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流莺》观后感
夏意 苏舜钦 阅读答案赏析
夏意苏舜钦阅读答案赏析夏意苏舜钦阅读答案赏析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此诗为作者流放吴中幽居沧浪亭时所作。
8.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夏意的?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6分)阅读答案:8. 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三句选取夏日特有的事物石榴、树阴、日,并着以明满地当午和等词语扣住诗题,第四句更用梦醒时流莺的鸣声作反衬写出了夏日清幽静谧的氛围。
9.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悠闲旷达、宠辱偕忘,忘怀得失的心境。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树荫茂密深邃,阒静之中时歇时现流莺呖呖之声,明媚宁静清幽的景色反衬出内心的孤寂落寞。
(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阅读训练】阅读练习一:1.此诗中的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
2.石榴开花红似火,应该很刺眼,但这首诗因为用了一个____字而不觉得刺眼。
3.第四句中的梦觉说明诗人曾昼寝,前面第___句中的____字已做了伏笔。
4.末句写黄莺的鸣声与整首诗所营造的清幽之境是否矛盾?5.苏舜钦的《过苏州》中有一句: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不仅上下句对偶,而且句中对偶。
请说说句中是如何对偶的?【参考答案】1.清2.帘(隔帘而望榴花)3.一席4.并不矛盾。
因为黄莺的鸣声反衬出小院的清幽。
5.绿树对白鹭,近水对远山。
阅读练习二:(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3、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 字左右。
答案⑴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⑵和谐的。
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3、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赏析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
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
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
竹席。
“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
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
诗人欹卧于席上,
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
隔帘而
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此诗第三句正。
《夏意》原文及译文范文精选
《夏意》原文及译文《夏意》原文:苏舜钦〔宋代〕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意》译文: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夏意》赏析: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
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
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
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夏意》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
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
作者简介: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的意思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的意思“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出自唐朝诗人苏舜钦的古诗作品《夏意》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1、别院:正院旁的小院2、夏席:夏天的席子3、清:清凉4、透帘:穿透帘子【解说】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鉴赏】夏季的白昼是漫长的,夏季的中午又是那么炎热,在夏季,午睡成为一种享受,诗人们也津津乐道午睡的舒适及醒来时的惬意。
夏日的午睡,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题材,自从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名言传世后,午睡的各种情趣不断出现在诗中。
如唐柳宗元《夏昼闲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宋张宛丘《夏日》:“黄帘绿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
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些轻松的诗句,与炎炎赤日、蒸人暑气成为截然不同的概念,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情趣。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所表现的也是这一主题。
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
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
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
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
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
第三句把上两句所说加以综合,点出中午这个时间,说庭院深深,午时也绿阴遍地,凉意沁人。
通过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可接手写午睡了,诗却一下跳开,直接写梦醒,用笔灵活。
夏意-古诗-赏析
夏意-古诗-赏析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簟:竹席觉:睡醒译文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赏析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
“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
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
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
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苏舜钦描写夏天的诗词《夏意》鉴赏
苏舜钦描写夏天的诗词《夏意》鉴赏《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注】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展现明艳的风姿。
①别院:正院旁的小院。
②夏簟:夏天的席子。
【赏析】“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这两句写夏季午睡情景。
上句点明时令并交代午睡场所,“深深”表明庭院幽深静谧,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下句写室外环境,榴花如火,正开得热烈,虽然隔着帘子,仍然能感觉到它的鲜艳,是一种柔和的鲜艳,给人一种缥缈之感,这种感觉正可以助眠。
这两句风格清而不弱。
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
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扩展阅读:苏舜钦生平经历苏舜钦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生于开封(今河南开封),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
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
父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
苏舜钦年轻时即不顾流俗耻笑,和穆修一起提倡古文,比尹洙、欧阳修等开始提倡的古文运动都早。
22岁时,因父亲官职而得以补太庙斋郎、荥阳(今属河南)县尉,景祐元年(1034)进士。
历任蒙城(今属安徽)、长垣(今属河南)县令。
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
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杜衍、富弼等人延揽人才,预备实行新法。
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
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反对政治改革。
时值进奏院祀神,3苏舜钦按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
王拱辰诬奏苏舜钦以监主自盗,借以打击范、杜。
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
被废后离开开封,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庆历八年(1048)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
卒时年仅四十一。
扩展阅读:苏舜钦文学成就苏舜钦青年时期,就以文章知名。
苏舜钦《夏意》原文+赏析
苏舜钦《夏意》原文+赏析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簟:竹席觉:睡醒【译文】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赏析】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
“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
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
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
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名句欣赏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名句欣赏
名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解释: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出处:宋代苏舜钦的《夏意》
原文及译文: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注释:
1)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2)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清:清凉。
3)透帘:穿透帘子。
4)觉(jué):睡醒。
简评:
此诗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
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
形容夏天高温的唯美诗句
形容夏天高温的唯美诗句形容夏天高温的唯美诗句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2、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李白《采莲曲》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4、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5、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6、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7、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陈文述《夏日杂诗》9、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10、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杜甫《夏夜叹》11、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12、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13、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14、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15、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白朴《天净沙·夏》16、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17、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杜甫《端午日赐衣》18、风蒲猎猎小池塘。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19、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白朴《得胜乐·夏》20、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21、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张炎《疏影·咏荷叶》22、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23、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王守仁《春晴》24、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李爽《芳树》25、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白朴《得胜乐·夏》26、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夏意》苏舜钦
夏意苏舜钦〔宋代〕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作者简介】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译文】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清:清凉。
透帘:穿透帘子。
觉(jué):睡醒。
【赏析】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
“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
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
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
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的意思_全诗赏析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注释
⑴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簟(diàn):的竹席。
清:清凉。
⑵透帘:穿透帘子。
⑶觉(jué):睡醒。
【赏析】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
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
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
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
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描写夏天的古诗19
描写夏天的古诗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2、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3、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4、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5、阴阴夏木啭黄鹂。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7、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攽《雨后池上》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9、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1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11、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攽《雨后池上》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13、绿槐高柳咽新蝉。
苏轼《阮郎归·初夏》14、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戴敏《初夏游张园》1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16、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17、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18、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1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2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月晦日偶题》22、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23、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24、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攽《雨后池上》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2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27、绿槐高柳咽新蝉。
苏轼《阮郎归·初夏》月晦日偶题》2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30、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3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3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汪国真关于夏天的诗
汪国真关于夏天的诗(最新版)目录1.汪国真的夏天诗介绍2.夏天诗的主题与特点3.汪国真的夏天诗赏析4.总结正文一、汪国真的夏天诗介绍汪国真,当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富有哲理的诗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他的众多诗篇中,关于夏天的诗篇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展现了夏天独特的美景,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夏天诗的主题与特点汪国真的夏天诗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夏天美景的赞美,如《夏日绝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又有对夏天生活的享受,如《夏日山中》:“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同时,汪国真的夏天诗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如《夏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是春天的梦,在秋天结果。
”汪国真的夏天诗具有以下特点:1.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如《夏日绝句》中的“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通过描绘夏日树阴和流莺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2.语言优美,富有音韵。
如《夏日山中》中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诗句对仗工整,富有音韵之美。
3.哲理深刻,引人深思。
如《夏天的故事》中的“夏天的故事,是春天的梦,在秋天结果”,以夏天为背景,道出了人生奋斗和收获的道理。
三、汪国真的夏天诗赏析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一首汪国真的夏天诗《夏日山中》: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诗句通过描绘夏日山中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同时,诗句中“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呼应了诗人“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的逍遥自在。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夏日山中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令人陶醉。
四、总结汪国真的夏天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展现了夏天美景的多样面貌,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夏天的美好。
关于初夏的乡村诗句欣赏
关于初夏的乡村诗句欣赏【篇一】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王僧儒《侍宴》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4.清风破暑连三日。
——王挥《过沙沟店》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
——郭熙《山川训》7.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1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篇二】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5.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6.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8.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9.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0.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篇三】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大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4.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秦观《纳凉》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夏夜叹》9.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1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描写夏天的诗句及赏析
描写夏天的诗句及赏析描写夏天的诗句及赏析北宋诗人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苏舜钦这首《夏意》,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
“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
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
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
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夏风的诗句
夏风的诗句
夏风,是四季中最具生命力的风,它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启发。
在古代诗词中,夏风的描绘更是屡见不鲜。
下面是一些关于夏风的诗句:
1.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这句诗描绘了夏风轻拂古木,天降晴雨,月光洒在平沙之上,夏夜的霜气弥漫。
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夏风的清凉和生命的力量。
2.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这句诗描绘了夏风吹过,风中的蒲草猎猎作响,小池塘里的水泛起涟漪。
雨后荷花更显娇艳,散发着满院的香气。
夏风带着花香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3.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这句诗描绘了夏日里,作者躺在竹方床上,手捧书籍阅读,渐渐感到疲倦,最终抛书入梦。
夏风轻拂纸屏,让人感受到它的清凉和宁静。
4. 纸帐光迟枕簟凉,竹轩风自晚来长。
——陆游《夏日六言》
这句诗描绘了夏夜躺在纸帐中,因为光线暗淡而感到凉爽舒适;竹轩外夏风吹来,让人感受到它的清凉和宁静。
5.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
这句诗描绘了中午时分,树阴满地,诗人午觉醒来,听到流莺的鸣叫声。
夏风带着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它的宁静和舒适。
这些诗句都描绘了夏风的清凉、宁静和生命力量。
它们不仅表现了夏天的景象和气息,也表达了人们对夏风的喜爱和崇敬之情。
古诗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翻译赏析
古诗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翻译赏析《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舜钦。
其古诗全文如下: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前言】《夏意》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注释】⑴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清:清凉。
⑵透帘:穿透帘子。
⑶觉:睡醒。
【翻译】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鉴赏】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
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
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
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小学四年级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学四年级描写夏天的诗句小学四年级描写夏天的诗句夏天是生机勃勃的。
植物在这个活力四射的季节里,尽情地享受充足的雨水的滋润,享受灿烂的阳光的照耀,它们自由地生长着,逐渐趋于成熟。
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意》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的《即景》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夜追凉》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纳凉》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日杂诗》9、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杨万里的《夏夜追凉》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的《纳凉》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韩愈《送刘师服》16、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雨后题》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的《观刈麦》18、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1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20、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的《客中初夏》2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诗歌鉴赏】苏舜钦《夏意》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苏舜钦《夏意》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舜钦《夏意》原文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清:清凉。
2、透帘:穿透帘子。
3、觉(jué):睡醒。
苏舜钦《夏意》翻译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苏舜钦《夏意》赏析《夏意》是宋代文人苏舜钦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
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
诗又句句切合夏日,不断利用色彩来表现景物,表达诗人满足的心情,与夏午本应给人的炎热与压抑成鲜明的对比。
此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
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
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
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
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
第三句把上两句所说加以综合,点出中午这个时间,说庭院深深,午时也绿阴遍地,凉意沁人。
通过上面三句,午睡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可接手写午睡了,诗却一下跳开,直接写梦醒,用笔灵活。
梦醒后宁谧,又通过不时传来断续的莺声来反衬。
睡醒后恬静舒适,睡觉时恬静舒适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诗人想表现的“夏意”。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2.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觉流莺》观后感] 《梦觉流莺》的作者是王泉根,这本书里是一个个名人通过想象写出的优美童话,《梦觉流莺》观后感。
在作者笔下,一个阵子就像是一个箱子,两只蝴蝶可以变为一体,“线条学校”的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线条......每一个童话都不是流水帐,而是语句优美的这里童话.记得有一篇童话叫《鱼灯》事故我最喜欢的童话,一条不起眼的小红尾为了自己的尾巴,每天不断地追求采集阳光,冬天它被封在冰块里,它又被大师雕刻成冰灯,这是,小红尾的尾巴已经变成草莓一样的嫣红,观后感《《梦觉流莺》观后感》。
◆分享好文◆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探索,探索人的心灵底色,探索动物的神秘空间。
有一种力量让成长充满审美,有一种力量,让青春刚柔并济,有一种力量,让梦想不再遥远,相信阅读,相信精神,相信文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