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又分为中央处理器(CPU)、输
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四大部分。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的中枢,由执行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构成。
其中,执行单元负责对程序的指令进行操作,控制单元负责调度控制处理器的整体运行,而寄存器负责暂时存储程序的
指令和处理的数据。
2.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
的有键盘、鼠标等。
3.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把计算机内部的结果输出到外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的
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器:
存储器是对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必要设备,可以把程序和数据暂
存起来供计算机使用,存储器根据存储速度和容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速存储
器和大容量存储器两大类,其中常见的有内存、硬盘等。
二、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过程,其中常见的网络技术如下:
1.TCP/IP: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目前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高三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三信息技术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计算机存储单位与存储介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区别网络协议和常用协议TCP/IP协议族和OSI模型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操作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四、数据库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SQL语言和数据库操作五、编程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编程语言的应用领域和特点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和工具六、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本概念和用法网页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常见的网页开发工具和框架响应式网页设计和移动端开发七、信息安全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手段数据加密和解密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律规定八、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和编辑软件音频和视频压缩技术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和转换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九、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应用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和人机交互的创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上是高三信息技术知识点的介绍,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知识点范文
信息技术知识点范文
一、互联网知识
1、浏览器
浏览器是支持用户访问因特网和其它网络的应用软件,它可以将网站
的页面文件、图片和视频等内容传输到用户的计算机上。
常用的浏览器有:Google Chrome、Internet Explorer、Safari、Mozilla Firefox等。
2、网络链接
网络链接,又称超级链接,是一种跨越多个网络节点和网络资源的链接,比如网页的链接,以及文件的链接,通过点击可实现跳转到资源所在
的网页或文件。
3、Cookie
Cookie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格式,由网站服务器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它可以保存一定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用户名、密码和其它的个性
化设置等,以便种了网站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二、HTTP
1、HTTP是什么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支持超文本的网络协议,它允许在服
务器和浏览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传输HTML文件的
协议。
2、HTTP特点
(1)HTT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每一个请求和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性。
(2)HTTP是一种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协议,它由一个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服务器端做出响应。
(3)HTTP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每次请求之间没有关联性,所以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上次的状态是什么。
(4)HTTP协议是明文传输的。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一、网络技术
1、TCP/IP协议及应用:是指在Internet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它是
一组标准、以IP协议為核心的分层协议,由功能层次组成,由应用层、
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组成,它能提供数据的可靠、可靠传输,也
可以在多个网络之间实现通信连接,是Internet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
目前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系统的核心协议。
2、OSI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国际开放的系统建构模型,由7层组成,是多种网络之间核心协议通信的实现框架。
OSI参考模型由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每一层都有其
特定的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交换信息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通信。
3、HTTP协议:它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超文本信息的应用
层协议,是World Wide Web上使用的核心协议之一、HTTP协议按照网络
模型定义的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它有三个主要特点:无连接,无状态,文
本化。
4、LAN协议:LAN协议是局域网的通信标准,它包括以太网协议、Token Ring协议、FDDI协议、WAN协议等等,以太网是目前使用最为普
遍的一种协议,它是按照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
可提供大批量数据传输。
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信息技术是指用于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对于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整理出一些信息技术必背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3.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表示和存储。
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和布尔类型。
4. 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数据结构是在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算法有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5.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
二、编程语言1. C语言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具有高效、灵活等特点。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函数对学习其他编程语言非常有帮助。
2. Java语言Java语言是一种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适用于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Java具有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
3. Python语言Python语言是一种简单易学的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可读性强、代码量少等特点。
Python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
4. HTML、CSS和JavaScriptHTML是用于创建网页的标记语言,CSS用于控制网页的样式,JavaScript用于实现网页的交互和动态效果。
三、数据库知识1.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使用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放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显卡用于处理图形显示。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络模式。
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服务器提供服务,客户端发出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的响应;在对等网络模式下,各个节点之间平等地交换信息。
三、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属性的符号记录,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后的有用结果。
数据具有客观性、无意义性和可计算性;而信息具有主观性、有意义性和可理解性。
数据经过加工和处理,才能转化为对人类有价值的信息。
四、计算机编程语言计算机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Python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语法和规则,用于实现特定的算法和功能。
编程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不同的阶段。
五、数据库和SQL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操作数据库的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功能。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ongoDB、Redis等。
六、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操作系统提供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驱动等功能,以方便用户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和开发。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信息的含义:信号,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可脱离被反映的事物、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
4.信息编码:即将各种信息用二进制位来表示,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即机器语言)。
二进制的特征:(1)0,1组成(2)逢二进一(3)数字在每个位置表示的值不同掌握二进制到十进制相互转化二进制到十六进制的相互转化5.冯·诺依曼:“电脑之父”,提出“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即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经典计算机系统结构。
“信息论之父”:申农6.ENIAC爱尼阿克: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7.计算机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五代,智能化和网络化)代次年份主要采用的元器件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7 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1978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计算机存储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8位=1个字节9.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0.n个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的数是2n-1。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11.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
如(110101)5+1*24+1*22+1*20=532=1*212.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等信息处理工具,通过收集、储存、传输和处理数据,来提高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效率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量。
本文将汇总并介绍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电脑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3. 存储器:包括内存和硬盘,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
4. 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
5. 网络: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二、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等,用于组织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
2. 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3.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4. 路由器: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
5. 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用于规定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
三、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如MySQL、Oracle等。
2. 数据库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等,用于描述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3. 数据库查询语言:如SQL,用于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4. 数据库索引:用于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常见的索引结构包括B树和哈希索引。
5. 数据库事务:对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位,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四、编程基础知识1. 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
2. 变量和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和表示不同种类的数据。
3. 控制结构:如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4. 函数和模块:用于组织和重用代码。
5. 错误处理和调试技巧:如异常处理、日志记录等,用于排除程序中的错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是指通过电子设备传送、存储、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2.内存(RAM):用于临时存储和处理计算机运行时需要的数据和程序。
3.硬盘:用于长期存储计算机系统和用户数据的设备。
4.显卡:负责将计算机数据转化为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5.主板:连接和支持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协同工作的电路板。
二、操作系统知识点1.操作系统(OS):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2.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
3.文件系统: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计算机文件和目录的一种方法。
4.进程和线程:操作系统对应用程序的调度和管理单位。
5.用户界面:通过操作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方式和界面。
三、网络知识点1.网络协议:规定计算机之间数据通信的标准和规则,例如TCP/IP协议。
2.网络拓扑:用于描述和布置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物理和逻辑关系的方式。
3.局域网(LAN):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连接设备的网络。
4.广域网(WAN):跨越较大地理范围连接设备的网络。
5.路由器:用于将数据包根据目标地址转发到合适的网络的设备。
四、数据库知识点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2.关系数据库:使用关系模型(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
3.SQL语言: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
4.索引: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一种数据结构。
5.事务处理:确保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机制。
五、编程知识点1.编程语言: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Java、C++、Python 等。
2.变量和数据类型:编程中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本单元。
3.流程控制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或循环执行不同的程序路径。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1.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存储器:包括内存(RAM)和外部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驱动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和显示器,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总线:传输数据和指令的电子通道。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应用软件:用于完成各种任务的程序,例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播放器。
-开发工具:用于编写、测试和调试软件的程序,例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编译器。
3.网络基础-网络协议:定义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标准,例如TCP/IP协议。
-网络拓扑:描述计算机网络中连接方式的结构,例如总线、环形、星形和网状拓扑。
-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设备。
-网络安全: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4.数据处理和存储-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位(0和1)来表示和存储数据,例如使用二进制表示整数和字符。
-压缩算法:减少数据大小以节省存储空间或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
- 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模式和关联,以支持预测和决策-making。
5.网站和互联网- 网站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创建网页。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机资源和服务,以实现便捷的数据存储和计算。
-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包括在线购物、支付和电子市场。
-引擎优化(SEO):优化网站以提高在引擎中的排名,从而增加网站的可见性和流量。
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
一、信息加工概述 1、信息加工包括计算、转换、重组、表示等一系列过 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记录信息、加工信息 、发布 信息 、存储信息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方式特点所需工具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2)、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 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 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 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 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 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 、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事实性或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等)
第二章《信息获取》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 (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分类: (1)文献型信息源比如报纸、图书、辞典等 (2)口头型(个人)信息源比如同学、朋友、老师等 (3)电子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 (4)实物型(现场)信息源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 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评价信息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主题一信息的获取(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2.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等。
3.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4.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5.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等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其增值。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6、信息时效性是与信息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价值性也就无时效性。
7.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多次使用且不会造成信息资源丢失。
8.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的概念: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人性化和大众化)(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图形用户界面(GUI)阴极射线管(CRT)磁盘操作系统(DOS)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语音合成技术TTS)、智能代理技术(搜索引擎中“机器人”或“蜘蛛”,OFFICE助手)。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组成1.2 主机与外设1.3 中央处理器(CPU)的功能与工作原理1.4 存储器(内存)的类型与作用1.5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的种类与用途2: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2.1 操作系统:种类、功能与常见操作2.2 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3 网络浏览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4 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5 数据库软件(如Microsoft Access)的功能与使用方法3:网络基础知识3.1 网络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2 IP地址与端口号的概念与作用3.3 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及其功能3.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5 网络通信的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方法4:编程基础知识4.1 常见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的特点与用途 4.2 变量、数据类型与运算符的概念与使用4.3 条件语句与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4.4 数组与列表的概念与应用4.5 函数的定义与使用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5.1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5.2 密码学基础: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概念与原理 5.3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5.4 隐私保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5.5 法律法规与信息伦理概念附件:1:电脑硬件配置示意图2:常用软件的安装指南3:网络故障排除流程图4:常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速查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某一作品享有的独占性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行、展示等权利。
2:隐私权: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控制与保护的权利。
3:数据保护:采取措施确保个人数据在使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使用或更改的行为。
4:信息伦理:信息活动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5:侵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 物质、能源与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P2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P2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 信息是指对消息同意者来说是预先不明白的东西,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P2例:下列是否属于信息1、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2、书本中的知识(√)3、电脑报(×)4、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5、《07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信息的载体与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务必通过载体才能表达,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P3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P33.纸张能够承载文字与图像,磁带能够承载声音,电视能够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因此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之信息的载体。
P34.相同的信息,能够用多种不一致的载体来表示与传播。
P3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P3◎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务必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P32.信息是能够加工与处理的。
信息也能够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P33.信息能够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与保留与传播。
P34.信息是能够传递与共享的。
信息能够被重复使用而不可能像物质与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P35.信息具有的时候效性。
P3例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例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传递与共享)1.2 信息的编码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整理一、计算机硬件1. CPU- 定义: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 主要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
- 常见参数:主频、核心数、缓存大小等。
2. 内存- 定义:随机访问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 分类:DRAM、SRAM等。
- 常见参数:容量、速度等。
3. 硬盘- 定义:永久性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 分类: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 常见参数:容量、转速(机械硬盘)、读写速度(固态硬盘)等。
4. 显卡- 定义:图形处理器,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
- 分类:集成显卡、独立显卡等。
- 常见参数:显存大小、核心频率等。
5. 主板- 定义:计算机各个部件的连接中心,提供电源和数据传输支持。
- 组成部分:芯片组、插槽(CPU插槽、内存插槽等)、接口(USB 接口、网口接口等)等。
二、计算机网络1.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 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和加密解密。
-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
- 数据链路层:处理帧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 物理层:处理比特流在物理媒介上传输。
2. TCP/IP协议- 定义:互联网通信协议,由TCP和IP两部分组成。
-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不丢失、不重复、按顺序到达目标主机。
- IP(网际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3. 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 星型拓扑- 环型拓扑- 树型拓扑- 网状型拓扑三、数据库1. 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一个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包含多个表格,每个表格包含多个记录(行),每个记录包含多个字段(列)。
2. 数据库范式范式是一种数据库设计规范,用于规范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常见的有1NF、2NF、3NF等。
3. 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查询语言(DQL)等。
必修二信息技术知识点
必修二信息技术知识点一、计算机硬件1.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1.2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按照用途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二、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负责控制和协调各种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2 常见操作系统常见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 X等。
三、网络技术3.1 网络的定义和作用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使它们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
3.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约定好的规则。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和HTTP协议等。
四、数据库技术4.1 数据库的定义和作用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起来并存放在一起以满足特定应用需要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管理效率,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提供高效查询功能。
4.2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MySQL和SQL Server等。
五、程序设计5.1 程序设计的定义和作用程序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步骤,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指令序列,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程序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5.2 常见编程语言常见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和JavaScript等。
六、多媒体技术6.1 多媒体的定义和作用多媒体是指同时包含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和传达信息。
6.2 常见多媒体软件常见多媒体软件有Photoshop、Premiere Pro和Audition等。
七、安全技术7.1 安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安全技术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恶意攻击或病毒侵害的一系列措施。
安全技术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性。
7.2 常见安全技术措施常见安全技术措施有防火墙、杀毒软件和加密技术等。
必修知识点-信息技术基础(打印)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知识要点1.信息的含义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
*文字、动画、声音、图像、视频等只是信息的载体,其所表达的内容才是信息。
2.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或者促进物质和能量的生产和应用。
*时效性: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反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应随之而变化。
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最新信息,信息的价值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
3.信息技术及应用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4.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趋势:①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
②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2. 信息的特征:依附性、传递性与共享性、时效性、可处理性、可伪性、不完全性、价值性与价值相对性3.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4. 信息的载体:声音、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纸张、书、磁盘、光盘、CD、电视、声波、电波等等,甚至是人脑5. 信息与载体的关系:1.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体现2.载体本身不是信息,其中所要表现的事物状态或者真相才是信息3.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不同的载体之上6. 信息编码的基本知识点:1.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位(单位:比特、b、bit)2.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字节(单位:B和Byte)3. 8个位(位)=1个字节8bit=1Byte8b=1B4. 存储容量(文件大小)单位有B、KB、MB、GB、TB1KB=1024B (KB:千字节) 1MB=1024KB (MB:兆字节)1.二进制的概念及特征1.有两个基本数字,即0、1;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2.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包括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n位能最多表示2 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8.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1.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方法1:按权相加方法2:1.2.4.8法2.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方法1:除二取余法方法2:拼凑法3.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方法:从右到左,四个一组,不足补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4.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方法: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5.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方法:以二进制为桥梁,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然后再转换为十六进制6.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方法:以二进制为桥梁,将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然后再转换为十进制9. ASCII码的概念1目前计算机在存储、处理字符时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
2 一个字符占一个字节(8位)3 ASCII编码表中的两个规律:(1)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与英文字母表的排列顺序一致(2)小写字母的编码比对应的大写字母大32, 如A的ASCII码是65,a的ASCII码是9710. 汉字编码1.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交换码(区位码)、处理码(汉字机内码)、字形码(输出码)。
2.计算机内交换信息的编码标准是GB2312码。
3.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16位)4. 要会通过UltraEdit或WinHex软件可观察字符和汉字内码(1. 用UltraEdit或WinHex软件观察得到的内码都是用十六进制表示的。
2.如用UltraEdit或WinHex软件观察得到的内码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内码为:50 43 B8F6 C8CB B5E7 C4D4,问“个”字内码是什么?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1个字节=8位,而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因此英文的1个字节=2个十六进制,中文的2个字节=4个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内码是:B8F6)5.智能ABC,五笔等都属于输入码,智能ABC属于音码,五笔属于行码11. 多媒体信息的编码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
CD标准的采样频率是44.1KHZ2)采样频率决定了声音采集的质量,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就越真实、自然。
量化位数越大,其量化值越接近采样值,即精度越高,但存储量也越大。
3)声音容量的计算公式:采样频率(转化为HZ)*量化位数(转化为字节B)*声道数*时间(转化为秒) 最后计算结果单位是字节(B)4)声音处理1处理声音的软件有Goldwave、Cooledit2声音格式有:wav>mp3>mid (录音机的录制的声音文件默认格式是wav)、3录制一段MP3声音的步骤4截取一段声音的步骤5合并主音乐与背景音乐的步骤(以上3.4.5一般都是排序题,做题时利用正常逻辑思维进行排序)5)声音格式转换方法:利用声音处理软件(如:录音机软件、Goldwave、Cooledit )打开原始声音文件,不进行编辑加工,直接另保存为另外一种声音文件格式。
录音机软件默认格式是wav,可以利用录音机软件将wav文件转换成MP3格式文件。
6)图像包括位图和矢量图。
两者区别如下:1位图由像素组成,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
矢量图由一组指令集合描述。
1.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2位图放大会失真(变模糊),而矢量图放大不失真,其清晰度和分辨率不会随着拉伸、放大等操作的改变而改变。
3位图格式:bmp、jpg、gif、psd、tif,(jpg、gif格式的文件,由于使用了图像数据压缩技术,数据量较少,是网页上最常用的两种图像格式)矢量格式:wmf、emf4获取方式:数码相机拍摄,用绘图软件绘制,用扫描仪扫描等是位图,在Flash 、Word、PPt 软件中绘制的图形,是矢量图5矢量图编辑软件--CorlDRAM , FreeHand。
位图编辑软件-- Photoshop 、ACDsee、画图6位图图像层次和色彩丰富,图像比较细致,相应的位图图像所占的空间相对比较大7)像素是描述图像的最小单位,在图像中以行和列的形式排列。
分辨率是单位长度(或面积)的像素数。
扫描图像或打印图像的分辨率单位是DPI(像素/英寸)8)黑白位图的图像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个位(1/8个字节)就可以表示。
彩色图像所占空间与它的像素点的个数和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
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彩色图像一个像素占3个字节9)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颜色值由二进制位(bit)表示。
黑白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用1位(1/8个字节)存储。
即表示黑白两种颜色。
彩色图像采用三原色模式即RGB模式。
在真彩色模式,每个像素用3字节即24位表示,以红(R)、绿(G)、蓝(B)为基本色。
RGB(0,0,0)表示黑色;RGB(255,255,255)表示白色;RGB(255,0,0)表示红色;RGB(0,255,0)表示绿色;RGB(0,0,255)表示蓝色;RGB(0,255,255)表示由绿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青色;11)图像格式转换基本方法: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ACDsee、画图软件)先打开原始图像,不进行编辑加工,直接另保存为另外一种图像文件格式12)获取原始图像途径:1)用绘图软件绘制2)用数码相机拍摄3)用扫描仪扫描4)从屏幕上截取5)从网上下载6)从光盘的图像库中复制。
13)视频由连续的图像(帧)组成,我国使用的PAL制式,每秒显示25帧。
欧美国家使用NTSC制,每秒显示30帧。
14)视频容量的计算公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所需字节数×每秒显示的帧数×视频时间15)视频处理1视频的处理软件有:豪杰解霸、Premiere、会声会影等。
2视频格式:avi,mpg,rmvb,rm(其中avi最大,mpg是按照mpeg标准压缩而成的视频文件,rmvb,rm是流媒体文件)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古代信息技术:造纸技术、印刷技术近代信息技术:电报技术、摄影术、电影技术、广播和电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13.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
14.计算机病毒防治从预防、检查和杀毒三方面着手。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升级,同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15.数字化生活的基本内容:家庭自动化、小区智能化、社区信息化、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音乐、虚拟现实、非同步的交流等。
16.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信息化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化;促使电子商务的发展。
17.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体现:政务信息化(涉及财税、金融、经贸、公检法、党群等部门)、社会事业信息化(包括教育科技、医药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等)。
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1信息获取方法(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光盘、计算机网络、遥感遥测(利用卫星、雷达等工具))1.通常所说的“上网”:就是使用浏览器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浏览万维网。
2.万维网:World Wide Web意思是世界范围的网,简写WWW或Web。
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1)浏览网页步骤1启动IE浏览器(网页浏览器除了Internet Explorer外,还有Maxthon、Firefox等)2在URL(统一资源定位器)中输入网址3按回车键或转到)(2) 超链接:当鼠标指针移至网页(web page)上的某些图片或文字处,鼠标的形状变成“小手”时,表示这里存在一个超链接。
(3)单击浏览器工具栏中的“后退”按钮,能回到前一次浏览的网页;此时再单击“前进”按钮,就能返回到“后退”前的网页。
单击“刷新”按钮,就能重新加载打开当前网页(一般网页显示不了时可以利用刷新尝试重新显示网页)。
网页中图片显示不了时,可以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显示图片”和单击“刷新”按钮。
(4)下载网页文件就也就是保存网页1保存网页的步骤:打开网页,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及选择“类型”,最后保存。
2保存时选择“保存类型”不同,决定保存的内容也不同。
1)“文本文件”类型:只能保存网页中的纯文字信息;保存在txt文件中,2)“Web页,全部”类型:就可以保存包括文字、图像、背景和超链接在内的整个网页的所有信息,同时产生一个同名.fils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中存放图象等素材(如该网页保存时名字为Index.htm,则产生的文件夹叫做Index.fils)。
但这种形式保存的网页存储空间也要大些。
3)“Web档案,单一文件”类型:就可以保存包括文字、图像、背景和超链接在内的整个网页的所有信息。
网页打开时文字、图片、超连接等都是正常显示的。
4)“Web页,仅HTML”类型:就只能保存包括文字、超连接在内的整个网页的所有信息。
网页打开时只能显示文字和超连接,不能显示图片(5)保存图片:右击图片“图片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最后保存。
保存文件:右击文件“目标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最后保存。
(6)收藏夹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