的 潜 在 的 教 育 因素 , 学 生通 过 无 意 识 地 、 非 特 定 地 心 理 反 映 来影 响 学生 个 体 的 发展 。 隐 性 课 程 存 在 于 有 目的 的 教 育 领域 , 即 :既存 在于 常规 的课 堂教 学活 动 中,也存 在 于与教 学相 关 的校外 教 育活动 生 关 系 、教 学活动 方 式 、课 堂氛 围 中的 习惯 、态 度 、 文 化 价 值 等 , 是 学 生 学 习 经 验 形 成 的 一 种媒 介 ,是 学生 习得 的一种 资源 。 由 于 隐 性课 程 是授 课 教师 在 安 排 授 课 内容 时 ,有 意 安 排 在 教 学 活 动 中的 社会 实 践 形 式 , 具 有 一 定 的 目 的 性 , 是 在 教 学 设 计 过 程 中可 以提 前 设 计 的 ,其 结 果 也 是 可 以预 期 的 ;但 对 接 受 教 育 的 客 体 学 生 的影 响 来 说 ,是 通 过 无 意 识 的 心 理 活动 而起 作 用 的 , 由于 个 体 的差 异 性 ,对 作 用 的 敏 感 程 度 不 同 ,所 以影 响 结 果 是 事 先难 以估 计 的 ,因此 又具 有 非预 期性 。 三 、隐 性课 程 的作 用 传 统 的 显 性 课 程 对 学 生 德 育 教 育 能 起 到 一定 的作 用 ,但 这 个 作 用 相 对 隐 性 课 程 来 说是 有 一 定 的时 间与 范 围的 限 制 的 。 比 如 ,在 学科 教 学 过 程 中 ,一 些 学 生 对 某 些 学科 不 感 兴 趣 ,那 么 在 听 讲 时 ,精 力 未 必 集 中 ,德 育渗 透 未 必 能 使 全 体 学 生 接 受 吸 收 , 因 此就 存 在 这 样 的可 能 , 即 :某 些 显 性 课程 对 某 些学 生 群 体 没 产 生 影 响 ,或 者 对 学 生 道德 品质 及 行 为 习惯 的形 成 没 有 指 导 规避 作用 。而 隐性 课 程 则 是 将 一 个 物 理 环 境 、 制度 环 境 及 心 理 环 境 完 全 呈 现 给 每 位 学 生 , 完全 是在 机 会 均 等 、 自 由 民主 的 环 境 下接 受 教 育 , 能够 让 学 生 在 无 意 识 下 主 动 感 知 及 获得 教 学经 验 ,从 而 充 分 发 挥 隐性 课程 的 德育 功 能 。 隐性课程 能够 将学 生 的智育放 在 一个广 阔 、舒 适 、 自 由 、 和 谐 的 环 境 里 , 能 够 充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