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实用word范文 (4页)

合集下载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改良与发展,它使用一种可膨胀性扩骨球 囊,经皮穿刺后,在椎体内气囊扩张,使椎体复位,在椎体内 部形成空间,这样可减小注入骨水泥时所需的推力,而且骨水 泥置于其内不易流动。
治疗目的:
1、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 2、防止塌陷; 3、缓解腰背疼痛; 4、恢复椎体高度。
PKP止痛机理:
1、PMMA骨水泥产热致痛觉神经末梢坏死; 2、截断肿瘤供血; 3、热性损伤椎体肿瘤组织; 4、加强椎体高度、增加微骨折稳定性。
适应症:
所有良恶性病变引起椎体压缩骨折: 1、骨质疏松:中、高度疼痛,活动障碍; 2、椎体骨髓瘤或淋巴瘤:疼痛明显; 3、椎体转移瘤:疼痛明显,椎体不稳; 4、侵袭性椎体血管瘤:疼痛明显。
禁忌症:
1、椎体骨折线越过椎体后缘或后缘骨质破坏; 2、椎体压缩超过75%; 3、出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4、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 5、成骨性转移性肿瘤; 6、椎体骨碎片或肿瘤向后进入椎管。
疗效:
镇痛效果90%以上,重度压缩骨折(椎体压缩 65%--85%)镇痛效果67%。PKP对于新鲜性椎体压 缩骨折在高度恢复及校正后凸畸形方面优于陈旧 性椎体压缩骨折,在疼痛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 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 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骨质疏松:
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以骨骼疼痛、 易于骨折为特征。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论文 (35)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论文 (35)

外固定器治疗肱骨骨折愈合前钢板周围骨折作者:杨昌俊作者单位:湖北省京山县中医医院外科,湖北京山431800【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内固定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

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外固定器对 5 例肱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折尚未愈合前发生于钢板周围的骨折进行治疗,其中3 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2 例采用闭合复位。

结果5 例病人骨折均愈合,获得了的满意的疗效。

骨折愈合时间为2.5~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同时原有骨折也愈合。

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术后骨折愈合前发生于钢板周围的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钢板固定外固定器再骨折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前发生钢板周围的骨折,虽然较少见,但却是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也较难处理。

如果采用切开复位重新固定的方法,不仅手术复杂、创伤大(由于原有骨折尚未愈合,将破坏已脆弱的血供),而且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

而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则可能出现骨折复位欠佳等问题。

因此,如何使骨折达到较好的复位而又不对骨折局部造成大的创伤,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既保留内固定,而又能对内固定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自1998~2005年,我们采用外固定器治疗5 例肱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前发生的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 例,男4 例,女1 例;年龄21~58 岁,平均32 岁。

因肱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 例患者因术后再次骨折而入院。

再入院时间为第一次手术后1~4个月,平均为1.8个月。

入院检查原有骨折处均未愈合,于钢板周围又出现一新骨折线,3 例骨折线位于钢板下方,2 例位于钢板上方,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的情况。

骨折类型:2 例为斜型,2 例为螺旋型,1 例为粉碎性。

1.2 治疗方法本组5 例中,3 例采用切开复位,2 例采用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的方法:以骨折中点为中心,取小切口切开显露骨折端,尽量少剥离骨膜或不剥离骨膜,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复位后予以外固定器固定。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04
靶椎体骨髓炎
05
06
07
无骨质疏松症的急性创 伤性椎体骨折
患有凝血障碍性疾病者
对骨水泥或显影剂过敏 者
禁忌症
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 01 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05 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 不完整者
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 02 积变小
相对禁忌症
06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 80%,确实无安全穿 刺入路者
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 03
术前常规准备
手术当日进行皮肤清洁备血,排空大小便, 做好皮试。术前不需要禁食,但是要告诉患 者不宜进食过饱,以免术中俯卧位时引起胃 部不适
术后护理
PKP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主要有骨水泥毒性刺激造 成的血压下降、过敏反应、发热及骨水泥渗漏引 起的肺栓塞、神经功能障碍等。护士应密切观察 患者情况,术后第一小时内每15分钟测1次生命 体征,第二小时内每30分钟测1次生命体征,如 发现患者突发胸痛、紫绀和呼吸急促,应警惕肺 栓塞,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并与医生联系,保证 静脉畅通,准备抢救物品。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 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 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 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 外科技术。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
此法在椎体成形基 础上,先用特制的 气囊将压缩椎体复 位,然后在低压下 注入骨水泥,减少 渗漏
骨水泥外溢的观察
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水泥外溢。术后6小时内要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 觉、活动、肌力的情况,如有感觉、活动、肌力的异常,神经根的疼痛,
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对症处理。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对比两组结果。

结果:观察组伤椎 Cobb 角、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同时还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by percutaneous posterior kyphosis[ Summary]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cutaneous posterior kyph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en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oste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4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and 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tuberance after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rb angle, complication rate and VAS score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posterior kyphoplast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vertebral height, but also relieves the pain of the patient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Osteoporosis;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the vertebral body; Percutaneous kyphosis after vertebral body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1],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脊柱外科微创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先在椎体内置入一个可膨胀性球囊(inflatable bone tamp,IBT),通过球囊的扩张在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再注入填充材料,从而纠正畸形,达到对一些骨质疏松或肿瘤等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的治疗目的。

PKP于1998年取得FDA的批准开始应用于临床,我国也于近年开展了这项技术,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但是,术中所用的填充材料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直接导致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疗效的降低,这激发了人们对理想的填充材料进行探索。

理想的用于PKP的填充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1]:(1)良好的显影能力;(2)调制简便,易于注射;(3)适宜的聚合温度;(4)6~10 min的操作时间,15 min左右的凝固时间;(5)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6)无毒;(7)极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8)适宜的重吸收率;(9)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10)合理的价格;另外,填充材料应该适于作为一些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因子的载体,且具有缓释的作用。

目前,已经使用的填充材料没有一种能完全满足PKP的要求或被FDA批准可以在PKP中使用,而需行PKP的患者却日益增多,因此问题十分严峻。

本文拟对临床已经使用及临床适用的填充材料研究进展予以总结。

1 生物惰性材料以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为代表。

PMMA是一种合成树酯,分子量大,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治疗目的

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 防止塌陷


缓解腰背疼痛
恢复椎体高度
脊柱压缩性骨折
注入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器械
部分病例
扩张、复位骨折
发展: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
取出、注入骨水泥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对经皮椎体成形 术了解甚少,许多存在着思想顾虑,主要 是担心手术会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 怀疑该项微创技术的效果,护士应向患者及 其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介绍其优点 ,如创伤小、起效快,或请已做过此手术 患者现身讲解,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以减轻其焦虑提高信任感。
发热的护理

发热为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聚甲基 丙稀酸树脂的聚合产热所引起的发热反应 。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嘱其多饮水, 进易消化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增加患 者舒适感,高热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 可给予温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 时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等。
术后锻炼

患者术后24小时,就可在使用腰围下,下床在床 边站立,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先摇高床 头,让患者适应,如无头昏眼花再坐起下床站立 ,在这期间可能有腰背部的酸胀,轻微疼痛不适 ,要告之患者是正常现象,消除其顾虑,然后慢 慢指导患者在室内行走,注意要使用平地鞋,要 在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进行,防止意外的发生。如 患者身体耐受程度差,可借助助行器行走,同时 在患者卧位时可行腰背部的肌肉功能锻炼,如五 点支撑、三点支撑、飞燕点水等。如患者年龄在 70岁以上不宜行三点支撑、飞燕点水等难度大的 锻炼,以防止再次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适应症
最佳适应症:
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 继发性的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研究进展
P K P在疼 痛和生 活 质 量 的改 善 、 椎 体 矢 状 高 度 重建 、 畸形 的纠 正 以及 术 中 和 术 后 并 发 症 等 方 面 , 与 P V P 和传统 的非 手术 治疗 相 比 , 有 着 更 好 的疗 效 。Wa r d .
1 a w等 对 8个 国家 2 1个 地 区共 3 0 0例 急 性 椎 体 压 缩骨 折 患 者 进行 多 中 心 随机 对 照 研 究 , 比较 P K P与

6 4・ ( 总6 2 4 )
中医正 骨 2 0 1 3年 8月第 2 5卷 第 8期

综 述 ・
经皮 椎 体 后 凸成 形 术研 究进 展
张文财 , 秦 丰伟 , 刘洪江 , 黄健
( 广 州中医药大学 附属 骨伤科 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2 4 0 )
摘 要: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脊柱微 创手术 , 具有创伤小、 操作 简便 、 手 术安 全性 高等诸 多优点 , 在治疗骨质 疏松压缩性
位血肿形成 、 肺栓塞、 骨水泥 的渗漏 、 继发椎体 骨折 等问题 , 至今仍 然存在诸 多争议 。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 缩 骨折
经 皮椎体 后 凸成形 术
并发 症
1 经皮球 囊扩张椎体后 凸成形术应用现状
G a l i b e r t 等¨ 在1 9 8 7年 首 次 报 告 使 用 经 皮 椎 体
体进一步压缩或者微动 , 从而减少疼痛 卜 。②骨水
泥本 身具 有毒性 , 通 过麻 痹 分 布在 椎 体 间 的 神 经 , 从
而起到止痛的效果 ] 。③在骨水泥硬化 的过程 中所 产生的热量可以阻断椎体间的部分神经 , 起到止痛作
用 。然 而 , 也有 学 者认 为 , 椎 体 强化 术 所 获得 的 止痛 效果 与注入 骨水 泥没 有关 系 , 可 能是 由手 术 中 的

《2024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手术时机临床效果分析》范文

《2024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手术时机临床效果分析》范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手术时机临床效果分析》篇一一、引言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同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尚无定论。

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近五年内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

根据患者手术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中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

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三、材料与手术方法1. 材料:所有患者均需进行骨密度检测、X线、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

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手术过程包括定位、局部麻醉、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等步骤。

四、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分析1. 早期手术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此时患者疼痛较轻微,手术操作相对容易。

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 中期手术组:患者在确诊后等待一段时间(数周至数月)再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患者疼痛较重,但手术操作仍可顺利进行。

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与早期手术组相当,但恢复时间略长,并发症发生率略高。

3. 晚期手术组:患者在确诊后长时间(数月至数年)未进行手术,待疼痛无法忍受时才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患者病情较重,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五、结论综上所述,不同手术时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早期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中期手术虽然恢复时间略长,但手术操作仍可顺利进行,疼痛缓解程度与早期手术相当。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拍凸成形术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拍凸成形术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美该技术被广 泛 地应用 于 骨质疏松 症 压缩性 骨 折 , 19 自 91

前 言
骨质疏 松症 是 1种 常见病 , 常见 于绝 经 后妇 女 和老 年
人, 在轻微外伤 、 甚至无外伤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骨折 , 体 椎 为骨质疏 松最 易发生 骨折的部位 仅在美 国 , 就有骨质疏 松
度, 因此 ,M A是 目前 P P及 P P最 为常用 的骨水泥 。 PM V K

过体 外实 验 、 发现羟磷灰石骨水泥不能提 高椎体的强度 和硬 P MA聚合后能 自行 凝结 , M 其弹性模量 介于橙 质骨和 金 属之 间 , 能稳定骨科所用 的候体 , 长假体 使用 寿命 , 17 延 故 91 年美 国食 品和药物管 理局 (o dd d i sao , I f da mgam n' f n F) o 邛 i i  ̄ A) 正式批 准 在 人 工关 节 置 换 术 中使 用 P m 固定 假 体 =
守治疗 , 如卧床休息 、 口服 止痛药 、 钙剂 等 . 部分病 人疼 痛症 状可得 到缓 解 , 但长期卧床 又可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 重及并
发症的出现[5 3 -
椎体原发性 肿瘤 少见 , 要有血管 瘤 、 主 骨髓 瘤等 。椎 体 转移 则是各种 肿瘤 的好 发部位 , 1 尸检病 例报 道 , 据 组 椎体 转移性肿瘤的发生 率高达 2 %(4/ 4 ) 。椎体 胂瘤患 18 1 63 0 者常有 剧烈 的疼痛 , 由于脊髓受压还可伴有脊髓麻痹 和程度 不 同的神 经功能障碍 。传 统 的治 疗方法 为放 、 化疗 , 如有 脊 髓压 迫、 脊柱不穗 , 则施行 病灶切 除 +内固定 术 , 但与手 术相 关的各种 并发症的发生率甚高而临床很少应用 [1 。 71 - J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填充材料的应用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填充材料的应用进展
>7 % [ 5
脊柱 是 全 身 多 种 恶 性 肿 瘤 易 转 移 部 位 , 椎 的 脊
13 并 发症 .
椎 体 成形 术 的 并 发 症 主 要 由骨 水 泥
转移性肿瘤往往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顽固性疼痛并 可引起脊柱 稳定 性 改变 , 至产 生 神 经 功能 障 碍 , 甚 严 重影 响患者 的生 存 质量 和 生存 时 间 。传 统 的治 疗 手 段包 括原发疾病的治疗、 卧床休息、 止痛药物应用。 目前 , 于 脊 柱 转 移 癌 的 治 疗 主 要 有 3种 方 法 : 对 化 疗、 放疗 和手 术 。但 是 化 疗 和放 疗 虽 然 能 部 分缓 解 患者疼痛 94年, abr等 在治疗 1 Gle i t 例胸椎体侵袭性 椎体血管瘤时, 首先采用 了经皮穿刺进人椎体 , 聚 将 甲基 丙 烯 酸 甲 酯 ( o m tym tarle P A) pl e le cy t, MM 注 y h h a 入椎体并获得成功 , 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 e u — pr t ca no svr bopat, V 的 历 史 o 1 8 e u et r—l y P P) e s 9年 Lpa 9 a rs 等_首次将 P P 2 V 用于椎体转移性肿瘤。P P在治疗 V 椎 体转 移癌 , 解疼 痛 方 面取 得 长 足发 展 , 国 内 的 缓 在 应 用也 有 很 大 进 展 , 要 集 中 于 椎 体 压 缩 性 骨 折 。 主 近年来 , 使用 I 粒子联合 骨水泥植 入肿 瘤椎体, 提 高 了 P P的疗 效 。 V
2o 0 9年 2月第 l 5卷 第 3期
Me i dc l a
经皮 椎体 成 形 术 中填 充材 料 的应 用进 展
王 操 ( 综述)许 建 波( , 审校)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进展张奎;王义会;王文己【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一项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骨科疾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OVCF作为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笔者通过介绍PKP手术治疗OVCF的适应证、禁忌证、填充材料的选择、并发症及其预防、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PKP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2【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综述【作者】张奎;王义会;王文己【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系,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为病理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接近2.1亿,流行病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近9 000万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这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医疗与经济负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则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居多,OVCF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临床对OVCF患者采取的最佳微创手术方式,其中PKP是在PVP基本术式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即将一个能承受较大压力的球囊注入椎体中来抬升终板,使椎体内能形成空腔,这样减少了注入骨水泥时所受的阻力和降低骨水泥发生渗漏的风险,因此具有更好的止痛效果,能更快速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目前该术式已非常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概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手术。

该手术通过经皮方式在椎体内放置特定形状的气球并进行后凸成形,旨在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减轻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本文将从疾病背景、手术原理、手术适应症、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介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知识。

疾病背景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尤以老年人为多见。

患者的骨组织质量下降,骨密度减少,骨骼脆弱易碎,容易发生骨折。

其中,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脊柱。

脊柱骨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占所有骨折疾病的15%~20%。

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大多由于轻微的外力作用导致椎体压缩、嵌顿,患者出现背痛、脊柱畸形、神经损伤等症状。

手术原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介入手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麻醉: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2.位置定位: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精确定位椎体压缩区域;3.切皮:在椎体的两侧,皮下五厘米处,用刀片将皮肤划开3cm左右的切口;4.穿刺:在椎体的一侧,用穿刺器向椎体内穿刺,将导丝送进椎体内;5.扩张:用扩张器扩展穿刺孔形成肌肉间隙,为放入术具做准备;6.椎体成形:放入气球,在局部通入气体并充气,通过压力将椎体向后成形;7.定型:气球取出,用特殊的骨水泥填充椎体空洞,加强椎体稳定性,定型后关闭切口。

手术适应症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椎体高度减低,且神经受压或骨折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损害;3.不能行开放手术或患者不同意开放手术的情况。

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手术前1.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呼吸、心电图等检查,并做好手术前准备;2.术前应细致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特殊情况等;3.注意麻醉安全,避免术中出现意外情况;4.细心做好手术部位的消毒,防止术后感染。

手术后1.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监测心率、呼吸功能等重要指标;2.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1~2天,注意保持切口部位的干燥和清洁;3.术后2周内需避免过量运动、弯腰等活动;4.术后需要长时间佩戴固定腰带,控制腰部活动,加强椎体稳定性;5.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并按时复查。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选取的68例患者分为PKP组(n=34)和PVP组(n=34),分别采用PKP和PVP方法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和疼痛缓解情况,随访术后1个月椎体压缩率和Cobb”s角恢复情况。

结果PVP组患者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PKP组(P0.05)。

术后1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和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2-0055-03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骨质疏松[1]。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产生的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积极处理[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但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且并发症较多[3]。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逐渐发展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用的微创手术,均有良好的止痛、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的作用,但其适应证、临床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4,5]。

本研究探讨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

纳入标准:术前检查为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且椎弓根及椎体后壁完整[6]。

排除标准:①伴有明显椎管狭窄或椎管内骨折片;②伴有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③其他恶性疾病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研究应用进展杜志刚【摘要】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脊柱微创手术的一种新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内血管瘤、肿瘤等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就其临床技术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an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is a new metho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operatio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vertebral body angioma, cancer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s, the clin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review.【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研究进展【作者】杜志刚【作者单位】天津蓟县人民医院骨二科,天津 3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术后患者疼痛迅速缓解,明显恢复伤椎高度,预防椎体再次塌陷[1]。

通过球囊或Sky骨扩张器扩张注入高粘稠度的骨水泥,增强椎体骨折稳定性,降低了渗漏率[2-3]。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国外应用广泛,效果满意,我国也开展多例手术极大提高了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摘要:多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由于人体的骨质疏松或椎体肿瘤等造成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容易造成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和椎间高度丢失等现象。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属于近些年进行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这一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感,使得患者的伤椎畸形得以恢复。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小切口的基础上将骨水泥注入到骨折部位中,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将球囊注入到骨折部位中,在球囊扩张和收缩形成空腔的情况下,在空腔中注入填充材料,随后取出球囊,对其注入骨水泥。

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属于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比较常见的原因,这也是造成急性或慢性腰背疼痛和骨折后椎体变形脊柱生理曲度异常变化等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继发性截瘫等症状[1-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进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疾病较为常见的方式,其止痛的效果起效更快且能够避免椎体出现进一步塌陷畸形,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4-5]。

1.手术操作相关技术现状影像技术在手术治疗的时候存在着重要辅助作用,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医师本身存在着较为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及检查操作经验。

患者在出现椎体损伤的时候,其能够在术前影响观察的基础上加以定位,在手术的过程中应用实时荧光成像的方式对套管针置入合理程度及骨水泥注入椎体的骨折部位准确程度加以确定[6-8]。

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等,全身麻醉的方式属于多节段椎体骨折疾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方式,而局部麻醉方式实施的时候,麻醉师则会使用空心套管针和穿刺针等从背部插入患者体中,穿插针在穿过椎弓根后刺入到人体椎体中,向骨膜多点注入药物局麻处理,由于球囊膨胀和注入骨水泥使套管针穿过皮质后也会造成患者发生不适的情况,因此套管多数容易出现被置入到人体的胸椎侧缘和肋骨头间的现象,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法的方式多数是将套管置入椎体的中部和前三分之二的位置,可以促使双侧椎弓根套管置入后有效注入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感染
术后若出现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进行清创手术 。
邻近椎体骨折
由于骨水泥注入后椎体强度增加,有可能导致邻近椎体骨折,可 以通过佩戴支具或进行康复训练来预防。
肺栓塞
骨水泥在体内分解后,有可能形成微小颗粒进入肺循环,引起肺 栓塞,严重者需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06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典型病 例分享
术后活动限制
建议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避 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
术后随访和复查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评 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 情况。
03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 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手术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 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 水泥或生物材料来增强椎体的 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生活
联合手术治疗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
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探索
适应症拓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 瘤等病症,目前正尝试拓展其适应症范围。
并发症防治
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感染等,开 展防治研究,降低手术风险。
术后康复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2023-10-29
目录
• 经皮椎体成形术概述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技术方法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典型病例分享
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在影像学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方式向病变 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生物活性材料,以增强椎体强度、减轻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等为目的的治疗方法。

椎体成型术的研究新进展

椎体成型术的研究新进展

椎体成型术的研究新进展摘要椎体成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和其他脊椎相关病变。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椎体成型术在早期干预效果、技术改进、并发症管理和新型生物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这些最新进展,强调了新型骨水泥螺钉系统和中空椎弓根螺钉在提高手术稳定性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展示了椎体成型术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引言椎体成型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技术。

自其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因其较少的创伤、快速的疼痛缓解效果以及良好的临床预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随着患者群体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的增加,手术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并发症的管理、手术效果的优化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等。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手术工具以及生物材料的不断进步,椎体成型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这些最新进展,重点探讨早期干预效果、技术改进、并发症管理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的应用,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早期干预的效果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患有严重疼痛的老年患者,早期进行椎体成型术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可以显著减轻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强调了在骨折后6周内进行椎体成型术的有效性,并指出相比保守治疗,椎体成型术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椎体成型术在受伤后2个月内进行效果最佳,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技术改进近年来,椎体成型术在技术和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使用更高质量的骨水泥和更精确的手术工具,使得手术更为安全和有效。

同时,新的影像技术,如术中实时成像和计算机导航,也帮助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特别是CT引导下的椎体成型术技术,允许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患者耐受良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并发症管理尽管椎体成型术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仍存在潜在并发症,如骨水泥泄漏引起的心肺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研究进展目前,已经使用的填充材料没有一种能完全满足PKP的要求或被FDA批准可以在PKP中使用,而需行PKP的患者却日益增多,因此问题十分严峻。

本文拟对临床已经使用及临床适用的填充材料研究进展予以总结。

1 生物惰性材料以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为代表。

PMMA是一种合成树酯,分子量大,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PMMA 聚合后能自行凝结,其弹性模量介于松质骨和金属之间,常用来固定关节置换术中的金属或塑料组件。

PMMA有许多优点,包括:调制简便,价格便宜,生物力学性能良好。

但是,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不能在体内生物降解,没有整合到周围骨质的潜在性,没有直接的骨附着,聚合温度高,潜在的单体毒性作用,需要加入助显剂等,严重制约着其更广泛的应用。

尽管在一些关于PVP和PKP的报道中已经显示了好的临床结果[2,3],但仍不清楚应用PMMA后的疼痛缓解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骨水泥注入后提高了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使椎体的显微骨折得到固定,从而减少对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4];PMMA 聚合产生的高热以及本身的化学特性可破坏椎体的感觉神经末梢。

关于PMMA的骨热坏死效应仍是个假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这一点[5,6]。

有学者在针对狒狒的椎体增强术的研究中,注意到PVP和PKP后的椎体中存在一些坏死的骨碎片。

但并不清楚这种坏死是否是源于PMMA的聚合过程[5]E4-10。

PKP通常是在影像监视下进行的,所以填充材料必须是辐射不透性的,这样就可以追踪填充材料的踪迹,检测并避免填充材料渗漏所导致的神经系统或其他组织的损伤。

由于PMMA本身显影差,故经常添加BaSO4作为助显剂。

单纯骨水泥(Simplex P)本身就包含了质量百分比为10%的BaSO4,这一比重应用于标准的关节重建效果良好,但对于影像导引的椎体增强术还不够,于是国外学者便自行在骨水泥中添加更多的BaSO4,但是到底加入多少BaSO4最为合适,至今无满意的量化指标。

总之,PMMA虽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填充材料,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诸多缺陷,应用前景并不乐观。

2 生物活性材料此类材料中研究较多的有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天然珊瑚骨替代物以及生物陶瓷等。

2.1 CPCCPC又称羟基磷灰石骨水泥(hydroxyapatite cement,HAC),是一种新型的自固型骨水泥。

其组成包括固相和液相,固相主要由磷酸钙盐,如磷酸四钙、磷酸三钙、二水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之中的至少两种组成,还可以有氟化物、半水硫酸钙等;液相可以是蒸馏水、稀酸、血清、血液等。

不同的磷酸盐在液相中发生反应,其最终产物也是唯一的羟基磷灰石(HAP),不会影响血液中钙、磷的水平。

CPC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自行固化,粉末与固化液调和成牙膏状后,3~15 min内凝结且与骨直接黏结,产品固化强度不低于35 MPa;其凝固过程不产热,温度适宜,避免了任何潜在的PMMA的热损伤作用[7]。

更重要的是CPC与骨盐成分完全一样,其晶体结构也与骨质相同,生物相容性好,与宿主组织兼容,化学性质稳定,能承受各种机械力,物理性能不因组织液侵蚀而改变,不引起炎症反应,无致癌,不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前动物实验和人类试点研究已经显示:CPC植入体内后具有高度的骨传导性,可缓慢降解吸收,逐渐被新骨取代,恢复椎体的骨量,即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着逐渐的重塑过程[8],这表现在骨水泥发生断裂,随之有血管以及新生骨组织向水泥内生长。

CPC虽具有以上众多优点,但显影效果不甚理想,虽然其化学组成本身是辐射不透过的。

所以仍然可能需要添加助显剂来增加显影。

另外,CPC是否能真正提高椎体的强度和硬度仍有争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还有,Belkoff等[11]提出疑问,CPC用于PKP 时的适应症是否与PMMA一致?因为PMMA的单体毒性以及聚合时的热效应对肿瘤组织及感觉神经末梢的损伤据推测正是PKP 的止痛机制之一,因此在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VCFs行PKP 时,对于填充材料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2.2 CSCCSC即平时所说的石膏,作为骨移植替代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部位。

Perry等[12]在一项对尸体VCFs的PKP研究中进行了CSC的生物力学评估。

研究显示:CSC 是无毒的,可注射性的,而且具有骨传导性。

与PMMA相比,CSC有着相当的强度恢复,硬度恢复要低一些,但这更有利于减少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

另外,CPC和CSC与PMMA相比,粘滞度较低,价格相对较高。

它们都是真正的水泥,在悬浮液中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

当它们在一个限制性的空间比如灌注管中被加压的时候,会表现出摇溶的特性。

当悬浮液脱水,只留下固体成分的时候,它们是很难渗过骨间隙或通过注射管的。

2.3 天然珊瑚骨替代物天然珊瑚骨替代物是由天然珊瑚制成的填充物,具有良好的可吸收性、骨传导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在6个月内完全诱导骨的再生。

它的显影效果好,可简单地通过影像学检查对其降解作详细的随访。

Cunin等[16]将其注入羊椎体内,结果表明颗粒状的珊瑚能均匀填充椎体,观察4个月后发现它被完全吸收并被同量的骨组织取替,组织学检查发现其中有大量可形成骨样基质的成骨细胞。

但其可注射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2.4 生物陶瓷生物陶瓷骨传导性良好,在临床应用已久。

Belkoff等[11]1061-1064用一种玻璃陶瓷增强的基质复合物orthocomp(orthovita,Malvern,PA)进行了体外的生物力学评价。

显示orthocomp能明显增加骨质疏松椎体的强度,而且与PMMA相比能更好地恢复椎体的硬度。

该材料不仅聚合放热低,X线显影清楚,而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动物实验显示,orthocomp在术后3个月即与宿主骨结合[17]。

目前,生物陶瓷在临床主要被应用在骨缺损的修复以及关节假体的固定上,要将其用于PVP或PKP的填充材料,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 发展方向3.1 填充材料作为载体的研究随着PKP的日趋完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将填充材料简单地作为固定材料用于PKP,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填充材料能够成为各种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因子的载体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也必将成为将来研究的热点方向。

选择合适的载体与药物或生物活性因子相复合,使载体不仅具有骨传导性,而且具有骨诱导性,同时克服药物或生物活性因子的抗原性,避免排异反应,保证活性因子缓慢释放,增加远期疗效。

这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BMP是存在于人和动物骨骼、牙齿等组织中的一种蛋白质,能够异位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和骨细胞而形成新骨。

单独将BMP植入体内易被血液冲刷掉而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诱导成骨活性;同时,由于缺少载体的支架作用BMP也不易放置。

CPC对蛋白具有很强的亲合性,并有合适的三维立体几何构型,被寄希望于作为BMP的最适载体[18]。

另外,CSC的聚合温度较低,这使得它也有可能适于负载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测试它的生物吸收性以及与宿主骨细胞的相互作用。

如何尽量减小药物或活性因子等添加物对填充材料的理化性能及生物性能的影响,甚至使添加物促进填充材料的性能向更优的方向发展,有待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2 原有材料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开发已经应用于PKP的填充材料,如PMMA、CPC、CSC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能充分满足PKP的手术需要。

如果能对原有材料的配方或调配比例作适当变动,或者将其中的两种或三种按一定比例复合使用,则可能会弥补各自的不足,获得更佳的材料性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材料科学和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新的生物材料也在不断涌现。

如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注射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新型骨替代材料珍珠层等,不排除这些新材料应用于PKP的可能性,但是,在真正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的实验研究和严谨的论证,以了解其长期的生物学效应。

3.3 对PKP治疗机制的研究PKP所用填充材料的发展欲取得重大突破,还需对PKP本身的治疗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只有充分了解PKP对病变椎体加固及止痛的原理,才能针对需要研制出能够满足各种要求的而且最大程度具备理想材料各特点的新型生物活性材料。

【参考文献】[4] Barr JD,Barr MS,Lemley TJ,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pain relief and spinal stabilization[J].Spine,2000,25(8):923-928.[5] Togawa D,Kovacic JJ, Bauer TW,et al.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 findings of vertebral augmentation using polymethylmethacrylate in the primate spin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ersus kyphoplasty[J].Spine,201X,31(1):E4-10.[8] Larsson S,Bauer e of injectabl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for fracture fixation: a review[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X,(395):2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