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名词解释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得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就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得作用。

3、元气:就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得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得别络与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得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得称为痰,清稀得称为饮。

7、内燥:就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与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得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就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得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得盛衰变化。

9、正治:就是指采用与疾病得症候性质相反得药物以治疗疾病得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得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就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得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得真虚假热证。

11、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得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得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就是由禀受于父母得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得一种精华物质,就是人体生命得本原,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得最基本得物质。

14、经络:经络就是经脉与络脉得总称,就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得通路系统,就是人体结构得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就是指风邪常兼她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得先导;二就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就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得作用下,过时而发病得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就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就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与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就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与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就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就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就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就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就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就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就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就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就是指风邪常兼她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就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就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

2.同病异治: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病不同但证相同,则治法相同。

3.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

4.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它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三宝:即精、气、神。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故精气神被称之为人身三宝。

6.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等内容。

7.阴阳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互相约束的性质,在相互制约中达到动态平衡。

8.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有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当中复有阴阳。

9.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在不断地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10.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11.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转化的条件是“极”和“重”。

12.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3.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4.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内在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15.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促进的关系。

16.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17.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制约以维持系统平衡协调的关系。

18.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与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越打印)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越打印)

绪论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包括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

(戴润)2.证:一是证据,就是赖以诊断疾病的证据。

二是证型,是机体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戴润)3.病:是指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正邪相争,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发生病理变化的过程,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变化规律和症状体征。

(戴润)4.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病人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医生检查获得的客观表现)(戴润)5.辨证论治:就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证据),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归纳,明确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等,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并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戴润)6.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就不同,因而治法也就不一样。

(戴润)7.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也就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戴润)8.司外揣内:司外揣内又称“从外知内”或“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分析人体外部表现,以测知其体内生理病理变化的思维方法。

(戴润)9.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指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它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的认知方法。

(戴润)10.揆度奇恒:又称“以常衡变”、“以常达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鉴别,从一般与特殊的比较中,从异常与正常的比较中,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从而发现其规律。

(戴润)11.内景反观:它认为机体在某种特殊状态下(通常是气功功能态),人的自我感知能力可在一定的程度内,体察或感受机体自身的内在景观(通常指内部的功能状态),甚至能做出某些适当调控的一种特殊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或以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抽象概括。

2、气:人体中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

3、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在内的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5、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

6、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7、痰饮: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8、瘀血: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病理产物。

9、诊法: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诊,“又称四诊10、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

11、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

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重危征象。

12、壮热:指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13、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邦之有定时的症状。

14、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15、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疾病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16、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法则。

17、微热: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或反自觉发热的症状。

18、自汗:白天清醒状态,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

多见于气虚、阳虚证。

19、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成为盗汗,多见于阴虚证。

气阴两虚证,内热证。

一、阴阳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2、阴阳互根3、阴阳消长4、阴阳转化二、说明人体的本来变化1、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热阳胜则寒2、阴阳偏衰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三、气的分类(一)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功能:1、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管窍的生理活动(二)宗气是由肺吸入的精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聚于胸中而成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膻中功能:1、走息道而司呼吸2、贯心脉而行气血(三)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中医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

中医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乘:相克太过,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五行相侮:即反向制约,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其顺序方向与相克方向相反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五脏:心肝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参与精神情志活动胃:接受容纳和消化食物特点:主通降,以降为顺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吸收水分,排泄糟粕膀胱:贮尿排尿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奇恒之腑:主持感觉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思维活动气的作用:推动作用,温熙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中介作用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化血,肾精化血血的功能:营养和滋润,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津液的作用:濡润作用,血液的组成部分,运载作用(气)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液载气,津液化气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风邪:致病特点:易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寒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寒性收引暑邪:暑性炎热上犯头目,扰及心神易于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湿邪:易伤阳气,湿性黏滞易袭阴位湿性重浊燥邪:热邪:疫气:泛指一类具有强烈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特异性强,症状相似3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 直接伤及内脏2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3 情志波动,影响病情瘀血的形成因素气虚致瘀,气滞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淤塞经脉,伤及脏腑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虚实的基本病机:实性病机主要是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虚性病机主要是指正气不足,邪不太盛,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阳偏盛:阳胜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阴偏盛: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广义之神是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望神的要点:两目神情气色体态得神:又称有神,是精气充足,神气旺盛的表现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五脏精气不足,轻度失神的表现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正气大伤,或邪盛神昏的表现假神:是指久病或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病人在垂危阶段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一种现象神识异常:也称神乱,主要指癫狂痫的精神失常疾病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病色:色泽晦暗枯槁或显露,或独见一色而失红润善色:面色光明润泽恶色:面色枯槁晦暗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谵语:意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郑语: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与疾病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防治及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的,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四大理论要素,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4、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5、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

6、论治:即讨论治疗,是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7、病:即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邪正相争导致结构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完整的生命过程,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一个概念。

8、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

9、症:即症状与体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10、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个体体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11、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12、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3、阴阳交感:交感即感应而交合。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14、阴阳互藏: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中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亦称为”阴阳互寓“、”阴阳互合“。

15、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与斗争,制约即抑制、约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16、阴平阳秘:阴与阳在相互制约和消长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术语解释:1.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

2.对同一疾病的不同治疗:对同一疾病和综合征的不同治疗。

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相同:如果疾病不同,但证候相同,则治疗方法相同。

3.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

4.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范畴。

它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的对立面属性的概括。

5.三宝:即精、气、神。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故精气神被称之为人身三宝。

6.阴阳学说:它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对立统一学说。

它是用来理解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阴阳对立与制约、互根互用、同情心互积、消长、转化、自我和谐与平衡等。

7.阴阳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互相约束的性质,在相互制约中达到动态平衡。

8.阴阳互储:指阴阳对立的一方包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有阴阳。

9.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在不断地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10.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11.阴阳转化: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阴阳可以转化为阳可转化为阴,转化的条件是“极”和“重”。

12.阴阳互动:指运动中阴阳相互感应、交叉的过程。

13.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及其运动变化。

14.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内在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15.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促进的关系。

16.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17.五行制度化:指五行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制约、保持系统平衡与协调的关系。

18.五行胜复:五行中有一行为亢奋(即胜气),导致其无敌(即复气)受到报复性限制,从而使五行之间的恢复达到协调和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 10、阳胜则热 11、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 13、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 17、重阳必阴 18、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 21、寒者热之 22、阳病治阴 23、阴病治阳 24、五行 25、五气 26、五色 27、五志 28、五味 29、五季 30、五官 31、五体 32、五液 33、相生 34、相克 35、相乘 36、相侮 37、制化 38、母病及子 39、子病犯母 40、子盗母气 41、虚则补其母 42、实则泻其子 43、滋水涵木 44、益火补土 45、培土生金 46、金水相生 47、抑木扶土 48、培土制水 49、佐金平木 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优质.参考.资料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 10、津血同源 11、肺朝百脉 12、肺主治节 13、肺主行水 14、通调水道 15、肺为水之上源 16、气门 7、肺为娇脏 18、肺主宣发和肃降 19、脾主运化 20、脾胃为后天之本 21、肾为先天之本 22、先天之精 23、后天之精 24、天癸 25、元阴 26、元阳 27、肾者,胃之关也 28、髓海 29、七冲门 30、中精之府 31、水谷之海 32、三焦气化 33、心肾相交 34、心肾不交 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37、精血同源 38、水气凌心。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叫做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1)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2)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

3. 证、病、症: (1)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

(2)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

(3)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4.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5. 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

6.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8.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将其吸收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9.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 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

10.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1.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根据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着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

12.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故称“肝肾同源”。

13.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14. 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

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

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13.病:又称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绪论(27个)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

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冻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

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

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白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

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曲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样(yu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乂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乂称援物比类、类比。

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歹0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乂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中医理论内涵: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整体观念:是指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病理生理变化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等病机本质。

证候表现为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本质的症候群。

辨证论治:是指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再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

阴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制约,制中有化,化中有制,相辅相成,从而维持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神: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气:气是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化: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在人体则包括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产生和维持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让过程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传递信息的通路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气的运动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体现出来。

精:广义之精为人体一切有形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狭义之精专指男女生殖之精天癸:当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阶段,产生一种具有促进生殖功能成熟并继续维持其功能的精微物质,称为“天癸”病因:即致病因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邪气或病邪。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热六种外感病邪的合称。

体质: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内
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

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

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

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

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30、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五种与五脏相连的感受器。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
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31、五体:即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

肝在体合筋,心在体合脉,脾在体合肉,肺在体合皮,肾在体合骨。

32、五液:即泪、汗、涎、涕、唾五种液体。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33、相生:是指五行相生关系。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34、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35、相乘:乘,是指以强凌弱。

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制另一行克制太过。

36、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

五行中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
即反克。

37、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

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
其相对的平衡协调。

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38、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

如肾病及肝等。

39、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

如心病及肝等。

40、子盗母气:即子病犯母。

41、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

如肝
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42、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

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

如心肝
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43、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
肝阳上亢之证。

44、益火补土: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

又称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5、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46、金水相生:是滋养肺肾的方法。

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
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7、抑木扶土: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调理肝脾
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48、培土制水: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49、佐金平木: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

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
肾不交之证。

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

50、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隶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