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专业资料:筏形与箱形基础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规定?
筏形基础后浇带施工
筏形基础后浇带施工导言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当结构长度超过60m时,通常会设置贯穿于顶板、梁、外墙和底板的后浇带,宽度一般为800~12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采用较相邻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后浇带一般分为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种:伸缩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48d后可以封闭;沉降后浇带待两侧主体结构完成60d 且沉降稳定后可以封闭,具体时间可参照结构设计图纸。
质量隐患筏形基础后浇带在通常的施工作法中,一些不被注意的细节都会给结构安全留下隐患。
(1)施工现场通常会采用钢丝网(钢板网)、木(竹)模板、钢丝网(钢板网)与木(竹)模板组合使用作为侧模板,无论采用哪种材料作为侧模,都无法克服漏浆现象,严重者会造成基础下部两个方向的钢筋全部被混凝土浆所包裹。
这样后期混凝土浆的凿除及模板的拆除(模板最下端被混凝土浆所包裹)都非常困难,因钢筋间净距小,拆除模板时需要摇动钢筋,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黄如果模板加固不好,还会造成模板变形或跑模。
(2)后浇带部位到具备封闭条件时,暴露时间较长,施工单位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会造成施工杂物落入,给后期清理带来困难装如果水、雨、雪落入后浇带,还会造成钢筋锈蚀,留下质量隐患。
(3)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截面不进行凿毛处理,止水条不能紧密贴住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面或止水条不能正确固定,位置无法保证。
可以试想,浇筑了60d后的混凝土应该有多坚硬,如果不采取措施,水泥钉根本钉不进去;即使勉强固定了,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也无法保证。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在后浇带两侧形成两条贯通裂缝,极易渗水。
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保证措施针对以上质量隐患,后浇带部位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1.模板材料的选择后浇带两侧的模板采用砖胎模(图1)。
图1 后浇带两侧砖胎模构造示意2.砖胎模操作要点(1)测量放线,确定后浇带的位置。
筏形与箱形基础施工要求
筏形与箱形基础施工要求1、基础混凝土可采用一次连续浇筑,也可留设施工缝分块连续浇筑,施工缝宜留设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2、采用分块浇筑的基础混凝土,应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基坑开挖流程、基坑施工监测数据等合理确定浇筑的先后顺序。
3、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垫层、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4、筏形与箱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运输和输送设备作业区域应有足够的承载力;(2)混凝土浇筑方向宜平行于次梁长度方向,对于平板式筏形基础宜平行于基础长边方向;(3)根据结构形状尺寸、混凝土供应能力、混凝土浇筑设备、场内外条件等划分泵送混凝土浇筑区域及浇筑顺序,采用硬管输送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一致;(4)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且应均匀、密实;(5)混凝土浇筑的布料点宜接近浇筑位置,应采取减缓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应根据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确定,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不应大于3m,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 5mm时不应大于6m;(6)基础混凝土应采取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的二次抹面技术措施。
5、筏形与箱形基础混凝土养护宜采用浇水、蓄热、喷涂养护剂等方式。
6、筏形与箱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宜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合理选择外掺料、外加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混凝土浇筑应选择合适的布料方案,宜由远而近浇筑,各布料点浇筑速度应均衡;(3)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法,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层间间隔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混凝土裸露表面应采用覆盖养护方式,当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5℃时,可结束覆盖养护,覆盖养护结束但尚未达到养护时间要求时,可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直至养护结束。
7、筏形与箱形基础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室柱、墙、反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基础顶面;(2)基础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平板式基础短边的任何位置且不应留设在柱角范围,梁板式基础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3)后浇带和施工缝处的钢筋应贯通,侧模应固定牢靠;(4)箱形基础的后浇带两侧应限制施工荷载,梁、板应有临时支撑措施;(5)后浇带和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浇水湿润;(6)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施工缝处后浇混凝土应待先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
箱型与筏形基础施工工艺要点与要求
箱型与筏形基础施工工艺要点与要求摘要:在支护结构施工与支护施工技术的配合作用下,保持工程深基坑良好的施工状况,在提高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同时为后续的施工作业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未来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应关注其支护结构施工与支护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与使用,促使这类结构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丰富施工方面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箱型;筏形;基础施工;要点;要求1.箱型与筏形基础施工桩筏基础是指当受地质或施工等条件限制,单桩的承载力不很高,而不得不满堂布桩或局部满堂布桩才足以支承建筑荷载时,通过整块钢筋混凝土板把柱、墙(筒)集中荷载分配给桩。
沿袭浅基础的习惯将这块板称为筏,故称这类基础为桩筏基础。
桩箱基础与桩筏基础类似。
它不仅仅是一块板,而是有底板、顶板、外墙和若干纵墙、内隔墙构成的空箱结构。
通过这个结构把上部荷载分配给桩。
由于其刚度很大,具有调整各桩受力和沉降的良好性能,因此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时较多采用这种基础形式。
从定义上看,桩箱基础、桩筏基础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只是箱基的刚度较筏基的刚度大。
因而,桩箱基础具有更好的调整各桩受力和沉降的良好性能。
由于桩箱、桩筏基础是由桩基、箱基(筏基)两种基础组成的一种混合基础,因而它兼有两种基础的优点。
所以可以说,桩箱(筏)基础是一种可以在适合桩基的地质条件下建造任何结构形式的高层建筑的“万能式桩基”。
2.箱形、筏形基础构造要求2.1桩顶嵌入箱基或筏基底板内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对于中小直径的桩不宜小于50mm。
2.2桩的纵向钢筋锚人箱基或筏基底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对于抗拔桩基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5倍。
2.3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桩箱、桩筏基础与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防水混凝土时,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大水头与混凝土厚度的比值,其抗渗等级不应小于0.6MPa。
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部署和工艺1.1 施工准备(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3)设计采用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的设置永久性变形缝.1.2 后浇带设置: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400、500mm ,C30、S6 抗渗混凝土;地下车库顶板,厚度240、280、320、340、360、400mm ,C30、S6 抗渗混凝土;剪力墙厚度为300MM 、,C30、S6 抗渗的混凝土.后浇带宽度800mm .楼栋地下室底板、顶板与主楼交界部分均设有后浇带(见后图) .1.3 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顶板、壁板均设有后浇带.由于底板、墙板与顶扳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均为双层双向钢筋,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且须设止水钢板,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特别是与一期接口的后浇带, 连接长,工程量大.由于与二期相隔的时间较长,原砼面长出青苔,钢筋生锈厉害,基础施工中难免碰撞,大部分钢筋变形扭曲,施工中钢筋除锈、调直及接口清理是一大难点.所以后浇带的留设和施工处理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八、、・1.4 对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要求(一)、对后浇带的要求:1、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伸缩后浇带在二侧砼龄期达到60 天后,经设计部门认可后进行浇筑.2、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完成、沉降稳定后,提供沉降观测数据,后浇带后浇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并满足沉降稳定标准(两侧沉降差小于1~2mm/ 月),经设计院认可后进行浇筑.3、所有后浇带应采用微膨胀砼浇筑,后浇带砼强度等级比二侧砼高一级(+C5).4、后浇带留置部位钢筋应连续不断,为防止钢筋因锈蚀而削弱,后浇带的板中均布置双倍钢筋.5、后浇带企口采用粗糙的木模,本工程采用市场的商品" 快易收口钢网" 支挡,使界面保持粗糙.6、地下室后浇带必须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凡因留置后浇带而形成较大悬臂的部位应加支撑,待后浇带砼浇筑后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7、后浇带填筑前必须全面进行清理干净.如地下室积水,应抽排干净并清除干净该处余泥渣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方能浇筑砼.8、施工缝应根据图纸有关规定留置,留置在次梁跨中1/3 处,主梁一不留施工缝.(二)、后浇带、施工缝的留设(2)留设方法如下:地下室底板底筋绑扎好后,按设计图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长线,支架沿止水钢板中心线(即后浇带边线)与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后,下部用800目钢丝网帖成双层沿支架敷设并扎牢,止水钢板沿支架中心布置,与钢筋支架焊成整体,施工中注意控制钢板中心(每边200mm)必须在一条线上且必须水平.板面筋绑扎完成后,紧贴止水钢板上部用800目钢丝网扎紧或装梳子栏边模.(3)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体系,同时又要确保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即当相邻结构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参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邻结构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不变,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间应不产生间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接缝平顺(4)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H,方可拆除,板部位的后浇带模板支撑时,两侧考虑采用 1.8cm~2.0 cm第-7 -页/共15页(2)留设方法如下:地下室底板底筋绑扎好后,按设计图的位置出200mm拉通长线,支架沿止水钢板中心线(即后浇带边线)与底筋焊接加固,支架完成后,下部用800目钢丝网帖成双层沿支架敷设并扎牢,止水钢板沿支架中心布置,与钢筋支架焊成整体,施工中注意控制钢板中心(每边200mm)必须在一条线上且必须水平.板面筋绑扎完成后,紧贴止水钢板上部用800目钢丝网扎紧或装梳子栏边模.(4)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H,方可拆除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费人工;墙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板底标高以上10mm处.过低则不利于支板底模.(二)、施工缝的处理:(1 )防止垃圾等杂物落入后浇带内的措施:施工缝处理并清理干净后,应在后浇带两侧的板面上砌筑二皮砖墙,外侧用砖砌体做成防水坎,然后在后浇带的上面辅封盖木模板,避免以后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及建筑垃圾掉入后浇带内(2)梁头部位:在拆模后绑扎钢筋之前,施工队放线人员将梁头位置在墙上弹出边线,接着施工队派专人用砂轮切割机配合使用錾子将梁头位置精确凿出,要求凿除多余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浮浆、松动石子等,并清除干净(3)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灌前,应将钢筋除锈,调直理顺,将接缝处的砼凿毛,清除松石子和杂物,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纯水泥浆一道(4)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筑砼时,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后浇带捣实后即抹平,清除余浆.1 . 5后浇带的保护措施⑴、底板后浇带的临时保护措施:后浇带空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以下圭寸闭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上侧砌筑120mm宽、200mm高的砖带,上部用胶合板或编织布全封闭.⑵、混凝土墙后浇带的保护措施:①、回填土前后浇带的保护措施:由于该工程工期紧,建筑物周边的施工回旋余地狭小,必须回填土方、平整场地及硬底化后方可进行后期施工,因此要对墙体后浇带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在后浇带处用钢筋砼预制板保护,在钢筋砼预制板上作超前防水层,形成一个对混凝土墙后浇带保护的设施,并做好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排水措施.②、墙体后浇带内侧的保护:墙体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加以全封闭,以防止杂物落入③、顶板(楼面)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后浇带封闭前,后浇带位置的顶板模板不得拆除.个别需拆除的,需在28天后,并及时用钢管回顶.1.6 浇筑前的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浇筑后浇带砼前应提前和商品砼厂家联系,特别注意配合比的砼强度等级和微膨胀剂的掺入.2 、机具准备后浇带位于基础和墙体及梁的部位上采用振捣棒振捣,位于现浇板部位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3、技术准备在施工前应该注意砼配合比的情况,做好操作人员的交底工作,单独做好钢筋隐检的工作,注意留置试块.4、作业条件满足设计施工图规定的时间,并在沉降观测得到设计部门认可后、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1.7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拆除、清理后浇带杂物、整形、绑扎或补焊2、施工方法1)拆除、清理后浇带杂物: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在原楼层施工时,为了追求后浇带留置位置的准确和观感,在后浇带二侧为钢丝网和木方,现在施工时要将木方全部拆除,将多余的钢丝网剔除,梁板后浇带内的流浆和多出的砼需凿除干净并凿直,将原有的砼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钢筋除锈和调直:钢筋除锈包括将所有钢筋全部除锈,基础内的钢筋用长把钢丝刷进行除锈;除锈后用水将后浇带内的钢筋锈冲洗干净;除锈后要将钢筋弯曲的进行调直,梁板内的受力钢筋需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和补焊,需增补的钢筋要进行增补;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基础除锈冲洗后要立即进行浇筑,楼层后浇带在砼浇筑前进行冲洗,防止钢筋二次锈蚀.3)模板的支设: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清理完成后可直接浇筑砼,不需装模,梁板及外墙等部位的后浇带需先装模板才能浇捣.模板的支设同原设计梁(墙)板尺寸,下部支撑必须顶紧,地下室外墙加固用对拉止水螺杆.楼层后浇带的模板从下到上分层进行,中间不能间断.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a 、混凝土浇筑前要将后浇带内杂物清理干净,用水冲洗后刷纯水泥浆一道.b 、混凝土比设计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c 、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浇筑砼时,振棒落振点先振两侧,后振中间,多点轻振,捣实.后浇带捣实后即抹平,清除余浆.d 、为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早期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 进行,养护时间应不小于14d ,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以保证砼体处于湿润状态.施工缝及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e 、在浇筑砼时,专人专职巡检缝底支模,是否有松动,暴裂、变形等现象. 如有即停止浇筑,对支模进行抢修后再浇筑.3.8 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后浇带要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应高度重视下列问题:(1)、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不能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2)、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保证钢筋不被踩踏.坚决避免后浇带不设围护,踩弯钢筋、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的现象.(3)、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 小时.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若两侧混凝土不凿毛就浇注,容易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难以保证,处理不好就会在后浇带两侧造成两条贯空裂缝,极易渗水.(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等级比原先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并在混凝土中掺加防裂抗渗剂,使用微膨胀水泥,可使其产生微膨胀压力以抵消混凝土的干缩,温差等产生的拉应力,使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提高抗渗能力.(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避免因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现象地发生.(6)、后浇带部位的梁,板内钢筋不得切断,该部位梁板内的加强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设置.(7)、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杜绝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8)、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振捣器距离模板的距离,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严重流失,一般振捣器距离模板控制在40~50cm 之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丝网片及模板处,较深的垂直施工缝处应补用钢钎人工捣实.(9)因后浇带砼应采用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施工前单独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提前做好水泥、砂、石和外加剂及掺合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及时申请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时认真计量,在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后应重视其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3.9 质量保证措施(1)为了使后浇带施工达到一次性合格的质量目标,所有后浇带的清理、钢筋除锈、调直、模板的支设、砼浇筑等将派专人管理,并一直跟踪至养护结束.(2)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措施为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早期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 进行,养护时间应不小于14d ,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以保证砼体处于湿润状态.。
建筑施工中施工缝和后浇带应怎么设置
建筑施工中施工缝和后浇带应怎么设置一、施工缝和后浇带设置的规定1、水平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2)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mm~20mm;(3)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4)特殊结构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垂直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2)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3)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4)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设在纵横交接处;(5)后浇带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6)特殊结构部位留设垂直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3、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施工缝应低于地脚螺栓底端,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深度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3/4处;(2)垂直施工缝与地脚螺栓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且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4、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设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1.0;(2)在水平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复核校正;(3)垂直施工缝或台阶形施工缝的垂直面处应加插筋,插筋数量和规格应由设计确定;(4)施工缝的留设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5、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界面应垂直于结构构件和纵向受力钢筋。
结构构件厚度或高度较大时,施工缝或后浇带界面宜采用专用材料封挡。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7)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8)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施工缝、后浇带、后浇板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缝、后浇带、后浇板施工质量要求
后浇带支模关键工序分解
施工缝、后浇带、后浇板施工质量要求:
1、必须垂直。
2、梁、板钢筋上、下面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按要求作准,钢筋间距严格控制好尺寸。
3、断面必须垂直于水平面,严禁留成斜坡状。
4、堵缝用的木条尽量使用下角料,但必须符合尺寸。
5、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
6、砼初凝能上人时,应速拆除施工缝的材料,拆除时严禁破坏砼棱角,拆除后必须立即把垃圾清扫干净用水冲洗,并用麻袋或毛毯敷设严密。
1、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一:采用锯齿模板做法
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法之二:采用木条叠加做法
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法之三:采用骨架钢丝网做法。
混凝土的施工缝和后浇带处理有哪些要求
混凝土的施工缝和后浇带处理有哪些要求?(1)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②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⑤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⑥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²;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③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④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 的湿润养护。
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混凝土施工缝和后浇带处理要求
(一)混凝土施工缝和后浇带处理要求<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二)混凝土浇筑要求<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5>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为止。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当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专业资料:筏形与箱形基础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规
定?
筏形与箱形基础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室柱、墙、反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基础顶面;
2、基础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平板式基础短边的任何位置且不应留设在柱角范围。
梁板式基础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
3、后浇带和施工缝处的钢筋应贯通,侧模应固定牢靠;
4、箱形基础的后浇带两侧应限制施工荷载,梁、板应有临时支撑措施;
5、后浇带和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浇水湿润;
6、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施工缝处后浇混凝土应待先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