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格化在新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合集下载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化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化

立起 固定 的观众 群体 ,而这种独特 的优
进入 2 世纪 , l 电视台与台之间 、 目 节 与节 目之间乃 至主持人 与主持人 之间 的 竞争 已经进入 白热化。 播音员念稿子 的新
闻节 目明显不能适应观众的需求 , 电视 而
生活中的人格是有 区别 的, 主持人在电视
人是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对 势 , 就是主持人的个性 。 于电视新 闻节 目主持人 来说 ,“ 标识 ” 是
知 主导下的思想 和理性 控制下 的激情将 节 目支撑起来 ,创造 自己独特的优 势 , 建
化”, 主持人必须 与节 目以及社会 主流价 值观保 持一致 , 他们可以彰显一定的 自我 情感与思想 ,但不得脱离社会道德价值 ;
二是这里的人格必须是高 尚的人格 , 与 是
天见到 的是经过摄像机 、 电波 、 卫星 、 电视 前提下 , 到好处 的张扬人格魅 力 , 良 恰 用

主持个性与人格化
我 国电视 节 目主持人 的 出现是近 二 人文化 。 这一方 面意味着 电视新 闻节 目主 工作 中不 断探索属 于 自己的主持风格 和
三十年 的事 , 随着 19 年 5 1日《 93 月 东 持个性 化 ,主持人 的媒 介人格被 彰显 出 方时 空 》 开播 和着敬 一丹 、 均益 、 水 白岩 来 , 能够适应当前及 未来 多层 次的观众需 松、 、 王志 张泉灵 、 董倩等主持人的成长成 求 , 另一方面也是对 社会 发展规律 和电视

战百胜” 主持人在 寻找属手 自己的人 格 。
魅力的时候 , 首先要充分领会所主持节 目
刻的剖析 , 客观 的认识 自我 , 扬长避短 , 在
新 闻节 目主持人 的出现 , 将这种格局打破 的创作 目的与精 神实质 , 并且对 自我有深 了, 他们将 电视新 闻节 目人情化 、 人本化 、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

论电视时政新闻的作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仍是主要被报道的内容。

时政新闻地位如此突出的原因与我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情况密切相关。

我国的新闻媒体仍隶属于国家管理的范围内,各级电视台报道的新闻内容,特别是政治要闻都要经过政府的宣传部门监管,由此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国家的党政工作紧密相连。

一、时政新闻的界定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新近发生的有关时事、政治的新闻,旨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新闻联播》是报道时政新闻的一个典型范例,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位。

在《新闻联播》中,时政新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会见、外交、会议、领导活动、宣传重点、公告等6 类。

会见新闻,指领导人会见、接见国内知识分子、农民、工人等;外交新闻指,领导人出访、接见外宾,国外来访领导人等;会议则是围绕党政的各大重要会议,如政协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领导活动就是指领导人的考察、视察等活动;宣传重点则指国家政策在某一时间内的主要话题,如宣传“三个代表”思想时,对一些突出人物、现今事迹进行重点宣传。

时政新闻在《新闻联播》中的占有重要的报道比例,以1999年和2000年11月的《新闻联播》为样本中可见,“时政新闻共有129 条, 占新闻总数的41.6 %;总时长210 分38 秒(12638 秒),占新闻总长度的52.3 %,即每天平均播出15 分02. 7 秒(902. 7 秒),超过节目一半的时间(1725.3 秒);平均时长为1 分38 秒。

时政新闻无论是播出条数还是播出时间, 都超过新闻联播三分之一的比例。

”①由此可见,时政新闻一直都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而其报道内容也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式。

二、时政新闻的特点由时政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出,时政新闻可以理解为时事政治类新闻的报道,这首先就要求新闻要具有时事的特性。

新闻评论重点

新闻评论重点

新媒体评论重点1、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民众密切关注的社会话题进行意见表达的一种方式。

新闻评论与语新闻报道的区别:2、新闻评论的特性(1)强烈的新闻性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2)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部分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新闻评论是一种发议论讲道理的文体,要求有逻辑性的说理,如此方可能有说服和认同(3)广泛的公众性表达要接近广大公众评论成为公民意见表达的常用方式之一3、新闻评论的功能作用(1)舆论引导,释疑解惑以舆论引领方向:引领社会舆论的方向为群众释疑解惑,引导受众思想——解除思想疑惑:引导人们认识事物(2)针砭时弊,舆论监督(3)意见表达与意见交流——政府意见,媒介意见,公众意见,个人意见的交流4、社论与评论员文章(1)我国社论的前身——政论文A、王韬: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B、梁启超的政论文被称为“时务文体”,风行天下(2)我国社论的成熟——以《大公报》社论为代表《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的“社评”,标志着近代新闻评论(报章体)的结束和现代新闻评论——当今我们熟知的新闻评论的开始5、社论的定义与特点(1)社论的意义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6、评论员文章(1)评论员文章的定义与规格(2)介于社论(本台评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

7、小言论(1)小言论的由来A、五四运动后,很多报刊开设短论专栏B、邹韬奋确立“小言论”文体:在《生活》周刊上开设“小言论”专栏,成为其王牌栏目之一。

(2)专栏小言论的成熟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3)小言论的特点微型化、即兴式、群言性、生动性8、新闻评述:是新闻领域中一种边缘体裁,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兼有两者特点和优势。

又称述评或记者述评9、杂文瞿秋白:杂文就是“文艺性的政论文”鲁迅的开拓使杂文成为独立文体60年代邓拓的杂文名噪一时10、网络评论频道:网络媒体中专门用来传播各类评论信息的分支结构。

试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

试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

试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摘要:在新的时期下新闻写作质量水平对于新闻媒体的有效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各个新闻编辑应该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进行转变和创新,有效的明确写作对于写作趣味性以及形象化的认知,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创新。

本文从新闻写作趣味性和形象化等不同角度入手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使得新闻写作趣味性和形象化得到发展。

关键词:新闻写作;趣味性;形象化现代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我国的新闻媒体面临了更严重的竞争,给我国的新闻媒体带来的冲击更是非常强烈的。

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当中占据的有利地位会随着下降,新闻的阅读量也会逐渐的降低,这已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在新媒体所产生的冲击下,传统的新闻媒体也需要积极的做出改变,从新闻写作质量水平出发,利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可以从写作的方式入手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得新闻写作更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更加的形象化,这样才可以使得写作的质量得到提高,推动新闻媒体的发展。

1新闻写作的趣味性。

1.1趣味性概念从当下我国新闻写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新闻写作的手法以及内容基本上都是类似的,不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所以编辑在当下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对趣味性的概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趣味写作的进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趣味性实际上并不是需要新闻写作提高趣味,而是需要进行写作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提高人们对于这些内容阅读的兴趣。

因此在展开新闻写作创新是从趣味性的角度入手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对新闻内容的趣味性进行有效的把握,需要编辑人员仔细的进行分析,需要了解这个趣味性的程度。

当然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有效的处理也非常的关键,趣味性的大小和新闻素材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合作,本身就比较有趣的新闻素材能够使得新闻写作整体的趣味性效果得到加强,这也代表新闻写作趣味性的完成至少已经达成了1/3。

对新闻内容进行加工,可以使得新闻更加的生动,并且具有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对新闻写作质量进行保证的基础之上,更加充分的对读者进行吸引。

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众传播_重点总结⼤众传播重点总结1、传播的定义:是指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类信息交流的⾏为和活动。

传播学史研究⼈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

(共享,传输,互动)2、传播的类型:⾃我传播、⼈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众传播。

3、⽂化⼯业: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规模复制、传播⽂化产品的娱乐⼯业体系,包括商业性的⼴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流⾏⾳乐等各种⼤众⽂化和⼤众媒体。

4、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规律的科学。

其三⼤来源是⾏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

最早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5、传播学形成的历史条件:a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传媒的兴起,政治与战争的需要,新闻学的发展;b 传播学产⽣的学术基础:学术渊源,⾏为科学,社会学,⼼理学,社会⼼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类学,语⾔学,符号学等,以及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6、传播学的四⼤奠基⼈(施拉姆认同):A、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理学家1912——1961 耶鲁学派毕⽣研究⼈的⼼理对⼈的⾏为的影响,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式、技巧和能⼒等。

他是将实验⼼理学引⼊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

1953年出版《传播与说服》⼀书。

B、哈德罗—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世界⼤战中的宣传技巧》C、拉斯韦尔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模式。

这⼀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拉斯韦尔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法论D、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法论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影响和独到见解,属于经验学派。

提出两级传播论,并于1948年出版《⼈民的选择》⼀书。

舆论领袖破除魔弹论。

两级传播论:是指在⼤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公众的两级传播过程。

Vlog时政新闻的优势与不足——基于与传统记者出镜报道的比较分析

Vlog时政新闻的优势与不足——基于与传统记者出镜报道的比较分析

视听2020.10|新闻与传播一、Vlog+时政新闻Vlog (Video blog )即视频博客,是一种通过拍摄视频来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

作为博客的视频形式,Vlog 和文字图片博客一样具有社交性、共享性和互动性,同时还具备博客的社交性,在社交平台上是共享的、开发的、互动的。

Vlogger 在拍摄视频时一般手持移动拍摄设备记录自拍自述或者从本人的视角拍摄主观镜头,力求真实地还原事件的现场和自我感受。

其中,在自拍自述的环节Vlogger 通常极力营造与镜头的对话感,使得受众在观看时有面对面交流的互动体验,通过生活日常的展示,传递出Vlogger 的个性风格、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Vlog 用户规模达2.49亿人,预计未来中国Vlog 用户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较于短视频,Vlog 更强的个人属性使其拥有较大的社交潜能。

在5G 的加持下,社交作为视频时代最具基础性的价值,或将助推Vlog 成为视频社交的下一个风口①。

Vlog 真实、社交、互动和共享的特质与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特征契合,加之Vlog 的视频形式本身带有的交互感和受众参与感,Vlog+新闻的形式开始被主流媒体尝试应用。

尤其在时政新闻上,Vlog 新闻已成为代表性的新闻形式。

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中国日报等媒体和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发布了550多个Vlog ,从不同视角记录“两会”②。

2020年,Vlog 新闻也是“两会”报道的主力军。

腾讯视频的“两会”栏目下分设了“2020年全国两会:记者Vlog 新闻”专栏,从5月20日“两会”第一场发布会开始,中新社旗下的中新视频就陆续发布了《两会VLOG 两会首场发布会:记者保持社交距离消毒棉片人手一个》、《两会Vlog 夜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有啥不一样?》等Vlog 新闻,向受众展现了疫情影响下的“两会”到底有何不同。

至“两会”报道结束,“腾讯视频”栏目下共收集了来自“人民视频”“中国日报”“新华社新闻”等各家新闻媒体的Vlog 新闻61篇。

广播新闻评论的个性化

广播新闻评论的个性化
主持 人 要 掌 握 时代 特 征 与 听 众 需求 ,不 忘 自己 是 在
优秀的广播 主持人一定是能够抓住问题关键 、剖析
问题 本质 的 思想 者 ,善 于通 过 个性 化的 观 点引 导舆 论 、服
务舆论 ,使新闻评论的话语更富有现实特征 ,庄重而不乏
时 尚,沉 稳而 不失 新鲜 ,亲切 而 不是 迎合 。
他 们 心 中 的 媒 体 代 言 人敢 于 “ 剑 ” 。广 播 新 闻评 论如 亮
回 来 。 节 目组 了 解 后 ,深 入 泗 阳县 采 访 了 1 天 。 “ 阳 5 泗 县 设 立 5 1 政 账 户 ” 新 闻播 出 后 ,在 全 国 引起 很 大 反 8廉
响。主持人参与其 中,准确体会新闻报道思路 ,点评的
主 持 人 作 为 第二 评 论 人 总 结 归 纳 ;也 有 以主 持 人 为核 心
广播新 闻评论的个性化 …… …… … …… … …… … … … …… … …… …… … .
朱霞


用个 性化 的思 维贴 近 大众
源 头 上 预 防 和 减 少 了 社 会 矛 盾 。2 0 年 泗 阳县 纪 委 设 立 02
多的 趣 味性 和 情 感性 ,在 讲故 事 的 同 时说 道 理 。 情 与 理 相 结 合 ,把 新 闻 事 件 、 观 点 角 度 、主 持 人
的 ,要 求 主 持 人 敏 锐 地 去 选 择 话 题 ,分 析 整理 出独 到 深
刻 的观 点 。无 论 是 哪 种 表 现 形 式 ,重 要 户 ,给 犯错 干 部 改过 的 机 会 ,把 不 该要 的 钱退 51
当今 社 会 的舆 论 环 境 越 来越 宽松 , 民意 参 与舆 情 的 积极 性也 越 来 越 高 。随 着 媒 体 多 元 化 带 来 的舆 论 界 “ 群 雄争 锋 ” ,各 家 媒 体 都 试 图 去 挖掘 和 引导 舆 论 力量 ,其 正 面 的 积 极 意 义 不 可 否 认 。 在此 起 彼 伏 的 媒 体 “ 舌 论 群 剑 ” 声 中 ,人 们 更 需要 听 到 来 自主 流 媒 体 的 声 音 ,期望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1)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1)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1)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以2012年“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为例王琼李姝含【内容摘要】201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贴近、鲜活、真实、生动的报道特色为《新闻联播》带来新气象,注入新活力。

本文谨从播音员、主持人的角度出发,选取2012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典型节目为例,分析《新闻联播》播音员以出镜记者身份参与新闻现场报道的角色转换,从而引发对于转变《新闻联播》播音员刻板印象的启示,并探讨由电视新闻播音员走向真正的“电视新闻主播”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播音员角色转变作者联系方式:王琼:139********、moqiying@李姝含:151********、leehellen@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1年8月22日正式开播“走基层”栏目。

央视新闻中心从2012年1月10日起推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新春走基层”,共派出180余路、610多名记者、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厂矿社区、深山老林、边疆海岛、大漠荒滩展开采访。

报道要求用记者现场配音代替播音员配音,大量采用同期声,抓拍细节,展现过程,记录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该系列报道共播发50余条,引起广泛社会鸣。

据统计,新闻频道2012年春节期间相关节目收视率比去年提升17%,比2010年提升64%。

同时《新闻联播》的相关报道收视率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

①在此系列报道中,由《新闻联播》主播担当出镜记者的节目给观众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该节目不仅创新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出境模式,而且打破了传统播报方式留给受众的刻板印象,为新闻报道三贴近提供了有意借鉴。

一、传统印象中《新闻联播》播音员的刻板形象从叙事学(Narratology)角度看,“当某一件事具备‘叙事者通过叙事行为将某些叙述载体(叙述内容)传达给叙述接受者’时,这一过程便是一个完整的叙事行为”②。

新闻人格化在新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人格化在新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语 言 。新 闻 写 作 或后 期 制 作 的人 格 化 就 是 要 找 到 一 种 人 格 化 的 符 号组 合 即人 格 化 的 表 现 形 式 , 过 文 字 、 音 、 像 等 通 声 图 符 号 的 有 意 识 排 列组 合 。完美 地 将 新 闻 报 道 者 的情 感 表 达 出 来 。这 种 人 格 化 的 表 现 形 式 .它 一 方 面 透射 出进 行 符 号 排
两个 目标 ,既 要 进 行 来 自外界 的人 格 教
的语 境 。 访 对象 包 括 各 个 阶层 的人 , 采 他
们 有 不 同的 身 份 、 位 、 历 、 养 、 识 地 阅 修 知
层 次 。如 果 采 访 的 对 象 是 名 人 , 领 导 , 是
具 有 的 一 切 形 式 ,从 简 单 的 感性 形 式 到 复杂 奥 妙 的 知 觉 形 式 和情 感 形式 ,使 受 众 在 新 闻 报 道 者 拼 接 组 合 的 表 现形 式 中

受 体 会 得 越 多 ,报 道 者 在进 行 新 闻写 作 或 后 期 制 作 时 ,就 能 根据 人们 的心 理 体
验和要求 。 分调动受众 的感觉 、 觉 、 充 视 听 觉 等 诸 种 功 能 ,调 动受 众 生命 活 动 所
治 向前 发 展 的 作 用 的统 一 。新 闻报 道 者 人格 塑 造 要 实 现 理想 意 义 和现 实 意 义 的
列 组 合 的 人 的 观 念 意 识 .另一 方 面 又 反 映 出 排 列 组 合 形 式 与 受众 的 关 系 。寻 求 人 格 化 的 写 作 或 制 作 表 现形 式 .作 为新 闻报 道 者 .必 须 认 真 努 力研 究 了解 人 们

新 闻报 道 者 人格 的 塑 造

试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

试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

现代化新媒体的出现给我国新闻媒 体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新闻媒体 在市场经济中的有利地位受到了影响, 新闻阅读量不断下降,说明了问题的严 重性。在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之下,传 统新闻媒体必须要从新闻写作的质量着 手,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 意力。因此,要求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 写作时能够从写作方式进行创新,使新 闻写作更加有趣,更加形象,从而提升 新闻写作质量,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地发 展。 1 新闻写作的趣味性 1.1 趣味性概念 就目前我国新闻写作的实际情况来 看,大部分的新闻写作手法、用词及内 容等都是大同小异,严重缺乏趣味性。 因此,编辑需要加强对趣味性概念的了 解,为趣味性写作奠定基础。趣味性, 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要求新闻写作更加有 趣,而是指“具有吸引人、使人感兴趣 的特征或者喜好的情绪”等。因此,新 闻写作在进行创新时也需要从趣味性方 面着手。趣味性本身是存在一定的量的 变化的,如何把握新闻趣味性的“度”, 需要编辑人员从作品本身以及自己的情 感喜好、审美等方面着手,当然也必须 要对新闻写作进行加工或者编辑。趣味 性的大小与新闻素材有关,也与新闻的 编辑效果有关。本身就具有较强趣味性 的新闻素材是增强新闻写作趣味性的重 要前提和基础,也意味着新闻写作的趣 味性已经至少成功了三分之一。而对新 闻内容进行加工则能够使新闻的趣味性
试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
李 美
(作者单位: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摘 要:新时期新闻写作的质量对新闻媒体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各新闻编辑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加强对 写作趣味性以及形象化的认识,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写作创新。本文就新闻写作的趣味性和形象化两个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和 探讨。 关键词:新闻写作;趣味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象化

新闻心理学(第五版)作业及答案

新闻心理学(第五版)作业及答案

新闻心理学(第五版)作业及答案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级新闻学本科第三学期《新闻心理学》作业教材:《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刘京林著一、掌握概念:1、新闻心理P2;新闻心理是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对新闻对象和新闻活动的主观映像。

2、受众P27;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新闻效果的检验者。

3、情绪情感P38;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情感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的、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

4、新闻敏感P45;新闻敏感是记者的政治敏感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5、社会印象P46;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留在记忆中的认识客体的形象,即表象。

6、人际吸引P69;人际吸引是指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

采访中的人际吸引主要指记者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人际吸引规律想方设法与采访对象在理智上认同、感情上相融,双方从生疏到熟悉,从不了解到了解,从关系淡漠到产生感情和继续交往的愿望。

7、印象管理效应P71;印象管理效应是指在进行印象管理时带有规律性的行为反应。

8、思维P6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及其过程。

思维这个概念,一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思维的过程,叫思考;一种是思维的结果,叫理性认知或思想。

”在信息加工心理学里,中枢加工器指人脑。

思维是人脑的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对于其他心理活动起到统领、控制、调节作用。

9、首因效应P71;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即日常所说的“第一印象”,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10、晕轮效应P71;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好的认识和评价。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视听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视听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研究论文32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网民对于媒体产品、内容等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移动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0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12万,占网民整体的75.2%[1]。

由此可见,作为公共表达新渠道的移动短视频正改变着人们的社交形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

面对短视频这位不速之客,以报纸、电视作为主阵地的各主流媒体纷纷转型,主动适应短视频平民化、碎片化、社交化的媒介模式与受众接收习惯,开启短视频新闻传播新模式,加快主流媒体与移动短视频的融合进程。

一、主流媒体与移动短视频的融合创新短视频平台发展初期的内容大多以过分娱乐化的视频为主,内容相对稀缺,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为拓宽传播渠道、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短视频平台急需转型,这也与媒体融合的改革目标不谋而合。

在寻求与移动短视频平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抖音、快手等,以创新的手段和严谨的态度进行内容创作,在走出了主流媒体尴尬困境的同时,也满足了短视频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一)移动短视频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移动短视频的出现始于新技术的发展,进而盛行于各大社交平台上,主要指依托移动终端,适合在移动网络状态下观看的、网民参与度高、传播形式灵活的一种移动社交媒体,时长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相较于微博、微信等静态泛内容传播方式,移动短视频以其富于创造性的动态画面和音乐优势,精准的算法推送机制,迎合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视听需求,成为备受网民喜爱的新型内容传播方式[2]。

作为移动短视频头部产品,抖音以鲜明的碎片化属性吸引大批用户。

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超过6亿,月活跃净增用户2735万,占据短视频平台头部[3]。

抖音发展初期,内容广泛涉及生活、美食等领域,新闻报道方面还处于懵懂阶段,发展并不成熟。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作者:张桐朱涵天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5期《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这本书是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一本写史的书,它记录的是改变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以及作者自己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

《十年》是作者孙玉胜在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电视的思考,并由此引出每一位有心的读者去了解电视本身的规律。

书如其名,孙玉胜写了实实在在的十个年头(1993-2002),同时按照时间的顺序编排了写作的目录,十个年头刚好浓缩在十个章节当中。

本书由“朝发夕至路上十年”开篇,并由十个章节组成。

分别为:“第一章用兵早晨1993”;“第二章移师晚间1994”;“第三章我看电视1995”;“第四章另类实验1996”;“第五章感悟直播1997”;“第六章事件突发1998”;“第七章再看电视1999”;“第八章意外发现2000”;“第九章时空改版2001”;“第十章检讨十年2002”。

从第一章到第四章(1993一1996)可以说是十年改革的发端。

《东方时空》的创建挑起了十年改革的序幕。

在这四年中首次开辟早间电视节目《东方时空》;改变电视的语态,强调平视的报道方式,建立和观众之间平等的关系;并开创出新的节目形态从《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到《新闻调查》。

第五章和第六章可以说是这本书中的高潮部分。

在这两章中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新闻事件发生时电视媒体的表现。

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对重大新闻事件提出直播的设想。

于是在紧接着的几年当中对重大新闻题材的直播成为了电视新闻的盛典。

例如: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钱塘江观潮、迎接新千年等等。

从1998年开始我们电视新闻又一次面临挑战即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

例如1998年抗洪以及“非典”疫情的报道等等。

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偏差分析

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偏差分析

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偏差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到新闻报道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些女性形象的偏差。

本文将就反转新闻中女性形象的偏差进行分析。

1. 人格化偏差在新闻报道中,女性往往被描绘为简单的角色,如母亲、女儿、配偶等。

而这些角色则被赋予了一些单一的特征,比如温柔、体贴、忠诚等,这些特征很容易让人们觉得女性只能扮演被动的人物。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对女性的外貌进行关注,过度的强调女性的外貌,将女性定位于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而并非活动的主体。

这种偏差在综艺节目中尤为明显。

例如,“选举女孩”节目中,评判们不断强调选手的外貌,并在现场对选手进行衣服换装等操作,这种强调女性外貌的方式会使女性的自我价值感受丧失。

3. 角色偏差女性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被赋予一些固定的角色,她们通常只扮演依附、容易受害、被动等角色。

这种强调女性自身不足的方式会使女性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减弱,不利于女性往上爬、打破现有的社会桎梏。

二、引发女性形象偏差的原因1. 思维惯性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男女应该扮演的角色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在这种思维模式的笼罩下,女性的形象就很容易被固定在既定的模板中。

2. 缺乏女性的独立意识女性缺乏独立意识是造成女性形象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女性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放在了男性身上,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和事业打算。

3. 媒体的过度关注新闻媒体过度关注女性的外貌,往往忽略了她们的内在价值,从而让公众对于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有了偏差的想法。

1. 提升女性地位政府应该加强女性事业保障的政策落实,加大对女性地位上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也应该扩大女性高管、企业家的数量,让她们更多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2. 提高新闻媒体素质新闻媒体应该加强自我监管,减少对女性外貌的过度关注,并增加对女性实力和成就的报道,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女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发扬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实力。

新闻素养知识点梳理总结

新闻素养知识点梳理总结

新闻素养知识点梳理总结新闻素养是指人们在接收、理解和运用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新闻素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正确的新闻素养更是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新闻素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

一、新闻素养的定义及重要性新闻素养是指一种具备较高新闻视野和开阔新闻思维的能力。

它能让人们辨别新闻信息的真伪,了解新闻的重要性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新闻素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新闻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新闻事件,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

2. 增强社会责任感:拥有良好的新闻素养可以使人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公共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升批判思维能力:新闻素养能够促使人们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增强批判思维能力。

4. 塑造正确的世界观:拥有新闻素养的人更容易接纳多样的信息,形成更加全面的世界观。

二、培养新闻素养的途径1. 多元化的信息获取:包括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多种媒体渠道获取信息。

2. 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针对性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培养自己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3. 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4. 学习新闻写作技巧:学习新闻报道和写作的规范,培养新闻素养。

三、新闻素养的核心知识点1. 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那些能对公众产生重要影响,值得传播和报道的信息。

新闻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等特点。

2. 新闻的分类:按照传播媒介、内容、形式等不同角度,新闻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包括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

3. 新闻审查和辨别能力:要掌握正确的新闻素养,必须具备对新闻进行审查和辨别的能力,从而辨别新闻信息的真伪,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4. 新闻伦理:新闻人员在报道和传播新闻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

“Vlog+新闻”传播语态下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塑造

“Vlog+新闻”传播语态下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塑造

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3上广电传媒100“Vlog+新闻”传播语态下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塑造海米提·买买提摘要:“Vlog+新闻”的传播语态下,新闻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为此,本文分析了“Vlog+新闻”传播语态特征,探讨了“Vlog+新闻”传播语态下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要求,以及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方法。

希望对“Vlog+新闻”发展产生支持作用,推动“Vlog+新闻”主持人登上新闻传播的高速路。

关键词:“Vlog+新闻”;传播语态;主持人;媒介形象Vlog 即视频博客,以拍摄者第一视角表达新闻内容,便是“Vlog+新闻”[1]。

“Vlog+新闻”更注重人格化的表达,还原了生活场景,在快节奏的时代下,“Vlog+新闻”主持人也一度登上热搜。

2018年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了《CGTN 博鳌行Vlog》,是首个将Vlog 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主流媒体。

2019年在全国两会期间,Vlog 被主流媒体广泛运用。

CGTN、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均采用“Vlog+新闻”报道形式,“两会Vlog”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5 亿[2]。

然而很多新闻记者,在“Vlog+新闻”中并未展现出个人职业魅力,主持人形象显然存在些许问题。

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Vlog+新闻”传播语态下新闻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塑造,现做如下分析。

一、“Vlog+新闻”传播语态特征(一)人格化传统电视媒体现场报道,主持人身份属于报道者、主持者,始终以第三人称视角介绍新闻事件,传播语态属于播音语态。

而“Vlog+新闻”传播语态,属于第一人称视角,记者成为寻访者,呈现出与观众对话的形式,更清晰观察到主持人自身的个性。

(二)场景化传统新闻报道中,场景早已提前布置,聚焦于新闻事件核心,侧重于解读新闻内容实质。

而“Vlog+新闻”传播语态,主持人所在场景并不固定,即便并非主会场或新闻事件第一现场,但生活化场景反而令新闻内容感觉更为真实[3]。

新闻评论——精选推荐

新闻评论——精选推荐

新闻评论考点总结考试形式:简答(五道)、论述(两道)考试时间:100分钟1、导论: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及发展(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关系和区别)2、构成要素:a、叙事与议论的辨识b、辨识评论中实事的不同作用3、论点:实事判断与价值判断、具体判断与普遍判断、假言判断4、论证方法:演绎(大到小)、归纳(小到大)、类比(相同、相近)理论:5、配发是言论:a、配发言论(为什么要配发评论;哪些新闻有配发的价值)b、编者按语(性质、形式)c、短评(特点、怎么写)d、配发式主持人评论6、社论、评论员文章:a、各自的性质、特点b、地位7、专栏评论与言论版:各自特点,例子8、述评和杂文:a、各自特点b、电视评述9、广播评论:独特形式10、电视评论:独特形式新闻评论的定义定义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三个方面1、始终把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来考察;2、着重揭示体裁的基本特征;3、客观地考察它与当代新闻媒介和受众的关系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的特点强烈的新闻性与时效性鲜明的政治、政论性广泛的群众性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古代论说文时期论说文,又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

在这类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直接发表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直抒己见”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与演变——报刊政论、时评时期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揭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

其言论以宣传宗教教义、宣扬伦理道德为主,虽有个别接近现实的言论出现,但基本谈不上新闻性。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不少评论直接触及现实矛盾,使评论开始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开设了固定的言论专栏,并在版面上做强势处理。

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扩展——新闻评论的多媒体发展时期报刊评论的丰富与发展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与成熟网络言论的出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新闻评论 新闻报道 传播内容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 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传播目的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 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 传播方式 “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看法”用事实说话”,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传播要求以“公正性”为原则,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以“真实性”为原则,报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为基本条件构成要素叙事与议论的辨识与新闻报道中只有叙述性内容不同,新闻评论中既有叙述性内容,也有议论性内容。

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

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

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行业的发展,新闻传播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角色,记者的风格与新闻审美则对于新闻传播的质量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对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进行探讨。

一、记者风格记者的风格是指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思想和工作方式等。

记者的风格与其职业素养密不可分,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权威性。

一个好的记者应该具有严肃的悟性、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巧,能够对新闻和事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点,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并注重事实的准确性。

在实践中,记者的风格有很多种,例如:冷静客观的报导风格、个性张扬的特写风格、深入挖掘的调查风格等。

这些风格之所以产生,除了因记者个人素养的不同,还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如21世纪以来的网络媒体时代,让像强调即时性和跨媒体报道的风格逐渐兴起。

二、新闻审美新闻审美是指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和情感价值的感受,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方面之一。

新闻审美能够促进新闻传播的情感认同和思想交流,增加人们的对新闻报道的兴趣和感受,对提高新闻阅读量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审美包含多个层次,如图片的创意和表现形式,音频和视频的语言艺术等。

在新闻报道中,一个好的图片或音频能够更加深入地触动人们的情感,抓住读者的眼球和耳朵,使读者印象深刻,并对新闻所报道的社会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

因此,新闻审美能够增强记者的报道力和约束力,并提升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比较优势。

三、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的融合对于记者来说,将自己的风格与新闻审美融合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新闻报道应该融合记者风格与新闻审美和最大化地展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包容多元风格既要尊重记者自身风格,也要考虑新闻审美要求,不能将新闻报导简化为单一风格,而应包容和尊重多元风格的新闻报道。

2.重视因人施策因人施策是准确把握并挖掘相应记者风格和新闻审美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媒体传播视域下国家媒体时政报道中的人格化传播框架——以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

全媒体传播视域下国家媒体时政报道中的人格化传播框架——以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

全媒体传播视域下国家媒体时政报道中的人格化传播框架——以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
马浩艺;赵晶晶
【期刊名称】《西部学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运用框架理论对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展开内容分析,获取《大国外交最前线》中新闻主播的口语表达框架模式,并与《新闻联播》相关外交报道进行比较,尝试总结出全媒体传播视域下国家媒体时政报道中的人格化传播框架。

研究发现《大国外交最前线》较多地使用情境化框架和人情味框架进行人格化传播,新媒体时政报道更多注重对于新闻现场细节的挖掘,增强新闻报道的记录性和现场感,这为全媒体时代下主持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帮助。

【总页数】4页(P100-103)
【作者】马浩艺;赵晶晶
【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邯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媒体融合背景下“Vlog+时政新闻”模式应用研究--以央视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第一季为例
2.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以Vlog《大国外交
最前线》为例3.融媒体时代央视“vlog+新闻”的亲民路线——以“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4.融媒体时代新闻主播的人格化表达——以《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研究——以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为例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研究——以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为例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研究——以
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为例
徐文扬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24()3
【摘要】在传媒环境变革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年轻化转型,打造“网红”新闻从业者便是其探索方向之一。

其中,新华社记者张扬的B站传播尤为典型,她通过在新闻传播主体、生产过程与传播语态上凸显人格化优势,打造更具温度的优质新闻作品,实现与青年圈层的有效连接。

同时,以“网红记者”为起点的人格化传播有利于主流媒体打造自身IP,创新新闻产品形态,深刻把握用户关系,让正能量有大流量。

【总页数】4页(P141-144)
【作者】徐文扬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新媒体时代如何培养主流媒体记者——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网红记者"为例
2.全媒体时代“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特征与反思
3.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传播路径与角色转变——以央视记者王冰冰为例
4.地铁新视界:新媒体技术助推地铁站
域文化传播--读《新媒体时代城市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研究》有感5.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科普信息传播的价值与途径——基于传播平台、科研机构及科普网红的实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人格化在新闻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宏明
来源:《活力》2009年第24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闻人格化;新闻审美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人格化在实现新闻审美上与四个方面有着主要联系,一是新闻报道者,二是新闻题材内容,三是新闻采访的人格化,四是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

这四个前后互连的环节。

构成了新闻审美实现的基础。

研究探索新闻人格化与新闻审美的联系,离不开对这四个环节的认识。

一、新闻报道者人格的塑造
新闻报道者人格的塑造,从现实意义上讲。

一方面,需要新闻报道者有更加丰富的个性,以表现出人性个体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特质,另一方面,又需要新闻报道者在其个性表现中与世界整体性更为和谐,构成审美意义上的现实整体美感。

从理想意义讲,要求新闻报道者人格的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美、自我发展,从现实意义上有一个超越,以达到“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即传播者地位与引导舆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向前发展的作用的统一。

新闻报道者人格塑造要实现理想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两个目标,既要进行来自外界的人格教育,又要进行自身的人格培养。

新闻报道者人格的塑造,说到底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一般意义上讲,人的综合素质越高,其人格化程度越强,反之。

人的人格化程度越强,其综合素质也越高。

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者全方位地培养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格的理想化超越。

而人格的理想化超越,又将给新闻舆论引导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新闻题材内容的人格化
新闻题材内容的人格化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题材内容包含了新闻报道者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二是新闻题材内容反映了社会人们审美理想要求和人格。

前者为个性的,后者
为共性即社会性的。

新闻事实的选择,是新闻报道者个体人格的体现,是个体审美理想的折射,而个体人格和个体审美理想始终紧紧依附于被选择的新闻事实之上。

新闻题材内容人格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人格与社会共同性,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交替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与新闻报道者人格及受众者人格三者得以共同熏陶发展。

三、新闻采访的人格化
新闻采访。

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报导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的活动的总称。

应该说,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它不是艺术作品,但要完成新闻报道。

需要用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技巧,艺术手法。

因此。

新闻采访就有了讲究艺术的说法,新闻采访也就有了人格化的体现。

新闻报道中人格化的采访就是在采访中依靠记者的理智展示情感,通过记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换取采访对象真实的情感,最终回归到挖掘其理性的主题上来。

从而,创作出充满人性美的新闻作品。

众所周知,采访是新闻传播所要完成的第一步。

可以这样说,采访质量的不同可直接导致新闻审美的差异。

因此,人格化的新闻采访在新闻审美中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人格化的采访有益于营造自然真实的语境。

采访对象包括各个阶层的人,他们有不同的身份、地位、阅历、修养、知识层次。

如果采访的对象是名人,是领导,他们抛头露面的机会多,见的世面广,都能泰然自若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但是他们可能因为经常接受采访,对采访不感兴趣,经常是打官腔来敷衍打发记者。

显然,这样采制的作品一定是平平淡淡。

这就需要记者以精神的力量激发对方,以情感的力量打动对方,让采访的气氛变得活泼、宽松,蕴涵生机。

同时,新闻采访中大量的采访对象是平常百姓。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群众见记者打开采访本,或者把镜头对准他,把话筒伸到他面前时,便慌了神,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我们知道。

紧张兮兮的气氛和死板生硬的气氛一样,都不可能使采访取得理想的结果。

这就要求记者情真意切,循循善诱,或真诚耐心地和他们聊天,或亲切而热忱地给他们以关怀。

这些努力都能有效地缓解采访时的紧张情绪。

逐渐形成宽松自在的采访氛围。

新闻采访要讲交往艺术、语言艺术、心理战术、交流技巧。

人格化的采访才能使我们获得的新闻素材生动、感人、真实、可信、丰富有趣,给观众最美的新闻作品。

四、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的人格化
新闻事实被选择出来后,要通过一种合理的表现形式才可把人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这个表现形式便是美学中所说的符号。

新闻事实在其被发现时,存在是事实,通过选择是审美的第一关,在其被符号组合时,则是审美的关键步骤。

电视的符号是图像语言、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

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的人格化就是要找到一种人格化的符号组合即人格化的表现形式,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的有意识排列组合,完美地将新闻报道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种人格化的表现形式,它一方面透射出进行符号排列组合的人的观念意识,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排列组合形式与受众的关系。

寻求人格化的写作或制作表现形式,作为新闻报道者,必须认真努力研究了解人们的个体心理体验和思维轨迹形式。

对它研究了解得越多,对人们的真实生命感受体会得越多,报道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时,就能根据人们的心理体验和要求,充分调动受众的感觉、视觉、听觉等诸种功能,调动受众生命活动所具有的一切形式,从简单的感性形式到复杂奥妙的知觉形式和情感形式,使受众在新闻报道者拼接组合的表现形式中得到感应。

这样,受众接受的信息就会增多,即使受众并不关心或不十分关注某条新闻所提供的信息,但他(她)仍可能因其表现形式引起的心理生理共震而被吸引、被打动并关注,最后受到影响。

同时,报道者的意图也通过美好的、人格化的形式得以传播,取得事随人愿的效果。

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的人格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不能脱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各种符号的拼接不能过分强调人的情感而趋于主观化,使新闻游离事实,所有的情感表示和符号组合必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条件下进行。

人格化的写作或制作只是使新闻表现形式更符合人们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活动形式。

使形式与内容结合得更加完美,并通过这种结合展示出更深层次的含义,而不是改变内容事实本身。

综上所述,新闻人格化的最终目的旨在构筑起新闻报道者——新闻——受众三者的三角关系,求得审美意义上的最高价值,实现新闻的最大传播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