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课时作业:2.5我国的生物灾害精编每课一练1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课时作业:2.1我国的地质灾害精编每课一练1
2.1 我国的地质灾害[基础过关]1.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B.地震、泥石流、滑坡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2.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火山喷发C.滑坡D.泥石流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D.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4.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暴雨和泥石流B.火山和地震C.洪涝和台风D.滑坡和沙尘暴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
据图回答5~6题。
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6.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C.气候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D.植被破坏是造成该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7.下列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特殊洪流B.滑坡和泥石流在平原上也常有发生C.泥石流破坏力很强,而滑坡则无破坏力D.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很广B.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重力作用无关C.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D.大暴雨不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能力提升]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完成9~10题。
9.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10.六大区域中发生特大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D.丘陵C.平原D.高原2010年2月25日12时56分50秒,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元谋县交界处发生里氏5.1级地震,地震造成楚雄州元谋、禄丰、武定、牟定4个县17个乡镇191个村委会55 294户237 764人不同程度受灾,受损水库达13座。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选修五地理学案2.5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
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
2.知道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知道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
难点: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各种图片、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说明: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农作物病虫害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1)小麦锈病(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重于_________,_________重于_________。
(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______________以南。
②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主要分布区。
(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①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受害尤其严重。
②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虫和棉红蜘蛛。
其中_____________是中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在我国三大主产棉区均有发生。
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人教版习题精选
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人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
A、干旱
B、洪灾
C、土地盐碱化
D、沙尘暴
【答案】:
【解析】:
1/ 23
2 / 23
➢ 第2题【单选题】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是( )
A 、春季和夏季
B 、夏季和秋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冬季和春季
【答案】:
【解析】:
➢ 第3题【单选题】
下图为“2018年2月6日台湾花莲附近地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台湾多地震是因为该地处于(
)。
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农作物病虫害与森林病虫害学案(人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农作物三大病虫害的危害与分布,掌握我国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2.了解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和主要害虫及分布的地区差异。
一、农作物病虫害1.类型:小麦的①______、水稻的②________、棉花的③__________病等。
2.危害Error!3.分布:⑥________重于⑦________。
二、森林病虫害1.危害Error!2.主要害虫分布类型海拔气温常发区低于⑩____米⑪____以上松毛虫偶发区⑫________米10℃~25℃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生物灾害1.生物灾害包括(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旱灾 ⑤荒漠化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考查点2 农作物病害2.关于我国水稻病害的正确叙述是( )A .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 .稻瘟病、纹枯病和锈病被称为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C .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危害最为严重D .北方无水稻病害发生考查点3 农作物虫害3.下列属于我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的是(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辽宁D .四川考查点4 森林病虫害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A .黏虫B .松毛虫C .蝗虫D .稻螟方法技巧练方法 列表法分析农作物病虫害形成的主要原因《齐鲁晚报》2007年10月24日报道:山东潍坊市由于8、9月份雨水增多,70多万亩棉花遭遇50年以来最为猖獗的一次棉铃虫病害,使棉花比去年减产15%左右。
农业专家认为,棉铃虫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5%~90%。
一般降雨量多且分布均匀的年份,棉铃虫病害发生就严重。
由于9月为棉花吐絮期,若此时遇到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就会为棉铃虫提供温床,导致棉花减产。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棉铃虫危害较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为什么?(2)正常年份,山东棉铃虫危害较严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此次危害发生在8、9月份,说明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较常年有何不同?(3)我国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主要有哪些地区?新疆主要表现为什么形式的棉铃虫病害?(4)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却不是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方法技巧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锈病 ②稻瘟病 ③棉铃虫 ④减产 ⑤农产品 ⑥东部 ⑦西部 ⑧森林工业 ⑨生态功能 ⑩400 ⑪25℃ ⑫400~500基础达标练1.A [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蝗灾、鼠害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2.5中国的生物灾害 学案
2、5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编写:王明琳课标要求列举虫害、鼠害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学习目标1、了解危害中国农作物的主要虫害、虫害造成的危害、虫害的分布2、了解鼠害及中国鼠害发生的主要地区3、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带来的危害第一部分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一、虫害的分布与危害1、蝗虫(1)我国历史上蝗灾多发区:。
(2)蝗灾多发生在季节,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季蝗灾几乎没有。
(3)危害:。
(4)防治2(1(2)危害:。
农业防治:(3)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3、黏虫(1)分布:农作物:(2)危害表现:人工杀虫:(3)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4、松毛虫:(1)危害对象:(2)分布:(3)危害表现:二、鼠害的分布与危害1、分布:喜湿鼠类危害区耐旱鼠类危害区2、危害:3.防治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例1、结合课本第44页图2-4-2中国历史上主要蝗虫灾害的分布图,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多蝗灾?自主答题:究错答题:2、我国鼠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自主答题:究错答题:3、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与农作物的分布有关系吗?自主答题:究错答题:第三部分课堂检测夯实基础1.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A.粘虫B.松毛虫 C.蝗虫D.稻螟2.下面哪种灾害与水灾、旱灾一起被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地震B.台风 C.寒潮D.蝗虫3.我国东北林区最主要的害虫是A.马尾松毛虫B.落叶松毛虫 C.云南松毛虫D.油松毛虫4.有关森林虫灾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森林工业不会造成损失B.对森林生态造成严重破坏C.危害不大,不足防治 D.依靠害虫的天敌即可消灭5.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A.一直干旱 B.一直多雨 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6.分布于亚洲东部的鼠灾主要是哪一类型A.喜湿B.耐旱 C.喜热D.怕光7.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的鼠灾主要是上述选项中的哪一个?8.在我国东北地区鼠类主要危害A.樟子松、落叶松B.红松、马尾松 C.胡杨、红柳D.梭梭、落叶松 9.为了搞好灭鼠工作,我们应该A.保护猫头鹰、鹰等鼠类的天敌B.使用“毒鼠强”等化学药品灭鼠C.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对鼠害可以听之任之D.禁止药物灭鼠第四部分课堂小结构建知识体系第五部分课后评价参考答案第二部分1、我国历史上蝗虫灾害严重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黄、淮、海河的沿岸,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高中地理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 新选修5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第1课时农作物病虫害与森林病虫害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1.下列地区既有小麦锈病病害发生又有棉铃虫虫害发生的是( )①南疆②长江中下游地区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东北地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我国两大天然林区,松毛虫种类主要是( )A.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B.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C.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D.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3.关于我国小麦锈病的正确叙述是( )A.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B.南方重于北方,西部重于东部C.包括根系锈病、穗锈病、叶锈病等多种病害D.是近年新发现的小麦病害4.我国东北地区农林业病虫害较少的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生物天敌多C.人口多,诱捕多 D.农药灭害强5.“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指的是( )A.干旱、高温引起的森林火灾B.人为原因造成的森林火灾C.森林病虫害D.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6.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条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2009年我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94.75万亩,病死树74.94万株,分别比2008年减少了4万多亩、31万多株。
全国疫情县中,有40个未出现松材线虫病死树。
实现了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病死树数量及疫情发生县级单位个数“三下降”。
回答下题。
7.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①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②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④虫病蔓延,严重威胁农作物生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8.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农作物病虫害是( )①小麦锈病病害②水稻稻瘟病害③棉铃虫病害④松毛虫虫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9.宜昌市夷陵区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马尾松毛虫是威胁该区的头号森林害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夷陵区历年松毛虫发生及危害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亩(1)2000年后,平均水平的年份是__________________。
(整套)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时课时练习全集(vip专享)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灾害的概念及标准 1 2、3 4、6自然灾害的影响7、8 5一、选择题2012年8月31日晚菲律宾东部海域发生的7.6级地震, 震中位于Sulangan市以东约139公里处. 此次地震造成多人死亡. 当地居民的房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据此回答1~2题.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解析孕灾环境包括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地震发生在岩石圈, 所以其孕灾环境主要位于岩石圈.答案 A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A.桥梁、房屋B.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在地震发生时桥梁、房屋受地震破坏易变形、垮塌、沉陷、毁坏等, 应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答案 A3.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 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 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 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 灾情越大; 受灾客体越脆弱, 灾情越大, 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致灾因子、受灾客体三者共同作用, 排除D项, A项、B项不是由大到小排列.答案 C4.下列属于地震受灾体的是( ).A.桥梁、厂矿B.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D.滑坡、泥石流解析根据材料中信息判断, 地震的主要受灾体是桥梁厂矿等建筑物.答案 B5.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因素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灾害强度大小③致灾因子强弱④地质构造类型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和灾害强度大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灾害强度越小,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危害程度越低, 反之也成立.答案 A二、综合题6.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两次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致灾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2)衡量这两次地震灾情大小的标准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损失. 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3)下图是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 由图可见, ________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和首要条件; ________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解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三者的共同影响, 其中的孕灾环境指地理环境的四大圈层, 致灾因子为自然异变, 受灾体是指人、财产和资源.答案(1)岩石圈自然异变(2)人类社会自然资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3)自然异变为诱因受灾体7.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 据图回答问题.(1)描述1950年~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 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 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要减轻灾害损失,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图中反映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回答问题时要明确: 灾害强度越大, 灾害的次数越多, 经济损失越大; 反之, 危害程度越低. 若经济发展水平高, 防灾、抗灾能力弱, 危害程度重; 经济发展水平低, 防灾、抗灾能力强, 危害程度轻.答案(1)灾害损失越来越重, 1995年后有下降的趋势. 不断加重的原因可能是: ①重大灾害发生次数增多; 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后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重大灾害次数减少; ②防灾、抗灾能力提高.(2)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3)①遵循自然规律, 避免人地关系激化; ②研究灾害发生规律, 及早预报; ③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8.(案例探究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新华社石家庄2011年11月30日电: 受蒙古国东移南下的较强冷空气影响, 从29日上午开始, 河北省保定、廊坊南部、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地先后出现降雪天气, 全省共有49个县市降暴雪.材料二此次降雪对基础设施和交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的描述, 此次降雪是否是一次自然灾害?为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此次降雪造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其还有可能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3)我们可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降低其影响?解析此次降雪是自然异变导致的, 并且其造成了人类社会和资源的损坏, 已经具备了自然灾害基本的构成条件, 是一次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对人员的生理伤害和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方面没有体现.答案(1)是. 其具备了自然异变这个诱因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这个承受灾害的客体两个条件.(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3)提前作出预报, 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提高抗灾能力, 加强灾害管理.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一课时)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气象灾害 3 4、8 6地质灾害1、2 7 5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某日n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 m地烈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离震中较远B.震级小C.震源较深D.位于板块内部2.我国四大高原中,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解析第1题, 若n地发生地震, 则震级和震源深度已为定值, 从图中看, m地距离震中较远, 故烈度较小. 第2题, 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是有足够的地表堆积物, 地表坡度大, 充足的水源, 再结合地震的形成和分布可知, 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 故选C.答案 1.A 2.C下图为我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3.对于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 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距平越高, 寒潮频次越高B.温度越低, 寒潮频次越低C.两种之间呈负相关D.其相关性与亚洲低压有关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严重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其中的原因是( ).A.春季气温逐渐升高,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B.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少, 寒潮加剧危害程度C.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 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D.春季是春小麦播种季节, 秋季是冬小麦播种季节解析第3题, 读图可以看出, 温度距平值越低, 寒潮频度越高; 温度距平值越高, 寒潮频度越低. 即两者之间呈负相关. 这是因为气温低的年份, 亚洲高压强盛, 冷空气活动频繁, 寒潮频次高; 反之则越低. 第4题, 题干强调“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季节, 主要是春季是播种季节, 许多农作物正值返青, 秋季是农作物收获季节, 许多农作物尚未成熟, 寒潮侵袭, 农作物受冻减产严重.答案 3.C 4.C5.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C.植被覆盖较差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解析泥石流必须要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而滑坡是滑坡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滑.答案 D二、综合题6.读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947年~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表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水灾热带风暴死亡人数0.72万15.1万17.3万74.5万(1)火山爆发、地震________, 水灾________, 热带风暴________.(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 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热带风暴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原因是什么?(4)右面为某一地区灾后景观图, 判断是哪一种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影响及自然灾害的判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表格分清自然灾害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对应关系, 了解实情大小与致灾因子的强度和受灾体的易损性关系密切. (1)主要看发生异变的因子属于哪个圈层的要素, 热带风暴是大气的异常变化, 它就属于孕育在大气圈中的气象灾害, 其他以此类推. (2)影响灾情的因素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特性, 从表中的内容可知, 造成灾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致灾因子强度. (3)要从热带风暴本身的强度、频率和风暴影响地区的受灾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4)从灾后的景观看, 房屋被摧毁, 但不是地震中的倒塌, 也不是洪水过后的浸泡坍塌, 更不是滑坡、泥石流的掩埋, 而是被风力摧毁的迹象.答案(1)岩石圈水圈大气圈(2)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的易损性.(3)热带风暴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含量高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4)台风(热带风暴), 从受灾环境看, 该地区位于沿海地区; 从房屋破坏状况看, 不是地震和洪涝造成的.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 2010年2月28日巴基斯坦发生里氏6.2级地震; 2010年3月4日台湾发生里氏6.7级地震.材料二沿某纬线分布的M、N、R三个板块示意图.(1)分析智利、巴基斯坦、台湾等地多地震的原因.(2)指出M、N、R三个板块中, 分别与智利、巴基斯坦等地发生地震有关的板块.(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 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 且危害大.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 智利、巴基斯坦、台湾等地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再根据智利、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 可以判断出与之相应的板块, 任何国家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都要加强预报,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提高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答案(1)均位于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跃.(2)M板块与智利地震发生有关; N板块与巴基斯坦地震发生有关.(3)加强监测预报;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年第3号热带风暴“莎莉嘉”的中心, 于6月10日10时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偏东方大约460公里的海面上, 就是北纬19.2度、东经117.4度,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 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 受其影响, 6月10日14时到11日14时, 南海中北部偏东海面、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海峡南部海面、广东东部沿海、福建南部沿海将有6-7级大风, “莎莉嘉”中心附近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有8-9级, 阵风可达10级; 广东东南部和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雨或暴雨.材料二见下图.(1)下图中, 表示台风“莎莉嘉”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的是( ).(2)图中容易形成热带气旋的海域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于热带气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热带气旋是深厚的低气压涡旋B.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C.是大气圈中物质运动引起气温突变而形成灾害D.可形成于热带的洋面和陆面上(4)2011年6月11日10点汕头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带气旋的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及其热带气旋的影响.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热带气旋的基本结构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征. (1)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中心气压低. (2)热带气旋形成的必备条件: 一是要有广阔的暖洋面; 二是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地区只能是热带、副热带的广阔海域, 从图中看只有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A点符合. (3)热带气旋就是热低压, 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据此可排除B项, 确定A项. 热低压带来的主要是降水的增多, 而不是气温的突变, 可排除C项. (4)汕头此时位于台风的旋涡风雨区中, 狂风大作, 将有强烈的降水天气过程.答案(1)A (2)A ①有广阔的暖洋面, 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②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空气上升, 水汽凝结致雨(3)A (4)狂风大作, 将有强烈的降水天气过程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二课时)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水文灾害1、2 3、6 7生物灾害 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5 81.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非洲解析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的不稳定, 干旱和洪涝都容易发生.答案 B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损失年际变化图”, 回答2~3题.2.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②围湖造田③位于季风气候区④东部临海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 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有( ).①台风②风暴潮③寒潮④地震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2题, 注意强调的是人为原因. 第3题, 地震属地质灾害, 据此可以排除错误答案.答案 2.A 3.A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稻瘟病B.蝗虫C.森林火灾D.赤潮解析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答案 C5.位于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重叠区的国家或地区有( ).A.美国佛罗里达半岛B.日本九州、四国岛C.印度半岛D.伊比里亚半岛解析世界上两个主要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区, 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北美洲的西海岸.答案 B二、综合题6.读图和材料, 回答问题.我国气象部门规定, 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 100~200mm称为大暴雨, 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并分析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洪水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第(1)题, 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 因而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2)题, 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分布等方面分析, 其中洪水形成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 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 社会经济分布影响灾情大小.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 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 (2) ①降水集中, 多暴雨;②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 ④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 ⑤经济发达, 人口密度大.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中新社报道(2011年1月7日)欧洲各国极端天气持续, 交通几近瘫痪, 民众生活极为不便. 英国大雪压垮输电电缆, 挪威气温降至零下41℃的极低温, 意大利暴雨不断致使河水猛涨, 而法国有3人因大雪引发交通事故丧生, 丹麦积雪到人的小腿肚(至少有30厘米), 让人寸步难行.(1)欧洲在2011年年初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哪些类型?(2)欧洲雪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多形成于什么季节和哪些地区?解析低温天气属于气象灾害, 而大量的降水属于水文灾害的一种类型, 其形成同当地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有关, 濒临大西洋的海陆位置及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都对降水起到了加强作用, 这种低温、降雪灾害多分布于中高纬地区.答案(1)气象灾害、水文灾害.(2)低温、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利于西部大西洋暖湿气流的深入等.(3)当地冬春季节, 中高纬地区.8.宜昌市夷陵区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 马尾松毛虫是威胁该区的头号森林害虫.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夷陵区历年松毛虫发生及危害情况统计表单位: 万亩年度发生及危害情况(1)2000________.(2)松毛虫防治效果与下一年发生情况呈________相关.(3)宜昌市夷陵区应如何科学地防治马尾松毛虫?解析第(1)(2)题, 从表中可以直接得出. 第(3)题, 可结合生活实际, 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技术措施、加强森防队伍建设等角度来组织答案.答案(1)2002年、2004年、2005年(2)正(3)防治战略上以营林措施为主, 营造“柑橘+马尾松”“茶叶+马尾松”混交林, 增强森林抵御病虫的能力; 引诱捕杀; 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药剂; 稳定森防队伍, 提高森防人员素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 3 1、2、4、7 6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5 8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 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 可忽略不计; 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图回答1~2题.1.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 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洪峰流量减小, 且出现频率降低D.春夏季流量增大, 秋冬季流量减小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 地表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 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1题, 从示意图来看, t1至t4时期出现城市化和坡地开垦现象, 植被覆盖率明显降低, 因此植被截留雨水和涵养水源的功能均减弱, 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洪峰流量增大, 出现频率升高, 春旱可能加剧, 春季流量应该减小. 第2题, 由图可看出该地区林地面积减小, 城镇面积扩大, 故选D.答案 1.A 2.D2011年5月16日晚上21时20分左右, 兰州九洲开发区石峡口小区西面山坡突然滑坡, 导致山坡上住宅小区4号楼两个单元坍塌, 事故发生后, 公安、武警、安监、国土、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抢救. 据此回答3~4题.3.此次灾害中, 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A.灵江水对土体的长期浸泡B.降水增加了斜坡物质的转化C.坡体载重过大D.建筑抗震能力差4.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 ( ).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 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D.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解析本题组以时事材料考查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此次自然灾害为滑坡, 其发生和人类在坡面建设大量人工工程, 使坡面载重过大有关, 再加上雨水的触发机制, 促使其发生, 这也是不同人类活动形成不同土地利用形式, 进而导致不同易损程度的体现.答案 3.C 4.D5.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灾情越严重B.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C.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灾情不断变化D.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灾情大解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类抗灾减灾的能力和经济密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自然灾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人类抗灾减灾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者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能片面地说原始社会抗灾能力弱, 灾情比工业社会大, 也不能说工业社会经济密度大, 灾种多, 灾情比原始社会大.答案 C二、综合题6.读图, 回答有关问题.(1)在同一次地震中, 东、西两坡相比, 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 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______, 河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受灾体的数量、质量, 分析同强度自然灾害对东、西坡地区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 如土地利用类型, 地下水开采, 森林砍伐对受灾体易损程度的影响以及如何缩小灾情. 建筑用地易损程度大, 地下水如果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塌陷, 森林具有含蓄水源的作用, 人类应该合理开采资源, 也可迁出灾害高风险区, 来缩小灾情.答案(1)西坡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 东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 同一次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2)过度开采地下水地表沉降、地面塌陷, 并有可能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3)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 流量季节变化变大, 洪水水位升高, 枯水水位降低(4)植树造林, 恢复植被, 增加覆盖率; 不要在洪水高风险区有过多的经济活动; 合理利用水资源(5)受灾体的数量多、密度大,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大, 西坡有城镇分布, 受灾体数量大、密度高, 因此, 西坡较东坡损失更大.7.近些年来, 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 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 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根据所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 2004年秋季, 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 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 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 简述当今世界, 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1)题, 从表中分析, 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为干旱和洪涝, 其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 降水变率大, 一方面体现在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这无疑对灾情起到了“放大”作用. 第(2)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黄河含沙量大的成因, 因而三门峡水库的淤积以及渭河的一些河段成为地上河归根结底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不明显的结果. 第(3)题, 可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 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缩放”作用三方面分析.答案(1)干旱与洪涝.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 季风环流不稳定, 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威夷高压的强弱、进退决定的,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 就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得旱涝灾害影响加大.(2)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 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明显, 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 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3)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人类活动加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作用.8.根据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进入2011年12月以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边境地区突降大雪,。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习题精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D、降水丰富的山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大型水库蓄水B、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C、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D、对地表植被的长期破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南方和东部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左图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圈,下右图为AB线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小学最有可能在(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东南丘陵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士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 )A、滑坡B、泥石流C、洪涝D、台风该地为了稳固岩层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排水B、建抗滑挡墙C、植树种草D、清理土方减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南方地区B、青藏高原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国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B、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C、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D、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于7月14日中午在福建省霞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习题精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次数多B、持续时间长C、影响范围广D、南方成灾率高于北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季风指数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940年至1960年,我国东部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增多B、北方地区洪涝灾害增多C、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变长D、东北地区伏旱天气频发图示时段内,我国东部地区( )A、季风环流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增强C、降水年际变化明显D、冬季气温逐年增加【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7月,4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席卷孟加拉国,三分之一土地被淹没。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被称为“水泽之乡”。
下图为“孟加拉国位置图”,读图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孟加拉国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下列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A、兴建水库,退耕还湖B、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C、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D、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风暴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由大气运动引起,属于气象灾害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和寒带风暴潮三种类型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一种风暴潮D、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地震和地震灾情分布的特点分别是(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我国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火山喷发C、滑坡D、泥石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00年春,西藏易贡藏布河沿岸发生大滑坡崩塌,致使易贡藏布河堵塞,其最大潜在威胁是( )A、滑坡体与河水一起形成泥石流B、土坝堵塞河道.上游水位上涨,易诱发地震C、土坝不牢,跨坝后洪水飞泻直下,危及下游地区D、土坝堵塞河道,致使下游地区干旱缺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农业生产来说,寒潮危害最大的是( )A、早春季节B、盛夏季节C、早秋季节D、寒冬季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对浙江发展沿海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海啸B、寒潮C、台风D、洪涝【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图示自然灾害是( )A、台风B、鼠灾C、寒潮D、风暴潮【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读下图,回答: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少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C、风化、侵蚀作用增强D、全球气候变暖,降雨时空分布更不均衡【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图中若有河流经过,则图中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A、河流右岸的甲地B、河流右岸的乙地C、河流左岸的丙地D、河流左岸的丁地【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2013年11月8日,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时最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的莱特岛,其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水土流失C、暴雨洪涝D、滑坡【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
高中地理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后作业提升1有关生物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B.主要由外来生物入侵产生C.造成生物种类减少乃至灭绝D.我国生物灾害种类多、危害小解析:生物灾害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鼠害等,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衡产生的。
生物灾害中农作物病害和虫害最为常见,危害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危害大。
答案:A2下列有关虫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虫灾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B.虫灾一般是指昆虫造成的灾害,因身体较小,不会造成较大危害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D.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差别不大,所以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解析:发生虫灾的害虫是昆虫,虽然体积小,但数量多、繁殖快,会对农作物、牧场造成严重的威胁。
答案:B3下列地区既是小麦锈病多发区,又是棉铃虫害多发区的是( )①南疆②长江中下游地区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东北地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清楚题干中的两种病虫害的分布范围,二要清楚各地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然后根据题干及选项对应解答。
答案:C2013年入春以来,广西大部分市县受气温上升较快的影响,松毛虫越冬过程不明显,在部分乡镇发生了松毛虫严重危害,局地松林甚至出现成灾现象。
据此完成第4~6题。
4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包括( )①蝗虫②马尾松毛虫③落叶松毛虫④油松毛虫⑤云南松毛虫⑥赤松毛虫⑦蚜虫A.①⑦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5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①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②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④虫害蔓延,威胁农作物生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关于我国森林松毛虫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松毛虫分布与地形、气候及森林类型有关B.油松毛虫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C.东北林区没有松毛虫害分布D.东南林区松毛虫害多发解析:第4题,②③④⑤⑥属于森林害虫,①⑦属于农作物害虫。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了解我国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
3.了解我国生物入侵情况及危害。
一、农作物病虫害1.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虫害有小麦的①锈病、水稻的稻瘟病以及棉花的②棉铃虫病等。
2.农作物病虫害东部重于西部。
3.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③黄河流域棉产区和④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
4.我国水稻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二、森林病虫害1.主要害虫:危害我国森林最主要的虫害为⑤松毛虫。
2.分布: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思维活动1.1979年,美国白蛾从辽宁丹东进入我国,随后相继在鲁、陕、冀、沪等地出现,对这些地区的园林绿化和林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它们的四龄幼虫可危害300多种植物,具有暴食性,成片的树林常被横扫一光。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今后我国在引入新的物种时应注意什么?答案这说明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该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对此应该不盲目从国外引入新生物;加强生物的入关检疫;大力铲除入侵的有害生物。
三、蝗灾与鼠害1.蝗灾(1)类型:蝗灾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⑩飞蝗,俗称“⑪蚂蚱”,其中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⑫华北和⑬华东沿海各省,对我国危害最大。
(2)蝗灾重灾区:⑭黄淮平原的农业区。
(3)蝗灾的发生与旱涝的关系:在一些年份,若前期⑮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后期⑯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2.鼠害思维活动2.人们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鼠,但收效甚微,为什么?答案①化学防治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②易杀伤鼠类的天敌;③使鼠虫产生抗药性。
探究点一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 200余种,对农作物的危害巨大。
材料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日益加剧,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导致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威胁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
2019版地理人教版选修5训练: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版含解析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锈病、稻瘟病均频繁发生的是()A.江淮地区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
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地区差异明显。
其中,江汉平原是小麦锈病和稻瘟病的重灾区。
答案:C2关于我国水稻病害的正确叙述是()A.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稻瘟病、纹枯病和锈病被称为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C.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危害最为严重D.北方无水稻病害发生解析: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被称为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北方有水稻生长,因此也有水稻病害的发生。
答案:C3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东部重于西部B.夏季重于秋季C.北部重于南部D.冬季重于春季解析:注意题干中问的是空间分布特点。
答案:A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是()A.黏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解析:危害我国森林最主要的害虫为松毛虫。
答案:B我国黄淮地区曾由于久未降雨,水位降低,天气变干,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
据此完成第5~6题。
5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A.老鼠B.蝗虫C.松毛虫D.黏虫6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A.农作物众多B.害虫天敌多C.气象条件有利D.人类防虫害意识差解析:与旱灾链发的生物灾害是蝗虫灾害。
答案:5.B 6.C7与草原鼠害互为因果的是()A.毁林开荒B.乱伐森林C.过度放牧D.过度抽取地下水解析:在正常情况下,鼠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了破坏,才导致了鼠害的发生,而鼠害又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退化。
答案:C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的害虫主要有农作物害虫和森林害虫等B.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也日趋严重C.低温造成的蚜虫灾害是气象灾害,不属于虫灾D.在虫灾中,蝗灾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解析:低温造成的蚜虫灾害属于虫灾。
高中地理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
中国的生物灾害读中国部分生物灾害局部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A、B、C、D区域所代表的生物灾害依次是( )。
A.水稻病、小麦锈病、棉铃虫、松毛虫B.飞蝗、水稻病、小麦锈病、松毛虫C.棉铃虫、小麦锈病、水稻病、松毛虫D.松毛虫、小麦锈病、水稻病、棉铃虫2.危害最大的农作物虫害和森林虫害分别是( )。
A.鼠害、松毛虫害B.水稻病、松疱锈病C.蝗虫、松材线虫D.水稻病、棉铃虫答案:1.C 2.C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主要生物灾害的分布。
A区域主要生物灾害有棉铃虫、小麦锈病、飞蝗。
B 区域主要生物灾害有棉铃虫、小麦锈病、飞蝗、松毛虫、鼠害。
C区域主要生物灾害有水稻病、棉铃虫、飞蝗、松毛虫、鼠害。
D区域主要生物灾害有水稻病、小麦锈病、飞蝗、松毛虫。
故选C 项。
第2题,蝗虫危害普遍面积广,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松材线虫是危害松树等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危害巨大。
2011年12月27日江苏省召开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会议,紧急部署对美国白蛾为主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
从2010年在连云港周边地区发现美国白蛾起,白蛾及其他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面积至目前已近13.3万公顷,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元。
据此完成第3~4题。
3.“美国白蛾”在我国形成灾害比美国成灾严重的原因是( )。
A.我国气候更适宜白蛾的生长B.美国的食源缺乏C.我国缺少白蛾的天敌D.美国灭虫技术高4.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病虫害包括( )。
①蝗虫②马尾松毛虫③落叶松毛虫④油松毛虫⑤云南松毛虫⑥赤松毛虫⑦蚜虫A.①⑦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⑥⑦答案:3.C 4.B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防治“美国白蛾”的技术方法很多,且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其在中国成灾应是缺少天敌。
第4题,我国的森林害虫主要有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和赤松毛虫。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5《中国的生物灾害》习题
B卷(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18分)蝗灾和鼠害是广泛发生的两种生物灾害,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旱有利于蝗虫产卵B.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C.蝗灾曾与水灾、旱灾一起被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D.蝗灾经常与台风灾害链接发生解析干旱利于蝗虫产卵,故蝗灾经常与旱灾链接发生。
答案D2.关于我国鼠害的正确叙述是()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鼢鼠、鼠兔等B.我国森林鼠害较重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C.亚洲中部耐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D.小家鼠、黄鼠属于喜湿鼠类解析鼹鼠和鼠兔是草原鼠类,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答案B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
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地区差异明显。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条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A.珠江三角洲B.三江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解析我国的小麦产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北部的春小麦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冬小麦。
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小麦条锈病的重灾区;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
答案C4.下列地区既有小麦锈病病害发生又有棉铃虫虫害发生的是()①南疆②长江中下游地区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东北地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既有小麦锈病病害发生又有棉铃虫虫害发生,说明该地是小麦和棉花的产区。
答案B森林病虫害对我国森林产业危害重大,回答5~6题。
5.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A.原始森林面积大B.森林树种组成多C.单一人工林太多D.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差解析森林病虫害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如地形地势、气温高低等,也有人为原因。
森林抗病虫害的能力需要丰富多样的物种组成,单一的树种往往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低,受病虫害危害较大。
答案C6.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①危害区域生态环境安全②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④虫害蔓延,威胁农作物生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虫害蔓延,威胁农作物生长是对农业区的危害,不是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5(课时作业)2.5中国的生物灾害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10 中国的生物灾难为贯彻落实“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大力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平安和生态环境平安,农业部2021年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农业生产基地中,2021年夏秋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形势特别严峻的是( )A.湟水谷地 B.河套平原C.江汉平原 D.三江平原2.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①东部重于西部②夏季重于秋季③南部重于北部④冬季重于春季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1~2.【解析】第1题,水稻病虫害主要发生在我国水稻主产区。
第2题,留意题干是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
【答案】 1.C 2.A2022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执委会为确保园区及周边原有树木免受病虫害的危害,在2012年释放管氏肿腿蜂、周氏啮小蜂生物天敌的基础上,于2021年8月14日再次释放这两种小蜂用于园区及周边原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据此回答3~4题。
3.森林有害生物中,对我国危害最为严峻的森林虫害是( )A.松毛虫 B.松材线虫C.美国白蛾 D.天牛4.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①威逼区域生态环境平安②森林工业损失严峻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削减④虫病集中,威逼农作物生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3~4.【解析】第3题,危害我国森林最主要的害虫是松毛虫。
第4题,④虫病集中,威逼农作物生长,属于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答案】 3.A 4.A生物入侵,又称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由于偶然机会进入某一适宜其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数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
据此完成5~7题。
5.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快速集中,严峻影响原有植被。
其根本缘由是( )A.该地区气候暖湿,适宜其生存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C.一枝黄花在该地区没有天敌制约D.一枝黄花在新环境发生了变异6.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爆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其主要缘由是( )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B.南方水域宽敞,北方地表水贫乏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峻D.南方冬季温存,北方冬季寒冷7.我国云南昆明引种按树后,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四周植被大量死亡,这属于( )A.生物灾难 B.水文灾难C.自然灾难 D.人为灾难5~7.【解析】第5题,外来物种入侵主要与引入地适宜其生存有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学设计: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 含答案
目标解读自学教材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侧学2。
5中国的生物灾害学生解读学习目标并强调红色重点内容.PPT展示要求,自学课本P55-P60,认真勾画、理解应用选学:上传的《中国生物灾害资料》观看微课《生物入侵》提出问题PPT提示教师提示学生完成学生勾画学习目标中的关键词学生结合学案进行教材自学,并按学案要求进行落实。
自学时生物入侵有问题可以观看微课进行助学。
自学中遇到问题没解决的先两人后小组落实基础知识学生利用平板完成阳光微课平台上的在线测学题目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落实基础导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要求,为本节学习指明方向。
有目的的进行教材自学。
微课对学生进行助学问题讨论没解决的小组收集提供给老师为课堂针对性讲解提供依据.平台反馈数据为课堂针对性讲解提供依据.构建知识体系疑难突破教师依据在线测学、学生问题、学案问题进行突破并总结提升给予变式训练,讲透、练好。
方法小结:如何分析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拓展:你认为在防治生物灾害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学生结合在线测学的问题突破在线测学问题对照学案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疑难问题认真思考、分析总结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知识系统化,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依据学生平台数据、学案、和学生问题设计疑难突破讲解,对点讲解、讲透、讲精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好?生活小知识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一是利用天敌,二是依靠农药.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时应如何清除残留的农药?利用3个图片导入旱灾和蝗灾的链发性原因,加以突破教师找小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学案训练题目第一题曹婉莹展示第三题齐玉宁展示思考蝗灾的形成过程,分析带来的危害,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整理落实学生完成训练学案上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对照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对有疑问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升华。
学生点评结合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让学生分析总结方法并针对原因制定措施加强对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描述训练完善本节知识体系。
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五课时作业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2课时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2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2.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3.读下图,判断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地处沿海,所以台风活动频繁B.因地处环太平洋地带,所以火山多发C.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暴雨、春旱多发D.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地带,所以泥石流多发4.下列有关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滑坡分布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B.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C.我国的滑坡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D.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读“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6.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据此回答7~8题。
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7.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9.读“2007年7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事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我国的生物灾害
[基础过关]
我国黄淮地区洪涝过后,水位降低,天气变干,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 A.老鼠B.蝗虫
C.松毛虫D.粘虫
2.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原因是() A.农作物众多B.害虫天敌多
C.气象条件有利D.人类防虫意识差
3.下列灭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 A.捕杀成虫B.农药灭虫
C.点火焚烧D.投放天敌
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A.黏虫B.松毛虫
C.蝗虫D.稻螟
5.有关我国鼠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农田鼠类每年吃掉的粮食与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数量大致相当
B.鼠害会加剧草原退化,而草原退化不会使鼠害密度增加
C.近年来,由于技术得当,我国林业鼠害已越来越轻
D.鼠类不会传播疾病,危及人体健康
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6~7题。
6.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7.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
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
[能力提升]
蝗灾和鼠害是广泛发生的两种生物灾害,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8~9题。
8.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B.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
C.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危害最大
D.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成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
9.关于我国鼠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
B.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
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D.我国鼠灾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主要危害农业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
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 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
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此回答10~11题。
10.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A.过度放牧
B.滥捕鼠、兔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11.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A.喜湿鼠B.耐旱鼠
C.耐寒鼠D.喜温鼠
12.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病虫害较少的原因() A.纬度高,气温低B.生物天敌多
C.人口多,诱捕多D.农药灭害强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美国白蛾又称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它食性杂、天敌少、繁殖力强、传播蔓延快,极易暴发成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1)美国白蛾在美国没有成灾,但是在中国危害巨大的原因有哪些?
(2)简要叙述美国白蛾防治的措施?
14.读“我国飞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对我国危害最大,蝗灾重灾区主
要在____________,这说明蝗灾发生与该地区______________的气候条件有关。
(2)由于蝗灾发生的______________条件古今相差不大,所以,只要条件合适,便会卷土
重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3)蝗虫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
答案
1.B 2.C3.D4.B5.A6.D7.A8.D9.B10.B11.B12.A
13.(1)美国白蛾在中国缺少天敌。
(2)措施:剪网幕,除幼虫;人工挖蛹;灯光诱杀成虫;施放周氏啮小蜂;药剂防治;同
时加强严格检疫,防止美国白蛾由疫区传入。
解析美国白蛾由于缺乏天敌制约,造成严重的生态入侵。
可以采取人工、药剂、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
14.(1)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区高温干旱
(2)自然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3)所经之处庄稼被吃光,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草场被毁,造成灾区牧草严重损失;树叶
被吃光,给树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