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地关系(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2000字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2000字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引言在人类社会中,法律和道德一直被视为规范行为的两个重要维度。

法律是一种由国家或社会制定和实施的规则体系,而道德则是一种个人内心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法律与道德的定义与区别法律是一套由国家或社会强制执行的规则和准则,用于调节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它通常由政府或立法机构制定、修改和实施,并通过执法机构进行强制执行。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且对违反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与之相对,道德是个人内心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是人们对于善恶、对错的判断和界定,涉及人对自己和社会他人的行为负责的道德规范。

道德是基于个人的内心感知和判断的,没有强制性和普遍适用性,但它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法律和道德在定义和性质上存在一些区别。

法律是由外部权威(如政府和立法机构)制定和实施的,具有强制力和普遍适用性;而道德是由个人内心决定的,没有强制力和普遍适用性。

另外,法律通常是明确的、具体的规则,而道德更多是模糊的、主观的原则。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法律与道德通常有许多重叠之处。

很多法律规定都是基于社会共识和道德准则而制定的。

例如,对杀人、盗窃等行为的法律禁止,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财产等具有高度道德价值的事物的保护。

此外,一些道德原则也可以成为法律的基础,例如对言论自由、人权等的法律保护。

另一方面,法律与道德也存在着独立和不一致的情况。

有时法律规定可能与个人的道德判断相悖,甚至与社会的道德共识相违背。

例如,某些国家的法律可能允许死刑的执行,但在某些人的道德观念中,死刑可能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此外,道德准则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存在不同的解读和适用,而法律则需要统一地适用于整个社会。

法律对道德的作用法律在社会中起到重要的规范和维护秩序的作用。

它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法律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社会规范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秩序与公正。

深入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于理解社会运行机制、促进法治建设以及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实施,以明确的条文和严格的程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其特点在于具有普遍适用性、明确性和强制性。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意味着它对社会中的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不论其身份、地位、财富状况如何;明确性则体现在法律规定的具体、清晰,使得人们能够准确地知晓何种行为是被允许的,何种行为是被禁止的;强制性则保证了法律的实施,一旦违反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

道德,则是基于社会共识和传统形成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它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发挥作用。

道德规范往往更加灵活和多元,不同的文化、地域和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但总体来说,道德强调的是个人的自律和对他人的关怀,注重培养人们的善良、正直、诚实等品质。

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来源。

许多法律规范的制定都受到了道德观念的影响,例如保护生命、尊重他人财产、诚实守信等道德原则,在法律中都有相应的体现。

法律的目的之一也是维护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实现。

其次,法律对道德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

通过法律的强制力,能够使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得到普遍遵守,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例如,法律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弘扬社会正气。

然而,法律与道德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执行的,具有外在的强制性;而道德则主要依靠个人的自觉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是一种内在的约束。

法律的调整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对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领域;而道德的调整范围则更为广泛,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的判断标准相对明确和客观,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道德的判断则往往更具主观性和情境性,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行为有不同的道德评价。

浅谈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

浅谈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

浅谈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道德与法律是有着一定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道德和法律论文,供大家参考。

道德和法律论文篇一:《法律与道德》摘要本文通过对茅于轼《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一文的阅读,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法律道德茅于轼道德与法律作为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倡导者,认为经济自由度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自由度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

在他《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一文中,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健全的立法和严肃的司法是不够的,“法律并不是十分可靠的规则”,“无形的规则,包括伦理、传统文化乃至语言规则,都或强或弱的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它们起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法律的作用”。

他认为法律的交易费用太高,不利于追求效率,而道德则相反,道德是人们的一种内心约束,“它的执行成本等于零”,百姓头脑中历来形成的观念,法律很难调控,只能依靠道德来约束。

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执法、司法对于市场的正常运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茅先生的论述在肯定法制保障的同时,强调了道德在市场经济运行、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上的独特优势,这些论述使人耳目一新。

道德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约束,道德的“执行成本等于零”,法律是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国家维持公、检、法以及私人法律服务消耗了巨大的国民生产总值,但决不能因此而降低法律规则在维持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大作用。

因为这是建设法治国家所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

等到良好的法律获得了普遍的服从,没有人犯法,法律只是“看而不用”,法趋于消亡,经过一个凡事皆由道德调整的阶段,最后连道德规范也被自然习惯所取代,自己也一起消亡了,那么法律的交易费用也就自然趋向于零了。

而实际上良好道德的建立同样是需要消耗巨大的国民生产总值的。

论法与道德的关系论文

论法与道德的关系论文

论法与道德的关系论文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法和道德都是相互依存着,交替出现着的,如以法治国或者以德治国的文明历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法与道德的关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法与道德的关系论文篇一《论法与道德的关系》【摘要】在众多社会群体的几千年的文明中,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法和道德都是相互依存着,交替出现着的,如以法治国或者以德治国的文明历史。

纵观历史,无非是过激的法治或者德治,但是两者中的任何一者从未消失,反而总是在另一者的极端终结时,以更重要的方式出现。

而在高文明的现代,很多社会群体都实现了法治的根本原则,同时紧抓道德的建设,使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使得社会群体的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和谐融洽。

而本文着重通过对两者的共同点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点进行比对,使得二者关系更加明朗,使法与道德两者更好的促进社会群体的融洽发展。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治;德治一、法与道德本质的共同点以及区别分析了解法与道德的关系,首先要深入剖析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同点以及区别,从而才能更明了两者衍化出的各种社会形态,最终对其掌握,充分的为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和目标实现作出正确导向和决策指导。

(一)法与道德的本质共同点1.两者都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系统的概念,道德起源于最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群体生活习惯,没有明确的准则,一切出发点均为习惯。

同时,也依靠大多数成员的习惯进行着调整。

由于其存在着相当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改变的属性,所以存在着更多的无方向性。

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成员关系的层次和相互关系逐渐复杂,各自成员的观点也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实现大多数人的意愿,道德则顺势而生。

但是,当社会规模与复杂关系发展到更大的阶段,为了继续维护社会群体成员关系的稳定,就必然需要带有广泛,有力,强制色彩的形式出现,于是,产生了法律,以更明确,更广泛,更有力的方式对社会的根本性问题进行约束和指惩治。

2.法和道德都是规范了社会的比较具体的规范准则,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相生,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范文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范文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虽然道德和法律彼此独立,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社会学家等学者探讨的话题,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道德和法律的定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重要性三个方面来探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的定义道德是一种可以指导人类行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不同文化中,道德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道德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共识。

道德可以分为两种:天然道德和人造道德。

天然道德是指那些人类天生就具有的道德规,例如对于生命的尊重、诚实、宽容等。

人造道德则是在社会发展中由人类创造的道德规范,例如各种法律、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习俗。

法律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由政府或类似组织制定的、用强制力再进行管理的社会规则。

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障公民利益和权利。

和道德一样,法律也可以分为天然法和人造法。

天然法是指那些天生就存在的法律规范,例如自然法。

人造法则是由人类制定的法律规范,例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用户指导人类行为的标准和法规,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

道德是自愿的,它是通过人类的天性和意识形态传承下来,并不是由政府或管理组织制定的。

而法律则是强制的,它是通过政府的授权,通过法律程序制定实施的。

道德是自由的、个体的选择,而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的指导。

道德和法律的相互依赖也是不可忽视的。

道德在很多情况下是法律的基础,法律也是道德的体现。

法律吸收了社会的道德概念,在执行中对道德概念进行了完善和具体化。

道德共识在法律中得到了明确化,成为了人类行为的规范。

同时,法律也能够规范道德行为,通过强制力和制定一定的惩罚来杜绝不道德行为。

三、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和法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促进了人类的安全、和谐与发展。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没有道德准则的规范和指引,人类的社会秩序将会混乱不堪。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主题的论文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主题的论文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主题的论文道德与法律作为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篇一:《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再解读,重新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得出了西方法律在演化的历程中实际上是存在一个去道德化的过程,亦即法律逐渐脱离于对道德的依附独立发展的过程。

这种认识对我国当下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

关键字:法律文化;理性;分离;法治在前市民社会法律和道德都是一元的。

也就是说在前市民社会法律的被评价标准是一元的。

法律代表的是某一利益群体的利益,维护的是单一的道德价值。

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法律逐步去掉了对道德、伦理的要求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回到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上,正是要使当下的法治建设如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去掉法律中传统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道德戒律使得法律获得独立的地位。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与道德大体上可以说,在西方城邦文明以前的社会中法律和道德都是一元的。

也就是说在前市民社会法律的被评价标准是一元的。

即用一元的道德伦理观念去评价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在那时,“以形而上学或神学为基础的一元论的世界观使得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引起广泛的争论。

在处理法律与道德之关系时,无论是神学自然法还是理性自然法,都将法律与道德严格整合到了一个价值体系之中。

”在处理法律与道德之关系时,无论是神学自然法还是理性自然法,都将法律与道德严格整合到了一个价值体系之中。

法律与道德之地位是不平等的,道德的位阶高于法律,法律的合法性也必须求诸于道德。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早期城邦时代家庭伦理作为一种连接人与人的最基本的纽带具有的强大的力量,“在许多世纪内,城邦需尊重各家庭、各胞族及部落的宗教信仰,它无权过问这些小团体的内部事务。

它不能插手家庭里的事务,不能审判家事,对妻子、儿子及保护人的审判权利与职责属于父亲。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篇1一、道德与法律概念性分析首先,关于道德的含义,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了道德,道德其实就是德的意思。

从唯物史的角度来分析,道德的根源在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恩格斯说过:所有道德论说到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一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行的,因此,道德一直还是阶级的道德。

这说明经济条件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同时,还有经济的发展变化伴随着,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集团是不一样的,存在的道德观也是不同的,在阶级的社会中道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所以,道德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一种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有关善恶、荣辱等观念的矛盾统一体系。

其次,法律与道德密切相关的含义,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法律。

现在的社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然而,他们是阶级利益的代表,统治集团的不同所拥有的阶级利益是不一样的,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也就不同。

在本质上法律是对集团整体意志的统治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法律既然是意志的具体化,道德也就是意志的范围了,法律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观都反映了出来。

通过侧面道德的角度可以对法律进行定义,在主观方面,法代表了国家意志与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是通过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所定的。

前者是法的国家意志性与统阶级意志的体现,后者是法的物质制约性的体现。

法就是这些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性分析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基本原则也是共同的,但是,它们还是上层建筑的不同的部分,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规范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分为以下内容: 一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论文范文:法律与道德关系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两个重要的规范体系,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和公正。

在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它们的本质、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

法律,作为一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明确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它通过具体的条文和规定,为人们的行为设定了明确的界限和标准。

例如,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应受到何种惩罚,民法规定了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的存在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护,人们的权益得到保障,违法犯罪行为能够得到应有的制裁。

道德,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荣辱等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它是基于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而产生的。

道德规范通常没有法律那样的明确条文和强制执行力,但它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道德观念,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和遵循。

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来源。

许多法律规定都是从道德规范中演变而来的。

比如,不偷盗、不杀人等道德准则,在法律中也被明确禁止。

法律的制定往往会考虑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确保法律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共识。

其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当道德规范无法约束某些人的行为时,法律就会介入,通过强制手段来维护道德的底线。

例如,对于那些见死不救、虐待老人儿童等违背道德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法律会予以制裁,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然而,法律与道德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法律具有明确的条文和具体的标准,是一种“硬约束”,而道德则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的内心自觉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是一种“软约束”。

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针对那些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而道德的涵盖范围则更为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法律的实施需要依靠专门的机构和程序,而道德的约束则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在发挥作用。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论文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论文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论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与法律有本质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篇1浅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毕竟二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调整规范,有着各自的调整领域。

对它们的调整范围界限不清的话,会导致社会评价标准不一,终将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产生方式上,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道德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共同认识;第二,在调整对象上,道德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调整外部行为,而法律则直接指向人的外部行为;第三,在调整范围上,道德调整的范围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相比较来说,法律调整的范围就很有限了,法律调整的主要是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产生实在影响的行为和关系;第四,在表现形式上,道德存在于观念中,缺乏明确的标准,而法律是确定且逻辑严密的规范的集合;第五,在调整手段上,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来发挥作用,而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大多数情况下,道德与法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中二者发生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

道德与法律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法律与道德之间不是对等的关系。

违法行为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还要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而违背道德的行为却不一定违反法律。

究其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具有法律效力,统治阶级通过立法的形式把体现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准则上升为法律,从而维护统治的社会价值观念基础。

反之,若把所有的道德准则都变成法律,那么道德就取代了法律的地位,这与制定法律的初衷是相悖的。

其次,一方面,法律对道德变化的适应具有滞后性。

道德观念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变化需要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完成,而法律通常产生于道德之后,加之法律的稳定性的要求,法律不能及时快速地作出相应地调整。

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思修论文

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思修论文

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思修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法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依法治企工作的推进,以及国际化竞争加剧,企业成本与法律风险提高,企业迫切要求更高、更专业化的法律与管理人才为之服务。

以下是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篇1《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

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属性;有的人认为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两者有严格的界限;另外的一些人则认为法律与道德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法律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必然联系,两者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新时期出现新的内容,两者的融合更加紧密,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于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律道德统一法治一、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

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只有两者并立互补,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国家得以有效的维系和保障。

(一)法律与道德的内涵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一般来说,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广义的法律则是指一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里说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了各自、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法律有四个特征。

一是法律是概括的、普遍的、严谨的社会规范。

二是法律必须国家制定和认为的。

三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认可和保障的。

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既存在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它们都试图在人类行为中规范和引导个体的行为。

法律是由国家通过立法过程制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力和可执行性。

而道德是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通常不需要法律来约束。

法律和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和补充。

法律往往基于道德价值观念,尊重和保护人们的基本权益和自由。

法律对于偷窃、杀人等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是基于道德观念中对私有财产和生命的尊重。

法律的制定也可以促进和引导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引导,有些道德规范可以更好地在社会中普及和传承。

法律和道德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有时候,法律无法很好地体现社会的道德观念,甚至与道德相悖。

在某些国家,法律可能不允许同性婚姻,而道德观念认为每个人应该享有平等的婚姻权利。

道德观念在不同的个体和文化中有所不同,而法律通常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制定的,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个体的道德需求。

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也存在差异。

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们的权益和利益。

法律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程序来解决纠纷和冲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而道德则主要是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和选择,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道德可以提供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使个体具有责任感和善良的品质。

尽管法律和道德在某些方面存在区别和冲突,但它们都是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有一定的道德支撑,而道德也需要法律来保护和维护。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和道德往往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构建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和公正。

对于个人来说,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幸福的关键。

2018-2019-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范文模板 (9页)

2018-2019-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论文篇一:浅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完稿)浅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海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号:12501201X001 姓名:陈凤凰【摘要】道德与法律鱼水一家亲,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本质区别。

在当今社会,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说法律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道德就是它的根;法律需要有源之水,那么道德就是它的“活水”。

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稳定,需要以法为浆,以德为帆。

扬帆弄浆,必将实现和谐社会的宏愿。

【关键词】道德、法律、关系、相辅相成我们知道,道德和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提倡法治的同时,我们也大力提倡“德政”。

法律与道德是治国的两大无形的“武器”,是社会的强大支柱,缺少任何一根支柱,社会将难以运转。

因此,弄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把握两者的结合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我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浅析一下两者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理解一下道德和法律的涵义和本质特征。

一、道德与法律的涵义1.1什么是道德呢?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无形的思想意识。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归根结底,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圣人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推崇德政,“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道德经》中也有关于德治思想的记载,“遵道而归的,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

”1.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从主观方面看,法律是约束人们的一种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从客观方面,它又收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是根据社会生活中的不好现象而制定的一种对全国公民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条文。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道德和法律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以公正和公平为基础来建立社会秩序,但它们在实施手段和途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分析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道德是指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准则,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规范。

它是基于自觉和内在的,反映了个体对善与恶、对正义和公平的判断。

道德规范不是通过外力强制实施的,而是通过人类的智慧和思考逐渐形成的。

道德规范在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中起着指导和约束的作用,帮助人们区分对与错,在道德和伦理准则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力和普遍适用性的规范,是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条文和法规。

它是通过立法程序设立的,并由执法机构负责执行和维护。

法律的目标是确保社会的秩序和公正,以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法律通过规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禁止,对违法者进行处罚,从而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道德和法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首先,道德可以成为法律的基础。

在很多情况下,法律规定的道德行为与人们内心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例如对盗窃、谋杀等行为的禁止。

法律的制定往往源于对一种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的共识。

此外,法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强化道德的实施和遵守。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某些被视为不道德和不合理的行为可以被阻止和惩罚,从而促进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然而,道德和法律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首先,道德和法律的监管范围不同。

道德是一个更广泛和抽象的概念,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方面,如个人的品德、家庭和社会关系等。

而法律则更具体和明确,仅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

其次,道德是基于个人内心的自觉和自律,而法律是通过外力的制约和处罚来实现对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道德更注重个体内心的活动和选择,而法律更强调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的维护。

道德和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论文(2)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论文(2)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论文(2)推荐文章形势与政策中美关系的走向热度:中美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2篇热度:中美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热度:中美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4篇热度: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热度: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论文篇3浅析中国道德与法律的融合道德和法律都可以调整人们的行为,而道德侧重通过舆论、信念、习惯来调整人们的行为,法律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保证人们行为的合法性。

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力,还需要道德的约束力。

一、中国道德和法律融合的必要性道德和法是道德与法律融合的历史前提的根源,它们最初是一体的,正像唯物史观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就从哪里开始”。

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主要手段,其产生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一)道德和法律有共同的逻辑起源。

前苏联史学家谢苗诺夫用大量史料证明:原始禁忌是社会规范的最早形式,属于某种最原始的社会规范。

另一位前苏联学者、法学家雅维茨在其《法的一般理论―哲学和社会问题》一书中提出:“在遥远的过去,单纯依靠禁忌调整人们的关系,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最初和最低级的形式。

在当时,禁忌的作用是由恐惧和习惯保障的,被看成是统治整个共同的自然的、基本的力量。

”因此,禁忌在原始社会具有同道德和法律相同的规范作用。

(二)道德和法律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由于人类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需要,道德和法律便应运而生,另外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建立,法律从道德中独立出来。

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秩序、自由和公正。

秩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良好运行的基础,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

社会秩序通过习惯、道德、制度、法律等四种形式实现。

其中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任何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基础之上运行的。

法律和道德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即自由。

自由是促进法律发展的重要条件,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

道德自由和法律自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公正是道德和法律的最高价值目标。

道德与法治论文设计

道德与法治论文设计

道德与法治论文设计引言本论文旨在探讨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道德是个人内心对于对错和善恶的判断,而法治是社会对于行为的规范和管理。

这两者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体权益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比较和分析,本文将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性和差异性。

分析与比较道德的定义与作用道德是个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原则,是对于善恶和对错的理解和判断。

它和个人的行为、品德以及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道德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引导个体行为,以及维护公正和正义。

法治的定义与作用法治是社会对于行为的规范和管理方式。

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治可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们的权益得到保护。

法治的存在可以平等对待所有人,减少不确定性和不公平,为社会提供有序的发展环境。

道德与法治的互动关系道德和法治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

一方面,道德可以影响法律的形成和内容。

许多法律规定往往是建立在道德原则上,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另一方面,法治也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通过法律的执行和制裁,法治可以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相似性和差异性道德和法治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试图促进社会和个人的正义和公正。

然而,道德更加主观和个人化,而法治更加客观和普遍化。

此外,道德通常是自愿的,而法治则是强制和约束性的。

结论综上所述,道德和法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体权益。

合理的道德和法治之间的平衡是社会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推进法治建设,以建设一个和谐、公正、稳定的社会。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大学生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大学生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文引言法律和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两个重要的价值体系,它们在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和法规,而道德是指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生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选择和平衡。

法律与道德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一种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实施的行为准则,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有明确的条文和规定,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道德是指社会上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是人们在行为中遵循的道德规范。

道德不依赖于法律的强制力,而是基于社会共识和个人本心的自愿遵守。

道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品德和社会的道德标准。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一方面,法律有时反映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它是道德的具体体现和实施工具。

法律通过规范和制裁,表明了社会对于某种行为的道德评价和态度。

另一方面,道德也影响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规定是基于人们内心的道德需求和对公共利益的考虑。

然而,法律和道德并不完全一致。

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它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影响,有时可能与道德标准相悖。

而道德是人们内心的道德选择和自主决定的结果,它更加注重人的良知和道义判断。

因此,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或者不一致。

大学生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选择和平衡作为大学生,他们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选择和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时期是人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阶段。

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平衡。

首先,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和了解,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并在实践中遵守法律。

大学生要明确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不违法乱纪,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

道德与法律论文

道德与法律论文

道德与法律论文引言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秩序,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本论文将探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

道德与法律的定义与区别道德是指个体或社群对于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判断。

它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的,不受外界强制力的影响。

道德准则一般建立在共同的人类价值观基础上,如诚实、正义、仁爱等。

道德行为不依赖于特定的法律规定,而是基于个体的道德判断和自愿遵守。

法律则是国家、政府或组织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和制度。

它是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制定和实施的。

法律通常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正。

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影响道德和法律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

首先,道德行为常常成为法律规定的基础。

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通常被反映在法律中,以保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另外,法律也会对道德产生影响。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

例如,交通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醒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护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调和在某些情况下,道德与法律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某些法律可能与一些人的道德判断相悖,引发伦理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权衡道德和法律的因素,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然而,通常情况下,道德和法律可以相互调和。

大部分法律规定都建立在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基础上,以确保公正和利他主义的原则。

遵守法律也是道德的一部分,因为法律是社会共同的规则。

结论道德和法律是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概念。

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

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个体和社会都需要遵守道德准则并遵守法律规定。

通过理解和平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我们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

道德与法律论文

道德与法律论文

道德与法律论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是我们社会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体行为规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一些区别。

本文将探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的作用。

首先,道德是指一种个人内心的价值观,是通过思考和判断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

它是由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所构成的,通过这些准则,人们可以判断某个行为是对还是错,并决定要采取什么行动。

道德并不受外界的强制力,个体有自主权决定自己的道德准则。

相比之下,法律是由政府或其他法定权力机构制定的规则和规章。

它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强制力,违反法律可能会受到惩罚。

其次,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重叠,但也存在区别。

一些行为既违反了道德准则也违反了法律,比如盗窃和谋杀等行为。

然而,一些行为可能违背道德准则,但并不违反法律。

例如,撒谎和背信弃义的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并非违反法律。

反过来,法律可能要求履行合同,但个人可以通过某种方法避免做到道义上正确的事情。

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这种差异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不同目标。

法律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而道德准则旨在规范个体的行为并体现社会共识的道德基准。

道德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道德准则可以被视为个人的行动指南,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产生良好的行为。

它在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尽管道德准则并不具备强制力,但它们可以通过社会压力和道义谴责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

另一方面,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机制,它通过明确的法律标准和法律程序来保护个体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确保了基本的公平和正义,在争议解决和责任追究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道德和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个体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区别,但它们在一些情况下相互重叠。

道德准则是个体内心的行为准则,自主权高;而法律是通过政府或法定机构强制规定的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0803班学号姓名2 0 09年6月 1 日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

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

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

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

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

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

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

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

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

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

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

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

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

子曰:道德萦绕在人们心头一辈子,无论在何时,也无论何地,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

它是人们心中的行为与思想的准则。

凡是有孛道德的,正人君子必将把其抛弃。

与它联系紧密,同在人们心中占有极大分量的就要属法律了,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种公民必须遵守的规与法则。

法律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是用来维持国家正常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一种条文条列。

国家的正常秩序需要法律的强制性手段,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遗留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不容忽视的。

道德教会公民以责任,让人明白做人的高尚境界。

从而促进人们奋发向上,努力的学习,认真的工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道德、遵守道德、乃至于发展道德。

道德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

先贤提倡知书达礼、德业深然。

现代社会亦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此可见,道德不容忽视,我们应大力发展自身的道德水平。

道德是人类的财富,是文化的精华,是伟大人类繁衍与生生不息的凭仗。

除了道德,法律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必须遵守这个世界的法律。

什么是法律呢,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性文件,是由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的总和。

它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条例、规章、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属于上层建筑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法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它以规定人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一些观点认为,法律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也会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柏拉图认为,对于有意志的公民来讲,法律的统治并不具有强迫性,而是体现了国家的良善愿望。

他认为:“如果法律能完全导致至善或至少是能部分地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些法律我们都应该执行。

”对公民的教育也是要引导他们执行和遵守法律;法律必须拥有权威,国家官员的权力必须受到约束,所谓良法必须由良吏来执行。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法律是政治上的正义,是世所公认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是理性的体现,又是一个合同式的契约。

法律的特性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它对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平等的;(2)可变性,法律应该允许变革,当然这咱变革须要慎重;(3)必须遵守性。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人都必须遵守它。

项基本原则之一,“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

”(《文选》人民1994年版,第二卷,第273页)现在,我国正在稳步推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因此,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一,法的制定和实施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党的领导作用实现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制定和实施政策,以指导国家的活动;而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制定和执行各项法律,以实现国家职能。

所以,制定和实施法律就必须以党的政策为指导,这也是在国家活动中坚持党的领导的体现。

我们现在制定的法律,都体现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其他有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或者说是经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政策条文化、具体化。

第二,政策和法律的实施相互促进。

政策上升为法律之后,就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而得到有力地推行;法律以政策为指导,就能从政策对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广大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中获得力量,从而使法律得到人民衷心的拥护。

第三,政策和法律互相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在与法制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大力加强与法制建设,按照同志关于“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文选》第三卷,第379页)的指示,逐步改变了过去主要靠政策办事的作法;确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围活动”的原则;提出了“党领导国家事务的基本方式是:把党的主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把重大决策与立法结合起来”;党中央和全国人大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认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所以,党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党领导国家事务的活动,要在宪法和法律的围之。

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也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否则,就难以树立法律的权威,也难以切实推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道德和法律是国家是人民不可缺少的共同体,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法律与道德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

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

人们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中国古代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为我们今天采用德法并治的治国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历史考证。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

且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的两个畴。

二者的区别至少可归结为:1、产生的条件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或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

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体系,没有道德规,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它具有明确的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而道德规的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围不尽相同。

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

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

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

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容不同。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

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

其关系具体表现在: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

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

〔15〕法律的实施,本养。

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

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

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